(一)
常知山以北有座城,名为盲城。
倒不是说住在那里的都是盲人,只是往前百年,一位盲僧曾云游至那里的小山村,觉得那地风朗气清,适宜归隐,一住就是半辈子。村民们大多都曾受盲僧照顾,在盲僧死后,便提墨立牌,为山村题了个“盲庄”之名,用以缅怀先僧。而后盲庄居住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扩张,经几十年翻覆,竟成了辞州四大名城之一,易名为“盲城”。
“那哑城又是怎么来的?也是因为一个哑僧云游?”一小少年顶着件破蓑衣,使劲摇身边昏昏欲睡的老头。老头眯着个狭长的眼,推了推少年,不耐:“怎么还动手动脚的哇?要尊重老人家懂不咯?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那少年瘪瘪嘴:“还不是爷爷你讲着讲着就又要睡过去了。”
老头一拍腿,不干了:“你个儿娃子家那么好奇干嘛?你每天都让我讲同样的故事,你听着不无聊我讲着还无聊嘞!”
“所以哑城是怎么来的嘛?这次不是同样的故事了,爷爷你可不能耍赖了!”
老头顺顺气,才开口:“哑城就不一样咯。哑城啊,是真的因为住在那里的几乎全是哑巴,所以才给了个‘哑城” 的喊法。有句话传的是,‘哑城的鸡都不会打鸣’嘞。”
老头转念一想:“不对哇,阿舟,你从哪里晓得‘哑城’这个名儿的?”
“是……” 阿舟正欲开口。
“是我告诉他的,老人家。” 一道夹着笑意的声音打断了阿舟的话。老头跟着看过去,来人是位翩翩公子,眉宇间的丰朗是老头坐在十米开外的船上都能感受到的。
“晚辈林盏,字酒人,您唤我小酒便是。” 林盏对着不远处船上的老人作揖。
“啷个不叫你小人,要叫你小酒?” 老人一哼声,气鼓鼓别开脸。
“老人家说笑了。叫小人终归是有些不好听的。不知晚辈有何不对的地方?请老人家指正。” 林盏仍是面不改色挂着笑。
“你不对的大了,我慢慢跟你算!第一个,这个渔庄是我们的,你不打声招呼说进就进,当这是赌场哇?!” 老人头也不抬,边捞鱼边吼。
林盏又是一揖,敛了笑,诚恳道歉:“是晚辈失礼了,不过晚辈有敲门,看着没人应,加之门未锁,便擅作主张闯了进来。实在抱歉。”
“大白天谁人锁门?照你这么说,岂不是家家都能随便闯了?”老人没好气道,“第二个,你一来就告诉我孙子一些外面花花绿绿的事儿,这小子一见着我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当这是茶馆啊?老子觉都没睡好!”
林盏继续埋首,拱手:“是晚辈失礼,本不该如此唐突随意与令孙交谈。只是晚辈看令孙正处在好奇的年纪,又十分渴求我所讲之事,便同他简单聊了聊。”
“哼!还有一个,你老实说,你刚刚是不是坐霸王船了!”老人猛一抬头,逮起一条鱼便朝林盏砸过去,“现在的年轻小伙越来越得行了哈!坐船不交钱,你当你土匪呢!”
林盏迅速闪身躲过,不料还是被溅了一身水。他无奈,这老人怎么这么多比喻?一会儿赌场一会儿茶馆,现在又闹个土匪出来。
理理衣服,林盏深吸一口气:“老人家,晚辈先前上错了贼船,沿着花柳江一路向下,身上银子都被搜刮干净了。好不容易逃出来,坐上了另一艘船,看着河对面这么大个渔庄,想着可以借几钱银子救急,顺便借宿一晚来的。希望老人家您能理解。”
老人又是一撇嘴:“哼,谁晓得你说的是真是假!”
“千真万确。”林盏行了个公子礼,“日后定来拜访您,为您带来间泉城有名的杏花酿。”
老人眼睛瞬间放光,搓搓手,但还得装模作样不经意问问:“你……你是说‘楼雨’?”
林盏道:“正是。”
间泉城的杏花酿举世闻名,而“楼雨”便是这酒的名字,取自“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句诗。
“那……行!你在岸上等等,我们把网子收了!阿舟,过来帮忙。”
说是借宿,倒不如说是逃难。林盏还是害怕贼人追上来的。毕竟这方圆几十里,好像就这么一家渔庄。
山川的沉默被归雀打翻,渔庄里的暮色被灯火点燃。
三人正在烤鱼吃,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哪个?” 老头警觉地只把门开了一个小缝。
“打扰一下,请问您有没有看见一位小公子?穿着一件白袍,袖口绣着一片竹,长相……我记不清了,诶那人长什么样来着?” 最后一句是门口那人对着身边的另一个人说的,说得小声,但林盏还是听见了。
“……” 林盏突觉心梗,他长得那么没有记忆点么?
不过他还是机灵地起身,躲到房里去了。
“没看见没看见,走走走!”老人说着就要阖门。
“诶您别着急呀,我瞧着这附近也没有别的人家了,老人家可否考虑让我们借宿一晚?”其中一人用剑柄挡了挡,没让老人关上门。
老人刚准备抬杖敲过去,一个带着斗笠的人打断了他:
“说到那人的长相嘛,剑眉杏眼,肤白若雪,二位兄台,是或不是?”
“谁!?”
二人急忙转身,但刚侧身,便觉喉间一腥,还未发出声响,就已倒下。
老人的木杖抬了一半,放也不是,所以就往这人身上敲,“哪个楞头小子?”
“诶诶诶老人家,让您见血是我不对,但您也不能一上来就打人啊!” 那人闪了闪,对着房里喊:“林酒人!你出来!”
“在。” 林盏打开门,大步走出来。
见来人戴着斗笠,着一身藏青色袍子,林盏便问:“请问阁下是?”
老人收了木杖,嗤一声,退到后边继续烤鱼去了。
“在下余遥槿,单名一个木字,林先生唤我遥槿就好。
“妖精?”林盏挑眉。这名字好哇,字妖精,名榆木。
对面似乎没听清林盏说的什么,随口应了句:“正是。”
林盏没忍住笑,杏眼弯弯,甚是好看。
余遥槿从门口进来,随手阖上了门。
“不管那两人了?”林盏睨了一眼门口躺着的两具尸体,问。
“明日天亮再管吧,先阖上门,让小孩子见血总不太好……来叨扰老人家似乎也不太好。”余遥槿低声向林盏说。他还挺瘆这个老头子的。林盏又是一笑,“无妨。几坛‘楼雨’便足矣。”
“喂小子,见到长辈先把斗笠去了懂不咯?这是礼貌!”老头一翻白眼。
现在年轻人名堂真多!还搞个斗笠,杀了人还能不认!
余遥槿一摘帽,行礼道歉:“失礼失礼。”
林盏瞅着那张脸,心道,果真是妖精。
“妖精哥哥,吃鱼。”阿舟递过去一条烤好的鱼,余遥槿放下佩剑,接过鱼,尝了一口,不吝啬夸奖:“小朋友烤得真好吃!”
阿舟红着脸挠挠头。
“你是外州的人?”林盏见余遥槿戴着的琉璃耳坠——辞州的男子都不佩戴耳饰。
“我来自离州。”余遥槿继续啃他的鱼。
“你是从何得知我的?又是如何找到这里的?”林盏也接过一条鱼啃了起来。
“林先生有所不知,我啊,其实也在你上的那艘贼船上。”
林盏一顿手,讶然看着他:“你是说,你也被打劫了?”
“正是。”余遥槿点点头,“但我知道你的身份是因为你袖口上的竹,我猜你是间泉城林家的人,气貌不凡,年纪也不大,穿着也华贵,所以就猜你是林盏小公子。毕竟林家只有你一个独子。”
“哦,那你还挺了解林家的。”林盏若有所思调侃。
“诶,不才不才,小生我人称‘万事通’。”余遥槿笑着一摆手。
林盏也跟着笑,罢了又问:“那阁下可知,刚才劫我们那波人是谁?”
“山贼。”余遥槿头也不抬,闷声说。
“……”
这种到处打劫的,不是山贼还能是什么?
“林公子这么瞧着我作甚?真是土匪,不是搪塞你的。”余遥槿看着林盏那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不由失笑,“常知山那块的,有一整窝呢!天天打劫想要渡花柳江的贵公子们,名义‘劫富济贫’。”
“贵公子们?”
林盏不知为何抓到了这个重点,看着这余妖精气宇轩昂,萌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你是……京城余家的人?”
“小公子从何得知?”余遥槿挑眉,颇有兴致地望着他。
“猜的。”林盏也没想真的讹他身份,只是随口一道。
余遥槿“啧啧”两声:“林小公子果然是神机妙算啊,不枉江湖上给你的‘林孔明’这个称呼。”
“……”林盏扶额。
这一称呼完全是间泉城各大世家戏弄他取的,林盏从小到大都是城中上流人士里出了名的傻白甜,大家用此名讳来反讽他。
林盏咬牙:“公子说笑了。”
余遥槿浅浅一笑,一双桃花眼蕴着几分深意,偏生脸上表情却无辜得很,叫人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过瘾。
“两位年轻人,吃完赶紧去睡了吧,明天早点走哈。”老头用袖子胡乱抹了两把嘴,站起来就往房里去了。
“诶,爷爷!”阿舟急急忙忙就要开始收拾。
“阿舟,放着,让他们俩弄!”老头用木杖杵开门,“小伙子借了宿,不得干点活儿?”
阿舟拿着火钳,动也不是,放着也不是,最后为难地看着二人。
余遥槿拍拍阿舟的头,“无妨小阿舟,我们俩收拾便是。你同爷爷去睡吧。”
夜色凉如水,一月照影眠。
常知山以北有座城,名为盲城。
倒不是说住在那里的都是盲人,只是往前百年,一位盲僧曾云游至那里的小山村,觉得那地风朗气清,适宜归隐,一住就是半辈子。村民们大多都曾受盲僧照顾,在盲僧死后,便提墨立牌,为山村题了个“盲庄”之名,用以缅怀先僧。而后盲庄居住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扩张,经几十年翻覆,竟成了辞州四大名城之一,易名为“盲城”。
“那哑城又是怎么来的?也是因为一个哑僧云游?”一小少年顶着件破蓑衣,使劲摇身边昏昏欲睡的老头。老头眯着个狭长的眼,推了推少年,不耐:“怎么还动手动脚的哇?要尊重老人家懂不咯?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那少年瘪瘪嘴:“还不是爷爷你讲着讲着就又要睡过去了。”
老头一拍腿,不干了:“你个儿娃子家那么好奇干嘛?你每天都让我讲同样的故事,你听着不无聊我讲着还无聊嘞!”
“所以哑城是怎么来的嘛?这次不是同样的故事了,爷爷你可不能耍赖了!”
老头顺顺气,才开口:“哑城就不一样咯。哑城啊,是真的因为住在那里的几乎全是哑巴,所以才给了个‘哑城” 的喊法。有句话传的是,‘哑城的鸡都不会打鸣’嘞。”
老头转念一想:“不对哇,阿舟,你从哪里晓得‘哑城’这个名儿的?”
“是……” 阿舟正欲开口。
“是我告诉他的,老人家。” 一道夹着笑意的声音打断了阿舟的话。老头跟着看过去,来人是位翩翩公子,眉宇间的丰朗是老头坐在十米开外的船上都能感受到的。
“晚辈林盏,字酒人,您唤我小酒便是。” 林盏对着不远处船上的老人作揖。
“啷个不叫你小人,要叫你小酒?” 老人一哼声,气鼓鼓别开脸。
“老人家说笑了。叫小人终归是有些不好听的。不知晚辈有何不对的地方?请老人家指正。” 林盏仍是面不改色挂着笑。
“你不对的大了,我慢慢跟你算!第一个,这个渔庄是我们的,你不打声招呼说进就进,当这是赌场哇?!” 老人头也不抬,边捞鱼边吼。
林盏又是一揖,敛了笑,诚恳道歉:“是晚辈失礼了,不过晚辈有敲门,看着没人应,加之门未锁,便擅作主张闯了进来。实在抱歉。”
“大白天谁人锁门?照你这么说,岂不是家家都能随便闯了?”老人没好气道,“第二个,你一来就告诉我孙子一些外面花花绿绿的事儿,这小子一见着我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当这是茶馆啊?老子觉都没睡好!”
林盏继续埋首,拱手:“是晚辈失礼,本不该如此唐突随意与令孙交谈。只是晚辈看令孙正处在好奇的年纪,又十分渴求我所讲之事,便同他简单聊了聊。”
“哼!还有一个,你老实说,你刚刚是不是坐霸王船了!”老人猛一抬头,逮起一条鱼便朝林盏砸过去,“现在的年轻小伙越来越得行了哈!坐船不交钱,你当你土匪呢!”
林盏迅速闪身躲过,不料还是被溅了一身水。他无奈,这老人怎么这么多比喻?一会儿赌场一会儿茶馆,现在又闹个土匪出来。
理理衣服,林盏深吸一口气:“老人家,晚辈先前上错了贼船,沿着花柳江一路向下,身上银子都被搜刮干净了。好不容易逃出来,坐上了另一艘船,看着河对面这么大个渔庄,想着可以借几钱银子救急,顺便借宿一晚来的。希望老人家您能理解。”
老人又是一撇嘴:“哼,谁晓得你说的是真是假!”
“千真万确。”林盏行了个公子礼,“日后定来拜访您,为您带来间泉城有名的杏花酿。”
老人眼睛瞬间放光,搓搓手,但还得装模作样不经意问问:“你……你是说‘楼雨’?”
林盏道:“正是。”
间泉城的杏花酿举世闻名,而“楼雨”便是这酒的名字,取自“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句诗。
“那……行!你在岸上等等,我们把网子收了!阿舟,过来帮忙。”
说是借宿,倒不如说是逃难。林盏还是害怕贼人追上来的。毕竟这方圆几十里,好像就这么一家渔庄。
山川的沉默被归雀打翻,渔庄里的暮色被灯火点燃。
三人正在烤鱼吃,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哪个?” 老头警觉地只把门开了一个小缝。
“打扰一下,请问您有没有看见一位小公子?穿着一件白袍,袖口绣着一片竹,长相……我记不清了,诶那人长什么样来着?” 最后一句是门口那人对着身边的另一个人说的,说得小声,但林盏还是听见了。
“……” 林盏突觉心梗,他长得那么没有记忆点么?
不过他还是机灵地起身,躲到房里去了。
“没看见没看见,走走走!”老人说着就要阖门。
“诶您别着急呀,我瞧着这附近也没有别的人家了,老人家可否考虑让我们借宿一晚?”其中一人用剑柄挡了挡,没让老人关上门。
老人刚准备抬杖敲过去,一个带着斗笠的人打断了他:
“说到那人的长相嘛,剑眉杏眼,肤白若雪,二位兄台,是或不是?”
“谁!?”
二人急忙转身,但刚侧身,便觉喉间一腥,还未发出声响,就已倒下。
老人的木杖抬了一半,放也不是,所以就往这人身上敲,“哪个楞头小子?”
“诶诶诶老人家,让您见血是我不对,但您也不能一上来就打人啊!” 那人闪了闪,对着房里喊:“林酒人!你出来!”
“在。” 林盏打开门,大步走出来。
见来人戴着斗笠,着一身藏青色袍子,林盏便问:“请问阁下是?”
老人收了木杖,嗤一声,退到后边继续烤鱼去了。
“在下余遥槿,单名一个木字,林先生唤我遥槿就好。
“妖精?”林盏挑眉。这名字好哇,字妖精,名榆木。
对面似乎没听清林盏说的什么,随口应了句:“正是。”
林盏没忍住笑,杏眼弯弯,甚是好看。
余遥槿从门口进来,随手阖上了门。
“不管那两人了?”林盏睨了一眼门口躺着的两具尸体,问。
“明日天亮再管吧,先阖上门,让小孩子见血总不太好……来叨扰老人家似乎也不太好。”余遥槿低声向林盏说。他还挺瘆这个老头子的。林盏又是一笑,“无妨。几坛‘楼雨’便足矣。”
“喂小子,见到长辈先把斗笠去了懂不咯?这是礼貌!”老头一翻白眼。
现在年轻人名堂真多!还搞个斗笠,杀了人还能不认!
余遥槿一摘帽,行礼道歉:“失礼失礼。”
林盏瞅着那张脸,心道,果真是妖精。
“妖精哥哥,吃鱼。”阿舟递过去一条烤好的鱼,余遥槿放下佩剑,接过鱼,尝了一口,不吝啬夸奖:“小朋友烤得真好吃!”
阿舟红着脸挠挠头。
“你是外州的人?”林盏见余遥槿戴着的琉璃耳坠——辞州的男子都不佩戴耳饰。
“我来自离州。”余遥槿继续啃他的鱼。
“你是从何得知我的?又是如何找到这里的?”林盏也接过一条鱼啃了起来。
“林先生有所不知,我啊,其实也在你上的那艘贼船上。”
林盏一顿手,讶然看着他:“你是说,你也被打劫了?”
“正是。”余遥槿点点头,“但我知道你的身份是因为你袖口上的竹,我猜你是间泉城林家的人,气貌不凡,年纪也不大,穿着也华贵,所以就猜你是林盏小公子。毕竟林家只有你一个独子。”
“哦,那你还挺了解林家的。”林盏若有所思调侃。
“诶,不才不才,小生我人称‘万事通’。”余遥槿笑着一摆手。
林盏也跟着笑,罢了又问:“那阁下可知,刚才劫我们那波人是谁?”
“山贼。”余遥槿头也不抬,闷声说。
“……”
这种到处打劫的,不是山贼还能是什么?
“林公子这么瞧着我作甚?真是土匪,不是搪塞你的。”余遥槿看着林盏那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不由失笑,“常知山那块的,有一整窝呢!天天打劫想要渡花柳江的贵公子们,名义‘劫富济贫’。”
“贵公子们?”
林盏不知为何抓到了这个重点,看着这余妖精气宇轩昂,萌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你是……京城余家的人?”
“小公子从何得知?”余遥槿挑眉,颇有兴致地望着他。
“猜的。”林盏也没想真的讹他身份,只是随口一道。
余遥槿“啧啧”两声:“林小公子果然是神机妙算啊,不枉江湖上给你的‘林孔明’这个称呼。”
“……”林盏扶额。
这一称呼完全是间泉城各大世家戏弄他取的,林盏从小到大都是城中上流人士里出了名的傻白甜,大家用此名讳来反讽他。
林盏咬牙:“公子说笑了。”
余遥槿浅浅一笑,一双桃花眼蕴着几分深意,偏生脸上表情却无辜得很,叫人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过瘾。
“两位年轻人,吃完赶紧去睡了吧,明天早点走哈。”老头用袖子胡乱抹了两把嘴,站起来就往房里去了。
“诶,爷爷!”阿舟急急忙忙就要开始收拾。
“阿舟,放着,让他们俩弄!”老头用木杖杵开门,“小伙子借了宿,不得干点活儿?”
阿舟拿着火钳,动也不是,放着也不是,最后为难地看着二人。
余遥槿拍拍阿舟的头,“无妨小阿舟,我们俩收拾便是。你同爷爷去睡吧。”
夜色凉如水,一月照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