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落在东边,院里修了个池子养了几条锦鲤,春日百花齐放,可这池里只得孤零零飘了个荷叶数片。

    此时正午阳光正旺,鱼儿也没了嬉闹的心思,躲在荷叶底下乘着凉,偶一动鱼尾,便有圈圈涟漪。

    池边围了圈石卵,莫叹春蹲在池边柳树下看鱼看得欢乐。

    她随手丢了个石子,只听“噗通”一下,清净的池子才热闹了些,鱼儿从荷下溜出,荷叶随之摆动,平静后也贪玩地留了个水珠窝在叶中。

    这院子不大,但也是莫叹春以前不敢肖想的好住处,只不过太阳刚一偏这边便立马不见阳光。

    随之的便是有些许阴冷,她听大夫人说她屋子旁便是二少爷的住处,虽还未见着这少爷的面,可也晓得是个病秧子。

    让生病的人住在这儿,真的好吗?

    她这句担忧还是没有说出口,她瞧着大夫人每每谈起这二少爷眼中满是心疼,说一句话都要捂着胸口,恨不得掏着心窝子,呕着血诉说着这少爷的不幸,也就咽下了这句猜疑。

    夫人和她说过,下月初三便是个好日子,他俩的婚期便定在那日。

    莫叹春除了点头答应也做不了什么,她打小适应力就强,在这的第二日也就熟悉了大半,且今日一早便有一本本医书往她这屋子里送,本本都是精品,这要是放在梦里她都不敢笑得大声,怕把自己笑醒。

    而此事确确实实发生在自己头上,除了压了个新娘子的头衔,她倒挑不出什么其他毛病。

    但如果真要说,那还真有一个。

    那便是大夫人对自己亲得古怪,今日不过刚过了一半便前前后后来了八/九趟,来了也约莫只待个半个时辰便拉着一旁的丫鬟扭着腰走了。

    那丫鬟叫小翠,莫叹春记着她便是抛绣球那丫鬟,看起来30左右的岁数,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莫叹春如此听话的呆在这儿,脱不了她的功劳。

    这不,刚瞧完鱼儿,这夫人又和丫鬟来看她了。

    就算莫叹春是个好脾气,这来来回回也扰得她有些烦躁。

    可见夫人满脸笑意,莫叹春也只得暗暗叹了口气迎了上去。

    “夫人。”

    她学着早晨小翠教的,行了个礼。

    大夫人挥了挥手,笑着夸赞莫叹春学得快,她上前拉过莫叹春,领着她坐到一旁小亭里。

    小翠端着一壶热茶,为两人满上后便退到一侧,只留莫叹春与大夫人二人谈话。

    两人挨得近,夫人还亲热地握着莫叹春的手轻轻拍打着,嘴里问着她住不住的习惯,需不需要个下人照料。

    莫叹春回了句习惯,又拒绝了下人,她心里叹了口气,这段话她今日里已经听了个七八回,就算是画本子也经不住这般念叨啊!

    似是瞧出了莫叹春脸上的疲惫,大夫人皱了皱眉头,问道。

    “叹春呐,是不是嫌我来的有些频繁了。”

    莫叹春赶忙摇头称不,可这大夫人却继续说着。

    “你也别怪,你瞧这么大个宅子,老爷做生意不常回家,我家大儿子在外征战九死一生,这二儿子卧病在床。每天,我这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人和我说些闲话。”说到这,她眼里竟浸出泪来。

    “这不,老天爷给我送来了个那么水灵的孩子,我是真真喜欢叹春姑娘你,才想着多瞧你几眼。”

    说罢,她伸出一只手,摸了摸莫叹春洗净的脸颊。

    春日正午,阳光喜人,照的院里莫叹春暖乎乎的,可她被大夫人碰到的一刹那忍不住颤了一下。

    那手如一月寒雪,冰冷刺骨,沿着她的皮肤摩挲下去,她只觉得像是被一把刀刃刮过,皮开肉绽。

    “夫人,我不烦你,我还得谢谢您送来的这些书,我当真稀罕极了。”莫叹春微微侧过脸,躲开大夫人的触摸,忙慌开口。

    这一句也让大夫人的眉头舒展开来,换回以往的笑来。

    “你喜欢便好,那我也不打搅你了,你这几日安心住着,有什么就唤我,过几日婚服会送来,你穿穿看合不合体?”

    她说着从手腕上取下个玉镯子,强硬地戴在了莫叹春的手上。

    做完一切,她又拍了拍莫叹春的手背,领着小翠沿着小路走了。

    这一刻,空气似乎重新流动,莫叹春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大大出了一口气,面前书桌上两杯未动的茶碗,飘着青烟。莫叹春静坐在亭子里许久,许久。

    ……

    再一抬头已是傍晚,莫叹春自吃完饭后便一直坐在窗前桌子前看着本本医书,早已腰酸背痛。

    她伸展了下身子,剪了下面前的灯芯,就着昏黄的亮光瞧了眼早已褪下的镯子。

    那玉镯白里飘着几抹青,莫叹春不懂玉,可也能看出这玉价值不菲。

    她当时没有强硬送回这玉倒也不是她贪财,只是,她嗅到了这玉上有些古怪的味道。

    此刻她将玉放于鼻尖,轻轻闻了闻,顿时知晓这镯子泡过什么药。

    这药也常见,每家药铺子都会卖,那药对女子身子好,能美容养颜,确实是妇人家会用的。

    可这药要是换一个用法便不一样了。且这药用量极少,一般人是闻不出有什么问题的。

    莫叹春将镯子收到首饰盒里,眉头不展,她有些想不明白,如此心爱儿子的夫人,怎会带着有损自己孩子身子的药物呢?

    ……

    夜里静得很,只有烛火噼啪响的动静,莫叹春躺在柔软的塌子上,思绪万千。

    她突然的,对旁边屋子里,她的未来相公有些好奇。

    思绪渐渐飘远,莫叹春陷入了沉睡,而在不久后,一阵微风顺着缓缓打开了的窗子吹进,吹灭了桌子上摆着的烛灯。

    窗外月光斜入,照亮了沉睡中女孩的脸,一双透亮的眸子偷摸着往屋里瞟了一眼后又消失不见,只留下烛台上那缕悠悠未散的白烟。

    后夜里下了场雨,将那细细的脚步声掩了去。

    ……

    莫叹春梳洗一番后,不远处才响起鸡鸣。她捋了捋长发,随意挽了个发髻。

    刚想回到屋里,就见院口小翠走了进来。

    今日只有她一人,手里拿了些木盒子过来。

    那盒子半人高,本就看着沉重,可小翠却一人拿了五箱仍走路带着风。

    莫叹春上前为她分担了些,小翠谢过后二人便往屋子里走去。

    将箱子放下后,莫叹春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臂问道。

    “这是什么?”

    小翠蹲下身开着箱子的卡扣,头也没抬地说着。

    “这是夫人送来的一些布匹,你瞧瞧喜欢哪个颜色,我给你量了身后便差人去做些衣服。”

    莫叹春听后没有回话,她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穿着的衣服,也不好意思回绝,点头回了句好。

    待量完身后,小翠便又抱着箱子风风火火走了,一来一回说的话不超过十句。

    莫叹春目送她离开后,扭头看了下不远处,那里种着些长青竹,将她与那二少爷的屋子隔开。

    她这两日在院里晃悠时除了见一些医师和下人出入那屋子,就再没见过他人。

    此时,阳光才刚破了云层,撒在池面上照的被风微微吹皱的水面如宝石般耀眼。

    可莫叹春今日没有逗鱼的心思,她眼神仍停留在那片竹子,似要透过竹林穿过屋墙,脚步不由得动了起来。

    回过神时她已经站在了门前,她没有进门,只是静静站在台下,此刻天光乍亮,那屋子沐浴在阳光里。

    不知多久,莫叹春听见屋里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声,她抬脚想要上去,却被她硬生生忍住。

    夫人叮嘱她婚前男女不可见面,她不知为何,怕这夫人怕得紧,身子一抖,再度转身回去。

    ……

    医师前脚刚踏出这屋,后脚莫叹春就跟了上去。

    也许是大夫人早已叮嘱过,那医师见到一个面生的姑娘也没惊讶,还十分客气地询问有什么需要。

    莫叹春知足地拿出医书询问了几个她未看个透彻的地方后便收起书本,脸上认真的神色一变,问道。

    “敢问这少爷患的是什么病?”

    说话时,莫叹春微微仰着头,双手拿着医书背在身后,身上穿着的不是丝绸锦布,脸上未妆粉黛,全身上下透着亲和。

    一时间,那医师便松了口,说道。

    “少爷身上病症一时说不完,可却如何也查不出病因。昨日好像因为下雨受了风寒,此时正发着低烧呢。”

    那医师满脸愁容,他深深叹了口气,“可怜了二少爷不会说话,难受了也不能表示,今日我进门瞧了才发现他发了低烧,也不知道下人是怎么伺候的。”

    说罢,他振了振袖子,摇了摇头走了。

    莫叹春站在原地,眼睛望着那屋子,心里冒出一些酸楚。

    都说医者仁心,她一路漂泊也救了不少人,此时听到这些也不免有了些感伤。

    直到回到自己屋里,心里那份酸楚还未消散。

    她坐到桌前,重新翻开医书,一个想法从她心里冒出头来。

    屋外柳树枝丫随风飘扬,像是卷起绿色的海浪。

    鱼儿戏水,越出水面,可这儿没有龙门,锦鲤也化不成龙,余生只能游弋在这方寸天地,见有垠天际。

章节目录

病树寻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温如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温如鱼并收藏病树寻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