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的生日宴将至,各家宾客的礼品陆陆续续送来了孟家,萧氏清点着数不清的名贵礼物,西池献寿簪,八宝翡翠菊花钗,紫玉芙蓉耳环,金海棠珠花步摇,青玉镶珍珠项链,玛瑙戒指等等数不清的首饰头面,还有众多白狐皮,银鼠皮,妆花缎,软烟罗,香云纱,重莲绫等上好的布料,笑得合不拢嘴。萧氏唯一的女儿孟银雪跟在母亲身边,一会儿指着一个锦盒里的蝴蝶流苏簪:“娘,我要这个。”一会儿指着一匹云绫锦:“娘,这个好看,给我裁衣裳吧!”
云绫锦素有“寸锦寸金”的称号,孟银雪对母亲撒娇道:“娘,我要穿这个,到时候客人肯定多,各家夫人们都会带着小姐姑娘们,我可不能在穿戴上被她们比下去。”
萧氏最疼女儿,连连答应:“好好好,到时候我们雪儿就是全场最漂亮的小姑娘。”
腊月二十一这天,孟家大宴宾客,里里外外人声喧哗,马车络绎不绝,萧氏将细金丝编织在发间,纹理如雨丝一般,发髻奢华又精致,全套的宝石流霞头面流光溢彩,炫目夺人。身着玉凤朝阳百褶如意棉裙,上身大红云锦绫牡丹如意袄,披着天水碧织锦西番莲斗篷。萧氏姿容艳丽,薄粉敷面,杏眼桃腮,翠彩峨眉,在一众女宾中格外耀眼。
黄氏带着沈桓、沈嘉榛、沈松、沈嘉桐四个孩子来带孟家,一下马车就立即去找大黄氏,大黄氏一直以来心里很是不满,觉得自己生了孟家的嫡孙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见妹妹来了,让孩子们去外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并吩咐丫头婆子们跟紧好好看着公子小姐们,转身拉着黄氏进屋说话去了。
“你看看你看看,我在这个家哪点比不过她,平时伺候公婆,管理奴仆,打理里里外外,我哪里不如她?”大黄氏愤愤不平的对妹妹抱怨道:“这就是公婆偏心,什么都向着宝贝大儿子,天天抬举大儿媳妇,想尽办法给她长脸,生怕她将来给宝贝大儿子当家不顺,影响大儿子过舒心的日子。哼,等着看吧!那萧氏都已经眼睛长在头顶上了,早晚要惹祸。”
黄氏劝慰道:“姐姐别生气,整天惦记这些就是难为自己,你要是心里怎么都不平衡就多想想胜哥儿,孟家唯一的嫡孙可是你肚子里出来的,光这点谁也不敢小看了你。”
孟泉胜是大黄氏的儿子,和沈桓同岁,是大黄氏的命根子。一听见儿子的名字,大黄氏立即心花怒放,开始喋喋不休的说了起来:“我家胜哥儿现在书念得可好了,在学堂天天被夫子夸赞,夫子还说明年可以下场试试看能不能考中秀才。”
黄氏听见外甥争气也很开心,说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如果要考,那从现在就要开始闭门苦读了。”
“是啊!可这段日子孩子念书念得太辛苦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晚上还苦读到深夜,有时学堂里炭火不足,孩子手冻得通红都不搁笔。”大黄氏既欣慰又心疼:“看他这么辛苦,我不忍心连就这一天也不让他放松放松。”
“也是,就这一天松快些也没什么,说不定放松一些能学得更好。”黄氏附和道。
大黄氏又问道:“你家桓哥儿呢?不打算让他也试试?”
“桓哥儿念书的事儿都是他祖父在操心,我插不上手。”
“那你回去问问,如果桓哥儿也学得不错,让他也去考场试试,到时候表兄弟俩一起中秀才,多风光!咱们爹娘也高兴。”
黄氏听得心动了,正琢磨着回去跟公公提一提,大黄氏的贴身丫鬟过来说道:“二位奶奶,外面开席了。”大黄氏起身对着镜子检查了一下妆发,整理好衣衫,姐妹俩一起出门前往会客厅。黄氏出门前化好精致的妆容遮盖日渐枯萎的脸色,大黄氏并没有发现妹妹的身体比上一次见面更不好,黄氏想着孩子们难得出来玩一次,不能因为自己身体撑不住扫他们的兴,一定要撑到晚上回家。
孟家分了两个会客厅堂,将男宾女宾分开安排席位,女宾席很多夫人太太带着孩子,非常热闹。程氏和萧玉墨母女和颜氏坐在一起,萧玉泽萧玉涛也跟着颜氏来到孟家,几个孩子对姑母萧氏贺寿,萧氏看都不看萧玉泽一眼,萧玉泽只当没看见。
萧家女眷和其他家的夫人们在会客厅落座,黄氏带着四个孩子在隔壁桌落座,会客厅烧着地笼温暖如春,人又多,桌上还有铜火锅,跟外面的冰天雪地截然不同,人声,烟火气,孩子玩闹,一派热闹祥和。
沈嘉桐和萧玉泽都不知道自己一直惦记的人此刻近在咫尺。
男宾席,美男子萧承继和沈庆宗终于又坐在一起,萧家人除了两位老人家不方便在冰天雪地时出门,以及进宫的二小姐没法到场,其他人都到齐了。
萧氏还给母亲最看重的娘家人郑家发了请柬,郑老太太对孙儿的婚事正在着急上火,小姑子现在为了宝贝小儿子喜欢个丫鬟着急上火,把她那天的托付忘得干干净净。她想着这次肯定很多闺秀千金会来孟家,想着趁机看看还有哪家的姑娘符合她的标准,一把年纪冒着严寒硬是来了。
郑老太太坐在长者专门的席位,从落座开始就不停的在各个妙龄小姐之间来回打量。她的宝贝孙子郑宏寿在男宾席百无聊赖,要不是刚开席主人家都还没来敬酒,他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玩了。
席间丫头仆妇来回穿梭,各色冷盘,荤素菜肴,主食,羹汤,眼花缭乱的端上桌,鲜香的,麻辣的,清淡的,应有尽有。沈嘉桐在银月的照顾下很快吃得饱饱的,看着一桌子美味拍了拍圆鼓鼓的小肚皮,沈嘉桐心想:这要是原身,饭量起码是现在的四五倍。
萧氏在一群侍女的拥簇下前来女宾席,身边还跟着一个梳着双髻缀着金玉珠钗,身穿云绫锦金丝如意纹棉袄的小姑娘。母女俩如出一辙的耀眼夺目,脸上倨傲得意的神情一模一样。
厅里的女宾客们纷纷起身恭维萧氏:“孟大奶奶,你看看这满京城谁家媳妇能有你这样的脸面啊!”
“就是啊!孟家二老简直是拿你当亲生女儿看待啊!”
“这么好的婆家打着灯笼也难找,孟大奶奶真有福气。”
“瞧瞧孟小姑娘这模样,长大了必定也和母亲一样是个艳惊四座的大美人。”
“那是啊!谁不知道萧家专出美人。”
“对啊,宫里不就有一个吗?等哪天生了皇子,萧家就飞黄腾达了。”
“别说做妃子,就算进宫做一个女官也是给家族添光添彩。”
“最近宫里又在选女官,我家要是跟萧家一样宫里有人,也想送女儿去试试。”
这些话听得萧氏舒心极了,连讨厌的何氏都忘得精光,再看到一旁脸色阴沉的大黄氏,萧氏更得意了,你生了儿子又怎么样?你有这样的脸面吗?萧氏被恭维得开始飘了,对众人说道:“各位客气了,这都是公婆厚爱,我推辞过,他们非要给我大操大办,我也没有办法。”萧氏得意洋洋,满嘴炫耀:“不过这都是我应得的,我在孟家付出了多少有谁知道?我们雪儿他爹从不管事,里里外外还不都是我操碎了心,幸好公婆都看在眼里,婆婆比丈夫还体贴我这个儿媳妇呢,不是送这个就是送那个,我平时有点头疼脑热她就跟我娘一样嘘寒问暖。”
本来大家都只是说说场面话,萧氏却自顾自得显摆起来,惹得不少女眷在心里狂翻白眼。女人嫁到婆家多数都被婆婆磋磨,整天站规距,日夜服侍,端茶倒水,一丁点做的不好就要被甩脸色,作儿媳的还不敢顶嘴,这都是小事上折磨人,往大了说抢儿媳的嫁妆,给儿子送妾室,甚至是抢孩子让儿媳骨肉分离之类的恶行,不少当媳妇的被折磨得寻短见也不在少数,萧氏这般炫耀捅了不少人的肺管子,让不少人面露不悦。
一番客套之后萧氏离开会客厅去安排餐后的戏单曲艺,人刚走,席间女眷们开始窃窃私语:“炫耀什么啊!只有一个女儿,公婆还不是亲自做主纳妾。”
“你也听说了?听说那妾室过不了几天就要端茶进门。她还在得意什么?”
“那位妾室好像还是个罪臣之女,是孟家的远方亲戚,论起来还是孟大爷的表妹。”
“这么说人家也是受过好教养的?那以后可有的热闹看了,要是妾室生了儿子,看她今天这副得意的样子还摆的出来吗?”
“还好教养呢,还没进门就和孟大爷不干不净,也是个有能耐的。”
“我还听说这位孟家大奶奶曾捉奸在床,把那表妹暴打了一顿。场面弄得极其难看。”
“真的假的?有没有在现场亲眼见过的人,叫过来好好说一说。”
“但凡嫁了大户人家这种事就免不了,张扬成这样有意思吗?这么爱炫耀显摆不知收敛,早晚要摔跤!”
不论男女,说同一个人的坏话以及八卦都是最快建立友谊的方式,会客厅原本熟悉的不熟悉的女眷们通过聊萧氏的八卦,表达对萧氏不顾他人心情过于显摆的不满,建立了短暂的情谊。一旁萧氏的大嫂程氏,二嫂颜氏,把这些对萧氏的闲言碎语当成下饭菜,反正她们一向看不惯这个到哪儿都要说了算的小姑子。
云绫锦素有“寸锦寸金”的称号,孟银雪对母亲撒娇道:“娘,我要穿这个,到时候客人肯定多,各家夫人们都会带着小姐姑娘们,我可不能在穿戴上被她们比下去。”
萧氏最疼女儿,连连答应:“好好好,到时候我们雪儿就是全场最漂亮的小姑娘。”
腊月二十一这天,孟家大宴宾客,里里外外人声喧哗,马车络绎不绝,萧氏将细金丝编织在发间,纹理如雨丝一般,发髻奢华又精致,全套的宝石流霞头面流光溢彩,炫目夺人。身着玉凤朝阳百褶如意棉裙,上身大红云锦绫牡丹如意袄,披着天水碧织锦西番莲斗篷。萧氏姿容艳丽,薄粉敷面,杏眼桃腮,翠彩峨眉,在一众女宾中格外耀眼。
黄氏带着沈桓、沈嘉榛、沈松、沈嘉桐四个孩子来带孟家,一下马车就立即去找大黄氏,大黄氏一直以来心里很是不满,觉得自己生了孟家的嫡孙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见妹妹来了,让孩子们去外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并吩咐丫头婆子们跟紧好好看着公子小姐们,转身拉着黄氏进屋说话去了。
“你看看你看看,我在这个家哪点比不过她,平时伺候公婆,管理奴仆,打理里里外外,我哪里不如她?”大黄氏愤愤不平的对妹妹抱怨道:“这就是公婆偏心,什么都向着宝贝大儿子,天天抬举大儿媳妇,想尽办法给她长脸,生怕她将来给宝贝大儿子当家不顺,影响大儿子过舒心的日子。哼,等着看吧!那萧氏都已经眼睛长在头顶上了,早晚要惹祸。”
黄氏劝慰道:“姐姐别生气,整天惦记这些就是难为自己,你要是心里怎么都不平衡就多想想胜哥儿,孟家唯一的嫡孙可是你肚子里出来的,光这点谁也不敢小看了你。”
孟泉胜是大黄氏的儿子,和沈桓同岁,是大黄氏的命根子。一听见儿子的名字,大黄氏立即心花怒放,开始喋喋不休的说了起来:“我家胜哥儿现在书念得可好了,在学堂天天被夫子夸赞,夫子还说明年可以下场试试看能不能考中秀才。”
黄氏听见外甥争气也很开心,说道:“没几天就过年了,如果要考,那从现在就要开始闭门苦读了。”
“是啊!可这段日子孩子念书念得太辛苦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晚上还苦读到深夜,有时学堂里炭火不足,孩子手冻得通红都不搁笔。”大黄氏既欣慰又心疼:“看他这么辛苦,我不忍心连就这一天也不让他放松放松。”
“也是,就这一天松快些也没什么,说不定放松一些能学得更好。”黄氏附和道。
大黄氏又问道:“你家桓哥儿呢?不打算让他也试试?”
“桓哥儿念书的事儿都是他祖父在操心,我插不上手。”
“那你回去问问,如果桓哥儿也学得不错,让他也去考场试试,到时候表兄弟俩一起中秀才,多风光!咱们爹娘也高兴。”
黄氏听得心动了,正琢磨着回去跟公公提一提,大黄氏的贴身丫鬟过来说道:“二位奶奶,外面开席了。”大黄氏起身对着镜子检查了一下妆发,整理好衣衫,姐妹俩一起出门前往会客厅。黄氏出门前化好精致的妆容遮盖日渐枯萎的脸色,大黄氏并没有发现妹妹的身体比上一次见面更不好,黄氏想着孩子们难得出来玩一次,不能因为自己身体撑不住扫他们的兴,一定要撑到晚上回家。
孟家分了两个会客厅堂,将男宾女宾分开安排席位,女宾席很多夫人太太带着孩子,非常热闹。程氏和萧玉墨母女和颜氏坐在一起,萧玉泽萧玉涛也跟着颜氏来到孟家,几个孩子对姑母萧氏贺寿,萧氏看都不看萧玉泽一眼,萧玉泽只当没看见。
萧家女眷和其他家的夫人们在会客厅落座,黄氏带着四个孩子在隔壁桌落座,会客厅烧着地笼温暖如春,人又多,桌上还有铜火锅,跟外面的冰天雪地截然不同,人声,烟火气,孩子玩闹,一派热闹祥和。
沈嘉桐和萧玉泽都不知道自己一直惦记的人此刻近在咫尺。
男宾席,美男子萧承继和沈庆宗终于又坐在一起,萧家人除了两位老人家不方便在冰天雪地时出门,以及进宫的二小姐没法到场,其他人都到齐了。
萧氏还给母亲最看重的娘家人郑家发了请柬,郑老太太对孙儿的婚事正在着急上火,小姑子现在为了宝贝小儿子喜欢个丫鬟着急上火,把她那天的托付忘得干干净净。她想着这次肯定很多闺秀千金会来孟家,想着趁机看看还有哪家的姑娘符合她的标准,一把年纪冒着严寒硬是来了。
郑老太太坐在长者专门的席位,从落座开始就不停的在各个妙龄小姐之间来回打量。她的宝贝孙子郑宏寿在男宾席百无聊赖,要不是刚开席主人家都还没来敬酒,他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玩了。
席间丫头仆妇来回穿梭,各色冷盘,荤素菜肴,主食,羹汤,眼花缭乱的端上桌,鲜香的,麻辣的,清淡的,应有尽有。沈嘉桐在银月的照顾下很快吃得饱饱的,看着一桌子美味拍了拍圆鼓鼓的小肚皮,沈嘉桐心想:这要是原身,饭量起码是现在的四五倍。
萧氏在一群侍女的拥簇下前来女宾席,身边还跟着一个梳着双髻缀着金玉珠钗,身穿云绫锦金丝如意纹棉袄的小姑娘。母女俩如出一辙的耀眼夺目,脸上倨傲得意的神情一模一样。
厅里的女宾客们纷纷起身恭维萧氏:“孟大奶奶,你看看这满京城谁家媳妇能有你这样的脸面啊!”
“就是啊!孟家二老简直是拿你当亲生女儿看待啊!”
“这么好的婆家打着灯笼也难找,孟大奶奶真有福气。”
“瞧瞧孟小姑娘这模样,长大了必定也和母亲一样是个艳惊四座的大美人。”
“那是啊!谁不知道萧家专出美人。”
“对啊,宫里不就有一个吗?等哪天生了皇子,萧家就飞黄腾达了。”
“别说做妃子,就算进宫做一个女官也是给家族添光添彩。”
“最近宫里又在选女官,我家要是跟萧家一样宫里有人,也想送女儿去试试。”
这些话听得萧氏舒心极了,连讨厌的何氏都忘得精光,再看到一旁脸色阴沉的大黄氏,萧氏更得意了,你生了儿子又怎么样?你有这样的脸面吗?萧氏被恭维得开始飘了,对众人说道:“各位客气了,这都是公婆厚爱,我推辞过,他们非要给我大操大办,我也没有办法。”萧氏得意洋洋,满嘴炫耀:“不过这都是我应得的,我在孟家付出了多少有谁知道?我们雪儿他爹从不管事,里里外外还不都是我操碎了心,幸好公婆都看在眼里,婆婆比丈夫还体贴我这个儿媳妇呢,不是送这个就是送那个,我平时有点头疼脑热她就跟我娘一样嘘寒问暖。”
本来大家都只是说说场面话,萧氏却自顾自得显摆起来,惹得不少女眷在心里狂翻白眼。女人嫁到婆家多数都被婆婆磋磨,整天站规距,日夜服侍,端茶倒水,一丁点做的不好就要被甩脸色,作儿媳的还不敢顶嘴,这都是小事上折磨人,往大了说抢儿媳的嫁妆,给儿子送妾室,甚至是抢孩子让儿媳骨肉分离之类的恶行,不少当媳妇的被折磨得寻短见也不在少数,萧氏这般炫耀捅了不少人的肺管子,让不少人面露不悦。
一番客套之后萧氏离开会客厅去安排餐后的戏单曲艺,人刚走,席间女眷们开始窃窃私语:“炫耀什么啊!只有一个女儿,公婆还不是亲自做主纳妾。”
“你也听说了?听说那妾室过不了几天就要端茶进门。她还在得意什么?”
“那位妾室好像还是个罪臣之女,是孟家的远方亲戚,论起来还是孟大爷的表妹。”
“这么说人家也是受过好教养的?那以后可有的热闹看了,要是妾室生了儿子,看她今天这副得意的样子还摆的出来吗?”
“还好教养呢,还没进门就和孟大爷不干不净,也是个有能耐的。”
“我还听说这位孟家大奶奶曾捉奸在床,把那表妹暴打了一顿。场面弄得极其难看。”
“真的假的?有没有在现场亲眼见过的人,叫过来好好说一说。”
“但凡嫁了大户人家这种事就免不了,张扬成这样有意思吗?这么爱炫耀显摆不知收敛,早晚要摔跤!”
不论男女,说同一个人的坏话以及八卦都是最快建立友谊的方式,会客厅原本熟悉的不熟悉的女眷们通过聊萧氏的八卦,表达对萧氏不顾他人心情过于显摆的不满,建立了短暂的情谊。一旁萧氏的大嫂程氏,二嫂颜氏,把这些对萧氏的闲言碎语当成下饭菜,反正她们一向看不惯这个到哪儿都要说了算的小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