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秋和陵州好像很有缘分。
高考分数出来后,八个平行志愿她填了七个外省市,包括辛阳大学。
她很想回辛阳,很想去那片极少涉足的故乡看看,去那里生活。
她也有点厌倦了陵州,这里不属于她,也没有乐趣。
然而偏偏就那么巧,她最后被陵州大学录取。
然后,在陵州又重复了四年。
有时候,祝秋真是觉得命运是张巨大而又无形的网。
如果当初她不在陵大上学,或许会遇到更多麻烦事。
要高考时,祝秋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临近过期。出成绩填完志愿之后,她便随表姐回老家更换新的身份证。
老家的办事效率很低,等她拿到新的身份证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
那个悠长假期,她跟同伴约好去临市玩,还需要拿着临时身份证去车站窗口再开临时证明。
若是去了陌生的外省市,她还不知道要因为行程苦恼多少次。
这有如命定般的强行拉拽,像是非要把祝秋留在陵州。
也是上了大学,祝秋才知道,陈棠的母亲原来是陵大的体育老师。
她在大一还选修过她的排球课。
上课时,祝秋一度以为自己的脸盲症又犯了。
怎么可能那么巧啊。
可是,那张脸、那个身影,她确实见过很多次,在家长会上、在成人礼上、甚至是陈棠的领奖台上。
纠结过一阵之后,祝秋照常上课,结完课她们就再也没有交集。
和大学里的老师,有时候你只有一学期的缘分。
祝秋在陵大读的金融系。
祝秋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没有人能给出她志愿上的帮助,她对着书籍资料、网络信息选了金融,因为她想赚钱。
可上了课她才发现,一切都与她的想象不同。
那些专业课,她只觉得无聊,也学不太会,甚至连怎么学都有点无从下手。
整整四年,她过得浑浑噩噩,多少次低分飘过合格线,对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厌恶。
好在,她一直没有放弃写作。
在学校里,她也一直在传媒部门活跃,毕了业,顺利进入陵州融媒中心工作。
大学四年好像是结了善果,又开启了新的美丽篇章。
可祝秋却发现,她越来越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这个世界与她的认知想象越来越不同。
很长一段时间,她感觉不到日子是流动的。
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她的人生像是静止了。
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又都是琐碎的重复。
她以为已经熬了很久,却发现才过去半年不到。
她怀疑自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却又真切地觉得痛苦,她也不想麻木度日,她想自己是鲜活的、有朝气的、总能感到快乐的。
所以在春节放假前,她辞职了。
她想要回辛阳,想再做一回四年前的决定。
对于祝秋回辛阳的决定,祝东风和赵月琼都感到很高兴。
或许他们也早就想回家了。
也就是那年,他们拿出自己的积蓄在老家的镇上买了房子。
他们好像终于有家了。
可是,祝秋依然觉得迟了。
她已经不想再守着一个没有人挂心的家,她只想快点再把自己养一遍。
她自己一个人就足够了。
有些幸运地,祝秋将几年来的随笔、故事、构想一一发布,收获了不少关注与喜爱。
有出版商洽谈出版、有影视剧商谈改编,她开始名利双收,以“禾生”这个笔名。
她好像真的重新活了一次。
再后来,她买了湖明湾的房子,还有了两只猫,十分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
红尘来啊来,去啊去,竟然已经十年。
她是真的没有想过还能再见到陈棠。
回忆了大半宿,祝秋有些困了,直打哈欠,腮帮的关节也因此发疼。
不行,还是要去医院。
祝秋拿过手机预约门诊,排期两天后。
也许是夜里想得太多,祝秋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找来一部电影看。
电影结束时,窗帘已经能透过外界的光线。
祝秋带着通宵后的精神起身洗漱,打算出门骑行,顺道把早饭解决。
湖明湾临江,江对岸傍着祁云山。
比起环江路,祝秋更喜欢绕着祁云山骑行。
有时候凌晨刚下过雨,山雾四起,迷迷蒙蒙中满是清新的草木味,混杂着泥土气息,祝秋很喜欢这种自然的味道。
有时候卡文缺灵感时,她也喜欢去那里转一圈放空一下,效果总很不错。
这天,祝秋照例推车出门,进电梯之后光顾着听歌,没按电梯按键都没发觉。
跟着音乐自嗨了一会儿,她忍不住哼出声,“找出金砖的秘密~”
“哐哐”,电梯门适时打开。
祝秋转身,习惯性看了眼显示屏,然后尴尬愣住。
电梯根本没走,她没按键!
而电梯外的人似乎在等她出去,一时没有进门,她看过去,是陈棠。
一时间祝秋犹豫要不要出去,装作刚从外面回来那样掩饰尴尬,却又不想再等一班电梯,只好看着陈棠解释道:“我刚刚忘记按电梯了,你快进来吧。”
陈棠了然点头回应,进入电梯,按下一楼。
他是出来晨跑的。
但其实他不爱运动。
陈棠打小就爱偷懒,能躺着绝不站着。
他的父母不怎么管他,他们不会带孩子,生下来就把陈棠交给爷爷奶奶了。
隔辈亲的两个老人家也把他宠的没边儿,他不想干的事绝不逼着。
他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跟着爷爷一起去钓鱼。
他不爱动,定力就很足,在河边一坐就是一下午。来回的路上,他就盯着田里的庄稼、树上的鸟窝。
爷爷奶奶家还没拆迁时,村子不远处有大片的农田。他懒散,不会野着玩,却喜欢看,他觉得很新奇、很有趣。
直到有回感染了水痘,痊愈之后才被父母逼着跑步。
来辛阳上了大学还被母亲要求跑步打卡,一来二去养成了习惯。
辛阳的绿化很好,不像陵州过于城市化,市区里依然可以依山傍水。
看房时他就发现湖明湾的江对岸有座山,在那里晨跑应该会很有意思。
刚搬进来他就起了个大早,决定去探探路。
出门就发现电梯刚好停在自己的楼层,运气还挺好,他想着。
谁知电梯门一打开,里面有人,他还有点被吓到。前进的脚步顿住,他等着人出来,却听到解释,又重新进入、按键。
梯门关闭、下行。
狭小的空间里,两个人都戴着耳机,祝秋缄默不语,陈棠悠然自得。
蓦地,祝秋听见陈棠开始小声哼歌,“金砖的秘密~”
一个激灵,她连忙掏出手机,紧张地滑开任务栏查看。
陈棠余光瞥到这一举动,下意识地向她看去,眉眼微张,有些疑惑,接着,就看到对方抬头,两人对视。
祝秋有些惊喜又有些迟疑地问道:“你是在听方大同的歌吗?”她没记住歌名,只先试探性地问着。
听到这问话,陈棠有些意外:“对,我刚哼出声了?”
原来他没意识到,祝秋心里想,又回应道:“嗯,我还以为我没连蓝牙,手机外放被你听见了。”
祝秋一边尴尬笑着,一边拿出手机,向陈棠展示自己的播放界面。
陈棠也为此感到惊喜,解锁手机给祝秋看。
两人的屏幕相对,都赫然显示着方大同的《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Bricks》。
只是祝秋的已经播至末尾,而陈棠的才刚开始。
“好巧。”
两人都感叹着。
“不过你……”陈棠还想说什么,电梯已经平稳停住,开门。
互相谦让之后,两人一前一后出了电梯。
祝秋推着车出来的过程中,表面平静,脑子里却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鼓起勇气,站定等陈棠走过她身边时,问道:“你刚刚想说什么啊?”
陈棠停住脚步,回想了一下:“哦,我是想说你竟然能听出来我在唱什么,我唱歌跑调的。”
听到解释,祝秋回道:“这样啊,可能因为我正好在听这首歌吧。”
两人又慢慢往楼道外走。
或许是开了个口子,两次对话,祝秋都觉得陈棠好像没什么距离感。她有了不知出处的底气,继续问道:“不过唱歌跑调的人能知道自己跑调?”
听到这个疑惑,陈棠不禁笑了:“最初我也没觉得,是有好多朋友都说我跑调,我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看他一脸轻快,祝秋也觉得放松,随口就接了句:“我唱歌没拍。”
话刚脱口,祝秋就开始懊悔,自己在说什么啊!完全衔接不上啊……她果然还是不会聊天……她不会跟人打交道……
没有注意到祝秋的神情,陈棠往前走着,回应道:“那我们在音乐这方面还挺合拍啊,我跑调、你错拍,还听同一首歌。”
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看祝秋。
祝秋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好像永远是这样,举重若轻,泰然自若。他不知道,他轻如鸿毛的一句话能在别人的世界里卷起飓风,一如现在的祝秋。
“再见。”
两人已经走到平地,陈棠随意做了几下拉伸,侧头跟祝秋打了声招呼,就起身渐渐跑起来。
“再见。”
祝秋看着陈棠远去的背影,小声回应道。
飓风过境,扫走了一切阴霾,祝秋深深地吸了口气,又轻快吐出。
再见来得很快。
祝秋绕祁云山骑第二圈的时候,就遇见了对向车道的陈棠。
陈棠也看见了她,速度稍缓,向她点了点头又继续跑远。
那一刻,祝秋觉得,他们好像是朋友了。
她单手骑车,向他挥手,笑得很开心。
风拂过,郁郁山林透过一点日光,洒在侧柏上,洒在微湿的柏油马路上。
今天天气真好,祝秋这样想。
高考分数出来后,八个平行志愿她填了七个外省市,包括辛阳大学。
她很想回辛阳,很想去那片极少涉足的故乡看看,去那里生活。
她也有点厌倦了陵州,这里不属于她,也没有乐趣。
然而偏偏就那么巧,她最后被陵州大学录取。
然后,在陵州又重复了四年。
有时候,祝秋真是觉得命运是张巨大而又无形的网。
如果当初她不在陵大上学,或许会遇到更多麻烦事。
要高考时,祝秋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临近过期。出成绩填完志愿之后,她便随表姐回老家更换新的身份证。
老家的办事效率很低,等她拿到新的身份证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
那个悠长假期,她跟同伴约好去临市玩,还需要拿着临时身份证去车站窗口再开临时证明。
若是去了陌生的外省市,她还不知道要因为行程苦恼多少次。
这有如命定般的强行拉拽,像是非要把祝秋留在陵州。
也是上了大学,祝秋才知道,陈棠的母亲原来是陵大的体育老师。
她在大一还选修过她的排球课。
上课时,祝秋一度以为自己的脸盲症又犯了。
怎么可能那么巧啊。
可是,那张脸、那个身影,她确实见过很多次,在家长会上、在成人礼上、甚至是陈棠的领奖台上。
纠结过一阵之后,祝秋照常上课,结完课她们就再也没有交集。
和大学里的老师,有时候你只有一学期的缘分。
祝秋在陵大读的金融系。
祝秋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没有人能给出她志愿上的帮助,她对着书籍资料、网络信息选了金融,因为她想赚钱。
可上了课她才发现,一切都与她的想象不同。
那些专业课,她只觉得无聊,也学不太会,甚至连怎么学都有点无从下手。
整整四年,她过得浑浑噩噩,多少次低分飘过合格线,对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厌恶。
好在,她一直没有放弃写作。
在学校里,她也一直在传媒部门活跃,毕了业,顺利进入陵州融媒中心工作。
大学四年好像是结了善果,又开启了新的美丽篇章。
可祝秋却发现,她越来越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这个世界与她的认知想象越来越不同。
很长一段时间,她感觉不到日子是流动的。
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她的人生像是静止了。
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又都是琐碎的重复。
她以为已经熬了很久,却发现才过去半年不到。
她怀疑自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却又真切地觉得痛苦,她也不想麻木度日,她想自己是鲜活的、有朝气的、总能感到快乐的。
所以在春节放假前,她辞职了。
她想要回辛阳,想再做一回四年前的决定。
对于祝秋回辛阳的决定,祝东风和赵月琼都感到很高兴。
或许他们也早就想回家了。
也就是那年,他们拿出自己的积蓄在老家的镇上买了房子。
他们好像终于有家了。
可是,祝秋依然觉得迟了。
她已经不想再守着一个没有人挂心的家,她只想快点再把自己养一遍。
她自己一个人就足够了。
有些幸运地,祝秋将几年来的随笔、故事、构想一一发布,收获了不少关注与喜爱。
有出版商洽谈出版、有影视剧商谈改编,她开始名利双收,以“禾生”这个笔名。
她好像真的重新活了一次。
再后来,她买了湖明湾的房子,还有了两只猫,十分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
红尘来啊来,去啊去,竟然已经十年。
她是真的没有想过还能再见到陈棠。
回忆了大半宿,祝秋有些困了,直打哈欠,腮帮的关节也因此发疼。
不行,还是要去医院。
祝秋拿过手机预约门诊,排期两天后。
也许是夜里想得太多,祝秋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找来一部电影看。
电影结束时,窗帘已经能透过外界的光线。
祝秋带着通宵后的精神起身洗漱,打算出门骑行,顺道把早饭解决。
湖明湾临江,江对岸傍着祁云山。
比起环江路,祝秋更喜欢绕着祁云山骑行。
有时候凌晨刚下过雨,山雾四起,迷迷蒙蒙中满是清新的草木味,混杂着泥土气息,祝秋很喜欢这种自然的味道。
有时候卡文缺灵感时,她也喜欢去那里转一圈放空一下,效果总很不错。
这天,祝秋照例推车出门,进电梯之后光顾着听歌,没按电梯按键都没发觉。
跟着音乐自嗨了一会儿,她忍不住哼出声,“找出金砖的秘密~”
“哐哐”,电梯门适时打开。
祝秋转身,习惯性看了眼显示屏,然后尴尬愣住。
电梯根本没走,她没按键!
而电梯外的人似乎在等她出去,一时没有进门,她看过去,是陈棠。
一时间祝秋犹豫要不要出去,装作刚从外面回来那样掩饰尴尬,却又不想再等一班电梯,只好看着陈棠解释道:“我刚刚忘记按电梯了,你快进来吧。”
陈棠了然点头回应,进入电梯,按下一楼。
他是出来晨跑的。
但其实他不爱运动。
陈棠打小就爱偷懒,能躺着绝不站着。
他的父母不怎么管他,他们不会带孩子,生下来就把陈棠交给爷爷奶奶了。
隔辈亲的两个老人家也把他宠的没边儿,他不想干的事绝不逼着。
他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跟着爷爷一起去钓鱼。
他不爱动,定力就很足,在河边一坐就是一下午。来回的路上,他就盯着田里的庄稼、树上的鸟窝。
爷爷奶奶家还没拆迁时,村子不远处有大片的农田。他懒散,不会野着玩,却喜欢看,他觉得很新奇、很有趣。
直到有回感染了水痘,痊愈之后才被父母逼着跑步。
来辛阳上了大学还被母亲要求跑步打卡,一来二去养成了习惯。
辛阳的绿化很好,不像陵州过于城市化,市区里依然可以依山傍水。
看房时他就发现湖明湾的江对岸有座山,在那里晨跑应该会很有意思。
刚搬进来他就起了个大早,决定去探探路。
出门就发现电梯刚好停在自己的楼层,运气还挺好,他想着。
谁知电梯门一打开,里面有人,他还有点被吓到。前进的脚步顿住,他等着人出来,却听到解释,又重新进入、按键。
梯门关闭、下行。
狭小的空间里,两个人都戴着耳机,祝秋缄默不语,陈棠悠然自得。
蓦地,祝秋听见陈棠开始小声哼歌,“金砖的秘密~”
一个激灵,她连忙掏出手机,紧张地滑开任务栏查看。
陈棠余光瞥到这一举动,下意识地向她看去,眉眼微张,有些疑惑,接着,就看到对方抬头,两人对视。
祝秋有些惊喜又有些迟疑地问道:“你是在听方大同的歌吗?”她没记住歌名,只先试探性地问着。
听到这问话,陈棠有些意外:“对,我刚哼出声了?”
原来他没意识到,祝秋心里想,又回应道:“嗯,我还以为我没连蓝牙,手机外放被你听见了。”
祝秋一边尴尬笑着,一边拿出手机,向陈棠展示自己的播放界面。
陈棠也为此感到惊喜,解锁手机给祝秋看。
两人的屏幕相对,都赫然显示着方大同的《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Bricks》。
只是祝秋的已经播至末尾,而陈棠的才刚开始。
“好巧。”
两人都感叹着。
“不过你……”陈棠还想说什么,电梯已经平稳停住,开门。
互相谦让之后,两人一前一后出了电梯。
祝秋推着车出来的过程中,表面平静,脑子里却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鼓起勇气,站定等陈棠走过她身边时,问道:“你刚刚想说什么啊?”
陈棠停住脚步,回想了一下:“哦,我是想说你竟然能听出来我在唱什么,我唱歌跑调的。”
听到解释,祝秋回道:“这样啊,可能因为我正好在听这首歌吧。”
两人又慢慢往楼道外走。
或许是开了个口子,两次对话,祝秋都觉得陈棠好像没什么距离感。她有了不知出处的底气,继续问道:“不过唱歌跑调的人能知道自己跑调?”
听到这个疑惑,陈棠不禁笑了:“最初我也没觉得,是有好多朋友都说我跑调,我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看他一脸轻快,祝秋也觉得放松,随口就接了句:“我唱歌没拍。”
话刚脱口,祝秋就开始懊悔,自己在说什么啊!完全衔接不上啊……她果然还是不会聊天……她不会跟人打交道……
没有注意到祝秋的神情,陈棠往前走着,回应道:“那我们在音乐这方面还挺合拍啊,我跑调、你错拍,还听同一首歌。”
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看祝秋。
祝秋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好像永远是这样,举重若轻,泰然自若。他不知道,他轻如鸿毛的一句话能在别人的世界里卷起飓风,一如现在的祝秋。
“再见。”
两人已经走到平地,陈棠随意做了几下拉伸,侧头跟祝秋打了声招呼,就起身渐渐跑起来。
“再见。”
祝秋看着陈棠远去的背影,小声回应道。
飓风过境,扫走了一切阴霾,祝秋深深地吸了口气,又轻快吐出。
再见来得很快。
祝秋绕祁云山骑第二圈的时候,就遇见了对向车道的陈棠。
陈棠也看见了她,速度稍缓,向她点了点头又继续跑远。
那一刻,祝秋觉得,他们好像是朋友了。
她单手骑车,向他挥手,笑得很开心。
风拂过,郁郁山林透过一点日光,洒在侧柏上,洒在微湿的柏油马路上。
今天天气真好,祝秋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