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怀春命中缘
崇顺皇帝赐婚旨意下达,让易安既欣喜又羞怯,她这个年纪,心中少不了对出嫁的渴望,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人前故作矜持,人后与南枝有说不尽的悄悄话。
“小姐,我可听说了,这五贝勒爷温文尔雅,待人宽厚,贝勒府上下和睦有序,小姐这番婚事呀,是天赐良缘!”
“死丫头,你打哪儿听说的,就在这里胡言乱语。”
易安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她推了南枝,跑去浇花。
那些花儿朵儿都是她精心养护的,兰花幽香,海棠烈艳,还有含苞待放的玫瑰,这是易安最喜欢的花,每一片叶都碧绿欲滴,红色的花苞正竭力展开花瓣,盛开在这最美的时节,做最绚丽多姿的花。
一日午后,景淮与明煦在言熹书房里相谈甚欢。
“五哥将抱得美人归,可喜可贺呀!”
景淮大笑,他一想到临漳的女儿将入贝勒府做侧福晋,就不甚欢喜。
“可是五哥,我不解,皇阿玛为何要你娶临漳的女儿,有何用意吗?”
明煦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正戳中要害,这也是言熹所想。
言熹起身踱了几步。
“圣意难测,我也百思不解,皇阿玛如此指婚,是他知道了什么还是他有什么打算。”
“五哥,你也忒谨慎了,我猜想皇阿玛就是知道三哥结党营私,又苦无证据,至于打算嘛,皇阿玛此番定是要重用五哥你的。”
景淮的话让言熹笑了,他并没有认可,但是他也盼望是这样,他苦心经营多年,曾被冷淡过,如果重拾希望,他多想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三哥行事不留痕迹,就算你我都知道临漳是他的人,也未必能拿出证据,皇阿玛可以怀疑每一个人,但是无凭无据,他也只能平衡众皇子与大臣之间的势力罢了。临漳是朝中中流砥柱的重臣,我不求他为我所用,若能因这场婚事让他与三哥心生嫌隙,不再同心,于我们也是大有裨益。”
景淮嗤之以鼻。
“五哥,你的要求太低了,依我看皇阿玛对你定是要委以重任的,否则何必大费周折又突然赐婚,眼瞧着你与临漳将成为翁婿,你势必要拉他来助你一臂之力,不然你这侧福晋娶来何用?”
“七弟!”
言熹严声厉色。
“你在得意什么,你以为如此三哥党就分崩离析了吗?我们便可以一步登天?还有,侧福晋嫁过来,不许任何人利用她来拉拢关系,你们也见过,她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子。”
景淮见言熹发脾气了,只好闭口不言。
“五哥,七哥,你们勿要动气,皇阿玛不是许了两个月的时间筹备婚事嘛,咱们好好筹办,五哥你若是有需要,知会一声,我与七哥定当不遗余力。”
听明煦这样说,景淮也连声附和。
言熹也不是真生气,两位弟弟自幼追随他,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从无二心。偶尔有意见相左,却都能相互磨合,达成协议,感情十分亲厚。
两位弟弟走后,言熹独自在书房良久,他手持一支珠钗,是一支梅花花苞样式的珊瑚珠钗,正是当日易安掉下的,是他初遇易安的第二日独自一人去杨树林,无意间拾到的,当时感觉整个杨树林都回旋着易安英姿飒爽的身影。
言熹思虑再三,决定携厚礼去佟佳府拜谒。
临漳亲自出门迎接,以示答谢。
“贝勒爷亲自登门,临漳喜不自胜,您快请进。”
言熹拱手还礼。
临漳请言熹到前厅,上座奉茶。
二人安坐,言熹品了一口茶。
“这碧螺春实乃极品啊!”
“贝勒爷是贵客,岂能怠慢。”
言熹说知道易安是他唯一的爱女,是她的掌上明珠,定然不会亏待她,虽是侧福晋,但一定充分筹办婚礼,不会让佟佳一族失了颜面。
“贝勒爷言重了,小女得皇上赐婚,又得贝勒爷厚爱,是佟佳一族无上荣光。”
南枝欢喜雀跃地跑到易安房里,告诉她未来的夫君来访,现下就在前厅。
易安放下手中的书,将信将疑,问南枝是不是在糊弄她。
“这样的事情,我哪敢凭空捏造来糊弄你。”
易安起身去背对着南枝,双手紧紧攥着手绢在胸前,她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欢喜,还怕南枝瞧见了笑话她。
南枝偷瞄易安,让她显得不安,又坐了回去,拿起书本来,心不在焉的翻着书页,眼睛直打转,哪里还看得进去书。
南枝忍俊不禁,直言让易安不要装了,心里都乐开花儿了。
易安这才合上了书,放到一边。她小声跟南枝说想去前厅看看。
南枝说私自去前厅见外客,还是男客,老爷知道定会责罚的。
“我的好南枝,你就陪我去吧,我们悄悄地,就看一眼,即刻便回来。”
对于未来的夫君,易安充满好奇心,她忍不住想去一看究竟。
南枝拗不过她,只好答应。
临漳与言熹在前厅说话,临漳礼数周到,却总是显得格外生分,即便将要与言熹成为翁婿,也时刻不忘为人臣子的本分,眼前这位是皇帝的儿子,他不敢逾越。与其说他本分守礼,倒不如说他内心十分抗拒却又无可奈何,他每日醒来都希望这不是真的,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无处躲避。
“令爱秀外慧中,能娶到她,也实为我的荣幸,我定将她视若珍宝,不会辜负大人你。日后便是一家人,在外共同侍君,在内多多往来,相濡以沫。”
临漳特地起身拱手言谢,言熹的弦外之音他当然明白,他不失礼节地附和,但是言熹肯定看得出来,想让他放下结缔没那么容易,毕竟他们从来都不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易安与南枝来到前厅外,偷偷瞄到言熹后,她瞬间脸红了,她怎么也不曾想到自己未来的夫君,正是当日救她于危难的人。
易安捂住胸口,心怦怦跳,她不敢再多看,撒腿跑开了。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易安跑到园子里,气喘吁吁,直接坐到亭子步阶上,她面红耳赤,久久未能平复,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
言熹将一个紫檀木的锦盒给临漳。
“我有一礼物赠与令爱,只是不便亲手相与,还望大人代为转交。”
临漳接过锦盒,请言熹共进午膳。
易安独自在房间里,双手攥着茶杯,也没喝一口,自顾自地傻笑,见南枝从门口进来,双手放在背后,神神秘秘的样子。
易安问她手里拿的什么,原本倒也不在意,见南枝故弄玄虚又藏不住的欢喜,她便想到一二了。
南枝鬼灵精怪,她想抢也抢不到,眼瞧着易安都快跟她急了,这才把锦盒交到她手上。
易安接过迫不及待地坐下,正欲拆开,又想到叫南枝去把门关上。
见门窗都已关好,身边再无旁人,易安这才放心,她打开锦盒,是那个珊瑚珠钗和一只芙蓉色的手镯。
她拿起来珠钗走到镜子前,给自己戴上,镜中美人如画,满面春风,那珠钗便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
至于那手镯,她自然明白,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易安嘴角上扬,笑得很甜。
“这珊瑚钗小姐素日里也不过尔尔,如今却重获至宝一般,不过这镯子成色极好,应是上上品。”
南枝在一旁调皮说道,拿过易安手中的镯子说帮她收起来。
易安一把抢回来说还没好好看看呢,看好了她会自己收的。
已是傍晚时分,天边的云霞美得无与伦比,像是白云偷偷喝了酒,微红了脸颊。
夜里,微风阵阵,临漳在后院的凉亭下自斟自饮。
易安双手背在身后,向阿玛走近,俏皮可爱的她世界充满了快乐。
易安渐渐看到阿玛满脸愁容,才意识到阿玛也不常喝酒,这应是在借酒消愁。
“来,坐到阿玛身边,”
临漳向女儿招手。
“更深露重,你出来应该披上披风。”
易安并未回应,轻轻坐在阿玛身侧,她看不懂阿玛的愁容,更不能理解这杜康的苦涩。
“阿玛,您似乎有心事?”
临漳看着女儿,久久才说话。
“女儿是我掌中的瑰宝,来日成为人妇,虽都在京中,可是王府高墙,怕是见一面也不易,阿玛有心护你,却是鞭长莫及啊。”
易安问阿玛,“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吗?”
她想去体味一下阿玛的忧心不已,她端起酒壶浅浅斟了半杯。
易安看着阿玛一饮而尽的样子,她只是小心翼翼的将酒杯端至嘴边,微微抿了一小口。
随即呛咳不止,两个小脸蛋胀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
临漳轻拍着女儿的背,接过她手中的酒杯放到桌上。
易安将南枝拿来的茶水一饮而尽,缓了缓才说到,
“这酒如此辛辣,如何入口!”
临漳仰首而笑。
“这哪里是烈酒,这是忘忧汤,阿玛愿你永远不懂得其中滋味,盼着你一世无忧。”
易安看着阿玛,恳切地点了点头,说会的。
也不知到了几更天,空中飘渺的雾气,后面是无尽的夜,在这样的夜里,有人因忧愁而无眠,有人因欣喜而无眠,世人皆有忧有喜,易安也不例外,只是眼下是她喜而忘忧的时候,她并不能体会到,阿玛当下万难之际,绝非一壶杜康能解决的。
“小姐,我可听说了,这五贝勒爷温文尔雅,待人宽厚,贝勒府上下和睦有序,小姐这番婚事呀,是天赐良缘!”
“死丫头,你打哪儿听说的,就在这里胡言乱语。”
易安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她推了南枝,跑去浇花。
那些花儿朵儿都是她精心养护的,兰花幽香,海棠烈艳,还有含苞待放的玫瑰,这是易安最喜欢的花,每一片叶都碧绿欲滴,红色的花苞正竭力展开花瓣,盛开在这最美的时节,做最绚丽多姿的花。
一日午后,景淮与明煦在言熹书房里相谈甚欢。
“五哥将抱得美人归,可喜可贺呀!”
景淮大笑,他一想到临漳的女儿将入贝勒府做侧福晋,就不甚欢喜。
“可是五哥,我不解,皇阿玛为何要你娶临漳的女儿,有何用意吗?”
明煦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正戳中要害,这也是言熹所想。
言熹起身踱了几步。
“圣意难测,我也百思不解,皇阿玛如此指婚,是他知道了什么还是他有什么打算。”
“五哥,你也忒谨慎了,我猜想皇阿玛就是知道三哥结党营私,又苦无证据,至于打算嘛,皇阿玛此番定是要重用五哥你的。”
景淮的话让言熹笑了,他并没有认可,但是他也盼望是这样,他苦心经营多年,曾被冷淡过,如果重拾希望,他多想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三哥行事不留痕迹,就算你我都知道临漳是他的人,也未必能拿出证据,皇阿玛可以怀疑每一个人,但是无凭无据,他也只能平衡众皇子与大臣之间的势力罢了。临漳是朝中中流砥柱的重臣,我不求他为我所用,若能因这场婚事让他与三哥心生嫌隙,不再同心,于我们也是大有裨益。”
景淮嗤之以鼻。
“五哥,你的要求太低了,依我看皇阿玛对你定是要委以重任的,否则何必大费周折又突然赐婚,眼瞧着你与临漳将成为翁婿,你势必要拉他来助你一臂之力,不然你这侧福晋娶来何用?”
“七弟!”
言熹严声厉色。
“你在得意什么,你以为如此三哥党就分崩离析了吗?我们便可以一步登天?还有,侧福晋嫁过来,不许任何人利用她来拉拢关系,你们也见过,她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子。”
景淮见言熹发脾气了,只好闭口不言。
“五哥,七哥,你们勿要动气,皇阿玛不是许了两个月的时间筹备婚事嘛,咱们好好筹办,五哥你若是有需要,知会一声,我与七哥定当不遗余力。”
听明煦这样说,景淮也连声附和。
言熹也不是真生气,两位弟弟自幼追随他,虽然性格迥异,但是从无二心。偶尔有意见相左,却都能相互磨合,达成协议,感情十分亲厚。
两位弟弟走后,言熹独自在书房良久,他手持一支珠钗,是一支梅花花苞样式的珊瑚珠钗,正是当日易安掉下的,是他初遇易安的第二日独自一人去杨树林,无意间拾到的,当时感觉整个杨树林都回旋着易安英姿飒爽的身影。
言熹思虑再三,决定携厚礼去佟佳府拜谒。
临漳亲自出门迎接,以示答谢。
“贝勒爷亲自登门,临漳喜不自胜,您快请进。”
言熹拱手还礼。
临漳请言熹到前厅,上座奉茶。
二人安坐,言熹品了一口茶。
“这碧螺春实乃极品啊!”
“贝勒爷是贵客,岂能怠慢。”
言熹说知道易安是他唯一的爱女,是她的掌上明珠,定然不会亏待她,虽是侧福晋,但一定充分筹办婚礼,不会让佟佳一族失了颜面。
“贝勒爷言重了,小女得皇上赐婚,又得贝勒爷厚爱,是佟佳一族无上荣光。”
南枝欢喜雀跃地跑到易安房里,告诉她未来的夫君来访,现下就在前厅。
易安放下手中的书,将信将疑,问南枝是不是在糊弄她。
“这样的事情,我哪敢凭空捏造来糊弄你。”
易安起身去背对着南枝,双手紧紧攥着手绢在胸前,她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欢喜,还怕南枝瞧见了笑话她。
南枝偷瞄易安,让她显得不安,又坐了回去,拿起书本来,心不在焉的翻着书页,眼睛直打转,哪里还看得进去书。
南枝忍俊不禁,直言让易安不要装了,心里都乐开花儿了。
易安这才合上了书,放到一边。她小声跟南枝说想去前厅看看。
南枝说私自去前厅见外客,还是男客,老爷知道定会责罚的。
“我的好南枝,你就陪我去吧,我们悄悄地,就看一眼,即刻便回来。”
对于未来的夫君,易安充满好奇心,她忍不住想去一看究竟。
南枝拗不过她,只好答应。
临漳与言熹在前厅说话,临漳礼数周到,却总是显得格外生分,即便将要与言熹成为翁婿,也时刻不忘为人臣子的本分,眼前这位是皇帝的儿子,他不敢逾越。与其说他本分守礼,倒不如说他内心十分抗拒却又无可奈何,他每日醒来都希望这不是真的,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无处躲避。
“令爱秀外慧中,能娶到她,也实为我的荣幸,我定将她视若珍宝,不会辜负大人你。日后便是一家人,在外共同侍君,在内多多往来,相濡以沫。”
临漳特地起身拱手言谢,言熹的弦外之音他当然明白,他不失礼节地附和,但是言熹肯定看得出来,想让他放下结缔没那么容易,毕竟他们从来都不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易安与南枝来到前厅外,偷偷瞄到言熹后,她瞬间脸红了,她怎么也不曾想到自己未来的夫君,正是当日救她于危难的人。
易安捂住胸口,心怦怦跳,她不敢再多看,撒腿跑开了。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易安跑到园子里,气喘吁吁,直接坐到亭子步阶上,她面红耳赤,久久未能平复,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
言熹将一个紫檀木的锦盒给临漳。
“我有一礼物赠与令爱,只是不便亲手相与,还望大人代为转交。”
临漳接过锦盒,请言熹共进午膳。
易安独自在房间里,双手攥着茶杯,也没喝一口,自顾自地傻笑,见南枝从门口进来,双手放在背后,神神秘秘的样子。
易安问她手里拿的什么,原本倒也不在意,见南枝故弄玄虚又藏不住的欢喜,她便想到一二了。
南枝鬼灵精怪,她想抢也抢不到,眼瞧着易安都快跟她急了,这才把锦盒交到她手上。
易安接过迫不及待地坐下,正欲拆开,又想到叫南枝去把门关上。
见门窗都已关好,身边再无旁人,易安这才放心,她打开锦盒,是那个珊瑚珠钗和一只芙蓉色的手镯。
她拿起来珠钗走到镜子前,给自己戴上,镜中美人如画,满面春风,那珠钗便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
至于那手镯,她自然明白,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易安嘴角上扬,笑得很甜。
“这珊瑚钗小姐素日里也不过尔尔,如今却重获至宝一般,不过这镯子成色极好,应是上上品。”
南枝在一旁调皮说道,拿过易安手中的镯子说帮她收起来。
易安一把抢回来说还没好好看看呢,看好了她会自己收的。
已是傍晚时分,天边的云霞美得无与伦比,像是白云偷偷喝了酒,微红了脸颊。
夜里,微风阵阵,临漳在后院的凉亭下自斟自饮。
易安双手背在身后,向阿玛走近,俏皮可爱的她世界充满了快乐。
易安渐渐看到阿玛满脸愁容,才意识到阿玛也不常喝酒,这应是在借酒消愁。
“来,坐到阿玛身边,”
临漳向女儿招手。
“更深露重,你出来应该披上披风。”
易安并未回应,轻轻坐在阿玛身侧,她看不懂阿玛的愁容,更不能理解这杜康的苦涩。
“阿玛,您似乎有心事?”
临漳看着女儿,久久才说话。
“女儿是我掌中的瑰宝,来日成为人妇,虽都在京中,可是王府高墙,怕是见一面也不易,阿玛有心护你,却是鞭长莫及啊。”
易安问阿玛,“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吗?”
她想去体味一下阿玛的忧心不已,她端起酒壶浅浅斟了半杯。
易安看着阿玛一饮而尽的样子,她只是小心翼翼的将酒杯端至嘴边,微微抿了一小口。
随即呛咳不止,两个小脸蛋胀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
临漳轻拍着女儿的背,接过她手中的酒杯放到桌上。
易安将南枝拿来的茶水一饮而尽,缓了缓才说到,
“这酒如此辛辣,如何入口!”
临漳仰首而笑。
“这哪里是烈酒,这是忘忧汤,阿玛愿你永远不懂得其中滋味,盼着你一世无忧。”
易安看着阿玛,恳切地点了点头,说会的。
也不知到了几更天,空中飘渺的雾气,后面是无尽的夜,在这样的夜里,有人因忧愁而无眠,有人因欣喜而无眠,世人皆有忧有喜,易安也不例外,只是眼下是她喜而忘忧的时候,她并不能体会到,阿玛当下万难之际,绝非一壶杜康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