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山脚,车在山上走了有一柱香,掀开车帘,道旁是颠簸的夏荫,间杂着斑驳跃金。

    透过枝叶见那天穹正中的一轮悬日,江榕意识到自己出府的时间委实太晚,从破晓到日中有将近三个时辰,够这姑娘把整座后山翻过一遍,他今日恐怕找不到人了。

    正想着,遥望的数颗树间显出一剪人影来,时隐时现。

    他得知她没走远,忙命车夫驾快些,只是追了半晌,人影仍是隐隐约约的。

    驾车闹出的动静并不小,尘土飞扬,鸟兽避走,想必她不是没有听见,而是不想听见。

    思量到这一层,江榕弃了车,又把所有侍从留在原地,特意嘱咐了些事后便孤身策马离去。

    耳畔车轮辘辘滚响声骤停,取而代之的是蹄奋马嘶之声。

    马蹄声逼近,她四周时有时无地出现一个少年扬鞭策马的身影。

    她一概视若无睹,直到那身影擦过她身后,让她不得不注意时,她只得转过身。

    见她转身,少年倒也不策马迫近,只是微微朝她倾下身。

    抬眼对上那双映着山林的桃花眼,眼尾似乎生来就带着红晕,如同一地将化入泥的残花。

    渊珠几乎以为自己在盛夏撞见一湾落花春水。

    无意间,披风上的碎花抖落,恰巧落入她的眉心。

    春水从脚踝一路没到眉心,渊珠在刹那间垂下眼睛,向后退去一步,下意识地抓住身侧的花枝。

    花影散乱,江榕只以为她被碎花打了眼睛,取出一方手帕。

    思及她的防备之重,不好直接递交到她手上,便转而放在她握住的花枝上。

    江榕见她拨开额前碎发与碎花后方取下手帕,细细用手帕擦拭着里侧的青丝。

    经过适才短暂的晃神,此时她已从纷乱的思绪中抽身,眼底只剩恍惚与疲惫。

    斑斓光影落在少女麻木的脸庞上,她下半张脸陷在树荫花影中,满是微茫苍白的神色,唯独那双眼睛在被枝叶裁剪得支离破碎的光芒中,他分明可以从中窥见蔽日枝叶之间,天上一朵游荡的云。

    江榕有些诧异,不过神色很快恢复如常,回到维持足有半年的不羁模样:“在往上走几步就是我曾姑娘提的陵墓,只惜季夏既无花团锦簇,亦无硕果累累,只有一处傍着瀑布的凉亭堪堪可入眼,不知姑娘可赏脸?”

    渊珠近日没碰上过一件赏心事,没什么赏景的心思,但还是赏了脸。

    眼下轻舟已过万重山,重负落地,她却累得只想坐下喘口气。

    江榕这半年过得荒唐,但总归还没忘掉“礼贤下士”和“怜香惜玉”,下马将马让了出去。

    渊珠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酒囊饭袋,实在忧心他会半道上中暑昏厥过去。

    好在腰间还有几根银针,他身上应该不缺参片,理应不至于还未见到陵墓便和他一道埋下去了。

    江榕似乎看穿了她的顾虑,忍俊不禁。

    盯着那个低头闷笑的脑袋,渊珠霎时回想起自己肩头被香炉砸的那一下,果断抽出他腰间的马鞭,不带一丝犹豫地翻上马背。

    江榕这才收住笑,不想她上马太急,行动间牵扯下一段枝叶,缀着点点残花。

    花枝坠下枝头,正砸在江榕肩上。

    他拨开她身前斜出的花枝,待她骑过才松开手,笑吟吟道:“方才母亲替姑娘教训过我了,不知香炉那笔账在姑娘这里算结了吗?”

    渊珠并不应他,他只当她默许了,握住缰绳,负手牵马前行。

    待笑意在心口消失殆尽,他开口问她:“既然你我一笑泯恩仇,姑娘可否告知芳名?”

    “你没查?”

    哪里用查,他爹都交代过。

    “未曾。不过我猜,姑娘虽处渊崖,熠然如珠,芳名应当唤做,‘渊珠’?”

    听这话就知道他扒过她老底,渊珠扯过缰绳,缰绳猝不及防地从他手中掉落:“谁取的?”

    她的声音冷得直掉冰渣子,江榕自然不敢回答是他在总教习催上门时随手从《劝学》里指了俩字取下的,只回应道:“鄙陋之徒,不值姑娘挂心。”

    纵使他们这些经年闯阎王殿的人再见惯生死百无忌讳,这名字里又是“冤”又是“诛”的,实在太不吉利,弄得无射大哥成日看着她的令牌摇头,摇光阿姊更是想把她的令牌磨平重刻。

    缰绳掉落在地,江榕本欲弯腰拾起,却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停了动作,好整以暇地任由渊珠骑远。

    江榕这马叫“流火”,年级虽然不大,却是跟着江榕从战场上退下来的。

    流火生性好斗,一只眼睛曾在对残兵的穷追不舍中被箭矢所伤,又发现的太晚以至医治不及,成了独眼马。

    这马脾气不好又认主,方才有主人牵制才肯勉强载一个陌路人,眼下江榕一撒手,它就开始摇摇晃晃地迈步,连带着马背和马鞍都剧烈地摇晃着,似是有意要把背上的渊珠摔下来。

    渊珠的下盘极稳,几下都没能被掀下去,依旧稳稳地坐在马鞍上。

    她原想着,这也不是自己的马,马重情义,认主也实属正常,横竖只骑这一回,也就不欲理会。

    谁知流火见她没有反应,反而变本加厉起来,又是撅又是蹦,见不起作用就转变方式,直挺挺地冲向树木,腹上挨了两脚也不见老实。

    眼见那株树的影子在自己眼中越来越清晰,渊珠余光向后扫过一眼,冷着一张芙蓉面,勒紧缰绳,待马被勒到极限,再趁机追上两鞭子。

    见它仍不死心,她在颠簸中稳住身形,一手勒紧缰绳,一手摸出匕首,反握住鞘用柄在它脑袋上重重锤了三下。

    流火的速度逐渐慢下来,渊珠仍担心驯不服它,索性将匕首抛至半空。

    待伸手接住时,匕首的柄早已被她攥在掌心。

    利落地甩开刀鞘,渊珠将刀刃深深抵在流火的脖颈上,留下一道血迹。

    流火总算消停下来,顺从地被骑到凉亭。

    到了凉亭,见识过这马同的她不熟,渊珠先把缰绳在柱子上系好,才敢翻下马身。

    江榕跟在她身后,帮她捡起落地的刀鞘,又握了一路送到她手边。

    恐这姑娘察觉出他的隔岸观火,且这火有一部分是他纵的,他连忙另起了个话头:“姑娘今后有什么打算?”

    渊珠借过刀鞘,反问道:“江氏怎么说?”

    他似笑非笑地斜过去一眼:“姑娘单问江氏?”

    她一面收着缰绳,一面说道:“家主若有所求就尽早开口,奴婢不知该如何陪您做戏。”

    “你我生不同衾,但死同穴,姑娘这话实在见外。”

    季夏时节,满山仅仅这颗桃树还剩几个果子,江榕索性全摘了,掷到水潭中泡着。

    丢入谭中的桃子很快浮起来,荫下潭水清冽,倒省一块冰。

    渊珠寻了个背阴的角落坐下,身侧绿竹成林,她便顺手挑了根细长的竹竿,用匕首砍了,折下一截。

    脖颈与半张脸都靠在搭在栏杆的臂弯上,竹竿就握在手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戳戳浮在水上的桃子,以防它们漂走。再有一搭没一搭地听身侧之人絮叨。

    渊珠不知他与他麾下的谋士同坐时有没有如此之多的弯弯绕绕,亦不知江岑劝服蛮叔时有没有使这九连环一般的话语。

    她只觉得,午后困倦,他的声音似乎离她很远。

    他所言之事似乎离她更远,她不知那活着不如死了的天子同她有什么干系。她在外行走时见过海内满目疮痍,却无法将这一草一木的悲喜与他口中的万里山河联系起来。

    眼前的姑娘半卧在竹影与波光交错之中,昏昏欲睡地搅动竹竿,拨弄出一片又一片清波。

    江榕明白自己口中的说辞全打了水漂,谈不上沮丧,只是奇怪,对付士人与女流的路数,在她身上却一概不奏效。

    待这姑娘步入将睡未睡的境地,江榕轻轻凑近她,俯身问道:“姑娘难道一点未遂的心愿都没有吗?”

    耳畔忽然传来一道声音,渊珠似乎有些被惊醒,扶住脸转过眼,虽看清声音所在,但仍是睡眼惺忪的。

    她自知睡意朦胧地玩不过这只狐狸,倒也无所顾及,自嘲地笑了笑:“我想要的……”

    “我一生所求,不过用所学悬壶济世,往后不必以屠戮为业。”

    她微睁开眼,冷冷地看向他:“你敢允?”

    他若敢允,那就意味着,往后她哪怕是去医治他的世仇宿敌,他都不能干涉分毫,甚至还要施以援手。

    趁族中大乱,江榕托钟济打听了沉砚川这些年的消息。

    他知渊珠是沉砚川所有死士默认的大夫,也知渊珠每次出任务时会悄悄埋葬死于自己与同期刀下之人的尸首。

    这个回答虽全然超乎他的认知,但不算毫无征兆。

    “你若敢允我,此后你不忠于江氏,只忠于我,我自然敢允你。”

章节目录

弃华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敛裴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敛裴回并收藏弃华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