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探友泪沾裳
易安因为受伤在阁中待了好些日子,起初拿不得筷子,抚不了琴,只能勉强翻书,在房中看书罢了。
直到不知哪里传来消息,说梅落小产了。
闻氏,梅落,是川陕总督闻蔺川的妹妹,早年奉旨嫁入珩亲王府为侧福晋,她与易安是旧识。
易安将事情禀明佟佳夫人,说想去探望她。
佟佳夫人十分惊讶,又觉得惋惜,梅落年纪轻轻却遭受失子之痛,闻者便已是伤心一片。
佟佳夫人思索片刻,觉得女儿贸然去王府有些不妥,女儿探望闺中蜜友也无可厚非,只好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让管家递帖子到王府,待主人同意后方可进入。
珩亲王府家风严谨,府上人礼数周全,管家将易安带到梅落住处。
易安走进来,见到梅落半卧在床榻上,面庞憔悴,人比花瘦。她忍不住鼻子一酸,梅落也曾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子,如今这般憔悴不堪。
梅落向易安招手,叫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几年不见,你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竟出落得这般标志。”
易安坐到梅落的身边,拉住她的手,泪花在眼眶里打转,曾经一起嬉笑欢颜过的姐妹,如今已嫁与他人,此刻又饱受丧子之痛,看着难免伤心。
“不要哭,你是来陪我说话逗我开心的,如何还哭得。”
易安鼻子一抽,又笑了笑,与梅落一起回忆从前快乐的时光。
临近正午,阳光透过纱窗映到房里,暄和在修剪盆景,她一处处整理,有条不紊,窗外的阳光映进来,隐隐约约,映在暄和身上,尽显端庄之气。
暄和叫来闻竹,这是在她身边伺候了数十年的侍婢。
“今日佟佳小姐到侧福晋房中探望,你去吩咐厨房多备些菜拿去侧福晋那里,切勿怠慢了客人。”
闻竹领命退去,暄和准备晚些时候去梅落阁中看看,以尽地主之谊,现在且先让她们姐妹叙叙旧。
易安的到来让梅落眉心的愁云散了许多,连她身边的盈袖都说许久不见主子这样笑过了。
“姐姐此番受罪了,王爷可有时时来探望?”
梅落浅浅一笑。
“王爷日前来过,平日里公务繁多,少有闲暇顾及□□之事。”
“那王爷待姐姐好吗?
“王爷待我是好的,只是男子有公事在外,怎可一心顾着内宅呢?”
梅落的话让易安生了一丝丝忧伤,她自幼生活在阿玛额娘相濡以沫的环境中,在家里众星捧月,大概梅落嫁人前也一样的吧,但是眼前这个儿时旧友已在这王府深院,她或许孤苦无依,易安很难不去想,自己终有一日也将嫁人,若也落得这般境地,她该何去何从呢?
易安劝慰梅落要宽心,保重身子,来日方长,多子多福的日子还在后面。
临近晌午,易安不便过多逗留。
“我出来半日,额娘该挂心了,姐姐,我今日先走了,有机会再来陪你。”
两人手拉着手,依依不舍,对易安而言,自己没有变,是梅落成了□□妇人,才有了不同的境遇,她心疼梅落。而梅落却明白,不是谁变了,而是她们的生活不可同日而语了,易安有一日也会如梅落一样过着后宅生活,凡女子都逃不过。
易安到前庭时,正巧碰上从书房出来的伯庸,
易安不曾见过伯庸的真身,并不认识,但她看到伯庸的穿着,和他身上的配饰,想来他应是这王府的主人,他身后的随侍微低着头,目光可及的所有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一丝不苟,若非主人,当无人可以震慑旁人。
她有所耳闻的是,这个王爷在众皇子中独树一帜,从来不苟言笑,曾经废太子和其他各党竟争纷云,只有他独善其身,不曾参与其中,常寄情山水,醉心田园。
这个冷若冰霜的人让她有些发怵,可是在他的府上,她无处遁形。
伯庸迎上来,他让管家派人送她回去。
易安连连说不用,来时有车马,自己回去便是了。
伯庸点点头,既如此也就罢了,转身走开。
易安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叫住了他。
伯庸闻声止步,转过身来。
“眼下侧福晋羸弱,还望王爷多多体恤。”
易安说完快步走出去了,仿佛与伯庸多说一句话都要多一份勇气。
伯庸原地怔了一下,然后向梅落住处去了。
伯庸进到梅落房里时,暄和正在,她没赶上见易安一眼。
“眼瞧着要用午膳了,妾身特地吩咐厨房添菜待客,不想这佟佳小姐却早早走了。”
“福晋有心了,侧福晋如今需要好生调理,你多费心。”
“王爷放心,这是妾身分内之事,理应如此。”
伯庸坐在梅落身边,握住她的手,让她切勿忧思,好生静养,想要什么只管吩咐下去。
暄和询问梅落可有饿意,让传膳进来。
“王爷您陪妹妹用膳吧,妾身先退下了。妾身让人拿东阿阿胶,配了桂圆炖,晚上端给妹妹。”
梅落坐在床上不便多礼,只能轻笑言谢。
晚上,夜空中繁星点点,易安身着一袭单衣,坐在床上,双臂交叉抱着双膝,下巴放在手臂上。
佟佳夫人走进来,看了看女儿,便知道她有了心事。
“我从你这里路过,瞧见你房中灯还亮着,过来看看,如今天渐冷了,你穿的太单薄了些。”
佟佳夫人说着为女儿披上衣服。
佟佳夫人坐到女儿身边,抚摸着她的小脑袋,问她在想些什么。
“额娘,世人都觉得王府乃至宫廷都是渴望不可及的所在,可是今日去看了梅落姐姐,我感到她并不快乐,神情中似乎有一丝幽怨,过得并不好。”
“女子都盼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可是恰恰这于王府宫廷,是痴人说梦,各人有各命,有了至高的尊荣,往往得不到与这尊荣相匹的幸福。”
佟佳夫人知道女儿大了,常常会去想这些问题,她也不避讳,私下里总是循循诱导。
“额娘,过几日我们去吕祖寺放灯吧,为梅落姐姐祈福,她若能再次有了孩子,兴许会欣慰许多。”
“好!”
佟佳夫人总是这样,宠溺着女儿,给她最正确的指引,让她一心向善,易安从小到大,眼里看到的,亲身经历的,全是美好,她认为她所拥有的一切皆是阿玛额娘还有上天的恩赐,她还理解不了这世间的苦难艰辛与不易。
易安依偎在额娘怀里。
“额娘,您说女儿以后会遇到一个良人吗?”
“会的,会的,易安会遇到这世间最好的男子,一生幸福无忧!”
易安在憧憬,在向往,那个会让她一生幸福的男子会是在哪里,何时会降临呢?
“额娘,今天晚上您陪女儿睡吧!”
“你这孩子,如何长得大呢!”
易安不依不饶,待额娘同意后才得意地钻到被子里。
南枝吹了蜡烛,夜,分外宁静。
一日,肃贵妃传易安到宫中帮她挑选刺绣花样。
午后易安正欲离宫,眼看着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同南枝一起快步到一座凉亭避雨。
南枝帮易安整理发饰衣衫,却意外发现伯庸也在此处,易安远远地行礼问安,原来伯庸是看着她们二人走来,而自己后知后觉才发现这凉亭之下,避雨之人不止自己。
易安站在离伯庸最远的角落里。
伯庸远远的站在廊下,双手背在身后,他注视着易安,不曾言语,也无有询问。
易安感受到如炬的目光,她不敢抬头,也无从躲避,她只觉得浑身炙热。
暴雨已至,夹带着疾风,吹洒到凉亭,湿了易安的衣服,南枝举起团扇为易安遮挡,怎料疾风骤雨难以阻挡。
易安显得有些狼狈,她看到不远处的伯庸,她不敢往里面走,她不敢靠近伯庸。
于是伯庸往与凉亭相连的长廊里走了几步,对南枝说到,
“扶你家主子坐下吧。”
易安轻微甩了甩自己将要湿透的衣袖,轻轻向伯庸行礼,坐到凉亭中央的石凳上。
风缓一些了,雨仍未停歇,伯庸站在廊下,背着双手,他是在此避雨,可是他并不像易安那般焦急,反倒是易安像是有公务在身,急于离开此地。
被风雨洗礼过的树木郁郁葱葱,映成一幅碧色的画卷,而伯庸直立此地,身形挺拔,仿佛是狂风骤雨里的定海神针。
雨小一些了,伯庸开始自顾自地赏雨,易安时不时会悄悄看他一眼,他神情肃然的样子让人退避三舍,他不像言熹那样温文尔雅,俩人性格也是迥异,他令易安心生畏惧。可是这雨将人困在这凉亭之下,她心急如焚,局促不安,而同样环境下,伯庸却可以在此静静赏雨,难道这就是王维笔下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吗?
渐渐的,雨停了,屋檐上的水滴下来,落在台阶上,叶子上晶莹剔透的珠子在微风中滚动着。
易安站起身来,正欲向伯庸行礼辞去,伯庸转向她,说自己有要务在身,让她也早些回去。说罢便快速走了,完全不像刚刚心闲气定赏雨的人,易安更加看不明白了。
易安也不曾多想,与南枝也离开了。
直到不知哪里传来消息,说梅落小产了。
闻氏,梅落,是川陕总督闻蔺川的妹妹,早年奉旨嫁入珩亲王府为侧福晋,她与易安是旧识。
易安将事情禀明佟佳夫人,说想去探望她。
佟佳夫人十分惊讶,又觉得惋惜,梅落年纪轻轻却遭受失子之痛,闻者便已是伤心一片。
佟佳夫人思索片刻,觉得女儿贸然去王府有些不妥,女儿探望闺中蜜友也无可厚非,只好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让管家递帖子到王府,待主人同意后方可进入。
珩亲王府家风严谨,府上人礼数周全,管家将易安带到梅落住处。
易安走进来,见到梅落半卧在床榻上,面庞憔悴,人比花瘦。她忍不住鼻子一酸,梅落也曾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子,如今这般憔悴不堪。
梅落向易安招手,叫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几年不见,你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竟出落得这般标志。”
易安坐到梅落的身边,拉住她的手,泪花在眼眶里打转,曾经一起嬉笑欢颜过的姐妹,如今已嫁与他人,此刻又饱受丧子之痛,看着难免伤心。
“不要哭,你是来陪我说话逗我开心的,如何还哭得。”
易安鼻子一抽,又笑了笑,与梅落一起回忆从前快乐的时光。
临近正午,阳光透过纱窗映到房里,暄和在修剪盆景,她一处处整理,有条不紊,窗外的阳光映进来,隐隐约约,映在暄和身上,尽显端庄之气。
暄和叫来闻竹,这是在她身边伺候了数十年的侍婢。
“今日佟佳小姐到侧福晋房中探望,你去吩咐厨房多备些菜拿去侧福晋那里,切勿怠慢了客人。”
闻竹领命退去,暄和准备晚些时候去梅落阁中看看,以尽地主之谊,现在且先让她们姐妹叙叙旧。
易安的到来让梅落眉心的愁云散了许多,连她身边的盈袖都说许久不见主子这样笑过了。
“姐姐此番受罪了,王爷可有时时来探望?”
梅落浅浅一笑。
“王爷日前来过,平日里公务繁多,少有闲暇顾及□□之事。”
“那王爷待姐姐好吗?
“王爷待我是好的,只是男子有公事在外,怎可一心顾着内宅呢?”
梅落的话让易安生了一丝丝忧伤,她自幼生活在阿玛额娘相濡以沫的环境中,在家里众星捧月,大概梅落嫁人前也一样的吧,但是眼前这个儿时旧友已在这王府深院,她或许孤苦无依,易安很难不去想,自己终有一日也将嫁人,若也落得这般境地,她该何去何从呢?
易安劝慰梅落要宽心,保重身子,来日方长,多子多福的日子还在后面。
临近晌午,易安不便过多逗留。
“我出来半日,额娘该挂心了,姐姐,我今日先走了,有机会再来陪你。”
两人手拉着手,依依不舍,对易安而言,自己没有变,是梅落成了□□妇人,才有了不同的境遇,她心疼梅落。而梅落却明白,不是谁变了,而是她们的生活不可同日而语了,易安有一日也会如梅落一样过着后宅生活,凡女子都逃不过。
易安到前庭时,正巧碰上从书房出来的伯庸,
易安不曾见过伯庸的真身,并不认识,但她看到伯庸的穿着,和他身上的配饰,想来他应是这王府的主人,他身后的随侍微低着头,目光可及的所有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一丝不苟,若非主人,当无人可以震慑旁人。
她有所耳闻的是,这个王爷在众皇子中独树一帜,从来不苟言笑,曾经废太子和其他各党竟争纷云,只有他独善其身,不曾参与其中,常寄情山水,醉心田园。
这个冷若冰霜的人让她有些发怵,可是在他的府上,她无处遁形。
伯庸迎上来,他让管家派人送她回去。
易安连连说不用,来时有车马,自己回去便是了。
伯庸点点头,既如此也就罢了,转身走开。
易安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叫住了他。
伯庸闻声止步,转过身来。
“眼下侧福晋羸弱,还望王爷多多体恤。”
易安说完快步走出去了,仿佛与伯庸多说一句话都要多一份勇气。
伯庸原地怔了一下,然后向梅落住处去了。
伯庸进到梅落房里时,暄和正在,她没赶上见易安一眼。
“眼瞧着要用午膳了,妾身特地吩咐厨房添菜待客,不想这佟佳小姐却早早走了。”
“福晋有心了,侧福晋如今需要好生调理,你多费心。”
“王爷放心,这是妾身分内之事,理应如此。”
伯庸坐在梅落身边,握住她的手,让她切勿忧思,好生静养,想要什么只管吩咐下去。
暄和询问梅落可有饿意,让传膳进来。
“王爷您陪妹妹用膳吧,妾身先退下了。妾身让人拿东阿阿胶,配了桂圆炖,晚上端给妹妹。”
梅落坐在床上不便多礼,只能轻笑言谢。
晚上,夜空中繁星点点,易安身着一袭单衣,坐在床上,双臂交叉抱着双膝,下巴放在手臂上。
佟佳夫人走进来,看了看女儿,便知道她有了心事。
“我从你这里路过,瞧见你房中灯还亮着,过来看看,如今天渐冷了,你穿的太单薄了些。”
佟佳夫人说着为女儿披上衣服。
佟佳夫人坐到女儿身边,抚摸着她的小脑袋,问她在想些什么。
“额娘,世人都觉得王府乃至宫廷都是渴望不可及的所在,可是今日去看了梅落姐姐,我感到她并不快乐,神情中似乎有一丝幽怨,过得并不好。”
“女子都盼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可是恰恰这于王府宫廷,是痴人说梦,各人有各命,有了至高的尊荣,往往得不到与这尊荣相匹的幸福。”
佟佳夫人知道女儿大了,常常会去想这些问题,她也不避讳,私下里总是循循诱导。
“额娘,过几日我们去吕祖寺放灯吧,为梅落姐姐祈福,她若能再次有了孩子,兴许会欣慰许多。”
“好!”
佟佳夫人总是这样,宠溺着女儿,给她最正确的指引,让她一心向善,易安从小到大,眼里看到的,亲身经历的,全是美好,她认为她所拥有的一切皆是阿玛额娘还有上天的恩赐,她还理解不了这世间的苦难艰辛与不易。
易安依偎在额娘怀里。
“额娘,您说女儿以后会遇到一个良人吗?”
“会的,会的,易安会遇到这世间最好的男子,一生幸福无忧!”
易安在憧憬,在向往,那个会让她一生幸福的男子会是在哪里,何时会降临呢?
“额娘,今天晚上您陪女儿睡吧!”
“你这孩子,如何长得大呢!”
易安不依不饶,待额娘同意后才得意地钻到被子里。
南枝吹了蜡烛,夜,分外宁静。
一日,肃贵妃传易安到宫中帮她挑选刺绣花样。
午后易安正欲离宫,眼看着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同南枝一起快步到一座凉亭避雨。
南枝帮易安整理发饰衣衫,却意外发现伯庸也在此处,易安远远地行礼问安,原来伯庸是看着她们二人走来,而自己后知后觉才发现这凉亭之下,避雨之人不止自己。
易安站在离伯庸最远的角落里。
伯庸远远的站在廊下,双手背在身后,他注视着易安,不曾言语,也无有询问。
易安感受到如炬的目光,她不敢抬头,也无从躲避,她只觉得浑身炙热。
暴雨已至,夹带着疾风,吹洒到凉亭,湿了易安的衣服,南枝举起团扇为易安遮挡,怎料疾风骤雨难以阻挡。
易安显得有些狼狈,她看到不远处的伯庸,她不敢往里面走,她不敢靠近伯庸。
于是伯庸往与凉亭相连的长廊里走了几步,对南枝说到,
“扶你家主子坐下吧。”
易安轻微甩了甩自己将要湿透的衣袖,轻轻向伯庸行礼,坐到凉亭中央的石凳上。
风缓一些了,雨仍未停歇,伯庸站在廊下,背着双手,他是在此避雨,可是他并不像易安那般焦急,反倒是易安像是有公务在身,急于离开此地。
被风雨洗礼过的树木郁郁葱葱,映成一幅碧色的画卷,而伯庸直立此地,身形挺拔,仿佛是狂风骤雨里的定海神针。
雨小一些了,伯庸开始自顾自地赏雨,易安时不时会悄悄看他一眼,他神情肃然的样子让人退避三舍,他不像言熹那样温文尔雅,俩人性格也是迥异,他令易安心生畏惧。可是这雨将人困在这凉亭之下,她心急如焚,局促不安,而同样环境下,伯庸却可以在此静静赏雨,难道这就是王维笔下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吗?
渐渐的,雨停了,屋檐上的水滴下来,落在台阶上,叶子上晶莹剔透的珠子在微风中滚动着。
易安站起身来,正欲向伯庸行礼辞去,伯庸转向她,说自己有要务在身,让她也早些回去。说罢便快速走了,完全不像刚刚心闲气定赏雨的人,易安更加看不明白了。
易安也不曾多想,与南枝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