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他走出宫殿,破天荒的没让人拦下来,若有所思片刻,对贴身宫女说:“传话告诉钰儿,不必再为那镇北侯忧心了,另外,你去传镇北侯夫人入宫。”
*
他走出华丽宫殿,才终于觉得神思清明了不少,眼下朝局,他大概猜到——太后声势浩大,暗地里的阵营之中,恐怕不乏有朝中权贵。不然也不会像今天如此,钰王连一点点被巡查的冒犯都受不起。
太后过了一辈子的好日子,却敢狂妄糊涂至此,到底是抓住了皇帝什么致命的要害?
就算皇帝如今迷恋长生,常常服用丹丸,膝下也没有一个儿子,但是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又是开国天子,他地位尊贵无人能够撼动,可为什么就算如此,文武百官还是纷纷倒戈向太后的阵营?
可皇帝面对如此局面,竟然也不怒,日日晨昏定省都去太后那处,与那太后真正像是情深义重。
风出现之前,水面就一直平静,没有一丝涟漪,可风一旦出现,水面很难恢复平静。
谢浪闻舒展眉头,打马奔到西塔寺。
宋秋已在此等候多时,二人大步跨进寺中,小沙弥林林总总的站成一团,神情皆有些后怕。宋秋拉着那黑衣和尚慢慢走近,那和尚不明所以,远远看见人群后面躺着一具尸体,立即惊道:“这是什么回事?住持!住持,你怎么了!”
谢浪闻冷眼看了他片刻:“你怎么知道那是你的住持,那里不过躺着一个和尚罢了。”
若苦立即意识到自己露了馅,继续嘴硬下去:“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寺中众人皆站在此地,只有住持不在此地,地上躺着的人必然就是住持了!”
谢浪闻笑着摇摇头:“得了吧,我瞧那躺在地上的也不见得是你的住持,你那清无住持,恐怕早就远走高飞了罢。”
若苦一时语塞,被勒令留在原地,谢浪闻与宋秋上前查看,因为捞上来已过了几日,那尸体腐臭不堪,飞满了苍蝇蚊子,密密麻麻爬满了蛆。
尸体身穿了一件华贵袈裟,确实是清无的没错,就连他身上其他的饰物,也被寺庙众人一一指认过,确实都是清无私人的珍藏。
尸体面容无法辨认,寺中无人减少,住持不翼而飞,基本可以确定死的人便是清无。
宋秋检查了片刻,泄气似的放下了手:“公子,这都是烂皮子烂肉了,如何能够看出这到底是不是那和尚?”
谢浪闻将那袈裟的下摆翻过来,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微微一笑:“这确实不是请无,这请无特地找了一个和他身量相近的人,好用来金蝉脱壳。”
宋秋不解,谢浪闻慢慢道:“请无已经是中老年人了,人到中年,只顾着敛财,不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而这具尸体,则是个壮年人士,若我猜的没错,他也是个和尚,而且是因为感情不顺而投河自尽。”
宋秋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死去的这个男子虽然外表已经面目全非,但是袈裟下的肚皮上,居然粘着许多从皮肤上脱落的浓密的黑色毛发。
是胸前的汗毛,清无已垂垂老矣,怎么会有如此漆黑浓密的毛发?
宋秋立马叫暗桩从城中搜罗消息,很快就查清,这具尸体的真实身份原来是城南寺庙中的和尚,大约红尘未了,出去经常寻欢作乐,近来被深爱的女子发现他是个和尚,又被寺庙住持勒令必须还俗,于是心灰意冷,投河自尽。
想是清无接机取巧,把这和尚的尸体放入寺庙河中,以此来伪装自己坠落河中。
谢浪闻扔掉尸臭味的布,笑道:“既已经查清了这具尸体不是清无,你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了吧。”
宋秋躬身:“此事复杂,属下没有头绪,还请公子明示。”
谢浪闻抬眼向对面的若苦看去:“这里,不是还有一个人可以用吗。”
宋秋立即明白,将叫苦连天的若苦了带下去。
谢浪闻冷眼看着,心里默默想着——那若苦第一眼看见尸体就觉得是清无,此事定然有诈,保不齐此事清无早就与此人串通好了。
他净过手,打马回到王府之中。平霓正在院中练剑,朝着空气咻咻咻一顿狂砍,他上前肯定道:“嗯……霓儿如今又有长进了。”
平霓有些高兴,但她最近新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她拉着谢浪闻进屋,去看那张他早间遗落下来的信纸。
谢浪闻隔着几步就察觉到不对,他拿起那张纸细细拜读,原先的那些字迹奇迹般的淡去,新的字迹浮现上来,依然是太后的簪花小楷——吾儿勿念,天子昏庸无度,追求长生,太医观其气色,说不过三五年之数。哀家已经联系上了那西塔寺的老和尚,他手中握着那皇帝不敢不从的秘密,到时候哀家便会为你——
他视线移到末尾,信件戛然而止。一室寂静,他迷失在自己的神思中良久,终于被女孩柔软的声音唤回神,平霓在他眼前摇晃着,他安抚似的拍了拍她的手臂,说道:“本公子无事。”
实则内心波涛汹涌,清无这个贪财和尚居然会和太后扯上关系,他的手中还拿捏着皇帝的秘密,看来这清无特地设下这金蝉脱壳之计划便是为了如此。
他跑到哪里去了?这是他急切想要知晓的事情,他利用清无,从张饮名那里拿到太后的信件。可是太后的信件之中,居然有清无的消息。
这一切太离奇,谢浪闻猛然察觉到自己恐怕早已身处在迷局之中。这迷局到底是谁所设?
他百思不得其解。
平霓瞧他神思不属,秀眼里闪过浓浓的忧虑:“这是许多眼前的秘方,用茶水泼到信纸上就会显现出信上真正的内容,怎么了?公子生气了?”
谢浪闻展露出笑颜:“没有,本公子无甚好生气的,霓儿帮了本公子大忙了。”
“那就好”平霓长舒一口气,又问道:“那这信件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早晨我看了许久,都不怎么能够看得明白。”
“这信的内容——”谢浪闻叹气;“等以后再告诉你。”
他心里七上八下,总不可能真的把她的来历原原本本的告诉她,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残忍,何况清无这老和尚眼下远走高飞,这对于她更好,他不想让女孩和那奸诈和尚扯上关系。
平霓亮晶晶的眼睛慢慢暗淡下去:“公子若是不肯告诉霓儿,霓儿便先走了。”
谢浪闻点了点头,女孩便百无聊赖的慢慢走了,背影很落寞,他强压制住心中的不忍心。却没看见,女孩转身过去那一瞬间若有所思的表情。
*
今天早晨,谢浪闻接到太后的消息匆匆入宫之后,平霓便跟着绿绕在府中闲逛,镇北侯府不小,二人逛了半天便觉得气喘吁吁,有些口渴,绿绕便去厨房之中讨些梅子汤来喝。
平霓站在原地等她许久都不见她来,日头又晒过来了,她便在就近的屋舍之中乘凉。没想到不小心闯入一栋旧屋之中。
这旧屋外观平平无奇,内里却十分古朴考究,只是屋中布满了蛛网与扬尘,她渐渐来了兴趣,推开门扉,进屋里一观。
屋中皆是珍贵家具,瓷器不是细致小巧,便是大气蓬勃,屋中立着一面巨大的楠木书架,平霓细细看去,书架之中摆放着密密麻麻的佛经典籍。
进入内室,卧榻之中早已布满灰尘,隐约能看出床上的绸被上绣着淡淡的丝绸花纹。是极典雅古朴的样式。
她目光在那些物件上流转,猜出这大约是一间老太太的房间,而这老太太在这侯府中的地位,确实不可小觑。
她轻轻在室中走动,忽然察觉这暗室之中忽然有几抹亮光,朝那处信步走去,发现居然是一面铜镜,奇怪的是,她分明从未来过此地,却觉得那铜镜十分眼熟,有几分似曾相识,她在脑中思索,顿时头痛欲裂。不小心碰到了房中的一个瓷瓶。
她心中紧张,面色惨白,害怕自己惹出祸事,躲藏在门扉之后。
在附近值守的家丁听见瓷瓶的响声,疑心是飞贼跑到家中,用力叩击这幢屋舍的门扉:“里面是何人?这是老太太的房子,快些出来!否则别怪我进去不客气了。”
平霓大气都不敢出,暗暗祈祷这家丁能够自行离开,没想到一阵开门之声传来,门扉险些就要被推开,千钧一发之际,绿绕的声音出现了。
“不必喧嚣,方才我看见是一只猫打碎了屋舍中的瓦罐,被一只猫惊扰的大动干戈,传出去不是丢了侯府的脸面!”
那家丁认出绿绕,颇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走远了。平霓常常的舒了一口气,将门扉轻启,露出一双眼睛:“绿绕姐姐。”
绿绕见她面色惨白,吓了一跳。平霓在老太太屋中将事情的说了个明白,绿绕这才松了一口气,笑说道:“无妨的,这老太太早些年就住到山上去吃斋念佛了,极少回家。”
二人将屋中狼藉收拾了一番,平霓指着那铜镜疑道:“我方才看见那铜镜,总是觉得眼熟,想问绿绕姐姐知不知道这铜镜的来历。”
绿绕犹豫片刻:“这铜镜在我进府前就已经被老太太收藏着了,我听院落里的大丫鬟说过,这铜镜似乎是御赐之物,是当今的太后赐给老太太的。”
*
他走出华丽宫殿,才终于觉得神思清明了不少,眼下朝局,他大概猜到——太后声势浩大,暗地里的阵营之中,恐怕不乏有朝中权贵。不然也不会像今天如此,钰王连一点点被巡查的冒犯都受不起。
太后过了一辈子的好日子,却敢狂妄糊涂至此,到底是抓住了皇帝什么致命的要害?
就算皇帝如今迷恋长生,常常服用丹丸,膝下也没有一个儿子,但是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又是开国天子,他地位尊贵无人能够撼动,可为什么就算如此,文武百官还是纷纷倒戈向太后的阵营?
可皇帝面对如此局面,竟然也不怒,日日晨昏定省都去太后那处,与那太后真正像是情深义重。
风出现之前,水面就一直平静,没有一丝涟漪,可风一旦出现,水面很难恢复平静。
谢浪闻舒展眉头,打马奔到西塔寺。
宋秋已在此等候多时,二人大步跨进寺中,小沙弥林林总总的站成一团,神情皆有些后怕。宋秋拉着那黑衣和尚慢慢走近,那和尚不明所以,远远看见人群后面躺着一具尸体,立即惊道:“这是什么回事?住持!住持,你怎么了!”
谢浪闻冷眼看了他片刻:“你怎么知道那是你的住持,那里不过躺着一个和尚罢了。”
若苦立即意识到自己露了馅,继续嘴硬下去:“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寺中众人皆站在此地,只有住持不在此地,地上躺着的人必然就是住持了!”
谢浪闻笑着摇摇头:“得了吧,我瞧那躺在地上的也不见得是你的住持,你那清无住持,恐怕早就远走高飞了罢。”
若苦一时语塞,被勒令留在原地,谢浪闻与宋秋上前查看,因为捞上来已过了几日,那尸体腐臭不堪,飞满了苍蝇蚊子,密密麻麻爬满了蛆。
尸体身穿了一件华贵袈裟,确实是清无的没错,就连他身上其他的饰物,也被寺庙众人一一指认过,确实都是清无私人的珍藏。
尸体面容无法辨认,寺中无人减少,住持不翼而飞,基本可以确定死的人便是清无。
宋秋检查了片刻,泄气似的放下了手:“公子,这都是烂皮子烂肉了,如何能够看出这到底是不是那和尚?”
谢浪闻将那袈裟的下摆翻过来,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微微一笑:“这确实不是请无,这请无特地找了一个和他身量相近的人,好用来金蝉脱壳。”
宋秋不解,谢浪闻慢慢道:“请无已经是中老年人了,人到中年,只顾着敛财,不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而这具尸体,则是个壮年人士,若我猜的没错,他也是个和尚,而且是因为感情不顺而投河自尽。”
宋秋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死去的这个男子虽然外表已经面目全非,但是袈裟下的肚皮上,居然粘着许多从皮肤上脱落的浓密的黑色毛发。
是胸前的汗毛,清无已垂垂老矣,怎么会有如此漆黑浓密的毛发?
宋秋立马叫暗桩从城中搜罗消息,很快就查清,这具尸体的真实身份原来是城南寺庙中的和尚,大约红尘未了,出去经常寻欢作乐,近来被深爱的女子发现他是个和尚,又被寺庙住持勒令必须还俗,于是心灰意冷,投河自尽。
想是清无接机取巧,把这和尚的尸体放入寺庙河中,以此来伪装自己坠落河中。
谢浪闻扔掉尸臭味的布,笑道:“既已经查清了这具尸体不是清无,你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了吧。”
宋秋躬身:“此事复杂,属下没有头绪,还请公子明示。”
谢浪闻抬眼向对面的若苦看去:“这里,不是还有一个人可以用吗。”
宋秋立即明白,将叫苦连天的若苦了带下去。
谢浪闻冷眼看着,心里默默想着——那若苦第一眼看见尸体就觉得是清无,此事定然有诈,保不齐此事清无早就与此人串通好了。
他净过手,打马回到王府之中。平霓正在院中练剑,朝着空气咻咻咻一顿狂砍,他上前肯定道:“嗯……霓儿如今又有长进了。”
平霓有些高兴,但她最近新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她拉着谢浪闻进屋,去看那张他早间遗落下来的信纸。
谢浪闻隔着几步就察觉到不对,他拿起那张纸细细拜读,原先的那些字迹奇迹般的淡去,新的字迹浮现上来,依然是太后的簪花小楷——吾儿勿念,天子昏庸无度,追求长生,太医观其气色,说不过三五年之数。哀家已经联系上了那西塔寺的老和尚,他手中握着那皇帝不敢不从的秘密,到时候哀家便会为你——
他视线移到末尾,信件戛然而止。一室寂静,他迷失在自己的神思中良久,终于被女孩柔软的声音唤回神,平霓在他眼前摇晃着,他安抚似的拍了拍她的手臂,说道:“本公子无事。”
实则内心波涛汹涌,清无这个贪财和尚居然会和太后扯上关系,他的手中还拿捏着皇帝的秘密,看来这清无特地设下这金蝉脱壳之计划便是为了如此。
他跑到哪里去了?这是他急切想要知晓的事情,他利用清无,从张饮名那里拿到太后的信件。可是太后的信件之中,居然有清无的消息。
这一切太离奇,谢浪闻猛然察觉到自己恐怕早已身处在迷局之中。这迷局到底是谁所设?
他百思不得其解。
平霓瞧他神思不属,秀眼里闪过浓浓的忧虑:“这是许多眼前的秘方,用茶水泼到信纸上就会显现出信上真正的内容,怎么了?公子生气了?”
谢浪闻展露出笑颜:“没有,本公子无甚好生气的,霓儿帮了本公子大忙了。”
“那就好”平霓长舒一口气,又问道:“那这信件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早晨我看了许久,都不怎么能够看得明白。”
“这信的内容——”谢浪闻叹气;“等以后再告诉你。”
他心里七上八下,总不可能真的把她的来历原原本本的告诉她,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残忍,何况清无这老和尚眼下远走高飞,这对于她更好,他不想让女孩和那奸诈和尚扯上关系。
平霓亮晶晶的眼睛慢慢暗淡下去:“公子若是不肯告诉霓儿,霓儿便先走了。”
谢浪闻点了点头,女孩便百无聊赖的慢慢走了,背影很落寞,他强压制住心中的不忍心。却没看见,女孩转身过去那一瞬间若有所思的表情。
*
今天早晨,谢浪闻接到太后的消息匆匆入宫之后,平霓便跟着绿绕在府中闲逛,镇北侯府不小,二人逛了半天便觉得气喘吁吁,有些口渴,绿绕便去厨房之中讨些梅子汤来喝。
平霓站在原地等她许久都不见她来,日头又晒过来了,她便在就近的屋舍之中乘凉。没想到不小心闯入一栋旧屋之中。
这旧屋外观平平无奇,内里却十分古朴考究,只是屋中布满了蛛网与扬尘,她渐渐来了兴趣,推开门扉,进屋里一观。
屋中皆是珍贵家具,瓷器不是细致小巧,便是大气蓬勃,屋中立着一面巨大的楠木书架,平霓细细看去,书架之中摆放着密密麻麻的佛经典籍。
进入内室,卧榻之中早已布满灰尘,隐约能看出床上的绸被上绣着淡淡的丝绸花纹。是极典雅古朴的样式。
她目光在那些物件上流转,猜出这大约是一间老太太的房间,而这老太太在这侯府中的地位,确实不可小觑。
她轻轻在室中走动,忽然察觉这暗室之中忽然有几抹亮光,朝那处信步走去,发现居然是一面铜镜,奇怪的是,她分明从未来过此地,却觉得那铜镜十分眼熟,有几分似曾相识,她在脑中思索,顿时头痛欲裂。不小心碰到了房中的一个瓷瓶。
她心中紧张,面色惨白,害怕自己惹出祸事,躲藏在门扉之后。
在附近值守的家丁听见瓷瓶的响声,疑心是飞贼跑到家中,用力叩击这幢屋舍的门扉:“里面是何人?这是老太太的房子,快些出来!否则别怪我进去不客气了。”
平霓大气都不敢出,暗暗祈祷这家丁能够自行离开,没想到一阵开门之声传来,门扉险些就要被推开,千钧一发之际,绿绕的声音出现了。
“不必喧嚣,方才我看见是一只猫打碎了屋舍中的瓦罐,被一只猫惊扰的大动干戈,传出去不是丢了侯府的脸面!”
那家丁认出绿绕,颇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走远了。平霓常常的舒了一口气,将门扉轻启,露出一双眼睛:“绿绕姐姐。”
绿绕见她面色惨白,吓了一跳。平霓在老太太屋中将事情的说了个明白,绿绕这才松了一口气,笑说道:“无妨的,这老太太早些年就住到山上去吃斋念佛了,极少回家。”
二人将屋中狼藉收拾了一番,平霓指着那铜镜疑道:“我方才看见那铜镜,总是觉得眼熟,想问绿绕姐姐知不知道这铜镜的来历。”
绿绕犹豫片刻:“这铜镜在我进府前就已经被老太太收藏着了,我听院落里的大丫鬟说过,这铜镜似乎是御赐之物,是当今的太后赐给老太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