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鸢来到前院时,谢家刚刚打点完前来报喜的人,见到谢鸢纷纷面带喜色一股脑地全拥了上来。
“咱家阿鸢就是出息!”
“嫂子是谁?那可是王家嫡女,她的女儿能有错?”
“大嫂,你有阿鸢可真是有福气啊!”
“阿鸢,日后你弟弟还得你多照看呐!”
……
谢鸢笑了笑将这些话照单全收,拨开人群看向坐在上首正捋着花白胡须笑眯眯的谢老太爷。
“祖父,阿鸢迟来一步,望祖父见谅。”
“无妨,阿鸢,”谢老太爷的声音里满是期许,“想必你已听闻了报喜之声?”
“回祖父,阿鸢听到了。”谢鸢恭敬回答。
“我谢家虽外表显赫,但自我卸任以后,你父亲仅为柳州通判,官位低微又地处偏远,总算孙辈出了一个你,实乃我谢家之幸啊!阿鸢,日后你定要肩负起重振谢家之重任呐!”
谢鸢嘴角微微扬起,自她中举以来,家中叔婶辈的态度悄然转变,一改往日在大房面前的趾高气昂,祖父也头一次将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这一大家子,还真是会左右逢源。
“祖父放心,阿鸢定不负所望,竭尽所能,重振谢家门楣。”
与家人寒暄完,谢鸢带着秋收打算到姑苏街上去看榜单,可说来也怪,喜报都传到了家中,金榜却迟迟没有张贴出来。
科举之制,乃国之大典,万众瞩目,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金榜的张贴也更需择吉时而行,非草率之举,谢鸢秀眉轻皱,这件事不对劲。
“请问这位公子,这金榜迟迟未张贴,官府可有什么缘由昭示于众?”谢鸢捡了个面善的人问。
“姑娘有所不知,这金榜啊已经张贴过了!”
“张贴过了?”谢鸢疑惑,“那为何又撕下去了?”
“据说是金榜之上出现了些许谬误,官府正紧急更正中,故而暂时撤下,以待重新张贴。”
秋收轻轻扯了扯谢鸢的袖子,压低声音道:“小姐别担心,会不会今年由皇后亲自掌舵科举,改革又十分多,一时之间有些疏漏也未可知?”
“嘘,”谢鸢闻言,迅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皇后之事,岂是我们能随意置喙的?小心祸从口出!”
秋收闻言一惊,连忙伸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此时站在谢鸢旁边的一位戴着帷帽的妇人转过了头,目光落在了谢鸢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姑娘,你这丫鬟看起来怯懦,胆子倒是大。”
谢鸢迅速从上到下将这位妇人打量个遍,此人虽戴着帷帽看不清具体的样貌,但其身着华贵,用的是千金难买一匹的浮光锦,且这锦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彩明亮而不炫目,其质地与成色无一不透露出顶级之选。
几乎一瞬间,谢鸢就已经下了定论——这妇人非富即贵,这样的衣物,绝非寻常富贵之家所能拥有,即便是声名显赫的王谢两家,也难以轻易置办。
“我这丫鬟尚幼,心性纯真,行事间难免少了些顾虑,还请夫人见谅。”
“哦?”那妇人在帷帽后轻笑一声,“既然丫鬟不懂事,看来姑娘您的见解与这自是该别有一番深意了?”
虽然妇人所说的话有几分淡淡的调笑意味,可她周身的气场却不那么轻松,让谢鸢不禁暗自警惕。谢鸢扫过周边的人群,竟发现有几双眼睛虽未直接盯着自己,却始终在暗中观察这边的动静。谢鸢甚至有种错觉,但凡她说错一个字,这些人一定会一拥而上将她撕碎。
刹那间,一个念头在谢鸢心中闪过——这位妇人或许并非普通的达官显贵,而是微服私访的皇后娘娘本人。
“皇后娘娘凤仪天下,行事自有章法,于小小科举之事上有这等细微的疏漏,定有其深远的考量安排。”谢鸢的声音听上去十分平和,然而此时谢鸢的手掌心早已渗出了一层薄薄的虚汗,但她却只能按捺下心中的忐忑,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在下斗胆猜测,这背后的原因,必然是师出有名,为了科举的更加公正严谨。”
那妇人闻言,帷帽下的眼神似乎更加深邃了几分,她轻轻一笑,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与玩味,“哦?师出有名?说来听听。”妇人步步紧逼,饶有兴致。
谢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条理清晰又着重恭维地分析,“皇后娘娘自陛下登基起就一直辅佐陛下,朝政大事看了不知道多少桩多少件,眼光之独到,见识之广博,岂会在科举这种小事上出错?”
妇人似乎对她的回答颇感兴趣,进一步追问道:“那么,依你之见,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见妇人继续询问,谢鸢松了一口气,这说明自己的思路是没有错的,她心中稍定,继续道:“若言出错,恐非真错。或是娘娘有意为之,欲借此机会引蛇出洞,揭露潜藏的奸佞;又或是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此乃神仙斗法,权力纷争之兆。总之,此事绝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更非寻常笔误所能解释。”
言毕,谢鸢这等三脚猫功夫的人都感觉到了周遭杀气突起,她别无他法,只能强作镇定,继续维持着表面的从容不迫。
而就在这时,那妇人竟轻笑出声,杀气渐渐削弱,声音透过帷帽,显得格外柔和,“姑娘心思敏锐,见解独到,竟连朝政之事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仅仅是一点愚见罢了,”谢鸢狠捻着左手拇指与食指间的虎口继续说,“更何况当今皇后娘娘英明睿智,开创先河,允许女子参与科举,此举实乃巾帼英雄,不让须眉。身为女子,我又怎能目不识丁,岂不是辜负了娘娘促进女子才学、平权之心的一番良苦用心?”
妇人赞许地点点头,“你倒是个伶俐的,是谁家的女儿?”
谢鸢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答道:“是乌衣巷谢家的。”
刹那间,谢鸢恍若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异样,仿佛是错觉,又似确凿无疑,那位佩戴帷帽身份尊贵的妇人,似乎有那么一瞬的愣怔。
不过,也只是一瞬。
“可惜了,”妇人缓缓开口,谢鸢尚未细想“可惜”之处,那妇人继续说道,“你的分析,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实为难能可贵。但有一点,你似乎有所偏颇。”
“还请夫人指点。”谢鸢倾身。
“科举之制,非但非小事一桩,它乃是国之大计,民之根本,直接关联着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福祉。”
言毕,妇人便离开了,只留下对她突如其来的这句话一头雾水的谢鸢,良久才反应过来,她俩对话的最开始,谢鸢说皇后掌过天下朝政,又怎么搞不定区区一场科举。
终究还是自己轻率了。
“小姐,”秋收出声打破了谢鸢的沉思,“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我们先回府,再等等看吧!”
"可是,小姐," 秋收面露难色,“因为看榜还要看一阵,马车已先行返回,估摸着少说也要一刻钟后才来……”
刚经历了一场心惊肉跳的谢鸢看了看这晒得人心头发闷的大日头,“罢了,不等了,我们步行回府。”
姑苏街与乌衣巷有一条近路,只不过今天家家户户都挤去看金榜,近路上没几个人。
行至拐角处,忽而有一名长身玉立身着黑色斗篷的男子将刀捅入另一个男人的身体里。
纵使谢鸢胆子再大,也久处深闺,哪见过这等血腥的场面,她强自镇定,未敢发出惊呼,可拦住秋收的胳膊却在微微颤抖,暗叹今日运势不济,连番遭遇这种性命攸关的事儿,只求黑色斗篷杀完人赶快走。
她屏息凝神竖起耳朵听着拐角那边的动静,待确认的确没有声音后,方才鼓起勇气,拔起僵硬的腿拉着秋收就要走。
忽而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横在谢鸢面前。
谢鸢几乎应激般喊道,“别杀我!我是谢家的!”
果然那男子闻言愣了一下,低头审视谢鸢的脸,“你是谢家的?”
谢鸢一听男人这话,知道报出谢家有作用,连忙急促地自报家门,“我是谢家谢鸢,若是壮士能高抬贵手放我们一条生路,谢家定当重金以报!”
谢鸢这番话听起来既像是在威胁,又像是在乞求,让她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炸毛了却仍努力装出强大模样的小奶猫,竟惹得男人笑了一声,缓缓收回了手中的匕首。
“小姑娘,如此急切地亮出身份,难道就不怕我与谢家有仇?你怎能断定自己是能逃脱生天,还是加速步入黄泉呢?”
谢鸢的注意力随着匕首一道被收回,这才将注意力转到男子的声音上,她惊讶地发现,这嗓音竟与不久前在谢家书房那位不速之客如出一辙,只是此刻的他,没有了面具的遮掩,面部线条干净利落,高挺鼻梁上还有颗淡淡的美人痣,垂眸时浓密的睫毛恰好盖在美人痣上方,这般精致眉眼就算长在女子脸上也是倾国倾城。
“我们……是不是在谢府见过?”谢鸢试探性地问道。
“小姑娘,搭讪方式太老套了,”男子嘴角扬起,带着几分不羁,“下次换种方式。”
谢鸢嘟囔道,“总比直接被抹了脖子好,就算死得更快我也愿赌服输。”
男子没有再搭话,斗篷下的眼睛意味深长地看着谢鸢,“小姑娘,回家看看吧。”
谢鸢心中微微一动,轻声问道:“你……打算放我走?”
“自然,两个时辰前你放我一次,我还你。”
“多谢。”谢鸢恭恭敬敬行了个礼,转身便走,走出几步忽而停下,转头问,“尚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或许有朝一日我能帮您找到您要的那本书。”
男子似是没想到谢鸢会问他的名字,不过怔愣不过一瞬,他大大方方答道,“我单名一个渊。”
“渊……与我的名字同音,果然有缘,来日再会。”
谢鸢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后,一名黑影悄无声息地自赵渊身后浮现,递上一块洁白的手帕,“主子,要不要我去灭口?”
“不必了,”男子接过帕子细致地擦拭着指尖的血迹,淡淡开口,“我记得新科进士中,我那长公主姐姐颇为青睐的,是王家的子弟?”
“是的主子,那状元叫王景晏,书呆子一个。”
“哦?”赵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有意思。”
“咱家阿鸢就是出息!”
“嫂子是谁?那可是王家嫡女,她的女儿能有错?”
“大嫂,你有阿鸢可真是有福气啊!”
“阿鸢,日后你弟弟还得你多照看呐!”
……
谢鸢笑了笑将这些话照单全收,拨开人群看向坐在上首正捋着花白胡须笑眯眯的谢老太爷。
“祖父,阿鸢迟来一步,望祖父见谅。”
“无妨,阿鸢,”谢老太爷的声音里满是期许,“想必你已听闻了报喜之声?”
“回祖父,阿鸢听到了。”谢鸢恭敬回答。
“我谢家虽外表显赫,但自我卸任以后,你父亲仅为柳州通判,官位低微又地处偏远,总算孙辈出了一个你,实乃我谢家之幸啊!阿鸢,日后你定要肩负起重振谢家之重任呐!”
谢鸢嘴角微微扬起,自她中举以来,家中叔婶辈的态度悄然转变,一改往日在大房面前的趾高气昂,祖父也头一次将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这一大家子,还真是会左右逢源。
“祖父放心,阿鸢定不负所望,竭尽所能,重振谢家门楣。”
与家人寒暄完,谢鸢带着秋收打算到姑苏街上去看榜单,可说来也怪,喜报都传到了家中,金榜却迟迟没有张贴出来。
科举之制,乃国之大典,万众瞩目,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金榜的张贴也更需择吉时而行,非草率之举,谢鸢秀眉轻皱,这件事不对劲。
“请问这位公子,这金榜迟迟未张贴,官府可有什么缘由昭示于众?”谢鸢捡了个面善的人问。
“姑娘有所不知,这金榜啊已经张贴过了!”
“张贴过了?”谢鸢疑惑,“那为何又撕下去了?”
“据说是金榜之上出现了些许谬误,官府正紧急更正中,故而暂时撤下,以待重新张贴。”
秋收轻轻扯了扯谢鸢的袖子,压低声音道:“小姐别担心,会不会今年由皇后亲自掌舵科举,改革又十分多,一时之间有些疏漏也未可知?”
“嘘,”谢鸢闻言,迅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皇后之事,岂是我们能随意置喙的?小心祸从口出!”
秋收闻言一惊,连忙伸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此时站在谢鸢旁边的一位戴着帷帽的妇人转过了头,目光落在了谢鸢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姑娘,你这丫鬟看起来怯懦,胆子倒是大。”
谢鸢迅速从上到下将这位妇人打量个遍,此人虽戴着帷帽看不清具体的样貌,但其身着华贵,用的是千金难买一匹的浮光锦,且这锦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彩明亮而不炫目,其质地与成色无一不透露出顶级之选。
几乎一瞬间,谢鸢就已经下了定论——这妇人非富即贵,这样的衣物,绝非寻常富贵之家所能拥有,即便是声名显赫的王谢两家,也难以轻易置办。
“我这丫鬟尚幼,心性纯真,行事间难免少了些顾虑,还请夫人见谅。”
“哦?”那妇人在帷帽后轻笑一声,“既然丫鬟不懂事,看来姑娘您的见解与这自是该别有一番深意了?”
虽然妇人所说的话有几分淡淡的调笑意味,可她周身的气场却不那么轻松,让谢鸢不禁暗自警惕。谢鸢扫过周边的人群,竟发现有几双眼睛虽未直接盯着自己,却始终在暗中观察这边的动静。谢鸢甚至有种错觉,但凡她说错一个字,这些人一定会一拥而上将她撕碎。
刹那间,一个念头在谢鸢心中闪过——这位妇人或许并非普通的达官显贵,而是微服私访的皇后娘娘本人。
“皇后娘娘凤仪天下,行事自有章法,于小小科举之事上有这等细微的疏漏,定有其深远的考量安排。”谢鸢的声音听上去十分平和,然而此时谢鸢的手掌心早已渗出了一层薄薄的虚汗,但她却只能按捺下心中的忐忑,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在下斗胆猜测,这背后的原因,必然是师出有名,为了科举的更加公正严谨。”
那妇人闻言,帷帽下的眼神似乎更加深邃了几分,她轻轻一笑,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与玩味,“哦?师出有名?说来听听。”妇人步步紧逼,饶有兴致。
谢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条理清晰又着重恭维地分析,“皇后娘娘自陛下登基起就一直辅佐陛下,朝政大事看了不知道多少桩多少件,眼光之独到,见识之广博,岂会在科举这种小事上出错?”
妇人似乎对她的回答颇感兴趣,进一步追问道:“那么,依你之见,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见妇人继续询问,谢鸢松了一口气,这说明自己的思路是没有错的,她心中稍定,继续道:“若言出错,恐非真错。或是娘娘有意为之,欲借此机会引蛇出洞,揭露潜藏的奸佞;又或是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此乃神仙斗法,权力纷争之兆。总之,此事绝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更非寻常笔误所能解释。”
言毕,谢鸢这等三脚猫功夫的人都感觉到了周遭杀气突起,她别无他法,只能强作镇定,继续维持着表面的从容不迫。
而就在这时,那妇人竟轻笑出声,杀气渐渐削弱,声音透过帷帽,显得格外柔和,“姑娘心思敏锐,见解独到,竟连朝政之事都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仅仅是一点愚见罢了,”谢鸢狠捻着左手拇指与食指间的虎口继续说,“更何况当今皇后娘娘英明睿智,开创先河,允许女子参与科举,此举实乃巾帼英雄,不让须眉。身为女子,我又怎能目不识丁,岂不是辜负了娘娘促进女子才学、平权之心的一番良苦用心?”
妇人赞许地点点头,“你倒是个伶俐的,是谁家的女儿?”
谢鸢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答道:“是乌衣巷谢家的。”
刹那间,谢鸢恍若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异样,仿佛是错觉,又似确凿无疑,那位佩戴帷帽身份尊贵的妇人,似乎有那么一瞬的愣怔。
不过,也只是一瞬。
“可惜了,”妇人缓缓开口,谢鸢尚未细想“可惜”之处,那妇人继续说道,“你的分析,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实为难能可贵。但有一点,你似乎有所偏颇。”
“还请夫人指点。”谢鸢倾身。
“科举之制,非但非小事一桩,它乃是国之大计,民之根本,直接关联着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福祉。”
言毕,妇人便离开了,只留下对她突如其来的这句话一头雾水的谢鸢,良久才反应过来,她俩对话的最开始,谢鸢说皇后掌过天下朝政,又怎么搞不定区区一场科举。
终究还是自己轻率了。
“小姐,”秋收出声打破了谢鸢的沉思,“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我们先回府,再等等看吧!”
"可是,小姐," 秋收面露难色,“因为看榜还要看一阵,马车已先行返回,估摸着少说也要一刻钟后才来……”
刚经历了一场心惊肉跳的谢鸢看了看这晒得人心头发闷的大日头,“罢了,不等了,我们步行回府。”
姑苏街与乌衣巷有一条近路,只不过今天家家户户都挤去看金榜,近路上没几个人。
行至拐角处,忽而有一名长身玉立身着黑色斗篷的男子将刀捅入另一个男人的身体里。
纵使谢鸢胆子再大,也久处深闺,哪见过这等血腥的场面,她强自镇定,未敢发出惊呼,可拦住秋收的胳膊却在微微颤抖,暗叹今日运势不济,连番遭遇这种性命攸关的事儿,只求黑色斗篷杀完人赶快走。
她屏息凝神竖起耳朵听着拐角那边的动静,待确认的确没有声音后,方才鼓起勇气,拔起僵硬的腿拉着秋收就要走。
忽而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横在谢鸢面前。
谢鸢几乎应激般喊道,“别杀我!我是谢家的!”
果然那男子闻言愣了一下,低头审视谢鸢的脸,“你是谢家的?”
谢鸢一听男人这话,知道报出谢家有作用,连忙急促地自报家门,“我是谢家谢鸢,若是壮士能高抬贵手放我们一条生路,谢家定当重金以报!”
谢鸢这番话听起来既像是在威胁,又像是在乞求,让她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炸毛了却仍努力装出强大模样的小奶猫,竟惹得男人笑了一声,缓缓收回了手中的匕首。
“小姑娘,如此急切地亮出身份,难道就不怕我与谢家有仇?你怎能断定自己是能逃脱生天,还是加速步入黄泉呢?”
谢鸢的注意力随着匕首一道被收回,这才将注意力转到男子的声音上,她惊讶地发现,这嗓音竟与不久前在谢家书房那位不速之客如出一辙,只是此刻的他,没有了面具的遮掩,面部线条干净利落,高挺鼻梁上还有颗淡淡的美人痣,垂眸时浓密的睫毛恰好盖在美人痣上方,这般精致眉眼就算长在女子脸上也是倾国倾城。
“我们……是不是在谢府见过?”谢鸢试探性地问道。
“小姑娘,搭讪方式太老套了,”男子嘴角扬起,带着几分不羁,“下次换种方式。”
谢鸢嘟囔道,“总比直接被抹了脖子好,就算死得更快我也愿赌服输。”
男子没有再搭话,斗篷下的眼睛意味深长地看着谢鸢,“小姑娘,回家看看吧。”
谢鸢心中微微一动,轻声问道:“你……打算放我走?”
“自然,两个时辰前你放我一次,我还你。”
“多谢。”谢鸢恭恭敬敬行了个礼,转身便走,走出几步忽而停下,转头问,“尚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或许有朝一日我能帮您找到您要的那本书。”
男子似是没想到谢鸢会问他的名字,不过怔愣不过一瞬,他大大方方答道,“我单名一个渊。”
“渊……与我的名字同音,果然有缘,来日再会。”
谢鸢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后,一名黑影悄无声息地自赵渊身后浮现,递上一块洁白的手帕,“主子,要不要我去灭口?”
“不必了,”男子接过帕子细致地擦拭着指尖的血迹,淡淡开口,“我记得新科进士中,我那长公主姐姐颇为青睐的,是王家的子弟?”
“是的主子,那状元叫王景晏,书呆子一个。”
“哦?”赵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