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抚刀听雷,质子出城
宋惊春绕过屏风,走进寝宫室内。
李后看向那张熟悉的脸,不由得有些心悚。
那双深黑色的眼睛,和生下她的那个女人太像了……那个忘恩负义,背叛了她的女人,即便对方现如今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每当看到这双深黑如幽深古井的眼瞳时,她都会记起那个女人被血浸透的眼瞳,还有对方临死前那句话。
为什么要留着宋惊春长大?就连她自己也有些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也许在那一日彻底斩草除根会是一条更好的选择。
也许是因为想要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各方面都能超过她的孩子吧,她想,绝无可能是什么其他无用的繁杂心绪。
她深呼吸了一口气,将语气放得温和,侧卧在卧榻上:
“平儿和你说过了么?”
“他想说,但我没听。”宋惊春平静道。
李后有些不快地眯了眯眼睛,但没有对宋惊春那明显带刺的话语说些什么,只是继续说道:
“明日清晨,李师会亲自护送你去边界以北,去作善好的特使,草原的大君同意了合盟,这是綦江城近百年来的大好事,可别在这么大的场合丢了颜面。”
“这么大的荣誉,就不留给你的平儿么?”
“胡闹!”李后低声呵斥道,“你可想过,如果拒绝了这合盟,那蛮子真的攻打过来,篡江城会变成怎样的地狱景象?”
“这种情况不该是指名交换太子么?”
宋惊春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斥责吓到什么,她早已习惯了李后的这种手段——这突如其来的斥责对她的父亲也许很是好用,但对她行不通。
“按草原上的规矩,是交换最小的儿子,但大君最小的儿子现如今也已经过了成人礼了,自然是不符合规矩的,”李后神情有些不悦,“你不是一直说不想嫁人么?去那边后,便不用再担心这一点了。”
宋惊春大抵也猜到了其中的原因——所谓合盟,多半就是个笑话而已,是她们篡江城单方面地寻求庇护罢了。
她下意识地想要开口拒绝……可在看清李后脸上的神情后,便将嘴闭上了。
这不是一场询问,这只是一个决定,像是先前过去的十年里一样,这座城,这片国,都只是李氏的提线木偶,她的言语没有任何的支撑,自然也没有任何的力量。
所以她开口道:
“我明白了。”
“非常好,”李后看起来对她的回答很是满意,那有些不悦的语气重新温和起来,“今夜国师会为你烧香祈福,祈求天外天的仙人们将那恩赐浇灌在你明日的路途上。”
听到这句话,宋惊春努力勾起了嘴角。
恩赐浇灌在路途上,这句话让她想起了一个典故,篡江城过去的典故。
那是篡江城初代皇帝,江篡王的故事,那位光芒万丈的皇帝在年少时只是个奴隶,瘦骨嶙峋,衣不掩体,和牲畜没有任何差别。
而在一个暴雨雷鸣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在其他所有奴隶都蜷缩在洞窟里,畏惧着那“天神之怒”早些结束时,只有他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冲出了那洞窟。
在劈头盖脸的漆黑暴雨与贯穿整片天幕的轰然雷鸣中,他拼命地奔跑,向着自由,一往无前,抛下所有的恐惧与枷锁。
没人能够阻拦他,没人能够抓住他。
在很久以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畏惧天神之怒,江篡王只说,天神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看见了他的处境,看见了他的模样。
那些磅礴到令人心颤的雷鸣都是对他奔向自由的鼓舞,那些几乎撕裂了整片天空的巨大闪电每一次亮起,都会帮他照明地面,指引正确的路径。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辜负天神的意愿呢?他只能奔跑,不停地奔跑,就算是死,他也要死在奔跑的路上。
“神啊,我该怎么做……我该怎么做?”
坐在屋檐下,宋惊春仰头那冰冷而坚硬的天幕,喃喃自语道。
夜幕星辰暗淡,像是一柄碎成了无数块的锋锐铁剑,在李后离去后她就一直坐在这里,看着那些根本看不清的星星,希望能够从其中看出什么启示,可直到深夜,也依然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倒是等来了一场阴寒的雨。
她过去很是喜欢坐着这里想事,这里安静,没人吵乱她的思绪,只有纯粹的风抚摸过她的脸颊,温柔地像是记忆里母亲的手——其实她也完全记不清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了,但直觉告诉她,是很温柔的。
但今夜坐在这里,听着雨滴碎裂的声音,她只感觉身体一点一点地冰凉下来,连同着心一起,冻成了坚硬的一块。
异域,她过去有听说过许多关于那里的传闻。
有些人说那里的蛮子就像是刚开智的野兽,他们不遮掩自己的身体,茹毛饮血,凶恶而贪婪,会将看到的一切都烧杀抢掠个干净;还有人更加理性一些,他们认真地记载了那位曾经一统异域的年迈大君过去做过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她心里发凉。
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聚北城的铁骑践踏过,马蹄踏过的地方只留下一座座破落残缺的城,以及沦为奴隶的妇孺,高于马鞭的男人一个不留,他手下的冤魂简直可以填满篡江城的每一寸土地。
那位大君几乎是以着雷霆般的手段扫遍了整座草原,所有势力都向他俯首称臣,现如今他老了,老得快要死了,但依然没人敢对他有任何的轻视,生怕这只曾经的猛虎再一次暴怒。
身后的门被推开了。
宋惊春有些诧异地看向身后,进来的人披着厚实的黑色布料,整个人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了那深凹陷在眼眶里的两颗眼睛,那眼睛看似浑浊,但浑浊里似乎藏了根极细极细的针,站在阴影里像是鬼魂。
是国师。
“拜见四王女。”
国师的东洲话并不流利,嗓音也很是苍老沙哑,双手合十,做了一个奇怪的参拜姿势,宋惊春听说过国师曾经就是从异域来的,也许这姿势是异域某个习俗里的礼仪。
简单还礼后,她有些疑惑地看向国师,随后很快便明白了国师的到来是为了什么。
“听说四王女要去拜访聚北城了?也许接下来称呼您为四王子会更好,”国师笑了笑,笑声像是那种传闻异志里的老妖怪,粗粝砂石相互摩擦,“您是有大福之人呐,星辰会留下您位置的。”
宋惊春有些不自在地听着,她不信这一套神神叨叨的说法。
“陛下让我给您送来这些东西,也许日后能为四王子派上用场。”
这是国师走前最后留下的一句话,与之同时一起被放在地面上的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简素木盒。
宋惊春知道他口中的陛下不是江顷王,而是李后。
她伸手将那木盒打开,发现里面装着两个袋子,一个袋子是红色,另一个袋子则是黑色,其上还有着一张纸,其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令人眼花缭乱。
她仔细阅读着那张纸,红色袋子里装着的药丸,倘若在每月初的寅时服用下一颗,便能够推迟月事的来访,唯一的代价是服用多了,日后会变得难以生育。
黑色袋子里则是装着一柄短刀,一柄很普通,不起眼的短刀。
她有些不解地摩挲着那柄短刀,不明白国师为什么会送来这柄短刀。
摩挲到刀柄,她的动作突然僵住了。
借着火盆的光芒,她看清了那刀柄上刻着的一行小字。
赠羡春。
那娟秀的字迹她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熟悉。
是李后的字迹,看起来是很久很久以前写的,光阴流逝的碎屑积攒在那细微沟壑间,是伪造不出来的。
而羡春二字,她也同样不陌生。
那是她生母的名字,她只听过李后说起过一次那个名字,便将其牢牢记住,刻在了心湖最深处。
她双眉紧蹙了很久,但依然想不明白李后送来这柄短刀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月亮一点点落下。
宋惊春突然打了个寒颤,回过神来,她深知夜晚就要结束了。
最寒冷的黎明就要到来了,在黎明到来后,李师就会接她离开这座城,去往那遥远到难以置信的陌生地方。
在那里,她必须要顶着四王子的名号,去和那些蛮子们朝夕相处,没准一年都没有一次机会清洗身体,如果事情败露了,等待自己的结局也许要比死亡更加可怕。
所以她顺理成章地,想到了另一条更轻松一些的路。
死亡似乎是一条更轻松的路。
什么也不用再害怕,没有迷茫也没有纠结,一线断掉,干脆利落,其后只有永远的平静。
她握住了那柄短刀,那柄很不起眼的刀,并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也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她突然觉得自己有点想明白李后为什么要送来这柄短刀了。
这短刀想要用来杀敌实在是太困难,但用来自刎倒是个趁手的工具。
她看向那短刀刀身,几乎是同时,只有雨声的沉寂夜幕短暂明亮了一瞬。
那是一道巨大的苍白闪电,像是天神手中的长刀,径直将整片死气沉沉的天幕劈裂成两半。
在短刀折射的寒光中,她看清了自己苍白的脸颊,还有那深黑色的眼睛。
这是自己想要的结局么?
“轰隆!”
没等呆滞的宋惊春反应过来,几息过后,滂湃如群山坍塌的爆裂雷鸣充斥于天地间。
雨势骤然涨大,仿佛有蛟龙在云海中翻腾,一颗颗大而浑圆的雨滴携着惊人的气势,从千万里高的天幕撞击在那青石板地面上,直到粉骨碎身也绝不退缩,炸裂成白茫茫的一片。
这是天神的愤怒,天神愤怒于她的不争,天神愤怒于她的懦弱。
想明白这一点后,一股冰冷的寒流从宋惊春的心湖中流淌而出,流过五脏六腑。
她狠狠地打了个寒颤,手指紧紧锢住那柄短刀,用力到关节完全泛白。
她甚至在雨幕中看见了那身影,那拼命奔跑着的,骨瘦如柴的奴隶,在她的心湖,在她的耳旁咆哮着支离破碎的话语。
他奔跑着,尽管跑不过暴雨,也依然奔跑;他咆哮着,尽管声音盖不过雷鸣,也依然咆哮。
“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那是一柄神赐的剑,谁能够握住它,谁就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人。”
那句曾在书里看到过的话语不断回荡在她的耳旁,甚至短暂盖过了那雷鸣。
她紧紧握着那柄短刀,将它高高举起,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没有任何人能够将它从她的手中抢走。
那是她的刀,那是她的东西。
所以她下定了决心,不再迷茫。
坐在屋檐下,她抚摸着那柄短刀,安静倾听雷鸣。
一夜无话,直到天亮。
(——————)
綦江城,拒江二十七年十一月。
江顷王最小的儿子,宋惊春,在大将军李负罗与聚北城使者的护送下,于雨后明媚的寒冷清晨浩浩荡荡地出城。
这场北行的盛大远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更像是一场沸沸扬扬的宣扬,那位容貌清秀,双眸深黑的小皇子身后披着一张旗帜,其上描绘着烈日与狼牙,那是异域聚北城的旗帜。
宋惊春脊梁挺得笔直,束胸的布像是枷锁,但她却感觉到了自由的风穿梭过心湖和灵魂,藏在袖中的是那柄蕴藏着她体温的短刀。
每当指尖触及那短刀,她都会感觉自己重新充满了决心。
无数的风将那张被她披在身后,绘着狼牙与烈日的旗帜托起,在她身后翻飞着,像是雏鸟初次张开羽翼。
她第一次回头,也是最后一次回头。
那座她从小生长到大的城,在她记忆里是那样庞大,大到不可思议,可现如今在她眼中,却是那样的小,小到一只手就足够握住。
我会回到这里,她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到那时候,这座城,这片土地的人们都会呼喊她的名字,迎接他们新的王。
所以她不再回头。
李后看向那张熟悉的脸,不由得有些心悚。
那双深黑色的眼睛,和生下她的那个女人太像了……那个忘恩负义,背叛了她的女人,即便对方现如今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每当看到这双深黑如幽深古井的眼瞳时,她都会记起那个女人被血浸透的眼瞳,还有对方临死前那句话。
为什么要留着宋惊春长大?就连她自己也有些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也许在那一日彻底斩草除根会是一条更好的选择。
也许是因为想要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各方面都能超过她的孩子吧,她想,绝无可能是什么其他无用的繁杂心绪。
她深呼吸了一口气,将语气放得温和,侧卧在卧榻上:
“平儿和你说过了么?”
“他想说,但我没听。”宋惊春平静道。
李后有些不快地眯了眯眼睛,但没有对宋惊春那明显带刺的话语说些什么,只是继续说道:
“明日清晨,李师会亲自护送你去边界以北,去作善好的特使,草原的大君同意了合盟,这是綦江城近百年来的大好事,可别在这么大的场合丢了颜面。”
“这么大的荣誉,就不留给你的平儿么?”
“胡闹!”李后低声呵斥道,“你可想过,如果拒绝了这合盟,那蛮子真的攻打过来,篡江城会变成怎样的地狱景象?”
“这种情况不该是指名交换太子么?”
宋惊春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斥责吓到什么,她早已习惯了李后的这种手段——这突如其来的斥责对她的父亲也许很是好用,但对她行不通。
“按草原上的规矩,是交换最小的儿子,但大君最小的儿子现如今也已经过了成人礼了,自然是不符合规矩的,”李后神情有些不悦,“你不是一直说不想嫁人么?去那边后,便不用再担心这一点了。”
宋惊春大抵也猜到了其中的原因——所谓合盟,多半就是个笑话而已,是她们篡江城单方面地寻求庇护罢了。
她下意识地想要开口拒绝……可在看清李后脸上的神情后,便将嘴闭上了。
这不是一场询问,这只是一个决定,像是先前过去的十年里一样,这座城,这片国,都只是李氏的提线木偶,她的言语没有任何的支撑,自然也没有任何的力量。
所以她开口道:
“我明白了。”
“非常好,”李后看起来对她的回答很是满意,那有些不悦的语气重新温和起来,“今夜国师会为你烧香祈福,祈求天外天的仙人们将那恩赐浇灌在你明日的路途上。”
听到这句话,宋惊春努力勾起了嘴角。
恩赐浇灌在路途上,这句话让她想起了一个典故,篡江城过去的典故。
那是篡江城初代皇帝,江篡王的故事,那位光芒万丈的皇帝在年少时只是个奴隶,瘦骨嶙峋,衣不掩体,和牲畜没有任何差别。
而在一个暴雨雷鸣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在其他所有奴隶都蜷缩在洞窟里,畏惧着那“天神之怒”早些结束时,只有他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冲出了那洞窟。
在劈头盖脸的漆黑暴雨与贯穿整片天幕的轰然雷鸣中,他拼命地奔跑,向着自由,一往无前,抛下所有的恐惧与枷锁。
没人能够阻拦他,没人能够抓住他。
在很久以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畏惧天神之怒,江篡王只说,天神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看见了他的处境,看见了他的模样。
那些磅礴到令人心颤的雷鸣都是对他奔向自由的鼓舞,那些几乎撕裂了整片天空的巨大闪电每一次亮起,都会帮他照明地面,指引正确的路径。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辜负天神的意愿呢?他只能奔跑,不停地奔跑,就算是死,他也要死在奔跑的路上。
“神啊,我该怎么做……我该怎么做?”
坐在屋檐下,宋惊春仰头那冰冷而坚硬的天幕,喃喃自语道。
夜幕星辰暗淡,像是一柄碎成了无数块的锋锐铁剑,在李后离去后她就一直坐在这里,看着那些根本看不清的星星,希望能够从其中看出什么启示,可直到深夜,也依然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倒是等来了一场阴寒的雨。
她过去很是喜欢坐着这里想事,这里安静,没人吵乱她的思绪,只有纯粹的风抚摸过她的脸颊,温柔地像是记忆里母亲的手——其实她也完全记不清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了,但直觉告诉她,是很温柔的。
但今夜坐在这里,听着雨滴碎裂的声音,她只感觉身体一点一点地冰凉下来,连同着心一起,冻成了坚硬的一块。
异域,她过去有听说过许多关于那里的传闻。
有些人说那里的蛮子就像是刚开智的野兽,他们不遮掩自己的身体,茹毛饮血,凶恶而贪婪,会将看到的一切都烧杀抢掠个干净;还有人更加理性一些,他们认真地记载了那位曾经一统异域的年迈大君过去做过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她心里发凉。
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聚北城的铁骑践踏过,马蹄踏过的地方只留下一座座破落残缺的城,以及沦为奴隶的妇孺,高于马鞭的男人一个不留,他手下的冤魂简直可以填满篡江城的每一寸土地。
那位大君几乎是以着雷霆般的手段扫遍了整座草原,所有势力都向他俯首称臣,现如今他老了,老得快要死了,但依然没人敢对他有任何的轻视,生怕这只曾经的猛虎再一次暴怒。
身后的门被推开了。
宋惊春有些诧异地看向身后,进来的人披着厚实的黑色布料,整个人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了那深凹陷在眼眶里的两颗眼睛,那眼睛看似浑浊,但浑浊里似乎藏了根极细极细的针,站在阴影里像是鬼魂。
是国师。
“拜见四王女。”
国师的东洲话并不流利,嗓音也很是苍老沙哑,双手合十,做了一个奇怪的参拜姿势,宋惊春听说过国师曾经就是从异域来的,也许这姿势是异域某个习俗里的礼仪。
简单还礼后,她有些疑惑地看向国师,随后很快便明白了国师的到来是为了什么。
“听说四王女要去拜访聚北城了?也许接下来称呼您为四王子会更好,”国师笑了笑,笑声像是那种传闻异志里的老妖怪,粗粝砂石相互摩擦,“您是有大福之人呐,星辰会留下您位置的。”
宋惊春有些不自在地听着,她不信这一套神神叨叨的说法。
“陛下让我给您送来这些东西,也许日后能为四王子派上用场。”
这是国师走前最后留下的一句话,与之同时一起被放在地面上的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简素木盒。
宋惊春知道他口中的陛下不是江顷王,而是李后。
她伸手将那木盒打开,发现里面装着两个袋子,一个袋子是红色,另一个袋子则是黑色,其上还有着一张纸,其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令人眼花缭乱。
她仔细阅读着那张纸,红色袋子里装着的药丸,倘若在每月初的寅时服用下一颗,便能够推迟月事的来访,唯一的代价是服用多了,日后会变得难以生育。
黑色袋子里则是装着一柄短刀,一柄很普通,不起眼的短刀。
她有些不解地摩挲着那柄短刀,不明白国师为什么会送来这柄短刀。
摩挲到刀柄,她的动作突然僵住了。
借着火盆的光芒,她看清了那刀柄上刻着的一行小字。
赠羡春。
那娟秀的字迹她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熟悉。
是李后的字迹,看起来是很久很久以前写的,光阴流逝的碎屑积攒在那细微沟壑间,是伪造不出来的。
而羡春二字,她也同样不陌生。
那是她生母的名字,她只听过李后说起过一次那个名字,便将其牢牢记住,刻在了心湖最深处。
她双眉紧蹙了很久,但依然想不明白李后送来这柄短刀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月亮一点点落下。
宋惊春突然打了个寒颤,回过神来,她深知夜晚就要结束了。
最寒冷的黎明就要到来了,在黎明到来后,李师就会接她离开这座城,去往那遥远到难以置信的陌生地方。
在那里,她必须要顶着四王子的名号,去和那些蛮子们朝夕相处,没准一年都没有一次机会清洗身体,如果事情败露了,等待自己的结局也许要比死亡更加可怕。
所以她顺理成章地,想到了另一条更轻松一些的路。
死亡似乎是一条更轻松的路。
什么也不用再害怕,没有迷茫也没有纠结,一线断掉,干脆利落,其后只有永远的平静。
她握住了那柄短刀,那柄很不起眼的刀,并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也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她突然觉得自己有点想明白李后为什么要送来这柄短刀了。
这短刀想要用来杀敌实在是太困难,但用来自刎倒是个趁手的工具。
她看向那短刀刀身,几乎是同时,只有雨声的沉寂夜幕短暂明亮了一瞬。
那是一道巨大的苍白闪电,像是天神手中的长刀,径直将整片死气沉沉的天幕劈裂成两半。
在短刀折射的寒光中,她看清了自己苍白的脸颊,还有那深黑色的眼睛。
这是自己想要的结局么?
“轰隆!”
没等呆滞的宋惊春反应过来,几息过后,滂湃如群山坍塌的爆裂雷鸣充斥于天地间。
雨势骤然涨大,仿佛有蛟龙在云海中翻腾,一颗颗大而浑圆的雨滴携着惊人的气势,从千万里高的天幕撞击在那青石板地面上,直到粉骨碎身也绝不退缩,炸裂成白茫茫的一片。
这是天神的愤怒,天神愤怒于她的不争,天神愤怒于她的懦弱。
想明白这一点后,一股冰冷的寒流从宋惊春的心湖中流淌而出,流过五脏六腑。
她狠狠地打了个寒颤,手指紧紧锢住那柄短刀,用力到关节完全泛白。
她甚至在雨幕中看见了那身影,那拼命奔跑着的,骨瘦如柴的奴隶,在她的心湖,在她的耳旁咆哮着支离破碎的话语。
他奔跑着,尽管跑不过暴雨,也依然奔跑;他咆哮着,尽管声音盖不过雷鸣,也依然咆哮。
“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那是一柄神赐的剑,谁能够握住它,谁就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人。”
那句曾在书里看到过的话语不断回荡在她的耳旁,甚至短暂盖过了那雷鸣。
她紧紧握着那柄短刀,将它高高举起,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没有任何人能够将它从她的手中抢走。
那是她的刀,那是她的东西。
所以她下定了决心,不再迷茫。
坐在屋檐下,她抚摸着那柄短刀,安静倾听雷鸣。
一夜无话,直到天亮。
(——————)
綦江城,拒江二十七年十一月。
江顷王最小的儿子,宋惊春,在大将军李负罗与聚北城使者的护送下,于雨后明媚的寒冷清晨浩浩荡荡地出城。
这场北行的盛大远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更像是一场沸沸扬扬的宣扬,那位容貌清秀,双眸深黑的小皇子身后披着一张旗帜,其上描绘着烈日与狼牙,那是异域聚北城的旗帜。
宋惊春脊梁挺得笔直,束胸的布像是枷锁,但她却感觉到了自由的风穿梭过心湖和灵魂,藏在袖中的是那柄蕴藏着她体温的短刀。
每当指尖触及那短刀,她都会感觉自己重新充满了决心。
无数的风将那张被她披在身后,绘着狼牙与烈日的旗帜托起,在她身后翻飞着,像是雏鸟初次张开羽翼。
她第一次回头,也是最后一次回头。
那座她从小生长到大的城,在她记忆里是那样庞大,大到不可思议,可现如今在她眼中,却是那样的小,小到一只手就足够握住。
我会回到这里,她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到那时候,这座城,这片土地的人们都会呼喊她的名字,迎接他们新的王。
所以她不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