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阳光正好,自那日离开齐王府已经过了一个月,上官瑜的伤也好了许多。
池曜一大早便将幸蕊和蓉昔送进了齐王府,将二人安顿妥当后,立刻带着上官瑜来到了绥远军营。
毕竟这一个月来,大臣们就池曜消失一事多次上书,皇上无法明示立场,只能派人着手调查此事,眼看着调查的人就要来到绥远,他才急忙带着上官瑜藏入军中。
中军帐内,池曜坐在正中,几位身着铠甲的将领分坐两旁。上官瑜身着墨色衣衫,扮作男子模样,静静站在池曜身后。
一位大胡子将领看着上官瑜,脸上还蒙着一个墨色方巾,便开口问道:“池将军,你身后这人是谁,为何这个打扮?”
池曜回过头,这才注意到了她脸上的方巾,“赶快扯下来,你这是掩耳盗铃,大家反而会更注意你的脸!”
上官瑜并未行动,内心更是极度抗拒。
池曜则继续解释道:“这是我一位副将的孩子,前些日子家中失火,双亲皆丧于火海,我便把她带在身旁。”
众人目光纷纷聚拢过来,池曜见她扭扭捏捏,大手一扯,她的脸瞬间暴露在众人面前。
上官瑜看着众人的灼灼目光,扯过池曜手中的方巾跑出了营帐。
她一路捂着脸,避开人群,跑着跑着竟撞到了一个庞然大物。
只听那人大吼一声:“哪里来的野孩子,不要命了!”
上官瑜顺着声音的方向抬起头,只见一个士兵用手拎着一个小男孩的衣领,男孩悬在空中,不停地瞪腿抵抗。
上官瑜眼看着小男孩就在死在自己面前,便没有多想,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撞向庞然大物的肚子,那人疼得松开了男孩的衣领。
男孩顺势跌落在地,一群人正要蜂拥而上之际,男孩一手拽住上官瑜的手,一手抓起一把沙土,向众人投去。
男孩拽着上官瑜钻进树林,一路狂奔,那群人如发疯的野狗,一路狂追。
直至二人被堵到马场门前,大门紧闭,二人再无退路。
众人得意洋洋,步步紧逼,这场面似乎是勾起了上官瑜的回忆,她双腿发软,跌坐在地。
千钧一发之际,二人身后的大门打开,池曜正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门口,池曜见状一手捞起地上的两个小家伙,一手举起长枪。
长枪在空中一阵挥舞,众人纷纷散去,只有刚才的“庞然大物”还留在原地。
上官瑜坐在马上才发现,所谓“庞然大物”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只听他对着池曜叫嚣道:“你初来乍到,别以为武艺高强我就会怕你,我可是齐王妃的外甥,你赶快带着这两个小兔崽子向我求饶。”
池曜闻声跳下马,刚举起长枪向前一推,只见那“庞然大物”再次跌倒在地。
池曜再上前一步,那人便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男孩见此场景立刻跳下马来,跪倒在池曜面前,“大英雄,求您收我为徒!”话还未说完,男孩便朝着地面疯狂磕头。
池曜蹲下身来,看着面前灰头土脸的小男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抬头,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说道:“我叫箫衍峄。”
“你这名字,你和齐王是什么关系?”
箫衍峄犹豫片刻,回道:“那是我父王!”
池曜震惊地问道:“那你为何会流落至此?”
箫衍峄闻声泪如雨下,呜咽着说道:“我母亲被齐王妃陷害,含冤而死,我前去找父亲理论,父亲却认为我诬陷她,将我罚到军中历练。”
上官瑜趴在马上说道:“所以刚才那人才要至你于死地。”
箫衍峄回头看着上官瑜点了点头。
池曜思索着开口道:“这毕竟是你一面之词,你若要防身,我倒是可以教你些武艺,至于拜师就免了吧!”
上官瑜见池曜出言拒绝,立刻急的跳下马来,以至于摔了个屁墩儿,她并未在意,立刻起身拉住池曜的手说道:“就收下他吧!你看,他多可怜!”
池曜一下子将手抽了出来,狠狠地丢下一句:“不要管闲事,”便转身离开。
万千委屈一时间涌上心头,上官瑜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萧衍峄并未劝说,只是默默的守在她的身旁。
二人就这样坐到了太阳落山,天色逐渐昏暗,一间间营帐亮起灯光,饭菜的香气飘荡在空气中。
上官瑜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她抽泣着问道:“你有营帐吗?”
箫衍峄看着远方,回道:“我和刚才那些人住在一起,现在回去,他们会打死我。”
二人正在原地发愁,突然头顶传来一个声音,“回家,吃饭!”
上官瑜抬头看见池曜,没有片刻犹豫,拉着箫衍峄的手就朝营帐走去。
温暖的营帐,炖的软烂的大肘子冒着热气,二人不再犹豫,坐下大快朵颐。
池曜看着上官瑜的样子,早已没有了昔日小公主的模样,本想道歉,可是话到嘴边,如何也说不出口。
上官瑜偶然对上的池曜的眼神,严肃、深邃,误以为他在对她狼吞虎咽的模样生气,便放慢节奏,慢条斯理的吃起饭来,尽量降低存在感。
道歉的话池曜实在说不出口,只好作罢,转而说了另一件事。
“罢了,既然我们三个都是天涯沦落人,你就跟在我们身边,但切记不要再惹出是非。”
箫衍峄看着池曜,激动地又多吃了两个肘子。
池曜走出营帐,看着天上的月亮,长叹一声,心中全是对幸蕊的思念和担忧。
“……”
齐王府,雪竹院
“蕊儿,你小小年纪竟然还有这样的绣工,是和谁学的?”蓉昔手里抱着暖炉坐在炕边,惊奇地盯着幸蕊手中的绣线飞舞。
幸蕊闻声突然停顿下来,轻声回道:“是娘亲。”
蓉昔心中一颤,毕竟从那夜之后,池曜并未直接告诉幸蕊她母亲的死,只是含糊其辞地告诉她,语糖要离开些日子。
幸蕊红着双眼,抬头问道:“娘亲她是不是不会再回来了,她真的死了吗?”
蓉昔震惊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偷偷听到了您和父亲的谈话。”幸蕊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留着眼泪。
事情终是瞒不住的,蓉昔立刻将幸蕊搂在怀中,安慰道:“是我不好,口无遮拦,不该提起的伤心事。”
幸蕊闻声竟嚎啕大哭起来。
她回想起那一夜,她似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娘亲半夜叫她起床,还偏要给她穿上瑜儿的衣服,不仅如此,她还梦到和爹爹骑了一夜的马。
她本想给娘亲讲述这个离奇的梦,可清晨睁眼,没有娘亲,只有陌生的房间、陌生的床榻,和抱着她痛哭的父亲。
从那日以后,她就只在梦中见过母亲,她看着父亲日日情绪低靡,不愿过多追问,只好把思念藏在心里。
蓉昔的话像是一把钥匙,将她锁住思念的房门打开。
二人相拥而泣,蓉昔握住幸蕊的小手,说道:“蕊儿,以后我就是你的亲娘,看到你,倒让我想起了我的儿子,他比你年长几岁。”
幸蕊抬起头看着蓉昔回忆着,说道:“我见过他。”
“什么时候?”
“我幼时在您的生辰宴上!”
“我想起来了,皇上还开玩笑说等你长大了要把你接进宫来给顼儿当媳妇儿。”
蓉昔借此话来逗幸蕊,让她从刚才的悲伤中走出来。
话音刚落,门外便嘈杂起来,一位嬷嬷站在门口轻唤:“池姑娘,齐王妃命老奴送来几件衣裳。”
蓉昔忙放下手中暖炉,起身去外面开门。
闻嬷嬷领着几个小丫头走了进来,说道:“齐王特意嘱咐,明日起池姑娘随道鸢郡主一同入书院学习,姑娘年纪小,切莫误了时辰。”
老嬷嬷一边嘱咐,一边又呈上几身衣裳,说道:“这是齐王妃命府中绣娘赶制出来的,姑娘先穿着,若有什么需求可以尽管向老奴提。”
幸蕊试了件绣花袄子,老嬷嬷又指着身后的两个小丫鬟道:“还有这两个小丫头,聪明伶利,日后就专门来服侍姑娘。”
深夜,众人散去,幸蕊也已睡下,蓉昔去辗转反侧,如何也睡不着,回忆起了几年前的生辰宴。
那年皇上刚刚入主中原登基称帝,蓉昔的生辰办的尤其盛大,王公贵族们都带着家眷入宫庆贺,包括远道而来的塘王妃。
宴席间,皇上发现太子看着一群女孩们发呆,便打趣道:“顼儿,喜欢上谁了,父皇许给你作太子妃。”
大人们只当是逗着孩子玩笑,没想到宇文顼小手一抬,果真是池家的方向,皇上觉得十分有趣,便笑着调侃:“将幸蕊接进宫来当太子妃可好?”
从那以后,宫中长辈就常拿此事来调侃宇文顼,只是宇文顼态度冷淡,毫无乐趣,时间长了,大家逐渐就不再提及。
可是如今想来,那日所指未必就是幸蕊,池家女儿众多,那日在场的还有池昭的两个女儿,难道是上官瑾?还是上官瑜?
老母亲深夜操心起儿子婚事,彻夜难眠。
池曜一大早便将幸蕊和蓉昔送进了齐王府,将二人安顿妥当后,立刻带着上官瑜来到了绥远军营。
毕竟这一个月来,大臣们就池曜消失一事多次上书,皇上无法明示立场,只能派人着手调查此事,眼看着调查的人就要来到绥远,他才急忙带着上官瑜藏入军中。
中军帐内,池曜坐在正中,几位身着铠甲的将领分坐两旁。上官瑜身着墨色衣衫,扮作男子模样,静静站在池曜身后。
一位大胡子将领看着上官瑜,脸上还蒙着一个墨色方巾,便开口问道:“池将军,你身后这人是谁,为何这个打扮?”
池曜回过头,这才注意到了她脸上的方巾,“赶快扯下来,你这是掩耳盗铃,大家反而会更注意你的脸!”
上官瑜并未行动,内心更是极度抗拒。
池曜则继续解释道:“这是我一位副将的孩子,前些日子家中失火,双亲皆丧于火海,我便把她带在身旁。”
众人目光纷纷聚拢过来,池曜见她扭扭捏捏,大手一扯,她的脸瞬间暴露在众人面前。
上官瑜看着众人的灼灼目光,扯过池曜手中的方巾跑出了营帐。
她一路捂着脸,避开人群,跑着跑着竟撞到了一个庞然大物。
只听那人大吼一声:“哪里来的野孩子,不要命了!”
上官瑜顺着声音的方向抬起头,只见一个士兵用手拎着一个小男孩的衣领,男孩悬在空中,不停地瞪腿抵抗。
上官瑜眼看着小男孩就在死在自己面前,便没有多想,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撞向庞然大物的肚子,那人疼得松开了男孩的衣领。
男孩顺势跌落在地,一群人正要蜂拥而上之际,男孩一手拽住上官瑜的手,一手抓起一把沙土,向众人投去。
男孩拽着上官瑜钻进树林,一路狂奔,那群人如发疯的野狗,一路狂追。
直至二人被堵到马场门前,大门紧闭,二人再无退路。
众人得意洋洋,步步紧逼,这场面似乎是勾起了上官瑜的回忆,她双腿发软,跌坐在地。
千钧一发之际,二人身后的大门打开,池曜正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门口,池曜见状一手捞起地上的两个小家伙,一手举起长枪。
长枪在空中一阵挥舞,众人纷纷散去,只有刚才的“庞然大物”还留在原地。
上官瑜坐在马上才发现,所谓“庞然大物”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只听他对着池曜叫嚣道:“你初来乍到,别以为武艺高强我就会怕你,我可是齐王妃的外甥,你赶快带着这两个小兔崽子向我求饶。”
池曜闻声跳下马,刚举起长枪向前一推,只见那“庞然大物”再次跌倒在地。
池曜再上前一步,那人便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男孩见此场景立刻跳下马来,跪倒在池曜面前,“大英雄,求您收我为徒!”话还未说完,男孩便朝着地面疯狂磕头。
池曜蹲下身来,看着面前灰头土脸的小男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抬头,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说道:“我叫箫衍峄。”
“你这名字,你和齐王是什么关系?”
箫衍峄犹豫片刻,回道:“那是我父王!”
池曜震惊地问道:“那你为何会流落至此?”
箫衍峄闻声泪如雨下,呜咽着说道:“我母亲被齐王妃陷害,含冤而死,我前去找父亲理论,父亲却认为我诬陷她,将我罚到军中历练。”
上官瑜趴在马上说道:“所以刚才那人才要至你于死地。”
箫衍峄回头看着上官瑜点了点头。
池曜思索着开口道:“这毕竟是你一面之词,你若要防身,我倒是可以教你些武艺,至于拜师就免了吧!”
上官瑜见池曜出言拒绝,立刻急的跳下马来,以至于摔了个屁墩儿,她并未在意,立刻起身拉住池曜的手说道:“就收下他吧!你看,他多可怜!”
池曜一下子将手抽了出来,狠狠地丢下一句:“不要管闲事,”便转身离开。
万千委屈一时间涌上心头,上官瑜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萧衍峄并未劝说,只是默默的守在她的身旁。
二人就这样坐到了太阳落山,天色逐渐昏暗,一间间营帐亮起灯光,饭菜的香气飘荡在空气中。
上官瑜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她抽泣着问道:“你有营帐吗?”
箫衍峄看着远方,回道:“我和刚才那些人住在一起,现在回去,他们会打死我。”
二人正在原地发愁,突然头顶传来一个声音,“回家,吃饭!”
上官瑜抬头看见池曜,没有片刻犹豫,拉着箫衍峄的手就朝营帐走去。
温暖的营帐,炖的软烂的大肘子冒着热气,二人不再犹豫,坐下大快朵颐。
池曜看着上官瑜的样子,早已没有了昔日小公主的模样,本想道歉,可是话到嘴边,如何也说不出口。
上官瑜偶然对上的池曜的眼神,严肃、深邃,误以为他在对她狼吞虎咽的模样生气,便放慢节奏,慢条斯理的吃起饭来,尽量降低存在感。
道歉的话池曜实在说不出口,只好作罢,转而说了另一件事。
“罢了,既然我们三个都是天涯沦落人,你就跟在我们身边,但切记不要再惹出是非。”
箫衍峄看着池曜,激动地又多吃了两个肘子。
池曜走出营帐,看着天上的月亮,长叹一声,心中全是对幸蕊的思念和担忧。
“……”
齐王府,雪竹院
“蕊儿,你小小年纪竟然还有这样的绣工,是和谁学的?”蓉昔手里抱着暖炉坐在炕边,惊奇地盯着幸蕊手中的绣线飞舞。
幸蕊闻声突然停顿下来,轻声回道:“是娘亲。”
蓉昔心中一颤,毕竟从那夜之后,池曜并未直接告诉幸蕊她母亲的死,只是含糊其辞地告诉她,语糖要离开些日子。
幸蕊红着双眼,抬头问道:“娘亲她是不是不会再回来了,她真的死了吗?”
蓉昔震惊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偷偷听到了您和父亲的谈话。”幸蕊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留着眼泪。
事情终是瞒不住的,蓉昔立刻将幸蕊搂在怀中,安慰道:“是我不好,口无遮拦,不该提起的伤心事。”
幸蕊闻声竟嚎啕大哭起来。
她回想起那一夜,她似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娘亲半夜叫她起床,还偏要给她穿上瑜儿的衣服,不仅如此,她还梦到和爹爹骑了一夜的马。
她本想给娘亲讲述这个离奇的梦,可清晨睁眼,没有娘亲,只有陌生的房间、陌生的床榻,和抱着她痛哭的父亲。
从那日以后,她就只在梦中见过母亲,她看着父亲日日情绪低靡,不愿过多追问,只好把思念藏在心里。
蓉昔的话像是一把钥匙,将她锁住思念的房门打开。
二人相拥而泣,蓉昔握住幸蕊的小手,说道:“蕊儿,以后我就是你的亲娘,看到你,倒让我想起了我的儿子,他比你年长几岁。”
幸蕊抬起头看着蓉昔回忆着,说道:“我见过他。”
“什么时候?”
“我幼时在您的生辰宴上!”
“我想起来了,皇上还开玩笑说等你长大了要把你接进宫来给顼儿当媳妇儿。”
蓉昔借此话来逗幸蕊,让她从刚才的悲伤中走出来。
话音刚落,门外便嘈杂起来,一位嬷嬷站在门口轻唤:“池姑娘,齐王妃命老奴送来几件衣裳。”
蓉昔忙放下手中暖炉,起身去外面开门。
闻嬷嬷领着几个小丫头走了进来,说道:“齐王特意嘱咐,明日起池姑娘随道鸢郡主一同入书院学习,姑娘年纪小,切莫误了时辰。”
老嬷嬷一边嘱咐,一边又呈上几身衣裳,说道:“这是齐王妃命府中绣娘赶制出来的,姑娘先穿着,若有什么需求可以尽管向老奴提。”
幸蕊试了件绣花袄子,老嬷嬷又指着身后的两个小丫鬟道:“还有这两个小丫头,聪明伶利,日后就专门来服侍姑娘。”
深夜,众人散去,幸蕊也已睡下,蓉昔去辗转反侧,如何也睡不着,回忆起了几年前的生辰宴。
那年皇上刚刚入主中原登基称帝,蓉昔的生辰办的尤其盛大,王公贵族们都带着家眷入宫庆贺,包括远道而来的塘王妃。
宴席间,皇上发现太子看着一群女孩们发呆,便打趣道:“顼儿,喜欢上谁了,父皇许给你作太子妃。”
大人们只当是逗着孩子玩笑,没想到宇文顼小手一抬,果真是池家的方向,皇上觉得十分有趣,便笑着调侃:“将幸蕊接进宫来当太子妃可好?”
从那以后,宫中长辈就常拿此事来调侃宇文顼,只是宇文顼态度冷淡,毫无乐趣,时间长了,大家逐渐就不再提及。
可是如今想来,那日所指未必就是幸蕊,池家女儿众多,那日在场的还有池昭的两个女儿,难道是上官瑾?还是上官瑜?
老母亲深夜操心起儿子婚事,彻夜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