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到的城镇叫做祁镇,是一个很普通的小镇,祥和,宁静,与这个世道截然不同。
商队在一处两进的院子停下了,女子安排商队在这里歇脚,门房见到女子一行人,十分高兴,急忙去通传:“东家来了!”
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院子里涌出很多人头,大多是小孩。一名女童最为大胆,扑上来抱住女子:“姨姨,您回来了!我们可想您了。”后面一众孩子纷纷应声。
女子面不改色地将女童从身上撕下来,对着孩子们说:“功课都做完了吗?”
“今日休沐!”孩子们整齐地回答。
女子看向管事,管事会意,补充道:“今日确实休沐,张管事他们外出采购了。晚些时候回来。孩子们都很乖很刻苦。”
女子点点头表示知悉,此时满院的孩子都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
“每人一张大字,晚上交给我。“女子无情发话。
孩子们一哄而散,接着进了一间屋子,院子中很快只剩下女子、韩决、管事和一个老人。
老人穿着很普通,但能辨出几分其沉淀出的书生气息。女子向老人行了一礼:“有劳夫子教导。”原来这是位夫子。
夫子连忙回礼:“惭愧惭愧!请移步。”说罢,引他们进了正厅。
屋内很整洁,门口还有几盆花草。屋子墙壁中央悬着“立德正心”四个字,两侧挂着几幅字画,花架上还有几盆花卉,所见之处都堆满了书箱。
女子示意管事带韩决下去,夫子则是从柜子中找出了珍藏的茶具和茶叶,沏了壶茶。茶香氤氲,夫子郑重地向女子行了揖礼。
女子连忙起身,制止了夫子的行为:“夫子何必行此大礼!”
夫子郑重地回答:“老夫出身名门,年少成名,恃才傲物,前半生也是顺遂得意,可是一朝失意,跌落泥淖,本欲了此残生,幸得江老板搭救,才得以重获新生。再造之恩,当此大礼。”
女子回道:“顺势而为罢了。”
另一边,管事将韩决领了出去,走远了些和他搭话:“你是东家新捡的孩子?”
新捡的?韩决有些疑惑,这么说来—
下一刻,管事肯定了他心中的想法:“这个院子中所有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东家他们捡来的。平日里习字读书,也有其他方面的。满一年后,可以选择继续读书或者走商队之类的。如若寻到父母亲人,也可以选择离开。”
韩决其实不愿和这群贫民一起读书,推拒道:“我识字。”
管事是个中年男子,笑起来很有亲和力,闻言笑了起来:“识字那就更好了,回头可以让夫子考较一下。“又怕韩决不快,补充道:“不用担心束脩等方面问题,东家会安排的。可以先上两个月,如果实在不喜欢,也可以离开。”
这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只是韩决还是不理解:“你们东家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不该这么问的。还能图什么?不过名利而已,既能传出善人的名声,又能让这些孩子学成之后为己所用。不过还是傻,一群流浪儿,给口食物就能让他们卖命,习字也说的过去,但读书之后就不便控制了。
管事说:“东家心善,在这个不太平的世道给了很多人帮助。”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
见韩决情绪并不高,管事则表示理解,孤儿对外界敏感很正常,甫一到陌生环境,什么样的反应他都见过。于是他提出:“走,伯伯给你拿糖葫芦。”
韩决没有拒绝也无法拒绝,他在努力扮演一个普通孩子,虽然之前就被女子一眼识破了,但显然那是少数,比如管事就把他当成一个略沉默的孩子。当一串晶亮的糖葫芦被递到眼前时,他还有些意外,不过他从来都不吃种东西的。
“吃吧,自家做的,不费钱。本来就是给院中孩子们做的。”管事笑得很和蔼。
韩决愣愣地接过,他不理解这莫名其妙的的善意。往日有人对他好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自己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拒绝和猜疑,可是自从被女子带走以来,接触到的都是纯粹的善意,这很不符合他的认知。事出反常,必有隐利。
管事去给其他孩子分发糖葫芦了,韩决望着他的背影,咬了一口糖葫芦。
不好吃。
不过最外层的糖衣是甜的,细品还有粘腻和微苦,山楂还是很涩。
就不该抱有期待。
韩决默默地下了定义,但是初来乍到,不能浪费,他没有任何反应,举着糖葫芦看着管事进了那群孩子进入的那间屋子。
屋子很大,整洁明亮,里面摆放着数组桌凳,错落有致,每张小桌上都有文房四宝,几乎所有孩子都表情认真,在埋头写字。仅有个别听到他们的动静抬眼,又很继续用功。
管事扫视一周,悄然离开。
回过头来,看到韩决呆愣地站在原地,糖葫芦只咬了一口,管事以为他被感动到了,又开口道:“好吃吧?大家都很喜欢呢。偶尔一次加餐就被你碰上了,运气真好。”
施小惠哄人心而已,韩决漠然地想。
无聊又俗套的手段。
而且糖葫芦并不好吃。
没意思极了。
一如这个世道与人心。
韩决的深沉与倨傲并未持续很久,因为女子离开了,只余他一人在这个小镇,重回孑然一身的状态。
他是自愿留下的,士农工商,商人最低贱,他是决不会随女子一样成为一个商人的。既读圣贤书,不为贩夫走卒。但这些似乎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
小院里的其他孩子几乎都是孤儿出身,没什么高洁的志向,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填饱肚子。现在读了些书,最多的想法也不过是能找到工钱多一些的活计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后也许有能力分给别人一个馒头。
院子中有几十个孩子,男女两个管事,分别管男孩和女孩,夫子按年龄分班授课,无课业时要进行劳动,或打扫卫生,或洗衣做饭,学堂种了二十亩田,学生们还要去田里帮忙,韩决刚到那天,院子里的大孩子们都去田里了。平日大家的生活都很充实,也很有盼头,每个闲隙都有人在谈论未来,有的天马行空,有的脚踏实地。
又是普通的一日,小孩子的活比较轻松,大家又是吃过苦的,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开始聚众聊天。
“我要成为像东家一样的女商!”大放厥词的正是最开始抱住女子的那名女童。
底下的孩子们纷纷附和。
“牝鸡司晨,不知廉耻。”韩决嘟囔,不防被女童听见了。女童其实不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但不妨碍她从中感受到了不屑与恶意,这是她所万万不能忍的。于是她直接怒了,气势汹汹地向韩决走来。
“那个谁,你什么意思?”
韩决自是不怵她,自小形成的骄横劲也起来了:“怎么,我说的不对吗?身为女子自该贤良淑德、相夫教子,有那么多想法干什么?去男人堆里做贩夫走卒,不就是不知廉耻——”
他没能说完那句话,因为女童的拳头到了他的脸上。女童看起来娇小,力气却很大,直接把他的脸打偏了。韩决也怒了,不过一乡野丫头,怎么敢打他?
“我不许你这么说!”女童一下又一下地捶打他,韩决被打了自是不客气,毫不犹豫地打了回去。
“有人打架了,快去叫夫子。“眼见女童落了下风,才有人急吼吼地出去了。其余人拉架,场面一时混乱起来,韩决莫名其妙还多受了不少伤。
绝对是故意的!他们都在欺负自己。韩决一边整理衣服一边想。
夫子来得很快,了解了一下事件的始末。随即眉头也皱了起来。他先是驱散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回去温书,接着将韩决和那名女童带到正厅。
夫子面向二人而坐,先是看向了女童:“江了了,你知道错了吗?”
女童,也就是江了了,仍是挺直了背,闷声道:“学生无错。”
夫子点出:“你错在两点:其一,不该公然引起斗殴,扰乱学堂秩序。其二,”夫子顿了一下,看了一眼二人,“我就不点明了,你自己心里有数。”
“罚你自今日起,每日多写十张大字,黄昏时交予我检阅。好了,你先走吧。”
江了了不忿地点了点头,向夫子行了一礼后退下。
接下来就是韩决了,夫子原先还算慈祥的面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了:“韩决,把你留在后面不是因为你没错。”
而是因为你错误大了,韩决面无表情地在心中接下一句。他就知道,那个江了了的“江”八成和女子一样,所以那群顽童才怎么捧她。而现在,连夫子也是将她的过错轻轻放下。
夫子一看韩决的神色就能猜出他的想法,他之前遇到的这种纨绔多了去了,永远高高在上,永远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错,语气不免严厉起来:“江了了的错误在于她脾性,而你的过错则在于心性。读书人一须戒骄戒躁,二须谨言慎语,三须勿轻他人,最重要的一点,立德正心,摆正态度。你瞧瞧你做到了哪一点?如此心性,何堪大事?将《道德经》抄写十遍,三日后交予我。”
韩决心下不忿,却也未表现出什么,作了个揖之后离开了。同样斗殴,到了自己这里就是心性不正,不明摆着针对自己吗?从出生到现在,自己还未受过今天这样的屈辱。可惜寄人篱下,只能忍着了。
他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最多不过是被学堂其他人孤立,这倒对他没什么影响。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反而失去了最开始的清净:
“韩决,做人不能忘恩负义。你瞧,这座学堂都是东家建的,你不能看不起商户。”
“姓韩的,再让我听到你这么说,我揍你。”
“无论你之前什么身份,现在我们都是学堂的学子,一样的。”
……
学堂里的所有人不知是被什么洗脑了一样,一致认为他的思想态度不对,轮流教育他,试图让他改变错误的认知。
愚昧天真的少年人总是怀着一腔的热血与自信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实者极其无趣与天真。韩决自认为见识过最顶尖的风景,区区三言两语而已,更何况这些人的口径相似,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经过统一的思想灌输,他怎么会被这些可笑的想法打动呢?
就这样,别人越真诚越殷切,韩决越固执。结果就是三个月过去了,韩决仍未改变自己的认知。
夫子很是头疼,这些日子以来,他也发现了韩决确实聪慧,和自己当年相似。可是他也同样熟知天才的傲气,明白他们认同的想法难以改变。更何况这些想法简直可以称得上背离他们曾经所在的阶级,完全离经叛道。自己都是在饱经风雨后才真正接受,更何况去教化一个高傲的少年人呢?
不过很快,他收到一封信件,舒展了眉头。
商队在一处两进的院子停下了,女子安排商队在这里歇脚,门房见到女子一行人,十分高兴,急忙去通传:“东家来了!”
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院子里涌出很多人头,大多是小孩。一名女童最为大胆,扑上来抱住女子:“姨姨,您回来了!我们可想您了。”后面一众孩子纷纷应声。
女子面不改色地将女童从身上撕下来,对着孩子们说:“功课都做完了吗?”
“今日休沐!”孩子们整齐地回答。
女子看向管事,管事会意,补充道:“今日确实休沐,张管事他们外出采购了。晚些时候回来。孩子们都很乖很刻苦。”
女子点点头表示知悉,此时满院的孩子都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
“每人一张大字,晚上交给我。“女子无情发话。
孩子们一哄而散,接着进了一间屋子,院子中很快只剩下女子、韩决、管事和一个老人。
老人穿着很普通,但能辨出几分其沉淀出的书生气息。女子向老人行了一礼:“有劳夫子教导。”原来这是位夫子。
夫子连忙回礼:“惭愧惭愧!请移步。”说罢,引他们进了正厅。
屋内很整洁,门口还有几盆花草。屋子墙壁中央悬着“立德正心”四个字,两侧挂着几幅字画,花架上还有几盆花卉,所见之处都堆满了书箱。
女子示意管事带韩决下去,夫子则是从柜子中找出了珍藏的茶具和茶叶,沏了壶茶。茶香氤氲,夫子郑重地向女子行了揖礼。
女子连忙起身,制止了夫子的行为:“夫子何必行此大礼!”
夫子郑重地回答:“老夫出身名门,年少成名,恃才傲物,前半生也是顺遂得意,可是一朝失意,跌落泥淖,本欲了此残生,幸得江老板搭救,才得以重获新生。再造之恩,当此大礼。”
女子回道:“顺势而为罢了。”
另一边,管事将韩决领了出去,走远了些和他搭话:“你是东家新捡的孩子?”
新捡的?韩决有些疑惑,这么说来—
下一刻,管事肯定了他心中的想法:“这个院子中所有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东家他们捡来的。平日里习字读书,也有其他方面的。满一年后,可以选择继续读书或者走商队之类的。如若寻到父母亲人,也可以选择离开。”
韩决其实不愿和这群贫民一起读书,推拒道:“我识字。”
管事是个中年男子,笑起来很有亲和力,闻言笑了起来:“识字那就更好了,回头可以让夫子考较一下。“又怕韩决不快,补充道:“不用担心束脩等方面问题,东家会安排的。可以先上两个月,如果实在不喜欢,也可以离开。”
这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只是韩决还是不理解:“你们东家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不该这么问的。还能图什么?不过名利而已,既能传出善人的名声,又能让这些孩子学成之后为己所用。不过还是傻,一群流浪儿,给口食物就能让他们卖命,习字也说的过去,但读书之后就不便控制了。
管事说:“东家心善,在这个不太平的世道给了很多人帮助。”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
见韩决情绪并不高,管事则表示理解,孤儿对外界敏感很正常,甫一到陌生环境,什么样的反应他都见过。于是他提出:“走,伯伯给你拿糖葫芦。”
韩决没有拒绝也无法拒绝,他在努力扮演一个普通孩子,虽然之前就被女子一眼识破了,但显然那是少数,比如管事就把他当成一个略沉默的孩子。当一串晶亮的糖葫芦被递到眼前时,他还有些意外,不过他从来都不吃种东西的。
“吃吧,自家做的,不费钱。本来就是给院中孩子们做的。”管事笑得很和蔼。
韩决愣愣地接过,他不理解这莫名其妙的的善意。往日有人对他好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自己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拒绝和猜疑,可是自从被女子带走以来,接触到的都是纯粹的善意,这很不符合他的认知。事出反常,必有隐利。
管事去给其他孩子分发糖葫芦了,韩决望着他的背影,咬了一口糖葫芦。
不好吃。
不过最外层的糖衣是甜的,细品还有粘腻和微苦,山楂还是很涩。
就不该抱有期待。
韩决默默地下了定义,但是初来乍到,不能浪费,他没有任何反应,举着糖葫芦看着管事进了那群孩子进入的那间屋子。
屋子很大,整洁明亮,里面摆放着数组桌凳,错落有致,每张小桌上都有文房四宝,几乎所有孩子都表情认真,在埋头写字。仅有个别听到他们的动静抬眼,又很继续用功。
管事扫视一周,悄然离开。
回过头来,看到韩决呆愣地站在原地,糖葫芦只咬了一口,管事以为他被感动到了,又开口道:“好吃吧?大家都很喜欢呢。偶尔一次加餐就被你碰上了,运气真好。”
施小惠哄人心而已,韩决漠然地想。
无聊又俗套的手段。
而且糖葫芦并不好吃。
没意思极了。
一如这个世道与人心。
韩决的深沉与倨傲并未持续很久,因为女子离开了,只余他一人在这个小镇,重回孑然一身的状态。
他是自愿留下的,士农工商,商人最低贱,他是决不会随女子一样成为一个商人的。既读圣贤书,不为贩夫走卒。但这些似乎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
小院里的其他孩子几乎都是孤儿出身,没什么高洁的志向,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填饱肚子。现在读了些书,最多的想法也不过是能找到工钱多一些的活计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后也许有能力分给别人一个馒头。
院子中有几十个孩子,男女两个管事,分别管男孩和女孩,夫子按年龄分班授课,无课业时要进行劳动,或打扫卫生,或洗衣做饭,学堂种了二十亩田,学生们还要去田里帮忙,韩决刚到那天,院子里的大孩子们都去田里了。平日大家的生活都很充实,也很有盼头,每个闲隙都有人在谈论未来,有的天马行空,有的脚踏实地。
又是普通的一日,小孩子的活比较轻松,大家又是吃过苦的,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开始聚众聊天。
“我要成为像东家一样的女商!”大放厥词的正是最开始抱住女子的那名女童。
底下的孩子们纷纷附和。
“牝鸡司晨,不知廉耻。”韩决嘟囔,不防被女童听见了。女童其实不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但不妨碍她从中感受到了不屑与恶意,这是她所万万不能忍的。于是她直接怒了,气势汹汹地向韩决走来。
“那个谁,你什么意思?”
韩决自是不怵她,自小形成的骄横劲也起来了:“怎么,我说的不对吗?身为女子自该贤良淑德、相夫教子,有那么多想法干什么?去男人堆里做贩夫走卒,不就是不知廉耻——”
他没能说完那句话,因为女童的拳头到了他的脸上。女童看起来娇小,力气却很大,直接把他的脸打偏了。韩决也怒了,不过一乡野丫头,怎么敢打他?
“我不许你这么说!”女童一下又一下地捶打他,韩决被打了自是不客气,毫不犹豫地打了回去。
“有人打架了,快去叫夫子。“眼见女童落了下风,才有人急吼吼地出去了。其余人拉架,场面一时混乱起来,韩决莫名其妙还多受了不少伤。
绝对是故意的!他们都在欺负自己。韩决一边整理衣服一边想。
夫子来得很快,了解了一下事件的始末。随即眉头也皱了起来。他先是驱散围观的孩子们让他们回去温书,接着将韩决和那名女童带到正厅。
夫子面向二人而坐,先是看向了女童:“江了了,你知道错了吗?”
女童,也就是江了了,仍是挺直了背,闷声道:“学生无错。”
夫子点出:“你错在两点:其一,不该公然引起斗殴,扰乱学堂秩序。其二,”夫子顿了一下,看了一眼二人,“我就不点明了,你自己心里有数。”
“罚你自今日起,每日多写十张大字,黄昏时交予我检阅。好了,你先走吧。”
江了了不忿地点了点头,向夫子行了一礼后退下。
接下来就是韩决了,夫子原先还算慈祥的面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了:“韩决,把你留在后面不是因为你没错。”
而是因为你错误大了,韩决面无表情地在心中接下一句。他就知道,那个江了了的“江”八成和女子一样,所以那群顽童才怎么捧她。而现在,连夫子也是将她的过错轻轻放下。
夫子一看韩决的神色就能猜出他的想法,他之前遇到的这种纨绔多了去了,永远高高在上,永远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错,语气不免严厉起来:“江了了的错误在于她脾性,而你的过错则在于心性。读书人一须戒骄戒躁,二须谨言慎语,三须勿轻他人,最重要的一点,立德正心,摆正态度。你瞧瞧你做到了哪一点?如此心性,何堪大事?将《道德经》抄写十遍,三日后交予我。”
韩决心下不忿,却也未表现出什么,作了个揖之后离开了。同样斗殴,到了自己这里就是心性不正,不明摆着针对自己吗?从出生到现在,自己还未受过今天这样的屈辱。可惜寄人篱下,只能忍着了。
他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最多不过是被学堂其他人孤立,这倒对他没什么影响。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反而失去了最开始的清净:
“韩决,做人不能忘恩负义。你瞧,这座学堂都是东家建的,你不能看不起商户。”
“姓韩的,再让我听到你这么说,我揍你。”
“无论你之前什么身份,现在我们都是学堂的学子,一样的。”
……
学堂里的所有人不知是被什么洗脑了一样,一致认为他的思想态度不对,轮流教育他,试图让他改变错误的认知。
愚昧天真的少年人总是怀着一腔的热血与自信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实者极其无趣与天真。韩决自认为见识过最顶尖的风景,区区三言两语而已,更何况这些人的口径相似,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经过统一的思想灌输,他怎么会被这些可笑的想法打动呢?
就这样,别人越真诚越殷切,韩决越固执。结果就是三个月过去了,韩决仍未改变自己的认知。
夫子很是头疼,这些日子以来,他也发现了韩决确实聪慧,和自己当年相似。可是他也同样熟知天才的傲气,明白他们认同的想法难以改变。更何况这些想法简直可以称得上背离他们曾经所在的阶级,完全离经叛道。自己都是在饱经风雨后才真正接受,更何况去教化一个高傲的少年人呢?
不过很快,他收到一封信件,舒展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