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既然已经定下,阮夫人虽不情愿,但仍然要为阮瑜准备嫁妆。
圣上赐婚,这嫁妆必不能少。阮夫人头疼了许久,但身为当家主母,她不能如此吝啬,否则外人看轻的,是整个阮家。
阮瑜的生母只是个陪嫁丫鬟,即便是成为阮太傅的侍妾以后,也并没有存下多少钱财留给阮瑜。
阮瑜倒也不在意,照阮清的话来说,她只需要安心等待成婚那日便好。
可话是这么说,阮瑜心里总有些不安。阮瑜明白,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做主,可她对萧旻这个人一无所知,稀里糊涂地便要与这人结为夫妇。
阮瑜坐在梳妆镜前,叹了口气。自打定下了婚事,她就从之前那个小房间里搬出来,搬到了大姐姐从前的屋子。
不过她想,她大概也不会在这里住太久了。这个家,从此往后就是回忆里的地方了。
“阿瑜。”房间门被推开,阮葭站在门口没进来,只是轻声唤道。
阮瑜这才抬起头,望向门口,立马站起身跑过去。仿佛在大姐姐面前,她仍是个小女孩。
阮瑜叫道:“大姐姐。”
阮葭轻轻抚摸上阮瑜的头,抿了下唇道:“今早夫君上朝,听闻了陛下为萧旻赐婚之事,同我说了说。时间过得真快啊,阿瑜都要成婚了。”
“大姐姐,是阿瑜不好,阿瑜该亲自去同你说才是。”阮瑜拉住阮葭的手,满腔歉意道。
阮葭摇摇头道:“你要嫁人了,姐姐很高兴。只是嫁人之后,要懂得处事,万不可像现在这般。要与你夫君好好过日子知道吗?”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阮瑜就有些心慌。她拉着阮葭进屋,关上房门后道:“姐姐,我从未见过他,如何能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阮葭笑了笑说:“萧家人世代从军,萧旻又出生于边城,大抵性格潇洒些。如今他被陛下留在京中,想来也不习惯。不过咱们女人,只需要懂得相夫教子,处理家事就好了。你们既然成为夫妻,自然一荣俱荣,一损既损。”
“我明白,姐姐。”
阮瑜懵懂地点点头,阮葭也并没有想着能与她说明白。夫妻之间的事,还需要自己一点一点慢慢摸索才是。
嫁妆的部分,阮夫人准备的并不算丰厚,但作为主母来说,她认为很合适。阮瑜没有看过自己嫁妆的册子,只知道无论嫁妆多少,她都应该感谢母亲。
嫁衣紧赶慢赶地做了出来,阮夫人虽不乐意,但碍于脸面,仍然从账上拿了些银子出来。绣娘将嫁衣拿来让阮瑜试过,很合身。阮瑜将嫁衣挂在自己房间里,日日瞧着它,莫名心静了些。
......
成婚当日,阮葭从夫家跑了回来,说什么都要亲自为阮瑜梳妆打扮。她替阮瑜梳好发髻,再与几个婢女一同服侍阮瑜穿好嫁衣。
一袭红衣,衬得阮瑜肤白,略施粉黛过后,更是好看。
阮葭朝着门外的婢女招了招手,示意她进来,解释道:“母亲为你挑选了陪嫁的丫鬟,但我总归是不放心。玉禾是从前在家里服侍我的,是个有分寸的,让她陪你出嫁,我也放心一些。”
玉禾年纪虽不大,但言行举止却十分老成,她站在阮葭身后,行礼叫道:“三小姐。”
阮瑜朝她微微一笑,偏头跟阮葭说:“姐姐为我考虑得太多了,多谢姐姐。”
“好了,该去拜别父亲母亲了。”阮葭扶起阮瑜朝着主厅走去,玉禾拿着盖头走在身后。
主厅里,阮太傅与阮夫人坐于高堂之上,阮瑜跪在厅中,朝着他们磕头。
“女儿拜别父亲母亲。”
阮瑜语气淡淡的,她并不指望父亲母亲对她有太多临别之言,事实也正如她所想,阮夫人只是叮嘱她一些作为妻子需要做的事,再无其它。
阮瑜抬眸望向母亲身旁的父亲,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可阮太傅只是看他一眼,便道:“吉时快到,莫要耽误了。”
阮瑜失望地站起来,任由玉禾替她将盖头盖上。府外锣鼓喧天,闹得不行。阮瑜在玉禾的搀扶之下,一步一步朝外走。
大约迈出了门槛,萧旻已经等在了门外。他走上前来,停在阮瑜面前。
隔着盖头,阮瑜看不见萧旻,但她看见了萧旻伸出来的、宽大的手。大约是常年执剑,那手心上起了些茧子。
阮瑜将自己的手放进萧旻的手心里,萧旻反握住她,牵着她走向喜轿。
萧旻掀开轿帘,扶着她坐进去,而后自己回身骑上马,在锣鼓声中,逐渐离太傅府越来越远。
萧家在京中置办的宅子并不远,只隔了几条街道。迎亲也不过是这场仪式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喜轿落在将军府外,萧旻下了马,走过去掀开轿帘,朝着阮瑜手中递过去一段红绸。
阮瑜愣了愣,方才接过,然后由着萧旻牵她走下去。
拜天地、入洞房。
......
萧旻要去应付宾客,房间里只剩下了阮瑜和玉禾两个人。
她时刻谨记着阮葭说的,要等夫君来掀盖头,不能失礼,于是只好在床榻边坐得直直的。
玉禾出去拿了几盘点心来,悄悄递给阮瑜一块,说道:“小姐,吃一块垫一垫吧。”
“谢谢。”阮瑜用手接着点心,放到嘴边抿了一小口,一点一点咀嚼下肚。
她从不知道,大婚之日会这样累。
外头一阵喧闹声中,她听见了萧旻的名字。一群人洋洋洒洒地,把有些醉了酒的萧旻送回来。
走到门口时,萧旻推开了扶着他的人,说道:“我没醉!”
有人哈哈大笑,有人打趣,有人说:“快进房去,别让新娘子久等了。”
萧旻笑了笑,摇摇晃晃地抱了个拳:“多谢诸位,我得去陪我娘子了!”
他打发了众人,推开门走进去,挥了挥手示意玉禾离开。玉禾走时,带上了房门。
阮瑜听见了萧旻进来的动静,那人似乎在门口站了片刻,才慢悠悠地挪动脚步。
她的心跳得厉害,等会儿揭开盖头以后,她该跟萧旻说些什么?对了,新婚夫妇应当在新婚夜饮交杯酒。
她回忆着新婚夜要做的事,没注意到近在身前的萧旻。
萧旻的手握住盖头一角,阮瑜屏住了呼吸。
下一秒,盖头被掀开。
阮瑜惊呼了一声,仰起头看向萧旻。那人穿着喜服,长发束在脑后,身量颀长。他面庞清俊,剑眉星目。双眼深邃,全然不见醉意。
而后,他扬起嘴角,叫道:“夫人。”
阮瑜盯着他,有些愣住。原来萧旻长得,也不丑。
萧旻走到桌子那去,倒了两杯酒,端过来给阮瑜,说道:“我们该喝交杯酒了。”
“哦,哦。”阮瑜呆呆地应了两声,接过酒杯跟萧旻一同喝下。
萧旻将空酒杯放回桌上,坐回阮瑜身边,一时半刻没有动作。
阮瑜心跳的好快,他们喝完交杯酒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该洞房了?
可是,这种事,总不该让她来主动。
“夫......夫君。”阮瑜的声音有些抖动,她鼓足了勇气,对上萧旻的眼睛,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如何说。
萧旻:“你叫阮瑜,可有乳名?”
“啊?”阮瑜没跟上萧旻的话题,一时怔住,反应过来后才答道,“家里人都叫我阿瑜。”
“阿瑜,阿瑜。”萧旻念了两遍她的名字,笑道,“那往后我也这样叫你。”
阮瑜垂下头,幅度很轻地点点头。
“夜深了,阿瑜。”萧旻这话带了些笑意,他看着阮瑜慌乱的样子,总是起了些逗人的心思。
果不其然,这话一说出口,阮瑜登时红了耳根。
萧旻牵过阮瑜的左手,带着她坐到镜子前,帮她拆着头上的珠钗。
“从前在家中,常常见到爹帮娘做这些。我们已经是夫妻了,这些事往后我也可以帮你做。”
“谢谢。”
“夫妻之间,不必言谢。”
取下所有的发饰,阮瑜手指颤抖着,去解自己腰间的带子。有些事,早晚都要面对。
但萧旻体贴地转过头去,不看阮瑜。他从柜子里抱出一床被褥,铺在地上。
阮瑜呆呆地站在那,不明所以地看向萧旻,问道:“为何要在地上铺被褥?”
萧旻反问道:“难不成你想与我同床?”
这倒是把阮瑜问住了,难道夫妻之间,不就应该是同床共枕吗?
萧旻解释道:“太快了,我们都需要些时间,来接受这个现实。”
阮瑜明白,萧旻也没想过会跟她成婚。不过萧旻此举,倒是让阮瑜松了口气。
阮瑜穿着里衣,躺上床。萧旻将屋内的烛火灭去,睡在地上。
隔了许久,萧旻以为阮瑜已经睡着时,才听见她小声开口:“谢谢你。”
原来身处同一屋檐下的两个人,皆是身不由己。
……
次日一早,玉禾跟几个丫鬟端着水盆站在门外面,敲了敲门叫道:“姑爷,小姐,该起了。”
门内半天不见动静,玉禾正准备再喊一遍,就见着萧旻穿戴整齐,推门出来。
“让她再睡会儿。”萧旻说。
玉禾愣了愣,忙道:“好,那姑爷先洗漱。”
萧旻洗漱过后,早膳也没用,径直出了府,也不知道去做什么了。
玉禾在房间外等了半个多时辰,才听见阮瑜的声音。
“小姐。”玉禾端着打好的水进去,问道,“姑爷一早就出了门,您先用早膳吗?”
阮瑜:“他去做什么了?”
“不知道,姑爷没说。”玉禾老实答道。
阮瑜起了床,难得有人服侍,她倒还有些不习惯。她带过来的衣裙都是大婚之前新做的,阮瑜挑了件淡粉色的,由着玉禾服侍。一头长发挽起,用发簪固定在脑后。
厨房备好了早膳,阮瑜吃过以后,将昨日大婚带的嫁妆对照单子检查了一遍,交由管家放进家中的库房。
做完这些事,萧旻才回来。
阮瑜走过去,乖巧道:“夫君用早膳吗?我让厨房热一热。”
萧旻笑了笑道:“辛苦。”
阮瑜微微摇了下头,这哪算得上什么辛苦。她朝玉禾递了个眼神,示意她去厨房吩咐一声。
玉禾离开后,萧旻和阮瑜坐了下来,一时无言。
萧旻用余光瞥了阮瑜好几眼,问道:“昨夜睡得好吗?”
“嗯,挺好的。”阮瑜小声说。其实她在床榻上躺了许久才睡着,也不知是因为换了一个环境,还是因为房间里多了一个人。
“阿瑜,有件事需要同你说。”萧旻沉声道,“我家的事,你大概不清楚。我爹娘与兄长都在边关,整个京中,只有我一人。”
他突然说这个,阮瑜没太明白他的意思。她当然是知道萧旻家中的情况的,于是道:“我知道。”
“不,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是想告诉你,我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我走不了。但倘若有一日,我能离开京城,你想怎么样我都随你。”萧旻顿了顿,继续说道,“倘若你想和离,我会写好和离书与你,到时你可以再嫁。”
阮瑜不可置信地反问道:“你想与我和离吗?”
她本想着,既然成了婚,就好好过日子。可没想到,萧旻居然会提出来这个。
萧旻:“我并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怕你跟着我,过得不好。”
男儿志在四方,不能终日困在京中,他必然是要上战场的。倘若阮瑜愿意,他当然会带着阮瑜一起走。
“罢了,不说这些了。”萧旻及时切断了话题,他将出门买的礼物拿出来,送给阮瑜。
阮瑜接过去,一脸茫然地问:“这是什么?”
萧旻道:“就当是信物。”
阮瑜偏头看看他,又低着头去看盒子中的东西。一块云纹样式的玉佩,成色极好。
“多谢夫君。”阮瑜平静道。
等萧旻用过了早膳,他招来将军府里所有的下人,挨个将管事的人介绍给阮瑜。她往后是将军府的主母,自然该学着管家。
一切事了以后,萧旻吩咐人备了马车,他们夫妻二人该进宫去谢恩了。
圣上赐婚,这嫁妆必不能少。阮夫人头疼了许久,但身为当家主母,她不能如此吝啬,否则外人看轻的,是整个阮家。
阮瑜的生母只是个陪嫁丫鬟,即便是成为阮太傅的侍妾以后,也并没有存下多少钱财留给阮瑜。
阮瑜倒也不在意,照阮清的话来说,她只需要安心等待成婚那日便好。
可话是这么说,阮瑜心里总有些不安。阮瑜明白,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做主,可她对萧旻这个人一无所知,稀里糊涂地便要与这人结为夫妇。
阮瑜坐在梳妆镜前,叹了口气。自打定下了婚事,她就从之前那个小房间里搬出来,搬到了大姐姐从前的屋子。
不过她想,她大概也不会在这里住太久了。这个家,从此往后就是回忆里的地方了。
“阿瑜。”房间门被推开,阮葭站在门口没进来,只是轻声唤道。
阮瑜这才抬起头,望向门口,立马站起身跑过去。仿佛在大姐姐面前,她仍是个小女孩。
阮瑜叫道:“大姐姐。”
阮葭轻轻抚摸上阮瑜的头,抿了下唇道:“今早夫君上朝,听闻了陛下为萧旻赐婚之事,同我说了说。时间过得真快啊,阿瑜都要成婚了。”
“大姐姐,是阿瑜不好,阿瑜该亲自去同你说才是。”阮瑜拉住阮葭的手,满腔歉意道。
阮葭摇摇头道:“你要嫁人了,姐姐很高兴。只是嫁人之后,要懂得处事,万不可像现在这般。要与你夫君好好过日子知道吗?”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阮瑜就有些心慌。她拉着阮葭进屋,关上房门后道:“姐姐,我从未见过他,如何能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阮葭笑了笑说:“萧家人世代从军,萧旻又出生于边城,大抵性格潇洒些。如今他被陛下留在京中,想来也不习惯。不过咱们女人,只需要懂得相夫教子,处理家事就好了。你们既然成为夫妻,自然一荣俱荣,一损既损。”
“我明白,姐姐。”
阮瑜懵懂地点点头,阮葭也并没有想着能与她说明白。夫妻之间的事,还需要自己一点一点慢慢摸索才是。
嫁妆的部分,阮夫人准备的并不算丰厚,但作为主母来说,她认为很合适。阮瑜没有看过自己嫁妆的册子,只知道无论嫁妆多少,她都应该感谢母亲。
嫁衣紧赶慢赶地做了出来,阮夫人虽不乐意,但碍于脸面,仍然从账上拿了些银子出来。绣娘将嫁衣拿来让阮瑜试过,很合身。阮瑜将嫁衣挂在自己房间里,日日瞧着它,莫名心静了些。
......
成婚当日,阮葭从夫家跑了回来,说什么都要亲自为阮瑜梳妆打扮。她替阮瑜梳好发髻,再与几个婢女一同服侍阮瑜穿好嫁衣。
一袭红衣,衬得阮瑜肤白,略施粉黛过后,更是好看。
阮葭朝着门外的婢女招了招手,示意她进来,解释道:“母亲为你挑选了陪嫁的丫鬟,但我总归是不放心。玉禾是从前在家里服侍我的,是个有分寸的,让她陪你出嫁,我也放心一些。”
玉禾年纪虽不大,但言行举止却十分老成,她站在阮葭身后,行礼叫道:“三小姐。”
阮瑜朝她微微一笑,偏头跟阮葭说:“姐姐为我考虑得太多了,多谢姐姐。”
“好了,该去拜别父亲母亲了。”阮葭扶起阮瑜朝着主厅走去,玉禾拿着盖头走在身后。
主厅里,阮太傅与阮夫人坐于高堂之上,阮瑜跪在厅中,朝着他们磕头。
“女儿拜别父亲母亲。”
阮瑜语气淡淡的,她并不指望父亲母亲对她有太多临别之言,事实也正如她所想,阮夫人只是叮嘱她一些作为妻子需要做的事,再无其它。
阮瑜抬眸望向母亲身旁的父亲,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可阮太傅只是看他一眼,便道:“吉时快到,莫要耽误了。”
阮瑜失望地站起来,任由玉禾替她将盖头盖上。府外锣鼓喧天,闹得不行。阮瑜在玉禾的搀扶之下,一步一步朝外走。
大约迈出了门槛,萧旻已经等在了门外。他走上前来,停在阮瑜面前。
隔着盖头,阮瑜看不见萧旻,但她看见了萧旻伸出来的、宽大的手。大约是常年执剑,那手心上起了些茧子。
阮瑜将自己的手放进萧旻的手心里,萧旻反握住她,牵着她走向喜轿。
萧旻掀开轿帘,扶着她坐进去,而后自己回身骑上马,在锣鼓声中,逐渐离太傅府越来越远。
萧家在京中置办的宅子并不远,只隔了几条街道。迎亲也不过是这场仪式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喜轿落在将军府外,萧旻下了马,走过去掀开轿帘,朝着阮瑜手中递过去一段红绸。
阮瑜愣了愣,方才接过,然后由着萧旻牵她走下去。
拜天地、入洞房。
......
萧旻要去应付宾客,房间里只剩下了阮瑜和玉禾两个人。
她时刻谨记着阮葭说的,要等夫君来掀盖头,不能失礼,于是只好在床榻边坐得直直的。
玉禾出去拿了几盘点心来,悄悄递给阮瑜一块,说道:“小姐,吃一块垫一垫吧。”
“谢谢。”阮瑜用手接着点心,放到嘴边抿了一小口,一点一点咀嚼下肚。
她从不知道,大婚之日会这样累。
外头一阵喧闹声中,她听见了萧旻的名字。一群人洋洋洒洒地,把有些醉了酒的萧旻送回来。
走到门口时,萧旻推开了扶着他的人,说道:“我没醉!”
有人哈哈大笑,有人打趣,有人说:“快进房去,别让新娘子久等了。”
萧旻笑了笑,摇摇晃晃地抱了个拳:“多谢诸位,我得去陪我娘子了!”
他打发了众人,推开门走进去,挥了挥手示意玉禾离开。玉禾走时,带上了房门。
阮瑜听见了萧旻进来的动静,那人似乎在门口站了片刻,才慢悠悠地挪动脚步。
她的心跳得厉害,等会儿揭开盖头以后,她该跟萧旻说些什么?对了,新婚夫妇应当在新婚夜饮交杯酒。
她回忆着新婚夜要做的事,没注意到近在身前的萧旻。
萧旻的手握住盖头一角,阮瑜屏住了呼吸。
下一秒,盖头被掀开。
阮瑜惊呼了一声,仰起头看向萧旻。那人穿着喜服,长发束在脑后,身量颀长。他面庞清俊,剑眉星目。双眼深邃,全然不见醉意。
而后,他扬起嘴角,叫道:“夫人。”
阮瑜盯着他,有些愣住。原来萧旻长得,也不丑。
萧旻走到桌子那去,倒了两杯酒,端过来给阮瑜,说道:“我们该喝交杯酒了。”
“哦,哦。”阮瑜呆呆地应了两声,接过酒杯跟萧旻一同喝下。
萧旻将空酒杯放回桌上,坐回阮瑜身边,一时半刻没有动作。
阮瑜心跳的好快,他们喝完交杯酒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该洞房了?
可是,这种事,总不该让她来主动。
“夫......夫君。”阮瑜的声音有些抖动,她鼓足了勇气,对上萧旻的眼睛,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如何说。
萧旻:“你叫阮瑜,可有乳名?”
“啊?”阮瑜没跟上萧旻的话题,一时怔住,反应过来后才答道,“家里人都叫我阿瑜。”
“阿瑜,阿瑜。”萧旻念了两遍她的名字,笑道,“那往后我也这样叫你。”
阮瑜垂下头,幅度很轻地点点头。
“夜深了,阿瑜。”萧旻这话带了些笑意,他看着阮瑜慌乱的样子,总是起了些逗人的心思。
果不其然,这话一说出口,阮瑜登时红了耳根。
萧旻牵过阮瑜的左手,带着她坐到镜子前,帮她拆着头上的珠钗。
“从前在家中,常常见到爹帮娘做这些。我们已经是夫妻了,这些事往后我也可以帮你做。”
“谢谢。”
“夫妻之间,不必言谢。”
取下所有的发饰,阮瑜手指颤抖着,去解自己腰间的带子。有些事,早晚都要面对。
但萧旻体贴地转过头去,不看阮瑜。他从柜子里抱出一床被褥,铺在地上。
阮瑜呆呆地站在那,不明所以地看向萧旻,问道:“为何要在地上铺被褥?”
萧旻反问道:“难不成你想与我同床?”
这倒是把阮瑜问住了,难道夫妻之间,不就应该是同床共枕吗?
萧旻解释道:“太快了,我们都需要些时间,来接受这个现实。”
阮瑜明白,萧旻也没想过会跟她成婚。不过萧旻此举,倒是让阮瑜松了口气。
阮瑜穿着里衣,躺上床。萧旻将屋内的烛火灭去,睡在地上。
隔了许久,萧旻以为阮瑜已经睡着时,才听见她小声开口:“谢谢你。”
原来身处同一屋檐下的两个人,皆是身不由己。
……
次日一早,玉禾跟几个丫鬟端着水盆站在门外面,敲了敲门叫道:“姑爷,小姐,该起了。”
门内半天不见动静,玉禾正准备再喊一遍,就见着萧旻穿戴整齐,推门出来。
“让她再睡会儿。”萧旻说。
玉禾愣了愣,忙道:“好,那姑爷先洗漱。”
萧旻洗漱过后,早膳也没用,径直出了府,也不知道去做什么了。
玉禾在房间外等了半个多时辰,才听见阮瑜的声音。
“小姐。”玉禾端着打好的水进去,问道,“姑爷一早就出了门,您先用早膳吗?”
阮瑜:“他去做什么了?”
“不知道,姑爷没说。”玉禾老实答道。
阮瑜起了床,难得有人服侍,她倒还有些不习惯。她带过来的衣裙都是大婚之前新做的,阮瑜挑了件淡粉色的,由着玉禾服侍。一头长发挽起,用发簪固定在脑后。
厨房备好了早膳,阮瑜吃过以后,将昨日大婚带的嫁妆对照单子检查了一遍,交由管家放进家中的库房。
做完这些事,萧旻才回来。
阮瑜走过去,乖巧道:“夫君用早膳吗?我让厨房热一热。”
萧旻笑了笑道:“辛苦。”
阮瑜微微摇了下头,这哪算得上什么辛苦。她朝玉禾递了个眼神,示意她去厨房吩咐一声。
玉禾离开后,萧旻和阮瑜坐了下来,一时无言。
萧旻用余光瞥了阮瑜好几眼,问道:“昨夜睡得好吗?”
“嗯,挺好的。”阮瑜小声说。其实她在床榻上躺了许久才睡着,也不知是因为换了一个环境,还是因为房间里多了一个人。
“阿瑜,有件事需要同你说。”萧旻沉声道,“我家的事,你大概不清楚。我爹娘与兄长都在边关,整个京中,只有我一人。”
他突然说这个,阮瑜没太明白他的意思。她当然是知道萧旻家中的情况的,于是道:“我知道。”
“不,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是想告诉你,我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我走不了。但倘若有一日,我能离开京城,你想怎么样我都随你。”萧旻顿了顿,继续说道,“倘若你想和离,我会写好和离书与你,到时你可以再嫁。”
阮瑜不可置信地反问道:“你想与我和离吗?”
她本想着,既然成了婚,就好好过日子。可没想到,萧旻居然会提出来这个。
萧旻:“我并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怕你跟着我,过得不好。”
男儿志在四方,不能终日困在京中,他必然是要上战场的。倘若阮瑜愿意,他当然会带着阮瑜一起走。
“罢了,不说这些了。”萧旻及时切断了话题,他将出门买的礼物拿出来,送给阮瑜。
阮瑜接过去,一脸茫然地问:“这是什么?”
萧旻道:“就当是信物。”
阮瑜偏头看看他,又低着头去看盒子中的东西。一块云纹样式的玉佩,成色极好。
“多谢夫君。”阮瑜平静道。
等萧旻用过了早膳,他招来将军府里所有的下人,挨个将管事的人介绍给阮瑜。她往后是将军府的主母,自然该学着管家。
一切事了以后,萧旻吩咐人备了马车,他们夫妻二人该进宫去谢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