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赶着下午五点的那趟车回了北岛,鱼米村。
陶书石一路上都没说话,他还是难受,回来的时候更严重。
我想还有一点原因,心情不好。
到家的时候是六点,阿婆串门去了,给我们留了饭。
陶书石的吃相很安静,这种吃相我只在一个场景看到过——陶家家宴,连带着我都有点不自在起来,“陶书石,你不用这样……嗯……约束。”
陶书石一愣,然后微微笑了笑,搓了搓米饭,说:“你以后想做什么。”
我吃了一口饭,“能做什么做什么,以后的路还长着呢,饿不死就成,我不挑。”
陶书石挑眉,“你真乐观。”
我说:“你现在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呢,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按着你想要的来发展,顺其自然就好了呗。”
陶书石吃完了一碗饭,也没有去舀第二碗的意思,撑着脸看我,“那如果你有热爱的事情呢。”
这话有些为难我了,如果我不知道上辈子的事情,我当然可以毫不犹豫地鼓励他大胆追梦。
甚至于在下午之前,我都可以说出这句话。
但现在我说不出口,陶书石热爱的这条路太难了。
我捏着筷子,半晌,“你是想让我支持你?”
陶书石点头。
“我的意见不重要,你更应该问问你母亲。”
如果能说服陶母同意的话,他的处境应该会好很多。
陶书石却说:“我现在只想知道你的意见。”
“……量力而行。”
我没有说尽力而为,某种程度上,陶书石是有些执拗的。
他笑起来,“谢谢。”
夕阳照着他的两枚酒窝,他整个人都被笼罩在灿烂的余晖中。
我匆匆避开了他的视线,越是接触到他此刻的明亮,就越不敢想他此后的灰暗,我不能去想上辈子割腕的他有多么绝望,那双眼睛会不会满是灰暗,满是死寂。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我吓了一跳,摸出手机。
是小姑打来的电话。
我接起来,“小姑。”
“诶,小鱼啊,小姑先前跟你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啊。”
我站在前院的葡萄架前,揪了一片葡萄叶,闷声说:“可是,阿婆她自己一个人……”
小姑在那边叹了口气,“这个事情我跟妈也说过很多次了,妈上了年纪,不想再搬来搬去的,但小姑还是希望你来榆城,毕竟榆城的师资要比你现在的学校好太多,你也马上高二了,再过个两年就高考了,小姑是过来人,知道这个在这个社会生存有多不容易,也是希望你有个好未来。”
我正要说话,余光瞥见阿婆推开大门进来,下意识放下了手机。
阿婆笑着说:“和阿茹打电话啊。”
我点了点头。
阿婆摆摆手,进堂屋去了,“那你们继续说。”
我拿起手机,小姑似乎也有事情忙,匆匆说了两句,让我再考虑考虑,就挂断了电话。
夜里我们在前院的葡萄架下面乘凉,阿婆的收音机照旧放着黄梅戏。
陶书石躺在凉椅上,指着天空说:“我们那里看不到这样的天空。”
乡下的天空是星星灯,城市的天空是霓虹灯。
阿婆笑着说:“每一片天空有每一片天空的好看,每个人追求不一样,你喜欢这里的宁静自然,也有人喜欢远方的热闹绚丽,不管哪里,只要你喜欢,都是安逸的。”
末了,阿婆看了我一眼。
是了,陶书石和阿婆都是喜欢宁静自然的人,而我是喜欢热闹绚丽的人。
上一世小姑也说要接我去榆城读书,我是想出去闯一闯的,但又顾念着留在这里的阿婆,所以拒绝了小姑,那个时候,阿婆也说过一番类似的话。
但最后我还是没有去榆城,为此阿婆还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恨铁不成钢。
陶书石很上道,“阿婆说的是。”
他又指着顶上的葡萄说:“这个现在能吃吗?”
我看了一眼,前院的夜灯在这个角落投下一点影影绰绰的光,依稀可以看到葡萄藤上面挂着的一串又一串翠绿的葡萄。
我没说话,看了陶书石一眼。
我真的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是陶书石的家。
阿婆笑眯眯的,“你摘着吃呗,我和小鱼都不喜欢吃。”
陶书石有些惊讶,“你不喜欢吃葡萄?”
我咳了一声,应的有些含糊,其实是喜欢的,很喜欢,上辈子一到葡萄成熟的季节,冰箱里就随时都有葡萄,是陶书石买的。
得到了阿婆的首肯,陶书石站起身来去摘葡萄,嘀咕了一句:“真的吗?”
他先是给阿婆送了一小簇,阿婆摆摆手,“我老了,牙咬不动了,你们吃,你们吃。”
陶书石于是递给我。
我说:“你吃呗,这儿这么多呢,我想吃自己摘。”
连着被两个人拒绝,陶书石也没察觉有什么问题,重新躺在椅子上,问了我一句:“没打农药吧。”
“没有。”
他放下心来,揪了一颗葡萄用衣摆擦了两下,扔进了嘴里。
下一刻他的面容就变得扭曲起来,从平静到满脸褶子,只用了一秒,堪比川剧变脸。
哪里有什么不爱吃,就是不好吃罢了,又酸又涩。
看的出来陶书石很痛苦,但是良好的教养让他没办法在人前吐出来,只能咬碎葡萄和籽吞。
阿婆还是笑眯眯的,“小陶啊,好吃吗?”
陶书石一噎,有些委屈,“奶奶!”
阿婆摇着蒲扇,眼神示意我道歉。
我一脸无辜,又不是我叫他摘的。
阿婆继续示意。
我不为所动。
阿婆伸出食指,偷偷比了个数字。
给钱是吧,给钱就好办啊。
我咳了一声,转过去对着陶书石说:“对不起,冰箱里有西瓜,我去给你洗点儿。”
陶书石一脸生无可恋,还在消化葡萄的味道。
我说:“这葡萄是酸了点儿,我给你倒杯水漱漱口吧。”
陶书石蹭一下站起来,瞥了我一眼,“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说完去了厨房,看样子是自己去漱口了。
“……”
得嘞,都是我的问题。
我跟阿婆说:“别忘了噢。”
阿婆没好气,“你看看你,你再看看人家。”
我一脸懵,不服气说:“我又怎么了!”
阿婆指了指后院,我顺着看过去,后院的灯亮着,应该是陶书石把没吃的葡萄扔进鸡舍里了。
这是无用功,这个葡萄,鸡是不吃的,但这不妨碍阿婆夸陶书石。
我算是发现了,陶书石是天上的月亮,我是地上的泥巴。
接下来的几天我带陶书石几乎把整个岛都逛了一遍。
吃了晚饭后,他跟我说:“后天我要走了。”
我说:“注意安全。”
他扭捏了一会儿,问我:“我能出海去看看吗?”
难怪今天在码头,这厮一直盯着那些渔船看,原来是打得这个主意。
我告诉他:“家里只有我和阿婆,没有能带你出海的人,而且,阿婆肯定不同意我们出海的。”
陶书石哦了一声,默默收拾碗筷去了厨房。
我有些无奈,其他的都还好,这个要求我是肯定无法满足的。
“小鱼。”
我转头,是彭佳。
阿婆吃饭吃得快,吃完就去找彭阿婆了,彭佳没准是来传话的。
她手里还拿着一筐什么,走进了,我才看清楚,是一筐葡萄。
“……”
彭佳不知道前些晚上的故事,径直走进来,打开冰箱把葡萄往里面放,“诺,你喜欢吃的葡萄,妈妈前些天去县里,周阿婆拜托妈妈买的。”
我手忙脚乱去捂她的嘴。
但是厨房的陶书石已经听到了,围着围裙,拿着洗碗帕,一脸幽怨地探出一个头,无声控诉我。
彭佳沉默片刻,大叫起来,“周余你给我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反正不是你想的那回事。”
彭佳指着陶书石,“那他是谁,田螺公子?”
又指了指她自己,“我像傻子吗?”
陶书石缩回头去,并且非常贴心地关上了厨房的门。
“……”
彭佳捏住我的肩膀,推着我往楼上房间走。
“砰”的一声,木门关上。
“解释。”
彭佳一脸冷酷,那神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怎么对不起她了。
我翻了个白眼,揉了揉肩膀,“来旅游的,找错了地方,村里没旅馆,就住这里了。”
彭佳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和他 ,是什么关系。”
我摊手,“事实上,我和他才认识一周左右。”
彭佳一脸不相信。
我又耸肩,“不然呢,你在我们村,我们镇,我们县,我们学校,在任何一个地方见过他吗?”
彭佳皱眉,“他哪儿人。”
“榆城。”
彭佳默默良久,“……长的倒挺不错的。”
我深以为然。
彭佳看我一眼,说:“吃软饭的小白脸。”
“……倒也不能这么说。”
彭佳眯着眼凑近,“你喜欢他?”
“啊?”
彭佳说:“我还没怎么他呢,你就上赶着护了?”
我伸出一根手指,“就事论事。”
彭佳点头,“好,就事论事,他付房租了吗?”
我摇头。
彭佳下定论,“白住。”
彭佳又问:“付饭钱了吗?”
我又摇头。
彭佳下定论:“白吃。”
彭佳又又问:“他这几天对你好吗?”
我这次点头。
彭佳一锤定音,“典型吃软饭的小白脸。”
她斜我一眼,“小鱼,你觉得呢。”
你问我?
我哪里敢有异议。
陶书石一路上都没说话,他还是难受,回来的时候更严重。
我想还有一点原因,心情不好。
到家的时候是六点,阿婆串门去了,给我们留了饭。
陶书石的吃相很安静,这种吃相我只在一个场景看到过——陶家家宴,连带着我都有点不自在起来,“陶书石,你不用这样……嗯……约束。”
陶书石一愣,然后微微笑了笑,搓了搓米饭,说:“你以后想做什么。”
我吃了一口饭,“能做什么做什么,以后的路还长着呢,饿不死就成,我不挑。”
陶书石挑眉,“你真乐观。”
我说:“你现在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呢,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按着你想要的来发展,顺其自然就好了呗。”
陶书石吃完了一碗饭,也没有去舀第二碗的意思,撑着脸看我,“那如果你有热爱的事情呢。”
这话有些为难我了,如果我不知道上辈子的事情,我当然可以毫不犹豫地鼓励他大胆追梦。
甚至于在下午之前,我都可以说出这句话。
但现在我说不出口,陶书石热爱的这条路太难了。
我捏着筷子,半晌,“你是想让我支持你?”
陶书石点头。
“我的意见不重要,你更应该问问你母亲。”
如果能说服陶母同意的话,他的处境应该会好很多。
陶书石却说:“我现在只想知道你的意见。”
“……量力而行。”
我没有说尽力而为,某种程度上,陶书石是有些执拗的。
他笑起来,“谢谢。”
夕阳照着他的两枚酒窝,他整个人都被笼罩在灿烂的余晖中。
我匆匆避开了他的视线,越是接触到他此刻的明亮,就越不敢想他此后的灰暗,我不能去想上辈子割腕的他有多么绝望,那双眼睛会不会满是灰暗,满是死寂。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我吓了一跳,摸出手机。
是小姑打来的电话。
我接起来,“小姑。”
“诶,小鱼啊,小姑先前跟你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啊。”
我站在前院的葡萄架前,揪了一片葡萄叶,闷声说:“可是,阿婆她自己一个人……”
小姑在那边叹了口气,“这个事情我跟妈也说过很多次了,妈上了年纪,不想再搬来搬去的,但小姑还是希望你来榆城,毕竟榆城的师资要比你现在的学校好太多,你也马上高二了,再过个两年就高考了,小姑是过来人,知道这个在这个社会生存有多不容易,也是希望你有个好未来。”
我正要说话,余光瞥见阿婆推开大门进来,下意识放下了手机。
阿婆笑着说:“和阿茹打电话啊。”
我点了点头。
阿婆摆摆手,进堂屋去了,“那你们继续说。”
我拿起手机,小姑似乎也有事情忙,匆匆说了两句,让我再考虑考虑,就挂断了电话。
夜里我们在前院的葡萄架下面乘凉,阿婆的收音机照旧放着黄梅戏。
陶书石躺在凉椅上,指着天空说:“我们那里看不到这样的天空。”
乡下的天空是星星灯,城市的天空是霓虹灯。
阿婆笑着说:“每一片天空有每一片天空的好看,每个人追求不一样,你喜欢这里的宁静自然,也有人喜欢远方的热闹绚丽,不管哪里,只要你喜欢,都是安逸的。”
末了,阿婆看了我一眼。
是了,陶书石和阿婆都是喜欢宁静自然的人,而我是喜欢热闹绚丽的人。
上一世小姑也说要接我去榆城读书,我是想出去闯一闯的,但又顾念着留在这里的阿婆,所以拒绝了小姑,那个时候,阿婆也说过一番类似的话。
但最后我还是没有去榆城,为此阿婆还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恨铁不成钢。
陶书石很上道,“阿婆说的是。”
他又指着顶上的葡萄说:“这个现在能吃吗?”
我看了一眼,前院的夜灯在这个角落投下一点影影绰绰的光,依稀可以看到葡萄藤上面挂着的一串又一串翠绿的葡萄。
我没说话,看了陶书石一眼。
我真的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是陶书石的家。
阿婆笑眯眯的,“你摘着吃呗,我和小鱼都不喜欢吃。”
陶书石有些惊讶,“你不喜欢吃葡萄?”
我咳了一声,应的有些含糊,其实是喜欢的,很喜欢,上辈子一到葡萄成熟的季节,冰箱里就随时都有葡萄,是陶书石买的。
得到了阿婆的首肯,陶书石站起身来去摘葡萄,嘀咕了一句:“真的吗?”
他先是给阿婆送了一小簇,阿婆摆摆手,“我老了,牙咬不动了,你们吃,你们吃。”
陶书石于是递给我。
我说:“你吃呗,这儿这么多呢,我想吃自己摘。”
连着被两个人拒绝,陶书石也没察觉有什么问题,重新躺在椅子上,问了我一句:“没打农药吧。”
“没有。”
他放下心来,揪了一颗葡萄用衣摆擦了两下,扔进了嘴里。
下一刻他的面容就变得扭曲起来,从平静到满脸褶子,只用了一秒,堪比川剧变脸。
哪里有什么不爱吃,就是不好吃罢了,又酸又涩。
看的出来陶书石很痛苦,但是良好的教养让他没办法在人前吐出来,只能咬碎葡萄和籽吞。
阿婆还是笑眯眯的,“小陶啊,好吃吗?”
陶书石一噎,有些委屈,“奶奶!”
阿婆摇着蒲扇,眼神示意我道歉。
我一脸无辜,又不是我叫他摘的。
阿婆继续示意。
我不为所动。
阿婆伸出食指,偷偷比了个数字。
给钱是吧,给钱就好办啊。
我咳了一声,转过去对着陶书石说:“对不起,冰箱里有西瓜,我去给你洗点儿。”
陶书石一脸生无可恋,还在消化葡萄的味道。
我说:“这葡萄是酸了点儿,我给你倒杯水漱漱口吧。”
陶书石蹭一下站起来,瞥了我一眼,“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说完去了厨房,看样子是自己去漱口了。
“……”
得嘞,都是我的问题。
我跟阿婆说:“别忘了噢。”
阿婆没好气,“你看看你,你再看看人家。”
我一脸懵,不服气说:“我又怎么了!”
阿婆指了指后院,我顺着看过去,后院的灯亮着,应该是陶书石把没吃的葡萄扔进鸡舍里了。
这是无用功,这个葡萄,鸡是不吃的,但这不妨碍阿婆夸陶书石。
我算是发现了,陶书石是天上的月亮,我是地上的泥巴。
接下来的几天我带陶书石几乎把整个岛都逛了一遍。
吃了晚饭后,他跟我说:“后天我要走了。”
我说:“注意安全。”
他扭捏了一会儿,问我:“我能出海去看看吗?”
难怪今天在码头,这厮一直盯着那些渔船看,原来是打得这个主意。
我告诉他:“家里只有我和阿婆,没有能带你出海的人,而且,阿婆肯定不同意我们出海的。”
陶书石哦了一声,默默收拾碗筷去了厨房。
我有些无奈,其他的都还好,这个要求我是肯定无法满足的。
“小鱼。”
我转头,是彭佳。
阿婆吃饭吃得快,吃完就去找彭阿婆了,彭佳没准是来传话的。
她手里还拿着一筐什么,走进了,我才看清楚,是一筐葡萄。
“……”
彭佳不知道前些晚上的故事,径直走进来,打开冰箱把葡萄往里面放,“诺,你喜欢吃的葡萄,妈妈前些天去县里,周阿婆拜托妈妈买的。”
我手忙脚乱去捂她的嘴。
但是厨房的陶书石已经听到了,围着围裙,拿着洗碗帕,一脸幽怨地探出一个头,无声控诉我。
彭佳沉默片刻,大叫起来,“周余你给我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反正不是你想的那回事。”
彭佳指着陶书石,“那他是谁,田螺公子?”
又指了指她自己,“我像傻子吗?”
陶书石缩回头去,并且非常贴心地关上了厨房的门。
“……”
彭佳捏住我的肩膀,推着我往楼上房间走。
“砰”的一声,木门关上。
“解释。”
彭佳一脸冷酷,那神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怎么对不起她了。
我翻了个白眼,揉了揉肩膀,“来旅游的,找错了地方,村里没旅馆,就住这里了。”
彭佳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和他 ,是什么关系。”
我摊手,“事实上,我和他才认识一周左右。”
彭佳一脸不相信。
我又耸肩,“不然呢,你在我们村,我们镇,我们县,我们学校,在任何一个地方见过他吗?”
彭佳皱眉,“他哪儿人。”
“榆城。”
彭佳默默良久,“……长的倒挺不错的。”
我深以为然。
彭佳看我一眼,说:“吃软饭的小白脸。”
“……倒也不能这么说。”
彭佳眯着眼凑近,“你喜欢他?”
“啊?”
彭佳说:“我还没怎么他呢,你就上赶着护了?”
我伸出一根手指,“就事论事。”
彭佳点头,“好,就事论事,他付房租了吗?”
我摇头。
彭佳下定论,“白住。”
彭佳又问:“付饭钱了吗?”
我又摇头。
彭佳下定论:“白吃。”
彭佳又又问:“他这几天对你好吗?”
我这次点头。
彭佳一锤定音,“典型吃软饭的小白脸。”
她斜我一眼,“小鱼,你觉得呢。”
你问我?
我哪里敢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