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
一品宴一楼摆着新驸马的戏台子,底下看戏的人三三两两唠了起来。
“听说了梁府的事了吗?”
“甚么事?他们三公子的门牙找到了?”
“哎不是,是他们府上七小姐的事!我有一表亲就住七小姐夫家隔壁,说是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哭声,开始还以为闹鬼了呢,后来有次碰上了他们家的长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七小姐每天晚上都被丈夫打骂,身上没一块皮是好的。”
一说起官家内宅的八卦,来看茶听戏的人齐齐支棱起了耳朵探听。
有人问:“那自家人被打骂成这样,梁府没人管?”
“一个出嫁的庶女,上头又没了亲娘,谁管她啊。”
“昨儿下一整日雨,我早上去送豆腐时还远远见过七小姐呢,伞都没打就跑出去了,估计是被打怕了,想跑回娘家。”
“真是造孽啊,才十五六的姑娘,有爹跟没爹一个样,梁大人也真是心肠硬。”
今儿一出新驸马的戏请的是别地来的戏班子,梁夫人素日也喜欢听戏,便同其他几位玩得好的夫人定了一品宴二楼的雅间来听戏。
谁承想戏没听明白,底下议论的小道消息却听了个仔细。
梁夫人同好友告了别,沉着脸离开了一品宴,赶回府中来到梁蓉云的小院,她厉声问身后的婢女:“七小姐醒来后可有说什么?”
婢女低头回:“未曾说什么,只是一直哭。”
“将接她回来的那几个家仆喊过来。”,梁夫人并未进房去瞧梁蓉云,而是在院里让人抬了张漆椅来,一言不发坐着,周遭低沉的气压骇得院里的婢女们大气都不敢呼。
很快那几个家仆被叫过来,一排站好。
梁夫人微眯起眼:“我且问你们,昨日接七小姐回来时,你们说七小姐身上的伤是在小园庄里弄的,这是你们亲眼目睹还是七小姐说的?”
一人回:“大夫人,我们到的时候七小姐已濒临昏迷,只匆匆说了一句‘她们害我’便昏过去了,因此当日便报了官让衙役去拿人,那些衙役上门取证言时,七小姐也指认了她们。”
“那为何现在外面都在传七小姐的伤是在夫家被打骂导致的?”
“这……小人不知。”
梁夫人冷哼了一声,管理内宅这么多年,她见多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几句话问下来便猜了个大概,只是老七又不认识谭家人,为什么要用自己做诱饵去陷害她们?
这其中定然还有她不知道的事,现在谭家人还被关在牢里,等这事一传开来,梁府将要面对的恐怕就是上峰的问责和百姓的唾骂。
因为二房和五房的矛盾,府城里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老七在夫家过得不如意,打骂是常事。
一个庶女,死便死了,只要不影响到梁府的名声就行。
可如今这一闹,就并非死一个庶女这么简单了。
得稳住谭家,不能让她们闹大。
梁夫人甩了下帕子,吩咐面前几个家仆:“看好七小姐,没我的吩咐,任何人都不准进出。”,旋即立刻让人套马车往府衙赶去。
当务之急是要让他们把谭家的人先放出来。
可似是老天爷作对,马车一路疾驰,最后还是来迟了。
府衙外已然围了许多的百姓,石阶上跪着的全是谭家染布坊的帮工和府里下人,她们大声哭喊着冤屈,一个瘦高的老者用力敲着鸣冤鼓,似要全府城的人都听见他们的冤屈。
衙役站了一排,拿着刀将他们挡在大门外。
“我们小姐冤枉啊!”
“那梁七小姐晕倒在我们府后门,小姐心善才让我们将人抬回府里,给她换衣,煮姜汤还请了大夫,她悬梁自尽跟我们没关系啊!身上的伤更是本来就有,这点杏林堂的大夫可以作证!”
“你们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家小姐关牢里,这府城还有没有王法了!”
“快点将我们小姐放出来!”
这么多人闹起来,衙役们也不可能真的动刀,只能顶着压力将人拦住,等从其他处调了人手过来,才冷着脸将闹事的人全都抓了起来。
谭东也在其中,他挣扎着大喊:“官兵欺辱老百姓,草菅人命了!救命啊!”
那几个在厨房里吃得肚圆的厨娘也跟着哭喊撒泼,平时跟人嗑牙对骂的嘴十分厉害,将那些衙役骂得脸色铁青。
光天化日之下,什么都不多,就爱凑热闹的老百姓最多,前因后果一听,再联想到一品宴传出来的八卦,顿时群情激昂,纷纷跟着骂了起来。
府城里当官的几十代祖坟都被刨出来骂了个遍。
司马攸得知此事时,正在府署处理公文,梁同知也在。
他放下公文,闲适站起,睨了梁同知一眼:“既此事与你有关,那便走一趟去看看吧。”
“大人,那边百姓正在闹事,这会过去恐会有危险。”,梁同知对上峰作了一揖,继续道:“此事虽与下官的小女有关,但内宅事务下官甚少过问,具体情况还要问过家中夫人。不然……此事就交由下官负责吧。”
“同知费心了,只是既然牵扯到你府上的姑娘,那你还是回避一二,好了,先过去看看吧。”
司马攸收回审视的眼神,兀自走了出去,
梁同知手脚凉透,三层官服都抵挡不住寒意,木着脸抬脚跟上司马攸的步伐。
————
牢房里甚么味都有,地方又小又矮,电视里那三室一厅的牢房格局根本不存在,因为常年不见阳光,铺好那层干稻草已经发潮了,引得老鼠成窝。
谭妆宜不敢往那靠近,只能倚着牢房的木柱子,她身上的衣服还是湿的来不及换,穿着熬了一夜,这会头脑昏沉,自己摸着额头滚烫,才发觉是起高热了。
受着这牢狱之灾,谭妆宜在心里警告自己:往后再遇这般事,任人死眼前,都不会去救了。
不远处响起一阵脚步声,谭妆宜抬起干涩的眼皮去看人,视线里薛白茶布满担忧的脸渐渐走近。
“薛大哥。”,谭妆宜干着嗓子唤了一声,发觉自己喉咙疼得厉害,声音更是嘶哑。
“怎么声音哑得这么厉害?”,薛白茶让身后的狱卒将牢房门打开,跟着进来的招月迅速跑了进去,摸摸小姐的额头,无措道:小姐发了高热,额头烫得厉害了!”
“薛公子您救救我家小姐吧!”
高热不退,是会死人的。
薛白茶弯腰跨进牢房里,男女有防,他并未伸手去触碰谭妆宜的额头,只是看着那张红晕得不正常的脸,皱眉道:“背得起你家小姐吗?”
招月糊了满脸泪,忙不迭点头。
“现在立刻背着她,我送你们去杏林堂找大夫。”
“等下!”,狱卒打断他们对话:“案情还未明了,大人没发话前人不能出牢房。”
“狗官……狗——唔!”,谭妆宜虚弱地骂那狱卒。
招月眼疾手快,捂住自家小姐的嘴,她眼泪掉得更凶,小姐莫不是烧糊涂了?
薛白茶神色低沉,盯着狱卒强硬道:“人命关天,你再不让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招月默默背好自家小姐。
狱卒挡在门外呼喝一声,其他值守的人带刀跑过来,他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语气:“薛公子,还请不要让我们为难,劫狱的下场您应该是知道的。”
“放人走吧。”
一道威严的声音陡然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响起,璧灯那处透着光的地方站了几人,皆着广袖官袍。
待那几人走近,狱卒才发现来人竟是府署的几位大人,刚才说话的赫然是知府司马攸,同在一侧的则是梁同知,登时惊得跪下行礼:“见过司马大人,梁大人。”
“司马大人,我这位弟妹如今正发高热耽误不得,需先将人送医馆去。”,薛白茶匆匆拱手禀明情况。
司马攸淡淡挥手:“去吧。”
薛白茶再度拱手作谢,领着招月越过狱卒往外走。
路过司马攸众人时,谭妆宜倔强的声音冒了出来:“狗官……”
司马攸幽幽转头,扫了一眼过去。
谭妆宜:“狗官狗官狗官,说的就是你。”
她呸了过去:“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
招月浑身力量在这一瞬间暴涨,强烈的求生欲促使着她背着人跑起来,逃命似的出了地牢。
完了完了,小姐真的烧糊涂了,连知府大人都敢骂!
被人面对面呸口水骂狗官,司马攸从官以来这还是头一遭,感觉也挺新奇的,他玩笑似的问身后的下级:“你们说,本官是狗官吗?”
梁同知当即道:“大人说笑了,您爱民如子,为官之清正我等有目共睹。”
司马攸又问他:“那同知觉得,自己是狗官吗?”
梁同知脸色霎时僵白。
“你们去抓人,可有确凿证据?”,司马攸也不紧要他如何回,话锋一转,质问狱卒:“仅凭一人之言便将人关进来,如此草率办案拿人,可是威风极了?”
狱卒原就跪在地上,这下直接趴低脑袋,煞白着脸,战战兢兢道:“我们拿人前去过同知府上取证的,那七小姐指认了谭家,梁夫人便说我等可去将人拿了下狱,给个教训。”
“梁夫人说?”,司马攸笑了笑,偏身瞧了眼梁同知:“我倒不知道,你家的夫人还能指使官家人。”
梁同知流了一脑门汗,整个身体都紧绷着,他斟酌道:“若此事真是下官府里仗势欺人,冤枉百姓,下官回去定会严厉惩罚,绝不偏私。”
司马攸无甚表情:“此事未上公堂便不算立案,私事一桩同知自己处理也说得过去,只是谭家那边平白蒙受牢狱之灾,生事者还是过府去给人赔个不是,也好平民愤。”
梁同知:“下官遵令。”
“同知啊,你在公事上无甚可指摘的。”,司马攸抬手让狱卒起来,转身踱步出地牢,声音较刚才少了几分严肃:“只是为官者不单要自身清正,还须约束好内宅,内外兼修在官途上方能走得远,且说这桩事,在年底的地方官员政绩考评中,你便得记一个纵容家眷欺压百姓。”
梁同知面如菜色,地方官员的政绩考评中有了污绩,就意味着来年初的升职调任与己无关了,更甚者可能还要面对朝廷的问责。
一品宴一楼摆着新驸马的戏台子,底下看戏的人三三两两唠了起来。
“听说了梁府的事了吗?”
“甚么事?他们三公子的门牙找到了?”
“哎不是,是他们府上七小姐的事!我有一表亲就住七小姐夫家隔壁,说是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哭声,开始还以为闹鬼了呢,后来有次碰上了他们家的长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七小姐每天晚上都被丈夫打骂,身上没一块皮是好的。”
一说起官家内宅的八卦,来看茶听戏的人齐齐支棱起了耳朵探听。
有人问:“那自家人被打骂成这样,梁府没人管?”
“一个出嫁的庶女,上头又没了亲娘,谁管她啊。”
“昨儿下一整日雨,我早上去送豆腐时还远远见过七小姐呢,伞都没打就跑出去了,估计是被打怕了,想跑回娘家。”
“真是造孽啊,才十五六的姑娘,有爹跟没爹一个样,梁大人也真是心肠硬。”
今儿一出新驸马的戏请的是别地来的戏班子,梁夫人素日也喜欢听戏,便同其他几位玩得好的夫人定了一品宴二楼的雅间来听戏。
谁承想戏没听明白,底下议论的小道消息却听了个仔细。
梁夫人同好友告了别,沉着脸离开了一品宴,赶回府中来到梁蓉云的小院,她厉声问身后的婢女:“七小姐醒来后可有说什么?”
婢女低头回:“未曾说什么,只是一直哭。”
“将接她回来的那几个家仆喊过来。”,梁夫人并未进房去瞧梁蓉云,而是在院里让人抬了张漆椅来,一言不发坐着,周遭低沉的气压骇得院里的婢女们大气都不敢呼。
很快那几个家仆被叫过来,一排站好。
梁夫人微眯起眼:“我且问你们,昨日接七小姐回来时,你们说七小姐身上的伤是在小园庄里弄的,这是你们亲眼目睹还是七小姐说的?”
一人回:“大夫人,我们到的时候七小姐已濒临昏迷,只匆匆说了一句‘她们害我’便昏过去了,因此当日便报了官让衙役去拿人,那些衙役上门取证言时,七小姐也指认了她们。”
“那为何现在外面都在传七小姐的伤是在夫家被打骂导致的?”
“这……小人不知。”
梁夫人冷哼了一声,管理内宅这么多年,她见多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几句话问下来便猜了个大概,只是老七又不认识谭家人,为什么要用自己做诱饵去陷害她们?
这其中定然还有她不知道的事,现在谭家人还被关在牢里,等这事一传开来,梁府将要面对的恐怕就是上峰的问责和百姓的唾骂。
因为二房和五房的矛盾,府城里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老七在夫家过得不如意,打骂是常事。
一个庶女,死便死了,只要不影响到梁府的名声就行。
可如今这一闹,就并非死一个庶女这么简单了。
得稳住谭家,不能让她们闹大。
梁夫人甩了下帕子,吩咐面前几个家仆:“看好七小姐,没我的吩咐,任何人都不准进出。”,旋即立刻让人套马车往府衙赶去。
当务之急是要让他们把谭家的人先放出来。
可似是老天爷作对,马车一路疾驰,最后还是来迟了。
府衙外已然围了许多的百姓,石阶上跪着的全是谭家染布坊的帮工和府里下人,她们大声哭喊着冤屈,一个瘦高的老者用力敲着鸣冤鼓,似要全府城的人都听见他们的冤屈。
衙役站了一排,拿着刀将他们挡在大门外。
“我们小姐冤枉啊!”
“那梁七小姐晕倒在我们府后门,小姐心善才让我们将人抬回府里,给她换衣,煮姜汤还请了大夫,她悬梁自尽跟我们没关系啊!身上的伤更是本来就有,这点杏林堂的大夫可以作证!”
“你们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家小姐关牢里,这府城还有没有王法了!”
“快点将我们小姐放出来!”
这么多人闹起来,衙役们也不可能真的动刀,只能顶着压力将人拦住,等从其他处调了人手过来,才冷着脸将闹事的人全都抓了起来。
谭东也在其中,他挣扎着大喊:“官兵欺辱老百姓,草菅人命了!救命啊!”
那几个在厨房里吃得肚圆的厨娘也跟着哭喊撒泼,平时跟人嗑牙对骂的嘴十分厉害,将那些衙役骂得脸色铁青。
光天化日之下,什么都不多,就爱凑热闹的老百姓最多,前因后果一听,再联想到一品宴传出来的八卦,顿时群情激昂,纷纷跟着骂了起来。
府城里当官的几十代祖坟都被刨出来骂了个遍。
司马攸得知此事时,正在府署处理公文,梁同知也在。
他放下公文,闲适站起,睨了梁同知一眼:“既此事与你有关,那便走一趟去看看吧。”
“大人,那边百姓正在闹事,这会过去恐会有危险。”,梁同知对上峰作了一揖,继续道:“此事虽与下官的小女有关,但内宅事务下官甚少过问,具体情况还要问过家中夫人。不然……此事就交由下官负责吧。”
“同知费心了,只是既然牵扯到你府上的姑娘,那你还是回避一二,好了,先过去看看吧。”
司马攸收回审视的眼神,兀自走了出去,
梁同知手脚凉透,三层官服都抵挡不住寒意,木着脸抬脚跟上司马攸的步伐。
————
牢房里甚么味都有,地方又小又矮,电视里那三室一厅的牢房格局根本不存在,因为常年不见阳光,铺好那层干稻草已经发潮了,引得老鼠成窝。
谭妆宜不敢往那靠近,只能倚着牢房的木柱子,她身上的衣服还是湿的来不及换,穿着熬了一夜,这会头脑昏沉,自己摸着额头滚烫,才发觉是起高热了。
受着这牢狱之灾,谭妆宜在心里警告自己:往后再遇这般事,任人死眼前,都不会去救了。
不远处响起一阵脚步声,谭妆宜抬起干涩的眼皮去看人,视线里薛白茶布满担忧的脸渐渐走近。
“薛大哥。”,谭妆宜干着嗓子唤了一声,发觉自己喉咙疼得厉害,声音更是嘶哑。
“怎么声音哑得这么厉害?”,薛白茶让身后的狱卒将牢房门打开,跟着进来的招月迅速跑了进去,摸摸小姐的额头,无措道:小姐发了高热,额头烫得厉害了!”
“薛公子您救救我家小姐吧!”
高热不退,是会死人的。
薛白茶弯腰跨进牢房里,男女有防,他并未伸手去触碰谭妆宜的额头,只是看着那张红晕得不正常的脸,皱眉道:“背得起你家小姐吗?”
招月糊了满脸泪,忙不迭点头。
“现在立刻背着她,我送你们去杏林堂找大夫。”
“等下!”,狱卒打断他们对话:“案情还未明了,大人没发话前人不能出牢房。”
“狗官……狗——唔!”,谭妆宜虚弱地骂那狱卒。
招月眼疾手快,捂住自家小姐的嘴,她眼泪掉得更凶,小姐莫不是烧糊涂了?
薛白茶神色低沉,盯着狱卒强硬道:“人命关天,你再不让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招月默默背好自家小姐。
狱卒挡在门外呼喝一声,其他值守的人带刀跑过来,他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语气:“薛公子,还请不要让我们为难,劫狱的下场您应该是知道的。”
“放人走吧。”
一道威严的声音陡然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响起,璧灯那处透着光的地方站了几人,皆着广袖官袍。
待那几人走近,狱卒才发现来人竟是府署的几位大人,刚才说话的赫然是知府司马攸,同在一侧的则是梁同知,登时惊得跪下行礼:“见过司马大人,梁大人。”
“司马大人,我这位弟妹如今正发高热耽误不得,需先将人送医馆去。”,薛白茶匆匆拱手禀明情况。
司马攸淡淡挥手:“去吧。”
薛白茶再度拱手作谢,领着招月越过狱卒往外走。
路过司马攸众人时,谭妆宜倔强的声音冒了出来:“狗官……”
司马攸幽幽转头,扫了一眼过去。
谭妆宜:“狗官狗官狗官,说的就是你。”
她呸了过去:“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
招月浑身力量在这一瞬间暴涨,强烈的求生欲促使着她背着人跑起来,逃命似的出了地牢。
完了完了,小姐真的烧糊涂了,连知府大人都敢骂!
被人面对面呸口水骂狗官,司马攸从官以来这还是头一遭,感觉也挺新奇的,他玩笑似的问身后的下级:“你们说,本官是狗官吗?”
梁同知当即道:“大人说笑了,您爱民如子,为官之清正我等有目共睹。”
司马攸又问他:“那同知觉得,自己是狗官吗?”
梁同知脸色霎时僵白。
“你们去抓人,可有确凿证据?”,司马攸也不紧要他如何回,话锋一转,质问狱卒:“仅凭一人之言便将人关进来,如此草率办案拿人,可是威风极了?”
狱卒原就跪在地上,这下直接趴低脑袋,煞白着脸,战战兢兢道:“我们拿人前去过同知府上取证的,那七小姐指认了谭家,梁夫人便说我等可去将人拿了下狱,给个教训。”
“梁夫人说?”,司马攸笑了笑,偏身瞧了眼梁同知:“我倒不知道,你家的夫人还能指使官家人。”
梁同知流了一脑门汗,整个身体都紧绷着,他斟酌道:“若此事真是下官府里仗势欺人,冤枉百姓,下官回去定会严厉惩罚,绝不偏私。”
司马攸无甚表情:“此事未上公堂便不算立案,私事一桩同知自己处理也说得过去,只是谭家那边平白蒙受牢狱之灾,生事者还是过府去给人赔个不是,也好平民愤。”
梁同知:“下官遵令。”
“同知啊,你在公事上无甚可指摘的。”,司马攸抬手让狱卒起来,转身踱步出地牢,声音较刚才少了几分严肃:“只是为官者不单要自身清正,还须约束好内宅,内外兼修在官途上方能走得远,且说这桩事,在年底的地方官员政绩考评中,你便得记一个纵容家眷欺压百姓。”
梁同知面如菜色,地方官员的政绩考评中有了污绩,就意味着来年初的升职调任与己无关了,更甚者可能还要面对朝廷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