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里的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人,植霖和汪玉从他到这个小村子来的第一天起,就跟着他上课。据说是早年在北平参加过运动的,后来被当局迫害,走投无路被朋友秘密安排到了这边来。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当初刚到安徽时你才点点大,现在都变成勇敢的女士了。”先生拉着绳子赶车,一边时不时回头查看植霖的情况,见她还在应激状态中没有回神,复又补了一句:“你放心吧,我们已经走了几个钟头了,快出安徽了,没人能追到了。”
闻言植霖抬头,怔怔地看着轿厢外掠过的景色:“真的吗,先生?”
“真的,天都亮了。”
植霖没有再说话,只是眼泪不停地掉,手也抖个不停。
先生也没有再回头,只是不停地赶车。路过一个不知道是哪的小镇子上,先生把车停了下来,天已经大亮了,太阳高悬,蒸得人睁不开眼。
植霖跟着先生进了一家破旧的面馆,先生上前和跑堂的伙计招呼:“诶您好,我们要两碗面,一碗清汤的,一碗鸡蛋的。”
“得嘞,您请坐。”跑堂的应下,正要转身去后厨,先生又叫住他:“上回来吃您家面觉得味道不错,能帮我问问您家厨子怎么下的吗?我回去好做给我家人吃。”
跑堂的倒也痛快:“行啊爷,您上回吃的什么面?”
“牛肉面,加高汤不要葱。”先生客气应下:“上回陪太太回娘家在您这歇脚的时候吃过一回,太太回去一直念念不忘。”
“行,先生,您先里面请,我去问问厨子,忙完了来找您。”跑堂的飞快跑开了。
植霖正纳闷,先生没有娶妻子呀,何来陪太太回娘家的说法?
“植霖,过来了。”先生招手把她带上了二楼的房间。
进房间坐了一会,跑堂的把面端了上来,先生把鸡蛋面推给她:“饿了吧?先吃饭。”
植霖盯着先生的清汤面,摇了摇头,把面换了一番。
先生笑笑,又把面推回去:“吃吧植霖,你娘给了我钱的,接下来你还要赶路,不能饿着。”
植霖正想问先生不一起走了吗,门外却有人推门进来,便只好作罢,低头乖乖吃面。
先生站起身和来人寒暄:“妙中兄!”
那人笑:“可好久没见你了!快坐伯瞻兄!”
先生客气应下,转头和来人介绍:“这是植霖,德真兄的女儿。”
“植霖,这是周伯伯。”
植霖扯出一个笑:“周伯伯好。”
“你是植霖?你是植德真的女儿?”周妙中惊讶极了。
“是的周伯伯,我爹爹是植德真。”植霖点头。
“都这么大了啊!真好啊……”周妙中眼里带着欣慰,不住口地感叹。
“妙中兄,我今日来是有事相求。”先生握住周妙中的手:“这孩子在家族里破了旧规,她娘没法子,求了我让我把她送出来,可我不能走远,今日恳请妙中兄把她秘密一路送到苏区,千万要保得她平安!”
“把她送到苏区?”周妙中又看植霖一眼。
“这孩子跟着我上了六年的学堂,我晓得她心里有和她爹一样的志向,况且她一个小女儿家,眼下除了苏区没有更安全的地方了。”
周妙中稍作犹豫,便同意了:“好,伯瞻兄,我答应你。”
先生用力握了握周妙中的手:“妙中兄,你要亲自送!”
“好,我亲自送她过去就是。”周妙中应下,复又拉着先生坐下寒暄起来别的事情。
待到植霖和先生二人把面吃完,周妙中引二人从二楼尽头的暗梯出了后门,先生把植霖送上后院的马车,叮嘱道:“植霖,此去不知何时还能再相见,家中你且放心,乡里族里不会对你娘如何,此后你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寻你爹的路吧,像以前常说的那样,你要为风雨飘摇的国家做出贡献!”
先生顿了顿,又问:“植霖,你可害怕?”
植霖摇摇头:“先生,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
“好!好!”先生笑:“这是你父亲的旧友,接下来他会护送你去往苏区,我不便再相送。植霖,我们就此别过。”
马车跑得要比驴车快很多,才一会功夫,先生站定目送的身影便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再过了一会,便彻底看不见了。
植霖放下帘子,不再探头往后看,路途颠簸,植霖摇摇晃晃地,只感觉似梦一场,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现下回想便觉不真切。
植霖盯着前路,心中反而踏实起来,摇摇晃晃地不知什么时候便阖上了眼睛。梦里是她和汪玉跟着先生学到《楚辞》时的光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下求索……”植霖喃喃。场景又一转,是汪玉和她同床而眠时讲夜话的场景。汪玉撑着头,温柔地看着她:“植霖,谢谢你。你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啊!上下求索,带着我的那一份,去吧!”
植霖答:“好,万死不辞。”
梦境消散,植霖睁开眼,眼泪急速滑落。
一路风尘仆仆,植霖二人终于在三日后抵达了苏区。
周妙中送她抵达的第二天便离开了,植霖去送他:“周伯伯,一路平安。”
“植霖,有些事情你没有问,我也没有主动和你说,但是你是个聪明孩子,不必言会。”周妙中拍拍植霖的肩膀,又说:“未来的任务艰巨,但是伯伯相信,无论是作为植伯真的女儿,还是植霖女士,你都会很出色。”
植霖觉得胸中有一团火在燃烧,隐隐快要冲出胸腔。
“国家的未来,便在你的手里了!”
植霖看着马车远去,尘土飞扬而起,暗暗下定决心。
她在苏区待了一年,组织把植伯真生前住的小房子安排给了她住。起初负责照顾她的周姐见她第一面,便红了眼眶:“霖霖,你娘怎么样?”
“我娘很好,现在住在外婆家。”
“那就好那就好,植先生之前说你以后肯定会来,我起初还不信曼君姐舍得,现在来了也好,来了也好。”周姐抹去眼泪。
……
植霖在七月来到苏区,一年以后同样是七月的一个早晨,她接到任务又独自离开。
离开的时候一直在下雨,闷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植霖掀开车帘,外面的细雨被风吹着,斜斜地扑上她的脸。她想起周姐说植德真死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天气,盛夏七月,闷闷的雨天。植伯真在上海被抓到,行刑的时候拒不下跪,被活活砍死。周姐在远处观看的人群里掐破了手臂,忍住没有落下泪来。所以周姐的左手手臂上有好几个弯弯的小坑。
像月亮群。
雨下大了,植霖往前望去,旷野上是接天的雨幕,看不清前路,也辨不出方向,马车慢慢地、艰难地按照经验,摸索着向前移动。
植霖知道,此去,便是和从前不一样的人生。
民国二十一年,烟雨七月,植霖来到金陵城。
组织安排她在城内开了一家花店。店铺的位置极好,推开窗,便是夜夜笙歌的秦淮河。植霖的任务,就是负责在城内接应同志们的消息。
七月正值雨季,雨一下起来连绵不绝。那一日植霖刚归置好新来的鲜花,雨便突然下得大了,植霖去后面关上了临河的窗户。雨实在是太大了,饶是在屋内,植霖也被风吹进来的雨水打湿了额前的头发,她正要去擦,门口却挤进来一个人。
来人个子极高,一钻进屋内,空间立即变得狭小起来:“实在抱歉,雨太大,出来没有带伞,只好进来暂且避一避雨。”
植霖抬眼望过去,男人头发被雨水打湿,软趴趴地贴在头皮上,雨水不停地顺着鼻梁滑落,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被打湿,隐隐地反出水光,脸上带着歉意又疏离的笑。
“没关系,那边有椅子,你坐一会吧,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植霖起身给他递了一块干毛巾:“擦擦吧。”
“谢谢。”男人接过毛巾,却先掏出了怀里的东西擦起来。植霖才注意到他的怀里还有一个公文包。
雨下起来便没完没了,男人坐在门边看雨,植霖靠在窗边看书,一室静谧,只听得屋外劈里啪啦砸落的雨声渐趋淅沥,屋内唯有翻动书页的声音不时响起。
出奇地和谐。
“小姐在读《楚辞》吗?”男人突然出声。
植霖抬头,发现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靠在柜台前,一双黑漆漆的眼睛此刻正看着她。
她觉得男人的气质像一把锋利的刀。
“对,先生也读吗?”植霖放下书。
“经典名篇,读过几遍。”男人又问:“仿佛身边女士,读西洋文学的多一些。”
“是吗?也许吧,我不是很清楚。”
“小姐不读西洋文学吗?”
“名气大的,也读过一些,只不过更偏爱祖宗哲学。”
“哦?小姐有何见教吗?”男人稍显意外。
“见教谈不上,只是读过一些以后,还是觉得祖宗哲学更引我深思。”植霖想了想,又说:“从前浅浅读到 ‘本我’、‘自我’、‘超我’,便觉晦涩难懂,后先生讲到荀子之性恶论,便惊觉二者有相通之处,如此对比起来,西洋文学对我来说实在是不太好读通。”
男人问:“小姐对弗洛伊德之思想与荀子之思有何看法吗?我从前只知痴读,却不知二者的相通之处,还请小姐赐教。”
“先生言重了,赐教实在是谈不上的。”植霖想了想,开口:“荀子之思想大成‘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但人不同于禽兽,不在于人之性,而在于人之行。人并非因为本性中无法避开道德而因之才有道德。而是因为人知应具备道德才奋力向善。人都有最原始的丑陋欲望,可贵在能压抑和制之。而弗洛伊德之观点,我私以为本我为身体本能之欲望,自我为法规约束下之行为,超我为道德约束恶之欲望。”
男人眼睛中迸发出光亮,面上不自觉染上笑意,又追问:“那如何最终达到‘我’之境界?”
植霖想了一会,答:“知行合一。”
“不知小姐可否交个朋友?”男人站直身子:“我姓陈,名静山。”
植霖站起来,伸出右手同他握手:“我叫植霖。”
而被她放在椅子上的那本《楚辞》里,正翻着的页顶上印着一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植霖后来过了很多年再回想起,竟觉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定数。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当初刚到安徽时你才点点大,现在都变成勇敢的女士了。”先生拉着绳子赶车,一边时不时回头查看植霖的情况,见她还在应激状态中没有回神,复又补了一句:“你放心吧,我们已经走了几个钟头了,快出安徽了,没人能追到了。”
闻言植霖抬头,怔怔地看着轿厢外掠过的景色:“真的吗,先生?”
“真的,天都亮了。”
植霖没有再说话,只是眼泪不停地掉,手也抖个不停。
先生也没有再回头,只是不停地赶车。路过一个不知道是哪的小镇子上,先生把车停了下来,天已经大亮了,太阳高悬,蒸得人睁不开眼。
植霖跟着先生进了一家破旧的面馆,先生上前和跑堂的伙计招呼:“诶您好,我们要两碗面,一碗清汤的,一碗鸡蛋的。”
“得嘞,您请坐。”跑堂的应下,正要转身去后厨,先生又叫住他:“上回来吃您家面觉得味道不错,能帮我问问您家厨子怎么下的吗?我回去好做给我家人吃。”
跑堂的倒也痛快:“行啊爷,您上回吃的什么面?”
“牛肉面,加高汤不要葱。”先生客气应下:“上回陪太太回娘家在您这歇脚的时候吃过一回,太太回去一直念念不忘。”
“行,先生,您先里面请,我去问问厨子,忙完了来找您。”跑堂的飞快跑开了。
植霖正纳闷,先生没有娶妻子呀,何来陪太太回娘家的说法?
“植霖,过来了。”先生招手把她带上了二楼的房间。
进房间坐了一会,跑堂的把面端了上来,先生把鸡蛋面推给她:“饿了吧?先吃饭。”
植霖盯着先生的清汤面,摇了摇头,把面换了一番。
先生笑笑,又把面推回去:“吃吧植霖,你娘给了我钱的,接下来你还要赶路,不能饿着。”
植霖正想问先生不一起走了吗,门外却有人推门进来,便只好作罢,低头乖乖吃面。
先生站起身和来人寒暄:“妙中兄!”
那人笑:“可好久没见你了!快坐伯瞻兄!”
先生客气应下,转头和来人介绍:“这是植霖,德真兄的女儿。”
“植霖,这是周伯伯。”
植霖扯出一个笑:“周伯伯好。”
“你是植霖?你是植德真的女儿?”周妙中惊讶极了。
“是的周伯伯,我爹爹是植德真。”植霖点头。
“都这么大了啊!真好啊……”周妙中眼里带着欣慰,不住口地感叹。
“妙中兄,我今日来是有事相求。”先生握住周妙中的手:“这孩子在家族里破了旧规,她娘没法子,求了我让我把她送出来,可我不能走远,今日恳请妙中兄把她秘密一路送到苏区,千万要保得她平安!”
“把她送到苏区?”周妙中又看植霖一眼。
“这孩子跟着我上了六年的学堂,我晓得她心里有和她爹一样的志向,况且她一个小女儿家,眼下除了苏区没有更安全的地方了。”
周妙中稍作犹豫,便同意了:“好,伯瞻兄,我答应你。”
先生用力握了握周妙中的手:“妙中兄,你要亲自送!”
“好,我亲自送她过去就是。”周妙中应下,复又拉着先生坐下寒暄起来别的事情。
待到植霖和先生二人把面吃完,周妙中引二人从二楼尽头的暗梯出了后门,先生把植霖送上后院的马车,叮嘱道:“植霖,此去不知何时还能再相见,家中你且放心,乡里族里不会对你娘如何,此后你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寻你爹的路吧,像以前常说的那样,你要为风雨飘摇的国家做出贡献!”
先生顿了顿,又问:“植霖,你可害怕?”
植霖摇摇头:“先生,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
“好!好!”先生笑:“这是你父亲的旧友,接下来他会护送你去往苏区,我不便再相送。植霖,我们就此别过。”
马车跑得要比驴车快很多,才一会功夫,先生站定目送的身影便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再过了一会,便彻底看不见了。
植霖放下帘子,不再探头往后看,路途颠簸,植霖摇摇晃晃地,只感觉似梦一场,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现下回想便觉不真切。
植霖盯着前路,心中反而踏实起来,摇摇晃晃地不知什么时候便阖上了眼睛。梦里是她和汪玉跟着先生学到《楚辞》时的光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下求索……”植霖喃喃。场景又一转,是汪玉和她同床而眠时讲夜话的场景。汪玉撑着头,温柔地看着她:“植霖,谢谢你。你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啊!上下求索,带着我的那一份,去吧!”
植霖答:“好,万死不辞。”
梦境消散,植霖睁开眼,眼泪急速滑落。
一路风尘仆仆,植霖二人终于在三日后抵达了苏区。
周妙中送她抵达的第二天便离开了,植霖去送他:“周伯伯,一路平安。”
“植霖,有些事情你没有问,我也没有主动和你说,但是你是个聪明孩子,不必言会。”周妙中拍拍植霖的肩膀,又说:“未来的任务艰巨,但是伯伯相信,无论是作为植伯真的女儿,还是植霖女士,你都会很出色。”
植霖觉得胸中有一团火在燃烧,隐隐快要冲出胸腔。
“国家的未来,便在你的手里了!”
植霖看着马车远去,尘土飞扬而起,暗暗下定决心。
她在苏区待了一年,组织把植伯真生前住的小房子安排给了她住。起初负责照顾她的周姐见她第一面,便红了眼眶:“霖霖,你娘怎么样?”
“我娘很好,现在住在外婆家。”
“那就好那就好,植先生之前说你以后肯定会来,我起初还不信曼君姐舍得,现在来了也好,来了也好。”周姐抹去眼泪。
……
植霖在七月来到苏区,一年以后同样是七月的一个早晨,她接到任务又独自离开。
离开的时候一直在下雨,闷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植霖掀开车帘,外面的细雨被风吹着,斜斜地扑上她的脸。她想起周姐说植德真死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天气,盛夏七月,闷闷的雨天。植伯真在上海被抓到,行刑的时候拒不下跪,被活活砍死。周姐在远处观看的人群里掐破了手臂,忍住没有落下泪来。所以周姐的左手手臂上有好几个弯弯的小坑。
像月亮群。
雨下大了,植霖往前望去,旷野上是接天的雨幕,看不清前路,也辨不出方向,马车慢慢地、艰难地按照经验,摸索着向前移动。
植霖知道,此去,便是和从前不一样的人生。
民国二十一年,烟雨七月,植霖来到金陵城。
组织安排她在城内开了一家花店。店铺的位置极好,推开窗,便是夜夜笙歌的秦淮河。植霖的任务,就是负责在城内接应同志们的消息。
七月正值雨季,雨一下起来连绵不绝。那一日植霖刚归置好新来的鲜花,雨便突然下得大了,植霖去后面关上了临河的窗户。雨实在是太大了,饶是在屋内,植霖也被风吹进来的雨水打湿了额前的头发,她正要去擦,门口却挤进来一个人。
来人个子极高,一钻进屋内,空间立即变得狭小起来:“实在抱歉,雨太大,出来没有带伞,只好进来暂且避一避雨。”
植霖抬眼望过去,男人头发被雨水打湿,软趴趴地贴在头皮上,雨水不停地顺着鼻梁滑落,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被打湿,隐隐地反出水光,脸上带着歉意又疏离的笑。
“没关系,那边有椅子,你坐一会吧,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植霖起身给他递了一块干毛巾:“擦擦吧。”
“谢谢。”男人接过毛巾,却先掏出了怀里的东西擦起来。植霖才注意到他的怀里还有一个公文包。
雨下起来便没完没了,男人坐在门边看雨,植霖靠在窗边看书,一室静谧,只听得屋外劈里啪啦砸落的雨声渐趋淅沥,屋内唯有翻动书页的声音不时响起。
出奇地和谐。
“小姐在读《楚辞》吗?”男人突然出声。
植霖抬头,发现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靠在柜台前,一双黑漆漆的眼睛此刻正看着她。
她觉得男人的气质像一把锋利的刀。
“对,先生也读吗?”植霖放下书。
“经典名篇,读过几遍。”男人又问:“仿佛身边女士,读西洋文学的多一些。”
“是吗?也许吧,我不是很清楚。”
“小姐不读西洋文学吗?”
“名气大的,也读过一些,只不过更偏爱祖宗哲学。”
“哦?小姐有何见教吗?”男人稍显意外。
“见教谈不上,只是读过一些以后,还是觉得祖宗哲学更引我深思。”植霖想了想,又说:“从前浅浅读到 ‘本我’、‘自我’、‘超我’,便觉晦涩难懂,后先生讲到荀子之性恶论,便惊觉二者有相通之处,如此对比起来,西洋文学对我来说实在是不太好读通。”
男人问:“小姐对弗洛伊德之思想与荀子之思有何看法吗?我从前只知痴读,却不知二者的相通之处,还请小姐赐教。”
“先生言重了,赐教实在是谈不上的。”植霖想了想,开口:“荀子之思想大成‘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但人不同于禽兽,不在于人之性,而在于人之行。人并非因为本性中无法避开道德而因之才有道德。而是因为人知应具备道德才奋力向善。人都有最原始的丑陋欲望,可贵在能压抑和制之。而弗洛伊德之观点,我私以为本我为身体本能之欲望,自我为法规约束下之行为,超我为道德约束恶之欲望。”
男人眼睛中迸发出光亮,面上不自觉染上笑意,又追问:“那如何最终达到‘我’之境界?”
植霖想了一会,答:“知行合一。”
“不知小姐可否交个朋友?”男人站直身子:“我姓陈,名静山。”
植霖站起来,伸出右手同他握手:“我叫植霖。”
而被她放在椅子上的那本《楚辞》里,正翻着的页顶上印着一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植霖后来过了很多年再回想起,竟觉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