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场冬雪化掉以后,天气就暖和起来。
崔祁玉同穗冬挤在马车里,一路晃晃荡荡,颠的人左摇右摆。
“小姐,到了。”赶车的车夫说。
她撩开帘子。
阳春三月,胡苏河边具是打扮的丰容靓饰的官家小姐和王孙公子,河堤两岸的杨柳倒垂在水面上,树下有小贩吆喝。
冯柳同崔衔从前头的马车下来与一富态夫人攀谈。崔祁玉看了那繁贵富丽的马车,和前头那匹毛色发亮的宝马咋舌:“什么时候我们也买辆马车。”
穗冬给了车夫二两银子,答:“一匹马的价钱可不便宜。”
胡苏河环着上京城,可以说是一条护城河,河上架了一座青石拱桥,名曰:咏归桥。
如今桥上挤满了人,有几叶小舟从桥洞下飘过,若是有相中的男子,桥上的女郎便会将自己的绢帕抛下去,拾起帕子就当二人互通情谊,男方就可三书六聘到女方家中提亲。
她对这种风雅的爱情故事全无兴趣,拉着穗冬寻了处清净。
“姑娘算不算卦?”
刚准备坐下,听见身后传来询问。
崔祁玉回头,见柳树下支了个摊子,简陋的木桌前绑着一块白布上书五个大字——道友请留步。桌子上摆着小巧精致的木笼,里头关着两只衔牌鸟。旁立了一块幡子,上头写着“卦命”二字。
摊主一身青布麻衣,是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年轻人。
崔祁玉来了兴致好奇凑过去,问:“都能看什么?”
年轻人从衣袖摸出一张黄布,振手一抖:“周易占卜,风水择吉,面相随缘,财运考学健康姻缘官运手相面相摸骨八字解签,前知过去,后断将来,一卦不错也——”
“如何收费?”崔祁玉又问。
年轻人伸出手掌:“五两银子,童叟无欺。”
“太贵了。”崔祁玉起身欲走。
“诶——姑娘且慢!”年轻人伸手去拦,叹道:“如今生意不好骗……啊不,不好做啊。我同姑娘有缘,就随喜罢。”
“那就一两。”崔祁玉伸出一根手指。
“一两就一两。”咬咬牙:“姑娘算什么?”
崔祁玉思忖:“姻缘。”
年轻人从怀中摸出一块乌黑发亮的龟甲,嘴里念念有词,话毕自龟甲内倒出三枚铜板,细看后大惊失色。
崔祁玉杵着脑袋,问:“如何?”
年轻人抬头,悲痛道:“大凶!”随即向前探了身子,伸手比划:“解凶只要四两银子,包你日后顺风顺水,家庭美满,子孙满堂。”
“那就解了吧。”崔祁玉将四两银子放在木桌上。
年轻人笑眯眯的把银子划拉过去,递过来一块玉牌,“只要随身携带即可。”
……
“那江湖骗子的话姑娘怎么也信。”穗冬摸着瘪下来的钱袋子痛心疾首。
“有何信不得?”崔祁玉躺在河堤边的石头上。穿越的事她都碰上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不能信的?
穗冬瘪瘪嘴没有搭话,又问:“姑娘不去见杜公子吗?”
杜公子?去他娘的杜公子。
“是呀,这杜公子我是见还是不见呢?”崔祁玉喃喃,等了片刻没有听到回答。
河边风大,崔祁玉眯着眼。刚吩咐穗冬去取件外袍,后脚一艘花顶游船就靠了过来。
“玉娘!”有人唤她。
崔祁玉歪歪脑袋,见船上下来一位年轻的公子,身着藏青色袍衫便服,玄色绦带束腰,绦带上挂着白玉玲珑腰佩,展眉微笑。
好一个温润书生。
杜云若不等随从下船直奔而来:“怎么自己在这?”
“吹吹风。”崔祁玉轻飘飘答,却感觉有视线粘在身上,抬眼望去船头还立着两人。
一位目光清明,面带笑容,一派天真少年气。另一位看上去年纪稍长些,面如冠玉,头戴银冠墨发高束,虽是笑着却不如身旁那个少年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裴容见岸边的女子就这么大咧咧的打量他,心中微动。收了折扇朝下面的人喊话:“云若不如上船叙旧?”
杜云若应了一声,看向崔祁玉:“等游船过后还有个小诗会,玉娘不如与我同道。”
风景也看腻了,风吹着也有些冷,崔祁玉点点头。
柳树下的年轻人也收了摊子,离去时笑叹一句:“时也,命也——”
……
游船行至咏归桥,桥上就炸开了花,无数绢帕从头上倾泻而来。崔祁玉坐在船头晃荡着脚就被掉下来的物什遮住视线,抬手扯下来一看,是块绣着鸳鸯戏水的粉色手帕。
崔祁玉扯了嘴角将帕子丢在一边。好巧不巧,帕子主人看见了这一幕,正是崔家二姑娘崔衔。
“娘~”崔衔急得直跳脚:“她怎么在船上!”
顺着女儿的手指,坐在船头的可不就是被传得了失心疯的玉娘。与她同船而游的都是何等人物?
中书令家的独子杜云若,上京首富小儿子沈兆晗,还有拥兵十万的裴容裴都统。
那真是一个赛一个的高枝。
崔祁玉自是不知道自己丢的是谁的帕子,游船驶离咏归桥就清净下来,杜云若也来找她攀谈。
二人身后,沈兆晗捅捅旁边的人:“你说云若哥也不知道看上她哪点了,论家世论才学不说多优秀,总得及格吧。我听说这崔小姐大病初愈后字都不识一个。”
身旁的人没了动静,沈兆晗啧一声:“跟你说话呢!”
裴容斜眼:“你什么时候也成背后嚼人舌根的长舌妇了。”
船正好靠岸,沈兆晗被噎了一下,白眼下了船。崔祁玉跟着几人踏过青石桥迈过百阶石梯来到天宝饭庄门口。
掌柜的见小东家来也没注意崔祁玉,引着一群人往里头走。天宝饭庄内大有玄机,从偏门出去,先是穿过十米游木长廊再过一片梅林小路尽头是一碧波荡漾的小湖,湖中央有一座湖心亭,由木桥相连。
如今亭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崔氏母女也拿着她的拜贴混了进来。
杜云若跟在身旁解释道:“每年的小诗会都是在这举行。”
一行人落座后,店小二上了些瓜果糕点。杜云若接过一盘枣子摆在她面前,崔祁玉却越过那盘伸手去够裴容面前的炒栗子。
二人皆是一愣。
杜云若有些迟疑:“你不是最喜欢枣子了,什么时候换了口味?”裴容也偏头看过来。
“喜……喜欢啊,我都喜欢!”崔祁玉嘿嘿一笑,随手抓了一把枣子往嘴里塞:“好吃!好吃!咳咳……”
“慢些…慢些。”杜云若递过来一杯清茶,又替她顺了顺背。
崔祁玉把头埋下去嚼了嚼嘴里的甜枣,闷笑一声。好险,差点露馅了!
小诗会开始,今年的主题是“荷花”,杜云若与那些文人对诗顾不得她,她百无聊赖盯着裴容面前的炒栗子发呆。
如果这盘栗子突然出现在她桌子上就好了。崔祁玉心中祈愿,不知是不是诚心感动了上苍,裴容竟然真把那盘炒栗子推了过来。
“多谢。”崔祁玉也不客气道过谢后大快朵颐。
……
“诸位可能不知道,我姐姐日日温书,父亲也是为她寻了最好的夫子,如今不比我差到哪去。”
有些人总是那么煞风景,崔祁玉闻声抬头,崔天启什么时候给她找夫子了?
说话人是在这次小诗会中大放异彩的崔衔。
崔衔此时颇为得意,这些日子的苦读总算没有白费,若是能有个人再来衬托她一下就更好了,比如崔祁玉。
“姐姐莫要谦虚。”说着向她递来了纸墨。
众目睽睽,这是要把她架在这,下不来台啊。
“那就献丑了。”崔祁玉微笑。
挥开面前的吃食,宣纸展于案前,崔祁玉执笔洋洋洒洒。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1]
围观人轻念宣纸上的小诗,怒拍大腿:“好诗!好诗啊!”
崔祁玉收了笔,笑道:“诸位瞧着我这诗比起我妹妹如何?”
“崔二姑娘所言非虚!确是更胜一筹!”
崔衔傻了眼。
传言崔家大姑娘呆笨木讷,杜云若相处过后却并不认同。他心生爱慕本想着早日去崔家提亲,但听信那些流言蜚语的母亲定不会容她。
如今好了,在场诸位哪个不是文采斐然,得他们的赞赏吹捧不日那些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届时就可以八抬大轿迎她为妻。
“姑娘可有婚配?”说话者是身材矮小的半大老头:“我儿今年二十又五,尚未娶亲,若是合适……”
“你这刘老头,你那儿子连个功名都没有,要我说还是我儿,今年刚刚上任吏部主事。”
“你儿子有功名又如何,相貌丑陋如何配上崔小姐!”
“你说谁相貌丑陋!”
“儿子随爹!”
……
打闹间有清亮女音响起:“诸位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心中已有中意之人。”
周围人发出一声惊叹:“嗬!是哪家的公子?”
崔祁玉等了一会,穿过杜云若欣喜的面庞,目光落在后头的年轻男子身上。莞尔笑曰:“裴容,裴都统。”
杜云若脸色一白,勉强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扯着嘴角问:“玉娘,你……你说什么?”
“我说。”
“我已爱慕裴都统多日。”
在场人哗然,裴容是何等人物?当今圣上亲收义子,享皇子待遇。最重要的是,上京谁不知道裴容是要和淮安公主喜结连理的。
如此大胆示爱公主准驸马,就是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众人流露出惋惜之色,可惜这个刚冒头的才女了。
只有崔衔化悲为喜。
如此甚好。
崔祁玉同穗冬挤在马车里,一路晃晃荡荡,颠的人左摇右摆。
“小姐,到了。”赶车的车夫说。
她撩开帘子。
阳春三月,胡苏河边具是打扮的丰容靓饰的官家小姐和王孙公子,河堤两岸的杨柳倒垂在水面上,树下有小贩吆喝。
冯柳同崔衔从前头的马车下来与一富态夫人攀谈。崔祁玉看了那繁贵富丽的马车,和前头那匹毛色发亮的宝马咋舌:“什么时候我们也买辆马车。”
穗冬给了车夫二两银子,答:“一匹马的价钱可不便宜。”
胡苏河环着上京城,可以说是一条护城河,河上架了一座青石拱桥,名曰:咏归桥。
如今桥上挤满了人,有几叶小舟从桥洞下飘过,若是有相中的男子,桥上的女郎便会将自己的绢帕抛下去,拾起帕子就当二人互通情谊,男方就可三书六聘到女方家中提亲。
她对这种风雅的爱情故事全无兴趣,拉着穗冬寻了处清净。
“姑娘算不算卦?”
刚准备坐下,听见身后传来询问。
崔祁玉回头,见柳树下支了个摊子,简陋的木桌前绑着一块白布上书五个大字——道友请留步。桌子上摆着小巧精致的木笼,里头关着两只衔牌鸟。旁立了一块幡子,上头写着“卦命”二字。
摊主一身青布麻衣,是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年轻人。
崔祁玉来了兴致好奇凑过去,问:“都能看什么?”
年轻人从衣袖摸出一张黄布,振手一抖:“周易占卜,风水择吉,面相随缘,财运考学健康姻缘官运手相面相摸骨八字解签,前知过去,后断将来,一卦不错也——”
“如何收费?”崔祁玉又问。
年轻人伸出手掌:“五两银子,童叟无欺。”
“太贵了。”崔祁玉起身欲走。
“诶——姑娘且慢!”年轻人伸手去拦,叹道:“如今生意不好骗……啊不,不好做啊。我同姑娘有缘,就随喜罢。”
“那就一两。”崔祁玉伸出一根手指。
“一两就一两。”咬咬牙:“姑娘算什么?”
崔祁玉思忖:“姻缘。”
年轻人从怀中摸出一块乌黑发亮的龟甲,嘴里念念有词,话毕自龟甲内倒出三枚铜板,细看后大惊失色。
崔祁玉杵着脑袋,问:“如何?”
年轻人抬头,悲痛道:“大凶!”随即向前探了身子,伸手比划:“解凶只要四两银子,包你日后顺风顺水,家庭美满,子孙满堂。”
“那就解了吧。”崔祁玉将四两银子放在木桌上。
年轻人笑眯眯的把银子划拉过去,递过来一块玉牌,“只要随身携带即可。”
……
“那江湖骗子的话姑娘怎么也信。”穗冬摸着瘪下来的钱袋子痛心疾首。
“有何信不得?”崔祁玉躺在河堤边的石头上。穿越的事她都碰上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不能信的?
穗冬瘪瘪嘴没有搭话,又问:“姑娘不去见杜公子吗?”
杜公子?去他娘的杜公子。
“是呀,这杜公子我是见还是不见呢?”崔祁玉喃喃,等了片刻没有听到回答。
河边风大,崔祁玉眯着眼。刚吩咐穗冬去取件外袍,后脚一艘花顶游船就靠了过来。
“玉娘!”有人唤她。
崔祁玉歪歪脑袋,见船上下来一位年轻的公子,身着藏青色袍衫便服,玄色绦带束腰,绦带上挂着白玉玲珑腰佩,展眉微笑。
好一个温润书生。
杜云若不等随从下船直奔而来:“怎么自己在这?”
“吹吹风。”崔祁玉轻飘飘答,却感觉有视线粘在身上,抬眼望去船头还立着两人。
一位目光清明,面带笑容,一派天真少年气。另一位看上去年纪稍长些,面如冠玉,头戴银冠墨发高束,虽是笑着却不如身旁那个少年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裴容见岸边的女子就这么大咧咧的打量他,心中微动。收了折扇朝下面的人喊话:“云若不如上船叙旧?”
杜云若应了一声,看向崔祁玉:“等游船过后还有个小诗会,玉娘不如与我同道。”
风景也看腻了,风吹着也有些冷,崔祁玉点点头。
柳树下的年轻人也收了摊子,离去时笑叹一句:“时也,命也——”
……
游船行至咏归桥,桥上就炸开了花,无数绢帕从头上倾泻而来。崔祁玉坐在船头晃荡着脚就被掉下来的物什遮住视线,抬手扯下来一看,是块绣着鸳鸯戏水的粉色手帕。
崔祁玉扯了嘴角将帕子丢在一边。好巧不巧,帕子主人看见了这一幕,正是崔家二姑娘崔衔。
“娘~”崔衔急得直跳脚:“她怎么在船上!”
顺着女儿的手指,坐在船头的可不就是被传得了失心疯的玉娘。与她同船而游的都是何等人物?
中书令家的独子杜云若,上京首富小儿子沈兆晗,还有拥兵十万的裴容裴都统。
那真是一个赛一个的高枝。
崔祁玉自是不知道自己丢的是谁的帕子,游船驶离咏归桥就清净下来,杜云若也来找她攀谈。
二人身后,沈兆晗捅捅旁边的人:“你说云若哥也不知道看上她哪点了,论家世论才学不说多优秀,总得及格吧。我听说这崔小姐大病初愈后字都不识一个。”
身旁的人没了动静,沈兆晗啧一声:“跟你说话呢!”
裴容斜眼:“你什么时候也成背后嚼人舌根的长舌妇了。”
船正好靠岸,沈兆晗被噎了一下,白眼下了船。崔祁玉跟着几人踏过青石桥迈过百阶石梯来到天宝饭庄门口。
掌柜的见小东家来也没注意崔祁玉,引着一群人往里头走。天宝饭庄内大有玄机,从偏门出去,先是穿过十米游木长廊再过一片梅林小路尽头是一碧波荡漾的小湖,湖中央有一座湖心亭,由木桥相连。
如今亭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崔氏母女也拿着她的拜贴混了进来。
杜云若跟在身旁解释道:“每年的小诗会都是在这举行。”
一行人落座后,店小二上了些瓜果糕点。杜云若接过一盘枣子摆在她面前,崔祁玉却越过那盘伸手去够裴容面前的炒栗子。
二人皆是一愣。
杜云若有些迟疑:“你不是最喜欢枣子了,什么时候换了口味?”裴容也偏头看过来。
“喜……喜欢啊,我都喜欢!”崔祁玉嘿嘿一笑,随手抓了一把枣子往嘴里塞:“好吃!好吃!咳咳……”
“慢些…慢些。”杜云若递过来一杯清茶,又替她顺了顺背。
崔祁玉把头埋下去嚼了嚼嘴里的甜枣,闷笑一声。好险,差点露馅了!
小诗会开始,今年的主题是“荷花”,杜云若与那些文人对诗顾不得她,她百无聊赖盯着裴容面前的炒栗子发呆。
如果这盘栗子突然出现在她桌子上就好了。崔祁玉心中祈愿,不知是不是诚心感动了上苍,裴容竟然真把那盘炒栗子推了过来。
“多谢。”崔祁玉也不客气道过谢后大快朵颐。
……
“诸位可能不知道,我姐姐日日温书,父亲也是为她寻了最好的夫子,如今不比我差到哪去。”
有些人总是那么煞风景,崔祁玉闻声抬头,崔天启什么时候给她找夫子了?
说话人是在这次小诗会中大放异彩的崔衔。
崔衔此时颇为得意,这些日子的苦读总算没有白费,若是能有个人再来衬托她一下就更好了,比如崔祁玉。
“姐姐莫要谦虚。”说着向她递来了纸墨。
众目睽睽,这是要把她架在这,下不来台啊。
“那就献丑了。”崔祁玉微笑。
挥开面前的吃食,宣纸展于案前,崔祁玉执笔洋洋洒洒。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1]
围观人轻念宣纸上的小诗,怒拍大腿:“好诗!好诗啊!”
崔祁玉收了笔,笑道:“诸位瞧着我这诗比起我妹妹如何?”
“崔二姑娘所言非虚!确是更胜一筹!”
崔衔傻了眼。
传言崔家大姑娘呆笨木讷,杜云若相处过后却并不认同。他心生爱慕本想着早日去崔家提亲,但听信那些流言蜚语的母亲定不会容她。
如今好了,在场诸位哪个不是文采斐然,得他们的赞赏吹捧不日那些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届时就可以八抬大轿迎她为妻。
“姑娘可有婚配?”说话者是身材矮小的半大老头:“我儿今年二十又五,尚未娶亲,若是合适……”
“你这刘老头,你那儿子连个功名都没有,要我说还是我儿,今年刚刚上任吏部主事。”
“你儿子有功名又如何,相貌丑陋如何配上崔小姐!”
“你说谁相貌丑陋!”
“儿子随爹!”
……
打闹间有清亮女音响起:“诸位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心中已有中意之人。”
周围人发出一声惊叹:“嗬!是哪家的公子?”
崔祁玉等了一会,穿过杜云若欣喜的面庞,目光落在后头的年轻男子身上。莞尔笑曰:“裴容,裴都统。”
杜云若脸色一白,勉强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扯着嘴角问:“玉娘,你……你说什么?”
“我说。”
“我已爱慕裴都统多日。”
在场人哗然,裴容是何等人物?当今圣上亲收义子,享皇子待遇。最重要的是,上京谁不知道裴容是要和淮安公主喜结连理的。
如此大胆示爱公主准驸马,就是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众人流露出惋惜之色,可惜这个刚冒头的才女了。
只有崔衔化悲为喜。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