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萧老太太醒来,方才那一幕已经传遍了整个萧府,萧玉涛的生母梅姨娘听说后按捺不住,跑到鹿鸣居找珍姨娘聊了起来。
“老太太那么疼小叔子,最后还不如个丫鬟。”梅姨娘颇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看来这些男人啊,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
珍姨娘想多听一些,又怕打听多了惹出口舌祸事,小心措辞问道:“老太太现在怎么样了?”
“我让丫头去打听了,说还没醒呢,大夫看过了说老太太纯粹是被气的,一时血脉激荡才晕过去,待慢慢平复就会醒。”梅姨娘磕着瓜子说道:“三爷还在老太太床榻前跪着呢。”
“那老太爷呢?”
“老太爷满心都是修仙啊,飞升啊什么的,在偏院修行这么多年,什么时候管过家里的事儿啊!”
“那这事儿谁做主啊?”珍姨娘问道。
“还能有谁,大太太啊!咱们的二太太什么时候管过这些。”梅姨娘嗑完手里的瓜子,又拿起桌上的牛乳糕吃了起来:“听说三爷见老太太晕了,还先安抚好了那丫头才赶去寿兰堂看老太太,瞧这深情体贴的,什么时候咱们二爷也能这样待咱们就好了。”
珍姨娘忙做了个嘘声的动作:“姐姐小点声,万一给人听见传到老太太耳朵里,她饶不了咱们。”一个儿子这样就够呛了,再来一个她不得找点祭品祭奠一下儿子们那随美色飘散的孝心啊。
“你也太小心了,说说怎么了?再说咱们二爷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吗?”梅姨娘提起萧承继满脸不屑:“对于我来说,他唯一的用途就是让我生了涛哥儿这个儿子,我才能在这里站住脚,往后的生活不愁吃穿。除此之外,他对我还有什么用?”
珍姨娘讪讪的说道:“二爷这会儿又在那种地方吧!”
“管他呢,咱们在家好吃好喝的看看戏,带带孩子就是了,谁还指着他尽丈夫的责任吗?”
不被妻妾指望的萧承继和同样指望不上的沈庆宗在城里最大的青楼红潇楼认识了,一个“软饭世家”,一个“捡漏暴发户”,过着当代牛马和韭菜们最想过的躺平生活。
萧承继而立之年,外貌出众,不然颜氏也不会被吸引自愿下嫁,来到红潇馆甚至把不少姑娘都比下去了。有次差点被人当成小倌调戏,萧承继直接在红潇楼跟人大打出手,从此在风月场扬名,人送外号“玉面俏郎君”。其实萧家世代只有这一辈的两个儿子依靠女方家维持富贵生活,被称为“软饭世家”多数还是从前嫉妒萧家往日威风的人在背后落井下石,看乐子的人一多,口口相传,就莫名让人以为萧家世代如此。不过萧家人也不在乎,越在乎她们越说得起劲儿,索性坦然接受,躺平得更理直气壮。
当下“俏郎君”和“暴发户”趣味相投凑成一桌,加之花魁莺纾姑娘相陪,这一桌格外“秀色可餐”。
沈庆宗刚刚放话说要请客,萧家下人就来请萧承继回家,说家中老太太病倒。萧承继只能败兴的跟沈庆宗告辞,约定下次再相邀。
萧承继回到萧家来到寿兰堂,只听见里面传来大嫂的声音:“三弟,快别跟母亲犟嘴了,赶紧认错,万一真把母亲气出个好歹你后悔都来不及,想想这些年母亲多疼你啊!”
“儿子这些年什么都听母亲的安排,什么都是母亲说了算,连出门穿什么样衣服都必得由母亲拿主意,这些不过是些小事也就罢了,但云珊不同,我绝对不能辜负她,这一次恕儿子不能听话。”萧承兴语气强硬,半步不退。
老太太躺在床上,斜靠着吴嬷嬷,颤抖的指着儿子:“你你你你你个逆子!你可知你这般,往后别想像你哥哥们那样娶高门大户的闺秀。”
萧承兴非常不屑:“那最好,我可不想和两个哥哥似的天天看老婆的脸色过日子。”话说完想起大嫂就在旁边,收住话头,偷偷看了一眼大嫂。
程氏并不在乎,丈夫看她的脸色也不是一天两天,里里外外人尽皆知,从来就不是秘密。看手帕交们出嫁后在婆家低眉顺眼服侍公婆,受丈夫的委屈,她觉得自己能给丈夫甩脸色还挺威风。
门外的萧承继听了弟弟的话,略略有些后悔娶了颜氏。那些对妇人的规训,颜氏在萧家从来不用遵守。当年颜氏在诗会上被萧承继吸引,回家跟父母哭闹着要成婚,颜家父母初时不同意,后来经不起女儿日夜哭闹加上萧家诚恳上门提亲,在见到萧承继俊秀外貌的那一刻,颜母改变了注意,转念一想,女儿低嫁也好,至少可以不受婆家的委屈,萧颜两家结亲就此定下。
正式提亲那天,颜母对萧承继定下三条铁律:不得让颜氏服侍公婆,不得纳妾,要让颜氏掌握家中银钱。萧承继一一答应后才迎娶了二品大员的嫡女。
刚成婚时两人也还过了一段浓情蜜意的生活,只是颜氏一直久久未孕,颜家父母只能松口允许女婿纳妾,原本想待妾室生下儿子算在颜氏名下由颜氏抚养,奈何颜氏不同意,说庶子就是庶子,别想记在她名下占她的便宜得个嫡子的名分。所以萧玉泽萧玉涛才得以留在生母身边养育。
可哪怕颜氏无儿无女,萧家也没人敢给她脸色看,她照样掌管二房银钱,两个姨娘在她面前丝毫不敢放肆。现下老太太病倒,按说她应该前来侍疾,但现在也没露面。
不过如果没有娶颜氏进门,萧家就没有现在的光景,有时他们哥儿几个在外面倒腾些什么生意,多数人都会看在程家和颜家的份上放宽路径。
“不娶高门闺秀,你难道想娶那贱人做正室?”萧老太太气血上涌,想大骂嗓子发痒被堵住,猛地咳嗽起来。
“三弟,你快别说了。”程氏赶忙上前给老太太顺气,劝慰道:“母亲别气坏了自己,三弟年纪小,一时被美色所迷有什么要紧,您就由着他去,等新鲜感过了不就忘了吗?”程氏心想我还不了解萧家的儿子,哪个不是三天新鲜。
“是啊,是啊,母亲别跟三弟计较,万一真气病了,妹子的生辰宴就去不了,到时候妹子该多失望。”萧承继大步跨进门,对床榻上的老太太说道。
这事儿其实跟他没关系,只不过闲着也是闲着,既然大嫂派人来找他,那就不能不给大嫂一些面子,毕竟外头有不少人看在程家的面子上给他大开方便之门。
老太太好不容易顺过气说道:“还去什么啊,你弟弟这个样子,我哪里还有心思去孟家?”对程氏说道:“你是大儿媳妇,是当家人,你去想办法处置了那个贱货!”
程氏猝不及防接了个烫手山芋,忙说道:“母亲,哪有做大嫂的掺和小叔子房里事,媳妇于情于理没这个立场啊!”说完程氏腹诽:这老太婆不想在儿子面前做恶人,就把我推出来,让我一个做嫂子的去处置小叔子的情人,真是脑子有病!
还没等老太太说话,三爷萧承兴连忙阻止:“娘,我刚才就说过了,如果您不想要我这个儿子,就尽管处置了云珊吧!您为什么这么容不下她?我只是想纳她为妾,让她陪在我身边,仅此而已,到底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也不想娶高门千金,家中有大嫂二嫂就够了,不差我一个。”
傻儿子,娶高门千金为的只是萧家吗?更多的是为了你自己啊!有颗大树做后盾,干什么都便利,但这话不好当着程氏的面说出来。老太太只能换个说法:“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被一个丫头迷成这样。”
“丫头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她,就是喜欢她!”
母子俩互不相让,萧承继劝解道:“好了好了,这些事等母亲病好了再说。”对老太太说道:“母亲,三弟还是个小孩子,说不定过两天新鲜劲儿就过了,您何必为个丫头损害母子亲情呢?”说完对弟弟说道:“三弟,你也少说两句,哪有为个奴婢跟母亲死犟的?母亲平时多疼你啊!你这样多让她伤心啊!”
萧承兴想起老太太平时对她的百般呵护嘘寒问暖,不吭声了。
程氏舒了一口气,这暂时是过去了吧,以后会怎么样以后再说吧!
叔嫂俩劝慰好母子俩,走出寿兰堂,萧承继问程氏:“大哥呢?怎么没过来?”
“一开始就去找你大哥了,不知道玩到什么地方去了,只能让人去找你,幸好二叔来得及时。”程氏笑道。
“大嫂哪里话,这不是应该的吗?”萧承继向程氏告辞:“我还有约,先走了。”
程氏看着萧承继的背影,想到颜氏,两口子这几年不冷不热的,颜氏婚前在家里闹着要嫁萧承继,弄得沸沸扬扬,而现在两人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真正做到了相敬如宾。程氏又想起自己,苦笑一声,自己和丈夫也没有好多少,还感慨别人。
同样跟丈夫越来越生疏的还有程氏的小姑子萧氏,她最近忙着打理待客事宜,那天毕竟她是主角,场面上的东西不能出纰漏。萧氏让贴身丫鬟列出一张名单,安排了客人的座位,有哪些客人关系好得坐一桌,哪些绝对不能坐一桌,男宾多少桌,女宾多少桌,还预备好说书人和戏班子。回到屋里还要核对菜单和戏单,支出了多少银钱,账簿上不能出错,还有如何安排人手,零零总总非常琐碎,萧氏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第二天又要重新检查一遍。
忙起来还好,一闲下来她就想起家里还有个讨厌的何氏,萧氏恨不得再把她拖出来暴打一顿。
与此同时,在萧氏手里受到奇耻大辱的何氏,一闭上眼睛就想起当日被凶恶的萧氏毫不留情的扒光衣服,指甲划在她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红痕,不过这些跟被扯着头发扔到院子里,几乎裸着被人丫鬟婆子围观,还被萧氏骑在身上殴打那都不算什么。
何氏只要回忆起来就会呼吸紊乱,头晕目眩,她使劲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何家从前也是官宦人家,官职不高也不低,何氏从小享受惯了堆金砌玉的生活,办完十五岁及笄礼开始议亲,她一心只挑高门大户,势必要让自己的后半生过上金尊玉贵的生活,结果还没挑两下,父亲犯事家中被抄,失去了所有的财物。
父亲下大狱,幸好妻子儿女并没有受到株连,但是失去了所有的家产,连府邸都充公了,一家子只能住在寒民大街一栋旧屋子里,没有了绫罗绸缎,没有了丫鬟仆从,日常生活都要自己动手,还要想办法赚取每日的生活费用,养尊处优的太太小姐少爷们干苦力的,浆洗衣物的,个个哭天抹泪,最后何太太实在受不了,想了个主意让大女儿去投奔孟家。
出发前,何太太告诉女儿,孟家大爷至今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你要是能进到他们家当这位少爷的姨娘,我们家不说回到从前的好日子,至少不用再这么挣扎于底层。受尽艰难生活的何氏一听有机会再过上富贵日子,也顾不上什么正室还是姨娘,只要能摆脱现在的生活就好,她想也没想便答应了母亲,前往孟家投奔。
初到孟家,何氏小心翼翼讨好所有人,尤其是孟家老太太,原本打算的是得到老太太的喜欢,由老太太做主把自己纳为儿子的姨娘。但时间久了她发现,萧氏在孟家太有话语权了,她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公婆都支持她,为的就是给她立威将来给儿子当家更顺利。孟家老太太一直在盘算再过几年如果萧氏依然没有生儿子,那就要纳妾了,老太太看着日日在跟前陪伴解闷伺候的何氏,经常想问问她愿不愿意,可又怕人家也是千金小姐出身,这种想法恐怕会让人家觉得是侮辱,因此没有泄露过她有这个意思,
何氏并不知道孟家老太太的打算,故意话里话外对老太太上眼药,说大爷这个岁数还没有儿子可不行之类的,慢慢的老太太开始有了松动,考虑要不要提早给儿子纳妾。何氏看出老太太的心思松动,赶紧开始采取下一步动作,把孟家大爷的心拉过来,她想着如果老太太有这个意思,大爷也有这个意思,那萧氏一个娘家家门低于孟家的媳妇还能扛得过丈夫婆婆两个人吗?
正在何氏每日筹划着掌控孟大爷,等着老太太把自己送到大爷房里的那一天,结果事情就出点意外。
那天萧氏外出不在孟家,何氏像往常一样去给孟大爷送点心,顺便增进增进感情,结果一不小心增大了,孟大爷当时直接把她抱到了床上,何氏一面抵抗,一面又怕抵抗过头惹孟大爷不高兴从此不再搭理她,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何氏半推半就的抵抗成了欲擒故纵,惹得孟大爷更上头,完全不容她抵抗就地成就好事。孟大爷这些年只有萧氏一个女人,突然沾到了第二个,还比萧氏更青春貌美更娇媚动人,他兴致连连抱着何氏不撒手折腾她好几回,不知过了多久从床上闹到窗台上都不尽兴,直到萧氏闯了进来。
何氏计划了这么久,原本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孟家姨娘,就这样被阴差阳错的破坏,成了大家的谈资笑柄,这样的耻辱,一定要讨回来!何氏暗暗发誓,就算孟家老太太同意我进门也不够,我一定要把姓萧的赶出孟家。
“老太太那么疼小叔子,最后还不如个丫鬟。”梅姨娘颇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看来这些男人啊,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
珍姨娘想多听一些,又怕打听多了惹出口舌祸事,小心措辞问道:“老太太现在怎么样了?”
“我让丫头去打听了,说还没醒呢,大夫看过了说老太太纯粹是被气的,一时血脉激荡才晕过去,待慢慢平复就会醒。”梅姨娘磕着瓜子说道:“三爷还在老太太床榻前跪着呢。”
“那老太爷呢?”
“老太爷满心都是修仙啊,飞升啊什么的,在偏院修行这么多年,什么时候管过家里的事儿啊!”
“那这事儿谁做主啊?”珍姨娘问道。
“还能有谁,大太太啊!咱们的二太太什么时候管过这些。”梅姨娘嗑完手里的瓜子,又拿起桌上的牛乳糕吃了起来:“听说三爷见老太太晕了,还先安抚好了那丫头才赶去寿兰堂看老太太,瞧这深情体贴的,什么时候咱们二爷也能这样待咱们就好了。”
珍姨娘忙做了个嘘声的动作:“姐姐小点声,万一给人听见传到老太太耳朵里,她饶不了咱们。”一个儿子这样就够呛了,再来一个她不得找点祭品祭奠一下儿子们那随美色飘散的孝心啊。
“你也太小心了,说说怎么了?再说咱们二爷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吗?”梅姨娘提起萧承继满脸不屑:“对于我来说,他唯一的用途就是让我生了涛哥儿这个儿子,我才能在这里站住脚,往后的生活不愁吃穿。除此之外,他对我还有什么用?”
珍姨娘讪讪的说道:“二爷这会儿又在那种地方吧!”
“管他呢,咱们在家好吃好喝的看看戏,带带孩子就是了,谁还指着他尽丈夫的责任吗?”
不被妻妾指望的萧承继和同样指望不上的沈庆宗在城里最大的青楼红潇楼认识了,一个“软饭世家”,一个“捡漏暴发户”,过着当代牛马和韭菜们最想过的躺平生活。
萧承继而立之年,外貌出众,不然颜氏也不会被吸引自愿下嫁,来到红潇馆甚至把不少姑娘都比下去了。有次差点被人当成小倌调戏,萧承继直接在红潇楼跟人大打出手,从此在风月场扬名,人送外号“玉面俏郎君”。其实萧家世代只有这一辈的两个儿子依靠女方家维持富贵生活,被称为“软饭世家”多数还是从前嫉妒萧家往日威风的人在背后落井下石,看乐子的人一多,口口相传,就莫名让人以为萧家世代如此。不过萧家人也不在乎,越在乎她们越说得起劲儿,索性坦然接受,躺平得更理直气壮。
当下“俏郎君”和“暴发户”趣味相投凑成一桌,加之花魁莺纾姑娘相陪,这一桌格外“秀色可餐”。
沈庆宗刚刚放话说要请客,萧家下人就来请萧承继回家,说家中老太太病倒。萧承继只能败兴的跟沈庆宗告辞,约定下次再相邀。
萧承继回到萧家来到寿兰堂,只听见里面传来大嫂的声音:“三弟,快别跟母亲犟嘴了,赶紧认错,万一真把母亲气出个好歹你后悔都来不及,想想这些年母亲多疼你啊!”
“儿子这些年什么都听母亲的安排,什么都是母亲说了算,连出门穿什么样衣服都必得由母亲拿主意,这些不过是些小事也就罢了,但云珊不同,我绝对不能辜负她,这一次恕儿子不能听话。”萧承兴语气强硬,半步不退。
老太太躺在床上,斜靠着吴嬷嬷,颤抖的指着儿子:“你你你你你个逆子!你可知你这般,往后别想像你哥哥们那样娶高门大户的闺秀。”
萧承兴非常不屑:“那最好,我可不想和两个哥哥似的天天看老婆的脸色过日子。”话说完想起大嫂就在旁边,收住话头,偷偷看了一眼大嫂。
程氏并不在乎,丈夫看她的脸色也不是一天两天,里里外外人尽皆知,从来就不是秘密。看手帕交们出嫁后在婆家低眉顺眼服侍公婆,受丈夫的委屈,她觉得自己能给丈夫甩脸色还挺威风。
门外的萧承继听了弟弟的话,略略有些后悔娶了颜氏。那些对妇人的规训,颜氏在萧家从来不用遵守。当年颜氏在诗会上被萧承继吸引,回家跟父母哭闹着要成婚,颜家父母初时不同意,后来经不起女儿日夜哭闹加上萧家诚恳上门提亲,在见到萧承继俊秀外貌的那一刻,颜母改变了注意,转念一想,女儿低嫁也好,至少可以不受婆家的委屈,萧颜两家结亲就此定下。
正式提亲那天,颜母对萧承继定下三条铁律:不得让颜氏服侍公婆,不得纳妾,要让颜氏掌握家中银钱。萧承继一一答应后才迎娶了二品大员的嫡女。
刚成婚时两人也还过了一段浓情蜜意的生活,只是颜氏一直久久未孕,颜家父母只能松口允许女婿纳妾,原本想待妾室生下儿子算在颜氏名下由颜氏抚养,奈何颜氏不同意,说庶子就是庶子,别想记在她名下占她的便宜得个嫡子的名分。所以萧玉泽萧玉涛才得以留在生母身边养育。
可哪怕颜氏无儿无女,萧家也没人敢给她脸色看,她照样掌管二房银钱,两个姨娘在她面前丝毫不敢放肆。现下老太太病倒,按说她应该前来侍疾,但现在也没露面。
不过如果没有娶颜氏进门,萧家就没有现在的光景,有时他们哥儿几个在外面倒腾些什么生意,多数人都会看在程家和颜家的份上放宽路径。
“不娶高门闺秀,你难道想娶那贱人做正室?”萧老太太气血上涌,想大骂嗓子发痒被堵住,猛地咳嗽起来。
“三弟,你快别说了。”程氏赶忙上前给老太太顺气,劝慰道:“母亲别气坏了自己,三弟年纪小,一时被美色所迷有什么要紧,您就由着他去,等新鲜感过了不就忘了吗?”程氏心想我还不了解萧家的儿子,哪个不是三天新鲜。
“是啊,是啊,母亲别跟三弟计较,万一真气病了,妹子的生辰宴就去不了,到时候妹子该多失望。”萧承继大步跨进门,对床榻上的老太太说道。
这事儿其实跟他没关系,只不过闲着也是闲着,既然大嫂派人来找他,那就不能不给大嫂一些面子,毕竟外头有不少人看在程家的面子上给他大开方便之门。
老太太好不容易顺过气说道:“还去什么啊,你弟弟这个样子,我哪里还有心思去孟家?”对程氏说道:“你是大儿媳妇,是当家人,你去想办法处置了那个贱货!”
程氏猝不及防接了个烫手山芋,忙说道:“母亲,哪有做大嫂的掺和小叔子房里事,媳妇于情于理没这个立场啊!”说完程氏腹诽:这老太婆不想在儿子面前做恶人,就把我推出来,让我一个做嫂子的去处置小叔子的情人,真是脑子有病!
还没等老太太说话,三爷萧承兴连忙阻止:“娘,我刚才就说过了,如果您不想要我这个儿子,就尽管处置了云珊吧!您为什么这么容不下她?我只是想纳她为妾,让她陪在我身边,仅此而已,到底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也不想娶高门千金,家中有大嫂二嫂就够了,不差我一个。”
傻儿子,娶高门千金为的只是萧家吗?更多的是为了你自己啊!有颗大树做后盾,干什么都便利,但这话不好当着程氏的面说出来。老太太只能换个说法:“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被一个丫头迷成这样。”
“丫头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她,就是喜欢她!”
母子俩互不相让,萧承继劝解道:“好了好了,这些事等母亲病好了再说。”对老太太说道:“母亲,三弟还是个小孩子,说不定过两天新鲜劲儿就过了,您何必为个丫头损害母子亲情呢?”说完对弟弟说道:“三弟,你也少说两句,哪有为个奴婢跟母亲死犟的?母亲平时多疼你啊!你这样多让她伤心啊!”
萧承兴想起老太太平时对她的百般呵护嘘寒问暖,不吭声了。
程氏舒了一口气,这暂时是过去了吧,以后会怎么样以后再说吧!
叔嫂俩劝慰好母子俩,走出寿兰堂,萧承继问程氏:“大哥呢?怎么没过来?”
“一开始就去找你大哥了,不知道玩到什么地方去了,只能让人去找你,幸好二叔来得及时。”程氏笑道。
“大嫂哪里话,这不是应该的吗?”萧承继向程氏告辞:“我还有约,先走了。”
程氏看着萧承继的背影,想到颜氏,两口子这几年不冷不热的,颜氏婚前在家里闹着要嫁萧承继,弄得沸沸扬扬,而现在两人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真正做到了相敬如宾。程氏又想起自己,苦笑一声,自己和丈夫也没有好多少,还感慨别人。
同样跟丈夫越来越生疏的还有程氏的小姑子萧氏,她最近忙着打理待客事宜,那天毕竟她是主角,场面上的东西不能出纰漏。萧氏让贴身丫鬟列出一张名单,安排了客人的座位,有哪些客人关系好得坐一桌,哪些绝对不能坐一桌,男宾多少桌,女宾多少桌,还预备好说书人和戏班子。回到屋里还要核对菜单和戏单,支出了多少银钱,账簿上不能出错,还有如何安排人手,零零总总非常琐碎,萧氏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第二天又要重新检查一遍。
忙起来还好,一闲下来她就想起家里还有个讨厌的何氏,萧氏恨不得再把她拖出来暴打一顿。
与此同时,在萧氏手里受到奇耻大辱的何氏,一闭上眼睛就想起当日被凶恶的萧氏毫不留情的扒光衣服,指甲划在她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红痕,不过这些跟被扯着头发扔到院子里,几乎裸着被人丫鬟婆子围观,还被萧氏骑在身上殴打那都不算什么。
何氏只要回忆起来就会呼吸紊乱,头晕目眩,她使劲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何家从前也是官宦人家,官职不高也不低,何氏从小享受惯了堆金砌玉的生活,办完十五岁及笄礼开始议亲,她一心只挑高门大户,势必要让自己的后半生过上金尊玉贵的生活,结果还没挑两下,父亲犯事家中被抄,失去了所有的财物。
父亲下大狱,幸好妻子儿女并没有受到株连,但是失去了所有的家产,连府邸都充公了,一家子只能住在寒民大街一栋旧屋子里,没有了绫罗绸缎,没有了丫鬟仆从,日常生活都要自己动手,还要想办法赚取每日的生活费用,养尊处优的太太小姐少爷们干苦力的,浆洗衣物的,个个哭天抹泪,最后何太太实在受不了,想了个主意让大女儿去投奔孟家。
出发前,何太太告诉女儿,孟家大爷至今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你要是能进到他们家当这位少爷的姨娘,我们家不说回到从前的好日子,至少不用再这么挣扎于底层。受尽艰难生活的何氏一听有机会再过上富贵日子,也顾不上什么正室还是姨娘,只要能摆脱现在的生活就好,她想也没想便答应了母亲,前往孟家投奔。
初到孟家,何氏小心翼翼讨好所有人,尤其是孟家老太太,原本打算的是得到老太太的喜欢,由老太太做主把自己纳为儿子的姨娘。但时间久了她发现,萧氏在孟家太有话语权了,她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公婆都支持她,为的就是给她立威将来给儿子当家更顺利。孟家老太太一直在盘算再过几年如果萧氏依然没有生儿子,那就要纳妾了,老太太看着日日在跟前陪伴解闷伺候的何氏,经常想问问她愿不愿意,可又怕人家也是千金小姐出身,这种想法恐怕会让人家觉得是侮辱,因此没有泄露过她有这个意思,
何氏并不知道孟家老太太的打算,故意话里话外对老太太上眼药,说大爷这个岁数还没有儿子可不行之类的,慢慢的老太太开始有了松动,考虑要不要提早给儿子纳妾。何氏看出老太太的心思松动,赶紧开始采取下一步动作,把孟家大爷的心拉过来,她想着如果老太太有这个意思,大爷也有这个意思,那萧氏一个娘家家门低于孟家的媳妇还能扛得过丈夫婆婆两个人吗?
正在何氏每日筹划着掌控孟大爷,等着老太太把自己送到大爷房里的那一天,结果事情就出点意外。
那天萧氏外出不在孟家,何氏像往常一样去给孟大爷送点心,顺便增进增进感情,结果一不小心增大了,孟大爷当时直接把她抱到了床上,何氏一面抵抗,一面又怕抵抗过头惹孟大爷不高兴从此不再搭理她,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何氏半推半就的抵抗成了欲擒故纵,惹得孟大爷更上头,完全不容她抵抗就地成就好事。孟大爷这些年只有萧氏一个女人,突然沾到了第二个,还比萧氏更青春貌美更娇媚动人,他兴致连连抱着何氏不撒手折腾她好几回,不知过了多久从床上闹到窗台上都不尽兴,直到萧氏闯了进来。
何氏计划了这么久,原本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孟家姨娘,就这样被阴差阳错的破坏,成了大家的谈资笑柄,这样的耻辱,一定要讨回来!何氏暗暗发誓,就算孟家老太太同意我进门也不够,我一定要把姓萧的赶出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