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时半个月的赶路,明琼一行人终于到了闽州地界,看着眼前刻着‘闽州’大字的古朴城门,饶是明琼也不住发出感慨,
“听说闽州是福泽深厚之地,历朝历代都有帝王葬在此处。据传,是因为闽州有一条未被开采的龙脉。”说到这,青雀笑了笑,“不过也只是传言罢了,这里的山水是真的不错,殿下闲暇也可以转一转。”
“好啊。”
就在马车内一派其乐融融时,闽州太守一早也接到了消息,亲自率人在城门迎接,
“下官陈勤远见过公主殿下——”
明琼端起一副公主的姿态,高高在上道:“你便是闽州的太守?”
陈勤远一副讨好的脸,“是是是,下官便是此地的太守,此番不知公主銮驾这么早就到,有失远迎,是下官失职,下官失职。”
明琼朝白芷使了个眼色,白芷立刻拿出长乐宫掌事姑姑的气势,意有所指道:“陈大人失职的地方可不止这一处吧——”
他瞬间冷汗淋漓,这明琼公主莫非是知道了什么?他试探道:“还请姑姑明示,”
白芷眯起眼,“既然知道公主要来,为何只见你一人,其他官员呢?莫不是不将我们公主放在眼里?”
他立刻叫苦不迭,一城太守却像个深闺妇人一样诉苦,“公主,您是不知道啊,下官是...下官实属有心无力啊——”
白芷毫不留情的拆穿道:“你一个太守,说这种话,你的意思是,你当不好这个太守了?陈大人若是有心无力,不如现在就上一道奏折,告老还乡去?”
“这,这如何使得啊,”果然,一说到让这人致仕,就不扯那些没用的东西了,“这下官受圣上多年栽培和提携,还未好好报效朝廷,这怎么能轻易隐退呢——,这不是辜负了圣上吗....”
“陈大人这时候知道您的职责了?刚刚不是还说其他官员都不听您的吗?”白芷嘲讽火力全开,陈勤远恨得牙根都要咬断了,这小娘皮,最好别落到他手里——
晚上,太守府里,安顿好明琼一行人,陈勤远避开人,一路走到一处荒废的院落,轻轻推开院门,四下扫过无人,便进去了。
屋内,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人背手而立,沉声道:“人安置好了?怎么样。”
陈勤远低下头,不敢四处乱看,“大人,这明琼公主就是个八岁的孩子,不足为惧,倒是她身边那个大宫女白芷,牙尖嘴利,话里有话,下官总感觉.....她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不如大人您将她交给属下,属下一定把她处理好,保证不会坏了咱们的大计——”
“公主身边还有什么人?”
“啊?”他愣了一下,“公主身边还有一个叫青雀的宫人,是长乐宫的掌侍,还有一个叫秦暮的侍卫,”
“皇家侍卫?”
陈勤远思忖着,缓缓摇了摇头,“不太像,那群皇家侍卫太明显了,那个秦暮一看就不是。”
“身份查清楚了吗?”
“只查到是临行前陛下亲赐的公主府侍卫长,似乎并无什么特殊。”
那人的声音里带了丝丝警告,“查清楚,别报以轻心。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手。收起你的那点小心思,要是坏了上头的大事,就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陈勤远这下是彻底歇了心思,冒出一身冷汗,战战兢兢道:“是,属下绝对一切听从大人吩咐。”
那人淡淡嗯了一声,“下去吧,这段时间,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要找我,一切小心点,不该说的一个字都别说,明白了吗?”
“是。”
翌日一早,明琼用过早膳以后,就派人找来太守,“敢问太守大人,千佛寺都一应安排好了吗?”
陈太守忙不迭回道:“公主放心,寺里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您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明琼不紧不慢的擦干手,又由白芷伺候抹上润肤的香膏,淡淡地来了一句,“那就现在吧,麻烦陈太守带路了。”
“啊?这......”他脸上露出一副为难之色,“殿下,不是下官不肯,这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不如——,下官安排一队侍卫护卫公主前去佛寺?”
白芷一个冷眼横了过来,“陈大人以为,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给我们殿下引路的吗?也不看看我们公主的身份。”
“这真不.......”
忽然,明琼出声道:“陈大人,你可知本宫为何要去千佛寺?”
陈太守一时没反应过来,他小心打量了公主的脸色,淡淡的,看不出来什么。他斟酌着回道:“殿下自然是来千佛寺为国祈福的——”
“既然陈大人知道,为何还要违抗皇命呢?”这一顶帽子扣下来,饶是他也吃不消。
他一脸委屈,一副誓死不屈服强权的姿态,“殿下何出此言啊,莫非下官因为公务而不肯替公主引路,就要,就要受公主如此污蔑吗——”
这时青雀说话了,“陈大人,公主说的话怎么能是污蔑呢,为国祈福可是圣上金口玉言称赞过的,陈大臣如此言论,莫不是不将滁州的安危放在心里,不将陛下的话放在眼中吗?”一句比一句严重,陈太守被说的冷汗直冒,
是啊,眼前的人可是公主,自己是真的醉心公务还是不把圣上的话当回事儿,全凭公主一句话的事,自己刚刚真是太大意了!
想明白以后,陈太守悄悄抹去额头的冷汗,为刚刚的话找补:“下官立刻就陪殿下去千佛寺,殿下请——”
**********************
千佛寺中,方丈亲自在门口相迎,那是一个外貌极其清隽的和尚,大约双十年岁,在古朴厚重的寺庙大门前显得分外年轻。
“阿弥陀佛,贫僧见过明琼公主。”
明琼双手合十还礼,“是本宫叨扰了”
方丈缓缓摇了摇头,“公主言重了,佛家一切都源于众生,喜怒嗔痴,都是世人痛苦的源头,公主所行之事也是为了解救众生,何来叨扰?”
进去以后,方丈边走边向明琼介绍寺里的景致,
“这里有一颗勒马松,是僧人忏悔之地。”
明琼看着眼前眉眼疏淡的年轻僧人,忍不住问道:“寺里的僧人也会犯错吗?佛家不是六根清净之地吗?”
方丈双手合十,告罪道:“公主,僧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而入佛门就是为了向无错靠近。”
明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一旁的青雀突然开口道:“那方丈也会犯错吗?”这个问题可谓十分毒辣,若是说不会犯错,便和他刚刚的言论相悖,若是会犯错......
方丈微微一笑,脸上是一种风不动我自不动的淡定,他拈了一个佛号,“贫僧自然也是会犯错的,”
眼见气氛有些尴尬,陈太守忙站出来岔开话题,“不若方丈带我们前往千佛殿吧。”
两个人都没有对他的话有反应,
青雀又问了一句,“那方丈犯过什么错呢?”此话一出,连白芷都觉得有些不妥,如此咄咄逼人,倒显得有些不依不饶了,“青雀——”
就在此时,方丈开口了,声音像是从遥远的雪域传来,有种缥缈的虚幻,“错,有很多种。有些错有改过的机会,有些错却是万劫不复。贪欲,妄念,痴恋,仇恨,这些本身并不是错,却是万般恶的源头。贫僧当然有错,由人祸踱己身,以己非度他人,方——不负此心。阿弥陀佛——”
众人纷叹,“阿弥陀佛——”
“此处便是千佛殿了,诸位请自便。”不知何时,他们一路已经行到了此处,殿外两棵漆金的怀抱大柱上面刻着:洞外千年,人间弹指一挥间;阎罗十殿,神佛抬眼俱旁观。
“这联....”
殿门处一个小沙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道:“世人求佛,唯有心诚才能皈依我佛,若是为一己私利作恶,却求我佛宽恕,乃痴梦一场。”
在场的很多人都若有所思,只有两个人却对这观点不以为然,“既然路已经带到,本宫就不耽搁陈大人公务了,秦暮,你去送一送。”
“是。”
倘若佛门只度心善之人,可心善之人又有甚可度,况且,谁能分清真正的善恶呢。
******************************************
黄土滚滚,“殿下,前方便是滁州了。”
隔着数十里遥遥相望,太子站定半晌,一言不发。
突然,他解开了发冠,脱去华裳。
黄,齐两位大人惊诧至极,“殿下,您这是作何啊?”
摘去身上最后一件能证明太子身份的龙纹玉佩,明玦声音平静道:“此番滁州之行,诸位都清楚我们来此究竟要做的是什么,孤来此,是安抚民心,而不是站在百姓的对立面。尔等以为,若是孤大摇大摆的进城,你们以为,等待孤的会是什么?”
两个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也想到了太子所说的情境,也明白了他的行为。
明玦将自己终于打扮的像一个流民,沉声道:“太子途中遇险,下落不明,然心忧滁州,特命三千粮草先行,解滁州之困。”
黄大人担忧道:“可殿下您.....”
“不必担心孤,孤在难民群里,会很安全,也会注意到你们无法看到的地方,不管滁州是什么人在煽动民心作乱,他们若是所图不小,就需要师出有名。”
“太子失踪,一是暂时让他们没有理由突然发难,二是能让百姓明白朝廷对他们的重视。”
“记住,你们进城前,务必要将此流言传遍滁州。”
“只是.....”明玦突然有些犹豫,“一旦孤这边他们没法做手脚,就一定会在粮草上下手,烦劳诸位——保粮草无虞。”他郑重的对着二人行了半礼,
两人都受宠若惊,黄大人搀起太子作揖的手,一字一句坚定地说道:“殿下放心,只有我们还有一口气,粮草就一定会平平安安的送到滁州。”
明玦眼眶微红,似有动容,“孤在此替父皇,替天下百姓,谢过二位先生。”
齐大人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爽朗大笑道:“殿下放心离去,臣与黄大人必定不负殿下所望。待到与殿下重逢之日,臣等定要与殿下好好手谈一局!哈哈哈——”
“明玦扫榻以待,静侯先生佳音。”
三日后,太子失踪的消息传到京城,群臣哗然。
“听说闽州是福泽深厚之地,历朝历代都有帝王葬在此处。据传,是因为闽州有一条未被开采的龙脉。”说到这,青雀笑了笑,“不过也只是传言罢了,这里的山水是真的不错,殿下闲暇也可以转一转。”
“好啊。”
就在马车内一派其乐融融时,闽州太守一早也接到了消息,亲自率人在城门迎接,
“下官陈勤远见过公主殿下——”
明琼端起一副公主的姿态,高高在上道:“你便是闽州的太守?”
陈勤远一副讨好的脸,“是是是,下官便是此地的太守,此番不知公主銮驾这么早就到,有失远迎,是下官失职,下官失职。”
明琼朝白芷使了个眼色,白芷立刻拿出长乐宫掌事姑姑的气势,意有所指道:“陈大人失职的地方可不止这一处吧——”
他瞬间冷汗淋漓,这明琼公主莫非是知道了什么?他试探道:“还请姑姑明示,”
白芷眯起眼,“既然知道公主要来,为何只见你一人,其他官员呢?莫不是不将我们公主放在眼里?”
他立刻叫苦不迭,一城太守却像个深闺妇人一样诉苦,“公主,您是不知道啊,下官是...下官实属有心无力啊——”
白芷毫不留情的拆穿道:“你一个太守,说这种话,你的意思是,你当不好这个太守了?陈大人若是有心无力,不如现在就上一道奏折,告老还乡去?”
“这,这如何使得啊,”果然,一说到让这人致仕,就不扯那些没用的东西了,“这下官受圣上多年栽培和提携,还未好好报效朝廷,这怎么能轻易隐退呢——,这不是辜负了圣上吗....”
“陈大人这时候知道您的职责了?刚刚不是还说其他官员都不听您的吗?”白芷嘲讽火力全开,陈勤远恨得牙根都要咬断了,这小娘皮,最好别落到他手里——
晚上,太守府里,安顿好明琼一行人,陈勤远避开人,一路走到一处荒废的院落,轻轻推开院门,四下扫过无人,便进去了。
屋内,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人背手而立,沉声道:“人安置好了?怎么样。”
陈勤远低下头,不敢四处乱看,“大人,这明琼公主就是个八岁的孩子,不足为惧,倒是她身边那个大宫女白芷,牙尖嘴利,话里有话,下官总感觉.....她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不如大人您将她交给属下,属下一定把她处理好,保证不会坏了咱们的大计——”
“公主身边还有什么人?”
“啊?”他愣了一下,“公主身边还有一个叫青雀的宫人,是长乐宫的掌侍,还有一个叫秦暮的侍卫,”
“皇家侍卫?”
陈勤远思忖着,缓缓摇了摇头,“不太像,那群皇家侍卫太明显了,那个秦暮一看就不是。”
“身份查清楚了吗?”
“只查到是临行前陛下亲赐的公主府侍卫长,似乎并无什么特殊。”
那人的声音里带了丝丝警告,“查清楚,别报以轻心。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动手。收起你的那点小心思,要是坏了上头的大事,就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陈勤远这下是彻底歇了心思,冒出一身冷汗,战战兢兢道:“是,属下绝对一切听从大人吩咐。”
那人淡淡嗯了一声,“下去吧,这段时间,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要找我,一切小心点,不该说的一个字都别说,明白了吗?”
“是。”
翌日一早,明琼用过早膳以后,就派人找来太守,“敢问太守大人,千佛寺都一应安排好了吗?”
陈太守忙不迭回道:“公主放心,寺里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您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明琼不紧不慢的擦干手,又由白芷伺候抹上润肤的香膏,淡淡地来了一句,“那就现在吧,麻烦陈太守带路了。”
“啊?这......”他脸上露出一副为难之色,“殿下,不是下官不肯,这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不如——,下官安排一队侍卫护卫公主前去佛寺?”
白芷一个冷眼横了过来,“陈大人以为,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给我们殿下引路的吗?也不看看我们公主的身份。”
“这真不.......”
忽然,明琼出声道:“陈大人,你可知本宫为何要去千佛寺?”
陈太守一时没反应过来,他小心打量了公主的脸色,淡淡的,看不出来什么。他斟酌着回道:“殿下自然是来千佛寺为国祈福的——”
“既然陈大人知道,为何还要违抗皇命呢?”这一顶帽子扣下来,饶是他也吃不消。
他一脸委屈,一副誓死不屈服强权的姿态,“殿下何出此言啊,莫非下官因为公务而不肯替公主引路,就要,就要受公主如此污蔑吗——”
这时青雀说话了,“陈大人,公主说的话怎么能是污蔑呢,为国祈福可是圣上金口玉言称赞过的,陈大臣如此言论,莫不是不将滁州的安危放在心里,不将陛下的话放在眼中吗?”一句比一句严重,陈太守被说的冷汗直冒,
是啊,眼前的人可是公主,自己是真的醉心公务还是不把圣上的话当回事儿,全凭公主一句话的事,自己刚刚真是太大意了!
想明白以后,陈太守悄悄抹去额头的冷汗,为刚刚的话找补:“下官立刻就陪殿下去千佛寺,殿下请——”
**********************
千佛寺中,方丈亲自在门口相迎,那是一个外貌极其清隽的和尚,大约双十年岁,在古朴厚重的寺庙大门前显得分外年轻。
“阿弥陀佛,贫僧见过明琼公主。”
明琼双手合十还礼,“是本宫叨扰了”
方丈缓缓摇了摇头,“公主言重了,佛家一切都源于众生,喜怒嗔痴,都是世人痛苦的源头,公主所行之事也是为了解救众生,何来叨扰?”
进去以后,方丈边走边向明琼介绍寺里的景致,
“这里有一颗勒马松,是僧人忏悔之地。”
明琼看着眼前眉眼疏淡的年轻僧人,忍不住问道:“寺里的僧人也会犯错吗?佛家不是六根清净之地吗?”
方丈双手合十,告罪道:“公主,僧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而入佛门就是为了向无错靠近。”
明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一旁的青雀突然开口道:“那方丈也会犯错吗?”这个问题可谓十分毒辣,若是说不会犯错,便和他刚刚的言论相悖,若是会犯错......
方丈微微一笑,脸上是一种风不动我自不动的淡定,他拈了一个佛号,“贫僧自然也是会犯错的,”
眼见气氛有些尴尬,陈太守忙站出来岔开话题,“不若方丈带我们前往千佛殿吧。”
两个人都没有对他的话有反应,
青雀又问了一句,“那方丈犯过什么错呢?”此话一出,连白芷都觉得有些不妥,如此咄咄逼人,倒显得有些不依不饶了,“青雀——”
就在此时,方丈开口了,声音像是从遥远的雪域传来,有种缥缈的虚幻,“错,有很多种。有些错有改过的机会,有些错却是万劫不复。贪欲,妄念,痴恋,仇恨,这些本身并不是错,却是万般恶的源头。贫僧当然有错,由人祸踱己身,以己非度他人,方——不负此心。阿弥陀佛——”
众人纷叹,“阿弥陀佛——”
“此处便是千佛殿了,诸位请自便。”不知何时,他们一路已经行到了此处,殿外两棵漆金的怀抱大柱上面刻着:洞外千年,人间弹指一挥间;阎罗十殿,神佛抬眼俱旁观。
“这联....”
殿门处一个小沙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道:“世人求佛,唯有心诚才能皈依我佛,若是为一己私利作恶,却求我佛宽恕,乃痴梦一场。”
在场的很多人都若有所思,只有两个人却对这观点不以为然,“既然路已经带到,本宫就不耽搁陈大人公务了,秦暮,你去送一送。”
“是。”
倘若佛门只度心善之人,可心善之人又有甚可度,况且,谁能分清真正的善恶呢。
******************************************
黄土滚滚,“殿下,前方便是滁州了。”
隔着数十里遥遥相望,太子站定半晌,一言不发。
突然,他解开了发冠,脱去华裳。
黄,齐两位大人惊诧至极,“殿下,您这是作何啊?”
摘去身上最后一件能证明太子身份的龙纹玉佩,明玦声音平静道:“此番滁州之行,诸位都清楚我们来此究竟要做的是什么,孤来此,是安抚民心,而不是站在百姓的对立面。尔等以为,若是孤大摇大摆的进城,你们以为,等待孤的会是什么?”
两个人都不是傻子,自然也想到了太子所说的情境,也明白了他的行为。
明玦将自己终于打扮的像一个流民,沉声道:“太子途中遇险,下落不明,然心忧滁州,特命三千粮草先行,解滁州之困。”
黄大人担忧道:“可殿下您.....”
“不必担心孤,孤在难民群里,会很安全,也会注意到你们无法看到的地方,不管滁州是什么人在煽动民心作乱,他们若是所图不小,就需要师出有名。”
“太子失踪,一是暂时让他们没有理由突然发难,二是能让百姓明白朝廷对他们的重视。”
“记住,你们进城前,务必要将此流言传遍滁州。”
“只是.....”明玦突然有些犹豫,“一旦孤这边他们没法做手脚,就一定会在粮草上下手,烦劳诸位——保粮草无虞。”他郑重的对着二人行了半礼,
两人都受宠若惊,黄大人搀起太子作揖的手,一字一句坚定地说道:“殿下放心,只有我们还有一口气,粮草就一定会平平安安的送到滁州。”
明玦眼眶微红,似有动容,“孤在此替父皇,替天下百姓,谢过二位先生。”
齐大人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爽朗大笑道:“殿下放心离去,臣与黄大人必定不负殿下所望。待到与殿下重逢之日,臣等定要与殿下好好手谈一局!哈哈哈——”
“明玦扫榻以待,静侯先生佳音。”
三日后,太子失踪的消息传到京城,群臣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