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在有惊无险中散了场,应霄回了飞雨小院,在一众女使的伺候下更衣、沐浴。亥时二更,应霄还是无甚困意,遂下了一楼的书斋,打算把白日里那本未读完的志异读完。
说是读书,实则是心里还在想宴席上的事。
“姑娘,玉姑姑来了。”阿蕤道。
“这个时间?是有什么事吗?”应霄回过神来,抬头问道。
“见过姑娘,睿王殿下派人送了一扇花鸟玻璃炕屏来,夫人想着姑娘还未睡下,便差谴我送来了。祁王的人还在外头门廊下候着,道是盼一个姑娘的答复,看合不合心意。”
“劳烦玉姑姑了,只是这睿王殿下怎么会……”应霄先头话还没落地,玉姑姑就带着人与屏风入了室,寻个好位置,撤去了原本的墨竹屏风。
“姑娘如今是京州里风头正热的人物呢,夫人很是欣喜。姑娘细瞧瞧,可还喜欢?”
“如此好的东西,我自然是喜欢的。”应霄倚在榻上,没有起身,只是口头应和她。
“那便好,那便好。我不叨扰姑娘休息了,那头还等着奴答复呢。”
“玉姑姑慢走。”
玉掌侍难掩笑意,匆匆离开,回禀那头了去。只是愁了应霄,这玻璃炕屏过分华丽,与她的书斋不甚和谐,更别提那什么睿王。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应霄腹谤道,她对京州的王爷公子一直不抱欢喜的态度,甚至是有些厌恶。
“阿蕤,明儿你带几个人,把这屏风挪到库房里吧。”
“姑娘不喜欢么?”
“花哨。”应霄按了按酸胀的太阳穴,这屏风有股香风,有些熏人,她拿起书卷,不耐地往二楼寝房走去。
今日是十五,天上一轮白玉皎洁而明亮,院中竹叶丛丛,只有零碎月光落在青岩石道上,落在脆嫩的白莲叶上,又落在应霄行走时不时露出的帛制靸鞋上。
她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恨一扇屏风。
这日夜里,应霄睡得并不安稳,做了回京州以来的第一个梦。
梦里,她对元飞白说:“小白,我们再躲一程好吗,再给我一点时间,我还没想好,我,我不知道……”
这是江宁县令府宅火灾后,应霄带着元飞白一同逃走,四处躲避追查侍卫的第六十日整。二人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身上是一般的窄袖素服,伴有灰渍与磨损,远远瞧上去,与做工谋生的劳苦人家无异。
可是这日不同,元飞白不慎伤了腿,应霄亦很疲累了,二人只得在永州城外十里的一处驿馆休憩。永州距离江宁并不远,应霄习惯了江南的日子,不愿北上或是南下。
熬过这段日子便好了,重视名声的大户人家不会为了一个落跑多日的小姐纠结太久的。更况,她与父母也没有太深的感情。
元飞白忍着疼痛打来一盆清水,沾湿了帕子,为应霄擦拭净了脸庞。应霄望着他的脸出神,思虑再三,几欲开口。
“这样的日子很苦,对吧?”最终是元飞白先开了口,听着有些愧疚。追兵的数量远超他的预想,似是别方人士干涉。
应霄挤出一缕笑容,摇了摇头,道:“怪我,他们来寻我的,却使你受伤了。”
“不,都怪他们。”元飞白以孩童一般的口吻说道,这话逗笑了应霄,他也跟着笑,松动了这一块沉重的夜色。
“霄儿。”他忽然严肃了。
“嗯?”
“你若愿意,我可以想个彻底的法子,我们此后便再不用东躲西藏,可以过回逍遥自在的日子。”
元飞白想起白日在农户家里给他们递了一碗茶汤解渴的农家女,身形和应霄有几分相像。至于样貌,都是好糊弄的事儿。
应霄似是有所感知,一时没有说话。
“我没有旁的意思,只是这般四处奔逃,不得见光的生活太苦了,我挨得,但我不愿你受苦。当然,无论哪里,霄儿,我都会陪着你走下去的。”元飞白以为应霄是误会了他的意思,急忙解释道。
她并不愚钝,知道他的意思,两个月的奔亡下来,应霄也渐渐发觉了他的不简单。
元飞白的身手远不是他从前所表现出来那般平庸,在要紧关头时也是超乎应霄预料的果诀。她隐约中能感觉到似乎有人在暗中帮他们,却又寻不到依据。
似乎自己才是拖累,是她任性出走,才累得元飞白要跟着她一起过苦日子。
“霄儿,我只等你一个答案。”
“小白,你好像比我想得要陌生,是错觉吗?”
他苦笑一声,手抚上应霄微凉的面颊,道:“我依旧是我,只要你想,我可以带你认识我的所有。”
“可我们……”应霄依旧犹豫,没有人教过她,可以为了保全自身而牺牲无辜的人。
她记得那碗茶汤的温度。
“小白,我们再躲一程好吗,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再想想……要不然,带我回你那儿吧,我想再多看看你……”
梦里,应霄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说是读书,实则是心里还在想宴席上的事。
“姑娘,玉姑姑来了。”阿蕤道。
“这个时间?是有什么事吗?”应霄回过神来,抬头问道。
“见过姑娘,睿王殿下派人送了一扇花鸟玻璃炕屏来,夫人想着姑娘还未睡下,便差谴我送来了。祁王的人还在外头门廊下候着,道是盼一个姑娘的答复,看合不合心意。”
“劳烦玉姑姑了,只是这睿王殿下怎么会……”应霄先头话还没落地,玉姑姑就带着人与屏风入了室,寻个好位置,撤去了原本的墨竹屏风。
“姑娘如今是京州里风头正热的人物呢,夫人很是欣喜。姑娘细瞧瞧,可还喜欢?”
“如此好的东西,我自然是喜欢的。”应霄倚在榻上,没有起身,只是口头应和她。
“那便好,那便好。我不叨扰姑娘休息了,那头还等着奴答复呢。”
“玉姑姑慢走。”
玉掌侍难掩笑意,匆匆离开,回禀那头了去。只是愁了应霄,这玻璃炕屏过分华丽,与她的书斋不甚和谐,更别提那什么睿王。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应霄腹谤道,她对京州的王爷公子一直不抱欢喜的态度,甚至是有些厌恶。
“阿蕤,明儿你带几个人,把这屏风挪到库房里吧。”
“姑娘不喜欢么?”
“花哨。”应霄按了按酸胀的太阳穴,这屏风有股香风,有些熏人,她拿起书卷,不耐地往二楼寝房走去。
今日是十五,天上一轮白玉皎洁而明亮,院中竹叶丛丛,只有零碎月光落在青岩石道上,落在脆嫩的白莲叶上,又落在应霄行走时不时露出的帛制靸鞋上。
她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恨一扇屏风。
这日夜里,应霄睡得并不安稳,做了回京州以来的第一个梦。
梦里,她对元飞白说:“小白,我们再躲一程好吗,再给我一点时间,我还没想好,我,我不知道……”
这是江宁县令府宅火灾后,应霄带着元飞白一同逃走,四处躲避追查侍卫的第六十日整。二人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身上是一般的窄袖素服,伴有灰渍与磨损,远远瞧上去,与做工谋生的劳苦人家无异。
可是这日不同,元飞白不慎伤了腿,应霄亦很疲累了,二人只得在永州城外十里的一处驿馆休憩。永州距离江宁并不远,应霄习惯了江南的日子,不愿北上或是南下。
熬过这段日子便好了,重视名声的大户人家不会为了一个落跑多日的小姐纠结太久的。更况,她与父母也没有太深的感情。
元飞白忍着疼痛打来一盆清水,沾湿了帕子,为应霄擦拭净了脸庞。应霄望着他的脸出神,思虑再三,几欲开口。
“这样的日子很苦,对吧?”最终是元飞白先开了口,听着有些愧疚。追兵的数量远超他的预想,似是别方人士干涉。
应霄挤出一缕笑容,摇了摇头,道:“怪我,他们来寻我的,却使你受伤了。”
“不,都怪他们。”元飞白以孩童一般的口吻说道,这话逗笑了应霄,他也跟着笑,松动了这一块沉重的夜色。
“霄儿。”他忽然严肃了。
“嗯?”
“你若愿意,我可以想个彻底的法子,我们此后便再不用东躲西藏,可以过回逍遥自在的日子。”
元飞白想起白日在农户家里给他们递了一碗茶汤解渴的农家女,身形和应霄有几分相像。至于样貌,都是好糊弄的事儿。
应霄似是有所感知,一时没有说话。
“我没有旁的意思,只是这般四处奔逃,不得见光的生活太苦了,我挨得,但我不愿你受苦。当然,无论哪里,霄儿,我都会陪着你走下去的。”元飞白以为应霄是误会了他的意思,急忙解释道。
她并不愚钝,知道他的意思,两个月的奔亡下来,应霄也渐渐发觉了他的不简单。
元飞白的身手远不是他从前所表现出来那般平庸,在要紧关头时也是超乎应霄预料的果诀。她隐约中能感觉到似乎有人在暗中帮他们,却又寻不到依据。
似乎自己才是拖累,是她任性出走,才累得元飞白要跟着她一起过苦日子。
“霄儿,我只等你一个答案。”
“小白,你好像比我想得要陌生,是错觉吗?”
他苦笑一声,手抚上应霄微凉的面颊,道:“我依旧是我,只要你想,我可以带你认识我的所有。”
“可我们……”应霄依旧犹豫,没有人教过她,可以为了保全自身而牺牲无辜的人。
她记得那碗茶汤的温度。
“小白,我们再躲一程好吗,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再想想……要不然,带我回你那儿吧,我想再多看看你……”
梦里,应霄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