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暗室
蓝巧芽冷然道:“不错,是来索命的。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我今日便要你血债血偿!”
“你……你是如何得知此事?”李琛结结巴巴问道。
蓝巧芽没有回答,反而单臂伸直,将画像缓缓展开。
李琛哀求道:“求求你,我当年也是受人逼迫,身不由己啊!”
蓝巧芽说道:“你是受谁逼迫?从实招来!”
李琛迟疑片刻,面露难色,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心中似是激烈挣扎。他抬起头,眼神游移不定,口中含糊不清地说道:“是…是…”
见他仍犹豫不决,不愿透露更多,蓝巧芽只得将刀锋又稍稍往里压了压。
李琛脖颈上,已经隐隐有鲜血渗出。他难忍疼痛,这才勉强开口道:“神树在上,我也并不清楚具体是何人,当日他们如同你一般,身着黑衣,面孔隐藏,让人无法看清。几人手持利刃,威胁我妻儿,我只能屈服。”
他声音有些颤抖,仿佛还沉浸在那日恐惧之中。
他接着道:“虽然我按照他们指示行事,但也只是在店中展示而已,并未真正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似乎在向蓝巧芽诉说他的无辜与苦衷。
蓝巧芽凝视着李琛,见他跪倒在地,不住磕头求饶,不禁泛起一丝厌烦。她柳眉微皱,正色问道:“那几人从何而来,你是否知道?”
李琛闻言,身体一颤,连连摇头道:“女侠,我是真不知晓,他们来自我家后院,趁夜而来,蒙面遮颜,我只能听得到声音,却看不见面容。你放过我吧!”
他双手紧紧抓住蓝巧芽衣角,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蓝巧芽假装不信,拿起刀便划过去,只见李琛默默闭上眼,仿佛是要接受此命运。她便停下来,问道:“你好好想想,那几人有什么特征没有。”
李琛绞尽脑汁,回想了一番,终于道:“我隐约听到那些黑衣人提到,他们所居之处雾气弥漫,而且身上带有垃圾的污浊气息和腐烂味道,那种气味确实令人难以忍受。”
蓝巧芽反复琢磨着李琛之言。她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地方,却未曾听说过大桢国境内有如此阴湿、污浊之处。于是她眼神严厉地问道:“你可知道,大桢国上下有哪个地方是这样?你最好如实说来,若是敢有半句谎言,定不轻饶!”
李琛被她气势所慑,他急忙摆手道:“不敢,女侠!我岂敢隐瞒,确实不知何处有此景象。您若能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欺骗您啊!”
蓝巧芽见他神情紧张而又真诚,不似有诈,便稍稍放心了一些。她心中暗自琢磨,此事甚为蹊跷,看来需要亲自走一趟,探查一番。
她沉声问道:“你什么要说的吗?”
他微一沉吟,方才确信自己并未有遗漏,便说道:“女侠,实不相瞒,我所知已尽数与您道来。的确再无其它之事。”
蓝巧芽冷然一笑,道声:“好”,随后将利刃猛然横于李琛脖颈之间,用力一划。
李琛大惊失色,尚未来得及呼救,那刀锋已然划破肌肤,鲜血喷涌而出。他顿时毙命,魂归九泉。
蓝巧芽口中冷哼一声,瞥了一眼李琛尸身,沉声道:“你也是害我父母的帮凶,脱不了干系。”
言毕,她转身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
思来想去,大桢国如此破旧之地,若非牢狱,便是雾村,亦或是层峦山。
可牢狱之中并无雾气,层峦山上未有人烟,大桢国版图上,还真有一处地方完全符合李琛所描述景象,那便是雾村。
整个村庄被浓雾笼罩,几与世隔绝,又地处偏远,久而久之便被遗忘。
于是,她决意离开东坤,跋山涉水,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雾村。
放眼望去,但见雾气弥漫,苍茫无际。踏入雾中,但觉土地泥泞,寸步难行。破旧房屋处处可见,垃圾堆积如山,掩鼻而行,气味甚难闻。
她寻觅良久,终于在雾村找到一处出租房屋。此房屋简陋不堪,仅能勉强蔽体,却也成了临时栖身之所。
她盘桓于此,日夜探寻,以期找到相关线索。然而,尽管悉心查访,却仍无甚收获。
村庄之人,表面生活平平淡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起来和普通百姓无异。然而,其中却隐藏着许多鸡鸣狗盗之徒。比如有一老一少来说,专以碰瓷为生,利用他人同情心和疏忽行窃。
在雾村居住了月余,蓝巧芽始终未能寻得蛛丝马迹,心中颇为郁闷。然而,就在一日黄昏,突然有一人到来,打破了这平静如水之局。
有一人,身着青色长袍,步履从容,飘逸而行,与村中之人格格不入。
她轻捻衣袂,矫作羞涩,假装路滑,微微倾斜身躯,与他擦肩而过。动间,轻掩鼻息,唯恐泄露行踪。同时,她眼角微斜,想要将此人看个清楚。
蓝巧芽见到来者容貌,骇然不已,竟是三公之一的莫晚!
她曾在金玉城与莫晚有一面之缘。当时与宁烟共餐,席间偶遇莫晚。她垂首而坐,将面容藏于碗碟之后,不愿让人窥见。宁烟与莫晚交谈,她则乘人不备,偷偷地瞥了一眼。
宁烟见她不愿起身,便向莫晚解释道:“此女乃聋哑之人,故未能施以问候,还望您见谅。”莫晚听后,不以为意摆摆手,以示无需在意。
雾村之中,她垂眸潜行,悄无声息地尾随莫晚,只见他步履轻盈踏入一间隐秘小屋,便消失无踪。
蓝巧芽观察许久,发现莫晚行事慎微,异常警觉。每逢月黑风高之时,或喧闹嘈杂之际,方才步入那间小屋。若是有村民靠近,他便立时退避三舍,不露声色。加之远方雾气缭绕,视线受阻,众人皆难觅其踪。
她花了好长时间,终于在莫晚所入木屋附近,找到一间空无一人帐篷,正是绝佳监视地点,还可挡风御寒。
她偷偷在帐篷之上,用刀划出一个洞来,透过缝隙,监视着莫晚行动。
然则,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有几次,她的行藏几乎要被暴露。那时,数人凶神恶煞般闯入帐篷,掀翻箩筐,捣乱玉案,似乎在寻找什么重要物件。
蓝巧芽心有余悸,藏身在帐篷幽暗角落,屏息凝神,尽量避免那几人搜寻。她如履薄冰,紧张万分,只希望上天保佑,不要让她被发现。
那几人在屋子中忙碌一阵,却一无所获。最后,似乎放弃了搜寻,步履沉重,嘴中骂骂咧咧,显得十分气愤。好巧不巧,她发现这几人也踏入附近那座神秘屋子之中。
而后,过了几日,不知是消息传开还是怎地,乡民们如狼似虎涌进帐篷,开始疯狂地抢夺财物。一时间,帐篷内乱糟糟,狼藉遍地,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其中有一老一少,凭借着矫健身手和旺盛精力,成为抢夺最厉害的二人。
等这场风波过去,一地狼藉后,再也没什么人来到这帐篷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趁此机会,蓝巧芽又回到此处,继续对身旁屋子进行监视。
一日,蓝巧芽闻听几人离去之声,心生侥幸,随即叩门而入。但见一小女孩独立其中,四顾之下,但觉空间逼仄,无藏身之处。
她扫视四周,屋内陈设简陋,仅有几件家具,显然,此间狭小,不可能容纳那许多人。于是她断定内里必有暗室。
蓝巧芽表面上平静如水,内心却是波涛汹涌,对小女孩笑道:“真是不好意思,我走错门了。”说罢,她便转身离去。
小女孩一脸茫然地看着她离开,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蓝巧芽深知自己不能再去扣门,否则会被怀疑。已经没有再次尝试余地,只有一次机会,必须成功。
她躺在出租屋内光秃秃木板床上,心思始终未曾离开那座屋子。思前想后,地道乃是唯一办法。
于是,她掀起被褥,蹬得下床,飞奔至兽骨帐篷处,开始执行计划。
她寻得一铁铲,从帐篷边缘开始,向下挖去。时至深夜,众人皆已沉睡,仅有四下虫鸣和风吹草动之声。
土质有时湿滑,松软,有时又硬如岩石。她用尽全力去挖,铁铲在泥土中发出“嘣嘣”声音。她双手磨破了皮,血迹斑斑,但依然毫不退缩,只是用衣袖轻轻擦拭,继续向下挖去。
阴雨连绵之时更加难熬,大地泥泞不堪,挖掘进度愈发缓慢。然而,每逢雨声嘈杂,她皆能巧妙掩饰其动作,不让人察觉。有时遇到硬石,她便一点点地凿开,石屑和尘土落在身上,却并不在意。
然而,最险之事,则是被人察觉。一日深夜,正挖掘时,忽然有人经过,听到异动声,急速奔向兽骨帐篷。她立刻藏了起来,用杂物将洞口掩盖得严严实实。
蓝巧芽呼吸急促,心中惴惴不安。幸运的是,那人只是看了一眼,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便离开了。她长长地松了口气,继续去挖。
终于有一日,地道完全挖成,恰巧通在暗室木板之下。她细心挪动地道位置,将其移至最角落处,以确保万无一失,不被他人所发现。
工具齐备,接下来便是静候佳机的守株待兔之刻。她怀着期待心情,默默等待那一刻到来。
无论炎炎酷暑,还是凛冽寒冬,她都蜷缩在帐篷一角,通过圆孔,盯着对面。
终于有一日,那些经常出入暗室的几个人,在踏入房屋之前,便开始争吵讨论起来,言语中充满暴戾情绪,似是对某事极为不满。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让她心情愈发紧张。
她凝神静听,极力去分辨那些对话。然而,距离似乎有些远,只能听到一些模糊词语。她知道,这些人即将进入暗室,而这亦是期盼已久的绝佳机会。
不一会,莫晚竟然也出现,左右环顾确认无人之后,亦进入房间之中。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她从帐篷出发,踏入地道之内。地道内阴暗潮湿,散发着泥土芬芳。她手持火把,照亮周围环境,沿着曲折地道前行。
来到地道尽头后,她小心翼翼挪动脚步,避免发出声响,将耳朵贴在木地板上,去聆听暗室中对话。
声音颇为清楚,与面对面交谈并无区别,她心跳加速,手心也变得湿润,神经高度紧张。
“你……你是如何得知此事?”李琛结结巴巴问道。
蓝巧芽没有回答,反而单臂伸直,将画像缓缓展开。
李琛哀求道:“求求你,我当年也是受人逼迫,身不由己啊!”
蓝巧芽说道:“你是受谁逼迫?从实招来!”
李琛迟疑片刻,面露难色,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心中似是激烈挣扎。他抬起头,眼神游移不定,口中含糊不清地说道:“是…是…”
见他仍犹豫不决,不愿透露更多,蓝巧芽只得将刀锋又稍稍往里压了压。
李琛脖颈上,已经隐隐有鲜血渗出。他难忍疼痛,这才勉强开口道:“神树在上,我也并不清楚具体是何人,当日他们如同你一般,身着黑衣,面孔隐藏,让人无法看清。几人手持利刃,威胁我妻儿,我只能屈服。”
他声音有些颤抖,仿佛还沉浸在那日恐惧之中。
他接着道:“虽然我按照他们指示行事,但也只是在店中展示而已,并未真正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似乎在向蓝巧芽诉说他的无辜与苦衷。
蓝巧芽凝视着李琛,见他跪倒在地,不住磕头求饶,不禁泛起一丝厌烦。她柳眉微皱,正色问道:“那几人从何而来,你是否知道?”
李琛闻言,身体一颤,连连摇头道:“女侠,我是真不知晓,他们来自我家后院,趁夜而来,蒙面遮颜,我只能听得到声音,却看不见面容。你放过我吧!”
他双手紧紧抓住蓝巧芽衣角,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蓝巧芽假装不信,拿起刀便划过去,只见李琛默默闭上眼,仿佛是要接受此命运。她便停下来,问道:“你好好想想,那几人有什么特征没有。”
李琛绞尽脑汁,回想了一番,终于道:“我隐约听到那些黑衣人提到,他们所居之处雾气弥漫,而且身上带有垃圾的污浊气息和腐烂味道,那种气味确实令人难以忍受。”
蓝巧芽反复琢磨着李琛之言。她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地方,却未曾听说过大桢国境内有如此阴湿、污浊之处。于是她眼神严厉地问道:“你可知道,大桢国上下有哪个地方是这样?你最好如实说来,若是敢有半句谎言,定不轻饶!”
李琛被她气势所慑,他急忙摆手道:“不敢,女侠!我岂敢隐瞒,确实不知何处有此景象。您若能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欺骗您啊!”
蓝巧芽见他神情紧张而又真诚,不似有诈,便稍稍放心了一些。她心中暗自琢磨,此事甚为蹊跷,看来需要亲自走一趟,探查一番。
她沉声问道:“你什么要说的吗?”
他微一沉吟,方才确信自己并未有遗漏,便说道:“女侠,实不相瞒,我所知已尽数与您道来。的确再无其它之事。”
蓝巧芽冷然一笑,道声:“好”,随后将利刃猛然横于李琛脖颈之间,用力一划。
李琛大惊失色,尚未来得及呼救,那刀锋已然划破肌肤,鲜血喷涌而出。他顿时毙命,魂归九泉。
蓝巧芽口中冷哼一声,瞥了一眼李琛尸身,沉声道:“你也是害我父母的帮凶,脱不了干系。”
言毕,她转身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
思来想去,大桢国如此破旧之地,若非牢狱,便是雾村,亦或是层峦山。
可牢狱之中并无雾气,层峦山上未有人烟,大桢国版图上,还真有一处地方完全符合李琛所描述景象,那便是雾村。
整个村庄被浓雾笼罩,几与世隔绝,又地处偏远,久而久之便被遗忘。
于是,她决意离开东坤,跋山涉水,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雾村。
放眼望去,但见雾气弥漫,苍茫无际。踏入雾中,但觉土地泥泞,寸步难行。破旧房屋处处可见,垃圾堆积如山,掩鼻而行,气味甚难闻。
她寻觅良久,终于在雾村找到一处出租房屋。此房屋简陋不堪,仅能勉强蔽体,却也成了临时栖身之所。
她盘桓于此,日夜探寻,以期找到相关线索。然而,尽管悉心查访,却仍无甚收获。
村庄之人,表面生活平平淡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起来和普通百姓无异。然而,其中却隐藏着许多鸡鸣狗盗之徒。比如有一老一少来说,专以碰瓷为生,利用他人同情心和疏忽行窃。
在雾村居住了月余,蓝巧芽始终未能寻得蛛丝马迹,心中颇为郁闷。然而,就在一日黄昏,突然有一人到来,打破了这平静如水之局。
有一人,身着青色长袍,步履从容,飘逸而行,与村中之人格格不入。
她轻捻衣袂,矫作羞涩,假装路滑,微微倾斜身躯,与他擦肩而过。动间,轻掩鼻息,唯恐泄露行踪。同时,她眼角微斜,想要将此人看个清楚。
蓝巧芽见到来者容貌,骇然不已,竟是三公之一的莫晚!
她曾在金玉城与莫晚有一面之缘。当时与宁烟共餐,席间偶遇莫晚。她垂首而坐,将面容藏于碗碟之后,不愿让人窥见。宁烟与莫晚交谈,她则乘人不备,偷偷地瞥了一眼。
宁烟见她不愿起身,便向莫晚解释道:“此女乃聋哑之人,故未能施以问候,还望您见谅。”莫晚听后,不以为意摆摆手,以示无需在意。
雾村之中,她垂眸潜行,悄无声息地尾随莫晚,只见他步履轻盈踏入一间隐秘小屋,便消失无踪。
蓝巧芽观察许久,发现莫晚行事慎微,异常警觉。每逢月黑风高之时,或喧闹嘈杂之际,方才步入那间小屋。若是有村民靠近,他便立时退避三舍,不露声色。加之远方雾气缭绕,视线受阻,众人皆难觅其踪。
她花了好长时间,终于在莫晚所入木屋附近,找到一间空无一人帐篷,正是绝佳监视地点,还可挡风御寒。
她偷偷在帐篷之上,用刀划出一个洞来,透过缝隙,监视着莫晚行动。
然则,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有几次,她的行藏几乎要被暴露。那时,数人凶神恶煞般闯入帐篷,掀翻箩筐,捣乱玉案,似乎在寻找什么重要物件。
蓝巧芽心有余悸,藏身在帐篷幽暗角落,屏息凝神,尽量避免那几人搜寻。她如履薄冰,紧张万分,只希望上天保佑,不要让她被发现。
那几人在屋子中忙碌一阵,却一无所获。最后,似乎放弃了搜寻,步履沉重,嘴中骂骂咧咧,显得十分气愤。好巧不巧,她发现这几人也踏入附近那座神秘屋子之中。
而后,过了几日,不知是消息传开还是怎地,乡民们如狼似虎涌进帐篷,开始疯狂地抢夺财物。一时间,帐篷内乱糟糟,狼藉遍地,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其中有一老一少,凭借着矫健身手和旺盛精力,成为抢夺最厉害的二人。
等这场风波过去,一地狼藉后,再也没什么人来到这帐篷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趁此机会,蓝巧芽又回到此处,继续对身旁屋子进行监视。
一日,蓝巧芽闻听几人离去之声,心生侥幸,随即叩门而入。但见一小女孩独立其中,四顾之下,但觉空间逼仄,无藏身之处。
她扫视四周,屋内陈设简陋,仅有几件家具,显然,此间狭小,不可能容纳那许多人。于是她断定内里必有暗室。
蓝巧芽表面上平静如水,内心却是波涛汹涌,对小女孩笑道:“真是不好意思,我走错门了。”说罢,她便转身离去。
小女孩一脸茫然地看着她离开,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蓝巧芽深知自己不能再去扣门,否则会被怀疑。已经没有再次尝试余地,只有一次机会,必须成功。
她躺在出租屋内光秃秃木板床上,心思始终未曾离开那座屋子。思前想后,地道乃是唯一办法。
于是,她掀起被褥,蹬得下床,飞奔至兽骨帐篷处,开始执行计划。
她寻得一铁铲,从帐篷边缘开始,向下挖去。时至深夜,众人皆已沉睡,仅有四下虫鸣和风吹草动之声。
土质有时湿滑,松软,有时又硬如岩石。她用尽全力去挖,铁铲在泥土中发出“嘣嘣”声音。她双手磨破了皮,血迹斑斑,但依然毫不退缩,只是用衣袖轻轻擦拭,继续向下挖去。
阴雨连绵之时更加难熬,大地泥泞不堪,挖掘进度愈发缓慢。然而,每逢雨声嘈杂,她皆能巧妙掩饰其动作,不让人察觉。有时遇到硬石,她便一点点地凿开,石屑和尘土落在身上,却并不在意。
然而,最险之事,则是被人察觉。一日深夜,正挖掘时,忽然有人经过,听到异动声,急速奔向兽骨帐篷。她立刻藏了起来,用杂物将洞口掩盖得严严实实。
蓝巧芽呼吸急促,心中惴惴不安。幸运的是,那人只是看了一眼,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便离开了。她长长地松了口气,继续去挖。
终于有一日,地道完全挖成,恰巧通在暗室木板之下。她细心挪动地道位置,将其移至最角落处,以确保万无一失,不被他人所发现。
工具齐备,接下来便是静候佳机的守株待兔之刻。她怀着期待心情,默默等待那一刻到来。
无论炎炎酷暑,还是凛冽寒冬,她都蜷缩在帐篷一角,通过圆孔,盯着对面。
终于有一日,那些经常出入暗室的几个人,在踏入房屋之前,便开始争吵讨论起来,言语中充满暴戾情绪,似是对某事极为不满。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让她心情愈发紧张。
她凝神静听,极力去分辨那些对话。然而,距离似乎有些远,只能听到一些模糊词语。她知道,这些人即将进入暗室,而这亦是期盼已久的绝佳机会。
不一会,莫晚竟然也出现,左右环顾确认无人之后,亦进入房间之中。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她从帐篷出发,踏入地道之内。地道内阴暗潮湿,散发着泥土芬芳。她手持火把,照亮周围环境,沿着曲折地道前行。
来到地道尽头后,她小心翼翼挪动脚步,避免发出声响,将耳朵贴在木地板上,去聆听暗室中对话。
声音颇为清楚,与面对面交谈并无区别,她心跳加速,手心也变得湿润,神经高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