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随着太阳的升高,正午来临,进城赶早集的城郊农户散去,城内的百姓们也瞧着日头归家用饭、午休,热闹了一上午的东京府逐渐陷入短暂的宁静。
衣行街则更为安静,因着客流量高峰本就在下午,故中午饭点之时街上没几个客人,倒是衣行各后连接的小巷子热闹些。
立夏抱着满满当当两个瓦罐,穿梭于人群杂物之间,快速往家赶。
方才返回去重新买鸡蛋、柠檬的功夫,竟花去她小半个时辰。
鸡蛋倒是好买,城郊的农户们要赶回家吃午饭,立夏以优惠的价格买到了满满当当一小篮。
至于柠檬,立夏没想到在后世十分常见的水果,在这儿很是难买。
倒不是没有,这个时空是有柠檬的,只不过被当成祛腥提酸的蔬菜,立夏寻找许久这才耽搁了时间。
预计归家的时间晚上太多,又没有通讯设备可供联系,立夏怕华氏担心,便闷头快步顺着巷子往衣行街尾走。
专注赶路的她没有注意道,在她经过之后,巷子里此前各个瞧着十分忙碌的侍女小厮们,纷纷停下手上的活计,凑到了一起。
一名高瘦小厮盯着逐渐远去的背影,好奇道:“她就是街尾那家铺子的人吧?”
“是她,烂脸带着帷帽,准没错。”一圆脸侍女收回目光继续八卦道,“听闻她们一家四口是进城投靠亲戚,没两天亲戚倒了给她们留个破铺子离开京都了。”
越靠近街头路口的铺子越大,在这些小厮婢女们消息也更加灵通。
衣行街上有什么新奇的八卦,他们反倒比管事的掌柜们还早知道。
“怪不得这几日整了个‘清店特惠’,原是这般来龙去脉。”
“话说回来,他们生意是真好啊,听说这几日客人不少咧!”
听到这话,高瘦小厮嗤笑一声,“低价换来的生意好算得什么,我们家这几个大掌柜们没空理会罢了。”
作为实力较为强劲店铺伙计,高瘦小厮的话从来落不到地上。
“是啊,我们掌柜的私下提过一嘴,店开不下去了低价售空是正常的,掌柜们不管的。”
“我知道这个说法,凡事清店过的铺子,也别想拿到货源。”
“是咧,要是家家都低价卖,还怎么赚钱?”
“那可不行,掌柜们赚不到钱第一个少的定是我的工钱!”
“......”
因立夏经过而引起的伙计们的闲聊时间结束,他们散回各自的铺子,做好迎接下午客流高峰的准备工作。
——
街尾铺子里,今日清售的布匹早已售罄,华氏早早关上铺门,站在后院院门口,翘首盼着立夏归来。
等待的过程总是难捱,她虽心里知道这些钱买不到什么能有效治病的药材,心中却仍不切实际的盼着立夏能带回好消息。
华氏低头搓着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衣裙,手掌试图把裙角几个的补丁压得不显眼些。
等了许久,视线里终于出现了立夏的身影。
着急的华氏连忙上前迎接,结果立夏怀中摇摇欲坠的陶罐。
“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在华氏的设想中,急于恢复容貌的女儿应把大部分钱都花在了买药材,毕竟这段时间立夏对脸蛋修复的重视程度很高,且绿茶洗脸还真的消了不少红肿,至少她们脸上没有再长新的疙瘩了。
华氏扫了眼立夏买回来的东西,一样药材都没看到。
不仅如此,她还看到了两个新木碗,这让她的心更是酸涩。
“娘,饿了吧,我这就给你做午饭,我还买了米咧!”
立夏放下大陶罐,一样样往外掏。
注意到华氏的表情,再回想早上出门前她的沉默,立夏明白华氏的担忧。
“今日去药铺一瞧,差点给我吓坏了,现在的药材真是贵得吓人,我就没买。”
立夏把摘了帷帽,把满是痘痘的脸露出透气,不等华氏开口又继续说道:“不过幸好是没买,我忽然想起在老太太那儿看到过的一本土法美颜书,里边写着一种很有效的土法子,能治我们脸上的症状,还不花什么钱咧!”
华氏伤心的情绪被这如梦似幻的好消息冲断,“能治好脸的土法子,还不花什么钱?”
“是的!我有多重视脸上的伤您是知道的,我不会拿自己的脸胡闹。”
立夏解开绑在身上的布袋。
“咣当!”一声,固定在立夏背后的两块铁架掉在地上。
一旁的华氏被这突然的声响吓得一哆嗦。
“夏儿,你......”
你身上怎么会掉出两块......铁架?
立夏:“这是我买的新‘炉灶’。”
当初明府的小厮将铺子洗劫一空,只留了些不要的布匹和搬不走的大柜子。
她们这段时间都是以柜为床,用麻布做被,其他东西也是利用旧物凑活着用。
其他的可以东西可以慢慢添置,可没有炉灶却十分危险,毕竟涉及明火。
这个铁架是立夏路过铁匠铺时无意看见的边角料。
铁匠本是想着把杂质较多的边角料融在一起,打个铁架子,奈何杂质太多大致浇筑成型后、铁架耐不住捶打,铁匠才一锤子下去,就裂成了两半。
这两块堆成的架子,在立夏看来是个最合适不过的铁炉,当即花了一文钱从铁匠手中买下。
“今日买的东西太多了,又懒得多跑一趟,便绑身上带回来了。”
立夏拿起两块铁架,往院中的临时烧火处走去。
说是烧火处,其实就是几块板子搭起来,勉强可以防止那口破口陶罐。
立夏两脚就把木板踩踏,用脚拨到一边腾开位置。
华氏默默跟在她身后,瞧见这一系列动作,嘴唇动了动,本想让她稍微注意点形象,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除了立夏的说一不二的性格外,华氏觉得生活如此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端着官家小姐架子。
立夏把两块铁架交叉叠放,稳稳当当立在地上。
较长那四根铁棒朝下,给底下留出足够的生活空间;四根较短的朝上,足够固定新买的宽口陶罐。
“夏儿,给。”
当立夏想起身将陶罐拿过来试试大小时,华氏就递了过来。
立夏看向她仍裹着布条的手,赶紧接过陶罐。
“娘没事了,我们也看过大夫,不过是皮肉伤,如今痂已经结得十分牢固,像你说的,过几日等痂自己脱落就好了。”
没等立夏开口,华氏就急忙开口解释。
立夏点点头,回身把陶罐放在铁架上。
刚好!
把买回来的东西大致收拾妥当、洗洗刷刷后,立夏准备做饭。
说是做饭,不过是米加水一起煮,煮成一罐稀粥,‘饭’就好了。
至于菜,那就更简单了,宽耳陶罐装半罐水加热,待水沸腾后往里扔洗净、被胡乱切了几道的鸡腿,扔两片姜煮着。
待鸡腿肉变白至八分熟左右时,加上蛋花、青菜再多煮一会儿即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且立夏的厨艺只能确保食物能煮熟、不糊,这小半个月她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今天中午倒是比往日多了两个步骤,一是加餐多买了个鸡腿,二是鸡蛋需要处理。
把鸡腿、姜片丢进锅里后,立夏拿出三个鸡蛋和两个瓷茶碗。
“夏儿,你今日怎的买这么多鸡蛋?”
华氏边烧火边问道。
虽说鸡蛋不洗净可多放些时日,可毕竟入夏越来越热了,她们若是不日日吃上个四五个,这一小篮鸡蛋再多放几日便会坏了。
立夏冲干净鸡蛋,在碗沿上一磕,而后悬在瓷茶碗上方小心掰开。
“自是有用,这蛋清便是治病的配方之一,一会儿吃完饭我们就试试。”
华氏惊讶:“竟是如此寻常的东西!”
她从来没有听说过。
华氏在一旁帮忙拾掇青菜,瞅见她把蛋清一点点细致地分出来,对饭后的‘制药’环节愈发期待。
只见立夏将蛋黄在两瓣蛋壳间倒来倒去,透明粘稠的蛋清缓缓分离落在碗中。
‘好想念蛋清蛋黄分离器啊!’
但是分离三个鸡蛋,就把立夏累得够呛。
将分好的蛋清放在一旁,立夏把蛋黄和洗干净的青菜一股脑倒进陶罐。
不一会儿,母女俩简单便捷的午饭就做好了。
立夏回来本就迟了些,俩人又忙活了半天此时已是下午,她们都饿坏了。
最后两双筷子把煮得软烂的鸡腿撕成一条条后,她们俩便坐在那张破旧的小桌前埋头开吃。
快速吃完午饭后,她们将‘餐桌’简单清理后顾不上休息,便又立刻忙活起来。
立夏从买回来的青菜中掏出柠檬,不嫌麻烦地用提前烧好备着的热水,把切过生鸡腿的菜刀来回清洗两次。
若不是家中条件有限,立夏是真不想切什么都用一把刀。
以后有钱了定要买他个十把八把,切什么都有专属的刀!
洗净菜刀后,立夏将柠檬切成两半,双手紧紧握住柠檬,将其悬于放置蛋清的碗上方,用力挤出柠檬汁。
随后,她拿出一根洗干净的木棒将二者轻轻搅拌起来。
她搅拌的动作小心却有力,面上是十分专注。
“好了,一会儿洗干净脸,敷在脸上静待其干掉后洗净即可。”
搅拌均匀后,立夏用方才剩下的热水,打湿俩人的毛巾。
“这便好了,这般简易地法子真的有效吗?”
那为何从未听闻有人用过呢?
华氏嘴上虽有疑问,接过擦脸毛巾的双手却没有慢下。
“要不怎么说是秘方呢?娘你可别告诉别人哦。”立夏随口道,“脸上的口子还不能蹭,你同我一般先用热帕子捂上一会儿,待脸热了轻轻揉搓两下就好。”
华氏认真看完立夏的一系列动作,依葫芦画瓢也仰起脸热敷。
立夏用木棒蘸取混合液,轻轻地点涂在华氏脸上长痘的地方。
“可能会有些刺痛,娘你忍一忍。”
立夏涂得极为细致,从额头到脸颊,再到下巴,每一处痘痘都没有放过。
华氏听话地闭着眼睛,心里满是期待,“一会儿便好了吗?”
“自是要早晚坚持,日日往复。”
立夏涂完华氏的脸,又开始给自己涂。
将木棒简单冲了冲,立夏一手拿棒、一手端碗,仰起头半眯着眼蘸取混合液,轻轻点涂在自己的痘痘上。
她前些日子天天盯着脸上的痘痘苦大仇深,现在不用以水为镜也能涂到准确的地方。
她们闭眼静静坐在自制的小木凳上,谁也没有说话。
——
几日过去,立夏买回来的鸡蛋再变质前顺利用完,她们俩的脸也肉眼可见地在好转。
之前满面是痘,到处流脓,如今已得到控制,之余大半疙瘩。
因症状持续过久,她们脸上不可避免的留下许多痘印。
不过同此前可能毁容的情况相比,华氏已经很满足了。
“夏儿,今日便是最后一匹货了,货源的事你打听到了吗?”
脸部情况好转的同时,华氏的手也掉痂彻底痊愈,她现在是斗志满满。
立夏整理着裁好的布匹,没有立刻回话。
她知道华氏想继续卖布料,闲暇之余做做衣裳售卖,故她们可能再做不成布料生意这件事,她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
“娘。”
听出立夏语气的变化,华氏就知她有话要说,。
“夏儿,我们娘俩是不是真做不成布匹生意了?”
华氏虽很多事情不能理解,但她长期侍奉人,最会看人脸色,怎会没感觉到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时立夏的回避呢?
立夏叹了口气,实话实说:“娘,我不是有意要瞒你,前几天不说,不过是没找到新的活计,祛痘也还未有明显好转。我怕自己承诺的太多,答应了您却做不到。”
“布匹的生意我们确实不能再做。此前我们为了赚钱吃饭,低价售卖布匹,本就坏了街上的规矩,不过因着是闭店清仓,打着卖完这批货就不再卖的旗号,其他铺子才放我们一马,若我们再继续,以更低的价格继续抢生意,整条街谁会同意?”
瞧着华氏一知半解的模样,立夏索性同她全讲个明白,“就算是其他人乐意,我们也遭不住。阿娘不莫要忘了,这批货我们是白拿的,没有投入本钱,故卖多卖少都是赚的,若今除去成本,便没有几文钱可赚,若卖不出去我们连钱收不回来......”
华氏出身农户,及笄前从未离家,首次离家便是入了明府,从未在市井生活过,社会生活经验可以说没有。
此前她还真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绕,哪怕前段日子明明身处期间也难以察觉。今日若不是立夏掰开、揉碎了和她说,她才恍然理解。
“原是这样,娘什么都不懂,还是夏儿想得周到。”
华氏为自己的无知和自认为拖后拖的情绪脸红。
立夏注意到她的情绪,柔声安慰:“没事的阿娘,今后有我讲给你听,我多讲讲你就懂了。”
“且您想制衣也并非不可,您也知道我预备今后卖雪花膏等胭脂水粉。待生意做大了,来来往往都是爱美的小姑娘,以阿娘的手艺,还愁没人找您做?怕是都做不过来咧!”
华氏听着女儿对自己未来的打算,知道自己在其中也有位置后眼眶酸涩,“好好好,都听夏儿的,我的好孩子。”
这段时间因对女儿不熟悉,而莫名产的孤独感褪去,原来她也是被需要的!
经过几天的清仓半自助售卖,铺子在一定的圈层内被不少人知晓。
昨天立夏已白纸黑字预告过,今日清掉最后一匹布料后铺子今后不再售卖布匹,故今日一开门,客人便不少,都想趁着最后一波便宜存点货。
客人们早早便蹲守门外,开门才过去一刻钟,布匹便全数售空。
若不是前两日面部状态好转后,立夏和华氏就已能只蒙着面纱站在柜台后卖货,不然以今日的客流量,半自助售卖的模式怕是不能支撑了。
客人们来得快去得也快,开店不到一刻钟,便因售罄而散去。
不少没来守着开店的客人姗姗来迟,也惊讶与今日的卖货速度。
梁三娘就是这时候来的。
得知自己是铺子半自助售货第一位体验的客人后,她一直时不时留意着铺子的消息。
昨日她便得知铺子今日最后一天营业的消息,今日一将农货送到饭馆便赶了过来,没想到竟没赶上最后一次营业。
梁三娘走进空无一人的铺子望了两眼,正要怀着失望离去。
“是你呀,本店的第一位体验‘半自助售卖’的客人。”
清泠悦耳的女声在身后响起,梁三娘一回头就看到掌柜朝自己走来。
“掌柜还记得我?”梁三娘有些惊讶。
立夏走至她面前两步站定,“第一位客人怎会忘记呢?还未当面感谢您给小铺拉客人呢。”
“若不是你的帮忙,布匹的清售怕是很难能这么顺利呀,真是多谢了!”
不是说读书人都讲究含蓄内敛吗?这位年轻的掌柜姑娘瞧着是位饱读诗书的,怎的这般......外放!
自觉一向大大咧咧、皮糙肉厚惯了的梁三娘,第一次听到这么直白热烈的夸奖和感谢,一时间觉得十分难为情,不知如何回应。
“没...我也没帮上什么忙,不过随口提了一嘴。”
梁三娘真心觉得立夏过誉,她这么新奇有趣的卖货方式,就算是自己不帮着拉客,最多也不过是晚些被其他客人发现罢了,不愁卖不出去。
梁三娘知晓的道理,立夏身为掌柜又如何不知,不过是为了同这位农户家的小姐套近乎罢了。
“听闻梁三小姐日日运送家中农货,真是能干啊!”
梁三娘:“不过是跑跑腿罢了,算不上能干。”
立夏:“三小姐过谦了!”
“我只知梁小姐在家中排行第三,还未知小姐之名。”
“听雨,我叫梁听雨。”
梁听雨被叫‘梁家三娘’习惯了,还是第一次有人正经询问她的名字。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听雨,真是个好名字!”
立夏为拉近关系,好话似不要钱似的往外蹦。
意识到有些热情过度,假咳两声往下压了压,“听雨,我是立夏,很高兴认识你。”
在自媒体爆炸发展的21世纪,立夏能在这行吃得上一碗不错的饭,与人迅速往来熟悉的能力自是不在话下,虽然她本身性格称得上淡漠。
梁听雨虽被立夏在无形中牵着走,内心也是十分乐意,故俩人很快互称好友。
立夏:“听雨,你说这是不是缘分,我家中正巧有个亲戚要开个甜点摊子,隔段时日便需要不少诸如鸡蛋、蜂蜜等农货,正合计着找农户合作的事。这钱他给谁赚都是赚,不如我让你们认识认识?”
“那自是好啊!”梁听雨没想到认识新朋友的同时还来了单生意,“若聊得合适,今后我来给你亲戚送!”
“有你在自是更让人放心,不过这也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反正我每日都要进城给饭馆送货,顺道的事。”
“......”
“那就这么说定了,过两日他若得空去农庄瞧瞧,我让人去饭馆提前给你留话。”
“好嘞,回见!”
送走梁听雨,保持了许久高能量状态的立夏长舒了一口气。
‘嘎吱——’
待立夏放松下来,门后的华氏这才推门出现。
“夏儿,这般几句话聊下来,这能成吗?”
立夏依靠在柜台上,慢悠悠解释:“大约是能成的,梁三姑娘个性率真,干活也十分麻利,我曾托人去徐记饭馆打探。”
立夏想开美妆铺,这第一款产品非柠檬蛋清祛痘膏莫属,毕竟掌柜母女俩好转的脸就是最好的招牌。
但这个作为第一款产品其实有些冒险,因为原材料过于简单,极易被迫。
哪怕立夏有法子遮掩,原材料供应商也必须可靠,否则从源头摸线索是再简单不过了。
“那便好。”
听到立夏话中的笃定,华氏这才堪堪放心。
“不枉你方才假意同她那般要好。”
立夏听了这话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许久未‘营业’的后劲这么像演戏演累了。
“我方才是真心的,不过借用的是日后的真心。”
“我同梁听雨未来一定会是好友,现下不过是将亲密关系提前到今日罢了。”
立夏笃定。
阳光温暖、积极向上、善待世界,谁会拒绝这样一位朋友?
梁听雨是农户家的小姐消息,立夏还是通过那群被她介绍来的其他农户小姐那儿得知的。
那群小姐日日进城,她们不似梁听雨那般认真送货,无非看看布匹、瞧瞧脂粉,这儿也没少来。
这期间听几耳朵她们聊天,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家宅几亩什么的基本都知道了。
不过今日能在这儿遇到梁听雨倒是意外之喜,也省得她还得再找机会牵线。
“阿娘回来这般快,想来鸡蛋买得很顺利啊。”
立夏起身去将铺门关好,同华氏一起回到后院。
“那可不。”华氏指着满满一篮鸡蛋,“我去城门口拦住刚入城门的农户买的,比去市集还少上许多路咧!”
“不过夏儿,我们真的要绕这么大个弯子吗?直接同阿桂婶说,我觉着也不会如何。”
一想到自己晚上要去做的事,华氏便有些忐忑。
“阿娘,防人之心不可无。”立夏定定看着华氏的眼睛,目光温和语气却坚定。
“阿桂婶之前帮过我们,我们今后也会帮回去。在不涉及大利益的时候,我们同阿桂婶一家才会永远是好邻居。”
“阿娘,咱们这般迂回,不过是为了在保全我们自己的情况下,帮到阿桂婶和小雅妹妹。”
顺便借阿桂婶的嘴帮她们打打广告。
立夏理解华氏想要直来直往的单纯心思。
可她们两个孤身弱女子,若真想做得了生意,便半点马虎不得。
“好。”
华氏摸了摸自己肉眼可见转好的脸颊。
“我今晚便去换鸡蛋。”
衣行街则更为安静,因着客流量高峰本就在下午,故中午饭点之时街上没几个客人,倒是衣行各后连接的小巷子热闹些。
立夏抱着满满当当两个瓦罐,穿梭于人群杂物之间,快速往家赶。
方才返回去重新买鸡蛋、柠檬的功夫,竟花去她小半个时辰。
鸡蛋倒是好买,城郊的农户们要赶回家吃午饭,立夏以优惠的价格买到了满满当当一小篮。
至于柠檬,立夏没想到在后世十分常见的水果,在这儿很是难买。
倒不是没有,这个时空是有柠檬的,只不过被当成祛腥提酸的蔬菜,立夏寻找许久这才耽搁了时间。
预计归家的时间晚上太多,又没有通讯设备可供联系,立夏怕华氏担心,便闷头快步顺着巷子往衣行街尾走。
专注赶路的她没有注意道,在她经过之后,巷子里此前各个瞧着十分忙碌的侍女小厮们,纷纷停下手上的活计,凑到了一起。
一名高瘦小厮盯着逐渐远去的背影,好奇道:“她就是街尾那家铺子的人吧?”
“是她,烂脸带着帷帽,准没错。”一圆脸侍女收回目光继续八卦道,“听闻她们一家四口是进城投靠亲戚,没两天亲戚倒了给她们留个破铺子离开京都了。”
越靠近街头路口的铺子越大,在这些小厮婢女们消息也更加灵通。
衣行街上有什么新奇的八卦,他们反倒比管事的掌柜们还早知道。
“怪不得这几日整了个‘清店特惠’,原是这般来龙去脉。”
“话说回来,他们生意是真好啊,听说这几日客人不少咧!”
听到这话,高瘦小厮嗤笑一声,“低价换来的生意好算得什么,我们家这几个大掌柜们没空理会罢了。”
作为实力较为强劲店铺伙计,高瘦小厮的话从来落不到地上。
“是啊,我们掌柜的私下提过一嘴,店开不下去了低价售空是正常的,掌柜们不管的。”
“我知道这个说法,凡事清店过的铺子,也别想拿到货源。”
“是咧,要是家家都低价卖,还怎么赚钱?”
“那可不行,掌柜们赚不到钱第一个少的定是我的工钱!”
“......”
因立夏经过而引起的伙计们的闲聊时间结束,他们散回各自的铺子,做好迎接下午客流高峰的准备工作。
——
街尾铺子里,今日清售的布匹早已售罄,华氏早早关上铺门,站在后院院门口,翘首盼着立夏归来。
等待的过程总是难捱,她虽心里知道这些钱买不到什么能有效治病的药材,心中却仍不切实际的盼着立夏能带回好消息。
华氏低头搓着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衣裙,手掌试图把裙角几个的补丁压得不显眼些。
等了许久,视线里终于出现了立夏的身影。
着急的华氏连忙上前迎接,结果立夏怀中摇摇欲坠的陶罐。
“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在华氏的设想中,急于恢复容貌的女儿应把大部分钱都花在了买药材,毕竟这段时间立夏对脸蛋修复的重视程度很高,且绿茶洗脸还真的消了不少红肿,至少她们脸上没有再长新的疙瘩了。
华氏扫了眼立夏买回来的东西,一样药材都没看到。
不仅如此,她还看到了两个新木碗,这让她的心更是酸涩。
“娘,饿了吧,我这就给你做午饭,我还买了米咧!”
立夏放下大陶罐,一样样往外掏。
注意到华氏的表情,再回想早上出门前她的沉默,立夏明白华氏的担忧。
“今日去药铺一瞧,差点给我吓坏了,现在的药材真是贵得吓人,我就没买。”
立夏把摘了帷帽,把满是痘痘的脸露出透气,不等华氏开口又继续说道:“不过幸好是没买,我忽然想起在老太太那儿看到过的一本土法美颜书,里边写着一种很有效的土法子,能治我们脸上的症状,还不花什么钱咧!”
华氏伤心的情绪被这如梦似幻的好消息冲断,“能治好脸的土法子,还不花什么钱?”
“是的!我有多重视脸上的伤您是知道的,我不会拿自己的脸胡闹。”
立夏解开绑在身上的布袋。
“咣当!”一声,固定在立夏背后的两块铁架掉在地上。
一旁的华氏被这突然的声响吓得一哆嗦。
“夏儿,你......”
你身上怎么会掉出两块......铁架?
立夏:“这是我买的新‘炉灶’。”
当初明府的小厮将铺子洗劫一空,只留了些不要的布匹和搬不走的大柜子。
她们这段时间都是以柜为床,用麻布做被,其他东西也是利用旧物凑活着用。
其他的可以东西可以慢慢添置,可没有炉灶却十分危险,毕竟涉及明火。
这个铁架是立夏路过铁匠铺时无意看见的边角料。
铁匠本是想着把杂质较多的边角料融在一起,打个铁架子,奈何杂质太多大致浇筑成型后、铁架耐不住捶打,铁匠才一锤子下去,就裂成了两半。
这两块堆成的架子,在立夏看来是个最合适不过的铁炉,当即花了一文钱从铁匠手中买下。
“今日买的东西太多了,又懒得多跑一趟,便绑身上带回来了。”
立夏拿起两块铁架,往院中的临时烧火处走去。
说是烧火处,其实就是几块板子搭起来,勉强可以防止那口破口陶罐。
立夏两脚就把木板踩踏,用脚拨到一边腾开位置。
华氏默默跟在她身后,瞧见这一系列动作,嘴唇动了动,本想让她稍微注意点形象,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除了立夏的说一不二的性格外,华氏觉得生活如此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端着官家小姐架子。
立夏把两块铁架交叉叠放,稳稳当当立在地上。
较长那四根铁棒朝下,给底下留出足够的生活空间;四根较短的朝上,足够固定新买的宽口陶罐。
“夏儿,给。”
当立夏想起身将陶罐拿过来试试大小时,华氏就递了过来。
立夏看向她仍裹着布条的手,赶紧接过陶罐。
“娘没事了,我们也看过大夫,不过是皮肉伤,如今痂已经结得十分牢固,像你说的,过几日等痂自己脱落就好了。”
没等立夏开口,华氏就急忙开口解释。
立夏点点头,回身把陶罐放在铁架上。
刚好!
把买回来的东西大致收拾妥当、洗洗刷刷后,立夏准备做饭。
说是做饭,不过是米加水一起煮,煮成一罐稀粥,‘饭’就好了。
至于菜,那就更简单了,宽耳陶罐装半罐水加热,待水沸腾后往里扔洗净、被胡乱切了几道的鸡腿,扔两片姜煮着。
待鸡腿肉变白至八分熟左右时,加上蛋花、青菜再多煮一会儿即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且立夏的厨艺只能确保食物能煮熟、不糊,这小半个月她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今天中午倒是比往日多了两个步骤,一是加餐多买了个鸡腿,二是鸡蛋需要处理。
把鸡腿、姜片丢进锅里后,立夏拿出三个鸡蛋和两个瓷茶碗。
“夏儿,你今日怎的买这么多鸡蛋?”
华氏边烧火边问道。
虽说鸡蛋不洗净可多放些时日,可毕竟入夏越来越热了,她们若是不日日吃上个四五个,这一小篮鸡蛋再多放几日便会坏了。
立夏冲干净鸡蛋,在碗沿上一磕,而后悬在瓷茶碗上方小心掰开。
“自是有用,这蛋清便是治病的配方之一,一会儿吃完饭我们就试试。”
华氏惊讶:“竟是如此寻常的东西!”
她从来没有听说过。
华氏在一旁帮忙拾掇青菜,瞅见她把蛋清一点点细致地分出来,对饭后的‘制药’环节愈发期待。
只见立夏将蛋黄在两瓣蛋壳间倒来倒去,透明粘稠的蛋清缓缓分离落在碗中。
‘好想念蛋清蛋黄分离器啊!’
但是分离三个鸡蛋,就把立夏累得够呛。
将分好的蛋清放在一旁,立夏把蛋黄和洗干净的青菜一股脑倒进陶罐。
不一会儿,母女俩简单便捷的午饭就做好了。
立夏回来本就迟了些,俩人又忙活了半天此时已是下午,她们都饿坏了。
最后两双筷子把煮得软烂的鸡腿撕成一条条后,她们俩便坐在那张破旧的小桌前埋头开吃。
快速吃完午饭后,她们将‘餐桌’简单清理后顾不上休息,便又立刻忙活起来。
立夏从买回来的青菜中掏出柠檬,不嫌麻烦地用提前烧好备着的热水,把切过生鸡腿的菜刀来回清洗两次。
若不是家中条件有限,立夏是真不想切什么都用一把刀。
以后有钱了定要买他个十把八把,切什么都有专属的刀!
洗净菜刀后,立夏将柠檬切成两半,双手紧紧握住柠檬,将其悬于放置蛋清的碗上方,用力挤出柠檬汁。
随后,她拿出一根洗干净的木棒将二者轻轻搅拌起来。
她搅拌的动作小心却有力,面上是十分专注。
“好了,一会儿洗干净脸,敷在脸上静待其干掉后洗净即可。”
搅拌均匀后,立夏用方才剩下的热水,打湿俩人的毛巾。
“这便好了,这般简易地法子真的有效吗?”
那为何从未听闻有人用过呢?
华氏嘴上虽有疑问,接过擦脸毛巾的双手却没有慢下。
“要不怎么说是秘方呢?娘你可别告诉别人哦。”立夏随口道,“脸上的口子还不能蹭,你同我一般先用热帕子捂上一会儿,待脸热了轻轻揉搓两下就好。”
华氏认真看完立夏的一系列动作,依葫芦画瓢也仰起脸热敷。
立夏用木棒蘸取混合液,轻轻地点涂在华氏脸上长痘的地方。
“可能会有些刺痛,娘你忍一忍。”
立夏涂得极为细致,从额头到脸颊,再到下巴,每一处痘痘都没有放过。
华氏听话地闭着眼睛,心里满是期待,“一会儿便好了吗?”
“自是要早晚坚持,日日往复。”
立夏涂完华氏的脸,又开始给自己涂。
将木棒简单冲了冲,立夏一手拿棒、一手端碗,仰起头半眯着眼蘸取混合液,轻轻点涂在自己的痘痘上。
她前些日子天天盯着脸上的痘痘苦大仇深,现在不用以水为镜也能涂到准确的地方。
她们闭眼静静坐在自制的小木凳上,谁也没有说话。
——
几日过去,立夏买回来的鸡蛋再变质前顺利用完,她们俩的脸也肉眼可见地在好转。
之前满面是痘,到处流脓,如今已得到控制,之余大半疙瘩。
因症状持续过久,她们脸上不可避免的留下许多痘印。
不过同此前可能毁容的情况相比,华氏已经很满足了。
“夏儿,今日便是最后一匹货了,货源的事你打听到了吗?”
脸部情况好转的同时,华氏的手也掉痂彻底痊愈,她现在是斗志满满。
立夏整理着裁好的布匹,没有立刻回话。
她知道华氏想继续卖布料,闲暇之余做做衣裳售卖,故她们可能再做不成布料生意这件事,她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
“娘。”
听出立夏语气的变化,华氏就知她有话要说,。
“夏儿,我们娘俩是不是真做不成布匹生意了?”
华氏虽很多事情不能理解,但她长期侍奉人,最会看人脸色,怎会没感觉到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时立夏的回避呢?
立夏叹了口气,实话实说:“娘,我不是有意要瞒你,前几天不说,不过是没找到新的活计,祛痘也还未有明显好转。我怕自己承诺的太多,答应了您却做不到。”
“布匹的生意我们确实不能再做。此前我们为了赚钱吃饭,低价售卖布匹,本就坏了街上的规矩,不过因着是闭店清仓,打着卖完这批货就不再卖的旗号,其他铺子才放我们一马,若我们再继续,以更低的价格继续抢生意,整条街谁会同意?”
瞧着华氏一知半解的模样,立夏索性同她全讲个明白,“就算是其他人乐意,我们也遭不住。阿娘不莫要忘了,这批货我们是白拿的,没有投入本钱,故卖多卖少都是赚的,若今除去成本,便没有几文钱可赚,若卖不出去我们连钱收不回来......”
华氏出身农户,及笄前从未离家,首次离家便是入了明府,从未在市井生活过,社会生活经验可以说没有。
此前她还真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绕,哪怕前段日子明明身处期间也难以察觉。今日若不是立夏掰开、揉碎了和她说,她才恍然理解。
“原是这样,娘什么都不懂,还是夏儿想得周到。”
华氏为自己的无知和自认为拖后拖的情绪脸红。
立夏注意到她的情绪,柔声安慰:“没事的阿娘,今后有我讲给你听,我多讲讲你就懂了。”
“且您想制衣也并非不可,您也知道我预备今后卖雪花膏等胭脂水粉。待生意做大了,来来往往都是爱美的小姑娘,以阿娘的手艺,还愁没人找您做?怕是都做不过来咧!”
华氏听着女儿对自己未来的打算,知道自己在其中也有位置后眼眶酸涩,“好好好,都听夏儿的,我的好孩子。”
这段时间因对女儿不熟悉,而莫名产的孤独感褪去,原来她也是被需要的!
经过几天的清仓半自助售卖,铺子在一定的圈层内被不少人知晓。
昨天立夏已白纸黑字预告过,今日清掉最后一匹布料后铺子今后不再售卖布匹,故今日一开门,客人便不少,都想趁着最后一波便宜存点货。
客人们早早便蹲守门外,开门才过去一刻钟,布匹便全数售空。
若不是前两日面部状态好转后,立夏和华氏就已能只蒙着面纱站在柜台后卖货,不然以今日的客流量,半自助售卖的模式怕是不能支撑了。
客人们来得快去得也快,开店不到一刻钟,便因售罄而散去。
不少没来守着开店的客人姗姗来迟,也惊讶与今日的卖货速度。
梁三娘就是这时候来的。
得知自己是铺子半自助售货第一位体验的客人后,她一直时不时留意着铺子的消息。
昨日她便得知铺子今日最后一天营业的消息,今日一将农货送到饭馆便赶了过来,没想到竟没赶上最后一次营业。
梁三娘走进空无一人的铺子望了两眼,正要怀着失望离去。
“是你呀,本店的第一位体验‘半自助售卖’的客人。”
清泠悦耳的女声在身后响起,梁三娘一回头就看到掌柜朝自己走来。
“掌柜还记得我?”梁三娘有些惊讶。
立夏走至她面前两步站定,“第一位客人怎会忘记呢?还未当面感谢您给小铺拉客人呢。”
“若不是你的帮忙,布匹的清售怕是很难能这么顺利呀,真是多谢了!”
不是说读书人都讲究含蓄内敛吗?这位年轻的掌柜姑娘瞧着是位饱读诗书的,怎的这般......外放!
自觉一向大大咧咧、皮糙肉厚惯了的梁三娘,第一次听到这么直白热烈的夸奖和感谢,一时间觉得十分难为情,不知如何回应。
“没...我也没帮上什么忙,不过随口提了一嘴。”
梁三娘真心觉得立夏过誉,她这么新奇有趣的卖货方式,就算是自己不帮着拉客,最多也不过是晚些被其他客人发现罢了,不愁卖不出去。
梁三娘知晓的道理,立夏身为掌柜又如何不知,不过是为了同这位农户家的小姐套近乎罢了。
“听闻梁三小姐日日运送家中农货,真是能干啊!”
梁三娘:“不过是跑跑腿罢了,算不上能干。”
立夏:“三小姐过谦了!”
“我只知梁小姐在家中排行第三,还未知小姐之名。”
“听雨,我叫梁听雨。”
梁听雨被叫‘梁家三娘’习惯了,还是第一次有人正经询问她的名字。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听雨,真是个好名字!”
立夏为拉近关系,好话似不要钱似的往外蹦。
意识到有些热情过度,假咳两声往下压了压,“听雨,我是立夏,很高兴认识你。”
在自媒体爆炸发展的21世纪,立夏能在这行吃得上一碗不错的饭,与人迅速往来熟悉的能力自是不在话下,虽然她本身性格称得上淡漠。
梁听雨虽被立夏在无形中牵着走,内心也是十分乐意,故俩人很快互称好友。
立夏:“听雨,你说这是不是缘分,我家中正巧有个亲戚要开个甜点摊子,隔段时日便需要不少诸如鸡蛋、蜂蜜等农货,正合计着找农户合作的事。这钱他给谁赚都是赚,不如我让你们认识认识?”
“那自是好啊!”梁听雨没想到认识新朋友的同时还来了单生意,“若聊得合适,今后我来给你亲戚送!”
“有你在自是更让人放心,不过这也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反正我每日都要进城给饭馆送货,顺道的事。”
“......”
“那就这么说定了,过两日他若得空去农庄瞧瞧,我让人去饭馆提前给你留话。”
“好嘞,回见!”
送走梁听雨,保持了许久高能量状态的立夏长舒了一口气。
‘嘎吱——’
待立夏放松下来,门后的华氏这才推门出现。
“夏儿,这般几句话聊下来,这能成吗?”
立夏依靠在柜台上,慢悠悠解释:“大约是能成的,梁三姑娘个性率真,干活也十分麻利,我曾托人去徐记饭馆打探。”
立夏想开美妆铺,这第一款产品非柠檬蛋清祛痘膏莫属,毕竟掌柜母女俩好转的脸就是最好的招牌。
但这个作为第一款产品其实有些冒险,因为原材料过于简单,极易被迫。
哪怕立夏有法子遮掩,原材料供应商也必须可靠,否则从源头摸线索是再简单不过了。
“那便好。”
听到立夏话中的笃定,华氏这才堪堪放心。
“不枉你方才假意同她那般要好。”
立夏听了这话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许久未‘营业’的后劲这么像演戏演累了。
“我方才是真心的,不过借用的是日后的真心。”
“我同梁听雨未来一定会是好友,现下不过是将亲密关系提前到今日罢了。”
立夏笃定。
阳光温暖、积极向上、善待世界,谁会拒绝这样一位朋友?
梁听雨是农户家的小姐消息,立夏还是通过那群被她介绍来的其他农户小姐那儿得知的。
那群小姐日日进城,她们不似梁听雨那般认真送货,无非看看布匹、瞧瞧脂粉,这儿也没少来。
这期间听几耳朵她们聊天,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家宅几亩什么的基本都知道了。
不过今日能在这儿遇到梁听雨倒是意外之喜,也省得她还得再找机会牵线。
“阿娘回来这般快,想来鸡蛋买得很顺利啊。”
立夏起身去将铺门关好,同华氏一起回到后院。
“那可不。”华氏指着满满一篮鸡蛋,“我去城门口拦住刚入城门的农户买的,比去市集还少上许多路咧!”
“不过夏儿,我们真的要绕这么大个弯子吗?直接同阿桂婶说,我觉着也不会如何。”
一想到自己晚上要去做的事,华氏便有些忐忑。
“阿娘,防人之心不可无。”立夏定定看着华氏的眼睛,目光温和语气却坚定。
“阿桂婶之前帮过我们,我们今后也会帮回去。在不涉及大利益的时候,我们同阿桂婶一家才会永远是好邻居。”
“阿娘,咱们这般迂回,不过是为了在保全我们自己的情况下,帮到阿桂婶和小雅妹妹。”
顺便借阿桂婶的嘴帮她们打打广告。
立夏理解华氏想要直来直往的单纯心思。
可她们两个孤身弱女子,若真想做得了生意,便半点马虎不得。
“好。”
华氏摸了摸自己肉眼可见转好的脸颊。
“我今晚便去换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