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外五百里,梁平县内一派热闹。
锣鼓喧天,城门大开,迎定北军借道还京。
我朝兵弱,北夷长年侵扰,近年边关屡屡失守,今年二月好不容易打了个胜仗,百姓们无不欢欣雀跃,梁平县城门处一早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县丞一边使人清开道路,在城门处留下空地,一边理理乌帽,拍拍官服,预备着在燕大将军跟前留个好印象。
不消片刻,一个衙役奔入城门,大喊:“大人,来了!”
所有人都支着脖子使劲瞅,先是整齐划一的铁蹄声震耳如雷,官道上腾起遮天烟尘,接着,鲜红的旌旗自道路尽头跃出,于长风中招展,斜入长空。
城内寂静了一瞬,惊叹于大军气势,而后有人振臂高呼:“贺定北军大胜,燕将军威武!”
这一声引燃了城内众人的心绪,百姓们高喝着“定北军威武!”,争先恐后地向前涌去,想要第一时间一睹燕将军风采。
来回推挤之间,人群纷乱往前,占了迎军空地。
县丞回头一看这场面,急得双手连连往前挥,指望百姓们不要越过界线,可惜无人在意。
混乱之间,没人发现临街的客栈二楼上,一个稚童翻身爬出栏杆,小心扒着栏杆往城门处走,一下子隔空越过了县丞的头顶。
客栈里,孩童的母亲四处找孩子,探出窗户一看,吓得心惊肉跳:“混账!快回来!”
稚童被母亲凄厉的声线吓到,脚底打滑,往下跌去!
那一瞬间,眼尖的人爆发惊呼,县丞闻声抬头,年轻的母亲魂飞魄散,孩童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一手向上持抓握的姿态,嘴巴大张——
同一时刻,黑色骏马如风跨过城门,马上半立的白影凌空而起,向前扑去,张开双臂——
孩童被接住了,白影背部触地,两臂护住怀里孩童,翻滚卸力。
白影在地上滚了两圈,袍子上粘了一身灰,发冠上夹了根草。
那人也不在意,一手提着小孩,撑地起身:“下回还敢这么玩吗?”
他立在城门处,顶着头上的草转身,剑眉星目,容色俊逸,薄唇一张,对着目瞪口呆的众人颔首致意:“在下乃镇远候府燕听白,见笑了。”
人群怔愣片刻,爆发出一阵掌声,议论纷纷。
“这就是燕大将军?这么年轻?”
“见义勇为,不愧是将来的镇远候!”
“今天多亏了燕将军啊!”
燕听白拎着手里的小孩,左转右转,见他没受什么伤,嘴里道:“你这小子,还挺大胆。”
比他当年还胆大。
那孩子本来瞅着他欲言又止,闻言撇撇嘴:“还不是阿娘看我太严了,不让我下楼看热闹。”
燕听白挑眉,嘴角压平,神色严肃起来:“你肆意攀越客栈栏杆,扰乱秩序,不顾行人,不知自省,还对为你好的母亲心生怨怼?”
小孩先是被他的神色吓住了,半响才张嘴:“我……我就是说说气话,知道这全是我的错,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燕听白满意点头,见一个女子挤开人堆奔来,连忙拽起孩童迎上去。
“你这小子!”女子吓得满头大汗,唇色煞白,从燕听白手里接过孩童,翻来覆去检查,见这糟心的儿子没有外伤,当即就要压着他一同下跪。
燕听白连忙架住女子的双臂:“这是做什么?”
女子历经大悲大喜,哭道:“将军救我儿一命,还请受妾身一拜。”
“是我不该。”他一弹孩童的脑壳,同他一道将女子扶稳。
而后他后退几步,对着母子二人,也对着百姓们,双手抱拳。
“今日定北军借道梁平县,堵塞道路,扰得城内百姓不宁,还险些酿下大祸,是燕某之过也。”他躬身行礼,“还请诸位受燕某一拜!”
定北军的队伍停驻在城门外,几名副将不知何时也下了马,跟着主帅一道行礼。
县丞双手抖着,躬身还礼:“各位将军快请起,你们是我朝功臣,下官与百姓们受此一礼,闻宠若惊啊!”
燕听白放手直身,笑道:“我等为大靖抗敌,行营军饷、兵戈衣食皆受百姓供养,天下万民自然都担得起这一拜。”
他一瞥天色,道:“定北军还要赶路,更不该占据官道,耽搁百姓过往,请恕在下辞别。”
在人群的依依不舍中,他翻身上马,副将吹角催行。
燕听白打马先行,枣红色的神驹厮声飞驰,他最后回眸一笑,舒朗如月,意气风发。
县丞望着大军行去的背影,眼底正冒着泪,忽听小厮在一旁嘀咕:“没人提醒燕将军,他头上还挂着一根狗尾巴草吗?”
“小姐,花瓶里不能插杂草。”
顾轻寒“啊”了一声,放下在院子里薅的小狗尾巴草,一把挑起七八支开得正艳的牡丹,要往桌上的窄口青瓷瓶里塞。
圆脸小丫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在顾轻寒看来,像一只头顶褶皱的小笼包。
她噗嗤一声笑起来,放下手里的花枝:“又怎么啦?”
“二乔牡丹雍容艳丽,宜做主支,可贵精不贵多,堆砌过多,就失了雅致……”
小春心直口快地说了一堆,而后转转眼珠,又找补道,“虽说如此,可您让它们聚在一处,倒也热闹好看呢!”
这位新主子进府五天,每日只知吃喝玩乐,半点礼教规矩不学,今日逛园子时突然有了学插花的兴致,小春年岁虽小,却也牢记管事嬷嬷的吩咐,自然要哄着惯着,生怕大小姐不愿意学东西了。
“……是吗?”顾轻寒听着小丫鬟的话,笑意不减,垂眸盯着桌案。
生机勃勃的各色鲜花被采摘下来,供人严格挑出,再插进窄口的瓶子里束缚,修剪成合适的形貌。
她下意识扫了眼桌案边上的水仙花,盛夏原不是它开花的时节,但右相府里设有花房,里面设有暖室与病室,专供花匠培育奇花异草。
小春见她神色有些不对,以为是自己这个婢女的见解惹得主子不满,有些害怕:“小姐,是小春说错话了吗?”
顾轻寒回神失笑,这小姑娘年岁尚小,却也敏锐。
她摇头:“怎么会呢,我是在想,薛姨娘今天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她站起身来,拉着小春往外跑,眉眼间一派活泼:“走,我们去看看!”
“小姐慢些,小心摔着了”小春被拉着离开静心居,奔跑在小径上,已经对大小姐想一出是一出的心态见怪不怪了。
薛姨娘便是花府庶长女的亲生母亲,在府里不得宠,平时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她全名薛寻雁,本是花道晖官场同僚所赠的姬妾,为人怯懦,不争不抢。
也正是因为怯懦,亲生女儿被送走时,薛寻雁只是躲在房中哭泣,连去花道晖面前抗争的勇气都没有。
分离的那些年里,她对女儿最大的慰藉,便是每年除夕送去的几件新衣。
顾轻寒进花府那日,没见薛姨娘的身影,她原以为薛姨娘是对十几年没见面的女儿没什么感情,一时没有特意询问。
直到那日黄昏,面容憔悴、身姿清瘦的中年女子敲开院门,提着的食盒里满满当当,是她攒银子做的珍馐佳肴。
顾轻寒慢慢吃着,眼泪和饭菜一起咽下,有隐瞒真实身份的愧疚,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她忽而想起,数年之前,也曾有人费尽心思为她倒腾一日三餐。
从那天开始,顾轻寒一日三次地往薛姨娘的小厨房里钻。
她心里想,花且珍,我都为你进狼窝了,替你吃几顿饭不过分吧。
今日,她的这顿饭最终还是没吃上。
丁嬷嬷迎面撞上顾轻寒和小春,顾不得呵斥她们府内不许疾行,张口就道:“快!去正门接圣旨!”
顾轻寒带着小春赶到府门处,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花道晖并孟氏、几个姨娘,以及花琬倾和她的同胞弟弟,已经跪在了前来宣旨的红衣大太监面前。
她瞄了一眼大太监捧着的物件,我朝圣旨为明黄色,而那道卷轴却是朱红样式,应是皇室女眷所下的懿旨。
看来丁嬷嬷认错了。
新帝未立皇后,宫里能下懿旨的,无非是阳明帝的生母澹台太后,或新帝之母杨太后。
顾轻寒猜是后者。
她行至花琬倾旁边,步子一停,装模作样地双膝跪下。
花琬倾嫌恶地瞪了她一眼。
顾轻寒没顾上理她,若有所思,尽管已经极力掩饰,可方才右相和章氏,都在用眼角余光注视着她。
那眼神,就好像笃定她会踏进火坑一样。
府中人等悉数到齐,庭内乌泱泱跪了一地,鸦雀无声。
大太监清清嗓子,双手谨慎而缓慢地拉开圣旨。
“太后诏曰……”
后面的咕噜话被顾轻寒自动略过,她屏息等着,直到最后那句——
“令花氏女入宫觐见,以沐皇恩。”
宣完旨意,红衣太监的目光在顾轻寒与花琬倾之间逡巡,意味深长。
“花大人,听闻您长女近日还家,欣喜不已,可太后娘娘喜静,只邀了一位贵府千金入宫,伴她老人家礼佛,您看……”
花道晖在管家与章氏的搀扶下起身,拱手道:“长幼有序,自然是小女轻寒入宫觐见。”
花琬倾一脸震惊恨恨咬牙,章氏暗地松了一口气,薛姨娘猝然抬头。
原来如此。
顾轻寒心里哂笑,这场入宫觐见,怕是名为礼佛,实为选妃选后。
锣鼓喧天,城门大开,迎定北军借道还京。
我朝兵弱,北夷长年侵扰,近年边关屡屡失守,今年二月好不容易打了个胜仗,百姓们无不欢欣雀跃,梁平县城门处一早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县丞一边使人清开道路,在城门处留下空地,一边理理乌帽,拍拍官服,预备着在燕大将军跟前留个好印象。
不消片刻,一个衙役奔入城门,大喊:“大人,来了!”
所有人都支着脖子使劲瞅,先是整齐划一的铁蹄声震耳如雷,官道上腾起遮天烟尘,接着,鲜红的旌旗自道路尽头跃出,于长风中招展,斜入长空。
城内寂静了一瞬,惊叹于大军气势,而后有人振臂高呼:“贺定北军大胜,燕将军威武!”
这一声引燃了城内众人的心绪,百姓们高喝着“定北军威武!”,争先恐后地向前涌去,想要第一时间一睹燕将军风采。
来回推挤之间,人群纷乱往前,占了迎军空地。
县丞回头一看这场面,急得双手连连往前挥,指望百姓们不要越过界线,可惜无人在意。
混乱之间,没人发现临街的客栈二楼上,一个稚童翻身爬出栏杆,小心扒着栏杆往城门处走,一下子隔空越过了县丞的头顶。
客栈里,孩童的母亲四处找孩子,探出窗户一看,吓得心惊肉跳:“混账!快回来!”
稚童被母亲凄厉的声线吓到,脚底打滑,往下跌去!
那一瞬间,眼尖的人爆发惊呼,县丞闻声抬头,年轻的母亲魂飞魄散,孩童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一手向上持抓握的姿态,嘴巴大张——
同一时刻,黑色骏马如风跨过城门,马上半立的白影凌空而起,向前扑去,张开双臂——
孩童被接住了,白影背部触地,两臂护住怀里孩童,翻滚卸力。
白影在地上滚了两圈,袍子上粘了一身灰,发冠上夹了根草。
那人也不在意,一手提着小孩,撑地起身:“下回还敢这么玩吗?”
他立在城门处,顶着头上的草转身,剑眉星目,容色俊逸,薄唇一张,对着目瞪口呆的众人颔首致意:“在下乃镇远候府燕听白,见笑了。”
人群怔愣片刻,爆发出一阵掌声,议论纷纷。
“这就是燕大将军?这么年轻?”
“见义勇为,不愧是将来的镇远候!”
“今天多亏了燕将军啊!”
燕听白拎着手里的小孩,左转右转,见他没受什么伤,嘴里道:“你这小子,还挺大胆。”
比他当年还胆大。
那孩子本来瞅着他欲言又止,闻言撇撇嘴:“还不是阿娘看我太严了,不让我下楼看热闹。”
燕听白挑眉,嘴角压平,神色严肃起来:“你肆意攀越客栈栏杆,扰乱秩序,不顾行人,不知自省,还对为你好的母亲心生怨怼?”
小孩先是被他的神色吓住了,半响才张嘴:“我……我就是说说气话,知道这全是我的错,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燕听白满意点头,见一个女子挤开人堆奔来,连忙拽起孩童迎上去。
“你这小子!”女子吓得满头大汗,唇色煞白,从燕听白手里接过孩童,翻来覆去检查,见这糟心的儿子没有外伤,当即就要压着他一同下跪。
燕听白连忙架住女子的双臂:“这是做什么?”
女子历经大悲大喜,哭道:“将军救我儿一命,还请受妾身一拜。”
“是我不该。”他一弹孩童的脑壳,同他一道将女子扶稳。
而后他后退几步,对着母子二人,也对着百姓们,双手抱拳。
“今日定北军借道梁平县,堵塞道路,扰得城内百姓不宁,还险些酿下大祸,是燕某之过也。”他躬身行礼,“还请诸位受燕某一拜!”
定北军的队伍停驻在城门外,几名副将不知何时也下了马,跟着主帅一道行礼。
县丞双手抖着,躬身还礼:“各位将军快请起,你们是我朝功臣,下官与百姓们受此一礼,闻宠若惊啊!”
燕听白放手直身,笑道:“我等为大靖抗敌,行营军饷、兵戈衣食皆受百姓供养,天下万民自然都担得起这一拜。”
他一瞥天色,道:“定北军还要赶路,更不该占据官道,耽搁百姓过往,请恕在下辞别。”
在人群的依依不舍中,他翻身上马,副将吹角催行。
燕听白打马先行,枣红色的神驹厮声飞驰,他最后回眸一笑,舒朗如月,意气风发。
县丞望着大军行去的背影,眼底正冒着泪,忽听小厮在一旁嘀咕:“没人提醒燕将军,他头上还挂着一根狗尾巴草吗?”
“小姐,花瓶里不能插杂草。”
顾轻寒“啊”了一声,放下在院子里薅的小狗尾巴草,一把挑起七八支开得正艳的牡丹,要往桌上的窄口青瓷瓶里塞。
圆脸小丫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在顾轻寒看来,像一只头顶褶皱的小笼包。
她噗嗤一声笑起来,放下手里的花枝:“又怎么啦?”
“二乔牡丹雍容艳丽,宜做主支,可贵精不贵多,堆砌过多,就失了雅致……”
小春心直口快地说了一堆,而后转转眼珠,又找补道,“虽说如此,可您让它们聚在一处,倒也热闹好看呢!”
这位新主子进府五天,每日只知吃喝玩乐,半点礼教规矩不学,今日逛园子时突然有了学插花的兴致,小春年岁虽小,却也牢记管事嬷嬷的吩咐,自然要哄着惯着,生怕大小姐不愿意学东西了。
“……是吗?”顾轻寒听着小丫鬟的话,笑意不减,垂眸盯着桌案。
生机勃勃的各色鲜花被采摘下来,供人严格挑出,再插进窄口的瓶子里束缚,修剪成合适的形貌。
她下意识扫了眼桌案边上的水仙花,盛夏原不是它开花的时节,但右相府里设有花房,里面设有暖室与病室,专供花匠培育奇花异草。
小春见她神色有些不对,以为是自己这个婢女的见解惹得主子不满,有些害怕:“小姐,是小春说错话了吗?”
顾轻寒回神失笑,这小姑娘年岁尚小,却也敏锐。
她摇头:“怎么会呢,我是在想,薛姨娘今天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她站起身来,拉着小春往外跑,眉眼间一派活泼:“走,我们去看看!”
“小姐慢些,小心摔着了”小春被拉着离开静心居,奔跑在小径上,已经对大小姐想一出是一出的心态见怪不怪了。
薛姨娘便是花府庶长女的亲生母亲,在府里不得宠,平时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她全名薛寻雁,本是花道晖官场同僚所赠的姬妾,为人怯懦,不争不抢。
也正是因为怯懦,亲生女儿被送走时,薛寻雁只是躲在房中哭泣,连去花道晖面前抗争的勇气都没有。
分离的那些年里,她对女儿最大的慰藉,便是每年除夕送去的几件新衣。
顾轻寒进花府那日,没见薛姨娘的身影,她原以为薛姨娘是对十几年没见面的女儿没什么感情,一时没有特意询问。
直到那日黄昏,面容憔悴、身姿清瘦的中年女子敲开院门,提着的食盒里满满当当,是她攒银子做的珍馐佳肴。
顾轻寒慢慢吃着,眼泪和饭菜一起咽下,有隐瞒真实身份的愧疚,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她忽而想起,数年之前,也曾有人费尽心思为她倒腾一日三餐。
从那天开始,顾轻寒一日三次地往薛姨娘的小厨房里钻。
她心里想,花且珍,我都为你进狼窝了,替你吃几顿饭不过分吧。
今日,她的这顿饭最终还是没吃上。
丁嬷嬷迎面撞上顾轻寒和小春,顾不得呵斥她们府内不许疾行,张口就道:“快!去正门接圣旨!”
顾轻寒带着小春赶到府门处,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花道晖并孟氏、几个姨娘,以及花琬倾和她的同胞弟弟,已经跪在了前来宣旨的红衣大太监面前。
她瞄了一眼大太监捧着的物件,我朝圣旨为明黄色,而那道卷轴却是朱红样式,应是皇室女眷所下的懿旨。
看来丁嬷嬷认错了。
新帝未立皇后,宫里能下懿旨的,无非是阳明帝的生母澹台太后,或新帝之母杨太后。
顾轻寒猜是后者。
她行至花琬倾旁边,步子一停,装模作样地双膝跪下。
花琬倾嫌恶地瞪了她一眼。
顾轻寒没顾上理她,若有所思,尽管已经极力掩饰,可方才右相和章氏,都在用眼角余光注视着她。
那眼神,就好像笃定她会踏进火坑一样。
府中人等悉数到齐,庭内乌泱泱跪了一地,鸦雀无声。
大太监清清嗓子,双手谨慎而缓慢地拉开圣旨。
“太后诏曰……”
后面的咕噜话被顾轻寒自动略过,她屏息等着,直到最后那句——
“令花氏女入宫觐见,以沐皇恩。”
宣完旨意,红衣太监的目光在顾轻寒与花琬倾之间逡巡,意味深长。
“花大人,听闻您长女近日还家,欣喜不已,可太后娘娘喜静,只邀了一位贵府千金入宫,伴她老人家礼佛,您看……”
花道晖在管家与章氏的搀扶下起身,拱手道:“长幼有序,自然是小女轻寒入宫觐见。”
花琬倾一脸震惊恨恨咬牙,章氏暗地松了一口气,薛姨娘猝然抬头。
原来如此。
顾轻寒心里哂笑,这场入宫觐见,怕是名为礼佛,实为选妃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