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竹马
朱三清从大蒸笼里拣出几个硕大的供香馒头,整齐地摆在竹篮里,又取来香烛纸钱装满了另一只篮子。
“咱不等你爹了,去给……去给……”朱三清见有外人在,一时想不到怎么吩咐这件事。
“去给妹妹祭扫。”吕芝芝拎起一个篮子,朝她娘眨眨眼。
“对,对,给你妹妹芝芝祭扫去!”朱三清很快领会了女儿的眼神。
赵元浸低头,眉眼浅笑,默默跟在吕芝芝和朱氏身后。
吕芝芝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所以要他跟着一起去祭扫。
吕氏夫妇为儿子吕芒芒起了一座衣冠冢,为掩人耳目,墓碑上刻了吕芝芝的名字。
除了吕家人,外人都以为在地震中遇难的是吕家女儿芝芝。
三人才绕过林子,远远地就听见坟地里传来哭声,悲痛激昂,听声音是个男子。
朱氏一时也拿不准也是何人在哭,随即加快了脚步。
吕芝芝也有些纳闷,扭头见身后的赵元浸眉头紧皱,忙走回去轻轻拍了拍他后背,“大人,别怕!想必是有人来给我妹妹祭扫。”
“嗯。”赵元浸乖巧地点点头。
那男子只顾放声大哭,直到朱氏三人走到跟前才发现有人来了,忙拭干眼泪站起来。
吕芝芝朝那人望去,只见男子一身竹青色素袍,生得一双丹凤眼,身材虽不算魁梧,倒也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请问阿婆可是吕家伯母?”那男子打量了一番朱三清,又瞥了一眼她篮子里的祭品,试探着问道。
“我是吕芝芝的娘亲,敢问这位官人是......”朱三清想了好半天愣是没想起来,家里有这么一号亲戚。
“伯母在上,请受无忌一拜!”男子一撩袍忙跪拜下来,向朱三清行了个大礼。
无忌?
这名字听得倒是熟悉,吕芝芝还在原主的记忆里快速搜索这个名字,却见她娘放下篮子,上前一把搀住男子的胳膊,激动得老泪纵横,“你是无忌,梅无忌,小名阿已的?”
“伯母,正是小侄。”这位自称梅无忌的男子说着又要叩拜下去,却被朱三清扶起。
还没等朱三清扭头唤吕芝芝上前,梅无忌已上前一步,拱手道:“想必这位便是芒芒兄了吧,弟无忌见过兄长。”
吕芝芝一头雾水,张了张嘴,望向她娘。
“芒芒,你可是忙糊涂了,这是与你妹妹原有婚约的梅家二郎啊,名唤无忌,小名叫阿已的,你可是连这都忙忘记了?”朱三清说着朝吕芝芝暗暗递了眼色。
吕芝芝立刻领会,原来是自己的小竹马,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没想到原主竟然还有这样的好姻缘。
“芒芒!”朱三清望着呆立傻笑的吕芝芝,提高了音量。
“哦,是无忌啊,为兄我衙门里事情太多,一时没认出来,还望弟莫怪!”吕芝芝回过神来上前回礼。
“弟知道,均阳地震,灾后重建,诸事烦扰,可真是为难兄长了。”梅无忌在来的路上,已见到均阳灾情,一路上暗暗地替他这个原本的大舅哥捏了把汗。
“唉,也不怪你兄长记不起来,梅老爷从均州升到京都时,你们都才这么高一点儿………”朱三清说着用手在腰间比划着,“唉,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都长大了.......可惜我的......我的芝芝..........”
吕芝芝暗暗佩服她娘的机变能力,这种最容易伤情过头的时候,还能保持冷静,没有哭错人。
朱三清的悲伤如同泄了闸般,滔滔奔涌,梅无忌方才止住的情绪立刻又被牵动了起来,两人互相搀扶着又是一阵痛哭。
“我做梦都想着接芝芝妹妹入京去,可老天无眼,没想到妹妹她..........”梅无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朱氏听闻,倒是先住了哭声,转头瞥了一眼吕芝芝,又拿出帕子来替梅无忌拭泪,“我的儿,你有这一番情意,也是芝芝的福气,你且不要过于悲伤,老天有眼,自会重赐良缘。”
吕芝芝被她老娘那颇具深意的一瞥整得有些懵圈儿 ,又听她那话里有话的“重赐良缘”,立刻就明白了老娘的心思。
“无忌兄,节哀吧,妹妹在天之灵若能听到你的这番话,也该瞑目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往前看!”吕芝芝劝慰的同时,也回敬了她娘一个眼神儿,示意她别胡思乱想。
祭拜完后,梅无忌就要返回州府,朱氏送他上车,吕芝芝转身去寻赵元浸,才发现他不知何时跑去和梅无忌的侍从在一处玩耍。
梅无忌告诉吕芝芝自己已经调到均州府任录事参军,管一些档案税务之类的事情。
吕芝芝有些惊讶。
朱氏则一脸的惊喜,却又有些疑惑,“梅家在京都官运亨达,为何同意你这个宝贝儿子到这偏远之地来?”
梅无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京都憋闷的很,到均州来,还能经常和芒芒兄见面,这里更好!”
朱氏猜他另有隐情,也不再多问,心里却如平静的湖面投进了石子,再也平静不了。
吕芝芝却暗自叫苦,最好还是别经常见面,这要是让他认出来自己就是吕芝芝,岂不是........
她对梅无忌,仿若水和米,要酿成甘甜的酒,需要的是时间、温度、湿度,还有一切必要的条件。
临上车前,梅无忌不忘提醒大舅哥,“芒芒兄,患了失心疯的大皇子很快就要到均阳任县令了,正是兄长的顶头上司,兄长以后恐怕多有为难之处,有什么需要的随时来找弟商议。”
“额,是啊,的确是多有为难!”吕芝芝望了一眼蹲在地上抠石子儿的赵元浸,讪讪一笑,“多谢弟好意提醒,回头还要多劳弟提点提点。”
赵元浸忽然站起来,将在地上抠起来的石子儿猛地掷向远处的河面,那石子儿在水面上跃了四五下才落进水里。
梅无忌望了一眼这个县丞大人的小跟班儿,觉得有些怪异,吕芝芝忙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门,“我衙门里的差人,这儿有点儿毛病,让他挣口饭吃罢了。”
“哦,想不到芒芒兄还是幼时那般侠义仁善,弟最是敬佩。”梅无忌拱手称赞道。
又寒暄了一阵,梅无忌才登车离去。
朱氏在回去的上不停地抬眼打量吕芝芝,接着摇头叹气。
“娘,你怎么了?总这样看我,怪瘆人的..........”吕芝芝斜了一眼朱三清。
朱氏瞥了一眼一旁的赵元浸,拐了个弯儿,“要是芝芝还活着,和阿已可真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呢,芒芒,难道你不记得小时候阿已有多疼你,妹妹了吗?”
老娘这断句的艺术也真是登峰造极了。
“小时候的事儿,哪儿记得那么清啊!”吕芝芝糊弄了一句,又问道:“娘,你再跟我说说,咱们家当年是怎么跟梅家结亲的,咱们家跟他们家这悬殊也太大了。”
朱三清又将吕守信当年参军时,是如何在一次战役中救了当时在军中任文职的梅老爷细细道来。
后来,梅家到均州任职,便与吕家结了这门亲事。
“看来梅老爷对均州还是有感情的,才会让阿已到均州来。”朱氏眼角露出笑意。
“梅无忌是逃婚出来的!”一旁的赵元浸冷不丁地冒出来这么一句。
“逃婚?!”朱氏和吕芝芝异口同声,惊诧地望着赵元浸。
“梅无忌的侍从说的。”赵元浸掏出方才在梅无忌车上顺来的一个苹果,在袖子上蹭了蹭就要往嘴里塞,被吕芝芝拦了下来,“大人,还没洗,小心吃坏了肚子!”
朱氏听闻后,脸上立刻由晴转阴,她暗藏的那番心思瞬间碎了一地,这么说,梅家知道芝芝遇难后,很快就为阿已定了新的亲事。
她记得梅家听闻均阳地震,芝芝遇难也就是一个月前的事。
吕芝芝看出了她娘有些失望,忙挽起朱三清的胳膊,安慰道:“娘,这男女姻缘都是上天注定的,若是有缘,纵然跨越千山万水,也能相聚相守,若是无缘,即便近在咫尺,也如隔天堑,所以呢,不必忧虑!”
朱氏虽有些惋惜,但见女儿如此豁达通明,心里顿时也顺畅了许多。
吕守信热了饭刚吃完就见妻儿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个仪表堂堂的年轻后生。
“阿爹,您回来了,这次进山可有什么收获!”吕芝芝甩开她娘的胳膊迎上他爹,见他爹眼睛瞅着后面的人,忙又走回去搀扶着赵元浸,“阿爹,这是我衙门里的人,执行公务时被野猴子弄伤了,昨儿回来止了血服了药,好多了。”
“哦,原来是衙门里的人啊,林子里野猴子多,可得小心了。”吕守信说着,眼睛仍不停地打量着这个英姿不凡的差人。
“嗷呜!嗷呜!”
两人正说着,牛棚下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吕芝芝有些好奇,猫着身子想要去看个究竟,却被她爹拦住了,“别去,危险着呢!”
“爹,是什么好东西,你的新猎物啊?”吕芝芝狐疑又惊喜。
“这可是有人重金预定的物件儿,我们十几个人在山里跑了七八天才得到的。”吕守信看到老伴儿有些忧愁的脸色,忙住了嘴,悄声问吕芝芝:“你娘是不是生我气了,怨我没赶回来去祭扫?”
吕芝芝瞥了一眼她娘,将今日梅家二郎来祭扫的事告诉了他爹。
“唉!也罢,原本这亲事就是我们高攀了梅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回头我再劝劝你娘。”吕守信说着揉了揉有些肿胀的瘸腿。
吕芝芝掀开他爹的半截儿裤腿,只见那处骇人的伤疤已有些发紫,心里一阵酸楚,“爹,跟您说了多少次,您上了岁数,腿上又有旧伤,进山打猎这样的活儿,就别再揽了,好歹我如今做了县丞,俸禄多少还是够养活您二老的,您怎么就不听我的话呢?”
吕守信瞅了一眼坐在槐树下乘凉的赵元浸,故意压低了嗓音,“爹还不是想着多攒些钱,等家里境况好些了,就让你辞了这官,恢复女儿身,正经找个人家过日子要紧。”
这便是吕氏夫妇为女儿做的最长远的打算,也一直在尽自己所能行动着。
“爹!”吕芝芝的泪水早已模糊了眼睛,自到了吕家,虽不曾轻松过过一日,但有这般朴实善良的父母总是竭尽全力去为自己着想,前路纵是刀山火海,自己也无所畏惧,心有暖意。
“咱不等你爹了,去给……去给……”朱三清见有外人在,一时想不到怎么吩咐这件事。
“去给妹妹祭扫。”吕芝芝拎起一个篮子,朝她娘眨眨眼。
“对,对,给你妹妹芝芝祭扫去!”朱三清很快领会了女儿的眼神。
赵元浸低头,眉眼浅笑,默默跟在吕芝芝和朱氏身后。
吕芝芝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所以要他跟着一起去祭扫。
吕氏夫妇为儿子吕芒芒起了一座衣冠冢,为掩人耳目,墓碑上刻了吕芝芝的名字。
除了吕家人,外人都以为在地震中遇难的是吕家女儿芝芝。
三人才绕过林子,远远地就听见坟地里传来哭声,悲痛激昂,听声音是个男子。
朱氏一时也拿不准也是何人在哭,随即加快了脚步。
吕芝芝也有些纳闷,扭头见身后的赵元浸眉头紧皱,忙走回去轻轻拍了拍他后背,“大人,别怕!想必是有人来给我妹妹祭扫。”
“嗯。”赵元浸乖巧地点点头。
那男子只顾放声大哭,直到朱氏三人走到跟前才发现有人来了,忙拭干眼泪站起来。
吕芝芝朝那人望去,只见男子一身竹青色素袍,生得一双丹凤眼,身材虽不算魁梧,倒也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请问阿婆可是吕家伯母?”那男子打量了一番朱三清,又瞥了一眼她篮子里的祭品,试探着问道。
“我是吕芝芝的娘亲,敢问这位官人是......”朱三清想了好半天愣是没想起来,家里有这么一号亲戚。
“伯母在上,请受无忌一拜!”男子一撩袍忙跪拜下来,向朱三清行了个大礼。
无忌?
这名字听得倒是熟悉,吕芝芝还在原主的记忆里快速搜索这个名字,却见她娘放下篮子,上前一把搀住男子的胳膊,激动得老泪纵横,“你是无忌,梅无忌,小名阿已的?”
“伯母,正是小侄。”这位自称梅无忌的男子说着又要叩拜下去,却被朱三清扶起。
还没等朱三清扭头唤吕芝芝上前,梅无忌已上前一步,拱手道:“想必这位便是芒芒兄了吧,弟无忌见过兄长。”
吕芝芝一头雾水,张了张嘴,望向她娘。
“芒芒,你可是忙糊涂了,这是与你妹妹原有婚约的梅家二郎啊,名唤无忌,小名叫阿已的,你可是连这都忙忘记了?”朱三清说着朝吕芝芝暗暗递了眼色。
吕芝芝立刻领会,原来是自己的小竹马,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没想到原主竟然还有这样的好姻缘。
“芒芒!”朱三清望着呆立傻笑的吕芝芝,提高了音量。
“哦,是无忌啊,为兄我衙门里事情太多,一时没认出来,还望弟莫怪!”吕芝芝回过神来上前回礼。
“弟知道,均阳地震,灾后重建,诸事烦扰,可真是为难兄长了。”梅无忌在来的路上,已见到均阳灾情,一路上暗暗地替他这个原本的大舅哥捏了把汗。
“唉,也不怪你兄长记不起来,梅老爷从均州升到京都时,你们都才这么高一点儿………”朱三清说着用手在腰间比划着,“唉,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都长大了.......可惜我的......我的芝芝..........”
吕芝芝暗暗佩服她娘的机变能力,这种最容易伤情过头的时候,还能保持冷静,没有哭错人。
朱三清的悲伤如同泄了闸般,滔滔奔涌,梅无忌方才止住的情绪立刻又被牵动了起来,两人互相搀扶着又是一阵痛哭。
“我做梦都想着接芝芝妹妹入京去,可老天无眼,没想到妹妹她..........”梅无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朱氏听闻,倒是先住了哭声,转头瞥了一眼吕芝芝,又拿出帕子来替梅无忌拭泪,“我的儿,你有这一番情意,也是芝芝的福气,你且不要过于悲伤,老天有眼,自会重赐良缘。”
吕芝芝被她老娘那颇具深意的一瞥整得有些懵圈儿 ,又听她那话里有话的“重赐良缘”,立刻就明白了老娘的心思。
“无忌兄,节哀吧,妹妹在天之灵若能听到你的这番话,也该瞑目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往前看!”吕芝芝劝慰的同时,也回敬了她娘一个眼神儿,示意她别胡思乱想。
祭拜完后,梅无忌就要返回州府,朱氏送他上车,吕芝芝转身去寻赵元浸,才发现他不知何时跑去和梅无忌的侍从在一处玩耍。
梅无忌告诉吕芝芝自己已经调到均州府任录事参军,管一些档案税务之类的事情。
吕芝芝有些惊讶。
朱氏则一脸的惊喜,却又有些疑惑,“梅家在京都官运亨达,为何同意你这个宝贝儿子到这偏远之地来?”
梅无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京都憋闷的很,到均州来,还能经常和芒芒兄见面,这里更好!”
朱氏猜他另有隐情,也不再多问,心里却如平静的湖面投进了石子,再也平静不了。
吕芝芝却暗自叫苦,最好还是别经常见面,这要是让他认出来自己就是吕芝芝,岂不是........
她对梅无忌,仿若水和米,要酿成甘甜的酒,需要的是时间、温度、湿度,还有一切必要的条件。
临上车前,梅无忌不忘提醒大舅哥,“芒芒兄,患了失心疯的大皇子很快就要到均阳任县令了,正是兄长的顶头上司,兄长以后恐怕多有为难之处,有什么需要的随时来找弟商议。”
“额,是啊,的确是多有为难!”吕芝芝望了一眼蹲在地上抠石子儿的赵元浸,讪讪一笑,“多谢弟好意提醒,回头还要多劳弟提点提点。”
赵元浸忽然站起来,将在地上抠起来的石子儿猛地掷向远处的河面,那石子儿在水面上跃了四五下才落进水里。
梅无忌望了一眼这个县丞大人的小跟班儿,觉得有些怪异,吕芝芝忙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门,“我衙门里的差人,这儿有点儿毛病,让他挣口饭吃罢了。”
“哦,想不到芒芒兄还是幼时那般侠义仁善,弟最是敬佩。”梅无忌拱手称赞道。
又寒暄了一阵,梅无忌才登车离去。
朱氏在回去的上不停地抬眼打量吕芝芝,接着摇头叹气。
“娘,你怎么了?总这样看我,怪瘆人的..........”吕芝芝斜了一眼朱三清。
朱氏瞥了一眼一旁的赵元浸,拐了个弯儿,“要是芝芝还活着,和阿已可真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呢,芒芒,难道你不记得小时候阿已有多疼你,妹妹了吗?”
老娘这断句的艺术也真是登峰造极了。
“小时候的事儿,哪儿记得那么清啊!”吕芝芝糊弄了一句,又问道:“娘,你再跟我说说,咱们家当年是怎么跟梅家结亲的,咱们家跟他们家这悬殊也太大了。”
朱三清又将吕守信当年参军时,是如何在一次战役中救了当时在军中任文职的梅老爷细细道来。
后来,梅家到均州任职,便与吕家结了这门亲事。
“看来梅老爷对均州还是有感情的,才会让阿已到均州来。”朱氏眼角露出笑意。
“梅无忌是逃婚出来的!”一旁的赵元浸冷不丁地冒出来这么一句。
“逃婚?!”朱氏和吕芝芝异口同声,惊诧地望着赵元浸。
“梅无忌的侍从说的。”赵元浸掏出方才在梅无忌车上顺来的一个苹果,在袖子上蹭了蹭就要往嘴里塞,被吕芝芝拦了下来,“大人,还没洗,小心吃坏了肚子!”
朱氏听闻后,脸上立刻由晴转阴,她暗藏的那番心思瞬间碎了一地,这么说,梅家知道芝芝遇难后,很快就为阿已定了新的亲事。
她记得梅家听闻均阳地震,芝芝遇难也就是一个月前的事。
吕芝芝看出了她娘有些失望,忙挽起朱三清的胳膊,安慰道:“娘,这男女姻缘都是上天注定的,若是有缘,纵然跨越千山万水,也能相聚相守,若是无缘,即便近在咫尺,也如隔天堑,所以呢,不必忧虑!”
朱氏虽有些惋惜,但见女儿如此豁达通明,心里顿时也顺畅了许多。
吕守信热了饭刚吃完就见妻儿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个仪表堂堂的年轻后生。
“阿爹,您回来了,这次进山可有什么收获!”吕芝芝甩开她娘的胳膊迎上他爹,见他爹眼睛瞅着后面的人,忙又走回去搀扶着赵元浸,“阿爹,这是我衙门里的人,执行公务时被野猴子弄伤了,昨儿回来止了血服了药,好多了。”
“哦,原来是衙门里的人啊,林子里野猴子多,可得小心了。”吕守信说着,眼睛仍不停地打量着这个英姿不凡的差人。
“嗷呜!嗷呜!”
两人正说着,牛棚下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吕芝芝有些好奇,猫着身子想要去看个究竟,却被她爹拦住了,“别去,危险着呢!”
“爹,是什么好东西,你的新猎物啊?”吕芝芝狐疑又惊喜。
“这可是有人重金预定的物件儿,我们十几个人在山里跑了七八天才得到的。”吕守信看到老伴儿有些忧愁的脸色,忙住了嘴,悄声问吕芝芝:“你娘是不是生我气了,怨我没赶回来去祭扫?”
吕芝芝瞥了一眼她娘,将今日梅家二郎来祭扫的事告诉了他爹。
“唉!也罢,原本这亲事就是我们高攀了梅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回头我再劝劝你娘。”吕守信说着揉了揉有些肿胀的瘸腿。
吕芝芝掀开他爹的半截儿裤腿,只见那处骇人的伤疤已有些发紫,心里一阵酸楚,“爹,跟您说了多少次,您上了岁数,腿上又有旧伤,进山打猎这样的活儿,就别再揽了,好歹我如今做了县丞,俸禄多少还是够养活您二老的,您怎么就不听我的话呢?”
吕守信瞅了一眼坐在槐树下乘凉的赵元浸,故意压低了嗓音,“爹还不是想着多攒些钱,等家里境况好些了,就让你辞了这官,恢复女儿身,正经找个人家过日子要紧。”
这便是吕氏夫妇为女儿做的最长远的打算,也一直在尽自己所能行动着。
“爹!”吕芝芝的泪水早已模糊了眼睛,自到了吕家,虽不曾轻松过过一日,但有这般朴实善良的父母总是竭尽全力去为自己着想,前路纵是刀山火海,自己也无所畏惧,心有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