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大雨来的行踪莫测,昨夜趁着夜色正浓,悄无声息之间就下了起来,直至清晨城楼上传来击鼓的声音才匆匆离去,整个院子就像被仔细洗刷过了一样,空气里只剩下清冽的草木气味。
昨日一顿饭,就算是顾长宁和林应辅反应再迟钝,听着席间的对话,也觉的女儿摔下去一事,二房家的小子定是脱不了干系。
傍晚时,林应辅和顾长宁一商量,便差了人叫女儿来问,林兆瑜听林应辅问中午的事,自然是满腹委屈,当下就伏在母亲怀里不愿起身,这下两人一看林兆瑜的模样,当然是清楚了其中缘由,只是断然去找二房讨个公道,二房一家也定会和中午一样,绝不承认,且午饭后林侍中就叫了二房父子俩去书房问话,就算去了,有林侍中和老夫人做靠山,也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叫人拿捏。
林应辅想着女儿受了委屈实在是心疼,于是便问道:“瑜姐儿回头好起来,还想去祖父的私塾吗?”
林兆瑜心里想,祖父的私塾纵然比不上国子监涉猎广泛,但至少能让自己这个女子读书,就已经比很多女子强了,上一世吃过读书少的亏,在保庆堂里被骂了后就觉着委屈,不愿再去私塾,性子也愈发孤僻,这一世断然不能如此,只是这一世有堂弟在,若是还去私塾读书,是否还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又成了未知数。
“阿爹阿娘我想去私塾,想读书,但是我有些害怕。”
这话一听,两人也便理解林兆瑜的意思了,孩子好学自然不能埋没了,自家的私塾若是去不了,不如回头托人问问别的私塾也成,孩子只是想读个书,这种程度的愿望还是能满足的。
顾长宁让嬷嬷送林兆瑜回房后,和林应辅商量了一会,去书架上取了几本书,便送去了林兆瑜的房子。
林兆瑜看见顾长宁来满眼高兴,看到顾长宁拿的书又觉得疑惑:“阿娘为何教我读《易经》、《尚书》?还以为阿娘会让瑜儿读《女诫》。”
顾长宁看着女儿说:“读那《女诫》有何用,回头叫人欺负了也只能吃哑巴亏,阿娘看你今日在保庆堂为自己辩解,只觉得瑜姐儿聪慧,阿娘与你父亲商议,觉得还是叫你读国子监里的知识才更好些。”
林兆瑜听见顾长宁这般讲喜上心头,她早就想学这些知识,上一世也是到了宫里才跟着妃嫔皇子们身后学了这些,但也只是学了大概,若是这一世有机会把知识细细学来岂不更好。
“瑜儿有阿娘疼,真是好。”林兆瑜挽着顾长宁胳膊说。
“瑜姐儿若是喜欢这些,书房里还有,只管去读就好,”顾长宁看着林兆瑜如此欢喜,顿了一下又说道:“若是你想细细学,不如我去和你父亲商量,送你去你外祖那里学如何?”
“外祖?”林兆瑜有些疑惑,上一世似乎没有听说过外祖还会教这些。
“是啊,阿娘小时间学的知识,大多都是你外祖父和外祖母亲自教的。”
林兆瑜听见顾长宁这般讲,简直是大喜过望,果然还是古人说的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摔怕是要否极泰来,这一世可是要把握住这些机会,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东方渐白,晨光微明,夏末的早晨还带着些雨后的清风,林兆瑜也不像往常似的靠在床上,反而是端端地坐在榻上,手不释卷地看着昨晚顾长宁拿来的书,就连木槿给林兆瑜端药来,林兆瑜也没注意到,木兰看见林兆瑜这般用功虽然担忧她的身体,但更多也是开心林兆瑜有了兴趣,只想着是能快些好起来了。
“姑娘,该喝早晨的药了。”木槿看着林兆瑜说道。
林兆瑜只得恋恋不舍地放下手里的书,转过身来端起药喝下去,末了木兰见着林兆瑜喝完,赶紧放了一颗蜜饯在她嘴里。
林兆瑜看着屋里只有木槿和木兰,觉着有些奇怪,眼瞧着门外便问道:“木雪今日不当值吗?”
木兰回到:“昨日晚上是木雪值夜,现在怕是已经歇下了。”
趁着木雪不在,林兆瑜便问到:“木雪是何时来府里的?我怎么不记得以前她就同你们一起?”
“木雪是三年前春天来的府上,最开始是在东院,夏天的时候老夫人说姑娘该读书了,要个人平日里陪着,怕我和木槿顾不过来,东院便差了一个过来。”
林兆瑜听木兰这么讲,心想便是对上了,这个木雪确实是后面开始去学堂了才来的,而且还是东院送来的,于是又问:“木雪没有亲人吗?”
“木雪是来京城投奔亲戚才来的府上,说是和刘姨娘还有东院刘嬷嬷是同乡亲戚。”木兰答道。
刘姨娘是林应辅和顾长宁还未成婚前林府安排的侍妾,平日里大多都在房里不太出门,只是这刘嬷嬷···“刘嬷嬷?是二婶身边的刘嬷嬷吗?”林兆瑜有些疑惑。
“是这位。”木兰点头。
这下确实是有趣极了,这个木雪来历可是不一般,东院来的,刘嬷嬷的亲戚,只怕就是陈常玥放过来专门监视西院的人。
“母亲呢?今早怎么没见母亲在院里休息?”林兆瑜问道。
“今日早起东院差人请过去了,说是马上入秋要做衣裳了,请了东市制衣店的管事来,让夫人过去选料子,夫人刚过去不久。”
林兆瑜看着窗外院子里的花,开的正是旺盛的菊花,只怕是再没两日就该匆匆落下了,确实马上就该入秋了,往年也是这个时间请制衣店的管事送料子来选。
林兆瑜正瞧着,就看见顾长宁身边的孙嬷嬷路过,林兆瑜觉得有些奇怪,顾长宁有孕后,这孙嬷嬷就跟在陈常玥身边,若是出门更是寸步不离的跟着,怎的今日去东院选个料子,这孙嬷嬷就放下顾长宁一个人回西院了。
于是林兆瑜起身走去门外,叫住了孙嬷嬷问到:“嬷嬷怎的回来了,可是母亲有什么事吗?”
孙嬷嬷看到是林兆瑜,便停下脚步回到:“二夫人看着夫人的水壶没拿,叫我过来亲自拿。”
“水壶没带吗?”林兆瑜有些疑惑,自顾长宁有孕后,为保安全,只要出院门就会单独带一个专用的水壶,只是这突然说没带,倒是有些蹊跷了。
“是啊,奴婢记得带上了,不知道怎的,去了东院就找不到了。”孙嬷嬷回道。
“制衣店的管事还在吗?”林兆瑜问到。
“刚刚选完料子后,管事的已经走了。”
“既然都走了,母亲怎么不回来呢?”
“二夫人说是和夫人还有些体己话要说,叫夫人留下了。”
“祖母也有话要和母亲说吗?”
“回来时老夫人说有些累,要回房歇下了。”
林兆瑜点了点头,便叫孙嬷嬷去找,正转身准备回屋,顿时感觉不妙,只怕是顾长宁的水壶就在东院,陈玥洋找顾长宁说体己话简直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平时也不见陈玥洋和母亲关系这么亲近,便朝着屋子里的木槿说:“木槿,带上屋里的水壶,咱们去东院一趟。”
走之前又让木兰告诉孙嬷嬷不用找了,先去东院,说着就朝着东院快步走去。
木槿跟着林兆瑜就向东院赶去,木槿觉得有些奇怪,往日里被东院拿捏也只是唯唯诺诺,怎的这摔了一跤倒是有主见的许多,性格变得强硬了许多,但也没多想,带着水壶就跟了上去。
林兆瑜疾步穿过院子走到长廊上,刚走没几步就被一个小厮挡住了,小厮看见是林兆瑜,脸上瞬间就变得像墙一样的灰白,眼神也开始躲躲闪闪,林兆瑜有些奇怪正准备挥手叫小厮让开时,这个小厮支支吾吾地上前了两步,拦住了林兆瑜向前走的脚步,林兆瑜恍然大悟,看来这陈玥洋是真要搞什么小动作了,还要叫个小厮过来准备拦住孙嬷嬷,林兆瑜只觉得好笑,假装要回去,转了身过来,余光里就看着这个小厮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只可惜林兆瑜根本就没打算回,林兆瑜转身,和木槿对了对眼神,木槿悄悄打开了壶盖,林兆瑜顺手就抄起了水壶,趁着小厮这厢松口气的瞬间,转过身来将壶里的水泼在了小厮身上,在小厮避之不及像麻雀似地跳向一旁时,两人趁机绕过小厮就向东院跑去。
孙嬷嬷听了木兰的话,正要去东院时,就看到长廊上林兆瑜拿水泼小厮,便也明白了个大概,跟着林兆瑜身后就向东院赶去。
就要到东院的院子门口时,突然从旁边蹿出来了两个丫鬟拦住了林兆瑜,看是林兆瑜,愣了一下便硬了声音说道:“姑娘没事来什么东院呐,您回西院吧。”
林兆瑜一听有些恼火,正要说话时,就听见身后孙嬷嬷大声说道:“你个下人算什么东西,敢在府里对我们姑娘大小声!摆明你自己的位置,谁教你敢对我们姑娘这么说。”
另一个丫鬟一听孙嬷嬷这般强硬地说话,气势便也弱了许多,垂下眼皮,躲开林兆瑜的眼色:“二夫人有话要和大夫人说······”
木槿看林兆瑜根本不愿意听丫鬟多嘴,抬手就把这个丫鬟推开,林兆瑜也不耽搁,抬脚就向东院里走去,上一世林兆瑜在后宫里荒唐事见多了,眼下陈常玥要耍花招,在林兆瑜看来简直就是个低级的笑话。
林兆瑜走进东院时,院里的刘嬷嬷看见出现的是林兆瑜,像被定住了似的,林兆瑜刚才从门口没见到顾长宁,走进院子里才从池子里的假山旁看见了顾长宁的衣角,只是不停向后退着走。
林兆瑜看了愣住的刘嬷嬷一眼,就向假山后跑去,刘嬷嬷正要上前,就看见木槿先一步跑过来拦住了自己。
林兆瑜绕道假山背后,正看到陈玥洋紧靠着向顾长宁说话,越说越朝着顾长宁旁紧紧靠着,顾长宁被压的只得白着一张脸,抱着肚子向后退去,只是再退不了两步就要踩到雨后的积水里了,千钧一发之际,林兆瑜挡在顾长宁身后,扶着顾长宁向陈玥洋说道:“二婶有什么话是不能和母亲坐下说的吗?”
昨日一顿饭,就算是顾长宁和林应辅反应再迟钝,听着席间的对话,也觉的女儿摔下去一事,二房家的小子定是脱不了干系。
傍晚时,林应辅和顾长宁一商量,便差了人叫女儿来问,林兆瑜听林应辅问中午的事,自然是满腹委屈,当下就伏在母亲怀里不愿起身,这下两人一看林兆瑜的模样,当然是清楚了其中缘由,只是断然去找二房讨个公道,二房一家也定会和中午一样,绝不承认,且午饭后林侍中就叫了二房父子俩去书房问话,就算去了,有林侍中和老夫人做靠山,也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叫人拿捏。
林应辅想着女儿受了委屈实在是心疼,于是便问道:“瑜姐儿回头好起来,还想去祖父的私塾吗?”
林兆瑜心里想,祖父的私塾纵然比不上国子监涉猎广泛,但至少能让自己这个女子读书,就已经比很多女子强了,上一世吃过读书少的亏,在保庆堂里被骂了后就觉着委屈,不愿再去私塾,性子也愈发孤僻,这一世断然不能如此,只是这一世有堂弟在,若是还去私塾读书,是否还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又成了未知数。
“阿爹阿娘我想去私塾,想读书,但是我有些害怕。”
这话一听,两人也便理解林兆瑜的意思了,孩子好学自然不能埋没了,自家的私塾若是去不了,不如回头托人问问别的私塾也成,孩子只是想读个书,这种程度的愿望还是能满足的。
顾长宁让嬷嬷送林兆瑜回房后,和林应辅商量了一会,去书架上取了几本书,便送去了林兆瑜的房子。
林兆瑜看见顾长宁来满眼高兴,看到顾长宁拿的书又觉得疑惑:“阿娘为何教我读《易经》、《尚书》?还以为阿娘会让瑜儿读《女诫》。”
顾长宁看着女儿说:“读那《女诫》有何用,回头叫人欺负了也只能吃哑巴亏,阿娘看你今日在保庆堂为自己辩解,只觉得瑜姐儿聪慧,阿娘与你父亲商议,觉得还是叫你读国子监里的知识才更好些。”
林兆瑜听见顾长宁这般讲喜上心头,她早就想学这些知识,上一世也是到了宫里才跟着妃嫔皇子们身后学了这些,但也只是学了大概,若是这一世有机会把知识细细学来岂不更好。
“瑜儿有阿娘疼,真是好。”林兆瑜挽着顾长宁胳膊说。
“瑜姐儿若是喜欢这些,书房里还有,只管去读就好,”顾长宁看着林兆瑜如此欢喜,顿了一下又说道:“若是你想细细学,不如我去和你父亲商量,送你去你外祖那里学如何?”
“外祖?”林兆瑜有些疑惑,上一世似乎没有听说过外祖还会教这些。
“是啊,阿娘小时间学的知识,大多都是你外祖父和外祖母亲自教的。”
林兆瑜听见顾长宁这般讲,简直是大喜过望,果然还是古人说的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摔怕是要否极泰来,这一世可是要把握住这些机会,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东方渐白,晨光微明,夏末的早晨还带着些雨后的清风,林兆瑜也不像往常似的靠在床上,反而是端端地坐在榻上,手不释卷地看着昨晚顾长宁拿来的书,就连木槿给林兆瑜端药来,林兆瑜也没注意到,木兰看见林兆瑜这般用功虽然担忧她的身体,但更多也是开心林兆瑜有了兴趣,只想着是能快些好起来了。
“姑娘,该喝早晨的药了。”木槿看着林兆瑜说道。
林兆瑜只得恋恋不舍地放下手里的书,转过身来端起药喝下去,末了木兰见着林兆瑜喝完,赶紧放了一颗蜜饯在她嘴里。
林兆瑜看着屋里只有木槿和木兰,觉着有些奇怪,眼瞧着门外便问道:“木雪今日不当值吗?”
木兰回到:“昨日晚上是木雪值夜,现在怕是已经歇下了。”
趁着木雪不在,林兆瑜便问到:“木雪是何时来府里的?我怎么不记得以前她就同你们一起?”
“木雪是三年前春天来的府上,最开始是在东院,夏天的时候老夫人说姑娘该读书了,要个人平日里陪着,怕我和木槿顾不过来,东院便差了一个过来。”
林兆瑜听木兰这么讲,心想便是对上了,这个木雪确实是后面开始去学堂了才来的,而且还是东院送来的,于是又问:“木雪没有亲人吗?”
“木雪是来京城投奔亲戚才来的府上,说是和刘姨娘还有东院刘嬷嬷是同乡亲戚。”木兰答道。
刘姨娘是林应辅和顾长宁还未成婚前林府安排的侍妾,平日里大多都在房里不太出门,只是这刘嬷嬷···“刘嬷嬷?是二婶身边的刘嬷嬷吗?”林兆瑜有些疑惑。
“是这位。”木兰点头。
这下确实是有趣极了,这个木雪来历可是不一般,东院来的,刘嬷嬷的亲戚,只怕就是陈常玥放过来专门监视西院的人。
“母亲呢?今早怎么没见母亲在院里休息?”林兆瑜问道。
“今日早起东院差人请过去了,说是马上入秋要做衣裳了,请了东市制衣店的管事来,让夫人过去选料子,夫人刚过去不久。”
林兆瑜看着窗外院子里的花,开的正是旺盛的菊花,只怕是再没两日就该匆匆落下了,确实马上就该入秋了,往年也是这个时间请制衣店的管事送料子来选。
林兆瑜正瞧着,就看见顾长宁身边的孙嬷嬷路过,林兆瑜觉得有些奇怪,顾长宁有孕后,这孙嬷嬷就跟在陈常玥身边,若是出门更是寸步不离的跟着,怎的今日去东院选个料子,这孙嬷嬷就放下顾长宁一个人回西院了。
于是林兆瑜起身走去门外,叫住了孙嬷嬷问到:“嬷嬷怎的回来了,可是母亲有什么事吗?”
孙嬷嬷看到是林兆瑜,便停下脚步回到:“二夫人看着夫人的水壶没拿,叫我过来亲自拿。”
“水壶没带吗?”林兆瑜有些疑惑,自顾长宁有孕后,为保安全,只要出院门就会单独带一个专用的水壶,只是这突然说没带,倒是有些蹊跷了。
“是啊,奴婢记得带上了,不知道怎的,去了东院就找不到了。”孙嬷嬷回道。
“制衣店的管事还在吗?”林兆瑜问到。
“刚刚选完料子后,管事的已经走了。”
“既然都走了,母亲怎么不回来呢?”
“二夫人说是和夫人还有些体己话要说,叫夫人留下了。”
“祖母也有话要和母亲说吗?”
“回来时老夫人说有些累,要回房歇下了。”
林兆瑜点了点头,便叫孙嬷嬷去找,正转身准备回屋,顿时感觉不妙,只怕是顾长宁的水壶就在东院,陈玥洋找顾长宁说体己话简直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平时也不见陈玥洋和母亲关系这么亲近,便朝着屋子里的木槿说:“木槿,带上屋里的水壶,咱们去东院一趟。”
走之前又让木兰告诉孙嬷嬷不用找了,先去东院,说着就朝着东院快步走去。
木槿跟着林兆瑜就向东院赶去,木槿觉得有些奇怪,往日里被东院拿捏也只是唯唯诺诺,怎的这摔了一跤倒是有主见的许多,性格变得强硬了许多,但也没多想,带着水壶就跟了上去。
林兆瑜疾步穿过院子走到长廊上,刚走没几步就被一个小厮挡住了,小厮看见是林兆瑜,脸上瞬间就变得像墙一样的灰白,眼神也开始躲躲闪闪,林兆瑜有些奇怪正准备挥手叫小厮让开时,这个小厮支支吾吾地上前了两步,拦住了林兆瑜向前走的脚步,林兆瑜恍然大悟,看来这陈玥洋是真要搞什么小动作了,还要叫个小厮过来准备拦住孙嬷嬷,林兆瑜只觉得好笑,假装要回去,转了身过来,余光里就看着这个小厮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只可惜林兆瑜根本就没打算回,林兆瑜转身,和木槿对了对眼神,木槿悄悄打开了壶盖,林兆瑜顺手就抄起了水壶,趁着小厮这厢松口气的瞬间,转过身来将壶里的水泼在了小厮身上,在小厮避之不及像麻雀似地跳向一旁时,两人趁机绕过小厮就向东院跑去。
孙嬷嬷听了木兰的话,正要去东院时,就看到长廊上林兆瑜拿水泼小厮,便也明白了个大概,跟着林兆瑜身后就向东院赶去。
就要到东院的院子门口时,突然从旁边蹿出来了两个丫鬟拦住了林兆瑜,看是林兆瑜,愣了一下便硬了声音说道:“姑娘没事来什么东院呐,您回西院吧。”
林兆瑜一听有些恼火,正要说话时,就听见身后孙嬷嬷大声说道:“你个下人算什么东西,敢在府里对我们姑娘大小声!摆明你自己的位置,谁教你敢对我们姑娘这么说。”
另一个丫鬟一听孙嬷嬷这般强硬地说话,气势便也弱了许多,垂下眼皮,躲开林兆瑜的眼色:“二夫人有话要和大夫人说······”
木槿看林兆瑜根本不愿意听丫鬟多嘴,抬手就把这个丫鬟推开,林兆瑜也不耽搁,抬脚就向东院里走去,上一世林兆瑜在后宫里荒唐事见多了,眼下陈常玥要耍花招,在林兆瑜看来简直就是个低级的笑话。
林兆瑜走进东院时,院里的刘嬷嬷看见出现的是林兆瑜,像被定住了似的,林兆瑜刚才从门口没见到顾长宁,走进院子里才从池子里的假山旁看见了顾长宁的衣角,只是不停向后退着走。
林兆瑜看了愣住的刘嬷嬷一眼,就向假山后跑去,刘嬷嬷正要上前,就看见木槿先一步跑过来拦住了自己。
林兆瑜绕道假山背后,正看到陈玥洋紧靠着向顾长宁说话,越说越朝着顾长宁旁紧紧靠着,顾长宁被压的只得白着一张脸,抱着肚子向后退去,只是再退不了两步就要踩到雨后的积水里了,千钧一发之际,林兆瑜挡在顾长宁身后,扶着顾长宁向陈玥洋说道:“二婶有什么话是不能和母亲坐下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