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府城要比建安镇繁华许多,李平意进了城门就牵着马行走,一路找到薛府,从偏门寻到小门房,道明来意。
小门房进去通禀没多久,一广袖锦衫,神采飞扬的俊郎公子疾步而来,他笑得爽朗,从容大方地拱手相迎来客。
“意弟?许久不见了!”
李平意抱拳:“薛兄,别来无恙。”
“快随我进来,自你我兄弟二人上次分别后,可有半年未见了,上次听说你到了府城,却来去匆匆,也没来得及尽一尽地主之谊,实在是惭愧。”,薛白茶举手投足都尽显大家风采,进了正厅挥手让侍从上茶,眉宇间很是愉悦。
李平意喝了茶,拱手道:“薛兄莫怪,上次来府城是武馆接了任务,时间有些紧,就没在府城久留。”
“无妨,无妨。”,薛白茶朗声道:“意弟这次可要多住几日,我请你吃酒。”
李平意落盏,起身对薛白茶行了一礼,道明来意:“此次前来,是有事麻烦薛兄的,若薛兄不嫌弃,等事了后我携妻登门拜访致谢,到时定与薛兄不醉不归。”
“你成亲了?!”,薛白茶猛的抬高音量,险些被热茶烫着,他匆匆放下茶盏,上前握住李平意手腕,皱眉道:“你成亲怎么也不请哥哥我去吃酒?真是的。”
李平意无奈,只能勉强笑了笑:“薛兄莫怪,我亲事定得匆忙,其中内情也与来找薛兄此事有关。”
薛白茶松开手来,观他神色真挚,确实不像说谎的,便坐回去道:“你且说来。”
李平意缓缓将来意道出,末了道:“县令以群商宴为名,大肆敛财,建安镇商户们叫苦不迭,司马知府御下不严,望薛兄能提醒一二,若有为难处,就麻烦薛兄为我搭个线,我亲自去见见司马知府。”
“你亲自去见?”,薛兄莫饮了口茶,斜靠在椅背上,姿态轻松悠闲。
他佩服道:“意弟,你我相识至今,你行事直率坦荡,似乎从未对权贵仕官有过敬畏之心。”
李平意:“薛兄说笑了。”
薛白茶笑了片刻,旋即端正坐姿,认真道:“若那县令当真如你所言行事如此狂悖嚣张,那司马大人焉能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大人是在钓鱼呢?毕竟人赃并获,才有实证治罪。”
他继续道:“司马攸此人一向最恨贪官污吏,他就任河中府十多年,根基颇深,真像你说的那样,司马攸要是心中无数,那这么多年的官可是白做了。你们县的县令是近两年才到任的吧?”
“确实,要真如薛兄所言,那我就放心了。”,李平意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本想就此告辞回建安镇,不过却想到了另外一桩事。
李平意看着薛白茶,笑问:“薛兄可有兴趣与我家夫人做笔生意?”
薛白茶闻言微微挑眉,指腹摩挲着茶盏:“你家夫人做生意?”
李平意点头,理直气壮:“我是入赘到夫人家的,我夫人聪慧,于经商一道有天分。”
“噗——”,薛白茶一口茶水喷出:“你说什么?!”
李平意不解地看向他。
难道他说得不够清楚?
遂又重复了一遍。
薛白茶这下是彻底听清了,他站起身,围着李平意打量几圈,啧啧摇头:“想不到啊,你竟这般不拘小节,佩服!”
薛白茶对李平意深鞠一躬,表感佩服。
半响,他忍着笑转到正事上,问道:“你夫人想同我做什么生意?”
“事关重大,你先屏退下人。”,李平意扫了四周一眼,对他说。
薛白茶挥手屏退了下人们,对好友口中的那位夫人更加好奇了,女子经商可不多见,据好友所言似乎还颇有天分,也不知是门什么样的生意,竟想到找薛家合作。
“我夫人研制出了新的制糖原材和方法,名为糖霜,糖霜雪白无杂质,比蔗糖甜度要高,原材成本低易种植周期短,三月便得一季。”
李平意半捡半润色,将谭妆宜以前说给自己听的话挑了一些出来讲,虽然有些词他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但薛兄也是个生意人,想必是能听懂的。
李平意胸有成竹。
但薛白茶却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薛兄?”,李平意唤他。
薛白茶猛然回神,一个箭步上去双手按在好友肩膀上,急切道:“当真是新的制糖法子?叫那个什么糖霜?!”
李平意皱眉,挥开他手:“自然是真的。”
“具体怎样,你且与我讲讲。”,薛白茶拖着椅子坐到李平意面前,眼神灼热。
李平意往椅背靠去,对好友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难以招架,推脱道:“薛兄,这是我夫人的产业,其实也不太懂,你想知道具体的,得问我夫人。”
“好!”,薛白茶紧握拳,当即就问:“李兄可欢迎薛某过府做客?”
“你要同我回家?”,李平意没成想他急成这样。
看来是对糖霜生意颇感兴趣。
他想着家中依依不舍的妻子,也无心在府城多留,不过依旧多问一句:“司马知府那边,可有准确的消息?他当真是要在群商宴那天动手?”
薛白茶为安好友心,喊人拿来笔墨,亲书了一封信,托人送去知府府邸。
如此一来,万无一失。
贪官,死不足惜。
薛白茶虽是个行动力非常强悍的商人,但眼下天色已晚,料好友也是一日奔波,风尘仆仆赶到府城,他便做主留人在府上住一晚。
命人备一桌好酒好菜,二人在院中阔谈,聊到昔日一起游历的往事时,皆是开怀大笑,好不畅快。
翌日,策马同奔向建安镇。
……
李平意去府城的当日,谭昌也从县里回到家中,同时来的,还有群商宴的请帖。
青绿请帖,结尾处书着县令的亲墨。
谭妆宜将请帖扔到地上,懒得看。
“小姐,这可不能乱扔。”,招月将请帖捡回来,重新放回桌案上。
谭妆宜心中烦躁。
谭昌翻开请帖看了几眼,冷然道:“咱们这位县令大人,倒也颇为雅致。”
“爹,这一步不能退,有一有二便有三,长此以往,我们这些人哪还有活路。”,县令为官不仁,往后的日子难了去。
谭昌摆手,让女儿莫急。
“我私下约了老于他们,打算商量一下对策,就算给钱,也得为己身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群商宴上县令如果拿不到钱,以后随便寻个由头就能将他们这些商户发落了,一县之地,想要经商,处处都得受官府辖制。
律法如此,他们人微言轻,只能消财以保存自身。
谭昌语重心长,对女儿说:“阿宜,这世道从商就是如此,你的经商理念太过于理想化,以后是要吃亏的。”
他从袖中拿出一小木盒,里头装着五百余两银票:“这些是和各酒楼签订供给红薯粉条契约后所得的银票,是你的产业,这银子你拿着吧,工坊那边也需要银票维持正常运转。”
“爹,您现在身上还有多少银两?”,谭妆宜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
谭昌:“这不用你操心。”
“明日群商宴就是一个无底坑,这些银子您先拿着吧。”,她从自己袖中取了三张最大面额的银票出来,一张便是一千两。
“爹,你拿去备用。”
谭昌望着那大额银票,哪能不知道这是当初自己给女儿的嫁妆,他横眉,怒道:“收回去!爹还没穷到要花自己女儿的嫁妆。”
“你这老头这么倔做什么?这不是紧要关头嘛,先过了这一茬,嫁妆你以后再补给我就是了。”
再说了,她相公已经赶往府城了,要是能顺利把县令拉下马,也用不着这些银子了。
只是现在还没个确切的消息,银子有备无患。
谭昌垂下头,咬着牙道:“那也用不着你出,五千两我还是有的。”
他说完起身,甩了下袖袍,唤管家进来,吩咐道:“去套车,再备份礼,我出去一趟。”
“爹,这天都晚了您要去哪?”,谭妆宜让管家下去。
管家左右为难,干脆站着不动。
谭昌不悦地皱住眉头,:“我去你于伯府上,明日群商宴,怎么也得通通气。”,他剜了管家一眼,管家立刻低头,退去库房备礼。
老头脾气倔,谭妆宜也没法子。
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开始思念夫君的怀抱。
宽阔,有安全感,枕着大胸肌睡觉,是真好眠。
“唉……”
谭妆宜盯着床顶花纹,思绪飘去了府城,到后半夜才酝酿出睡意。
晚睡的后果,就是两眼青黑。
谭妆宜今日起晚了,招月和盼云都生怕她就地倒下睡过去,一左一右护着她,看得紧紧的。
群商宴大办,镇上消息满天飞,一品居中书生们慷慨激昂的辩论声一波更比一波高,主题无外乎就是“群商宴,因何而办?”
莫不是县令大人终于意识到了商户的重要性,准备大兴商业?
亦或是有何政策颁布,只惠商而不顾仕农学子?
得去县令大人亲自举办的宴会,是何其的殊荣,一群书生羡慕嫉妒得眼红。
各种猜测都有,而一些得知内幕消息的,都纷纷缩紧了脑袋不敢搭腔,生怕那群商宴的青绿请帖递到自己府上。
这殊荣,谁爱要谁要去!
小门房进去通禀没多久,一广袖锦衫,神采飞扬的俊郎公子疾步而来,他笑得爽朗,从容大方地拱手相迎来客。
“意弟?许久不见了!”
李平意抱拳:“薛兄,别来无恙。”
“快随我进来,自你我兄弟二人上次分别后,可有半年未见了,上次听说你到了府城,却来去匆匆,也没来得及尽一尽地主之谊,实在是惭愧。”,薛白茶举手投足都尽显大家风采,进了正厅挥手让侍从上茶,眉宇间很是愉悦。
李平意喝了茶,拱手道:“薛兄莫怪,上次来府城是武馆接了任务,时间有些紧,就没在府城久留。”
“无妨,无妨。”,薛白茶朗声道:“意弟这次可要多住几日,我请你吃酒。”
李平意落盏,起身对薛白茶行了一礼,道明来意:“此次前来,是有事麻烦薛兄的,若薛兄不嫌弃,等事了后我携妻登门拜访致谢,到时定与薛兄不醉不归。”
“你成亲了?!”,薛白茶猛的抬高音量,险些被热茶烫着,他匆匆放下茶盏,上前握住李平意手腕,皱眉道:“你成亲怎么也不请哥哥我去吃酒?真是的。”
李平意无奈,只能勉强笑了笑:“薛兄莫怪,我亲事定得匆忙,其中内情也与来找薛兄此事有关。”
薛白茶松开手来,观他神色真挚,确实不像说谎的,便坐回去道:“你且说来。”
李平意缓缓将来意道出,末了道:“县令以群商宴为名,大肆敛财,建安镇商户们叫苦不迭,司马知府御下不严,望薛兄能提醒一二,若有为难处,就麻烦薛兄为我搭个线,我亲自去见见司马知府。”
“你亲自去见?”,薛兄莫饮了口茶,斜靠在椅背上,姿态轻松悠闲。
他佩服道:“意弟,你我相识至今,你行事直率坦荡,似乎从未对权贵仕官有过敬畏之心。”
李平意:“薛兄说笑了。”
薛白茶笑了片刻,旋即端正坐姿,认真道:“若那县令当真如你所言行事如此狂悖嚣张,那司马大人焉能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大人是在钓鱼呢?毕竟人赃并获,才有实证治罪。”
他继续道:“司马攸此人一向最恨贪官污吏,他就任河中府十多年,根基颇深,真像你说的那样,司马攸要是心中无数,那这么多年的官可是白做了。你们县的县令是近两年才到任的吧?”
“确实,要真如薛兄所言,那我就放心了。”,李平意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本想就此告辞回建安镇,不过却想到了另外一桩事。
李平意看着薛白茶,笑问:“薛兄可有兴趣与我家夫人做笔生意?”
薛白茶闻言微微挑眉,指腹摩挲着茶盏:“你家夫人做生意?”
李平意点头,理直气壮:“我是入赘到夫人家的,我夫人聪慧,于经商一道有天分。”
“噗——”,薛白茶一口茶水喷出:“你说什么?!”
李平意不解地看向他。
难道他说得不够清楚?
遂又重复了一遍。
薛白茶这下是彻底听清了,他站起身,围着李平意打量几圈,啧啧摇头:“想不到啊,你竟这般不拘小节,佩服!”
薛白茶对李平意深鞠一躬,表感佩服。
半响,他忍着笑转到正事上,问道:“你夫人想同我做什么生意?”
“事关重大,你先屏退下人。”,李平意扫了四周一眼,对他说。
薛白茶挥手屏退了下人们,对好友口中的那位夫人更加好奇了,女子经商可不多见,据好友所言似乎还颇有天分,也不知是门什么样的生意,竟想到找薛家合作。
“我夫人研制出了新的制糖原材和方法,名为糖霜,糖霜雪白无杂质,比蔗糖甜度要高,原材成本低易种植周期短,三月便得一季。”
李平意半捡半润色,将谭妆宜以前说给自己听的话挑了一些出来讲,虽然有些词他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但薛兄也是个生意人,想必是能听懂的。
李平意胸有成竹。
但薛白茶却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薛兄?”,李平意唤他。
薛白茶猛然回神,一个箭步上去双手按在好友肩膀上,急切道:“当真是新的制糖法子?叫那个什么糖霜?!”
李平意皱眉,挥开他手:“自然是真的。”
“具体怎样,你且与我讲讲。”,薛白茶拖着椅子坐到李平意面前,眼神灼热。
李平意往椅背靠去,对好友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难以招架,推脱道:“薛兄,这是我夫人的产业,其实也不太懂,你想知道具体的,得问我夫人。”
“好!”,薛白茶紧握拳,当即就问:“李兄可欢迎薛某过府做客?”
“你要同我回家?”,李平意没成想他急成这样。
看来是对糖霜生意颇感兴趣。
他想着家中依依不舍的妻子,也无心在府城多留,不过依旧多问一句:“司马知府那边,可有准确的消息?他当真是要在群商宴那天动手?”
薛白茶为安好友心,喊人拿来笔墨,亲书了一封信,托人送去知府府邸。
如此一来,万无一失。
贪官,死不足惜。
薛白茶虽是个行动力非常强悍的商人,但眼下天色已晚,料好友也是一日奔波,风尘仆仆赶到府城,他便做主留人在府上住一晚。
命人备一桌好酒好菜,二人在院中阔谈,聊到昔日一起游历的往事时,皆是开怀大笑,好不畅快。
翌日,策马同奔向建安镇。
……
李平意去府城的当日,谭昌也从县里回到家中,同时来的,还有群商宴的请帖。
青绿请帖,结尾处书着县令的亲墨。
谭妆宜将请帖扔到地上,懒得看。
“小姐,这可不能乱扔。”,招月将请帖捡回来,重新放回桌案上。
谭妆宜心中烦躁。
谭昌翻开请帖看了几眼,冷然道:“咱们这位县令大人,倒也颇为雅致。”
“爹,这一步不能退,有一有二便有三,长此以往,我们这些人哪还有活路。”,县令为官不仁,往后的日子难了去。
谭昌摆手,让女儿莫急。
“我私下约了老于他们,打算商量一下对策,就算给钱,也得为己身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群商宴上县令如果拿不到钱,以后随便寻个由头就能将他们这些商户发落了,一县之地,想要经商,处处都得受官府辖制。
律法如此,他们人微言轻,只能消财以保存自身。
谭昌语重心长,对女儿说:“阿宜,这世道从商就是如此,你的经商理念太过于理想化,以后是要吃亏的。”
他从袖中拿出一小木盒,里头装着五百余两银票:“这些是和各酒楼签订供给红薯粉条契约后所得的银票,是你的产业,这银子你拿着吧,工坊那边也需要银票维持正常运转。”
“爹,您现在身上还有多少银两?”,谭妆宜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
谭昌:“这不用你操心。”
“明日群商宴就是一个无底坑,这些银子您先拿着吧。”,她从自己袖中取了三张最大面额的银票出来,一张便是一千两。
“爹,你拿去备用。”
谭昌望着那大额银票,哪能不知道这是当初自己给女儿的嫁妆,他横眉,怒道:“收回去!爹还没穷到要花自己女儿的嫁妆。”
“你这老头这么倔做什么?这不是紧要关头嘛,先过了这一茬,嫁妆你以后再补给我就是了。”
再说了,她相公已经赶往府城了,要是能顺利把县令拉下马,也用不着这些银子了。
只是现在还没个确切的消息,银子有备无患。
谭昌垂下头,咬着牙道:“那也用不着你出,五千两我还是有的。”
他说完起身,甩了下袖袍,唤管家进来,吩咐道:“去套车,再备份礼,我出去一趟。”
“爹,这天都晚了您要去哪?”,谭妆宜让管家下去。
管家左右为难,干脆站着不动。
谭昌不悦地皱住眉头,:“我去你于伯府上,明日群商宴,怎么也得通通气。”,他剜了管家一眼,管家立刻低头,退去库房备礼。
老头脾气倔,谭妆宜也没法子。
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开始思念夫君的怀抱。
宽阔,有安全感,枕着大胸肌睡觉,是真好眠。
“唉……”
谭妆宜盯着床顶花纹,思绪飘去了府城,到后半夜才酝酿出睡意。
晚睡的后果,就是两眼青黑。
谭妆宜今日起晚了,招月和盼云都生怕她就地倒下睡过去,一左一右护着她,看得紧紧的。
群商宴大办,镇上消息满天飞,一品居中书生们慷慨激昂的辩论声一波更比一波高,主题无外乎就是“群商宴,因何而办?”
莫不是县令大人终于意识到了商户的重要性,准备大兴商业?
亦或是有何政策颁布,只惠商而不顾仕农学子?
得去县令大人亲自举办的宴会,是何其的殊荣,一群书生羡慕嫉妒得眼红。
各种猜测都有,而一些得知内幕消息的,都纷纷缩紧了脑袋不敢搭腔,生怕那群商宴的青绿请帖递到自己府上。
这殊荣,谁爱要谁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