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一套八段锦后,晏衡给武虞侯端茶捶背,好一通卖乖讨巧。
武虞侯拉过晏衡的手,无奈道:“阿衡啊,你又惹了什么事情了?放心,只要不是通敌叛国,祖父都替你兜着。”
“才没有,祖父我已经很久没有惹祸了。”晏衡委屈,她现在已经是个沉稳得威武将军了,怎么老是翻她得旧账。她也不卖乖了,坐在武虞侯身边,抱着祖父的胳膊:“祖父,我不喜欢你给我选的夫婿。”
“哪儿不喜欢,我再重新给你挑个几十个,总有一个让你喜欢。”
“祖父,我不想要军中各位叔伯家的小郎君。”晏衡准备了许多理由,正要一个个说与祖父听,可无需她说那些理由,武虞侯便答应了。
“好,不想要就不要。”武虞侯轻轻拍了晏衡的脑袋:“阿衡喜欢什么样的,祖父给你找。”
“我看上了一个长得好看的书生。”
晏衡脱口而出。
武虞侯一口答应,转头吩咐人去寻样貌性情好的寒门书生:“好,你把他带来我瞧瞧。正好京试了,上京城里书生多的是,再去逮些长得好看的,性子也要温顺一些的,多看看几个。”
晏衡欲说不必,转而又想,若是穆修不答应入赘,那也不能强求。再多看些备用着也好。
晏衡到金玉楼的时候,正好是约定好的时辰,楚瑜已经在包厢内等她,他临窗而立,温润如玉。
晏衡第一次见楚瑜的时候便觉得他长的好看,当时晏衡见他独自一人,还调戏了他,只是后来知晓是昭德皇后母家侄子后便不能再戏弄他了。楚瑜今日穿的是一件湖蓝色镶银边袍子,宛如一块无瑕美玉熔铸而成德玉人,只静静地站在窗边,有一番高贵清华感。
楚瑜回礼,莞尔一笑,邀晏衡落座。
晏衡方落座,楚瑜摇了摇桌上的青铜铃铛,便有装扮华美的侍女开始上菜。晏衡此时方打量了此处包厢,墙上挂的顾恺之的山水画,装饰也都文雅清贵,颇有魏晋风。
“我离京三年,没想到京中变化这般大,连金玉楼都换了模样。”晏衡敬了楚瑜一杯酒:“也没有想到,楚侍郎会主动相邀。”
晏衡对着楚瑜,还是忍不住耍起纨绔,毫不避讳的盯着楚瑜看。
实在是,楚瑜的样貌无论哪一处都是长在晏衡的心窝子上了。长身玉立,神态清贵,姿容亦好,每一处恰到好处的如精雕细琢的玉玦。
楚瑜早已习惯晏衡的炯炯目光,只温润一笑:“世子想来不知此处的新东家不仅将金玉楼重新翻修了一遍,最近还新排了一出好戏。”
着人将一旁的彩画漆屏风撤下,走到一旁往下看,居然是是一片莲池,池中央建了一个亭子,正唱着一出戏。
是一个孝女正在哭唱:母有恙,女愁肠......终不悔,祈母旺。
楚瑜跟着哼唱了几句,似要晏衡也品评一番,问晏衡:“世子瞧这出《孝女祈母》如何?而今是上京城正热的戏曲子。”
晏衡听着孝女伏地哭求,惟愿母亲病愈。忽而,莫名的想起了年幼时候,与阿娘一同住在温国公府那处偏凉的小院子里的时光。那时候,她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被关在这么小的院子里,她问母亲:阿爹和祖父为什么不来找她们。可阿娘不说话,只日日哭泣。哭啊哭的,阿娘便生了病,也不吃药、不说话,只会无休止的哭。她那时候太小,只能守在阿娘的床旁,也跟着哭,求她别死。
晏衡转身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极好的一出戏。再过月余便是昭德皇后娘娘的千秋岁,众人感怀皇后娘娘,便会想到夷光殿下当年为了祈求皇后娘娘病愈,一步一磕头的爬了千层佛阶,亲自到佛光寺为娘娘祈福。”
晏衡定定的看着那一出戏,孝女祈拜的香炉好像化作了当年母亲放的一把火。阿娘那一日终于不哭了,难得的给她亲手梳了发髻,然后阿娘抱着她,打翻了火油,熊熊烈火将小屋吞噬。她害怕的哭闹着,可阿娘是放肆的狂笑着。
阿娘狂笑着,然后是哽咽的哭腔:檀郎,你说过的与我同生共死。我要死了,你来啊,来兑现你的诺言,与我一起死吧。
楚瑜是个心思缜密的政客,知道晏衡最想要的是什么。他承若大事成后,让她了解与温国公府的恩怨,当然要晏衡用武虞侯在军中的影响力支持夷光。
又对着晏衡的爵位一番厉害分析后,便以情理化之。
“尤记得,当年武虞侯孤身一人一枪救陛下于乱军中,替陛下挡了两刀身受重伤时,祈求陛下与皇后娘娘庇佑年岁尚小的世子。待王军攻入上京城后,皇后娘娘入京第一件事便是带了宿卫军亲至温国公府将世子你带回宫中,直到武虞侯归朝了再将世子交予侯爷。”楚瑜目光柔和,絮絮述说昭德皇后往事:“当时陛下与娘娘刚登基朝堂未稳,谁也没有想到娘娘会带人去温国公府就这样将你抱了出来。”
“是啊。”晏衡只是回忆起皇后娘娘当年抱着她出去的时刻,就还能回想到皇后娘娘的怀抱是多么的温暖、坚毅:“再也没有比娘娘更好的女子的。”
楚瑜起身,躬身作揖:“楚瑜在此,请世子看在皇后娘娘的遗泽下,能相助夷光殿下。”
晏衡回礼:“侯府向来忠于大周,忠于陛下,忠于正统。”
夷光殿下是徽帝与昭德皇后唯一的嫡女,当年徽帝为了让殿下做女太子时,开了女子为储君的先例,已篆书记录。而今虽废除夷光殿下的太子位,却未废除女子为储的条例,于情于理,夷光殿下都是为嫡为长。
晏衡下楼的时候,正好瞧见在举行诗会。金玉楼是一座庄园所建,园中正好牡丹盛开,有挂画焚香,吟诗抚琴唱和,也有文人学子沿曲溪设座摆酒,以流醯放溪随水流,一派风流文雅。
晏衡觉得好玩,便上前去看。当中学子大家诸多,也有几个世家文官也在。楚瑜见她兴致勃勃,便与她讲解道:“千秋岁后,便是京试。虽是陛下出题考核,但大周官员多是大贤品评举荐,此时来京评官的学子们便会参加诗会,好有机会展露才能。”
楚瑜是吏部侍郎,有学子认出,过来拜见。也有人猜出晏衡身份,围在晏衡身边。晏衡虽喜欢长得好的书生,但若是太多书生学子围在身旁酸溜溜的吟诗也是觉得无趣。正好见到几个旧时,欲去打招呼,却看到穆修也在。
穆修依旧是一袭青衫长袍,身姿如修竹挺立,正微微低头,似正与人正说话。晏衡看到穆修,便想过去逗他,或许是就想卸下他清淡温和的外表,露出内里的闷骚芯子,毕竟谁家正经儒生,会写男欢女爱的话本子呀。
晏衡往穆修处去,却突然看见,穆修被人窝心踢了一脚,摔在一旁被踢的捂着腹蜷缩在地。
居然敢打她的人!
武虞侯拉过晏衡的手,无奈道:“阿衡啊,你又惹了什么事情了?放心,只要不是通敌叛国,祖父都替你兜着。”
“才没有,祖父我已经很久没有惹祸了。”晏衡委屈,她现在已经是个沉稳得威武将军了,怎么老是翻她得旧账。她也不卖乖了,坐在武虞侯身边,抱着祖父的胳膊:“祖父,我不喜欢你给我选的夫婿。”
“哪儿不喜欢,我再重新给你挑个几十个,总有一个让你喜欢。”
“祖父,我不想要军中各位叔伯家的小郎君。”晏衡准备了许多理由,正要一个个说与祖父听,可无需她说那些理由,武虞侯便答应了。
“好,不想要就不要。”武虞侯轻轻拍了晏衡的脑袋:“阿衡喜欢什么样的,祖父给你找。”
“我看上了一个长得好看的书生。”
晏衡脱口而出。
武虞侯一口答应,转头吩咐人去寻样貌性情好的寒门书生:“好,你把他带来我瞧瞧。正好京试了,上京城里书生多的是,再去逮些长得好看的,性子也要温顺一些的,多看看几个。”
晏衡欲说不必,转而又想,若是穆修不答应入赘,那也不能强求。再多看些备用着也好。
晏衡到金玉楼的时候,正好是约定好的时辰,楚瑜已经在包厢内等她,他临窗而立,温润如玉。
晏衡第一次见楚瑜的时候便觉得他长的好看,当时晏衡见他独自一人,还调戏了他,只是后来知晓是昭德皇后母家侄子后便不能再戏弄他了。楚瑜今日穿的是一件湖蓝色镶银边袍子,宛如一块无瑕美玉熔铸而成德玉人,只静静地站在窗边,有一番高贵清华感。
楚瑜回礼,莞尔一笑,邀晏衡落座。
晏衡方落座,楚瑜摇了摇桌上的青铜铃铛,便有装扮华美的侍女开始上菜。晏衡此时方打量了此处包厢,墙上挂的顾恺之的山水画,装饰也都文雅清贵,颇有魏晋风。
“我离京三年,没想到京中变化这般大,连金玉楼都换了模样。”晏衡敬了楚瑜一杯酒:“也没有想到,楚侍郎会主动相邀。”
晏衡对着楚瑜,还是忍不住耍起纨绔,毫不避讳的盯着楚瑜看。
实在是,楚瑜的样貌无论哪一处都是长在晏衡的心窝子上了。长身玉立,神态清贵,姿容亦好,每一处恰到好处的如精雕细琢的玉玦。
楚瑜早已习惯晏衡的炯炯目光,只温润一笑:“世子想来不知此处的新东家不仅将金玉楼重新翻修了一遍,最近还新排了一出好戏。”
着人将一旁的彩画漆屏风撤下,走到一旁往下看,居然是是一片莲池,池中央建了一个亭子,正唱着一出戏。
是一个孝女正在哭唱:母有恙,女愁肠......终不悔,祈母旺。
楚瑜跟着哼唱了几句,似要晏衡也品评一番,问晏衡:“世子瞧这出《孝女祈母》如何?而今是上京城正热的戏曲子。”
晏衡听着孝女伏地哭求,惟愿母亲病愈。忽而,莫名的想起了年幼时候,与阿娘一同住在温国公府那处偏凉的小院子里的时光。那时候,她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被关在这么小的院子里,她问母亲:阿爹和祖父为什么不来找她们。可阿娘不说话,只日日哭泣。哭啊哭的,阿娘便生了病,也不吃药、不说话,只会无休止的哭。她那时候太小,只能守在阿娘的床旁,也跟着哭,求她别死。
晏衡转身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极好的一出戏。再过月余便是昭德皇后娘娘的千秋岁,众人感怀皇后娘娘,便会想到夷光殿下当年为了祈求皇后娘娘病愈,一步一磕头的爬了千层佛阶,亲自到佛光寺为娘娘祈福。”
晏衡定定的看着那一出戏,孝女祈拜的香炉好像化作了当年母亲放的一把火。阿娘那一日终于不哭了,难得的给她亲手梳了发髻,然后阿娘抱着她,打翻了火油,熊熊烈火将小屋吞噬。她害怕的哭闹着,可阿娘是放肆的狂笑着。
阿娘狂笑着,然后是哽咽的哭腔:檀郎,你说过的与我同生共死。我要死了,你来啊,来兑现你的诺言,与我一起死吧。
楚瑜是个心思缜密的政客,知道晏衡最想要的是什么。他承若大事成后,让她了解与温国公府的恩怨,当然要晏衡用武虞侯在军中的影响力支持夷光。
又对着晏衡的爵位一番厉害分析后,便以情理化之。
“尤记得,当年武虞侯孤身一人一枪救陛下于乱军中,替陛下挡了两刀身受重伤时,祈求陛下与皇后娘娘庇佑年岁尚小的世子。待王军攻入上京城后,皇后娘娘入京第一件事便是带了宿卫军亲至温国公府将世子你带回宫中,直到武虞侯归朝了再将世子交予侯爷。”楚瑜目光柔和,絮絮述说昭德皇后往事:“当时陛下与娘娘刚登基朝堂未稳,谁也没有想到娘娘会带人去温国公府就这样将你抱了出来。”
“是啊。”晏衡只是回忆起皇后娘娘当年抱着她出去的时刻,就还能回想到皇后娘娘的怀抱是多么的温暖、坚毅:“再也没有比娘娘更好的女子的。”
楚瑜起身,躬身作揖:“楚瑜在此,请世子看在皇后娘娘的遗泽下,能相助夷光殿下。”
晏衡回礼:“侯府向来忠于大周,忠于陛下,忠于正统。”
夷光殿下是徽帝与昭德皇后唯一的嫡女,当年徽帝为了让殿下做女太子时,开了女子为储君的先例,已篆书记录。而今虽废除夷光殿下的太子位,却未废除女子为储的条例,于情于理,夷光殿下都是为嫡为长。
晏衡下楼的时候,正好瞧见在举行诗会。金玉楼是一座庄园所建,园中正好牡丹盛开,有挂画焚香,吟诗抚琴唱和,也有文人学子沿曲溪设座摆酒,以流醯放溪随水流,一派风流文雅。
晏衡觉得好玩,便上前去看。当中学子大家诸多,也有几个世家文官也在。楚瑜见她兴致勃勃,便与她讲解道:“千秋岁后,便是京试。虽是陛下出题考核,但大周官员多是大贤品评举荐,此时来京评官的学子们便会参加诗会,好有机会展露才能。”
楚瑜是吏部侍郎,有学子认出,过来拜见。也有人猜出晏衡身份,围在晏衡身边。晏衡虽喜欢长得好的书生,但若是太多书生学子围在身旁酸溜溜的吟诗也是觉得无趣。正好见到几个旧时,欲去打招呼,却看到穆修也在。
穆修依旧是一袭青衫长袍,身姿如修竹挺立,正微微低头,似正与人正说话。晏衡看到穆修,便想过去逗他,或许是就想卸下他清淡温和的外表,露出内里的闷骚芯子,毕竟谁家正经儒生,会写男欢女爱的话本子呀。
晏衡往穆修处去,却突然看见,穆修被人窝心踢了一脚,摔在一旁被踢的捂着腹蜷缩在地。
居然敢打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