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绯又梦见他们了。
法场监斩台上,许氏家主许峰居于主位,午时一到,随手扔下令牌:“行刑。”
恰逢此时,一个黑衣裹身的刺客执剑冲出,径直向台上许峰刺去。
但黑衣刺客尚未靠近许峰,四面八方的箭矢便向他飞来。黑衣刺客反身格挡,劈开飞箭。
“给我拿下他,生死不论!”
许峰起身,一声令下,箭矢愈发密集。黑衣刺客腹背受敌,渐渐地,他身上插的箭也越来越多。
最后,似是抱着必死决心,黑衣刺客不管不顾,径直冲向许峰。但一支箭矢飞来,直接横贯其心口。
猛地,黑衣刺客单膝跪地,覆面黑巾落下,露出染满风霜的面容。
楚绯瞪大眼睛,难以置信。
肖复——
追随父亲多年的部下,他不是与那九万楚家军一同战死于北岭吗?为何死而复生?为何不来寻楚家人?为何刺杀许峰?
一时之间,楚绯心里生出无数疑团。楚绯张口欲问,可再多言语,触及法场中间满身箭矢的男人,也消弭无声。
泪眼婆娑间,楚绯看见肖复口吐鲜血,缓缓转头,冲她望来,动了动嘴唇。
“阿绯,替楚家,报仇。”肖复无声道。
刹那间,楚绯满心悲怆。
这时,画面却陡地一转,楚绯又来到了皇宫。
冷宫萧瑟荒凉,四周黑暗,楚绯躺在木板床上,散发霉气的潮湿被子盖在身上。冬日寒风从槛窗罅隙呼啸穿过,钻入骨缝,楚绯忍不住将身体蜷缩成一团。
接下来将发生何事,楚绯异常清楚。
同样的梦境,楚绯已看了一月有余。
梦中那痛彻心扉的难过,楚绯牢牢记得,她试图起身离开,但她动不了。
不知过了多久,有宫女提着灯笼,推开殿门。
楚绯缓缓睁眼,就望见许蕴头戴步摇,身披贵妃华服,雍容尊贵,满身荣华。许蕴款步走到楚绯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她,眸子里的鄙夷与厌恶,毫不掩饰。
“皇后娘娘。”
许蕴笑唤楚绯,随即,仿佛忽然记起何事,许蕴懊恼似的“呀”了一声,捂唇娇笑:“瞧臣妾这记性,陛下早就下了废后旨意,如今,这宫中,可没有皇后娘娘了……”
楚绯不语,只静静地看着许蕴,目光似嘲似讽,一如往日。
许蕴见状,蓦地大怒:“楚绯!”
“你以为如今还是从前吗?你凭何如此看着我?难道就凭陛下对你那微不足道的爱意?”
似是想到了趣事般,许蕴嗤笑:“楚绯,你与陛下成婚已有四年,当知晓陛下的志向吧?”
“征战四方,一统天下,陛下既对我说,想来,也不会瞒你。”
许蕴弯腰,掐着楚绯的下巴,将她从床上扯了起来。
“陛下既想成为千古一帝,就不可能生出软肋掣肘他。”这般说着,许蕴染了红色蔻丹的指甲,毫不留情地刮在楚绯脸上,落下血痕。
“楚绯,你还不明白么?陛下确实爱你,可当这份爱变作软肋,你让他如何继续容你呢?”
“楚绯,你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吧?毁了你的,正是陛下对你的爱啊……”
“你胡说!”
楚绯已病了多日,撑着身体拍开许蕴掐着她的手后,她就重新摔在木板床上,撞得她五脏六腑都在疼。
终于,楚绯脸上的平静被许蕴一字一句敲碎。
“我信他。”楚绯攥着拳头,咬牙道。
“呵,你信他?”许蕴讥笑,像是在笑她自欺欺人,“到底是你信他,还是你不得不告诉自己,你信他?”
“楚绯啊楚绯,我和你斗了一辈子,第一次觉得,你竟这般可怜。”
许蕴的话,一句句钻进耳里,楚绯痛苦至极,颤着手欲捂住耳朵,可许蕴唤了宫女过来,钳制着她,让她动弹不得。
铺天盖地的绝望和憎恨犹如翻滚的潮水,楚绯沉溺其中,痛得几欲去死。
然而,再睁眼,眼前景象却不再是冷宫。
神武门缓缓打开,楚绯拖着疲惫的双腿,一步一步走出皇宫。
春雨绵绵,楚绯仰首望天,眼神死寂。
蓦然,心口悸痛袭来,楚绯抬手,紧紧抓着胸口。黑血从喉咙深处不断涌出,楚绯疼得浑身颤抖,她晃了晃,随即,摔倒在地。
春雨落在脸上,视线逐渐朦胧时,楚绯望见男子身穿一袭素衣长袍,撑着竹伞,向她大步跑来。
楚绯认出来人,喊他:“师……父。”
她的声音虚弱近无,但姬珣听见了。
“嗯。”
姬珣将竹伞收起,脱下外袍,将楚绯从头到脚盖住,而后,将她抱起,慢慢往前走。
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其他缘由,姬珣没再撑伞,任由春风携带霏霏雨丝飘洒在他发上、肩上,砸得他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楚绯忍着悸痛,努力抬头去看姬珣,模糊视野里,男子一如既往的好看,面如冠玉,清隽俊雅。
“师父……”
“嗯?”
“我、我想……回家。”
“……好。”
蓦地,楚绯脸上落了一滴又一滴的水,刹那间,整张脸都湿润了,好似她在泪流满面。不知是否是将死时的错觉,楚绯仿佛听见,那个素来随性恣意的男子,在哽咽。
彻底陷入黑暗前,有一句话,在耳畔不断盘旋。
“阿绯,不怕,师父带你回家。”
从昏迷中醒来时,楚绯脑海中一片空白,只余男子低沉嘶哑的声音。
“阿绯,你祖父和父亲走了,阿绪也走了,若是你出了事,娘也活不下去了……”
这时,钟莳隐忍的呜咽声仿佛从远方传来,一时之间,楚绯恍惚一阵,不知今夕是何年。
“娘……”
“阿绯!”
乍然听见楚绯虚弱的呼唤,钟莳抹泪的动作凝滞,随即大喜:“你终于醒了!”
此次受伤,楚绯昏迷不醒,三日来,始终徘徊于生死之间,钟莳日日以泪洗面,却始终不敢将此事往府里传,担心楚老夫人受不住。
晚间,楚绯完全清醒了,便不欲让钟莳继续耗神守着她了。钟莳不肯,楚绯好说歹说,到底还是将钟莳劝回了楚家。
“姑娘……”
侍秋和侍冬走近,楚绯看见她们眼眶通红。楚绯明白,在她昏迷这段时间,二人定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腰腹上的伤口是她自己弄出来的,侍秋和侍冬虽不知其意,却也不可能将此事向钟莳如实说明。
只道半路遇上刺客,楚绯躲避不及,受了伤。甚至,为了增加事情可信度,侍秋和侍冬也用镰刀往自己身上割了两刀。
看见侍秋臂上的纱布,侍冬不自然的走路姿势,楚绯伸手,拉过侍秋和侍冬的手,眼睛也红了,紧紧握住。
“你们何须如此?”
侍秋含泪笑了笑:“姑娘,奴婢们和您一起长大,哪有让您一个人受伤的道理?”
“姑娘,您这次……”侍冬眼泪哗哗掉下,“可真是吓死奴婢了。”
“别担心,我心里有数呢。”楚绯拍拍二人的手背,转而问起当下情况。
楚绯得知,在知晓她遇刺后,向来温婉的钟莳怒急之下,直接将此事报给川宗帝,请求他务必找出幕后之人。
川宗帝自是满口答应,并遣了太医去大悲寺医治楚绯。
不过,钟莳为了楚老夫人,并未闹大此事,川宗帝也不知是何想法,也未声张。故此,还没多少人知晓楚绯遇刺一事。
“姑娘,其他人不知,但三皇子先前三翻四次使人去府里找您,没见着您,今晨,不知他从哪儿得来的消息,直接找来了大悲寺。”侍秋道。
“嗯,他若要寻我,我避不开,随他吧。”
楚绯沉默半晌,吩咐侍冬:“侍冬,你去找楚雨,让他想法子将我遇刺一事,闹出来。”
话落,楚绯又吩咐侍秋:“侍秋,你亲自回府里一趟,让娘亲明日先去宫里一趟,当着朝臣的面,请求陛下彻查我遇刺这事儿。”
“还有,记得让楚雨找人护送你,避开耳目。”
听见“耳目”二字,侍秋和侍冬俱是一震。
“是,奴婢一定将话给夫人带到。”侍秋道。
侍秋和侍冬相继出去,楚绯躺在床上。头顶没有纱帐,楚绯暂无睡意,视线漫不经心地在整间禅房转了一圈。
大悲寺圆戒住持与祖父楚岷山有交情,楚绯在此处养伤,虽不甚合规矩,但圆戒到底允了,且将寺里的禅房布置了一番,用青色布帘为她隔出了内外间。
倏然,楚绯目光一顿。
靠墙矮桌上置了一个金色小佛像,楚绯盯着佛像,又想起那个重复无数次的梦。
梦里,有楚绯未曾见过的许峰、幼时抱起楚绯玩耍的肖复,与楚绯相看两相厌的许蕴,还有多年未见已显生疏的师父——姬珣。
楚绯是两月前,方开始做起这个梦的。
那时,三年孝期已满,楚老夫人决定领着一家老小回京都,使楚绯与夏一潇完婚。
未想,众人才将一应行李收拾好,楚绯就病倒了,高烧不醒。而在高烧昏迷间,楚绯反复做起相同的梦。
待烧退梦醒,面对熟悉且陌生的环境,楚绯仍能感受到心口的悸痛。
那一刻,楚绯荒谬地觉得,自己死而复生了。
后来,楚绯命人将许峰画像取来,当看见许峰样貌后,楚绯就将自己关进了书房,整整三日三夜。
等楚绯打开书房门,她有了三个目标:
第一,和夏一潇退婚。
第二,找到肖复,查清当年北岭一战的真相,为楚家报仇。
第三,给姬珣报恩,助他达成所愿。
此时,楚绯望着那小佛像,右手缓缓抬起,来到腰腹中间。
楚绯自小怕疼,做出挥刀自伤的决定,她害怕却不后悔。如今,除了楚家人与姬珣以外,楚绯谁也不信,也不敢信。
此次,楚绯如此决绝,自是为达目的,而非寻死。
楚绯被太医允许下床时,已是十日后了。
卧床养伤期间,楚绯遇刺一事已闹得人尽皆知,有不少人前来探病,除亲人以外,还有宫里贵人,包括许皇后及其子女,即三皇子夏一潇和昭敏公主夏一婷。
于楚绯而言,夏一潇的到来,让她心绪起伏颇大。
楚绯打定主意与夏一潇退婚,却暂时无法面对他。
幸而夏一潇身为外男,即便楚绯与他婚约在身,在大悲寺中,夏一潇也不好直接进内室探望。
隔着青色帘子,楚绯听见外室的夏一潇道,他会替她查明此次刺杀,还她公道;也听见夏一潇颇为遗憾道,本想带她前往梅林,但她受伤,便只能待她将养好身子后,再带她去梅林玩。
在许多人眼里,夏一潇俱是不易近人的冷淡性子,但在楚绯印象中,自相识起,夏一潇待她便态度温和,十分照顾她。
夏一潇离开后,楚绯望着窗外杏花,蓦然想起,十三岁那年,她和昭敏公主曾央求夏一潇带她们去梅林玩,彼时,夏一潇应下了。
不过,不等夏一潇带她们去玩,楚家便生了变故,接到了楚岷山、楚廷和楚缙等祖孙三人战死沙场的消息。
傍晚,侍秋和侍冬一左一右扶着楚绯进了内室。
刚坐好,楚雨便进了禅房,楚绯让他进了内室,问他京都近日情况。
楚雨一一禀明,而后道:“姑娘,他还是什么也不肯说。”
这个“他”,指的自是先前那个青衣刺客。
楚绯凝眉,手指沿着袖子纹路转了又转。半晌,楚绯道:“既威逼利诱还不肯说,那你便去查查他和许氏的关系吧。”
许氏?
边上的侍秋和侍冬大惊,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此事竟与许氏有关。
楚雨面色不改,显然早已知情,他点头应是。
“楚风,明日到京都?”楚绯问。
楚雨回:“是。头领传信说,约莫晌午能到。”
楚绯琢磨着补充道:“如今,我这院子也不知有多少人监视。楚雨,你给楚风传话,让他来时,注意乔装即可,不必刻意避人。”
楚雨离开后,侍冬忍不住问:“姑娘,此次刺杀,和许氏有关?难道……是许姑娘?”
侍冬没有证据,但凭猜测,一个“许氏”,足以让侍冬将矛头对准许蕴。
楚绯倏然一笑,意味深长道:“凡事讲求证据,无凭无据,我们都不可妄言。”
侍秋和侍冬见楚绯心有成算,相视一眼,放下心来,齐齐应是。
二人伺候楚绯沐浴,楚绯伤势未愈,一番折腾下来,楚绯也倦了。
不过,在就寝前,楚绯脑海闪过一道身影。
“侍秋。”
侍秋往外走的脚步一顿,问:“姑娘有何吩咐?”
“你去查查师父如今在何处?”楚绯道。
侍秋怔了怔。
楚绯口中的“师父”,侍秋自是知晓是何人。但自三年前,楚绯随家人离开京都,回稽州守孝后,与这个师父可再没联系了。
“姑娘,您是指姬珣姬二公子?”侍秋不确定问。
楚绯无奈一笑:“除了他,我也没有其他师父呀。”
楚绯不知,当她吩咐侍秋寻师父时,距离京都百里外,有一青年正快马加鞭,朝京都方向赶来。
法场监斩台上,许氏家主许峰居于主位,午时一到,随手扔下令牌:“行刑。”
恰逢此时,一个黑衣裹身的刺客执剑冲出,径直向台上许峰刺去。
但黑衣刺客尚未靠近许峰,四面八方的箭矢便向他飞来。黑衣刺客反身格挡,劈开飞箭。
“给我拿下他,生死不论!”
许峰起身,一声令下,箭矢愈发密集。黑衣刺客腹背受敌,渐渐地,他身上插的箭也越来越多。
最后,似是抱着必死决心,黑衣刺客不管不顾,径直冲向许峰。但一支箭矢飞来,直接横贯其心口。
猛地,黑衣刺客单膝跪地,覆面黑巾落下,露出染满风霜的面容。
楚绯瞪大眼睛,难以置信。
肖复——
追随父亲多年的部下,他不是与那九万楚家军一同战死于北岭吗?为何死而复生?为何不来寻楚家人?为何刺杀许峰?
一时之间,楚绯心里生出无数疑团。楚绯张口欲问,可再多言语,触及法场中间满身箭矢的男人,也消弭无声。
泪眼婆娑间,楚绯看见肖复口吐鲜血,缓缓转头,冲她望来,动了动嘴唇。
“阿绯,替楚家,报仇。”肖复无声道。
刹那间,楚绯满心悲怆。
这时,画面却陡地一转,楚绯又来到了皇宫。
冷宫萧瑟荒凉,四周黑暗,楚绯躺在木板床上,散发霉气的潮湿被子盖在身上。冬日寒风从槛窗罅隙呼啸穿过,钻入骨缝,楚绯忍不住将身体蜷缩成一团。
接下来将发生何事,楚绯异常清楚。
同样的梦境,楚绯已看了一月有余。
梦中那痛彻心扉的难过,楚绯牢牢记得,她试图起身离开,但她动不了。
不知过了多久,有宫女提着灯笼,推开殿门。
楚绯缓缓睁眼,就望见许蕴头戴步摇,身披贵妃华服,雍容尊贵,满身荣华。许蕴款步走到楚绯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她,眸子里的鄙夷与厌恶,毫不掩饰。
“皇后娘娘。”
许蕴笑唤楚绯,随即,仿佛忽然记起何事,许蕴懊恼似的“呀”了一声,捂唇娇笑:“瞧臣妾这记性,陛下早就下了废后旨意,如今,这宫中,可没有皇后娘娘了……”
楚绯不语,只静静地看着许蕴,目光似嘲似讽,一如往日。
许蕴见状,蓦地大怒:“楚绯!”
“你以为如今还是从前吗?你凭何如此看着我?难道就凭陛下对你那微不足道的爱意?”
似是想到了趣事般,许蕴嗤笑:“楚绯,你与陛下成婚已有四年,当知晓陛下的志向吧?”
“征战四方,一统天下,陛下既对我说,想来,也不会瞒你。”
许蕴弯腰,掐着楚绯的下巴,将她从床上扯了起来。
“陛下既想成为千古一帝,就不可能生出软肋掣肘他。”这般说着,许蕴染了红色蔻丹的指甲,毫不留情地刮在楚绯脸上,落下血痕。
“楚绯,你还不明白么?陛下确实爱你,可当这份爱变作软肋,你让他如何继续容你呢?”
“楚绯,你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吧?毁了你的,正是陛下对你的爱啊……”
“你胡说!”
楚绯已病了多日,撑着身体拍开许蕴掐着她的手后,她就重新摔在木板床上,撞得她五脏六腑都在疼。
终于,楚绯脸上的平静被许蕴一字一句敲碎。
“我信他。”楚绯攥着拳头,咬牙道。
“呵,你信他?”许蕴讥笑,像是在笑她自欺欺人,“到底是你信他,还是你不得不告诉自己,你信他?”
“楚绯啊楚绯,我和你斗了一辈子,第一次觉得,你竟这般可怜。”
许蕴的话,一句句钻进耳里,楚绯痛苦至极,颤着手欲捂住耳朵,可许蕴唤了宫女过来,钳制着她,让她动弹不得。
铺天盖地的绝望和憎恨犹如翻滚的潮水,楚绯沉溺其中,痛得几欲去死。
然而,再睁眼,眼前景象却不再是冷宫。
神武门缓缓打开,楚绯拖着疲惫的双腿,一步一步走出皇宫。
春雨绵绵,楚绯仰首望天,眼神死寂。
蓦然,心口悸痛袭来,楚绯抬手,紧紧抓着胸口。黑血从喉咙深处不断涌出,楚绯疼得浑身颤抖,她晃了晃,随即,摔倒在地。
春雨落在脸上,视线逐渐朦胧时,楚绯望见男子身穿一袭素衣长袍,撑着竹伞,向她大步跑来。
楚绯认出来人,喊他:“师……父。”
她的声音虚弱近无,但姬珣听见了。
“嗯。”
姬珣将竹伞收起,脱下外袍,将楚绯从头到脚盖住,而后,将她抱起,慢慢往前走。
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其他缘由,姬珣没再撑伞,任由春风携带霏霏雨丝飘洒在他发上、肩上,砸得他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楚绯忍着悸痛,努力抬头去看姬珣,模糊视野里,男子一如既往的好看,面如冠玉,清隽俊雅。
“师父……”
“嗯?”
“我、我想……回家。”
“……好。”
蓦地,楚绯脸上落了一滴又一滴的水,刹那间,整张脸都湿润了,好似她在泪流满面。不知是否是将死时的错觉,楚绯仿佛听见,那个素来随性恣意的男子,在哽咽。
彻底陷入黑暗前,有一句话,在耳畔不断盘旋。
“阿绯,不怕,师父带你回家。”
从昏迷中醒来时,楚绯脑海中一片空白,只余男子低沉嘶哑的声音。
“阿绯,你祖父和父亲走了,阿绪也走了,若是你出了事,娘也活不下去了……”
这时,钟莳隐忍的呜咽声仿佛从远方传来,一时之间,楚绯恍惚一阵,不知今夕是何年。
“娘……”
“阿绯!”
乍然听见楚绯虚弱的呼唤,钟莳抹泪的动作凝滞,随即大喜:“你终于醒了!”
此次受伤,楚绯昏迷不醒,三日来,始终徘徊于生死之间,钟莳日日以泪洗面,却始终不敢将此事往府里传,担心楚老夫人受不住。
晚间,楚绯完全清醒了,便不欲让钟莳继续耗神守着她了。钟莳不肯,楚绯好说歹说,到底还是将钟莳劝回了楚家。
“姑娘……”
侍秋和侍冬走近,楚绯看见她们眼眶通红。楚绯明白,在她昏迷这段时间,二人定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腰腹上的伤口是她自己弄出来的,侍秋和侍冬虽不知其意,却也不可能将此事向钟莳如实说明。
只道半路遇上刺客,楚绯躲避不及,受了伤。甚至,为了增加事情可信度,侍秋和侍冬也用镰刀往自己身上割了两刀。
看见侍秋臂上的纱布,侍冬不自然的走路姿势,楚绯伸手,拉过侍秋和侍冬的手,眼睛也红了,紧紧握住。
“你们何须如此?”
侍秋含泪笑了笑:“姑娘,奴婢们和您一起长大,哪有让您一个人受伤的道理?”
“姑娘,您这次……”侍冬眼泪哗哗掉下,“可真是吓死奴婢了。”
“别担心,我心里有数呢。”楚绯拍拍二人的手背,转而问起当下情况。
楚绯得知,在知晓她遇刺后,向来温婉的钟莳怒急之下,直接将此事报给川宗帝,请求他务必找出幕后之人。
川宗帝自是满口答应,并遣了太医去大悲寺医治楚绯。
不过,钟莳为了楚老夫人,并未闹大此事,川宗帝也不知是何想法,也未声张。故此,还没多少人知晓楚绯遇刺一事。
“姑娘,其他人不知,但三皇子先前三翻四次使人去府里找您,没见着您,今晨,不知他从哪儿得来的消息,直接找来了大悲寺。”侍秋道。
“嗯,他若要寻我,我避不开,随他吧。”
楚绯沉默半晌,吩咐侍冬:“侍冬,你去找楚雨,让他想法子将我遇刺一事,闹出来。”
话落,楚绯又吩咐侍秋:“侍秋,你亲自回府里一趟,让娘亲明日先去宫里一趟,当着朝臣的面,请求陛下彻查我遇刺这事儿。”
“还有,记得让楚雨找人护送你,避开耳目。”
听见“耳目”二字,侍秋和侍冬俱是一震。
“是,奴婢一定将话给夫人带到。”侍秋道。
侍秋和侍冬相继出去,楚绯躺在床上。头顶没有纱帐,楚绯暂无睡意,视线漫不经心地在整间禅房转了一圈。
大悲寺圆戒住持与祖父楚岷山有交情,楚绯在此处养伤,虽不甚合规矩,但圆戒到底允了,且将寺里的禅房布置了一番,用青色布帘为她隔出了内外间。
倏然,楚绯目光一顿。
靠墙矮桌上置了一个金色小佛像,楚绯盯着佛像,又想起那个重复无数次的梦。
梦里,有楚绯未曾见过的许峰、幼时抱起楚绯玩耍的肖复,与楚绯相看两相厌的许蕴,还有多年未见已显生疏的师父——姬珣。
楚绯是两月前,方开始做起这个梦的。
那时,三年孝期已满,楚老夫人决定领着一家老小回京都,使楚绯与夏一潇完婚。
未想,众人才将一应行李收拾好,楚绯就病倒了,高烧不醒。而在高烧昏迷间,楚绯反复做起相同的梦。
待烧退梦醒,面对熟悉且陌生的环境,楚绯仍能感受到心口的悸痛。
那一刻,楚绯荒谬地觉得,自己死而复生了。
后来,楚绯命人将许峰画像取来,当看见许峰样貌后,楚绯就将自己关进了书房,整整三日三夜。
等楚绯打开书房门,她有了三个目标:
第一,和夏一潇退婚。
第二,找到肖复,查清当年北岭一战的真相,为楚家报仇。
第三,给姬珣报恩,助他达成所愿。
此时,楚绯望着那小佛像,右手缓缓抬起,来到腰腹中间。
楚绯自小怕疼,做出挥刀自伤的决定,她害怕却不后悔。如今,除了楚家人与姬珣以外,楚绯谁也不信,也不敢信。
此次,楚绯如此决绝,自是为达目的,而非寻死。
楚绯被太医允许下床时,已是十日后了。
卧床养伤期间,楚绯遇刺一事已闹得人尽皆知,有不少人前来探病,除亲人以外,还有宫里贵人,包括许皇后及其子女,即三皇子夏一潇和昭敏公主夏一婷。
于楚绯而言,夏一潇的到来,让她心绪起伏颇大。
楚绯打定主意与夏一潇退婚,却暂时无法面对他。
幸而夏一潇身为外男,即便楚绯与他婚约在身,在大悲寺中,夏一潇也不好直接进内室探望。
隔着青色帘子,楚绯听见外室的夏一潇道,他会替她查明此次刺杀,还她公道;也听见夏一潇颇为遗憾道,本想带她前往梅林,但她受伤,便只能待她将养好身子后,再带她去梅林玩。
在许多人眼里,夏一潇俱是不易近人的冷淡性子,但在楚绯印象中,自相识起,夏一潇待她便态度温和,十分照顾她。
夏一潇离开后,楚绯望着窗外杏花,蓦然想起,十三岁那年,她和昭敏公主曾央求夏一潇带她们去梅林玩,彼时,夏一潇应下了。
不过,不等夏一潇带她们去玩,楚家便生了变故,接到了楚岷山、楚廷和楚缙等祖孙三人战死沙场的消息。
傍晚,侍秋和侍冬一左一右扶着楚绯进了内室。
刚坐好,楚雨便进了禅房,楚绯让他进了内室,问他京都近日情况。
楚雨一一禀明,而后道:“姑娘,他还是什么也不肯说。”
这个“他”,指的自是先前那个青衣刺客。
楚绯凝眉,手指沿着袖子纹路转了又转。半晌,楚绯道:“既威逼利诱还不肯说,那你便去查查他和许氏的关系吧。”
许氏?
边上的侍秋和侍冬大惊,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此事竟与许氏有关。
楚雨面色不改,显然早已知情,他点头应是。
“楚风,明日到京都?”楚绯问。
楚雨回:“是。头领传信说,约莫晌午能到。”
楚绯琢磨着补充道:“如今,我这院子也不知有多少人监视。楚雨,你给楚风传话,让他来时,注意乔装即可,不必刻意避人。”
楚雨离开后,侍冬忍不住问:“姑娘,此次刺杀,和许氏有关?难道……是许姑娘?”
侍冬没有证据,但凭猜测,一个“许氏”,足以让侍冬将矛头对准许蕴。
楚绯倏然一笑,意味深长道:“凡事讲求证据,无凭无据,我们都不可妄言。”
侍秋和侍冬见楚绯心有成算,相视一眼,放下心来,齐齐应是。
二人伺候楚绯沐浴,楚绯伤势未愈,一番折腾下来,楚绯也倦了。
不过,在就寝前,楚绯脑海闪过一道身影。
“侍秋。”
侍秋往外走的脚步一顿,问:“姑娘有何吩咐?”
“你去查查师父如今在何处?”楚绯道。
侍秋怔了怔。
楚绯口中的“师父”,侍秋自是知晓是何人。但自三年前,楚绯随家人离开京都,回稽州守孝后,与这个师父可再没联系了。
“姑娘,您是指姬珣姬二公子?”侍秋不确定问。
楚绯无奈一笑:“除了他,我也没有其他师父呀。”
楚绯不知,当她吩咐侍秋寻师父时,距离京都百里外,有一青年正快马加鞭,朝京都方向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