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们为何如此糊涂,要紧之事怎可交给史家兄弟去做!朝中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柳家,行差踏错会招来大祸!”
柳祺钰简直气急败坏,粉面涨得通红,一时之间她不知兄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刑部尚书柳奉节眉宇间隐隐藏着怒意,胞妹向来唯恐家中变故拖累自己在后宫地位,总让他有束手束脚之感。
明明这份营造差事是好不容易求来的,史家兄弟出了大力,交由他们有何不可。
“妹妹毋需多言,此事自有我的道理,况且你二叔打点了许多,该是稳妥的。”柳奉节来回踱步,强压怒火。
“稳妥?二叔那个酒糊涂做事放得下心才怪!趁还来得及,别让他掺和进来为妙!”
“妹妹!别以为柳家在朝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那是父亲还在的时候!如今圣上愈发看重奉朔侯是明眼人皆知之事,你在宫中花销也大,还有太子的事,哪个无需打点!”
柳奉节不愿多做辩驳,侧过身去翻阅文书,干脆将胞妹晾在一边。
柳祺钰熟知兄长的脾气,看似稳慎持重,实则优柔寡断,与过世父亲相较,终究是眼界偏狭,作为有限,落了下乘。
她见劝阻无效,叹口气换了话题:“涪儿始终不肯定下正妃人选,荔珊亦是不够上心,最怕被别家捷足先登,太子之位本就不稳,再来个搅事的够我头疼了!”
柳奉节闻言眼皮一跳,低声道:“凌涪冥顽不灵,倒底不是柳家的种,但凡他有点头脑,懂得趋利避害,娶荔珊乃是上策,缶儿也好趁此良机谋个一官半职!”
“若不是你与吏部胡绍文交恶,何至于柳家的人入朝为官还要看他脸色!”
柳祺钰眼尾上挑,带了三分不满与探究:“不过说起缶儿,他近日跟奉朔侯府的人走得很近,不会是大哥你授意的罢?”
她见柳奉节摇摇头,更是奇道:“这孩子究竟想做什么,难不成连我这姑妈都要被蒙在鼓里?”
“这小子向来游手好闲交游广阔,怕是玩心重,大可不必疑虑!”
话虽如此,柳奉节并无十分把握,也看不透庶子心中所想。
从小到大嫌弃他生母卑微,柳奉节从不多作管教,一直忽视了他,后来才留心到柳杨缶心思机敏,稍稍有了改观。
柳氏兄妹二人不常见面,柳祺钰此次得了消息巴巴赶来,确是一听“史家兄弟”焦急之至怒火攻心,眼下既暂且无碍,她只好搁下那几分忐忑。
一来二去,没了进一步叙家常的心思,宫中还有诸多事待细细周旋,柳祺钰当即摆驾回宫了。
李浔仍待在碧吟宫中,反复为周婉嫔诊脉,举之浮散,按之则无,来去不明,漫无根蒂,是散脉无疑。
她思量如此脉象,少说也得一年半载,太医院诸多杏林高手,竟无一人对症下药,致使拖延至今,其中蹊跷引人深思。
她纠结一阵,决意先不对周婉嫔多言,宫中事溯源不明恐生事端。
周婉嫔见她沉默不语,更加忐忑,不禁追问:“是不是不大好,但说无妨,该用些什么药?”
李浔只好温声劝慰道:“婉嫔娘娘近日服用些独参汤或生脉饮试试,不可过量容易失眠,不可同服萝卜浓茶之类,好生将养着,气血亏损一时难以逆转,还须多份耐心调养。”
周婉嫔察言观色,猜到李浔必是隐瞒了什么,眼神一黯,泪痣泛红,凄楚道:“李姑娘,我知你不便多言,亦知自己早得罪了人,那人要我生不如死对不对?”
她不禁潸然泪下,纤若弱柳的身姿轻颤,仿佛下一刻便会不支倒地。
待病娇美人重新抬起头,多了一分倔强,直言道:“倘若还有救,求姑娘救我一命!娘家倏临大难,作为幺女不能眼睁睁看着父兄落入驭鹤所之手!”
李浔心头大震,睁大双眼不解道:“驭鹤所?你方才不是想求柳贤妃放过周家一马?可驭鹤所不是皇后手下么?”
“实不相瞒,我周家之事已然败露,得罪的便是韦氏!贤妃之兄柳奉节是刑部尚书,又与大理寺都察院一向交好,此事若交由三司会审,怎样都比驭鹤所私设狴牢来得公正罢!”
周婉嫔和盘托出,不再藏私,她对李浔莫名有种好感,少女身上似有令人安心的力量。
李浔对朝堂之事谈不上了若指掌,但多少觉得周婉嫔未免妇人之见。
驭鹤所也好,三司会审也罢,如今宸国朝堂毕竟是圣人一人独断,要定谁的罪,最终圣旨难违。
即使韦皇后与柳贤妃在后宫掀起多大风浪,那终究是宫闱勾心斗角,硬说六宫粉黛能左右各大世家势力,实属勉强。
她不忍点破周婉嫔的天真,有时人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总比绝望之极来的好。
“婉嫔娘娘若是信我,待我回去思量出调理经方,无论如何,尽力一试!”
李浔见她弱柳扶风生出些许怜悯,又想及医者遇见重症病患,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谁知申狸却哼哼唧唧不以为然,它不想李浔多管闲事,一个地位岌岌可危的嫔妃而已,不值得多投注精力。
从碧吟宫出来,周婉嫔一直相送到贞度门,又将点心果子塞到李浔怀中,令她哭笑不得。
这一带已是宫中最僻静处,她们不意间听到极其幽微的乐声,吹奏之人气息不稳,断断续续时高时低。
李浔凝神细听,分辨不出是笛声还是箫声。
精通音律的周婉嫔见她出神,笑着道:“那是篪,古人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便是埙篪之交主角之一了!”
“那里住着谁?”李浔不由开口问道,却见周婉嫔抿唇不语,似在犹豫要不要正面回答。
许久,她才支支吾吾道:“那里是拾玥榭,姑娘还是止步罢,那边住着的人是宫中忌讳,平日无人敢靠近。”
宫中忌讳?拾玥榭遥遥望去与冷宫无异,是什么人得罪了圣上不幸幽居于此?
李浔实在想不起来,往世宫中有此神秘幽禁之所,大概醉心于宫闱缠斗,眼中惟有死对头,对其他置若罔闻。
申狸恰逢其时悄声道:“还记得鹤监在逼迫你师父交代玉玦来历之时,提过前朝煦秩门三太子的名头么?”
“你是说玉玦上那个嵇字的出处?”李浔悚然一惊,想起母亲似与玉玦原主有渊源,更加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还未往前走几步,就被周婉嫔硬生生拦下了,连声说道:“好姑娘,饶了我吧,千万不可去那里,圣上见了是要怪罪的!”
正踌躇之际,申狸暗地里劝道:“浔丫头,不必急于一时,改日再到宫中见机行事!不过可以先想法子递个话,与拾月榭主人通个气!”
李浔不知申狸为何要先递话进去,宫中并无相熟之人,犯禁之事谁肯相帮?
李浔本就对前朝皇室所知甚少,还没弄清此人与复仇计划有何干系,徒然招惹岂非莽撞之举?
“浔丫头,听我的,拾玥榭主人与叶韫那小子有关,他不是心心念念自己身世么,左右绕不过这道门!”申狸信誓旦旦道,不容分说要李浔照做。
“可谁又愿意替我递话送消息呢……”李浔不由喃喃道。
申狸诡秘一笑:“依小爷我看,那名禁尉卫少侠便是很好的人选!”
柳祺钰简直气急败坏,粉面涨得通红,一时之间她不知兄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刑部尚书柳奉节眉宇间隐隐藏着怒意,胞妹向来唯恐家中变故拖累自己在后宫地位,总让他有束手束脚之感。
明明这份营造差事是好不容易求来的,史家兄弟出了大力,交由他们有何不可。
“妹妹毋需多言,此事自有我的道理,况且你二叔打点了许多,该是稳妥的。”柳奉节来回踱步,强压怒火。
“稳妥?二叔那个酒糊涂做事放得下心才怪!趁还来得及,别让他掺和进来为妙!”
“妹妹!别以为柳家在朝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那是父亲还在的时候!如今圣上愈发看重奉朔侯是明眼人皆知之事,你在宫中花销也大,还有太子的事,哪个无需打点!”
柳奉节不愿多做辩驳,侧过身去翻阅文书,干脆将胞妹晾在一边。
柳祺钰熟知兄长的脾气,看似稳慎持重,实则优柔寡断,与过世父亲相较,终究是眼界偏狭,作为有限,落了下乘。
她见劝阻无效,叹口气换了话题:“涪儿始终不肯定下正妃人选,荔珊亦是不够上心,最怕被别家捷足先登,太子之位本就不稳,再来个搅事的够我头疼了!”
柳奉节闻言眼皮一跳,低声道:“凌涪冥顽不灵,倒底不是柳家的种,但凡他有点头脑,懂得趋利避害,娶荔珊乃是上策,缶儿也好趁此良机谋个一官半职!”
“若不是你与吏部胡绍文交恶,何至于柳家的人入朝为官还要看他脸色!”
柳祺钰眼尾上挑,带了三分不满与探究:“不过说起缶儿,他近日跟奉朔侯府的人走得很近,不会是大哥你授意的罢?”
她见柳奉节摇摇头,更是奇道:“这孩子究竟想做什么,难不成连我这姑妈都要被蒙在鼓里?”
“这小子向来游手好闲交游广阔,怕是玩心重,大可不必疑虑!”
话虽如此,柳奉节并无十分把握,也看不透庶子心中所想。
从小到大嫌弃他生母卑微,柳奉节从不多作管教,一直忽视了他,后来才留心到柳杨缶心思机敏,稍稍有了改观。
柳氏兄妹二人不常见面,柳祺钰此次得了消息巴巴赶来,确是一听“史家兄弟”焦急之至怒火攻心,眼下既暂且无碍,她只好搁下那几分忐忑。
一来二去,没了进一步叙家常的心思,宫中还有诸多事待细细周旋,柳祺钰当即摆驾回宫了。
李浔仍待在碧吟宫中,反复为周婉嫔诊脉,举之浮散,按之则无,来去不明,漫无根蒂,是散脉无疑。
她思量如此脉象,少说也得一年半载,太医院诸多杏林高手,竟无一人对症下药,致使拖延至今,其中蹊跷引人深思。
她纠结一阵,决意先不对周婉嫔多言,宫中事溯源不明恐生事端。
周婉嫔见她沉默不语,更加忐忑,不禁追问:“是不是不大好,但说无妨,该用些什么药?”
李浔只好温声劝慰道:“婉嫔娘娘近日服用些独参汤或生脉饮试试,不可过量容易失眠,不可同服萝卜浓茶之类,好生将养着,气血亏损一时难以逆转,还须多份耐心调养。”
周婉嫔察言观色,猜到李浔必是隐瞒了什么,眼神一黯,泪痣泛红,凄楚道:“李姑娘,我知你不便多言,亦知自己早得罪了人,那人要我生不如死对不对?”
她不禁潸然泪下,纤若弱柳的身姿轻颤,仿佛下一刻便会不支倒地。
待病娇美人重新抬起头,多了一分倔强,直言道:“倘若还有救,求姑娘救我一命!娘家倏临大难,作为幺女不能眼睁睁看着父兄落入驭鹤所之手!”
李浔心头大震,睁大双眼不解道:“驭鹤所?你方才不是想求柳贤妃放过周家一马?可驭鹤所不是皇后手下么?”
“实不相瞒,我周家之事已然败露,得罪的便是韦氏!贤妃之兄柳奉节是刑部尚书,又与大理寺都察院一向交好,此事若交由三司会审,怎样都比驭鹤所私设狴牢来得公正罢!”
周婉嫔和盘托出,不再藏私,她对李浔莫名有种好感,少女身上似有令人安心的力量。
李浔对朝堂之事谈不上了若指掌,但多少觉得周婉嫔未免妇人之见。
驭鹤所也好,三司会审也罢,如今宸国朝堂毕竟是圣人一人独断,要定谁的罪,最终圣旨难违。
即使韦皇后与柳贤妃在后宫掀起多大风浪,那终究是宫闱勾心斗角,硬说六宫粉黛能左右各大世家势力,实属勉强。
她不忍点破周婉嫔的天真,有时人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总比绝望之极来的好。
“婉嫔娘娘若是信我,待我回去思量出调理经方,无论如何,尽力一试!”
李浔见她弱柳扶风生出些许怜悯,又想及医者遇见重症病患,岂有见死不救之理。
谁知申狸却哼哼唧唧不以为然,它不想李浔多管闲事,一个地位岌岌可危的嫔妃而已,不值得多投注精力。
从碧吟宫出来,周婉嫔一直相送到贞度门,又将点心果子塞到李浔怀中,令她哭笑不得。
这一带已是宫中最僻静处,她们不意间听到极其幽微的乐声,吹奏之人气息不稳,断断续续时高时低。
李浔凝神细听,分辨不出是笛声还是箫声。
精通音律的周婉嫔见她出神,笑着道:“那是篪,古人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便是埙篪之交主角之一了!”
“那里住着谁?”李浔不由开口问道,却见周婉嫔抿唇不语,似在犹豫要不要正面回答。
许久,她才支支吾吾道:“那里是拾玥榭,姑娘还是止步罢,那边住着的人是宫中忌讳,平日无人敢靠近。”
宫中忌讳?拾玥榭遥遥望去与冷宫无异,是什么人得罪了圣上不幸幽居于此?
李浔实在想不起来,往世宫中有此神秘幽禁之所,大概醉心于宫闱缠斗,眼中惟有死对头,对其他置若罔闻。
申狸恰逢其时悄声道:“还记得鹤监在逼迫你师父交代玉玦来历之时,提过前朝煦秩门三太子的名头么?”
“你是说玉玦上那个嵇字的出处?”李浔悚然一惊,想起母亲似与玉玦原主有渊源,更加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还未往前走几步,就被周婉嫔硬生生拦下了,连声说道:“好姑娘,饶了我吧,千万不可去那里,圣上见了是要怪罪的!”
正踌躇之际,申狸暗地里劝道:“浔丫头,不必急于一时,改日再到宫中见机行事!不过可以先想法子递个话,与拾月榭主人通个气!”
李浔不知申狸为何要先递话进去,宫中并无相熟之人,犯禁之事谁肯相帮?
李浔本就对前朝皇室所知甚少,还没弄清此人与复仇计划有何干系,徒然招惹岂非莽撞之举?
“浔丫头,听我的,拾玥榭主人与叶韫那小子有关,他不是心心念念自己身世么,左右绕不过这道门!”申狸信誓旦旦道,不容分说要李浔照做。
“可谁又愿意替我递话送消息呢……”李浔不由喃喃道。
申狸诡秘一笑:“依小爷我看,那名禁尉卫少侠便是很好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