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逢初一十五到荣归堂与林老太太虚与委蛇,时而被肖氏立立规矩,时而被林宝嫣找找茬,宝曦在林府中过得日子也算是平静,就是真的太平静了些,波澜不惊,如燕雀活在牢笼中,不得高飞,不得自由。
林家重规矩,姐儿养在闺中甚少机会出门,来了林府就得守林家的规矩,因此宝曦只得整日泡在自己的小药庐中。
噢,值得一提的是,宝曦在林府中结识了一位有趣的姐儿,颇为欢喜,那便是她的庶妹——林宝婷。
婷姐儿的生母兰姨娘在府中是个不争不抢的,也把婷姐儿养成了这府里的小透明。自小孤单的婷姐儿初见宝曦便心生亲切之感,却又胆小不敢轻易靠近。在兰姨娘的屡次三番鼓励之下,终于拿着 被自己改了不下十次的绣帕,前去瑶光院拜见了嫡长姐。
正如婷姐儿所以为的,嫡长姐真真是个和善的人儿,说话温声细语的,让婷姐儿欢喜之极。只是见识了宝曦的双面绣工后自惭形秽了好久,经过多翻自我挣扎,才大着胆子向宝曦请教。
自此,宝曦又多了一重身份——婷姐儿的刺绣先生。
时光飞逝,转眼盛夏已至,林府迎来了一桩大事——林老太太的六十大寿。
这林家老太太过大寿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儿,从出了年府内各路便开始筹备,越是临近,府内众人也越是忙碌,怎么个忙碌法儿呢?肖氏没空再给宝曦立规矩,林宝嫣也被拘在房中准备寿礼。
而宝曦,也在准备着林老太太的贺礼,毕竟面儿上得过得去是不?连日赶制的屏风终于快完工,这日,宝曦只觉心神不宁,放下针黹盒,双指揉了揉额头,便吩咐柳枝吹灯,早早地安歇。
已有将近两月未入梦,宝曦很是挂念晨曦,今夜得偿所愿,顺利入梦。这次入梦的场景既不是晨曦的房中,也不是晨曦上学的学堂,更不是那些有着共同美好记忆的游乐场、电影院,而是在一栋高楼的楼顶。
环顾四周,只觉满眼尽是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高楼大厦,高楼外墙是巨大的电子广告屏,轮番播报的广告让这城市霓虹闪烁,一派生机勃勃。只见一个消瘦的身影坐在天台边上,虽然比两月前瘦弱了许多,但不难认出那就是晨曦。宝曦顿时警铃大作,心中骇然!
宝曦故意清咳了几声,弄出些声响,而后走近,在离晨曦一尺的距离处与之并排坐下,看着高楼下的川流不息。
“阿晨,这是怎的了?与我说说?”宝曦尽量压制心中的不安与焦躁,轻声问到。
“阿宝,你来啦。”晨曦抬头看看宝曦,复又重新低头,嘴里嘟囔着:“其实每次你来我都能感知到,只是最近你来得越来越少。”
“阿晨,入梦之事非你我可控,但我心中是记挂着你的,时常想这,阿晨此刻在做甚,是在学堂读书,还是在房中作画?”明知无法触碰,宝曦还是抬手抚了抚晨曦的短发,而后继续说到:“我在家中时常忆起这十载时光,你我虽身处不同的时空,过着不同的日子,却也在无尽的思念中相互牵挂,一同尝过甜蜜,走过孤独,渡过悲伤。这梦成了你我之间的牵绊,斩不断,放不下,这或许就是我入梦来到你的世界的意义吧。”
“爸爸三个月前带我见了一个女人,他说那是他现在交往的对象,他想让我接受那女人成为我的继母。”晨曦忽然抬头,双眸盯着宝曦,忿忿地说到。
“......”宝曦咋舌,一时无言。
“道理我都懂,他那么年轻,以后总要有个伴儿陪着。可我心里就是难受啊,我没了妈妈,我的爸爸也快不属于我了。”晨曦带着哭腔,贝齿紧咬下唇,一双大眼通红。
“阿晨,我应是能体会的。我与你说说我的家族双亲吧。”宝曦娓娓道来,讲起她这十四载的生活。晨曦渐渐被吸引,聚精会神地听着。
当宝曦讲到江南陈府,晨曦只觉一副满载江南美景的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美轮美奂,心生向往;而后听闻宝曦归京,其生身父亲竟在宝曦主动拜见三次后,才方得一见,期间没有寒暄,没有谆谆教诲,没有慈爱,甚至充斥着不耐烦与厌恶,那冷淡的态度,比之连前来府中拜会的客人都不如时,晨曦气得跳脚:“竟然有这样的渣爹!真是活久见!”
“阿宝,你可以留下来陪我吗?这样我们就都不孤单了。”气愤过后,晨曦定定地看着宝曦说到,眼中充满了期盼。
宝曦闻言心中一暖,莞尔一笑却摇摇头道:“怕是不能。一来对于入梦一事的前因后果我们不得而知,也非我们所控;二来,大盈终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的牵绊。可是阿晨,你应当记着,纵然不能长久相伴,老天给了我们这样的奇遇,便是让我们在陷入困境时能相互支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晨曦闻言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做了几下深呼吸后说到:“我明白了,我不会再逃避现实,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想想我的妹妹无论在哪儿也能活得自在,我这个做姐姐又怎么能活得那么丧呢?冲冲冲,打起精神来吧!”
“阿晨所言甚是,你看呐,这一座座高楼,是谁的玉宇琼楼,又是谁的绝地牢笼呢?选择如何活着,靠的是自己,何惧他人?”宝曦继续笑到。
宝曦这话是说给晨曦听的,其实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呢?陈家固然疼爱,但是总归自己不姓陈,琉璃院没有父母双亲。回到京城林家,瑶光院亦然。哪里都不是自己家,就如那浮萍漂泊。
只宝曦不懂林家对她的疏远,林正对她的厌恶,他们不说,她便也不问。没了期待,便也不会心伤。
转眼便到了林老太太大寿当日,自子时末起,府里各路便井然有序地轮转起来,后门运送时鲜瓜菜的、厨下择菜宰鱼的、清点宴饮茶歇的、院内清扫灰尘的、加固戏台脚踏的......只见府内各处穿梭着忙碌的身影,前前后后竟有近百下人同时干着活儿。
辰时中,已有各家车马陆续抵达那燕子巷林府,只见林府朱门大开,由林府大管事林福海领着十个二等管事、二十小厮整齐列于府门左侧,以迎前来贺寿的男宾;再有林老太太贴身福嬷嬷、禄嬷嬷、常嬷嬷、寿嬷嬷带领二十婢女列于府门右侧,以迎前来贺寿的女宾。
老爷公子从车马上下来,立刻就有府内管事、小厮上前来或是牵马或是接过披风,而夫人小姐从车马上下来,也有婆子丫鬟立即上前来请安搀扶,因此,前来林家给老太太祝寿的贵人们无一不夸赞一句:“林府真乃大家之风。”
男女宾自进门后便分道而行,在开席前,男宾皆被引至翠竹园,一眼望去满园苍翠,竹叶在清风中瑟瑟而响,男宾们或饮酒作读,或对坐弈棋,无比风雅惬意。
说到这翠竹园,乃林府之一大奇景矣。自古文人墨客爱竹,其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受到世人追捧,但竹多生于南方,北地之竹品相通常矮小稀疏,难以连片栽种。因此林府这一翠竹园高峻挺拔,郁郁葱葱,乃林正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南方运来,平日有专门的花草匠人负责打理。
女宾们被引至荣归堂所在的万禧园中,只见那园中南面搭了戏台子,戏台上已有人在“咿咿呀呀”地唱着曲儿,原是那京城著名的百戏班。而东侧特意开辟的仿江南园林景致中,更是新添了一座五丈高的太湖石,其蜿蜒怪势,姿态万千,通灵剔透,与那亭台楼阁、满池莲荷相配,尽显清朗秀丽。
“呵呵呵,照我说呀,就数老姐姐最有福气,你家大老爷那孝顺的名声在全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都说京城林家乃世代簪缨,家风清正,今日妾身可是真真领会到了,就连那丫鬟的一根头发丝儿也是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呵呵呵呵......”
“说得极对,这全靠我的老姐姐治家有方,看这府中里里外外呀井然有序,媳妇你可得好好学学......”
只听见一声比一声高的说话声、附和声从荣归堂传出。这一唱一和弹着双簧的是从七品直学院士黄家的老太太和她大儿媳妇柳氏,婆媳两人是那最早一拨儿来到林府的客人,平日往来不密,今儿个来得那么早,实则是有事相求。
这黄家非京城本土人士,去年黄老夫人大儿黄朗进京任职,家眷随行,来到京城才发现,这京官遍地都是,那定胜坊的茶楼牌匾砸下来也能随便砸出个三品大元,而黄朗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在这偌大的京城毫不起眼,更是难以立足。
这不,前段就遇到了难事。黄朗的大儿到了入学读书的年纪,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一来考不上好的学社,二来家中也是捉襟见肘,没得那么多去银子打点,这老大难的上学问题可是愁秃了黄家一家老少的头。恰巧此时黄朗听说同僚林正乃京城百年名家之后,家中产业丰厚,林家族学历来由大儒任教,于是黄朗便找到了林正。
林正以族学名额已满的由头婉拒了黄朗,压抑着心中的不喜与敝薄,面上不显,却给黄朗打上了“乡下泥腿子”“不知规矩”的标签。见着在林正那行不通,黄家婆媳两人便想着趁着祝寿之际,在林老太太这看能否行得通。
黄家婆媳这溜须拍马可真真是拍到了马腿子上了,林老太太是什么人?那可是活了六十载的老人精!不熟稔的客人一上来就用力过猛,傻子才瞧不出这葫芦里卖的甚药,必是有求于人。林老太太懒得理会,敷衍得回应了几句便扭头与刚到的御史中丞李家的老太太热络地聊了起来。
黄家婆媳自觉没脸,尴尬地笑了笑,也就窝回后排坐椅上坐着,不再作声。
林家重规矩,姐儿养在闺中甚少机会出门,来了林府就得守林家的规矩,因此宝曦只得整日泡在自己的小药庐中。
噢,值得一提的是,宝曦在林府中结识了一位有趣的姐儿,颇为欢喜,那便是她的庶妹——林宝婷。
婷姐儿的生母兰姨娘在府中是个不争不抢的,也把婷姐儿养成了这府里的小透明。自小孤单的婷姐儿初见宝曦便心生亲切之感,却又胆小不敢轻易靠近。在兰姨娘的屡次三番鼓励之下,终于拿着 被自己改了不下十次的绣帕,前去瑶光院拜见了嫡长姐。
正如婷姐儿所以为的,嫡长姐真真是个和善的人儿,说话温声细语的,让婷姐儿欢喜之极。只是见识了宝曦的双面绣工后自惭形秽了好久,经过多翻自我挣扎,才大着胆子向宝曦请教。
自此,宝曦又多了一重身份——婷姐儿的刺绣先生。
时光飞逝,转眼盛夏已至,林府迎来了一桩大事——林老太太的六十大寿。
这林家老太太过大寿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儿,从出了年府内各路便开始筹备,越是临近,府内众人也越是忙碌,怎么个忙碌法儿呢?肖氏没空再给宝曦立规矩,林宝嫣也被拘在房中准备寿礼。
而宝曦,也在准备着林老太太的贺礼,毕竟面儿上得过得去是不?连日赶制的屏风终于快完工,这日,宝曦只觉心神不宁,放下针黹盒,双指揉了揉额头,便吩咐柳枝吹灯,早早地安歇。
已有将近两月未入梦,宝曦很是挂念晨曦,今夜得偿所愿,顺利入梦。这次入梦的场景既不是晨曦的房中,也不是晨曦上学的学堂,更不是那些有着共同美好记忆的游乐场、电影院,而是在一栋高楼的楼顶。
环顾四周,只觉满眼尽是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高楼大厦,高楼外墙是巨大的电子广告屏,轮番播报的广告让这城市霓虹闪烁,一派生机勃勃。只见一个消瘦的身影坐在天台边上,虽然比两月前瘦弱了许多,但不难认出那就是晨曦。宝曦顿时警铃大作,心中骇然!
宝曦故意清咳了几声,弄出些声响,而后走近,在离晨曦一尺的距离处与之并排坐下,看着高楼下的川流不息。
“阿晨,这是怎的了?与我说说?”宝曦尽量压制心中的不安与焦躁,轻声问到。
“阿宝,你来啦。”晨曦抬头看看宝曦,复又重新低头,嘴里嘟囔着:“其实每次你来我都能感知到,只是最近你来得越来越少。”
“阿晨,入梦之事非你我可控,但我心中是记挂着你的,时常想这,阿晨此刻在做甚,是在学堂读书,还是在房中作画?”明知无法触碰,宝曦还是抬手抚了抚晨曦的短发,而后继续说到:“我在家中时常忆起这十载时光,你我虽身处不同的时空,过着不同的日子,却也在无尽的思念中相互牵挂,一同尝过甜蜜,走过孤独,渡过悲伤。这梦成了你我之间的牵绊,斩不断,放不下,这或许就是我入梦来到你的世界的意义吧。”
“爸爸三个月前带我见了一个女人,他说那是他现在交往的对象,他想让我接受那女人成为我的继母。”晨曦忽然抬头,双眸盯着宝曦,忿忿地说到。
“......”宝曦咋舌,一时无言。
“道理我都懂,他那么年轻,以后总要有个伴儿陪着。可我心里就是难受啊,我没了妈妈,我的爸爸也快不属于我了。”晨曦带着哭腔,贝齿紧咬下唇,一双大眼通红。
“阿晨,我应是能体会的。我与你说说我的家族双亲吧。”宝曦娓娓道来,讲起她这十四载的生活。晨曦渐渐被吸引,聚精会神地听着。
当宝曦讲到江南陈府,晨曦只觉一副满载江南美景的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美轮美奂,心生向往;而后听闻宝曦归京,其生身父亲竟在宝曦主动拜见三次后,才方得一见,期间没有寒暄,没有谆谆教诲,没有慈爱,甚至充斥着不耐烦与厌恶,那冷淡的态度,比之连前来府中拜会的客人都不如时,晨曦气得跳脚:“竟然有这样的渣爹!真是活久见!”
“阿宝,你可以留下来陪我吗?这样我们就都不孤单了。”气愤过后,晨曦定定地看着宝曦说到,眼中充满了期盼。
宝曦闻言心中一暖,莞尔一笑却摇摇头道:“怕是不能。一来对于入梦一事的前因后果我们不得而知,也非我们所控;二来,大盈终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的牵绊。可是阿晨,你应当记着,纵然不能长久相伴,老天给了我们这样的奇遇,便是让我们在陷入困境时能相互支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晨曦闻言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做了几下深呼吸后说到:“我明白了,我不会再逃避现实,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想想我的妹妹无论在哪儿也能活得自在,我这个做姐姐又怎么能活得那么丧呢?冲冲冲,打起精神来吧!”
“阿晨所言甚是,你看呐,这一座座高楼,是谁的玉宇琼楼,又是谁的绝地牢笼呢?选择如何活着,靠的是自己,何惧他人?”宝曦继续笑到。
宝曦这话是说给晨曦听的,其实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呢?陈家固然疼爱,但是总归自己不姓陈,琉璃院没有父母双亲。回到京城林家,瑶光院亦然。哪里都不是自己家,就如那浮萍漂泊。
只宝曦不懂林家对她的疏远,林正对她的厌恶,他们不说,她便也不问。没了期待,便也不会心伤。
转眼便到了林老太太大寿当日,自子时末起,府里各路便井然有序地轮转起来,后门运送时鲜瓜菜的、厨下择菜宰鱼的、清点宴饮茶歇的、院内清扫灰尘的、加固戏台脚踏的......只见府内各处穿梭着忙碌的身影,前前后后竟有近百下人同时干着活儿。
辰时中,已有各家车马陆续抵达那燕子巷林府,只见林府朱门大开,由林府大管事林福海领着十个二等管事、二十小厮整齐列于府门左侧,以迎前来贺寿的男宾;再有林老太太贴身福嬷嬷、禄嬷嬷、常嬷嬷、寿嬷嬷带领二十婢女列于府门右侧,以迎前来贺寿的女宾。
老爷公子从车马上下来,立刻就有府内管事、小厮上前来或是牵马或是接过披风,而夫人小姐从车马上下来,也有婆子丫鬟立即上前来请安搀扶,因此,前来林家给老太太祝寿的贵人们无一不夸赞一句:“林府真乃大家之风。”
男女宾自进门后便分道而行,在开席前,男宾皆被引至翠竹园,一眼望去满园苍翠,竹叶在清风中瑟瑟而响,男宾们或饮酒作读,或对坐弈棋,无比风雅惬意。
说到这翠竹园,乃林府之一大奇景矣。自古文人墨客爱竹,其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受到世人追捧,但竹多生于南方,北地之竹品相通常矮小稀疏,难以连片栽种。因此林府这一翠竹园高峻挺拔,郁郁葱葱,乃林正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南方运来,平日有专门的花草匠人负责打理。
女宾们被引至荣归堂所在的万禧园中,只见那园中南面搭了戏台子,戏台上已有人在“咿咿呀呀”地唱着曲儿,原是那京城著名的百戏班。而东侧特意开辟的仿江南园林景致中,更是新添了一座五丈高的太湖石,其蜿蜒怪势,姿态万千,通灵剔透,与那亭台楼阁、满池莲荷相配,尽显清朗秀丽。
“呵呵呵,照我说呀,就数老姐姐最有福气,你家大老爷那孝顺的名声在全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都说京城林家乃世代簪缨,家风清正,今日妾身可是真真领会到了,就连那丫鬟的一根头发丝儿也是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呵呵呵呵......”
“说得极对,这全靠我的老姐姐治家有方,看这府中里里外外呀井然有序,媳妇你可得好好学学......”
只听见一声比一声高的说话声、附和声从荣归堂传出。这一唱一和弹着双簧的是从七品直学院士黄家的老太太和她大儿媳妇柳氏,婆媳两人是那最早一拨儿来到林府的客人,平日往来不密,今儿个来得那么早,实则是有事相求。
这黄家非京城本土人士,去年黄老夫人大儿黄朗进京任职,家眷随行,来到京城才发现,这京官遍地都是,那定胜坊的茶楼牌匾砸下来也能随便砸出个三品大元,而黄朗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在这偌大的京城毫不起眼,更是难以立足。
这不,前段就遇到了难事。黄朗的大儿到了入学读书的年纪,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一来考不上好的学社,二来家中也是捉襟见肘,没得那么多去银子打点,这老大难的上学问题可是愁秃了黄家一家老少的头。恰巧此时黄朗听说同僚林正乃京城百年名家之后,家中产业丰厚,林家族学历来由大儒任教,于是黄朗便找到了林正。
林正以族学名额已满的由头婉拒了黄朗,压抑着心中的不喜与敝薄,面上不显,却给黄朗打上了“乡下泥腿子”“不知规矩”的标签。见着在林正那行不通,黄家婆媳两人便想着趁着祝寿之际,在林老太太这看能否行得通。
黄家婆媳这溜须拍马可真真是拍到了马腿子上了,林老太太是什么人?那可是活了六十载的老人精!不熟稔的客人一上来就用力过猛,傻子才瞧不出这葫芦里卖的甚药,必是有求于人。林老太太懒得理会,敷衍得回应了几句便扭头与刚到的御史中丞李家的老太太热络地聊了起来。
黄家婆媳自觉没脸,尴尬地笑了笑,也就窝回后排坐椅上坐着,不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