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九死
启初更则怒斥我道:“你是什么人,不知我三兄弟感情,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我自知话说得不太在理,便不答话,默默低下头去。
队伍在一平坦开阔之处扎下营来,伸手不见五指中,燃起火把,在寒冷夜色中温暖疲倦身心,驱散狭窄黑暗。
唐愿宁、启初更仔细清点队中剩余人数,重新分配在手物资,准备养足精神,来日再战。
月亮终于从团团密云中寻到归家路途,意欲显露真身,渐渐靠近地面,清辉柔光洒在人世,也洒在距离无几的唐愿宁和林思悠身上。
唐愿宁席地而坐,装作伸展疲惫肩胛,实则趁机偷偷撇了她几眼,欣赏她困意浮现的精致脸庞。
“她不发脾气时,还真是可爱。”唐愿宁忍不住心中泛起这个念头,目光更是多在她脸庞上停留片刻。
为了不被她当场抓住,他眼珠转得飞快,来回几次搞得都有些晕眩。
他心中暗忖:“总比被发现,劈头盖脸一顿斥责要好得多。不如试着把她容貌记在脑中,这样便不用时常去偷看。”
突然间,林思悠嗖地站起身来,张大嘴巴,万分惊恐地看着远处。
唐愿宁方才在脑海中努力镌刻她的模样,见林思悠倏然在身旁站起,也着实被吓了一跳,急忙问道:“林思悠,发生何事?”
她欲言又止,伸手朝天指过去,勉强挤出几个字:“哎,究竟何时是个尽头。为何沼泽过后,仍有高峰拦路。”
唐愿宁跟着她所指方向望去,只见月光所至,巍列千峰一览无余。众人嘈杂声消淡后,侧耳聆听,隐约有猿啼鹤唳之声,却也难与风声分辨得清楚。
借着月色定睛一看,悬崖巍巍八面,险峻四周环生,横亘在我们与北国之间的,是连绵不绝之嵯峨山峰,耸入云端,居高临下审视匍匐在凡间的蝼蚁。
我也看见远处高峰,只觉头脑顿时发涨。启初更扶着额头,不知在嘟囔着什么,趟过沼泽的兴奋感顿时被击打得无影无踪。
可能是意识到艰险局面之人越来越多,远行军伍中又传来哀怨叹息之声。
唐愿宁站起身来,大声呼喊:“我与诸位一样,未曾料到前路还有如此艰险。可沼泽能过,高山亦能过。只要团结在一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境。今夜暂且歇息,明早天亮我们便启程。”
启初更还是有些憋屈,便找林思悠牢骚了两句。“一关刚过,一关又现,真是路漫漫无穷尽。”
既然回头已无退路,眼下只能选择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林思悠也想通这个道理,对启初更说道:“难不成再从沼泽爬回去?眼下只有一条路可选,你我也不必纠结,放下担忧困惑,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也罢,唐愿宁值得信赖,如今不是踌躇进退之际。”对林思悠说完,启初更找到唐愿宁,拍拍他肩膀:“二哥,我们将性命托付于你,刀山火海尽管指路,我必将追随。”
唐愿宁闻言,紧紧挽住他臂膀,眼中隐约含泪,坚毅说道:“兄弟,我一定不会辜负你期望。”
随着晨曦微光,队伍整装待发,开始攀登那座巍峨山峰。山中景色固然壮丽,处处却透露着九死一生。
越往高处走,越加寒冷,手脚四肢皆难以自在行动,且空气稀薄,呼吸不畅,已有多人体力不支,从高处跌落谷底,粉身碎骨。
眼睁睁看见同伴一个个跌落,唐愿宁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不回头看,继续攀爬。
突然一阵狂风嘶旋,俄尔迸发出崩山裂地的震动,大片存积了千百年积雪顷刻而下,众人背包上干粮全部卷入其中,不少人来不及躲避,不幸丧命于此。
历经千难万险,队伍终攀至巅峰,其间辛苦,非常人所能想象。于巅峰之上,狂风怒号,寒气逼人,众人皆疲态尽显。然则,巅峰之后,更有下行路途,险阻重重,不可小觑。
不幸的是,雪崩骤至,犹如天崩地裂,将众人辛苦携带干粮尽皆掩埋,不复得见。此时此刻,众人面临饥饿之苦,困境堪忧。
于是,无奈之下,众人只能闭目回忆那些已故之同伴,以哀痛之心,寻其残躯为食。此情此景,令人心酸。然而,生活所迫,别无他法。
有不忍者,心痛如绞,犹豫再三,终决定以自身之肉为食。他们忍痛割下小块肉来,寻得避风之地,燃起篝火,烤熟后裹腹。其间的痛苦与无奈,非常人所能忍受。
眼见启初更形容枯槁,骨立如柴,面色黧黑,双目深陷,犹如鬼魅。唇干舌燥,舌上无津,呼吸急促,声若游丝,显见生命之火已近熄灭。
他四肢无力,手足颤抖,稍一动弹,便觉天旋地转,几欲昏厥。我狠下心来,将自己右耳剁下,斩去三指,忍住疼痛,喂与他食,终是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启初更醒后,肃然起敬,神色庄重对我说道:“幸得你相救,方得保全性命。此恩此德,永不敢忘。”说罢,深深一揖,以表敬意。
我鲜血被冻住,几乎昏厥过去,说道:“我救人于危难,不求回报,你我皆是兄弟。换做我濒死,你也会如此救我。”
他搀扶起我身子,与我击掌为誓,结为生死之交。
天可怜见,不知经过多少时日,翻越了数万里险峻山脉,历尽千辛万苦。近日,远方隐隐透出一片生机勃勃景象,令人心驰神往。
这里太阳依然炽热如火,可是却没了南国撕心裂肺般压抑。广阔无垠草原上,久违绿意如茵,娇艳欲滴,洗涤曾经尽是破败的一双双眼眸。
如玉碧蓝苍穹,携带千形百状白云,似是浩淼瀚海中风帆;身旁流过潋滟清波,将一路尘埃困苦冲刷殆尽;沁人心脾之气息,让久旱希冀甘霖的肺腑重获新生;和煦绵软春风,使粗糙皲裂皮肤如沐瑶池。
活脱脱另一个世界,与之前截然不同。
唐愿宁意识到,我们已离开南国,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北国。他环顾四周,目光充满好奇与期待,内心感叹不已。同行者亦皆喜气洋洋,充满生机。
启初更深吸一口气,张开臂膀,耐不住心性,扯起嗓子大声呼喊。开始只是发泄式啊啊大叫,后来演变成颇具节奏的小曲。
唐愿宁怕行踪败露,急忙伸出手来,捂住他嘴巴。
启初更兴致未尽,奋力挣脱,蹦跳跑开,手臂不停挥舞,继续引吭高歌。我在旁见到,捂着肚子哈哈笑出声来。
历经生死,劫后余生般释然,身上千斤重担瞬间释放,神智说不出的轻松惬意。队伍诸人再也无法抑制辛酸苦楚,紧跟着我发出阵阵欢呼,应声唱起歌来。
眼前之景,虽令众人忘却饥饿,然欢喜过后,仍不能忘记此行重任。
唐愿宁吩咐道:“我等虽已踏足北国,然而此行仅迈出第一步。接下来任务同样艰巨。启初更,你带十人去四周探查,确保此处安全;林思悠,吴海,你各带十人去搜寻食物,让兄弟们不要再忍饥挨饿;我带五人,往更深处走,寻觅适合隐蔽之地;剩余之人于此地安营歇息。”
众人应声而动,各自领命而行。
无消良久,我与林思悠便率队扛着肉满载而归。对南国之人,地上野草都可为食,而山鸡野兔,更是生平未曾品尝的饕餮佳肴。
大家纷纷燃起篝火,借着老一辈口耳相传经验,将野兔、山鸡用树枝串起,围火旋转,火烤在表皮上,烧出之油摇摇欲滴,不少人都抿起嘴唇,饱足精神,同时瞥向身旁之人,准备在这场大快朵颐战争中拔得头筹。
此处人烟稀少,启初更也顺利勘察完毕,在关键几处留下岗哨,以保诸人无忧。
毕竟队伍尚有数百人,如此大规模聚集,若有人途径,很难不引起瞩目。清扫四周完毕后,他也回归到大部队中来,品尝着为他专门留下的肴馐。
然而,唐愿宁则无福消受这顿美食,他与几位体格健壮强将,向东深入腹地之中,经过一天一夜路途,终于发现有一处崇山峻岭,杀气逼人,浑身散发出可骇阴怖,似与世隔绝。
唐愿宁亲自与两人攀上山峰,剩下三人几于山腰、山脚处防风巡逻,整整三天三夜,未发现半点活人踪影。唐愿宁大喜,遂决定将此处作为驻扎隐匿之地。
他与几人原路返回,向队伍传达了此消息。启初更不解,问道:“若是如此佳地,为何人迹罕至?”
林思悠笑了笑,说道:“怕是北国人习惯了山川秀丽之处,此等寒气阴冷山岭,于他们而言如同噩梦,唯恐避之而不及。却不知此等地方,对我们南国民众,已堪称绝佳之地了。”
唐愿宁颔首赞同道:“林思悠所言极是。我与几位兄弟观察多日,并未发现有人途径。且山上树木繁茂,最是适合藏匿躲避。若在视野宽广之处,必将难以掩人耳目。为防不测,我们分成五队行进,我先开路,吴海断后,林思悠你在中间协调。”
“好!”众人精神抖擞,体力充沛,甚至比从南国出发之日更显昂扬。刚一说罢,队伍便开始行动起来,迅速分成五队,前后排列,依照计划行事。
前往山上驻扎计划进行得异常顺利,不消两天,全部南国军士已经在山中落脚。山上虽然阴冷,但林草茂盛,水源充沛,野兽飞禽众多,食物来源倒也不缺。
队伍安定之后,林思悠忧心忡忡地道:“不知姜望林是否也已来到了北国。”
唐愿宁宽慰道:“但愿如此,他久无音讯,若尚在人间,必然已隐匿于暗处,静待出手时机。若能与他顺利汇合,大事可成矣。”
其后,众人谋定而动,各遣机智聪敏队员,分赴东西南北四方进行细致探查。我们悄然潜入各地,混迹于当地百姓之中,同吃同住,深入体验其生活。我们习其言语,食其饭食,观其风俗,察其行止,以更全面地了解当地民情。
山上留守众人亦不敢懈怠,专心致志打造营地,筹措食粮,确保后续行动无后顾之忧。唐愿宁、启初更、我、林思悠四人依约,各自动身,分赴不同方向展开行动。
我们约定一个月后在山顶汇合,共享所得信息,共商后续计策。
于北国之日,温暖如春,舒适宜人。时光犹如白驹过隙,瞬息即逝,倏忽不见其踪影。
我自知话说得不太在理,便不答话,默默低下头去。
队伍在一平坦开阔之处扎下营来,伸手不见五指中,燃起火把,在寒冷夜色中温暖疲倦身心,驱散狭窄黑暗。
唐愿宁、启初更仔细清点队中剩余人数,重新分配在手物资,准备养足精神,来日再战。
月亮终于从团团密云中寻到归家路途,意欲显露真身,渐渐靠近地面,清辉柔光洒在人世,也洒在距离无几的唐愿宁和林思悠身上。
唐愿宁席地而坐,装作伸展疲惫肩胛,实则趁机偷偷撇了她几眼,欣赏她困意浮现的精致脸庞。
“她不发脾气时,还真是可爱。”唐愿宁忍不住心中泛起这个念头,目光更是多在她脸庞上停留片刻。
为了不被她当场抓住,他眼珠转得飞快,来回几次搞得都有些晕眩。
他心中暗忖:“总比被发现,劈头盖脸一顿斥责要好得多。不如试着把她容貌记在脑中,这样便不用时常去偷看。”
突然间,林思悠嗖地站起身来,张大嘴巴,万分惊恐地看着远处。
唐愿宁方才在脑海中努力镌刻她的模样,见林思悠倏然在身旁站起,也着实被吓了一跳,急忙问道:“林思悠,发生何事?”
她欲言又止,伸手朝天指过去,勉强挤出几个字:“哎,究竟何时是个尽头。为何沼泽过后,仍有高峰拦路。”
唐愿宁跟着她所指方向望去,只见月光所至,巍列千峰一览无余。众人嘈杂声消淡后,侧耳聆听,隐约有猿啼鹤唳之声,却也难与风声分辨得清楚。
借着月色定睛一看,悬崖巍巍八面,险峻四周环生,横亘在我们与北国之间的,是连绵不绝之嵯峨山峰,耸入云端,居高临下审视匍匐在凡间的蝼蚁。
我也看见远处高峰,只觉头脑顿时发涨。启初更扶着额头,不知在嘟囔着什么,趟过沼泽的兴奋感顿时被击打得无影无踪。
可能是意识到艰险局面之人越来越多,远行军伍中又传来哀怨叹息之声。
唐愿宁站起身来,大声呼喊:“我与诸位一样,未曾料到前路还有如此艰险。可沼泽能过,高山亦能过。只要团结在一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境。今夜暂且歇息,明早天亮我们便启程。”
启初更还是有些憋屈,便找林思悠牢骚了两句。“一关刚过,一关又现,真是路漫漫无穷尽。”
既然回头已无退路,眼下只能选择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林思悠也想通这个道理,对启初更说道:“难不成再从沼泽爬回去?眼下只有一条路可选,你我也不必纠结,放下担忧困惑,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也罢,唐愿宁值得信赖,如今不是踌躇进退之际。”对林思悠说完,启初更找到唐愿宁,拍拍他肩膀:“二哥,我们将性命托付于你,刀山火海尽管指路,我必将追随。”
唐愿宁闻言,紧紧挽住他臂膀,眼中隐约含泪,坚毅说道:“兄弟,我一定不会辜负你期望。”
随着晨曦微光,队伍整装待发,开始攀登那座巍峨山峰。山中景色固然壮丽,处处却透露着九死一生。
越往高处走,越加寒冷,手脚四肢皆难以自在行动,且空气稀薄,呼吸不畅,已有多人体力不支,从高处跌落谷底,粉身碎骨。
眼睁睁看见同伴一个个跌落,唐愿宁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不回头看,继续攀爬。
突然一阵狂风嘶旋,俄尔迸发出崩山裂地的震动,大片存积了千百年积雪顷刻而下,众人背包上干粮全部卷入其中,不少人来不及躲避,不幸丧命于此。
历经千难万险,队伍终攀至巅峰,其间辛苦,非常人所能想象。于巅峰之上,狂风怒号,寒气逼人,众人皆疲态尽显。然则,巅峰之后,更有下行路途,险阻重重,不可小觑。
不幸的是,雪崩骤至,犹如天崩地裂,将众人辛苦携带干粮尽皆掩埋,不复得见。此时此刻,众人面临饥饿之苦,困境堪忧。
于是,无奈之下,众人只能闭目回忆那些已故之同伴,以哀痛之心,寻其残躯为食。此情此景,令人心酸。然而,生活所迫,别无他法。
有不忍者,心痛如绞,犹豫再三,终决定以自身之肉为食。他们忍痛割下小块肉来,寻得避风之地,燃起篝火,烤熟后裹腹。其间的痛苦与无奈,非常人所能忍受。
眼见启初更形容枯槁,骨立如柴,面色黧黑,双目深陷,犹如鬼魅。唇干舌燥,舌上无津,呼吸急促,声若游丝,显见生命之火已近熄灭。
他四肢无力,手足颤抖,稍一动弹,便觉天旋地转,几欲昏厥。我狠下心来,将自己右耳剁下,斩去三指,忍住疼痛,喂与他食,终是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启初更醒后,肃然起敬,神色庄重对我说道:“幸得你相救,方得保全性命。此恩此德,永不敢忘。”说罢,深深一揖,以表敬意。
我鲜血被冻住,几乎昏厥过去,说道:“我救人于危难,不求回报,你我皆是兄弟。换做我濒死,你也会如此救我。”
他搀扶起我身子,与我击掌为誓,结为生死之交。
天可怜见,不知经过多少时日,翻越了数万里险峻山脉,历尽千辛万苦。近日,远方隐隐透出一片生机勃勃景象,令人心驰神往。
这里太阳依然炽热如火,可是却没了南国撕心裂肺般压抑。广阔无垠草原上,久违绿意如茵,娇艳欲滴,洗涤曾经尽是破败的一双双眼眸。
如玉碧蓝苍穹,携带千形百状白云,似是浩淼瀚海中风帆;身旁流过潋滟清波,将一路尘埃困苦冲刷殆尽;沁人心脾之气息,让久旱希冀甘霖的肺腑重获新生;和煦绵软春风,使粗糙皲裂皮肤如沐瑶池。
活脱脱另一个世界,与之前截然不同。
唐愿宁意识到,我们已离开南国,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北国。他环顾四周,目光充满好奇与期待,内心感叹不已。同行者亦皆喜气洋洋,充满生机。
启初更深吸一口气,张开臂膀,耐不住心性,扯起嗓子大声呼喊。开始只是发泄式啊啊大叫,后来演变成颇具节奏的小曲。
唐愿宁怕行踪败露,急忙伸出手来,捂住他嘴巴。
启初更兴致未尽,奋力挣脱,蹦跳跑开,手臂不停挥舞,继续引吭高歌。我在旁见到,捂着肚子哈哈笑出声来。
历经生死,劫后余生般释然,身上千斤重担瞬间释放,神智说不出的轻松惬意。队伍诸人再也无法抑制辛酸苦楚,紧跟着我发出阵阵欢呼,应声唱起歌来。
眼前之景,虽令众人忘却饥饿,然欢喜过后,仍不能忘记此行重任。
唐愿宁吩咐道:“我等虽已踏足北国,然而此行仅迈出第一步。接下来任务同样艰巨。启初更,你带十人去四周探查,确保此处安全;林思悠,吴海,你各带十人去搜寻食物,让兄弟们不要再忍饥挨饿;我带五人,往更深处走,寻觅适合隐蔽之地;剩余之人于此地安营歇息。”
众人应声而动,各自领命而行。
无消良久,我与林思悠便率队扛着肉满载而归。对南国之人,地上野草都可为食,而山鸡野兔,更是生平未曾品尝的饕餮佳肴。
大家纷纷燃起篝火,借着老一辈口耳相传经验,将野兔、山鸡用树枝串起,围火旋转,火烤在表皮上,烧出之油摇摇欲滴,不少人都抿起嘴唇,饱足精神,同时瞥向身旁之人,准备在这场大快朵颐战争中拔得头筹。
此处人烟稀少,启初更也顺利勘察完毕,在关键几处留下岗哨,以保诸人无忧。
毕竟队伍尚有数百人,如此大规模聚集,若有人途径,很难不引起瞩目。清扫四周完毕后,他也回归到大部队中来,品尝着为他专门留下的肴馐。
然而,唐愿宁则无福消受这顿美食,他与几位体格健壮强将,向东深入腹地之中,经过一天一夜路途,终于发现有一处崇山峻岭,杀气逼人,浑身散发出可骇阴怖,似与世隔绝。
唐愿宁亲自与两人攀上山峰,剩下三人几于山腰、山脚处防风巡逻,整整三天三夜,未发现半点活人踪影。唐愿宁大喜,遂决定将此处作为驻扎隐匿之地。
他与几人原路返回,向队伍传达了此消息。启初更不解,问道:“若是如此佳地,为何人迹罕至?”
林思悠笑了笑,说道:“怕是北国人习惯了山川秀丽之处,此等寒气阴冷山岭,于他们而言如同噩梦,唯恐避之而不及。却不知此等地方,对我们南国民众,已堪称绝佳之地了。”
唐愿宁颔首赞同道:“林思悠所言极是。我与几位兄弟观察多日,并未发现有人途径。且山上树木繁茂,最是适合藏匿躲避。若在视野宽广之处,必将难以掩人耳目。为防不测,我们分成五队行进,我先开路,吴海断后,林思悠你在中间协调。”
“好!”众人精神抖擞,体力充沛,甚至比从南国出发之日更显昂扬。刚一说罢,队伍便开始行动起来,迅速分成五队,前后排列,依照计划行事。
前往山上驻扎计划进行得异常顺利,不消两天,全部南国军士已经在山中落脚。山上虽然阴冷,但林草茂盛,水源充沛,野兽飞禽众多,食物来源倒也不缺。
队伍安定之后,林思悠忧心忡忡地道:“不知姜望林是否也已来到了北国。”
唐愿宁宽慰道:“但愿如此,他久无音讯,若尚在人间,必然已隐匿于暗处,静待出手时机。若能与他顺利汇合,大事可成矣。”
其后,众人谋定而动,各遣机智聪敏队员,分赴东西南北四方进行细致探查。我们悄然潜入各地,混迹于当地百姓之中,同吃同住,深入体验其生活。我们习其言语,食其饭食,观其风俗,察其行止,以更全面地了解当地民情。
山上留守众人亦不敢懈怠,专心致志打造营地,筹措食粮,确保后续行动无后顾之忧。唐愿宁、启初更、我、林思悠四人依约,各自动身,分赴不同方向展开行动。
我们约定一个月后在山顶汇合,共享所得信息,共商后续计策。
于北国之日,温暖如春,舒适宜人。时光犹如白驹过隙,瞬息即逝,倏忽不见其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