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的仲秋,京都临安最大的客栈前停下一辆华顶马车。
马车以苏绣锦帐为顶,金丝流穗为饰,车身宽阔,侧壁黑漆刻纹,精美如生的瑞兽形态各异。客栈掌柜出门亲迎,两侧仆侍成列,眼疾手快的小厮在车前放好脚凳,锦帘掀开,帐里走出一个华贵的妇人。
一干人等走进客栈的雅间,窗边置了软座。
华丽的裙摆在地上舒展,妇人玉面雍容,头上的金簪粲然夺目。“唐掌柜,老爷交代了,今日来的可不是一般的客人,在流溪苑辟几处安静的院子,好生招待贵宾。”
掌柜娴熟地沏上一盏茶,不紧不慢道:“夫人放心,老爷早已吩咐过,又劳您跑一趟了。这秋后的乌龙是不如春茶鲜嫩,但香气平和,也别有一番滋味。您且尝尝。”
幽绿的茶叶浮在茶汤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妇人启唇品了一口,不由赞道:“嗯,是不错。记得选些好的给客人们备用。”
掌柜收起茶具应了一声,看见妇人狐疑地扫了一眼前堂,秀眉轻蹙,“怎么没看见泊川?”
手上动作忽然一滞,掌柜噎了一声,“少爷他……”
妇人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个浑小子,我让他来客栈学着打理,又溜去哪里玩了?”
掌柜和妇人身后的老仆对视一眼,识趣地低头沉默。
……
临安江南柔情,画船听雨烟柳水乡,偶会让人忘却它是一座王城。
天子脚下的帝王都,贯八方来客,迎四海之宾,商贸发达旅人无数,高门大户集聚,极尽繁盛富庶之地。
“陆老先生,前面就要到了。”一入临安便有人来接应,想来殷家对他这位老友依然格外热情,陆觉看了眼窗外,将刚烧烫的手炉递给了马车里的人。
殷家老爷殷时,与陆觉本是同乡的试子,平日里马马虎虎,对学业不甚上心,常请陆觉代他做课业。落榜后他出海做了生意,没想到在这条道上越走越顺,生意越做越大,果真应了殷时这个名。如今的殷家横亘商道,财冠江南,已然是响当当一方大贾。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非得走科举之路。
马车四平八稳,不久便走完了西御街旁的栈道。这一带是临安的富人居,十家里有九家都是说得出名的人物,还有一个那便是大人物了。
殷家的客栈正处在繁华的西御街口,再往栈道的方向,人烟便稀少了许多。客栈与殷府大门看上去相隔甚远,实则以几处偌大的园子相连,其中最近殷府的便是流溪苑。
马车停在殷府大门前,殷夫人携着一家亲眷齐齐相迎。
首先出来的是陆觉,闻名天下的文豪老先生,长眉朗目风骨迥然,众人一眼便认了出来。他身后走出一个清雅的妇人,眼下还未入冬,她却以一袭绒衣着身,想必是陆觉那位体弱多病极少见客的夫人了。
素手搭在陆觉伸过来的掌心上,夫妇二人缓步下了马车。殷夫人忙踱下台阶,笑吟吟地上前问候。陆老先生与他的夫人如此恩爱,众人看了,不禁连连啧叹。
唏嘘声中,一只纤细莹白的玉手掀开锦帘,马车里探出一个春雪般的美人。水色秋衫合身的裁剪,外罩月白团花褙子,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女子玲珑有致的身形。乌发如墨,长眉似烟,一双玉雪冰瞳灵气至极,尤显绰约之姿。
看到眼前的女子轻轻着地,众人片刻失神。
“哎呀呀,这小娘子好生俊俏,是堇姑娘吧?”殷夫人忙不迭地迎过来,锦裙拂过纤尘不染的平地,一手挽上了陆堇抒的衣袖。
她怔了一瞬,微笑。
三年过去,她长大了,性情也变了不少。来不及遮掩心里的不自在,殷夫人已经拉着陆堇抒走过来,眉眼弯成了月牙。“老爷这会儿还在钱庄,一时恐怕回不来。陆先生一家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想必累坏了,快进来歇息吧!”
被一行人簇拥着进府,热热闹闹的场面已是久违。穿过假山池,再转过一道花廊,便入了流溪苑。
这一处的建筑尚典雅之风,阔大的苑子亦显得精巧别致。苑中多条清澈的溪流交织,拱桥层叠相架,一派流光水色别有洞天。中庭各色奇花异树茂盛生长,并着精巧的亭台楼阁散入几条小径,恰分隔成几座别院。
殷夫人特意为陆觉夫妇择了僻静的吟风院,陆堇抒则入住殷家几位姑娘出阁前的闺房弄月居。流溪苑里每处院落都十分宽敞,主居外厢间耳房无数,仆从小婢穿穿梭梭,倒也不显空荡。
洗尘宴上的佳肴珍奇百斗,几乎囊括了四海八方的美味。殷家极为用心,依照各人的口味布菜,色泽鲜艳的菜品入口清淡,丝毫不觉油腻。一场酣宴之后众人四散离席,只余下陆觉一家留在殷时的会客堂。
正午已过,日光斜斜洒落,透过斑驳的檀木花窗,人影隐约浮动在金兽香炉的气息中。
“子蒙,久等啦!你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殷时大步走进,并非如想象中的土财主那般腰缠万贯、穿金戴银,他一身宝蓝色长袍及地,双目迥然,精神矍铄,身上没有任何的修饰,仅腕上挂了串成色尚可的木珠。
“殷兄,好久不见。”陆觉起身拜会。年少读书时的清风扑面而来,二人相见,恍惚如梦。
“过了几十年,瞧瞧我们,都老了。”见到多年故友,殷时心中感慨,激动地拉着陆觉寒嘘了好一会。
卫翎与殷时也算不上初见,当初与陆觉成亲之时便有他的一杯喜酒,倒是陆堇抒,陆觉三十多岁才得的小女儿,他从未见过。看着眼前明眉皓目的女子,殷时便想到三年前的事,心里暗自惋惜。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殷夫人遣了侍婢来请女眷们去翠园,为即将到来的拜月节宴量身做衣,堂屋里一时只剩下老友二人。
“子蒙啊,堇儿今年有十七了吧?”殷时端了杯乌龙秋茶,轻轻放在陆觉面前。
“不错,她长大了。”陆觉淡淡的口吻一如往常,眸光却深远了许多。
殷时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我有个远房侄子,年岁与堇儿相当,三月里刚刚考了春闱,名次不错,人也踏实。”他知道陆家三年前的变故,一心想要帮上些什么,为此还特意寻看了临安尚未娶妻的名流公子,可终究不放心。曾经的季家南留庄是如何声名斐然,最终还不是一场空。
“我那三个丫头在堇儿这般年纪都已出阁,嫁过去的人家虽无权势,但也都是富贵之家,如今小日子过得很是舒坦。你看,要不要考虑考虑?”
陆觉淡淡一笑,抿了口杯中的茶,“我知道殷兄是好意,不过此行本就是来祭奠季家,再论婚嫁之事,我希望堇儿可以自己做主。”
殷时本以为陆觉对此事一筹莫展,又怕他瞧不上那些商户之家,心里一直打着鼓,听他这样一说,心里似乎也放宽了些。
未几,殷府的老管家来了会客堂,在外头小声叫道:“老爷,少爷回来了,夫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怕是又要动家法……”
殷时面上的青筋跳了跳,扶额道:“不是头一回了,让他去吧。要如何处置,都听夫人的。”
秋日里,翠园金桂怒放,甜蜜的花香浸入满园风景,蒙上了一层缠绵的暖色。
十五六岁的锦衣少年转入园中,远远瞧见花树下站了一个绰约的雪衣女子,晃了晃神。是她?走近一看,秋瞳若水,纤姿如玉,却不是心中的答案。
失落涌上心头,他没注意到脚下的石子,险些一绊,幸被路过的丫鬟扶住。
“少爷怎么这么不小心,可伤到哪儿了?”
少年摇摇头,似乎心有不甘,一把抓住丫鬟问道:“我是不是很讨厌?不招女孩子的喜欢?”
“少爷,您说什么呢!”丫鬟吓了一跳,想了想还是认真回答道:“您身份高贵,相貌又好,姐妹们都可喜欢您了。”
“那为什么……”少年顿了顿,一时语塞。丫鬟想到什么,瞅了眼花树下的人,不由乐道:“那位姑娘是今日进府的客人,生得可美了。”
少年漠然仰头,“这位姐姐虽美,但是看上去冰冰冷冷,似乎很难接近。”和她一样。
丫鬟还想说什么,看到少年身后走来的人影,忽然睁圆了眼睛。
“泊川。”华服之上,殷夫人秀眉紧蹙,冷厉的眸子含着几分不怒自威的神色。仆从侍婢齐刷刷跟在她身后,无人敢支夷半声。
身旁的丫鬟已经跪了下去,他抿了抿唇,喉咙干哑,“娘,我……”
预想之中的责骂并没有到来,殷夫人缓和了口气,凤眸微微上挑,“跟娘说实话,你今天去哪儿了?”自幼顽劣倒罢了,如今把他教好了一点,又开始出去鬼混,殷夫人一时气上心头。
“娘觉得你最近不太对劲,一天到晚的往外面跑,改天我去李家问问,看看你们都出去做些什么。”
夜里,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窜入弄月居。
没有半分惊扰,入侵的痕迹几乎无处可寻,守夜的仆从提着灯笼在偌大的园中巡走,全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女子的闺阁气息扑面而来,室中燃着淡淡的熏香,桌上不知为何亮起一只如豆小烛,灯火昏暗,洒落在对侧的绢花屏风。
黑影无声地潜入,摸近几步,看见榻上卧睡一人,朦胧的面容风华绝世,肌肤吹弹可破,恍若阳春三月里初融的冰雪,可是仍然——一如初见。
马车以苏绣锦帐为顶,金丝流穗为饰,车身宽阔,侧壁黑漆刻纹,精美如生的瑞兽形态各异。客栈掌柜出门亲迎,两侧仆侍成列,眼疾手快的小厮在车前放好脚凳,锦帘掀开,帐里走出一个华贵的妇人。
一干人等走进客栈的雅间,窗边置了软座。
华丽的裙摆在地上舒展,妇人玉面雍容,头上的金簪粲然夺目。“唐掌柜,老爷交代了,今日来的可不是一般的客人,在流溪苑辟几处安静的院子,好生招待贵宾。”
掌柜娴熟地沏上一盏茶,不紧不慢道:“夫人放心,老爷早已吩咐过,又劳您跑一趟了。这秋后的乌龙是不如春茶鲜嫩,但香气平和,也别有一番滋味。您且尝尝。”
幽绿的茶叶浮在茶汤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妇人启唇品了一口,不由赞道:“嗯,是不错。记得选些好的给客人们备用。”
掌柜收起茶具应了一声,看见妇人狐疑地扫了一眼前堂,秀眉轻蹙,“怎么没看见泊川?”
手上动作忽然一滞,掌柜噎了一声,“少爷他……”
妇人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个浑小子,我让他来客栈学着打理,又溜去哪里玩了?”
掌柜和妇人身后的老仆对视一眼,识趣地低头沉默。
……
临安江南柔情,画船听雨烟柳水乡,偶会让人忘却它是一座王城。
天子脚下的帝王都,贯八方来客,迎四海之宾,商贸发达旅人无数,高门大户集聚,极尽繁盛富庶之地。
“陆老先生,前面就要到了。”一入临安便有人来接应,想来殷家对他这位老友依然格外热情,陆觉看了眼窗外,将刚烧烫的手炉递给了马车里的人。
殷家老爷殷时,与陆觉本是同乡的试子,平日里马马虎虎,对学业不甚上心,常请陆觉代他做课业。落榜后他出海做了生意,没想到在这条道上越走越顺,生意越做越大,果真应了殷时这个名。如今的殷家横亘商道,财冠江南,已然是响当当一方大贾。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非得走科举之路。
马车四平八稳,不久便走完了西御街旁的栈道。这一带是临安的富人居,十家里有九家都是说得出名的人物,还有一个那便是大人物了。
殷家的客栈正处在繁华的西御街口,再往栈道的方向,人烟便稀少了许多。客栈与殷府大门看上去相隔甚远,实则以几处偌大的园子相连,其中最近殷府的便是流溪苑。
马车停在殷府大门前,殷夫人携着一家亲眷齐齐相迎。
首先出来的是陆觉,闻名天下的文豪老先生,长眉朗目风骨迥然,众人一眼便认了出来。他身后走出一个清雅的妇人,眼下还未入冬,她却以一袭绒衣着身,想必是陆觉那位体弱多病极少见客的夫人了。
素手搭在陆觉伸过来的掌心上,夫妇二人缓步下了马车。殷夫人忙踱下台阶,笑吟吟地上前问候。陆老先生与他的夫人如此恩爱,众人看了,不禁连连啧叹。
唏嘘声中,一只纤细莹白的玉手掀开锦帘,马车里探出一个春雪般的美人。水色秋衫合身的裁剪,外罩月白团花褙子,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女子玲珑有致的身形。乌发如墨,长眉似烟,一双玉雪冰瞳灵气至极,尤显绰约之姿。
看到眼前的女子轻轻着地,众人片刻失神。
“哎呀呀,这小娘子好生俊俏,是堇姑娘吧?”殷夫人忙不迭地迎过来,锦裙拂过纤尘不染的平地,一手挽上了陆堇抒的衣袖。
她怔了一瞬,微笑。
三年过去,她长大了,性情也变了不少。来不及遮掩心里的不自在,殷夫人已经拉着陆堇抒走过来,眉眼弯成了月牙。“老爷这会儿还在钱庄,一时恐怕回不来。陆先生一家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想必累坏了,快进来歇息吧!”
被一行人簇拥着进府,热热闹闹的场面已是久违。穿过假山池,再转过一道花廊,便入了流溪苑。
这一处的建筑尚典雅之风,阔大的苑子亦显得精巧别致。苑中多条清澈的溪流交织,拱桥层叠相架,一派流光水色别有洞天。中庭各色奇花异树茂盛生长,并着精巧的亭台楼阁散入几条小径,恰分隔成几座别院。
殷夫人特意为陆觉夫妇择了僻静的吟风院,陆堇抒则入住殷家几位姑娘出阁前的闺房弄月居。流溪苑里每处院落都十分宽敞,主居外厢间耳房无数,仆从小婢穿穿梭梭,倒也不显空荡。
洗尘宴上的佳肴珍奇百斗,几乎囊括了四海八方的美味。殷家极为用心,依照各人的口味布菜,色泽鲜艳的菜品入口清淡,丝毫不觉油腻。一场酣宴之后众人四散离席,只余下陆觉一家留在殷时的会客堂。
正午已过,日光斜斜洒落,透过斑驳的檀木花窗,人影隐约浮动在金兽香炉的气息中。
“子蒙,久等啦!你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殷时大步走进,并非如想象中的土财主那般腰缠万贯、穿金戴银,他一身宝蓝色长袍及地,双目迥然,精神矍铄,身上没有任何的修饰,仅腕上挂了串成色尚可的木珠。
“殷兄,好久不见。”陆觉起身拜会。年少读书时的清风扑面而来,二人相见,恍惚如梦。
“过了几十年,瞧瞧我们,都老了。”见到多年故友,殷时心中感慨,激动地拉着陆觉寒嘘了好一会。
卫翎与殷时也算不上初见,当初与陆觉成亲之时便有他的一杯喜酒,倒是陆堇抒,陆觉三十多岁才得的小女儿,他从未见过。看着眼前明眉皓目的女子,殷时便想到三年前的事,心里暗自惋惜。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殷夫人遣了侍婢来请女眷们去翠园,为即将到来的拜月节宴量身做衣,堂屋里一时只剩下老友二人。
“子蒙啊,堇儿今年有十七了吧?”殷时端了杯乌龙秋茶,轻轻放在陆觉面前。
“不错,她长大了。”陆觉淡淡的口吻一如往常,眸光却深远了许多。
殷时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我有个远房侄子,年岁与堇儿相当,三月里刚刚考了春闱,名次不错,人也踏实。”他知道陆家三年前的变故,一心想要帮上些什么,为此还特意寻看了临安尚未娶妻的名流公子,可终究不放心。曾经的季家南留庄是如何声名斐然,最终还不是一场空。
“我那三个丫头在堇儿这般年纪都已出阁,嫁过去的人家虽无权势,但也都是富贵之家,如今小日子过得很是舒坦。你看,要不要考虑考虑?”
陆觉淡淡一笑,抿了口杯中的茶,“我知道殷兄是好意,不过此行本就是来祭奠季家,再论婚嫁之事,我希望堇儿可以自己做主。”
殷时本以为陆觉对此事一筹莫展,又怕他瞧不上那些商户之家,心里一直打着鼓,听他这样一说,心里似乎也放宽了些。
未几,殷府的老管家来了会客堂,在外头小声叫道:“老爷,少爷回来了,夫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怕是又要动家法……”
殷时面上的青筋跳了跳,扶额道:“不是头一回了,让他去吧。要如何处置,都听夫人的。”
秋日里,翠园金桂怒放,甜蜜的花香浸入满园风景,蒙上了一层缠绵的暖色。
十五六岁的锦衣少年转入园中,远远瞧见花树下站了一个绰约的雪衣女子,晃了晃神。是她?走近一看,秋瞳若水,纤姿如玉,却不是心中的答案。
失落涌上心头,他没注意到脚下的石子,险些一绊,幸被路过的丫鬟扶住。
“少爷怎么这么不小心,可伤到哪儿了?”
少年摇摇头,似乎心有不甘,一把抓住丫鬟问道:“我是不是很讨厌?不招女孩子的喜欢?”
“少爷,您说什么呢!”丫鬟吓了一跳,想了想还是认真回答道:“您身份高贵,相貌又好,姐妹们都可喜欢您了。”
“那为什么……”少年顿了顿,一时语塞。丫鬟想到什么,瞅了眼花树下的人,不由乐道:“那位姑娘是今日进府的客人,生得可美了。”
少年漠然仰头,“这位姐姐虽美,但是看上去冰冰冷冷,似乎很难接近。”和她一样。
丫鬟还想说什么,看到少年身后走来的人影,忽然睁圆了眼睛。
“泊川。”华服之上,殷夫人秀眉紧蹙,冷厉的眸子含着几分不怒自威的神色。仆从侍婢齐刷刷跟在她身后,无人敢支夷半声。
身旁的丫鬟已经跪了下去,他抿了抿唇,喉咙干哑,“娘,我……”
预想之中的责骂并没有到来,殷夫人缓和了口气,凤眸微微上挑,“跟娘说实话,你今天去哪儿了?”自幼顽劣倒罢了,如今把他教好了一点,又开始出去鬼混,殷夫人一时气上心头。
“娘觉得你最近不太对劲,一天到晚的往外面跑,改天我去李家问问,看看你们都出去做些什么。”
夜里,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窜入弄月居。
没有半分惊扰,入侵的痕迹几乎无处可寻,守夜的仆从提着灯笼在偌大的园中巡走,全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女子的闺阁气息扑面而来,室中燃着淡淡的熏香,桌上不知为何亮起一只如豆小烛,灯火昏暗,洒落在对侧的绢花屏风。
黑影无声地潜入,摸近几步,看见榻上卧睡一人,朦胧的面容风华绝世,肌肤吹弹可破,恍若阳春三月里初融的冰雪,可是仍然——一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