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势弱,想要筹谋自身不外两条路,招揽幕僚,投靠他人。唐初科举以来,多有寒门士子饱学而无身,到武周之后,寒门交连,德宗年间成唯才是举之风,多有隐士入高门。

    数月后,李悟开始在府中供养幕僚,门人多知道他好论黄老,崇尚名士。

    七月十九,有个自称要推举师门长者的幕僚来拜见他,他便在晚膳后传人到院中议事。

    府外天色将暗,火烧的夕阳整个沉沦下去,眼看便要被山峦吞没。书室里的光淡了,李悟并不点灯,转将笔搁下,提起新抄的一页纸,满篇墨迹湿湿,笔法圆融迅疾,并无半点犹疑。

    “你要推举何人?”

    堂下人长作一揖。

    “启禀殿下,是故东宫侍读,将为东宫詹事、却遭贬出京的进士公孙要。”

    “细细讲来。”

    眼前之人才干平平,不足为论,他的师兄却师承当世大儒,乃朝中名士,如非中年落魄,应是东宫班底之选,不见得能被绛王府招揽。

    李悟当然有所耳闻,至于被贬出京,凭他如今开府亲王的身份,只要不事涉宫中,一言召回还是能做到的。

    听罢幕僚陈述的前因后果,他不由眯起眼。

    “这么说,昔年公孙要被贬,是因为他为同僚所误,得罪了岳家?”

    “回殿下,正是如此。”

    幕僚直起身:“未知殿下作何打算?师兄盘桓京城数年,心结唯有此事,必不肯轻易罢休,可若是殿下出面....唉,按李尚书的脾气,可未必会听。”

    “你倒机巧,谁说本王要出面?”

    李悟盯着砚台中依旧漆黑如新的墨色,忽而一哂。

    “男儿膝下有黄金,你师兄未必对李家女多么情深,若仅仅是介怀当年屈辱,抹除他心结又有何难。”

    说话间,他却是想起了佛诞那晚,在王府后园遇见的小官媒。

    四月廿二,祈福日。

    玄都观山门大开,竖起经幡,长阶梯下,前来参加祈福法会的百姓大排长龙,几乎涌到崇业坊外。

    唐皇崇道,不仅尊先祖李耳,历来亦贵封道教,一朝国师常出道门之中。故那晚李悟言客居王府做法事,小官媒便对他很是崇敬。

    讲经堂前,他端坐法坛之上,戴六角莲花冠,着法衣,虚敛双目,实则已将人群尽收眼底。

    他派人打探过,长安官媒乃三代单传,令狐喜年方十六,乃家中独子,世袭父业不久,虽有众媒之首荣誉,却因资历尚浅难以服众。

    估算着从城南到玄都观的距离,他找向人流末端,终于在一行士绅官员的车马中发现了她。

    车驾外缀着丝帘,应是家中女眷,她身量不过高出马背一头,御马前行却进退有度、从容不迫,待行至人群外,跃下马来,身姿潇洒,一张白嫩的少年面容却仿佛点缀桃蕊般,略显出一点嫣红。

    李悟收回视线,心下莫名有些愉悦。

    法会肃穆,他虽假托法师之名,也不得不用心念诵,故而待整场斋蘸完毕,她走到近前,李悟才得空与她说话。

    “法师有礼。”

    令狐喜一板一眼冲他行礼,两手结印,举至齐眉。来批命祈福的人并不少,但如此标准的手印,他倒是第一次在俗家身上见。

    “无量天尊...公子有礼。”

    他语带笑意,霎时便想打破这庄重。

    “公子那晚,才说要登门拜谢,如今不过半月,已认不出贫道了么?”

    她一惊,抬头。

    “是——心吾道长”

    她嗫嚅了一下,似是太过惊讶而不知该说什么。

    白日里,近距离看她相貌,便比那日还稚嫩了些,不,与其说是稚嫩,不如说是童子气,双颊饱满,印堂明亮,带着些着实教人喜欢的英朗和娇艳。

    他笑意更深,从法坛上起身朝她走去:“好啦、好啦,公子贵人多忘事,贫道亦不敢怪罪于你,今日公子是来批命,解签,还是求姻缘?”

    她面色一肃,散印变拱手。

    “道长折煞了,那日自王府离去,某一直未忘道长引路之谊,只是多方打听,一直未曾得见道长玄踪。”

    “今...”

    “诶”

    他听得头疼,见这小大人似的官媒还要再说,连忙将她搀起。

    “公子年岁尚浅,性情天真,那日竹园中妙语连连,我甚是欢喜,今日不过换一场合,又何须肃穆至此?”

    “怪罪一事,我不过玩笑罢了...实则,我来此挂单做法会,却也是记挂公子你啊”

    他笑眯眯扶住她的手,却感到人有些慌张,轻啊一声,霎时便从他掌中抽离。

    李悟有些讶然,望着她连连眨动的眼睫,头一次对自己的亲和力产生了疑心。

    ...

    观内,桃林茶室。

    应付完善众的李悟脱下繁琐法衣,一身常服,在案后煎茶。

    水沸,取饼,令狐喜看看桌面,又看看他不时皱起而陷入深思的眉头,无奈伸手接过:“道长放下罢,我来即可。”

    他面色如常,轻咳一声。

    “嗯...多年未侍奉师父身边,茶艺倒是有些生疏了。”

    这并非胡言,他自幼侍奉广宁真人座下,虽因占个皇子的名头有粗使仆役,也需做些弟子之礼,因而学会了不少料理之事。

    也许真是由俭入奢易...反之,则有些为难。

    当下,看令狐喜端过茶具,敛容静坐,正身抬臂,十指行云流水的炙,碾,罗,他不由赞叹:“公子六艺臻善,我很是佩服。”

    她泰然一笑,显是受夸习惯了。

    此时春好,玄都观桃林盛放,暖风吹入竹帘,捎带几片花瓣落在窗前。檐下铜制风铃轻轻摇动,帘外传来低低铃音,一片闲适中,李悟端详着眼前这个小他四岁的少年人。

    他那时并未怀疑起男女之分,只是觉得对方虽稚嫩,却心性温善,毫无骄矜,也许他是为招揽座下幕僚、故而要用到官媒权责而接近她,但在这份利用背后,因喜爱之情延伸出的亲近,却容不得他否认。

    下一刻,她抬眸,他便露出无懈的浅笑:“绿意徐徐,满室生香,我倒要尝尝公子手艺了。”

    “请。”

    借雾中遮掩,他余光看她专注地收整碗盖,将用过的竹夹搁置一旁,之后便束手而坐,眼神期待。

    分明带着满心算计而来,但在春日和煦的阳光里,他却有了刹那恍惚。

章节目录

唐|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山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狋并收藏唐|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