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姬,芈姬!”张苍挥舞着一份奏章不顾身边人的侧目,飞奔而来。

    卓玖正和左中侯对着图纸研究第一座学馆的建造,王上同意他们精简的批文早已送来高陵,虽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嬴政写给卓玖的信。卓玖指挥着匠人们用泥沙将砖块砌好,想起那封根本没有被打开的信件,轻笑着摇摇头。反正她早就猜到嬴政会说什么,无外乎责问自己为何缩减学馆规模,既然他没有在公文上斥责,便说明只是私下的抱怨罢了,这种书信不必浪费时间打开。

    “大多数孩子吃饭也是问题,若是孩子们自己背干粮,也要有提供热水的地方。”卓玖吩咐着左中侯,“这是第一座学馆,应该给以后的千万座学馆打下基础,可千万不能马虎......”

    话音未落,她就好像听到理应在咸阳城内的张苍在叫她,卓玖以为自己这段时间忙昏了头,出现了幻听,便没有理会的接着说,“若是考虑到有些县内学馆的柴薪会短缺,不如用管道将学馆内的炉灶与冶铁、烧陶的作坊联通,用废热烧水。”

    “但冶铁的废热刺鼻难闻,控制不好可能会影响孩子们读书。而且将工坊建于学馆旁边,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左中侯虽是少府长官,可依旧觉得工匠乃贱业,不想让读书识字的孩子接触。在他看来,学馆和工坊离德越远越好。

    “孩子们大多不会再读太学,或者参加科举,养家糊口是首位,学些手艺也并非坏事。”卓玖温声解释着,“不过利用废热确实不妥,是我刚刚想当然了。”

    两人正聊着,卓玖一抬眼就看到张苍一手撑着膝盖,一手还举着明显是从郎中令府邸拿出来的公文。

    ‘以后要定下规定,正式的公文不能离开官署。’

    卓玖一瞬间想到的并不是张苍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是他这样做会有很多风险,不过很快这个想法就被存在了脑海深处。

    卓玖将图纸交给左中侯,自己撑着手杖缓步走到张苍身边,轻拍着他的背为他顺气,“阿苍是从塬下跑上来的?”高陵在咸阳边的塬上,上来的路最近因修渠建房被占的不成样子,看样子张苍是等不及他们清出道路,直接抛车跑上来的。

    “阁下还是先看看这个吧。”张苍缓了口气,来不及解释自己的事情,直接将递交到郎中令官邸的公文塞给卓玖。

    “急要的事务让亭卒每日送来就是,何必劳累阿苍......”卓玖边说边展开手中的纸卷,温和的言语慢慢没了声响,她微微蹙起眉头,低声问张苍,“可还有人知此事?”

    “原本是先送来郎中官署的,但如今九卿一定都知道了。”张苍同样轻声道,“为娇娇准备的马车已经在候着了。”

    卓玖点点头,将公文仔细卷好放进袖袋中,转身去处理手中的事务。张苍便依在一旁的树边,沉默的看着卓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事务。

    他原本是在郎中令官邸内,替卓玖分拣公务,紧急且重要、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会被他拣出每日派人送到高陵,其余的事务会每三天送一次,若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让属官们先行处理,将结果告知卓玖便可。

    但昨夜有急报送到郎中令官邸,他本想确认内容后再放进今日的公文中,但仅仅是瞥见了竹筒上的简文,便大觉不妙,也未敢拆开。简文上写的是“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他本打算连夜出城,但那时已是宵禁十分,他只能待今晨便匆忙来寻卓玖。想起昨夜他慌乱之下,去寻了在府中休息的甘罗商议此事,张苍缩了缩脑袋,希望芈姬在知道后,不会斥责他透露消息给无关之人吧。

    这边卓玖已经飞快的安排好工地上的一应事宜,还派人去廉颇的住处服侍。处置好一切事务后,她便登上了回咸阳的马车。

    嬴政此去祈年宫是为亲政,她是早已知晓的。因为王上离开国都,带走了三公,而此时又无太子,掌握实权的郎中令自然便成了暂时收阅公文的人,她几乎每日都要和嬴政通信,沟通政务。

    最近今天确实没有收到他的来信,她本以为是路上耽搁了,没想到竟是祈年宫出了事。若是按照嬴政与她先前构思的,在祈年宫祭天彰显正统,逼吕不韦归政便算一切顺利。

    她与嫪毐从未见过,但如今的局势已经足以表明,在这些年里嬴政在明知他有野心的情况下,依旧放任嫪毐在后宫壮大,便是在等这一天,但若是嬴政选择了用嫪毐意图篡权为由,将吕不韦连坐,那只能说明吕不韦在祈年宫并没有识趣的让权归政。

    卓玖用手轻敲车窗,心思千回百转,轻声念叨着吕不韦的名字,忽然笑了出来。

    ‘哎呀,我可从未想过要这么早的开拓西域,也不知王上现在作何感想。’

    ‘芈姬现在一定在琢磨怎么拉吕不韦去狄道。’

    于此同时,嬴政也坐在回咸阳的马车上,一边翻奏章一边想着。当年在吕不韦找卓玖,请她将自己写进课本里时,卓玖便向他提过两个要求。一个是组建剧团去各国演出,而另一个则一直放到了现在。

    这些,她自然也在与嬴政见面时,在心中透露了一二。

    虽然卓玖并没有说她打算让吕不韦再替自己做什么,但嬴政敏锐的察觉到卓玖的心思。心声并不能完全透露一个人的谋划,但嬴政却从卓玖时有时无的心声中猜到,她已经明白自己调兵到狄道,是想要探索西域。

    而吕不韦,是最好的人选。

    他完全可以过几年再处置吕不韦,但如今忍受着嫪毐把持着母后在后宫坐大,便是为了能尽快送吕不韦去西域。

    ‘灭六国不需十五年,不知吕不韦在十五年内能否回来。若是晚一些,恐怕将军们会因为无仗可打,来寻朕啊。’

    嬴政心情颇好的在手中的奏章上批了不允的字样。

    秦王政三年秋,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出兵韩国。同年,郎中令芈玖累功迁御史中丞,令郎中事。

章节目录

在大秦假装不会读心术的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花灯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花灯见并收藏在大秦假装不会读心术的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