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霓练了片刻剑,早已是气喘吁吁,眼前人却还是月朗风清,翩翩公子之态,谢浪闻含笑看着女孩:“霓儿,你体魄过于柔弱,练剑姿势又多有不对,此后要常常来找本公子练习才是。”
平霓虽然心有不平,不愿意在气势上输了他去,但是却对谢浪闻的剑道多有好奇,慢慢点了点头。
二人在院中闲话片刻,天渐渐亮,已到了府中的早饭时间,外头热闹起来,一个身着长衫的小厮横冲直撞进来,浑身发抖行了个礼。
平霓面露疑惑,谢浪闻察觉到不对——侯府中的下人大多稳重可靠,此人为何如此慌张?
他定睛一看,此人竟然是父亲身边的亲随——来福。来福面色惨白,作揖道:“公子有所不知,侯爷收到消息,宫中贵人请公子入宫一见。”
侯爷在朝堂上一贯是和稀泥的好手,如今朝堂分为帝派和太后派,帝派根基深厚,但是因为皇帝没有孩子,近年来已有颓势。太后派明面上不显,暗地里却渐渐壮大。
而侯爷,无人知道他到底站在哪一阵营之中,皇帝登基之后,他在军中身居要职,但是从来没有传出过他对于两派之争的看法。
帝派拉拢侯府,太后派却将镇北侯这个从龙之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只是面上不显。
谢浪闻沉声道:“父亲可有说了,到底是哪位贵人请我去宫中?”
来福拱了拱手:“是太后娘娘。”
谢浪闻思虑渐深,面色淡淡:“我知晓了,你出去吧。”
侯爷不在府中,于上月末就去了边疆巡查,边疆是钰王的地盘,钰王惯常是嚣张跋扈,父亲认真起来也是有几分暴脾气,恐怕二人产生了什么争执,这太后才特地来找侯府的麻烦。
他回神片刻,想起自己的手中还攥着太后与钰王的信件,太后势力遍布朝堂,不知张饮名有没有将此事禀告给太后,若是太后知道了此事,恐怕会知道他藏在暗处的身份。
昔日骑马观花捉猫逗狗的侯府二少年,竟然是鬼市三大派系‘药’阁的阁主,真不知道老谋深算的太后会作何感想。
谢浪闻思虑片刻,拉起平霓回屋,即使知道此去宫中是一场鸿门宴,他也必须得去。他招呼仆妇摆饭,拿出太后与钰王的那封信件细细观之。
平霓吸溜着绿豆汤,偷偷看着男人的神色:“公子不如带着我一同去吧。霓儿做你的带刀侍卫。”
谢浪闻扑哧一笑:“有什么可去的,你给我留在家中,好好练剑。”
他没动几口饭食,便起身转至隔间,换了一身华丽亮蓝色绸缎长衫出来,腰间别了一片羊脂玉佩,平霓跟着他慢慢走至府门口,平霓看着他跨上马,深觉这男人除了脾气暴躁些,容貌和气质还真是无可挑剔,此刻真是有十成十的英姿飒爽。
谢浪闻居高临下看了这跟屁虫一眼:“快转身回去吃饭罢,我要走了。”
阳光刺眼,平霓眯着眼待在原地想了一想,没来由的问道:“为何夫人不来送你?”
谢浪闻心中想着事情,没想到她会问出此言,他飞速思索了一番:“我也不知,从小到大,母亲鲜少插手此事,不过,若是此行去的是大哥,她恐怕不止是相送,还会跟着大哥进宫去。”
大哥气质文弱,又颇有些叛逆,因此家人愿意供着他,哄着他,而他从小顽皮,因此家中养的粗放些,他总是这么想,可是,当真如此吗?
谢浪闻眼中闪过几丝疑惑,若非是如此,那又是如何?他竟然被这小姑娘给绕进这古怪的圈套之中,真是可笑。
他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打马跑远了。
平霓微笑着转身回屋,发现桌案上留着一张被撕破的信纸,赫然就是谢浪闻方才细看良久的东西,她目光沉静,看了半晌,将一盏茶泼了上去。
那信纸之中,慢慢浮现出几行隐藏的字迹。
*
谢浪闻未曾来过太后宫中,此番是头一遭,他由带路的太监领进去,太监品阶并不高,着一身华服,腰间竟然佩着双刀,武功深不可测。谢浪闻笑道:“太后娘娘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安排公公你来接我。”
太监听出他话语里的讽刺,尖声细气道:“公子不必如此说,洒家只是太后宫中的一个三等太监,其余的二等太监,一等太监,少说也有百余人。”
如此大的阵仗,那太后真是不怕皇帝老儿知道她的心思,谢浪闻摇了摇头,暗叹如今的武林高手居然为了都为了银子折腰,连命根子都可以不要了,江湖行路难啊!
一路走进宫室之中,才是真正叹为观止,太后寝宫是由好几处宫殿打通而成,屋顶奇高无比,室内广阔,雕梁画栋,每隔十步就有一名太监看守,屋中竟然足足立着三十余个太监。
太监掀开垂幔,谢浪闻提步上前,内室之中飘逸暖香,他微微蹙眉,端正行礼:“参见太后娘娘,请娘娘安。”
太后在暖桌后坐着,身边两个宫女贴身伺候着,她涵养极好,淡声开口:“起来吧,来的到还不算迟。小翠,祁红,你们去把午膳摆上。”
她挥了挥手,宫女退下了,这便是要说私密话的意思。谢浪闻站直身,太后毫不客气:“钰王向来是个老实孩子,谢卿家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到了塞北,却竟给这孩子找不痛快,这算什么事呢,谢二,你向来是个明事理的,你说此事该如何呢……”
她在宫中混迹多年,手段了得,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又恰如其分的显露出太后的威严,连着平时纨绔的谢浪闻也被说成是明事理的好孩子,果真只要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切的真相都是浮云。
谢浪闻心中轻笑一声,态度越发恭敬:“谢太后夸奖,我从小顽皮,父亲早认为我是个混不吝了,连此次太后宣我进宫,也是从旁人手中得知,我斗胆问一句,太后先前是否叫人传话给父亲,说叫府中长子进宫?”
太后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谢浪闻继续四两拨千斤:“大哥并不在家中,于是父亲才差人来叫我。说实话,我平时对父亲关系并不密切,父亲于公差上的事情,我实在是一概不知。太后若是想知道此事,不如派人去把父亲叫来,一问便知。”
此话将自身的干系撇的干净,反之若事由着太后的话头说下去,就会无法避免的和太后派产生关联,到时候想洗脱便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此话也危险至极,想在太后如此老谋深算的老狐狸这里装作自身是一只纯洁无比的小白兔,是需要胆气和智慧的。
太后脱去伪善的面容,冷笑一声:“好你个谢二,竟敢糊弄哀家?!”
她气急,将手中的碳炉用劲扔到谢浪闻身上,谢浪闻抖落滚烫的炭块,敛眉到:“浪闻怎敢蒙蔽太后?若是太后不相信我所说之事,把母亲召唤过来一问便知。”
谢浪闻察言观色,不知为何,在他提起万夫人的时候,太后脸上居然有几分不自然,转瞬就消失了。
“你那母亲也是个不中用的,当年若是嫁给了天子,如今定然是皇后了。”太后讽刺道。
谢浪闻淡淡;“太后慎言。”
“有什么慎言不慎言的,天下人都知道天子以孝治国,皇帝是不会轻易怪罪哀家的。”
“只是可怜了我那钰儿,在边疆被你父亲的人欺负,哀家是不能为力了。”
谢浪闻冷眼看着:“父亲向来公正明理,若是钰王当真在边关坚守秩序,定然不会难为他,更何况,父亲出巡边关,本就是陛下的旨意。”
太后皱眉看了他一眼,闪电般明白他话中有话——究竟是在委婉的提醒他镇北侯不会对钰王有所打压,还是在暗讽钰王在边关并不安分?
她今日一早就收到钰王的密信,气得火冒三丈,召见这镇北侯二少爷来本是想拉拢镇北侯府,通过侯府的力量让钰儿在边关如鱼得水。实在拉拢不行。便狠狠打压一番,没想到这谢浪闻居然是一条滑溜溜的泥鳅,想要捏在手里,不可以,想要用力施压,他反而逃开了。
只能面对这少年高深莫测的脸庞,恨的牙痒痒。
她擅于心机,却无法看穿这少年,这少年姿态不卑不亢,让她心中一紧。
她心中有几分猜测,阴森森道:“哀家明白了,镇北侯从来显山不漏水,没想到居然是帝党。”
谢浪闻心中一动,他抬眼望去:“太后多虑了,父亲向来不喜党派相争,从来都不是两党任何一方的成员。”
太后幽幽的看着他半晌,始终无法相信他所说的话。谢二纨绔的名声在外,她本以为是个好拿捏的,没先到还是提到铁板了。她兴致缺缺,摆手叫他退出去。
谢浪闻心中送了一口气,躬身退了出去,太监掀起垂幔,太后盯着他的背影:“镇北侯不是帝党,你呢,你是帝党吗?”
谢浪闻未回头,淡漠的说道:“娘娘多虑了,浪闻不过是一介纨绔子弟,怎敢参与党派相争。恕浪闻失陪。”
青年目光寒凉,穿过垂花门,挺拔的身姿渐渐消失不见。
平霓虽然心有不平,不愿意在气势上输了他去,但是却对谢浪闻的剑道多有好奇,慢慢点了点头。
二人在院中闲话片刻,天渐渐亮,已到了府中的早饭时间,外头热闹起来,一个身着长衫的小厮横冲直撞进来,浑身发抖行了个礼。
平霓面露疑惑,谢浪闻察觉到不对——侯府中的下人大多稳重可靠,此人为何如此慌张?
他定睛一看,此人竟然是父亲身边的亲随——来福。来福面色惨白,作揖道:“公子有所不知,侯爷收到消息,宫中贵人请公子入宫一见。”
侯爷在朝堂上一贯是和稀泥的好手,如今朝堂分为帝派和太后派,帝派根基深厚,但是因为皇帝没有孩子,近年来已有颓势。太后派明面上不显,暗地里却渐渐壮大。
而侯爷,无人知道他到底站在哪一阵营之中,皇帝登基之后,他在军中身居要职,但是从来没有传出过他对于两派之争的看法。
帝派拉拢侯府,太后派却将镇北侯这个从龙之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只是面上不显。
谢浪闻沉声道:“父亲可有说了,到底是哪位贵人请我去宫中?”
来福拱了拱手:“是太后娘娘。”
谢浪闻思虑渐深,面色淡淡:“我知晓了,你出去吧。”
侯爷不在府中,于上月末就去了边疆巡查,边疆是钰王的地盘,钰王惯常是嚣张跋扈,父亲认真起来也是有几分暴脾气,恐怕二人产生了什么争执,这太后才特地来找侯府的麻烦。
他回神片刻,想起自己的手中还攥着太后与钰王的信件,太后势力遍布朝堂,不知张饮名有没有将此事禀告给太后,若是太后知道了此事,恐怕会知道他藏在暗处的身份。
昔日骑马观花捉猫逗狗的侯府二少年,竟然是鬼市三大派系‘药’阁的阁主,真不知道老谋深算的太后会作何感想。
谢浪闻思虑片刻,拉起平霓回屋,即使知道此去宫中是一场鸿门宴,他也必须得去。他招呼仆妇摆饭,拿出太后与钰王的那封信件细细观之。
平霓吸溜着绿豆汤,偷偷看着男人的神色:“公子不如带着我一同去吧。霓儿做你的带刀侍卫。”
谢浪闻扑哧一笑:“有什么可去的,你给我留在家中,好好练剑。”
他没动几口饭食,便起身转至隔间,换了一身华丽亮蓝色绸缎长衫出来,腰间别了一片羊脂玉佩,平霓跟着他慢慢走至府门口,平霓看着他跨上马,深觉这男人除了脾气暴躁些,容貌和气质还真是无可挑剔,此刻真是有十成十的英姿飒爽。
谢浪闻居高临下看了这跟屁虫一眼:“快转身回去吃饭罢,我要走了。”
阳光刺眼,平霓眯着眼待在原地想了一想,没来由的问道:“为何夫人不来送你?”
谢浪闻心中想着事情,没想到她会问出此言,他飞速思索了一番:“我也不知,从小到大,母亲鲜少插手此事,不过,若是此行去的是大哥,她恐怕不止是相送,还会跟着大哥进宫去。”
大哥气质文弱,又颇有些叛逆,因此家人愿意供着他,哄着他,而他从小顽皮,因此家中养的粗放些,他总是这么想,可是,当真如此吗?
谢浪闻眼中闪过几丝疑惑,若非是如此,那又是如何?他竟然被这小姑娘给绕进这古怪的圈套之中,真是可笑。
他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打马跑远了。
平霓微笑着转身回屋,发现桌案上留着一张被撕破的信纸,赫然就是谢浪闻方才细看良久的东西,她目光沉静,看了半晌,将一盏茶泼了上去。
那信纸之中,慢慢浮现出几行隐藏的字迹。
*
谢浪闻未曾来过太后宫中,此番是头一遭,他由带路的太监领进去,太监品阶并不高,着一身华服,腰间竟然佩着双刀,武功深不可测。谢浪闻笑道:“太后娘娘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安排公公你来接我。”
太监听出他话语里的讽刺,尖声细气道:“公子不必如此说,洒家只是太后宫中的一个三等太监,其余的二等太监,一等太监,少说也有百余人。”
如此大的阵仗,那太后真是不怕皇帝老儿知道她的心思,谢浪闻摇了摇头,暗叹如今的武林高手居然为了都为了银子折腰,连命根子都可以不要了,江湖行路难啊!
一路走进宫室之中,才是真正叹为观止,太后寝宫是由好几处宫殿打通而成,屋顶奇高无比,室内广阔,雕梁画栋,每隔十步就有一名太监看守,屋中竟然足足立着三十余个太监。
太监掀开垂幔,谢浪闻提步上前,内室之中飘逸暖香,他微微蹙眉,端正行礼:“参见太后娘娘,请娘娘安。”
太后在暖桌后坐着,身边两个宫女贴身伺候着,她涵养极好,淡声开口:“起来吧,来的到还不算迟。小翠,祁红,你们去把午膳摆上。”
她挥了挥手,宫女退下了,这便是要说私密话的意思。谢浪闻站直身,太后毫不客气:“钰王向来是个老实孩子,谢卿家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到了塞北,却竟给这孩子找不痛快,这算什么事呢,谢二,你向来是个明事理的,你说此事该如何呢……”
她在宫中混迹多年,手段了得,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又恰如其分的显露出太后的威严,连着平时纨绔的谢浪闻也被说成是明事理的好孩子,果真只要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切的真相都是浮云。
谢浪闻心中轻笑一声,态度越发恭敬:“谢太后夸奖,我从小顽皮,父亲早认为我是个混不吝了,连此次太后宣我进宫,也是从旁人手中得知,我斗胆问一句,太后先前是否叫人传话给父亲,说叫府中长子进宫?”
太后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谢浪闻继续四两拨千斤:“大哥并不在家中,于是父亲才差人来叫我。说实话,我平时对父亲关系并不密切,父亲于公差上的事情,我实在是一概不知。太后若是想知道此事,不如派人去把父亲叫来,一问便知。”
此话将自身的干系撇的干净,反之若事由着太后的话头说下去,就会无法避免的和太后派产生关联,到时候想洗脱便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此话也危险至极,想在太后如此老谋深算的老狐狸这里装作自身是一只纯洁无比的小白兔,是需要胆气和智慧的。
太后脱去伪善的面容,冷笑一声:“好你个谢二,竟敢糊弄哀家?!”
她气急,将手中的碳炉用劲扔到谢浪闻身上,谢浪闻抖落滚烫的炭块,敛眉到:“浪闻怎敢蒙蔽太后?若是太后不相信我所说之事,把母亲召唤过来一问便知。”
谢浪闻察言观色,不知为何,在他提起万夫人的时候,太后脸上居然有几分不自然,转瞬就消失了。
“你那母亲也是个不中用的,当年若是嫁给了天子,如今定然是皇后了。”太后讽刺道。
谢浪闻淡淡;“太后慎言。”
“有什么慎言不慎言的,天下人都知道天子以孝治国,皇帝是不会轻易怪罪哀家的。”
“只是可怜了我那钰儿,在边疆被你父亲的人欺负,哀家是不能为力了。”
谢浪闻冷眼看着:“父亲向来公正明理,若是钰王当真在边关坚守秩序,定然不会难为他,更何况,父亲出巡边关,本就是陛下的旨意。”
太后皱眉看了他一眼,闪电般明白他话中有话——究竟是在委婉的提醒他镇北侯不会对钰王有所打压,还是在暗讽钰王在边关并不安分?
她今日一早就收到钰王的密信,气得火冒三丈,召见这镇北侯二少爷来本是想拉拢镇北侯府,通过侯府的力量让钰儿在边关如鱼得水。实在拉拢不行。便狠狠打压一番,没想到这谢浪闻居然是一条滑溜溜的泥鳅,想要捏在手里,不可以,想要用力施压,他反而逃开了。
只能面对这少年高深莫测的脸庞,恨的牙痒痒。
她擅于心机,却无法看穿这少年,这少年姿态不卑不亢,让她心中一紧。
她心中有几分猜测,阴森森道:“哀家明白了,镇北侯从来显山不漏水,没想到居然是帝党。”
谢浪闻心中一动,他抬眼望去:“太后多虑了,父亲向来不喜党派相争,从来都不是两党任何一方的成员。”
太后幽幽的看着他半晌,始终无法相信他所说的话。谢二纨绔的名声在外,她本以为是个好拿捏的,没先到还是提到铁板了。她兴致缺缺,摆手叫他退出去。
谢浪闻心中送了一口气,躬身退了出去,太监掀起垂幔,太后盯着他的背影:“镇北侯不是帝党,你呢,你是帝党吗?”
谢浪闻未回头,淡漠的说道:“娘娘多虑了,浪闻不过是一介纨绔子弟,怎敢参与党派相争。恕浪闻失陪。”
青年目光寒凉,穿过垂花门,挺拔的身姿渐渐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