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昭慈寺,马车为避开人,绕了一圈,驶进夹道街。
街道两旁零次栉比皆是勋贵人家,连树梢的知了被打了干净,生怕扰了贵人清净。
此时却有断断续续的喧闹声传来,若不是金吾卫拦着,只怕大时雍坊立时就会被踏平。
元徽月挑起纱帘,满脸深色。为了不让业清与乐她们被父皇降罪,她终究还是妥协了。
但当灾民的怒骂不断传进元徽月耳朵时,兴与亡的谶言也挥之不去。
“兄弟们!咱们把公主府拆了,够我们活几辈子!”
一声振臂高呼后,便是阵阵鞭笞响声,凄厉的尖叫吓掉了元徽月手里的绢扇。
业清赶紧宽慰,却会错了意:“那些刁民不体谅公主的难处,实在——”
“住嘴!”元徽月厉声呵斥,见业清委屈,又只能叹息。
她的两个婢女自小跟着她,千错万错,皆是被她耳濡目染,她又有什么脸面指责?
“那些贺礼必须退掉。浙江的涝灾还没解决,我们这边又有大旱,听说上个月山西几座铁矿坍塌,压死了几万人,李闻德是从哪里掏出的银子给我送礼?”
害她声名狼藉至此,李闻德简直其心可诛!
业清试探:“那传李大人来问问?”
李闻德悠哉游哉地等在珠镜阁前,看着几箱他努力的结果,满心等着美人的赏赐。
殊不知匆匆赶来的,是盛怒的乐陵公主。
李闻德连忙行礼:“公主金安。”
工部的人知道乐陵公主素喜骄奢,哪怕九州大地饿殍遍野,公主府也修得是雕梁画栋,犹如仙境。
如今却犹如芒刺在背,让元徽月觉得自己该下地狱。
元徽月拿起一匹绸缎,想到沸腾的民怨,质疑道:“本宫什么时候说了要接你的贺礼?”
没等到元徽月的免礼,李闻德心中不快,抬头飞快瞥了一眼元徽月:“回公主,贺礼一如往年规制,往年公主都是满意的,今年若是公主又有什么要求,臣回去改了便是。”
元徽月柳眉一挑:“你是说本宫多事了?”
“臣不敢!”李闻德嘴皮子翻得极快:“臣食君之禄,自该为君分忧,惹了公主不快,臣马上就去向圣上请辞。”
他清楚皇帝的心思,也清楚皇帝对这个女儿的心思,对这位看似金尊玉贵的公主并不如面上那般恭敬,话里话外都是用皇帝敷衍。
元徽月气笑了,但多年横行霸道惯了,驳斥信手拈来:“你说你是父皇的人,那难道是父皇要你去搜刮民脂民膏的?”
李闻德大惊:“臣冤枉,公主厌恶臣,将臣赶走便是,何来这等诛心之言!”
元徽月冷哼一声,将绸缎扔到李闻德面前:“冤枉你?这几箱贺礼折合白银几两?山西矿山坍塌,你又出了几两白银抚恤?你若还有良知,就将贺礼拿去赈灾!”
李闻德深知自己的任务,是万不能收回贺礼的,计上心来,老泪纵横:“抚恤事宜臣早已派人安排下去了,但历朝历代,天灾总是难以避免,臣怎么能因为一次意外就耽搁公主生辰大事?公主若要说臣失职,臣也只错在没能教诲百姓,没让百姓理解朝廷的辛苦。”
元徽月脸愈发阴沉,李闻德更是痛心疾首:“但臣以圣贤为师,以君父为天,为官勤勤恳恳数十年,虽不是名士能臣,却也绝不接受公主说臣压迫百姓!公主可以杀臣,却不能侮辱臣!”
两榜进士,官拜二品,李闻德一张利嘴,元徽月根本不是对手,脸色青了又白。
“公主还觉得贺礼不清白,那臣只能以死明志!”李闻德看了她一眼,作势就要往廊柱上撞去。
“大人冷静——”
“护卫!护卫!”
元徽月头晕脑胀,不明白李闻德为何死也不肯退贺礼。而手下人怎敢让二品重臣受伤,齐齐去拦他,一时间满院鸡飞狗跳。
就在这时,门房却连滚带爬跑了进来:“不好了,公主,门口有刁民闹事,人太多了,金吾卫根本拦不住!”
业清似乎没想到会闹成这样,拉着元徽月就要去后门:“公主快走,咱们进宫去避一避!”
“逃?那闹到皇城,又能逃去哪!”元徽月陡然清醒,甩开业清,走到李闻德面前,满心愤慨:“你们放开他,让他去撞!”
手下人没有敢不听的,李闻德被松开,向前趔趄了一步,却好似被元徽月怔住了,没有动静。
元徽月深吸一口气,冷笑道:“李闻德,你不敢死,那就在这里亲眼看着,你的几箱贺礼,是怎么逼死本宫的!”
“妖女出来了!就是她!她抢了圣上给我们的赈灾粮!”
“还给我们!妖女!”
元徽月刚跨出门槛,就被石阶下乌泱泱的人头骇了一跳。粗略一算有百十人,金吾卫拦不住,马上城防司的兵马赶到,也能拦住。
她的确可以向业清所说,躲进皇宫,避过这一趟风头。
但元徽月看到的,是这些人背后的滔天之怒,是她生死都逃不掉的罪孽。
公主都出府了,李闻德哪敢躲在后面,他连忙跑上前尽忠尽责,朝金吾卫大吼:“这点人都拦不住,你们都干什么吃的!给我狠狠地打!”
几条长鞭破空,在个个皮包骨的身躯上留下可怖的红痕,他们哀嚎逃窜,却没一个后退的,高喊着要元徽月归还粮食,鲜血淋漓也不肯低头。
元徽月恍然,一道道鞭伤,那便是半年后对准她的箭矢,因果报应,一点也不冤枉。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她要是想活下来,该救的人不是她自己,而是万千百姓。
“住手!都给本宫住手!”
“公主,这些刁民不打不成器的——”
“啪!”
元徽月一记清脆的巴掌声落下,所有人都傻眼了,鞭子停在半空,人群躁动渐平,只有元徽月胸口起伏,呼吸急促。
李闻德摸了摸脸颊,有些不可置信,浑身气得发颤,就连皇帝都会给他几分脸面,这个贱人!
“公主今日可以打臣,但上有天子,下有都察院,殴打重臣这样的罪名,公主真的担得起么!”
元徽月看着泛红的掌心,同样才意识到自己情急下做了什么。父皇疼她,也是因为她从不涉及朝局,李闻德背后是同气连枝的士大夫们,如今在众目睽睽下被羞辱,元徽月岂能躲过文官们的口诛笔伐?
但元徽月又看向了石阶下一双双隐隐希冀的目光,忽然就想起了火中的檀木签。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但换言之,她若能爱惜百姓,是不是就不会被千夫所指,死在半年后了?
李闻德见元徽月没有说话,暗自嘲笑一声,百姓也失望地低下头。
却见元徽月握紧掌心,忽然拔高了声音:“当朝宰辅见了本宫也无有不敬的,你算什么?”
众人具是一愣,李闻德刚要反驳,就被元徽月堵回去:“这里是本宫的地方,还轮不到你做主!”
金吾卫闻言,连忙收起鞭子。李闻德面色有些尴尬,阴恻恻道:“臣只是为了保护公主,公主府价值连城,怎么能被刁民破坏?”
被戳中痛点,石阶下的百姓果然又被挑起怒火,对元徽月刚建立的信任转瞬即逝。
只要金吾卫又动手,李闻德马上又能立于不败之地。
“都不许伤人!”谁知元徽月又上前一步,坚定道:“本宫就站在这里,你们若只是想杀我泄愤,大可动手!”
百姓怀疑自己听错了,反而僵在原地。
元徽月趁机继续解释:“但若是有冤屈,天子脚下,悠悠众口在此,你们说,我改。倘若你们合情合理,而我仗势欺人,皇天在上,九州万方之祸,请尽加诸我一人之身!”
“公主!”业清双目含泪,想要元徽月收回最后那句话。李闻德在元徽月与刁民间来回看了几眼,敏锐意识到此局将败。
西移的金乌洒在元徽月身上,朦胧模糊。
良久,终于有胆大的百姓开口:“今年天怪,种不出庄稼,圣上心疼我们,说这半个月每人每日能领半斗米,结果才领三天,昨天官府就说没粮了!”
说话的人一身粗布短打,连指甲缝里都是泥巴,他身后的庄稼人也站出来,满腔义气:“明明有钱给你,咋没钱给我们!”
“就是!我看是老天爷也不高兴你,才又不刮风又不下雨,你害死我们了!”
愈说愈苦,人群又激愤起来,金吾卫只能竭力维持着,胆小的仆从听到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连忙跪在了地上。
“既然是这样——”元徽月对他们有愧,竟不敢直视,后退两步,转过身死死盯住李闻德:“李闻德,你听清楚了?圣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你自诩鞠躬尽瘁,今天你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告诉本宫,那些贺礼怎么处置?”
进退维谷之际,李闻德才知道自己今日犯了什么错。他看着元徽月,怎么也想不通,往日里那个跋扈的蠢货,今日怎么就转了性?
但他的身后人不许他认输,只能垂死挣扎。
“公主,此事臣如何能做主?”
“利国利民之事,本宫不明白你在怕什么。”
李闻德无话可说,朝小厮挥了挥手:“如公主所愿,臣会将这些贺礼带去京畿府,充作赈灾用。”
石阶下的欢呼雀跃震耳欲聋,元徽月松了口气,终于笑出来。
“但是……”李闻德咬牙,他的声音淹没在人潮中,却清晰传进了元徽月耳中:“布衣之怒尚不足道,天子之怒,公主又该如何?”
元徽月的笑淡了下来,犹如漫天烟火流逝,只剩下黑夜森森寒气。
她听懂了李闻德的暗示,却也听不懂。
她的父皇,为何会因她退还贺礼动怒?
言毕,李闻德转头看向了抬来贺礼的方向,以及最末尾,那座巨大的、装了两个奴隶的金笼。
为了活命,他要做最后一搏。
街道两旁零次栉比皆是勋贵人家,连树梢的知了被打了干净,生怕扰了贵人清净。
此时却有断断续续的喧闹声传来,若不是金吾卫拦着,只怕大时雍坊立时就会被踏平。
元徽月挑起纱帘,满脸深色。为了不让业清与乐她们被父皇降罪,她终究还是妥协了。
但当灾民的怒骂不断传进元徽月耳朵时,兴与亡的谶言也挥之不去。
“兄弟们!咱们把公主府拆了,够我们活几辈子!”
一声振臂高呼后,便是阵阵鞭笞响声,凄厉的尖叫吓掉了元徽月手里的绢扇。
业清赶紧宽慰,却会错了意:“那些刁民不体谅公主的难处,实在——”
“住嘴!”元徽月厉声呵斥,见业清委屈,又只能叹息。
她的两个婢女自小跟着她,千错万错,皆是被她耳濡目染,她又有什么脸面指责?
“那些贺礼必须退掉。浙江的涝灾还没解决,我们这边又有大旱,听说上个月山西几座铁矿坍塌,压死了几万人,李闻德是从哪里掏出的银子给我送礼?”
害她声名狼藉至此,李闻德简直其心可诛!
业清试探:“那传李大人来问问?”
李闻德悠哉游哉地等在珠镜阁前,看着几箱他努力的结果,满心等着美人的赏赐。
殊不知匆匆赶来的,是盛怒的乐陵公主。
李闻德连忙行礼:“公主金安。”
工部的人知道乐陵公主素喜骄奢,哪怕九州大地饿殍遍野,公主府也修得是雕梁画栋,犹如仙境。
如今却犹如芒刺在背,让元徽月觉得自己该下地狱。
元徽月拿起一匹绸缎,想到沸腾的民怨,质疑道:“本宫什么时候说了要接你的贺礼?”
没等到元徽月的免礼,李闻德心中不快,抬头飞快瞥了一眼元徽月:“回公主,贺礼一如往年规制,往年公主都是满意的,今年若是公主又有什么要求,臣回去改了便是。”
元徽月柳眉一挑:“你是说本宫多事了?”
“臣不敢!”李闻德嘴皮子翻得极快:“臣食君之禄,自该为君分忧,惹了公主不快,臣马上就去向圣上请辞。”
他清楚皇帝的心思,也清楚皇帝对这个女儿的心思,对这位看似金尊玉贵的公主并不如面上那般恭敬,话里话外都是用皇帝敷衍。
元徽月气笑了,但多年横行霸道惯了,驳斥信手拈来:“你说你是父皇的人,那难道是父皇要你去搜刮民脂民膏的?”
李闻德大惊:“臣冤枉,公主厌恶臣,将臣赶走便是,何来这等诛心之言!”
元徽月冷哼一声,将绸缎扔到李闻德面前:“冤枉你?这几箱贺礼折合白银几两?山西矿山坍塌,你又出了几两白银抚恤?你若还有良知,就将贺礼拿去赈灾!”
李闻德深知自己的任务,是万不能收回贺礼的,计上心来,老泪纵横:“抚恤事宜臣早已派人安排下去了,但历朝历代,天灾总是难以避免,臣怎么能因为一次意外就耽搁公主生辰大事?公主若要说臣失职,臣也只错在没能教诲百姓,没让百姓理解朝廷的辛苦。”
元徽月脸愈发阴沉,李闻德更是痛心疾首:“但臣以圣贤为师,以君父为天,为官勤勤恳恳数十年,虽不是名士能臣,却也绝不接受公主说臣压迫百姓!公主可以杀臣,却不能侮辱臣!”
两榜进士,官拜二品,李闻德一张利嘴,元徽月根本不是对手,脸色青了又白。
“公主还觉得贺礼不清白,那臣只能以死明志!”李闻德看了她一眼,作势就要往廊柱上撞去。
“大人冷静——”
“护卫!护卫!”
元徽月头晕脑胀,不明白李闻德为何死也不肯退贺礼。而手下人怎敢让二品重臣受伤,齐齐去拦他,一时间满院鸡飞狗跳。
就在这时,门房却连滚带爬跑了进来:“不好了,公主,门口有刁民闹事,人太多了,金吾卫根本拦不住!”
业清似乎没想到会闹成这样,拉着元徽月就要去后门:“公主快走,咱们进宫去避一避!”
“逃?那闹到皇城,又能逃去哪!”元徽月陡然清醒,甩开业清,走到李闻德面前,满心愤慨:“你们放开他,让他去撞!”
手下人没有敢不听的,李闻德被松开,向前趔趄了一步,却好似被元徽月怔住了,没有动静。
元徽月深吸一口气,冷笑道:“李闻德,你不敢死,那就在这里亲眼看着,你的几箱贺礼,是怎么逼死本宫的!”
“妖女出来了!就是她!她抢了圣上给我们的赈灾粮!”
“还给我们!妖女!”
元徽月刚跨出门槛,就被石阶下乌泱泱的人头骇了一跳。粗略一算有百十人,金吾卫拦不住,马上城防司的兵马赶到,也能拦住。
她的确可以向业清所说,躲进皇宫,避过这一趟风头。
但元徽月看到的,是这些人背后的滔天之怒,是她生死都逃不掉的罪孽。
公主都出府了,李闻德哪敢躲在后面,他连忙跑上前尽忠尽责,朝金吾卫大吼:“这点人都拦不住,你们都干什么吃的!给我狠狠地打!”
几条长鞭破空,在个个皮包骨的身躯上留下可怖的红痕,他们哀嚎逃窜,却没一个后退的,高喊着要元徽月归还粮食,鲜血淋漓也不肯低头。
元徽月恍然,一道道鞭伤,那便是半年后对准她的箭矢,因果报应,一点也不冤枉。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她要是想活下来,该救的人不是她自己,而是万千百姓。
“住手!都给本宫住手!”
“公主,这些刁民不打不成器的——”
“啪!”
元徽月一记清脆的巴掌声落下,所有人都傻眼了,鞭子停在半空,人群躁动渐平,只有元徽月胸口起伏,呼吸急促。
李闻德摸了摸脸颊,有些不可置信,浑身气得发颤,就连皇帝都会给他几分脸面,这个贱人!
“公主今日可以打臣,但上有天子,下有都察院,殴打重臣这样的罪名,公主真的担得起么!”
元徽月看着泛红的掌心,同样才意识到自己情急下做了什么。父皇疼她,也是因为她从不涉及朝局,李闻德背后是同气连枝的士大夫们,如今在众目睽睽下被羞辱,元徽月岂能躲过文官们的口诛笔伐?
但元徽月又看向了石阶下一双双隐隐希冀的目光,忽然就想起了火中的檀木签。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但换言之,她若能爱惜百姓,是不是就不会被千夫所指,死在半年后了?
李闻德见元徽月没有说话,暗自嘲笑一声,百姓也失望地低下头。
却见元徽月握紧掌心,忽然拔高了声音:“当朝宰辅见了本宫也无有不敬的,你算什么?”
众人具是一愣,李闻德刚要反驳,就被元徽月堵回去:“这里是本宫的地方,还轮不到你做主!”
金吾卫闻言,连忙收起鞭子。李闻德面色有些尴尬,阴恻恻道:“臣只是为了保护公主,公主府价值连城,怎么能被刁民破坏?”
被戳中痛点,石阶下的百姓果然又被挑起怒火,对元徽月刚建立的信任转瞬即逝。
只要金吾卫又动手,李闻德马上又能立于不败之地。
“都不许伤人!”谁知元徽月又上前一步,坚定道:“本宫就站在这里,你们若只是想杀我泄愤,大可动手!”
百姓怀疑自己听错了,反而僵在原地。
元徽月趁机继续解释:“但若是有冤屈,天子脚下,悠悠众口在此,你们说,我改。倘若你们合情合理,而我仗势欺人,皇天在上,九州万方之祸,请尽加诸我一人之身!”
“公主!”业清双目含泪,想要元徽月收回最后那句话。李闻德在元徽月与刁民间来回看了几眼,敏锐意识到此局将败。
西移的金乌洒在元徽月身上,朦胧模糊。
良久,终于有胆大的百姓开口:“今年天怪,种不出庄稼,圣上心疼我们,说这半个月每人每日能领半斗米,结果才领三天,昨天官府就说没粮了!”
说话的人一身粗布短打,连指甲缝里都是泥巴,他身后的庄稼人也站出来,满腔义气:“明明有钱给你,咋没钱给我们!”
“就是!我看是老天爷也不高兴你,才又不刮风又不下雨,你害死我们了!”
愈说愈苦,人群又激愤起来,金吾卫只能竭力维持着,胆小的仆从听到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连忙跪在了地上。
“既然是这样——”元徽月对他们有愧,竟不敢直视,后退两步,转过身死死盯住李闻德:“李闻德,你听清楚了?圣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你自诩鞠躬尽瘁,今天你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告诉本宫,那些贺礼怎么处置?”
进退维谷之际,李闻德才知道自己今日犯了什么错。他看着元徽月,怎么也想不通,往日里那个跋扈的蠢货,今日怎么就转了性?
但他的身后人不许他认输,只能垂死挣扎。
“公主,此事臣如何能做主?”
“利国利民之事,本宫不明白你在怕什么。”
李闻德无话可说,朝小厮挥了挥手:“如公主所愿,臣会将这些贺礼带去京畿府,充作赈灾用。”
石阶下的欢呼雀跃震耳欲聋,元徽月松了口气,终于笑出来。
“但是……”李闻德咬牙,他的声音淹没在人潮中,却清晰传进了元徽月耳中:“布衣之怒尚不足道,天子之怒,公主又该如何?”
元徽月的笑淡了下来,犹如漫天烟火流逝,只剩下黑夜森森寒气。
她听懂了李闻德的暗示,却也听不懂。
她的父皇,为何会因她退还贺礼动怒?
言毕,李闻德转头看向了抬来贺礼的方向,以及最末尾,那座巨大的、装了两个奴隶的金笼。
为了活命,他要做最后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