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转身对崔管家:“让张小山、齐林、多福、吉祥跟着就行了,不用安排太多人,让府上众人趁着年节松快两天。”
一行人,两辆马车,张小山、齐林各驾一辆,焦忠、曼婷、旭兴一辆车,多福、吉祥坐另一辆堆放礼物的车。
焦忠难得有和曼婷单独相处的机会,很是开心:“廖妹妹,祝你新的一年平安喜乐,心想事成!”
曼婷:“谢谢焦大哥,我也祝你新的一年平安喜乐,万事顺心!”
旭兴看焦叔叔和母亲相互祝福,也童音清脆:“旭兴也祝焦叔叔平安喜乐,多点时间放假,可以捉点狐狸送我。”
焦忠和曼婷忍俊不禁,焦忠:“好的,我放假了,去给咱们旭兴捉狐狸去。”
曼婷对旭兴说:“儿子,你已经有小鹿了,你确定你有空照顾狐狸?我听你史先生说,你太贪玩了,字都没有好好练。你自己的事都做不好,阿娘可不会同意你再养小动物的。”
旭兴见母亲拆自己的台,说自己的不乖,连连撒娇,妄图揭过这事,曼婷严肃地说:“儿子,别的事,阿娘都会疼你爱你,但学习和练武的事儿没得商量,阿娘还等着咱们旭兴学好本领保护阿娘呢!你要不要做个男子汉,自己的事自己做好?”
小孩子是很会看大人脸色的,你退一步他就得寸进尺,你严肃起来,他自然老实一些。
旭兴无精打采:“旭兴知道了,以后会好好学习的!”
焦忠没想到曼婷会突然教子,不过他也知道曼婷是为了孩子好,于是他抱起旭兴:“旭兴,焦叔叔给你说个悄悄话。”
旭兴把耳朵贴到焦忠面前,焦忠:“我们两个男子汉约定,只要你认真学习,焦叔就去给你捉狐狸去,捉比以前送给你母亲的更漂亮的狐狸。”
旭兴大喜,看了母亲一眼,又把小嘴怼到焦忠耳边:“焦叔叔,这是我们的秘密,你不要忘了哦!”
焦忠伸出手和旭兴击掌,悄悄和旭兴说:“男子汉的约定,你也不要忘了哦!”
两人达成约定,相视而笑。
马车一路颠簸,直接到了廖父、瘳母的坟前。曼婷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回来了,坟前长满了丝茅草,还有一些小树苗,焦忠、齐林、张小山帮着清理,多福、吉祥帮着把带来的祭品摆上,曼婷和旭兴整理香、烛、钱纸。
几位家仆帮着清理好后,就退到了四五丈远的地方,把空间让给少夫人和小公子,焦忠厚着脸皮没走。
曼婷让旭兴跪下,告诉他:“这是你外祖和外祖母,他们过逝的时候你还没出生,但是他们见到你一定很高兴!你给外祖、外祖母好好磕几个头,去年你还小,阿娘就没带你来,以后每年都要记得来给他们上坟。”
旭兴:“我知道了,阿娘。”
旭兴磕完头后,对着坟墓:“外祖、外祖母,我是旭兴,我来看你们了,你们是和我祖父、祖母、阿爹他们一起去玩了吗?”
曼婷摸摸儿子的头,以前大家都告诉他,祖父、祖母、父亲走了,他只懂字面意思,以为他们去别的地方了。曼婷想:再隔两年就懂了,可是又希望他晚点懂,至少在旭兴明白这些残酷的事之前,得把山匪除掉。
曼婷:“阿爹、阿娘,女儿带着你们的外孙子回来看你们了,女儿好想你们!阿爹,你心心念念要去陪阿娘,你找到她了吗?你们在那边一定要幸福哦!”曼婷边说边流下泪来,这是她最亲的人呀!
焦忠挨着曼婷跪下:“叔叔、伯母,我是焦忠,我,我,我一定会保护好曼婷和旭兴的,你们放心!”
焦忠扶起曼婷,看她眼睛都红了,很是心疼。他也早年丧父,明白思念亲人的感觉。但他现在还没有资格抱抱她,安慰她。
回到娘家,又是年节,曼婷还是得去给里长还有几位以前对她们父女多有照顾的人家拜拜年。
曼婷让张小山几人先回宅子打扫、清洁一下,带着焦忠、旭兴,拎着几盒礼物去了里长家。
里长家只有老两口和闺女在,儿子、媳妇、带着孩子去了娘家。
老两口看到曼婷上门拜年,很是高兴,关心问候了曼婷几句,又逗弄旭兴一番。
里长得知焦忠是衙门捕头,更是热情,连连让茶。焦忠没有架子,客气有礼,里长对他印象很好,两人都算是小吏,很有话聊。自曼婷带着焦忠上门,他就知道这后生跟曼婷关系匪浅,不然曼婷不会带着一个陌生人上门拜年,但看曼婷又没有特别介绍,知道这事儿还没定下,但至少是曼婷在考虑的人。
里长媳妇:“多谢曼婷还记挂我们老两口,以前,你父亲在的时候,与我家当家的最是谈得来,只可惜廖先生那么好一个人,走得那么早!”
曼婷:“是啊,我们村上,我父亲与伯父最为投契,也感谢伯父、伯母一家对我们父女的照应。”
里长媳妇:“曼婷,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家邻居乔临波家出事了,不知你和焦捕头能不能帮上一帮?”
曼婷以前就是跟着乔临波媳妇学做的饭菜。两家相邻,廖父带着一个小女孩,有些事情并不方便教导曼婷,好在乔嫂子为人热情善心,帮了廖家父女不少忙。这次回来,曼婷本就要去给他们家拜年的。
听得这话,曼婷:“我们这一片,地势高,没受多少洪灾影响啊!出什么事了?”
里长媳妇:“这也是无妄之灾啊,你乔家婶子进城卖鸡鸭,以前都没出过问题。这次被几个泼皮无赖缠上,不仅要抢东西,还对你乔家婶子动手动脚,你乔叔本来在帮别人整修房子,熟人来传消息,他赶到后和那些泼皮无赖扭打起来。人家人多势众,把他的腿打折了,人都打吐血了。他们家本来是有点底子的,但也经不住拖上一个重病患天天吃药。大夫说得用人参提气什么的,反正你乔婶子到处借钱。最可恶的是,那些泼皮无赖还不放过他们,偶尔还来他们家骚扰,村子上已经帮他们赶过两回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曼婷听得气愤:“那我们先去看看乔叔,能帮我一定会帮的。”
里长夫妇把曼婷三人送到门口,只说下次得空来家做客,曼婷:“请伯父、伯母留步,我阿爹、阿娘的坟和我们家还得请两位帮我照看着。”
里长夫妇爽快答应,又给了旭兴一个荷包,曼婷推辞不掉,让旭兴谢过后收下。
焦忠抱着旭兴走在曼婷后面,看曼婷着急的样子,安慰道:“慢慢走,田埂窄,别摔了,别着急,我们去看看情况,我和你一起想办法帮帮他们。”
曼婷心里感慨:焦忠对自己实在是好,可以说是爱屋及乌了,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说出心意?
到得乔家,曼婷看着乔婶子的样子都不敢相信:乔婶子才三十出头,是一个白静清秀的妇人,家里条件还不错,乔叔对她也好,儿女懂事听话,她以前经常笑眯眯的,比村里同龄的妇人都要年轻许多。但是现在,她头上竟然出现了白发,脸上腊黄,一脸憔悴。
乔婶先前就听得隔壁有动静,看到门口停了两辆马车,就知道是曼婷回来上坟。只是自家现在这情况,不好大年初二就上人家家里,怕人家嫌弃。没想到,曼婷处事周到,还来给自家拜年。
乔婶请几人坐下,又亲自端了开水给曼婷和焦忠,很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乔婶子想:家里现在条件实在不好,没有茶叶和红糖,也没有糕点果子可以待客,特别是旭兴第一次上门,连个压岁钱也给不起。很是不好意思。
曼婷不方便去看乔叔,焦忠代她去看了看,曼婷:“乔婶,你家出了这事,你怎么不跟我送个信呢?”
乔婶红着眼:“我们平时没有经常进城,待你公婆、夫君的事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和你乔叔才知道你家出了事。你乔叔还说等雨停了,让我来看看你。等我们来的时候,你们家宅子没人,酒楼也关了,我们也不知道你去了哪里。我们想着你遇到事情我们都没来帮上忙,知道你现在也不容易,怎么好再去给你添麻烦。”
曼婷:“你和乔叔就像是我亲叔叔、婶婶一般,我小的时候好多东西都是你们教我的,你们家遇到事,我怎能不帮忙。你说说具体情况吧,这位焦忠,是衙门的捕头,我们一起想办法治好乔叔,讨回公道。”
乔婶还没开口,乔家大儿子乔成、小儿子乔胜和女儿乔秀已经向焦忠和曼婷跪下:“焦捕头,廖姐姐,我父亲、母亲实在委曲,谢谢你们愿意帮忙,如果能救我父亲一命,我们兄妹愿当牛做马报答你们。”
焦忠、曼婷急忙扶起三兄妹,乔婶:“本来家里的鸡鸭早应该卖了,但遇到瘟疫封城,我们舍不得吃,就一直喂着生点蛋。那天,你乔叔要进城帮人干活,就帮我把鸡鸭弄到街上就走了,我们想着趁大家备年货,也能卖得上价。我也独自卖过好多次东西,以前都没事,不知那天怎的就来了那些杀才。”
曼婷:“那乔成怎么没跟你一起去?”
乔成今年都十五了,按理说是帮得上忙的了。
一行人,两辆马车,张小山、齐林各驾一辆,焦忠、曼婷、旭兴一辆车,多福、吉祥坐另一辆堆放礼物的车。
焦忠难得有和曼婷单独相处的机会,很是开心:“廖妹妹,祝你新的一年平安喜乐,心想事成!”
曼婷:“谢谢焦大哥,我也祝你新的一年平安喜乐,万事顺心!”
旭兴看焦叔叔和母亲相互祝福,也童音清脆:“旭兴也祝焦叔叔平安喜乐,多点时间放假,可以捉点狐狸送我。”
焦忠和曼婷忍俊不禁,焦忠:“好的,我放假了,去给咱们旭兴捉狐狸去。”
曼婷对旭兴说:“儿子,你已经有小鹿了,你确定你有空照顾狐狸?我听你史先生说,你太贪玩了,字都没有好好练。你自己的事都做不好,阿娘可不会同意你再养小动物的。”
旭兴见母亲拆自己的台,说自己的不乖,连连撒娇,妄图揭过这事,曼婷严肃地说:“儿子,别的事,阿娘都会疼你爱你,但学习和练武的事儿没得商量,阿娘还等着咱们旭兴学好本领保护阿娘呢!你要不要做个男子汉,自己的事自己做好?”
小孩子是很会看大人脸色的,你退一步他就得寸进尺,你严肃起来,他自然老实一些。
旭兴无精打采:“旭兴知道了,以后会好好学习的!”
焦忠没想到曼婷会突然教子,不过他也知道曼婷是为了孩子好,于是他抱起旭兴:“旭兴,焦叔叔给你说个悄悄话。”
旭兴把耳朵贴到焦忠面前,焦忠:“我们两个男子汉约定,只要你认真学习,焦叔就去给你捉狐狸去,捉比以前送给你母亲的更漂亮的狐狸。”
旭兴大喜,看了母亲一眼,又把小嘴怼到焦忠耳边:“焦叔叔,这是我们的秘密,你不要忘了哦!”
焦忠伸出手和旭兴击掌,悄悄和旭兴说:“男子汉的约定,你也不要忘了哦!”
两人达成约定,相视而笑。
马车一路颠簸,直接到了廖父、瘳母的坟前。曼婷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回来了,坟前长满了丝茅草,还有一些小树苗,焦忠、齐林、张小山帮着清理,多福、吉祥帮着把带来的祭品摆上,曼婷和旭兴整理香、烛、钱纸。
几位家仆帮着清理好后,就退到了四五丈远的地方,把空间让给少夫人和小公子,焦忠厚着脸皮没走。
曼婷让旭兴跪下,告诉他:“这是你外祖和外祖母,他们过逝的时候你还没出生,但是他们见到你一定很高兴!你给外祖、外祖母好好磕几个头,去年你还小,阿娘就没带你来,以后每年都要记得来给他们上坟。”
旭兴:“我知道了,阿娘。”
旭兴磕完头后,对着坟墓:“外祖、外祖母,我是旭兴,我来看你们了,你们是和我祖父、祖母、阿爹他们一起去玩了吗?”
曼婷摸摸儿子的头,以前大家都告诉他,祖父、祖母、父亲走了,他只懂字面意思,以为他们去别的地方了。曼婷想:再隔两年就懂了,可是又希望他晚点懂,至少在旭兴明白这些残酷的事之前,得把山匪除掉。
曼婷:“阿爹、阿娘,女儿带着你们的外孙子回来看你们了,女儿好想你们!阿爹,你心心念念要去陪阿娘,你找到她了吗?你们在那边一定要幸福哦!”曼婷边说边流下泪来,这是她最亲的人呀!
焦忠挨着曼婷跪下:“叔叔、伯母,我是焦忠,我,我,我一定会保护好曼婷和旭兴的,你们放心!”
焦忠扶起曼婷,看她眼睛都红了,很是心疼。他也早年丧父,明白思念亲人的感觉。但他现在还没有资格抱抱她,安慰她。
回到娘家,又是年节,曼婷还是得去给里长还有几位以前对她们父女多有照顾的人家拜拜年。
曼婷让张小山几人先回宅子打扫、清洁一下,带着焦忠、旭兴,拎着几盒礼物去了里长家。
里长家只有老两口和闺女在,儿子、媳妇、带着孩子去了娘家。
老两口看到曼婷上门拜年,很是高兴,关心问候了曼婷几句,又逗弄旭兴一番。
里长得知焦忠是衙门捕头,更是热情,连连让茶。焦忠没有架子,客气有礼,里长对他印象很好,两人都算是小吏,很有话聊。自曼婷带着焦忠上门,他就知道这后生跟曼婷关系匪浅,不然曼婷不会带着一个陌生人上门拜年,但看曼婷又没有特别介绍,知道这事儿还没定下,但至少是曼婷在考虑的人。
里长媳妇:“多谢曼婷还记挂我们老两口,以前,你父亲在的时候,与我家当家的最是谈得来,只可惜廖先生那么好一个人,走得那么早!”
曼婷:“是啊,我们村上,我父亲与伯父最为投契,也感谢伯父、伯母一家对我们父女的照应。”
里长媳妇:“曼婷,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家邻居乔临波家出事了,不知你和焦捕头能不能帮上一帮?”
曼婷以前就是跟着乔临波媳妇学做的饭菜。两家相邻,廖父带着一个小女孩,有些事情并不方便教导曼婷,好在乔嫂子为人热情善心,帮了廖家父女不少忙。这次回来,曼婷本就要去给他们家拜年的。
听得这话,曼婷:“我们这一片,地势高,没受多少洪灾影响啊!出什么事了?”
里长媳妇:“这也是无妄之灾啊,你乔家婶子进城卖鸡鸭,以前都没出过问题。这次被几个泼皮无赖缠上,不仅要抢东西,还对你乔家婶子动手动脚,你乔叔本来在帮别人整修房子,熟人来传消息,他赶到后和那些泼皮无赖扭打起来。人家人多势众,把他的腿打折了,人都打吐血了。他们家本来是有点底子的,但也经不住拖上一个重病患天天吃药。大夫说得用人参提气什么的,反正你乔婶子到处借钱。最可恶的是,那些泼皮无赖还不放过他们,偶尔还来他们家骚扰,村子上已经帮他们赶过两回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曼婷听得气愤:“那我们先去看看乔叔,能帮我一定会帮的。”
里长夫妇把曼婷三人送到门口,只说下次得空来家做客,曼婷:“请伯父、伯母留步,我阿爹、阿娘的坟和我们家还得请两位帮我照看着。”
里长夫妇爽快答应,又给了旭兴一个荷包,曼婷推辞不掉,让旭兴谢过后收下。
焦忠抱着旭兴走在曼婷后面,看曼婷着急的样子,安慰道:“慢慢走,田埂窄,别摔了,别着急,我们去看看情况,我和你一起想办法帮帮他们。”
曼婷心里感慨:焦忠对自己实在是好,可以说是爱屋及乌了,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说出心意?
到得乔家,曼婷看着乔婶子的样子都不敢相信:乔婶子才三十出头,是一个白静清秀的妇人,家里条件还不错,乔叔对她也好,儿女懂事听话,她以前经常笑眯眯的,比村里同龄的妇人都要年轻许多。但是现在,她头上竟然出现了白发,脸上腊黄,一脸憔悴。
乔婶先前就听得隔壁有动静,看到门口停了两辆马车,就知道是曼婷回来上坟。只是自家现在这情况,不好大年初二就上人家家里,怕人家嫌弃。没想到,曼婷处事周到,还来给自家拜年。
乔婶请几人坐下,又亲自端了开水给曼婷和焦忠,很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乔婶子想:家里现在条件实在不好,没有茶叶和红糖,也没有糕点果子可以待客,特别是旭兴第一次上门,连个压岁钱也给不起。很是不好意思。
曼婷不方便去看乔叔,焦忠代她去看了看,曼婷:“乔婶,你家出了这事,你怎么不跟我送个信呢?”
乔婶红着眼:“我们平时没有经常进城,待你公婆、夫君的事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和你乔叔才知道你家出了事。你乔叔还说等雨停了,让我来看看你。等我们来的时候,你们家宅子没人,酒楼也关了,我们也不知道你去了哪里。我们想着你遇到事情我们都没来帮上忙,知道你现在也不容易,怎么好再去给你添麻烦。”
曼婷:“你和乔叔就像是我亲叔叔、婶婶一般,我小的时候好多东西都是你们教我的,你们家遇到事,我怎能不帮忙。你说说具体情况吧,这位焦忠,是衙门的捕头,我们一起想办法治好乔叔,讨回公道。”
乔婶还没开口,乔家大儿子乔成、小儿子乔胜和女儿乔秀已经向焦忠和曼婷跪下:“焦捕头,廖姐姐,我父亲、母亲实在委曲,谢谢你们愿意帮忙,如果能救我父亲一命,我们兄妹愿当牛做马报答你们。”
焦忠、曼婷急忙扶起三兄妹,乔婶:“本来家里的鸡鸭早应该卖了,但遇到瘟疫封城,我们舍不得吃,就一直喂着生点蛋。那天,你乔叔要进城帮人干活,就帮我把鸡鸭弄到街上就走了,我们想着趁大家备年货,也能卖得上价。我也独自卖过好多次东西,以前都没事,不知那天怎的就来了那些杀才。”
曼婷:“那乔成怎么没跟你一起去?”
乔成今年都十五了,按理说是帮得上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