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府正厅中,月光顺着廊庑映照在窗牖上,屋外甚是通明。
方画屏看着坐在主位上深思熟虑的方宰相,眼皮跳得不停。
心中猜想到了几分,方画屏轻声问道:“父亲可是猜透了陛下的心意?”
方宰相眉头微动,目光落在方画屏身上。女子身材凹凸有致,眉不画而黑,脸上白皙宛若被清冷月光映照的霜雪一般。
他这些年来,女儿出落的愈发美艳。方宰相看在眼里,心中的底气也多了几分。
他轻轻抿了口微凉的茶,旋即点了点头。
还未出声,便看到方画屏眸中闪过一丝错愕。连同去整理衣摆的手也微微颤抖一番,似是听到了什么不可触及的事情。
方宰相以为,女儿不过是因着要嫁给别人,因而有几分不舍罢了。
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将甜白釉翠鸟纹茶盏放置案几后,淡淡道:“自古君心最是难测,为父这些年来在朝堂滚摸打爬多年,也始终不明皇帝对诸子的态度。”
朝堂上波诡云谲,方宰相曾几何时也抱着初心,想要成为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然而,当其身处高位时,这才发现所谓初心,不过是任人践踏的青草罢了。
朝堂上勾心斗角不比后宫中少,在被人陷害至天牢时,他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是那么可悲。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才明白,原来权力方才是立命之本。
他眨了眨双眸,眸中倒映着的月光霎时间消散,“若是在养心殿见到陛下龙颜大怒之时,为父还不敢确认,或许皇帝心目中早早便有了储君的人选。”
“不可能!”方画屏一口否决,“陛下与七皇子水火不容,怎么可能会是他?”
一定不能是他!想来在望月楼的时候,七皇妃便已然察觉,她与谢南箫的事情。
方宰相双眸微眯,看着惊讶不已的方画屏,唇微微张开想要说些什么,但到底还是没有问。
月上柳枝头,时候不早了。
方宰相站了起身,拍了拍方画屏的肩膀笑道:“时候不早了!屏儿先去歇息吧!”
方画屏虽说觉得父亲今日有些反常,但却说不清楚父亲到底哪里反常。
生怕被方宰相看出破绽,方画屏快步离开正厅。
在她离开后不久,门上忽而出现一个人影,方宰相坐在梨花木椅上,眸中生出杀意,“去查一查谢家那小子!”
……
竖王府。
叶温辞在书房的软榻上整整昏迷了三天,这三天下人们不知灌了多少药,不过悉数都被其吐了出来。
或许是常年习武的缘故,叶温辞的体质比起普通人好上不少,不过许是天寒地冻,伤口难以愈合,叶温辞还没有苏醒的迹象。
宋清纭赶到书房之时,正好碰到了亲自探望叶温辞的宁忆寒。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宋清纭未曾料到,宁忆寒会在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跑来竖王府。
宋清纭命人烧一盆开水,随后用白毛巾为叶温辞擦洗一番,随后便将门合上。
宁忆寒站在书房门口时,看宋清纭动作如此娴熟,笑着道:“想来皇妃心细如尘,照料竖王这些时日想来甚是辛苦。”
昏迷不醒的病人最是难照料,不仅仅要照顾其饮食起居,还需要密切留意其伤口。在这种情况下,还不知道其何时能起来,可谓称得上是折磨。
宋清纭微愣,不禁想起了从前。叶温辞时常出门在外,身上难免有伤。每每身上有一处伤痕,宋清纭可谓是尽心尽责,衣不解带在身边照料。
以至于,她尚未学过医,都能从中学会几分浅薄的药理知识。
皇室的人来探访时,见叶温辞被皇帝有心责难身上的伤口却好得很快,再看七皇妃,明明是花一般的年纪,脸上却有着始终有着难以遮掩的疲倦。
夫妻两这一对比,人人皆清楚,这背后定然是少不了七皇妃在背后默默付出。
宁忆寒光是看着她照料叶温辞的冰山一角,便推断出她心细如尘。
宋清纭笑笑,伸手将叶温辞引入正厅中。正厅中八角熏笼散发着芳香,宫人们适时端来炭盆,这才将从外头沾染了霜雪的两人身上的寒意驱逐。
寓春倒来一杯姜茶,宋清纭不过放在鼻尖,眉头当即紧锁。
然而想起喝上姜茶的好处,她还是忍着那股姜味将一整杯姜茶灌入肚子。
出乎意料的是,这姜茶并没有厚重的生姜味道,而是多了几分茉莉花茶的清香。
寓春此时笑眯眯说道:“殿下得知皇妃畏寒,这姜茶对驱寒非常有效。可皇妃却不喜姜的味道,于是殿下便吩咐奴婢们,日后给皇妃姜茶时,放些红糖佐以茉莉,以此将姜的味道压下。”
喝完茶还不够,望夏又将温热暖和的紫色鸾凤暖炉放入宋清纭手心中,又往其身上披了白狐锦裘。
宁忆寒坐在对面,见两个丫鬟事无巨细地伺候主子,光是看着那厚重的白狐锦裘,宁忆寒便觉得有些发热。
他指了指一盆烧得旺盛的炭盆,不解地问道:“七皇妃这般畏寒?”
还未到腊月,还不算是最冷的时候,可宋清纭却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宁忆寒知晓女子比男子畏寒,却没有想到宋清纭比寻常女子还要怕冷。
方才经过梅园时,枝桠上雪白的霜雪落入女子的发丝中,宁忆寒便看到女子粉嫩的唇在打颤。
宁忆寒的话让宋清纭想起了跌入冰湖以后的日子。病重后,她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哪怕炭盆就在旁,身上依旧觉得止不住的冷。
她微微一顿,低头看着手中的暖炉,沉吟片刻后道:“让宁公子见笑了!今年的冬比起去年的还要冷上几分,本宫也没了素日打雪仗的念头,如今正觉得待在府中也不错。”
隔着一道窗牖,宋清纭能敏锐地捕捉到窗牖外厚厚一层白雪散发着的冷香。
幼年时,她最是喜欢与玉儿一起在庭院堆雪人。重生后,身子竟不自觉地畏寒。
听着街道外孩童打雪仗堆雪人嬉笑的声音,宋清纭打心眼里羡慕。
望夏见宁忆寒听得甚是认真,又补充道:“咱们殿下知晓这冬天愈发寒冷,派人时常交代奴婢,一定不能让皇妃冷着。这炭盆的炭也是一刻不敢停,唯恐让皇妃受寒。”
宋清纭摩挲着紫色鸾凤暖炉的指腹在鸾凤纹中顿了下来,她本以为这是寓春和望夏见这般畏寒,所以才这般贴心。
可竟不曾想,这竟然是那个看似冷冰冰粗枝大叶的男子所作所为。
心中波涛汹涌,难以平静。她望向西南方向,那儿便是书房的位置,与此同时,女子那双潋滟的杏眸中也多了几分疼痛。
宁忆寒唇角微勾,他点了点头,“竖王看似无情,却是重情重义之人。宁某算是看走眼了!”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而这位七皇妃,还是一个没落商户的女儿。
如若不是太后娘娘点鸳鸯谱,想来两人并不可能有相遇的时候。
竖王文韬武略,想来定不会成为一个王爷。他想要的,只怕是比王爷更为尊贵的位置——天子之位。
试问,一个有着勃勃野心的人,娶了一个在朝政不能为之效力的皇妃,心中的落差该如何大?
当那日在皇宫偶遇宋清纭之时,提起《子诫》,看似循规蹈矩的七皇妃竟破天荒地对这种堪称荒唐的书籍感兴趣。
宁忆寒大胆地猜测,宋清纭和叶温辞之间定然有着难以消除的隔阂。
难不成,是因为宋清纭家世低微,故而不受叶温辞重视?
正好祖父派他前来探望叶温辞,这才发现叶温辞对宋清纭并非是他想的那样。
那看似无情的男子,竟也有着柔情的一面。
思及此,宁忆寒脸上的笑意更深,他看向宋清纭,带有几分欣慰,“或许,七皇妃如今所遇,便是良人!”
茶水微凉,寓春和望夏两人双双退下去更换茶水。
殿门微张,霜雪似是长了脚一般,争先恐后地爬到门口。浅黄色的地毯霎时间便被霜雪染成白色。
宋清纭打了个寒颤,淡淡说道:“良人?”
话音刚落,明艳的脸上生出一抹神秘的笑,透过门缝,她看着阴沉沉的苍穹。
阴凉,昏暗,恰如听到宁忆寒口中的良人时的心。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久违的冷香灌入鼻尖,直至冷意在鼻尖充斥徘徊,这让待在正厅的她保持几分清醒。
“试问宁公子,何为良人?”她望向宁忆寒,眸中闪着一种异样的光芒。
时间久了,就连她自己竟也分不清,何为良人?
明明在少女时期,在街道上看着迎亲的新郎,宋清纭心头总会浮现出良人的阴影。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着粗茶淡饭,双方眸中唯有彼此,享受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能称得上遇见良人?
又或者是嫁给非池中之物,在其身后默默付出,见他建功立业,为百姓谋福祉,亦是良人?
宁忆寒看穿她的心思,浅笑道:“君知妾心,同心而动,便是良人!爱而不语,背后付出,亦是良人!郎情妾意,夫唱妇随,亦是良人!”
“这天底下,良人的定义并不狭隘。依着宁某拙见,随心而动,才是良人!”宁忆寒喉头滑动,旋即说道:“七皇妃为何不问问自己的心?或许,答案早就刻在心底!”
宁忆寒的眸像是能看穿人心思的利器,宋清纭竟觉得有些猝不及防。
她眨了眨水润的双眸,忽而问道:“不知宁公子可称得上良人?”
方画屏看着坐在主位上深思熟虑的方宰相,眼皮跳得不停。
心中猜想到了几分,方画屏轻声问道:“父亲可是猜透了陛下的心意?”
方宰相眉头微动,目光落在方画屏身上。女子身材凹凸有致,眉不画而黑,脸上白皙宛若被清冷月光映照的霜雪一般。
他这些年来,女儿出落的愈发美艳。方宰相看在眼里,心中的底气也多了几分。
他轻轻抿了口微凉的茶,旋即点了点头。
还未出声,便看到方画屏眸中闪过一丝错愕。连同去整理衣摆的手也微微颤抖一番,似是听到了什么不可触及的事情。
方宰相以为,女儿不过是因着要嫁给别人,因而有几分不舍罢了。
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将甜白釉翠鸟纹茶盏放置案几后,淡淡道:“自古君心最是难测,为父这些年来在朝堂滚摸打爬多年,也始终不明皇帝对诸子的态度。”
朝堂上波诡云谲,方宰相曾几何时也抱着初心,想要成为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然而,当其身处高位时,这才发现所谓初心,不过是任人践踏的青草罢了。
朝堂上勾心斗角不比后宫中少,在被人陷害至天牢时,他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是那么可悲。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才明白,原来权力方才是立命之本。
他眨了眨双眸,眸中倒映着的月光霎时间消散,“若是在养心殿见到陛下龙颜大怒之时,为父还不敢确认,或许皇帝心目中早早便有了储君的人选。”
“不可能!”方画屏一口否决,“陛下与七皇子水火不容,怎么可能会是他?”
一定不能是他!想来在望月楼的时候,七皇妃便已然察觉,她与谢南箫的事情。
方宰相双眸微眯,看着惊讶不已的方画屏,唇微微张开想要说些什么,但到底还是没有问。
月上柳枝头,时候不早了。
方宰相站了起身,拍了拍方画屏的肩膀笑道:“时候不早了!屏儿先去歇息吧!”
方画屏虽说觉得父亲今日有些反常,但却说不清楚父亲到底哪里反常。
生怕被方宰相看出破绽,方画屏快步离开正厅。
在她离开后不久,门上忽而出现一个人影,方宰相坐在梨花木椅上,眸中生出杀意,“去查一查谢家那小子!”
……
竖王府。
叶温辞在书房的软榻上整整昏迷了三天,这三天下人们不知灌了多少药,不过悉数都被其吐了出来。
或许是常年习武的缘故,叶温辞的体质比起普通人好上不少,不过许是天寒地冻,伤口难以愈合,叶温辞还没有苏醒的迹象。
宋清纭赶到书房之时,正好碰到了亲自探望叶温辞的宁忆寒。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宋清纭未曾料到,宁忆寒会在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跑来竖王府。
宋清纭命人烧一盆开水,随后用白毛巾为叶温辞擦洗一番,随后便将门合上。
宁忆寒站在书房门口时,看宋清纭动作如此娴熟,笑着道:“想来皇妃心细如尘,照料竖王这些时日想来甚是辛苦。”
昏迷不醒的病人最是难照料,不仅仅要照顾其饮食起居,还需要密切留意其伤口。在这种情况下,还不知道其何时能起来,可谓称得上是折磨。
宋清纭微愣,不禁想起了从前。叶温辞时常出门在外,身上难免有伤。每每身上有一处伤痕,宋清纭可谓是尽心尽责,衣不解带在身边照料。
以至于,她尚未学过医,都能从中学会几分浅薄的药理知识。
皇室的人来探访时,见叶温辞被皇帝有心责难身上的伤口却好得很快,再看七皇妃,明明是花一般的年纪,脸上却有着始终有着难以遮掩的疲倦。
夫妻两这一对比,人人皆清楚,这背后定然是少不了七皇妃在背后默默付出。
宁忆寒光是看着她照料叶温辞的冰山一角,便推断出她心细如尘。
宋清纭笑笑,伸手将叶温辞引入正厅中。正厅中八角熏笼散发着芳香,宫人们适时端来炭盆,这才将从外头沾染了霜雪的两人身上的寒意驱逐。
寓春倒来一杯姜茶,宋清纭不过放在鼻尖,眉头当即紧锁。
然而想起喝上姜茶的好处,她还是忍着那股姜味将一整杯姜茶灌入肚子。
出乎意料的是,这姜茶并没有厚重的生姜味道,而是多了几分茉莉花茶的清香。
寓春此时笑眯眯说道:“殿下得知皇妃畏寒,这姜茶对驱寒非常有效。可皇妃却不喜姜的味道,于是殿下便吩咐奴婢们,日后给皇妃姜茶时,放些红糖佐以茉莉,以此将姜的味道压下。”
喝完茶还不够,望夏又将温热暖和的紫色鸾凤暖炉放入宋清纭手心中,又往其身上披了白狐锦裘。
宁忆寒坐在对面,见两个丫鬟事无巨细地伺候主子,光是看着那厚重的白狐锦裘,宁忆寒便觉得有些发热。
他指了指一盆烧得旺盛的炭盆,不解地问道:“七皇妃这般畏寒?”
还未到腊月,还不算是最冷的时候,可宋清纭却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宁忆寒知晓女子比男子畏寒,却没有想到宋清纭比寻常女子还要怕冷。
方才经过梅园时,枝桠上雪白的霜雪落入女子的发丝中,宁忆寒便看到女子粉嫩的唇在打颤。
宁忆寒的话让宋清纭想起了跌入冰湖以后的日子。病重后,她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哪怕炭盆就在旁,身上依旧觉得止不住的冷。
她微微一顿,低头看着手中的暖炉,沉吟片刻后道:“让宁公子见笑了!今年的冬比起去年的还要冷上几分,本宫也没了素日打雪仗的念头,如今正觉得待在府中也不错。”
隔着一道窗牖,宋清纭能敏锐地捕捉到窗牖外厚厚一层白雪散发着的冷香。
幼年时,她最是喜欢与玉儿一起在庭院堆雪人。重生后,身子竟不自觉地畏寒。
听着街道外孩童打雪仗堆雪人嬉笑的声音,宋清纭打心眼里羡慕。
望夏见宁忆寒听得甚是认真,又补充道:“咱们殿下知晓这冬天愈发寒冷,派人时常交代奴婢,一定不能让皇妃冷着。这炭盆的炭也是一刻不敢停,唯恐让皇妃受寒。”
宋清纭摩挲着紫色鸾凤暖炉的指腹在鸾凤纹中顿了下来,她本以为这是寓春和望夏见这般畏寒,所以才这般贴心。
可竟不曾想,这竟然是那个看似冷冰冰粗枝大叶的男子所作所为。
心中波涛汹涌,难以平静。她望向西南方向,那儿便是书房的位置,与此同时,女子那双潋滟的杏眸中也多了几分疼痛。
宁忆寒唇角微勾,他点了点头,“竖王看似无情,却是重情重义之人。宁某算是看走眼了!”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而这位七皇妃,还是一个没落商户的女儿。
如若不是太后娘娘点鸳鸯谱,想来两人并不可能有相遇的时候。
竖王文韬武略,想来定不会成为一个王爷。他想要的,只怕是比王爷更为尊贵的位置——天子之位。
试问,一个有着勃勃野心的人,娶了一个在朝政不能为之效力的皇妃,心中的落差该如何大?
当那日在皇宫偶遇宋清纭之时,提起《子诫》,看似循规蹈矩的七皇妃竟破天荒地对这种堪称荒唐的书籍感兴趣。
宁忆寒大胆地猜测,宋清纭和叶温辞之间定然有着难以消除的隔阂。
难不成,是因为宋清纭家世低微,故而不受叶温辞重视?
正好祖父派他前来探望叶温辞,这才发现叶温辞对宋清纭并非是他想的那样。
那看似无情的男子,竟也有着柔情的一面。
思及此,宁忆寒脸上的笑意更深,他看向宋清纭,带有几分欣慰,“或许,七皇妃如今所遇,便是良人!”
茶水微凉,寓春和望夏两人双双退下去更换茶水。
殿门微张,霜雪似是长了脚一般,争先恐后地爬到门口。浅黄色的地毯霎时间便被霜雪染成白色。
宋清纭打了个寒颤,淡淡说道:“良人?”
话音刚落,明艳的脸上生出一抹神秘的笑,透过门缝,她看着阴沉沉的苍穹。
阴凉,昏暗,恰如听到宁忆寒口中的良人时的心。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久违的冷香灌入鼻尖,直至冷意在鼻尖充斥徘徊,这让待在正厅的她保持几分清醒。
“试问宁公子,何为良人?”她望向宁忆寒,眸中闪着一种异样的光芒。
时间久了,就连她自己竟也分不清,何为良人?
明明在少女时期,在街道上看着迎亲的新郎,宋清纭心头总会浮现出良人的阴影。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着粗茶淡饭,双方眸中唯有彼此,享受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能称得上遇见良人?
又或者是嫁给非池中之物,在其身后默默付出,见他建功立业,为百姓谋福祉,亦是良人?
宁忆寒看穿她的心思,浅笑道:“君知妾心,同心而动,便是良人!爱而不语,背后付出,亦是良人!郎情妾意,夫唱妇随,亦是良人!”
“这天底下,良人的定义并不狭隘。依着宁某拙见,随心而动,才是良人!”宁忆寒喉头滑动,旋即说道:“七皇妃为何不问问自己的心?或许,答案早就刻在心底!”
宁忆寒的眸像是能看穿人心思的利器,宋清纭竟觉得有些猝不及防。
她眨了眨水润的双眸,忽而问道:“不知宁公子可称得上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