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府,陈家,思正堂。陈公下首坐着宝曦的大舅与二舅,陈时邈、陈时迁。
坐在主位的陈公双眉深锁,堂内落针可闻。见二子不语,陈公放下手里的茶盏,指了指陈时邈说到:“老大,你说。”
“我同意父亲大人所说。翻过年曦姐儿就十四了,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仍住在我们陈家怕是不合礼法,她毕竟姓林。现如今曦姐儿身体康健,林家没得理由再让她在陈家养病,我们虽不舍,也不能把她强留陈家。这日后出嫁难道从我陈家门出?如何堵住悠悠众口?”大爷陈时邈摸了摸嘴边的八字胡子,继续说到:“我这丁忧还剩不到两载,回京之后也能照看宝曦一二。”
“我不同意!”二爷陈时迁“啪”地把茶盏往案几上大力一放,也不管那茶汤溅湿宽袍衣袖,忿忿地说到:“你们扪心,那狗屁林家重视过曦儿这个嫡长女吗?重视过我们早逝的小妹吗?每年只见送些银钱和年礼,从未派人南下亲自瞧瞧曦儿,再说说她那王八羔子爹,曦儿不到两岁就给她添了庶妹,后面续弦也就派人知会了陈家一声,屁儿都没一个!我看呐,当年把曦儿送来养病根本就是个幌子,指不定藏着什么阴谋诡计!”
“二弟慎言!勿要乱讲!”听到陈时迁连王八羔子此地粗鄙之言都说出来之时,陈时邈连忙出言打断,给了陈时迁一个眼风,朝主位皱眉闭目的陈公那努努嘴,示意他别在说了。
陈时迁正在气头上,任陈时邈再给十个八个眼风也是熟视无睹了,继续高声道:“我说的有甚不对?曦儿打小跟在我身边巡药铺子,我早把她当亲女儿了,大哥我看你是脑子瓦特啦,收起你那套文人的臭酸腐气,依我看,曦儿就是我陈家人,日后我陈家才是娘家!”
“你......你,你,你”陈时邈气得拍案而起,抖着手指,指着陈时迁鼻子,话儿都说不出来了。
“好了,老大坐下”上首的陈公发话,“老大说得有道理,礼不可费,曦姐儿毕竟是林家人,与我陈家再亲,在外人眼中她也之事我陈家的外姓之人,这让她日后如何说一门好亲?孙儿辈只剩下这小小的女娃儿还未定下,老二,你以为我舍得?这小小的人儿跟我手心捧着长大,就跟当年我那娇滴滴的幺女儿一样。”说到此,陈公浑浊的双眼已噙着泪光。
“唉......就按老大说的去办罢,由老大给林正修书过去,曦姐儿的及笄礼必须在京城林家办!你们都下去吧......我独自坐坐......”陈公说完,思正堂内重归平静。
京城,林府,清正院书房内。
林正自收到陈时邈的信函后,已经把自己关在书房将近一个时辰来。
毫无疑问,这封从江宁府而来的书信犹如平地惊雷,炸得林正霎时间脑袋空白,不知所措。冷静下来后,林正也认清了现实,林宝曦确实是林家嫡长女,年近十四还寄住外祖家难免会被他人诟病。
这几年,除了那官职迟迟升不上去以外,林正自认为过得顺遂。如今自己妻妾成群,子女不少,早已把林宝曦这个女儿忘记了。为了林家声誉,林宝曦确实该接回林家,但想到当年那岐山道士所言,他心中又是一直摇摆。
是以,林正拿着书信前去荣归堂找林老太太商量对策。
“这有甚好斟酌的?我林家嫡长孙女是该接回来。”林老太太抬了抬眼皮,继续逗着那窝在十八层月白色锦缎垫底、黄花梨木镂空雕如意祥云纹窝盆子里的狸奴。这是前段儿林老太太从老姐妹家中刚聘回来的狸奴,这会子正新鲜得劲儿。
“可那岐山老道曾给大姐儿批名,恐她会影响林家命道。”林正正色道,但仍是不敢把老道士批的“纯阴命格”告知林老太太,怕她受到惊吓,因而只含糊地说林宝曦影响林家命道。
“我林家百年荣华,岂是一黄毛丫头能影响的?荏她是个妖魔鬼怪长着三头六臂,也断然翻不出老婆子我的手掌心儿。给老亲家回个信儿,开春接回来。记得派大管事亲去,别失了我林家脸面。” 林家老太太拍板定案,定下宝曦回京之事。
江宁府,陈家,此时陈嬷嬷正带着一群小丫鬟收拾着北上的行装。
“哎哟,我的小祖宗,你倒是给句话呀,这些物什带不带呀?”这厢陈嬷嬷正指挥着几个丫鬟收拾着宝曦的行装,在陈家将近十四载,陈家给宝曦置办的物什可真真不少。
“噢,珍珠嬷嬷您唤我?只记着把我药庐里的家伙事儿都打包带上,还有书房里的医术,其他物件儿您跟柳枝看着办罢。”宝曦无精打采地回答道。
自接到林家要把她接回去的消息,宝曦心中先是惊喜,毕竟对那京城家中的亲人有几分期盼;但更多的是不舍和离愁,她不舍的:
是思正堂“积善之家”大匾下,外祖父曾抱着牙牙学语的她抛高高;
是扶风榭,与陈清溪、陈清麓顽躲猫猫儿的景象仍历历在目;
是跟随二舅舅走过的繁华街市的药铺子、村里乡间的药田子;
是那夏日的莲池、随风起舞的垂柳、宛转的回廊、漫漫的烟雨......
江南的一切思忆无以言状,只惹得美人倚窗垂泪。
春花添暖意,疏柳冻寒霜。
永熙十七年春,当温暖当春风自南向北拂过大盈土地之时,宝曦一行也踏上了北上的水路。
与来时那襁褓中的奶娃娃不同,十四岁的宝曦从未见过江南以外的景象,此时官船正停靠在码头,宝曦扒着船舱的窗儿,兴奋地看着那形形色色的百姓和他们的生活。
他们穿着与江南不同的衣衫,他们讲着与吴侬软语不同的腔调,他们吃着与江南珍馐不同的各自吃食......这一切新鲜的景象暂时冲淡了宝曦离别的悲痛。
“珍珠嬷嬷,你给我说说京城家中的亲人罢。老太太如何,父亲如何,家中姐妹弟兄如何。”临近京城,宝曦忽然问到。
“大致的干系就如前阵儿奴婢给姐儿讲的那般,更多的奴婢也不甚清楚,离了十几载竟又来了......姐儿家去记着谨言慎行,先摸清府中各人脾性,切不能像在陈家中恣意而为,还有一点,切忌提起你那已故的祖父......”
宝曦一行人是在申时中抵达林府的,刚下马车便看见那写着“林府”的庄严匾额下,朱红大门大开,只见那前脚刚到林府大管事林福海打头,身后是一知命之年的婆子,婆子身后跟着大约十个护院小厮和十个小丫鬟,一群人乌泱泱地站在门口。
忽然走出俩护院小厮,拿起手中火折子点燃鞭炮,往府门两边一扔,“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得街边百姓驻足。
鞭炮声闭,只听见那大管事高声唱到:“恭迎......林府嫡长孙女......回府”,而后众人两字排开,弯腰低首双拳作揖,果真迎宝曦入府,好不气派。
只见那朱红大门缓缓合适,门外依稀传来百姓的议论声。
“这就是林家寄养在江南的嫡长孙女啊,长得可是真真标致。”
“照我说还是林府厚道,如此大的排场迎小姐入府。”
“这林家果真是缨簪贵胄,重礼法,讲仁义......”
与江南院落庭院深深,杨柳烟堆,帘幕无重数的雅趣不同的是,林府的壮观是以繁复的雕花、各式匾额、遍植花树来堆积,房子也比南边儿的矮些。
正当宝曦边打量着府内陈设边往府里走时,刚刚那迎门的婆子快步走到宝曦身侧,而后说到:“大小姐一路辛苦了。奴婢是老太太身边的福嬷嬷,今儿个大老爷还在府衙上值,老太太也在歇晌儿。老太太吩咐了,今儿大小姐不需着急前去请安,先回院子里好生歇息,明日一家子再好好团聚。大小姐还在住西边儿的瑶光院,跟儿时一样,老太太知道了大小姐将归家,特意让人日日打扫,来来来,这边请。”
呵,这刚回来就是一个下马威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陈嬷嬷心想到。
荣归堂内,林老太太歪在贵妃长塌上逗着那蓝眼白毛狸奴,朝回来复命的福嬷嬷问到:“瞧着如何?”
“奴婢瞧着,长得与前头的大太太有五六分相像,说话温温婉婉的,应是个好拿捏的。”福嬷嬷答到。
......
坐在主位的陈公双眉深锁,堂内落针可闻。见二子不语,陈公放下手里的茶盏,指了指陈时邈说到:“老大,你说。”
“我同意父亲大人所说。翻过年曦姐儿就十四了,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仍住在我们陈家怕是不合礼法,她毕竟姓林。现如今曦姐儿身体康健,林家没得理由再让她在陈家养病,我们虽不舍,也不能把她强留陈家。这日后出嫁难道从我陈家门出?如何堵住悠悠众口?”大爷陈时邈摸了摸嘴边的八字胡子,继续说到:“我这丁忧还剩不到两载,回京之后也能照看宝曦一二。”
“我不同意!”二爷陈时迁“啪”地把茶盏往案几上大力一放,也不管那茶汤溅湿宽袍衣袖,忿忿地说到:“你们扪心,那狗屁林家重视过曦儿这个嫡长女吗?重视过我们早逝的小妹吗?每年只见送些银钱和年礼,从未派人南下亲自瞧瞧曦儿,再说说她那王八羔子爹,曦儿不到两岁就给她添了庶妹,后面续弦也就派人知会了陈家一声,屁儿都没一个!我看呐,当年把曦儿送来养病根本就是个幌子,指不定藏着什么阴谋诡计!”
“二弟慎言!勿要乱讲!”听到陈时迁连王八羔子此地粗鄙之言都说出来之时,陈时邈连忙出言打断,给了陈时迁一个眼风,朝主位皱眉闭目的陈公那努努嘴,示意他别在说了。
陈时迁正在气头上,任陈时邈再给十个八个眼风也是熟视无睹了,继续高声道:“我说的有甚不对?曦儿打小跟在我身边巡药铺子,我早把她当亲女儿了,大哥我看你是脑子瓦特啦,收起你那套文人的臭酸腐气,依我看,曦儿就是我陈家人,日后我陈家才是娘家!”
“你......你,你,你”陈时邈气得拍案而起,抖着手指,指着陈时迁鼻子,话儿都说不出来了。
“好了,老大坐下”上首的陈公发话,“老大说得有道理,礼不可费,曦姐儿毕竟是林家人,与我陈家再亲,在外人眼中她也之事我陈家的外姓之人,这让她日后如何说一门好亲?孙儿辈只剩下这小小的女娃儿还未定下,老二,你以为我舍得?这小小的人儿跟我手心捧着长大,就跟当年我那娇滴滴的幺女儿一样。”说到此,陈公浑浊的双眼已噙着泪光。
“唉......就按老大说的去办罢,由老大给林正修书过去,曦姐儿的及笄礼必须在京城林家办!你们都下去吧......我独自坐坐......”陈公说完,思正堂内重归平静。
京城,林府,清正院书房内。
林正自收到陈时邈的信函后,已经把自己关在书房将近一个时辰来。
毫无疑问,这封从江宁府而来的书信犹如平地惊雷,炸得林正霎时间脑袋空白,不知所措。冷静下来后,林正也认清了现实,林宝曦确实是林家嫡长女,年近十四还寄住外祖家难免会被他人诟病。
这几年,除了那官职迟迟升不上去以外,林正自认为过得顺遂。如今自己妻妾成群,子女不少,早已把林宝曦这个女儿忘记了。为了林家声誉,林宝曦确实该接回林家,但想到当年那岐山道士所言,他心中又是一直摇摆。
是以,林正拿着书信前去荣归堂找林老太太商量对策。
“这有甚好斟酌的?我林家嫡长孙女是该接回来。”林老太太抬了抬眼皮,继续逗着那窝在十八层月白色锦缎垫底、黄花梨木镂空雕如意祥云纹窝盆子里的狸奴。这是前段儿林老太太从老姐妹家中刚聘回来的狸奴,这会子正新鲜得劲儿。
“可那岐山老道曾给大姐儿批名,恐她会影响林家命道。”林正正色道,但仍是不敢把老道士批的“纯阴命格”告知林老太太,怕她受到惊吓,因而只含糊地说林宝曦影响林家命道。
“我林家百年荣华,岂是一黄毛丫头能影响的?荏她是个妖魔鬼怪长着三头六臂,也断然翻不出老婆子我的手掌心儿。给老亲家回个信儿,开春接回来。记得派大管事亲去,别失了我林家脸面。” 林家老太太拍板定案,定下宝曦回京之事。
江宁府,陈家,此时陈嬷嬷正带着一群小丫鬟收拾着北上的行装。
“哎哟,我的小祖宗,你倒是给句话呀,这些物什带不带呀?”这厢陈嬷嬷正指挥着几个丫鬟收拾着宝曦的行装,在陈家将近十四载,陈家给宝曦置办的物什可真真不少。
“噢,珍珠嬷嬷您唤我?只记着把我药庐里的家伙事儿都打包带上,还有书房里的医术,其他物件儿您跟柳枝看着办罢。”宝曦无精打采地回答道。
自接到林家要把她接回去的消息,宝曦心中先是惊喜,毕竟对那京城家中的亲人有几分期盼;但更多的是不舍和离愁,她不舍的:
是思正堂“积善之家”大匾下,外祖父曾抱着牙牙学语的她抛高高;
是扶风榭,与陈清溪、陈清麓顽躲猫猫儿的景象仍历历在目;
是跟随二舅舅走过的繁华街市的药铺子、村里乡间的药田子;
是那夏日的莲池、随风起舞的垂柳、宛转的回廊、漫漫的烟雨......
江南的一切思忆无以言状,只惹得美人倚窗垂泪。
春花添暖意,疏柳冻寒霜。
永熙十七年春,当温暖当春风自南向北拂过大盈土地之时,宝曦一行也踏上了北上的水路。
与来时那襁褓中的奶娃娃不同,十四岁的宝曦从未见过江南以外的景象,此时官船正停靠在码头,宝曦扒着船舱的窗儿,兴奋地看着那形形色色的百姓和他们的生活。
他们穿着与江南不同的衣衫,他们讲着与吴侬软语不同的腔调,他们吃着与江南珍馐不同的各自吃食......这一切新鲜的景象暂时冲淡了宝曦离别的悲痛。
“珍珠嬷嬷,你给我说说京城家中的亲人罢。老太太如何,父亲如何,家中姐妹弟兄如何。”临近京城,宝曦忽然问到。
“大致的干系就如前阵儿奴婢给姐儿讲的那般,更多的奴婢也不甚清楚,离了十几载竟又来了......姐儿家去记着谨言慎行,先摸清府中各人脾性,切不能像在陈家中恣意而为,还有一点,切忌提起你那已故的祖父......”
宝曦一行人是在申时中抵达林府的,刚下马车便看见那写着“林府”的庄严匾额下,朱红大门大开,只见那前脚刚到林府大管事林福海打头,身后是一知命之年的婆子,婆子身后跟着大约十个护院小厮和十个小丫鬟,一群人乌泱泱地站在门口。
忽然走出俩护院小厮,拿起手中火折子点燃鞭炮,往府门两边一扔,“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引得街边百姓驻足。
鞭炮声闭,只听见那大管事高声唱到:“恭迎......林府嫡长孙女......回府”,而后众人两字排开,弯腰低首双拳作揖,果真迎宝曦入府,好不气派。
只见那朱红大门缓缓合适,门外依稀传来百姓的议论声。
“这就是林家寄养在江南的嫡长孙女啊,长得可是真真标致。”
“照我说还是林府厚道,如此大的排场迎小姐入府。”
“这林家果真是缨簪贵胄,重礼法,讲仁义......”
与江南院落庭院深深,杨柳烟堆,帘幕无重数的雅趣不同的是,林府的壮观是以繁复的雕花、各式匾额、遍植花树来堆积,房子也比南边儿的矮些。
正当宝曦边打量着府内陈设边往府里走时,刚刚那迎门的婆子快步走到宝曦身侧,而后说到:“大小姐一路辛苦了。奴婢是老太太身边的福嬷嬷,今儿个大老爷还在府衙上值,老太太也在歇晌儿。老太太吩咐了,今儿大小姐不需着急前去请安,先回院子里好生歇息,明日一家子再好好团聚。大小姐还在住西边儿的瑶光院,跟儿时一样,老太太知道了大小姐将归家,特意让人日日打扫,来来来,这边请。”
呵,这刚回来就是一个下马威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陈嬷嬷心想到。
荣归堂内,林老太太歪在贵妃长塌上逗着那蓝眼白毛狸奴,朝回来复命的福嬷嬷问到:“瞧着如何?”
“奴婢瞧着,长得与前头的大太太有五六分相像,说话温温婉婉的,应是个好拿捏的。”福嬷嬷答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