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秋上午做完陶艺,吃了个饭紧赶慢赶到高铁站,庆幸列车晚点她没错过。
祝秋的拖延症有些严重,这一点在赶车方面尤为突出。她已经记不清为行程改过多少次票,别人的晚点噩耗于她而言,有时却是福音。
祝秋踩点检票入场,到了等候区才发现陈棠也在。
他也来瓷镇了?
这么巧?
祝秋刚站定,雨势忽然大了起来,又猛又急,泛起的水雾发白,山风一吹弥漫了整个月台。
工作人员见状紧急奔来,大声呼喊着“不要打伞!”“不要撑伞!”
站在前列的旅客纷纷往后退,一时间人群往中部靠拢,不少人被淋了个透,狼狈不堪。
陈棠也随着人潮涌动,没发觉的就挤在了祝秋旁边。她的头发外套也被打湿,露出的面庞和肌肤被衬得更白,陈棠下意识地往她斜后方侧了侧,试图挡点风雨。
祝秋像是觉察到陈棠的举动,侧身仰头谢道:“谢谢。”
其实陈棠也没觉得自己有挡到多少,这雨斜斜打进来,太急了,于是他回道:“没事,也没挡到什么。”
暴雨侵袭,打得在场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或许列车也是遇到这山雨白雾才来迟的吧。
一片潮湿中,有人骂着、有人笑着、有人大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有人高唱“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
这一刻,大家成了同患难、风雨共济的挚友,毫不保留地宣泄着情绪,像这风、这雨一样热烈。
祝秋忍不住笑意,她感受着人群的肆意、奔放,然后听见后上方飘来低唱——
“哗啦啦啦啦天在下雨,”
陈棠也被感染,笑着唱着,随后听见前方的附和——
“哗啦啦啦啦云在哭泣,”
然后他们一起唱着——
“哗啦啦啦滴入我的心。”
人声混杂,没有人注意到祝秋跟陈棠的低声欢唱。
雨声滴答,打在地上,也敲响他们的心鼓,为知音、为异乡同归客。
陈棠没想到祝秋会跟着他唱,他想他们的音乐品味真的很像,他们应该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祝秋没想到陈棠也来了瓷镇,她想或许他们真的很有缘分呢,他们也许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暴雨急来急去,云卷云舒间白雾散去。
雨停了,阳光洒进月台,迷光幻影中他们感受着同一种心跳。
晚点的列车驶来,旅客终于踏上迟来的归程。
回到辛阳,陈棠照旧医院家里两点一线,祝秋穿梭于各个城市,他们并不常相遇。
有时是在晨练的路上,有时是在早点摊前,他们不热情地打招呼,彼此间像点头之交。
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讲究缘分,缔结加深更需要一个契机。
他们都幻想能和对方成为朋友,虽然一个是假想下的确定,另一个却是不可盼的猜测。
祝秋不会主动跟人接触,甚至多数情况下能避则避,她也想象不出陈棠走近她,她跟陈棠一起做些什么。
祝秋甚至是不敢想,她很怕她想象中的那个人破灭,她会抗拒跟他深交。
陈棠朦朦胧胧中感受得到祝秋的抗拒,她不是在玩欲情故纵的小把戏,她就是有点会离他远远的。
他发现了,祝秋是有点难以亲近的。
也许你走进了她的视线,却不在她的眼里;也许她将你看在眼里,却并不放在心上。
祝秋是很独立的、冷静的、遥远的又让人捉摸不透的。
陈棠想,他们好像还是不太熟。
陈棠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母亲竟然比他先靠近祝秋。
黎鸣带队来辛阳大学参加友谊联赛,简单跟学生嘱咐了几句就往湖明湾赶来。
陈棠一个人在辛阳生活,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会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己。
黎鸣也担心陈棠工作上有难处,他悠闲惯了,他们总担心他处理不好跟集体的关系。他们怕他吃亏,也怕他不懂让步。
当初陈棠要留在辛阳的时候,黎鸣跟陈意坚虽然不太理解,但也没有阻拦。他们知道陈棠有自己的主意,他打小就不怎么让他们操心。况且哪怕最后不愉快,他们也可以给他兜着,就随他去了。
抵达湖明湾,黎鸣站在门前按了好几次密码都没反应,疑惑间给陈棠发消息,也许是正在问诊,对面没有回信。
黎鸣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恰好听见对面门响,祝秋推车出来。
“诶小姑娘,你有急事吗?能不能来帮阿姨看一下。”
黎鸣微笑着向祝秋招手,祝秋没法忽视,推车走近。
“怎么了吗阿姨?我没急事,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是这样,我输密码输了好几次都没反应,怎么回事啊?”
黎鸣像是生怕祝秋误会,掏出手机,点开相册:“你别误会哦,阿姨不是坏人。这房主是我儿子,你看这照片,门对门的你们应该见过吧。”
祝秋看着黎鸣递过来的手机界面,是她和陈棠的合照。照片里陈棠笑得很浅,祝秋却莫名觉得他很乖巧,她忽然想起成人礼时窥见的全家福。
回忆转瞬即逝,祝秋并没有深想,她对黎鸣笑笑:“见过的,真有母子相呢哈哈,”随后又转回归正题,“我帮您看看。”
祝秋查看了一下门锁,估计是密码门没电了:“好像是没电了,您等我一下,我回屋拿下充电宝。”
陈棠家的门还是湖明湾统一配的门,祝秋以前也遇到过门没电的情况,还好她随身携带充电宝,没出什么意外。
祝秋也没想到刚出家门又回来,牙牙困惑地绕着她腿边走猫步,檐檐也喵呜地叫唤。
“别叫唤啦,一会儿还得出门呢。”
祝秋拿上充电宝又关门出来,她熟稔地给门充电。
“哎哟是不是经常会没电啊?要叫陈棠换一个门了。”
祝秋头一次听到陈棠的亲属叫他名字,感觉有点奇妙。
黎鸣像是为防止尴尬,开始和祝秋聊起天来。
“谢谢你哦小姑娘,你刚刚是要出门采风吗?看你还背了相机呢。”
“是,今天天好,出门逛逛。”祝秋有些不在自在地笑着。
“年轻人多出门走走好啊,老宅在家里身体要退化哦。”
像是感觉到自己的口吻会让人不适,黎鸣笑着补充道:“我不是在教育你哈,职业习惯吧,顺口我就说出来了。”
黎鸣接着解释道:“你看我这大高个,我是学体育的,毕业后也教体育。运动这么些年了,临退休了把跟腱伤了,养好后因为年纪大了,也赶不上从前的底子,上一次骑车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祝秋听着,脑子里却想到从前上学的时候黎鸣指导示范的样子,机敏有力颇有风采,一时间不禁有些惋惜,随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阿姨您想骑车吗?”
黎鸣有些疑惑,祝秋接着说:“我带您兜风。”
给门锁充完电,祝秋又回到家,将自行车停置又取上两枚机车头盔,再次向两只猫报告:“这回真的走了!”
祝秋分给黎鸣一只头盔,将有些落灰的川崎擦拭干净,她有一段时间没骑摩托了。
近日秋意正浓,今天光线也好,倒确实是个骑行的好日子。
祝秋带着黎鸣骑去了清南大道,这个时节大道两旁的水杉已经变黄,层林尽染甚至显得有些泛红。
醉人秋景中黎鸣隔着头盔喊道:“小祝,你要不要停下来拍照片?”
在车库的时候他们已经互通姓名,此刻耳边有风,祝秋听不清楚,将车速慢下来,重新问清楚后停靠在路边。
也许是因为工作日,清南大道没什么人,停靠路段只有祝秋和黎鸣。
秋风送爽,间杂的梧桐树飘起落叶。
黎鸣坐靠着川崎看着祝秋走走停停变换着角度摄影,有一瞬间她觉得祝秋像是文艺片里的女主角,有一丝荒凉又孤独的气质,她忽然招手说道:“小祝,来,阿姨给你拍张照片。”
祝秋有些意外,她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到黎鸣慈爱的笑,她开不了口。
祝秋没什么关于自己的照片,自拍她不习惯,面对镜头她总呆呆的不自然;除去工作机会,也没什么人给她拍照,她最多的照片是和粉丝的合影。
听到黎鸣要给她拍照时,祝秋很意外,她愣愣地朝黎鸣走去,递过相机。
黎鸣自然地指导祝秋:“来,站这边点,背景好。诶,一二三拍啦。”
“笑一笑啊小祝,人长得这么漂亮,笑起来。诶对,这笑起来多明媚啊。”
黎鸣连拍了好几张,递还相机时祝秋看着屏幕里的自己——身着鸦黑夹克,左手握在右手手腕,长发束起,表情拘谨,整个人很是僵硬。
再滑向下一张,明明她只是笑了一下,整个画面却像被点亮了,她舒展开来,连带着背后的红杉黄桐也温暖起来。
祝秋一时有些失神,反过来邀请起黎鸣:“黎阿姨,我也给您拍一张吧”。
黎鸣欣然答应,像刚才一样倚在车上,并不多做动作,眉眼弯弯,洒脱不羁却有温度,或许陈棠的松弛感跟他父母也有关吧。
祝秋拍完递给黎鸣看,黎鸣看着照片笑着夸道:“小祝拍的蛮好哦,光线打过来显得我都年轻咯,一会儿发给我呀。”
祝秋回道:“好的,那阿姨我们加个联系方式,回去了我发你。”
“好哦。”
两人加完好友,祝秋又问道:“黎阿姨,您有摩托车驾照吗?”
“有的呀,年轻的时候我跟他爸爸还一起骑行去过西藏呢,这一晃好多年咯。”
说完黎鸣就看到祝秋歆羡、钦佩的神情,一时间有些没忍住,这小姑娘,“哈哈,小祝明天下午有空吗?有时间的话,愿不愿意到家里喝杯茶?有兴趣听我讲故事吗?”
祝秋被黎鸣的温柔俘获,迷迷糊糊地答应了。
返程由黎鸣带着祝秋,赶在晚高峰前回到了湖明湾。
刚到停车场,黎鸣就看见自家儿子下了车,正往电梯间走去,她恶作剧地轻按喇叭。
“滴滴。”
陈棠听到鸣笛,自觉往一边让去,又回头看看是谁在车库还要按喇叭,这么装杯。
然后他看见车子稳稳停在了他面前,车主摘下了头盔,是他妈。
祝秋的拖延症有些严重,这一点在赶车方面尤为突出。她已经记不清为行程改过多少次票,别人的晚点噩耗于她而言,有时却是福音。
祝秋踩点检票入场,到了等候区才发现陈棠也在。
他也来瓷镇了?
这么巧?
祝秋刚站定,雨势忽然大了起来,又猛又急,泛起的水雾发白,山风一吹弥漫了整个月台。
工作人员见状紧急奔来,大声呼喊着“不要打伞!”“不要撑伞!”
站在前列的旅客纷纷往后退,一时间人群往中部靠拢,不少人被淋了个透,狼狈不堪。
陈棠也随着人潮涌动,没发觉的就挤在了祝秋旁边。她的头发外套也被打湿,露出的面庞和肌肤被衬得更白,陈棠下意识地往她斜后方侧了侧,试图挡点风雨。
祝秋像是觉察到陈棠的举动,侧身仰头谢道:“谢谢。”
其实陈棠也没觉得自己有挡到多少,这雨斜斜打进来,太急了,于是他回道:“没事,也没挡到什么。”
暴雨侵袭,打得在场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或许列车也是遇到这山雨白雾才来迟的吧。
一片潮湿中,有人骂着、有人笑着、有人大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有人高唱“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
这一刻,大家成了同患难、风雨共济的挚友,毫不保留地宣泄着情绪,像这风、这雨一样热烈。
祝秋忍不住笑意,她感受着人群的肆意、奔放,然后听见后上方飘来低唱——
“哗啦啦啦啦天在下雨,”
陈棠也被感染,笑着唱着,随后听见前方的附和——
“哗啦啦啦啦云在哭泣,”
然后他们一起唱着——
“哗啦啦啦滴入我的心。”
人声混杂,没有人注意到祝秋跟陈棠的低声欢唱。
雨声滴答,打在地上,也敲响他们的心鼓,为知音、为异乡同归客。
陈棠没想到祝秋会跟着他唱,他想他们的音乐品味真的很像,他们应该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祝秋没想到陈棠也来了瓷镇,她想或许他们真的很有缘分呢,他们也许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暴雨急来急去,云卷云舒间白雾散去。
雨停了,阳光洒进月台,迷光幻影中他们感受着同一种心跳。
晚点的列车驶来,旅客终于踏上迟来的归程。
回到辛阳,陈棠照旧医院家里两点一线,祝秋穿梭于各个城市,他们并不常相遇。
有时是在晨练的路上,有时是在早点摊前,他们不热情地打招呼,彼此间像点头之交。
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讲究缘分,缔结加深更需要一个契机。
他们都幻想能和对方成为朋友,虽然一个是假想下的确定,另一个却是不可盼的猜测。
祝秋不会主动跟人接触,甚至多数情况下能避则避,她也想象不出陈棠走近她,她跟陈棠一起做些什么。
祝秋甚至是不敢想,她很怕她想象中的那个人破灭,她会抗拒跟他深交。
陈棠朦朦胧胧中感受得到祝秋的抗拒,她不是在玩欲情故纵的小把戏,她就是有点会离他远远的。
他发现了,祝秋是有点难以亲近的。
也许你走进了她的视线,却不在她的眼里;也许她将你看在眼里,却并不放在心上。
祝秋是很独立的、冷静的、遥远的又让人捉摸不透的。
陈棠想,他们好像还是不太熟。
陈棠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母亲竟然比他先靠近祝秋。
黎鸣带队来辛阳大学参加友谊联赛,简单跟学生嘱咐了几句就往湖明湾赶来。
陈棠一个人在辛阳生活,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会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己。
黎鸣也担心陈棠工作上有难处,他悠闲惯了,他们总担心他处理不好跟集体的关系。他们怕他吃亏,也怕他不懂让步。
当初陈棠要留在辛阳的时候,黎鸣跟陈意坚虽然不太理解,但也没有阻拦。他们知道陈棠有自己的主意,他打小就不怎么让他们操心。况且哪怕最后不愉快,他们也可以给他兜着,就随他去了。
抵达湖明湾,黎鸣站在门前按了好几次密码都没反应,疑惑间给陈棠发消息,也许是正在问诊,对面没有回信。
黎鸣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恰好听见对面门响,祝秋推车出来。
“诶小姑娘,你有急事吗?能不能来帮阿姨看一下。”
黎鸣微笑着向祝秋招手,祝秋没法忽视,推车走近。
“怎么了吗阿姨?我没急事,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是这样,我输密码输了好几次都没反应,怎么回事啊?”
黎鸣像是生怕祝秋误会,掏出手机,点开相册:“你别误会哦,阿姨不是坏人。这房主是我儿子,你看这照片,门对门的你们应该见过吧。”
祝秋看着黎鸣递过来的手机界面,是她和陈棠的合照。照片里陈棠笑得很浅,祝秋却莫名觉得他很乖巧,她忽然想起成人礼时窥见的全家福。
回忆转瞬即逝,祝秋并没有深想,她对黎鸣笑笑:“见过的,真有母子相呢哈哈,”随后又转回归正题,“我帮您看看。”
祝秋查看了一下门锁,估计是密码门没电了:“好像是没电了,您等我一下,我回屋拿下充电宝。”
陈棠家的门还是湖明湾统一配的门,祝秋以前也遇到过门没电的情况,还好她随身携带充电宝,没出什么意外。
祝秋也没想到刚出家门又回来,牙牙困惑地绕着她腿边走猫步,檐檐也喵呜地叫唤。
“别叫唤啦,一会儿还得出门呢。”
祝秋拿上充电宝又关门出来,她熟稔地给门充电。
“哎哟是不是经常会没电啊?要叫陈棠换一个门了。”
祝秋头一次听到陈棠的亲属叫他名字,感觉有点奇妙。
黎鸣像是为防止尴尬,开始和祝秋聊起天来。
“谢谢你哦小姑娘,你刚刚是要出门采风吗?看你还背了相机呢。”
“是,今天天好,出门逛逛。”祝秋有些不在自在地笑着。
“年轻人多出门走走好啊,老宅在家里身体要退化哦。”
像是感觉到自己的口吻会让人不适,黎鸣笑着补充道:“我不是在教育你哈,职业习惯吧,顺口我就说出来了。”
黎鸣接着解释道:“你看我这大高个,我是学体育的,毕业后也教体育。运动这么些年了,临退休了把跟腱伤了,养好后因为年纪大了,也赶不上从前的底子,上一次骑车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祝秋听着,脑子里却想到从前上学的时候黎鸣指导示范的样子,机敏有力颇有风采,一时间不禁有些惋惜,随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阿姨您想骑车吗?”
黎鸣有些疑惑,祝秋接着说:“我带您兜风。”
给门锁充完电,祝秋又回到家,将自行车停置又取上两枚机车头盔,再次向两只猫报告:“这回真的走了!”
祝秋分给黎鸣一只头盔,将有些落灰的川崎擦拭干净,她有一段时间没骑摩托了。
近日秋意正浓,今天光线也好,倒确实是个骑行的好日子。
祝秋带着黎鸣骑去了清南大道,这个时节大道两旁的水杉已经变黄,层林尽染甚至显得有些泛红。
醉人秋景中黎鸣隔着头盔喊道:“小祝,你要不要停下来拍照片?”
在车库的时候他们已经互通姓名,此刻耳边有风,祝秋听不清楚,将车速慢下来,重新问清楚后停靠在路边。
也许是因为工作日,清南大道没什么人,停靠路段只有祝秋和黎鸣。
秋风送爽,间杂的梧桐树飘起落叶。
黎鸣坐靠着川崎看着祝秋走走停停变换着角度摄影,有一瞬间她觉得祝秋像是文艺片里的女主角,有一丝荒凉又孤独的气质,她忽然招手说道:“小祝,来,阿姨给你拍张照片。”
祝秋有些意外,她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到黎鸣慈爱的笑,她开不了口。
祝秋没什么关于自己的照片,自拍她不习惯,面对镜头她总呆呆的不自然;除去工作机会,也没什么人给她拍照,她最多的照片是和粉丝的合影。
听到黎鸣要给她拍照时,祝秋很意外,她愣愣地朝黎鸣走去,递过相机。
黎鸣自然地指导祝秋:“来,站这边点,背景好。诶,一二三拍啦。”
“笑一笑啊小祝,人长得这么漂亮,笑起来。诶对,这笑起来多明媚啊。”
黎鸣连拍了好几张,递还相机时祝秋看着屏幕里的自己——身着鸦黑夹克,左手握在右手手腕,长发束起,表情拘谨,整个人很是僵硬。
再滑向下一张,明明她只是笑了一下,整个画面却像被点亮了,她舒展开来,连带着背后的红杉黄桐也温暖起来。
祝秋一时有些失神,反过来邀请起黎鸣:“黎阿姨,我也给您拍一张吧”。
黎鸣欣然答应,像刚才一样倚在车上,并不多做动作,眉眼弯弯,洒脱不羁却有温度,或许陈棠的松弛感跟他父母也有关吧。
祝秋拍完递给黎鸣看,黎鸣看着照片笑着夸道:“小祝拍的蛮好哦,光线打过来显得我都年轻咯,一会儿发给我呀。”
祝秋回道:“好的,那阿姨我们加个联系方式,回去了我发你。”
“好哦。”
两人加完好友,祝秋又问道:“黎阿姨,您有摩托车驾照吗?”
“有的呀,年轻的时候我跟他爸爸还一起骑行去过西藏呢,这一晃好多年咯。”
说完黎鸣就看到祝秋歆羡、钦佩的神情,一时间有些没忍住,这小姑娘,“哈哈,小祝明天下午有空吗?有时间的话,愿不愿意到家里喝杯茶?有兴趣听我讲故事吗?”
祝秋被黎鸣的温柔俘获,迷迷糊糊地答应了。
返程由黎鸣带着祝秋,赶在晚高峰前回到了湖明湾。
刚到停车场,黎鸣就看见自家儿子下了车,正往电梯间走去,她恶作剧地轻按喇叭。
“滴滴。”
陈棠听到鸣笛,自觉往一边让去,又回头看看是谁在车库还要按喇叭,这么装杯。
然后他看见车子稳稳停在了他面前,车主摘下了头盔,是他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