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
李平意坐在房门口,抬头看月亮。
分房睡的第二个夜晚,受不了了。
李平意拍拍屁股,起身去敲门:“阿宜,你就放我进去吧,我知道错了。”
“我以后去哪都会提前说的,定不叫你再担惊受怕。”
“阿宜!”
院里静悄悄的,只有李平意自己的嗓门声,连守夜的门房都不往这边站。
李平意安静片刻,转头去撬窗。
他从窗户跳进来时,只有一个想法: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蹑手蹑脚地爬上床,李平意大气不敢呼,谁知扯扯被褥的功夫,一转头就对上谭妆宜透亮的眼睛,眸子里一丝睡意都没有。
原来在这等着呢。
李平意对她笑了笑,厚着脸皮躺下来,侧身去摸谭妆宜被窝下的腰侧软肉。
“阿宜,爹都说了,再怎么样也不能分房而睡的。”
谭妆宜冷冷扫了他一眼:“是不是把窗户撬坏了?”
“我明日再装回去。”,李平意将还在生闷气的人抱进怀中,低头亲吻胸前的发顶,“阿宜,你不在我身旁,我睡不着,爹呼噜声太大了。”
谭妆宜翻了个白眼,也懒得同他计较,打了一个哈欠,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窝着。
“这么多院,谁让你去和老头挤一张床了。”
李平意无奈道:“爹非说我不懂夫妻相处之道,要与我抵足夜聊,传授我一二经验。”
“你之前说你们馆长要离开建安镇,什么时候走?”,谭妆宜眨了眨眼,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被撬坏的窗户呼呼的风倒灌进来,李平意扭头看了一下,将床幔拉紧了些。
他往里挤了挤:“就这几日了。”
谭妆宜半撑起身,目光灼灼:“李郎,我们自己组建一支商队吧,糖霜生意快要走上正轨了,薛兄的商队虽好,但到底不是自己家的,没办法全然信任。”
“你看,武馆关门,还有一批人是不跟随去京都的,骤然失去这份稳定的活计,以后该如何养家。现下正是我们组建商队的好机会,有人手有场地。那些都是你交好的兄弟,商队完全不需要磨合了。”
谭妆宜拍拍李平意的胸膛,在上面划着指尖,轻轻哄道:“明天去跟你们馆长谈一下,买下武馆要多少银子,好不过?”
“可是……”,李平意神色犹豫。
“怎么?”
“我组建商队,就要各府州跑了,以后怕是聚少离多。”,李平意翻身将谭妆宜压到身下,凑近嗅了嗅,最后埋进那处颈窝里,深深喟叹了一声。
他锲而不舍地在那细腻的肌肤上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标记,被窝底的手不安分地摸来摸去,面上却无比认真地说了一句,“你说,你不喜欢等人。”
“我想跟着你和商队,去各府州走走。”,谭妆宜忍着腰侧的痒感,有些憧憬道:“我都没有出过河中府,上唐四十六府郡,我的目光不能只放在眼前。”
“况且以后有了孩子,再想出去可就难了。”
“好,听阿宜的。”
建安镇只有一家武馆是承接镖单的,谭妆宜要买下武馆的打算也是基于此,毕竟没有竞争力,容易做起来。
而且商队主要运送的也是自家的货物,承接外单倒是一方面。
李平意对于买下武馆一事很积极,第二日就去了武馆,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留下的兄弟们自然是愿意跟着他的。
馆长对这帮亲自带出来的少年也有感情,知道是谭家背后支持着李平意,也愿意给一个公道的价格。
三百两,武馆过户到谭妆宜名下。
过完户从县衙出来,馆长有些莫名,他拉过李平意,小声问:“不是说商队是你带的吗?怎么武馆的宅基地不登记到你名下?”
这傻小子,都不知道给自己挣点傍身的家财。
李平意挠挠头:“我户籍不在建安,如何能过户。”
“你不是入赘吗,怎么户籍没迁过来?可是家里不同意?”
“应是……不会同意的。”,李平意不欲多说,应付了一句。
馆长拍拍他的肩膀,沉重地摇着头走了,也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
…………
谭妆宜带着潘荷亲自跑了一趟工坊,将要要增设酸李果酱生产线的计划与管事说了。
现在地方小了,需要加建一个生产大棚和工人设施,还有招工也需要同步进行。
她慢慢将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程告诉潘荷,然后拍拍她的肩膀:“这边就你盯着了,荷姐儿,你如今可是工坊的二东家,可不能玩忽职守。”
潘荷从前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小女娘,哪里担过这么大的责任,当即挺直背,握着拳保证:“我一定会好好盯着他们做事的!”
谭妆宜道:“酸李果下午会运到工坊库房,制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记在上面了,不懂的就和管事商量,他是老商户有经验,要多听他的建议。”
给了潘荷一个手册让她自己摸索,谭妆宜就马不停蹄赶回村里。
谭妆宜原本是打算将糖霜生产线搭在工坊那边,不过想想又不安全,既然糖霜明面上是薛家生意,那就不能和他们家扯上关系。
所以建在村里,更合适。
实地考察一翻,地址就定在了她两个山头之间的空地上,地方够大,也隐蔽,不是本村的根本不会走到那边去。
厂房是红砖泥瓦的,请的自己村里的老手,相关设施也在房子落成时回来了,山上的甜菜基本上已经成熟,可以采割。
一连忙了好几日,谭妆宜终于得以歇一口气,她让村长将村里每户人家的当家都召集到一起,将糖霜的生产计划挑挑捡捡说了一些。
“糖霜的生产事关重大,我是相信我们自己村的人,才会将此事交给你们的。当然了,我也是想拉村里人一把,大家一起致富,以后家里银钱不缺,姑娘嫁人了也能在婆家抬起头,小子们也能娶到一门好媳妇。”
“你们每家每户都出人,这第一季的糖霜生产,我只给你们六十文一日的帮工费,等这季收利回来,你们看到糖霜的利润了。如果愿意的,我会传授你们甜菜的种植方法,所得利润会给你们分成。”
“到这,就相当于这门生意是我们村里人共同经营的,但糖霜生意是不能往外泄露的,在生产前,我需要你们签订保密协议,我们花寮村生产糖霜一事,止于花寮村。“
“谁泄露了消息,就莫怪我不留情面了。”
谭妆宜说完,底下哗然一片。
村里人不懂太多,只听到六十文一日,后面还能分利润,纷纷举手表示加入。
至于保密协议一事,花寮村本就是宗族体系,以谭氏为主,在村子里,村长的威信要比县老爷还要重。
村长发话,谁敢违背。
要说谭妆宜之前因为谭五叔的事与村长闹了些矛盾,但村里人却不在意。
毕竟村里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都在争吵,但真到大事上,也是非常团结的。
有村长带头组织,村民们都很积极。
场地,人手,设备都齐全了。
这日,天气阴凉,毒了整个月的日头终于被一团乌云遮住,天边轰隆雷响,第一场夏雨淅淅沥沥的来了。
地里甜菜长成,再遭受一场雨根茎怕是要泡烂。
谭妆宜忙组织人手上山采割,在大雨倾盆前将所有甜菜收割完,堆进厂房库房里,第二日糖霜生产的流水线就低调地启动了。
李红春和村里几个妇人是负责后厨的,昨日一场大雨,地里旱了许久的庄稼久逢甘霖,一夜之间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几人挤在水井旁边洗菜洗肉,唠嗑。
“我那几块莲藕田地都晒干裂了,那苗杆都黄了,昨天一场雨泡了泡,竟然又绿回来了。”
李红春麻利地剁肉:“到八月底,就能开挖了吧。”
“也快了,你地里的芋头也差不多那时候收成,到时候又要下新秧苗,又要收作物,可有的忙。”
“你担心什么,你家里十几口人呢。”
“也是。”
那妇人说着忽然很八卦地凑近,胳膊肘拐了一下李红春:“这几日都是阿宜在村里忙前忙后的,怎么不见你们家姑爷来帮?这俩小夫妻分住可不好,时间长了感情得淡。”
李红春嗐了一声:“人家俩小夫妻感情好着呢,平意不是要组建自己的商队嘛,这几天估计都在镇上忙这事,村里的糖霜生产又需要阿宜看着,两人各忙各的,等忙完这阵就好了。”
“你可得提醒阿宜,这男人啊,要看紧。”
“就是,哪个男人不偷腥的。”
几人唠着,又说到谁家的汉子怎么怎么样了,嘴皮子不停,手上活计也不落。
李红春摇摇头,不过还是将这话记在了心里,晚上忙完回来,就拉着谭妆宜到房里。
她小声问:“阿宜,这村里的生意有村长看着不会出大差错,你什么时候回镇上?”
“怎么了?”
糖霜生产刚起步,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马虎不得。
谭妆宜打算在村里多待一阵,等村民们熟悉了整个生产流程,再回镇上忙工坊那边的事。
李平意坐在房门口,抬头看月亮。
分房睡的第二个夜晚,受不了了。
李平意拍拍屁股,起身去敲门:“阿宜,你就放我进去吧,我知道错了。”
“我以后去哪都会提前说的,定不叫你再担惊受怕。”
“阿宜!”
院里静悄悄的,只有李平意自己的嗓门声,连守夜的门房都不往这边站。
李平意安静片刻,转头去撬窗。
他从窗户跳进来时,只有一个想法: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蹑手蹑脚地爬上床,李平意大气不敢呼,谁知扯扯被褥的功夫,一转头就对上谭妆宜透亮的眼睛,眸子里一丝睡意都没有。
原来在这等着呢。
李平意对她笑了笑,厚着脸皮躺下来,侧身去摸谭妆宜被窝下的腰侧软肉。
“阿宜,爹都说了,再怎么样也不能分房而睡的。”
谭妆宜冷冷扫了他一眼:“是不是把窗户撬坏了?”
“我明日再装回去。”,李平意将还在生闷气的人抱进怀中,低头亲吻胸前的发顶,“阿宜,你不在我身旁,我睡不着,爹呼噜声太大了。”
谭妆宜翻了个白眼,也懒得同他计较,打了一个哈欠,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窝着。
“这么多院,谁让你去和老头挤一张床了。”
李平意无奈道:“爹非说我不懂夫妻相处之道,要与我抵足夜聊,传授我一二经验。”
“你之前说你们馆长要离开建安镇,什么时候走?”,谭妆宜眨了眨眼,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被撬坏的窗户呼呼的风倒灌进来,李平意扭头看了一下,将床幔拉紧了些。
他往里挤了挤:“就这几日了。”
谭妆宜半撑起身,目光灼灼:“李郎,我们自己组建一支商队吧,糖霜生意快要走上正轨了,薛兄的商队虽好,但到底不是自己家的,没办法全然信任。”
“你看,武馆关门,还有一批人是不跟随去京都的,骤然失去这份稳定的活计,以后该如何养家。现下正是我们组建商队的好机会,有人手有场地。那些都是你交好的兄弟,商队完全不需要磨合了。”
谭妆宜拍拍李平意的胸膛,在上面划着指尖,轻轻哄道:“明天去跟你们馆长谈一下,买下武馆要多少银子,好不过?”
“可是……”,李平意神色犹豫。
“怎么?”
“我组建商队,就要各府州跑了,以后怕是聚少离多。”,李平意翻身将谭妆宜压到身下,凑近嗅了嗅,最后埋进那处颈窝里,深深喟叹了一声。
他锲而不舍地在那细腻的肌肤上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标记,被窝底的手不安分地摸来摸去,面上却无比认真地说了一句,“你说,你不喜欢等人。”
“我想跟着你和商队,去各府州走走。”,谭妆宜忍着腰侧的痒感,有些憧憬道:“我都没有出过河中府,上唐四十六府郡,我的目光不能只放在眼前。”
“况且以后有了孩子,再想出去可就难了。”
“好,听阿宜的。”
建安镇只有一家武馆是承接镖单的,谭妆宜要买下武馆的打算也是基于此,毕竟没有竞争力,容易做起来。
而且商队主要运送的也是自家的货物,承接外单倒是一方面。
李平意对于买下武馆一事很积极,第二日就去了武馆,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留下的兄弟们自然是愿意跟着他的。
馆长对这帮亲自带出来的少年也有感情,知道是谭家背后支持着李平意,也愿意给一个公道的价格。
三百两,武馆过户到谭妆宜名下。
过完户从县衙出来,馆长有些莫名,他拉过李平意,小声问:“不是说商队是你带的吗?怎么武馆的宅基地不登记到你名下?”
这傻小子,都不知道给自己挣点傍身的家财。
李平意挠挠头:“我户籍不在建安,如何能过户。”
“你不是入赘吗,怎么户籍没迁过来?可是家里不同意?”
“应是……不会同意的。”,李平意不欲多说,应付了一句。
馆长拍拍他的肩膀,沉重地摇着头走了,也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
…………
谭妆宜带着潘荷亲自跑了一趟工坊,将要要增设酸李果酱生产线的计划与管事说了。
现在地方小了,需要加建一个生产大棚和工人设施,还有招工也需要同步进行。
她慢慢将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程告诉潘荷,然后拍拍她的肩膀:“这边就你盯着了,荷姐儿,你如今可是工坊的二东家,可不能玩忽职守。”
潘荷从前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小女娘,哪里担过这么大的责任,当即挺直背,握着拳保证:“我一定会好好盯着他们做事的!”
谭妆宜道:“酸李果下午会运到工坊库房,制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记在上面了,不懂的就和管事商量,他是老商户有经验,要多听他的建议。”
给了潘荷一个手册让她自己摸索,谭妆宜就马不停蹄赶回村里。
谭妆宜原本是打算将糖霜生产线搭在工坊那边,不过想想又不安全,既然糖霜明面上是薛家生意,那就不能和他们家扯上关系。
所以建在村里,更合适。
实地考察一翻,地址就定在了她两个山头之间的空地上,地方够大,也隐蔽,不是本村的根本不会走到那边去。
厂房是红砖泥瓦的,请的自己村里的老手,相关设施也在房子落成时回来了,山上的甜菜基本上已经成熟,可以采割。
一连忙了好几日,谭妆宜终于得以歇一口气,她让村长将村里每户人家的当家都召集到一起,将糖霜的生产计划挑挑捡捡说了一些。
“糖霜的生产事关重大,我是相信我们自己村的人,才会将此事交给你们的。当然了,我也是想拉村里人一把,大家一起致富,以后家里银钱不缺,姑娘嫁人了也能在婆家抬起头,小子们也能娶到一门好媳妇。”
“你们每家每户都出人,这第一季的糖霜生产,我只给你们六十文一日的帮工费,等这季收利回来,你们看到糖霜的利润了。如果愿意的,我会传授你们甜菜的种植方法,所得利润会给你们分成。”
“到这,就相当于这门生意是我们村里人共同经营的,但糖霜生意是不能往外泄露的,在生产前,我需要你们签订保密协议,我们花寮村生产糖霜一事,止于花寮村。“
“谁泄露了消息,就莫怪我不留情面了。”
谭妆宜说完,底下哗然一片。
村里人不懂太多,只听到六十文一日,后面还能分利润,纷纷举手表示加入。
至于保密协议一事,花寮村本就是宗族体系,以谭氏为主,在村子里,村长的威信要比县老爷还要重。
村长发话,谁敢违背。
要说谭妆宜之前因为谭五叔的事与村长闹了些矛盾,但村里人却不在意。
毕竟村里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都在争吵,但真到大事上,也是非常团结的。
有村长带头组织,村民们都很积极。
场地,人手,设备都齐全了。
这日,天气阴凉,毒了整个月的日头终于被一团乌云遮住,天边轰隆雷响,第一场夏雨淅淅沥沥的来了。
地里甜菜长成,再遭受一场雨根茎怕是要泡烂。
谭妆宜忙组织人手上山采割,在大雨倾盆前将所有甜菜收割完,堆进厂房库房里,第二日糖霜生产的流水线就低调地启动了。
李红春和村里几个妇人是负责后厨的,昨日一场大雨,地里旱了许久的庄稼久逢甘霖,一夜之间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几人挤在水井旁边洗菜洗肉,唠嗑。
“我那几块莲藕田地都晒干裂了,那苗杆都黄了,昨天一场雨泡了泡,竟然又绿回来了。”
李红春麻利地剁肉:“到八月底,就能开挖了吧。”
“也快了,你地里的芋头也差不多那时候收成,到时候又要下新秧苗,又要收作物,可有的忙。”
“你担心什么,你家里十几口人呢。”
“也是。”
那妇人说着忽然很八卦地凑近,胳膊肘拐了一下李红春:“这几日都是阿宜在村里忙前忙后的,怎么不见你们家姑爷来帮?这俩小夫妻分住可不好,时间长了感情得淡。”
李红春嗐了一声:“人家俩小夫妻感情好着呢,平意不是要组建自己的商队嘛,这几天估计都在镇上忙这事,村里的糖霜生产又需要阿宜看着,两人各忙各的,等忙完这阵就好了。”
“你可得提醒阿宜,这男人啊,要看紧。”
“就是,哪个男人不偷腥的。”
几人唠着,又说到谁家的汉子怎么怎么样了,嘴皮子不停,手上活计也不落。
李红春摇摇头,不过还是将这话记在了心里,晚上忙完回来,就拉着谭妆宜到房里。
她小声问:“阿宜,这村里的生意有村长看着不会出大差错,你什么时候回镇上?”
“怎么了?”
糖霜生产刚起步,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马虎不得。
谭妆宜打算在村里多待一阵,等村民们熟悉了整个生产流程,再回镇上忙工坊那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