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凌回到殿前司的时候,有值班的侍卫嬉笑他。
“大人,长公主为何忽然传召你?难道是看头儿你长得丰神俊朗的……”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脸上露出淫邪的笑容,“前方战败,长公主不是要去和亲了吗?可怜了如花似玉的年纪,要嫁给西晋那个四十多岁的老皇帝糟蹋。”
侍卫说完,暗自叹了口气。
那叹气声,不知是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楚,还是为曾经尊荣无限的长公主。
燕凌斜睨了他一眼,厉声呵斥:“长公主也是你能非议的?小心你的脑袋!”
“前两日公主在御花园丢了块玉佩,乃是先皇赏赐之物,殿下恰好听闻我当值,便传我过去问问。”
二人东拉西扯,翌日一早燕凌下了值,直奔宫外。
正是春日里,如牛毛般的细雨朦胧,早市上人头攒动,燕凌寻了个早餐铺子囫囵用了早饭后,已经有茶铺支起了摊子,卖些简单的果子茶水,现下他就等着对面的戏楼开门。
待看到对面鹊鸣楼挂起招牌,他迫不及待走了进去,掌柜徐氏立刻笑意盈盈的迎了上来,恨不得将大半个身子贴在他身上。
“奴家刚才还说呢,今儿听见屋外的喜鹊叫,原来是有贵客光临。”又见燕凌未着官服,即刻吩咐小二:“快带燕公子去二楼厢房,让秦娘子过来打个招呼。”
燕凌面沉似水,不着痕迹地避开徐氏贴过来的半个身子。
“不必,我只是来打听一个人。”
徐氏眼珠微转,“官爷尽管吩咐就是了,奴家定知无不言。”
“薛绍近日可来过你这里?”
燕凌苦思冥想,亦不得其解,相爷家的这位公子荒淫无度,长公主为何独独打听他?
徐氏本以为是鹊鸣楼惹上什么官司了,心里正忐忑呢,听罢如释重负,一颗心像石头一样落了地,她手中香帕置于桌上,添了一杯茶递给燕凌。
“那官爷您算是来对了,近日戏园子来了位名角,薛东阁日日来捧场的。”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不巧,今日秦明月休息不挂牌,想必薛东阁该是不来的。”
“不如,您明日再来?”
燕凌心中暗喜,果然茶铺老板说的不错,薛邵近日果然厮混在鹊鸣楼,又向徐氏问道:“那薛绍平时何时来,几时走?”
这满京都谁不知道薛绍是左相之子,又是太后的侄子,当今圣上的表兄,这戏楼子里每日找薛绍办事儿的,犹如过江之鲫,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徐氏料想燕凌也是来求薛绍办事的,倒也无甚好隐瞒的,便将薛绍的日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待他重回海棠殿复命时,雨势渐歇。
殿外有侍卫禀报,“公主,殿外有人求见,来人自称是殿前司班直燕凌。”
楚如棠方进了书房,就见燕凌在旁侧等候,她目光灼灼,薄唇微微抿起,“你可知自己错在何处?”
燕凌微微抬首,“还请公主明示。”
“其一,你是陛下的亲卫,公然求见本宫于礼不合;其二,我托你的事情,你亲自去打听,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是为愚蠢。”
荷衣上前替她脱去青灰色披风,露出原本被狐腋凤毛盈盈贴着的苍白面容,楚如棠唇瓣带起些许冷峭的笑意,语气因着小小的顿挫,流露出逼人的寒魄。
“倘若有人要加害你,你怕是活不过明日午时。”
夜色被殿门掩去,楚如棠的相貌在烛火下缓缓清晰,燕凌心中一震,他的确做事不够缜密,也没少在这上面吃亏。
尔后又迟疑问道:“公主打听薛绍,可是为着和亲一事?”
楚如棠长睫微垂,素净修长的手托了一把燕凌左臂,一行一止都透露出与十五岁不符的沉稳端庄。
“还不算太笨,那你不妨猜猜本宫是何打算?”
“臣愚笨,还请殿下解惑。”
“本宫自然是想拉燕侍卫一同下水,燕侍卫看不出来么?”
言罢,她端详起燕凌的神情,见他脸色数变,缓缓又道:“你是前太子潜邸之人,既非新帝亲信,亦非太后派系,本宫的和亲陪嫁名单之中,你猜会不会有你?”
“或者你运气好,没有被列入和亲名单,那本宫也会去向陛下讨要了你,这个请求我想陛下定然不会回绝于我。”
燕凌蓦地抬头,“公主殿下为何算计臣?”
为何?楚如棠微微抬眸,看着他眼中一闪而过丝丝恸意。
只因为他前世就是被排挤进的和亲名单,到西晋一年多,因保护她被沉塘喂鱼,如今她不过是提前部署罢了。
“本宫说这些,是想让你明白,如今你我休戚与共,燕侍卫不妨考虑与我共谋将来?”
燕凌虽然有些气恼,但公主所言不无道理,即便她不向陛下讨要于他,以他毫无根基的状况,和亲名单上他必然在列。
作为大楚的男儿,他宁愿上战场杀几个敌人,也不想背井离乡去西晋当什么和亲侍卫,饶是他现在想抽身也悔之晚矣。
似是认命般,燕凌喃喃道:“公主心中早有成算,必然是胸有成竹,可否示下一二?”
“可有打听到,薛绍最近在何处厮混?”
“回殿下,他近日总是在一家鹊鸣楼的戏院里,听管事的说,痴迷一个叫秦明月的伶人。”
这结果还真不出她所料,她又问:“薛绍每日何时去?”
“巳时出,戌时归,半个月来日日如此。”
海棠殿内,宝鼎杳蔼,荼芜香缭绕,她提笔正襟危坐在书桌前,牙管狼毫在笔砚里舔了墨汁,抬手就一张纸条递予燕凌,“你拿了银子,明日假装去薛绍打探和亲名单一事,实则将□□下在酒菜之中就好。”
复又扯下自己身上的一方白玉螭纹玉坠子,交与燕凌,“此物你寻一隐蔽之地弃之,明日差手下寻回,自有用处。”
燕凌接过玉坠出了海棠殿,待看过字条上的字迹后,禁不住冷汗涔涔,公主安排如此缜密,甚至将他的退路都已筹谋好了。
不知是否错觉,他总觉得前太子口中娇嗔蛮横,似狸猫儿一般狡黠的妹妹和这位公主大相径庭。
这心机城府,非常人所及。
楚如棠跟燕凌的一番话荷衣一字不落听了去,不由得侧目看自家公主,冷哼一声,“公主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直接跟陛下要了燕侍卫便是,他纵然不情愿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样要乖乖听命于殿下。”
楚如棠笑笑,这小丫头还当她是金枝玉叶呢,这宫里早已没人会护着她了,不然她一个嫡长公主怎么会去和亲。
“你派人将这帖子送给永宁郡主,就说本宫明日在潇湘楼设宴,邀她听戏。”
荷衣接过帖子,仍是心有不甘,“殿下,您这两日行径越发怪异了,奴婢不明白您到底在谋划什么?但奴婢也想为公主排忧解难。”
楚如棠身子前倾,伸手轻戳了一下荷衣的额头,“等到明日,你自然就会知道,此刻本宫还不能告诉你,以免明日你戏演不好。”
演戏?她们不是去听戏吗?
荷衣摸着被戳过的脑门,嘴里嘟囔着出了海棠殿。
这夜,楚如棠在侍女秋露侍奉下胡乱睡着,待醒来时已至翌日晨时。
荷衣奉茶水入内侍奉楚如棠漱口,又命人为她梳了发髻,这才传来早饭,她先盛了碗鸡丝玉米粥,又夹了香椿鸡蛋,咸水鸭、炒青笋置于白玉的小碟上,供于佐粥。
楚如棠吃的有些舒心,眉眼不自觉的都舒展了不少,又问荷衣:“永宁郡主那边,可还妥当?”
荷衣道:“郡主言明,今日午时必到,您大可放心。”
完了又想起一事,将一方帕包裹的物件奉于楚如棠,“殿下睡着的时候,燕凌悄悄命人来传话。”
楚如棠挥退一众内侍,展开方帕,正是一只瓷白的瓶子,沉声问道:“他怎么说?”
荷衣道:“燕侍卫说,他那边一切妥当,公主今日只需按计划行事。”
“公主,您给薛邵下□□太危险了,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可怎么办?清白可就毁了。”
楚如棠胸有成竹的看了荷衣一眼,清白算什么?她倒是怕明日这清白毁不了呢。
“不会有事。”
和亲一事是太后一党亲手促成,薛太后出身五大世家之首位,其弟薛允官居左丞,几大世家之间互相联姻捆绑,可谓树大根深。即便是前太子楚承泽,有先帝回护,也得提着脑袋上前线挣军功,日后才能稳坐帝位,更遑论新帝了。
新帝既无世家支持,又没有军功傍身,于朝堂之上自然颇多掣肘。只能宁为聩聩之政,不行察察之举,如此两相较量,也算是给了她可乘之机。
且薛永膝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扯到非礼皇室公主,就看丞相和太后保不保他了,保的话,便是被拿捏把柄,而这就是她给皇帝的投名状。
不保的话,作为门阀世家之首,自己的亲儿子都护不住,下面跟着他们的人自然会动摇,那就给了她离间拉拢的机会。
一石二鸟,怎么看她都不吃亏。
“大人,长公主为何忽然传召你?难道是看头儿你长得丰神俊朗的……”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脸上露出淫邪的笑容,“前方战败,长公主不是要去和亲了吗?可怜了如花似玉的年纪,要嫁给西晋那个四十多岁的老皇帝糟蹋。”
侍卫说完,暗自叹了口气。
那叹气声,不知是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楚,还是为曾经尊荣无限的长公主。
燕凌斜睨了他一眼,厉声呵斥:“长公主也是你能非议的?小心你的脑袋!”
“前两日公主在御花园丢了块玉佩,乃是先皇赏赐之物,殿下恰好听闻我当值,便传我过去问问。”
二人东拉西扯,翌日一早燕凌下了值,直奔宫外。
正是春日里,如牛毛般的细雨朦胧,早市上人头攒动,燕凌寻了个早餐铺子囫囵用了早饭后,已经有茶铺支起了摊子,卖些简单的果子茶水,现下他就等着对面的戏楼开门。
待看到对面鹊鸣楼挂起招牌,他迫不及待走了进去,掌柜徐氏立刻笑意盈盈的迎了上来,恨不得将大半个身子贴在他身上。
“奴家刚才还说呢,今儿听见屋外的喜鹊叫,原来是有贵客光临。”又见燕凌未着官服,即刻吩咐小二:“快带燕公子去二楼厢房,让秦娘子过来打个招呼。”
燕凌面沉似水,不着痕迹地避开徐氏贴过来的半个身子。
“不必,我只是来打听一个人。”
徐氏眼珠微转,“官爷尽管吩咐就是了,奴家定知无不言。”
“薛绍近日可来过你这里?”
燕凌苦思冥想,亦不得其解,相爷家的这位公子荒淫无度,长公主为何独独打听他?
徐氏本以为是鹊鸣楼惹上什么官司了,心里正忐忑呢,听罢如释重负,一颗心像石头一样落了地,她手中香帕置于桌上,添了一杯茶递给燕凌。
“那官爷您算是来对了,近日戏园子来了位名角,薛东阁日日来捧场的。”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不巧,今日秦明月休息不挂牌,想必薛东阁该是不来的。”
“不如,您明日再来?”
燕凌心中暗喜,果然茶铺老板说的不错,薛邵近日果然厮混在鹊鸣楼,又向徐氏问道:“那薛绍平时何时来,几时走?”
这满京都谁不知道薛绍是左相之子,又是太后的侄子,当今圣上的表兄,这戏楼子里每日找薛绍办事儿的,犹如过江之鲫,没有十个也有八个。
徐氏料想燕凌也是来求薛绍办事的,倒也无甚好隐瞒的,便将薛绍的日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待他重回海棠殿复命时,雨势渐歇。
殿外有侍卫禀报,“公主,殿外有人求见,来人自称是殿前司班直燕凌。”
楚如棠方进了书房,就见燕凌在旁侧等候,她目光灼灼,薄唇微微抿起,“你可知自己错在何处?”
燕凌微微抬首,“还请公主明示。”
“其一,你是陛下的亲卫,公然求见本宫于礼不合;其二,我托你的事情,你亲自去打听,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是为愚蠢。”
荷衣上前替她脱去青灰色披风,露出原本被狐腋凤毛盈盈贴着的苍白面容,楚如棠唇瓣带起些许冷峭的笑意,语气因着小小的顿挫,流露出逼人的寒魄。
“倘若有人要加害你,你怕是活不过明日午时。”
夜色被殿门掩去,楚如棠的相貌在烛火下缓缓清晰,燕凌心中一震,他的确做事不够缜密,也没少在这上面吃亏。
尔后又迟疑问道:“公主打听薛绍,可是为着和亲一事?”
楚如棠长睫微垂,素净修长的手托了一把燕凌左臂,一行一止都透露出与十五岁不符的沉稳端庄。
“还不算太笨,那你不妨猜猜本宫是何打算?”
“臣愚笨,还请殿下解惑。”
“本宫自然是想拉燕侍卫一同下水,燕侍卫看不出来么?”
言罢,她端详起燕凌的神情,见他脸色数变,缓缓又道:“你是前太子潜邸之人,既非新帝亲信,亦非太后派系,本宫的和亲陪嫁名单之中,你猜会不会有你?”
“或者你运气好,没有被列入和亲名单,那本宫也会去向陛下讨要了你,这个请求我想陛下定然不会回绝于我。”
燕凌蓦地抬头,“公主殿下为何算计臣?”
为何?楚如棠微微抬眸,看着他眼中一闪而过丝丝恸意。
只因为他前世就是被排挤进的和亲名单,到西晋一年多,因保护她被沉塘喂鱼,如今她不过是提前部署罢了。
“本宫说这些,是想让你明白,如今你我休戚与共,燕侍卫不妨考虑与我共谋将来?”
燕凌虽然有些气恼,但公主所言不无道理,即便她不向陛下讨要于他,以他毫无根基的状况,和亲名单上他必然在列。
作为大楚的男儿,他宁愿上战场杀几个敌人,也不想背井离乡去西晋当什么和亲侍卫,饶是他现在想抽身也悔之晚矣。
似是认命般,燕凌喃喃道:“公主心中早有成算,必然是胸有成竹,可否示下一二?”
“可有打听到,薛绍最近在何处厮混?”
“回殿下,他近日总是在一家鹊鸣楼的戏院里,听管事的说,痴迷一个叫秦明月的伶人。”
这结果还真不出她所料,她又问:“薛绍每日何时去?”
“巳时出,戌时归,半个月来日日如此。”
海棠殿内,宝鼎杳蔼,荼芜香缭绕,她提笔正襟危坐在书桌前,牙管狼毫在笔砚里舔了墨汁,抬手就一张纸条递予燕凌,“你拿了银子,明日假装去薛绍打探和亲名单一事,实则将□□下在酒菜之中就好。”
复又扯下自己身上的一方白玉螭纹玉坠子,交与燕凌,“此物你寻一隐蔽之地弃之,明日差手下寻回,自有用处。”
燕凌接过玉坠出了海棠殿,待看过字条上的字迹后,禁不住冷汗涔涔,公主安排如此缜密,甚至将他的退路都已筹谋好了。
不知是否错觉,他总觉得前太子口中娇嗔蛮横,似狸猫儿一般狡黠的妹妹和这位公主大相径庭。
这心机城府,非常人所及。
楚如棠跟燕凌的一番话荷衣一字不落听了去,不由得侧目看自家公主,冷哼一声,“公主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直接跟陛下要了燕侍卫便是,他纵然不情愿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样要乖乖听命于殿下。”
楚如棠笑笑,这小丫头还当她是金枝玉叶呢,这宫里早已没人会护着她了,不然她一个嫡长公主怎么会去和亲。
“你派人将这帖子送给永宁郡主,就说本宫明日在潇湘楼设宴,邀她听戏。”
荷衣接过帖子,仍是心有不甘,“殿下,您这两日行径越发怪异了,奴婢不明白您到底在谋划什么?但奴婢也想为公主排忧解难。”
楚如棠身子前倾,伸手轻戳了一下荷衣的额头,“等到明日,你自然就会知道,此刻本宫还不能告诉你,以免明日你戏演不好。”
演戏?她们不是去听戏吗?
荷衣摸着被戳过的脑门,嘴里嘟囔着出了海棠殿。
这夜,楚如棠在侍女秋露侍奉下胡乱睡着,待醒来时已至翌日晨时。
荷衣奉茶水入内侍奉楚如棠漱口,又命人为她梳了发髻,这才传来早饭,她先盛了碗鸡丝玉米粥,又夹了香椿鸡蛋,咸水鸭、炒青笋置于白玉的小碟上,供于佐粥。
楚如棠吃的有些舒心,眉眼不自觉的都舒展了不少,又问荷衣:“永宁郡主那边,可还妥当?”
荷衣道:“郡主言明,今日午时必到,您大可放心。”
完了又想起一事,将一方帕包裹的物件奉于楚如棠,“殿下睡着的时候,燕凌悄悄命人来传话。”
楚如棠挥退一众内侍,展开方帕,正是一只瓷白的瓶子,沉声问道:“他怎么说?”
荷衣道:“燕侍卫说,他那边一切妥当,公主今日只需按计划行事。”
“公主,您给薛邵下□□太危险了,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可怎么办?清白可就毁了。”
楚如棠胸有成竹的看了荷衣一眼,清白算什么?她倒是怕明日这清白毁不了呢。
“不会有事。”
和亲一事是太后一党亲手促成,薛太后出身五大世家之首位,其弟薛允官居左丞,几大世家之间互相联姻捆绑,可谓树大根深。即便是前太子楚承泽,有先帝回护,也得提着脑袋上前线挣军功,日后才能稳坐帝位,更遑论新帝了。
新帝既无世家支持,又没有军功傍身,于朝堂之上自然颇多掣肘。只能宁为聩聩之政,不行察察之举,如此两相较量,也算是给了她可乘之机。
且薛永膝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扯到非礼皇室公主,就看丞相和太后保不保他了,保的话,便是被拿捏把柄,而这就是她给皇帝的投名状。
不保的话,作为门阀世家之首,自己的亲儿子都护不住,下面跟着他们的人自然会动摇,那就给了她离间拉拢的机会。
一石二鸟,怎么看她都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