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若瑶有些空洞的眼神似乎恢复了几分神采,“那日我收到字条后,一眼便认出了他的笔触,满心欢喜地去了后院湖畔。”

    “可等来的,却是他狠心拒绝,他让我不要再纠缠他,可我…可我心中只他一人,若不能与他在一处,我此生也不愿再嫁了。”

    青璇见她神情落寞,不免也感到几分低落,情之一字,当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可温若瑶亦是当局者迷,她这个旁观者却是清楚的,魏琏并非对她无意,至少也不是全然无意。

    那日必然还发生了什么,青璇放柔了声音,循循善诱,“然后呢?”

    “然后又发生了什么?”

    温若瑶神情迷茫,“再然后…再然后魏公子将曾送予我的那支钗折了,我一直盯着那支被折的钗,不曾发觉何时,那位颍川侯府的方小姐便站在一旁的假山边了。”

    她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旧觉得十分尴尬。

    身穿夹袄的、不过比她膝盖高上半个头的小娃娃,俏生生站在假山旁,眨着一双天真纯澈的眼睛看她,“大姐姐,大哥哥,你们在做什么?”

    不知身旁随行的丫鬟去哪了,一时间,湖畔竟只剩下他们三人。

    一阵风过,安静得只剩三人呼吸声。

    只见方嫣迈腿往他们走来,走至魏琏身侧,张开两条手臂,“大哥哥,抱。”

    温若瑶放下心来,温声道:“小姑娘,你阿娘在何处?”

    “阿娘,阿娘正与人吃酒,不会管嫣儿的。”

    “嫣儿,我与这个大哥哥在此处的事情,你能否替姐姐保密?”方嫣生得实在玉雪可爱,温若瑶眼神柔和下来,轻声问道。

    小姑娘很仗义地点了点头,“放心吧姐姐,我不会同别人提的。”

    她眯眼笑了起来,一双眼睛如月牙,“不过现在,我想要这个大哥哥抱我。”

    温若瑶微微一怔,很快便明白过来,原来她是“看中”魏琏了,方才的心碎被面前这个孩子打断,一时有些好笑地点了点头。

    魏琏拧眉,不情不愿地用一手将她捞起,让小姑娘的头靠在他肩上。

    可下一瞬,他长臂一舒,靠近湖边,将小姑娘放了下去,而后用力一推——

    方嫣顿时与那激起的水花一起落入湖中,急促的扑腾声连连响起。

    温若瑶愣在原地,想起曾失足落水时那种无边无际的窒息感,煞白了脸。

    魏琏当时,便是这样将她推入湖中的。

    “她与你一般,让我厌恶至极。”魏琏转身离去,冷冷撂下这句话。

    “温姑娘,你这般做派,当真叫我厌恶至极。”

    他的背影似乎在那一刻与从前重叠,温若瑶只觉一颗心被用力撕扯着,化作一滩烂泥,而后被重重摔在地上,践踏为尘土。

    无数梦魇侵占了她的大脑,她唇瓣颤抖,半个字节都发不出。

    好在方嫣的侍女及时赶到,扑通一声跳入水中,将在水中挣扎的方嫣揽在怀中,可情况依旧危急,方嫣的动作愈发轻了。

    再后来便是青璇赶到时见到的场景了,听完温若瑶一席话,青璇心中疑窦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来愈深。

    魏琏为何要这般得罪颍川侯府?

    她绝不相信魏琏与温若瑶一般不认识方嫣。

    照温若瑶所说,魏琏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怪异得出奇,且让她不齿。

    她抬手在温若瑶颈间扎了一下,温若瑶迷惘的眼神逐渐清明,“你对我做了什么?”

    她总觉得她方才的记忆似乎,有一瞬空白。

    青璇不成想她这般敏锐,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温姑娘,今日是我唐突了,实在抱歉。”

    若是还有别的法子,她也不愿对温若瑶出手,可与她而言,温若瑶几乎是唯一一个,能解答她心中疑惑之人。

    她对温若瑶心怀愧疚,却并无后悔。

    温若瑶没有说话,只对她摇了摇头,便顺着来路往回走。

    青璇望着身后弥天风雪,心中愈发迷茫,今日温若瑶的这番话,乍听之下似乎滴水不漏。

    可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场冬宴结束,众人心思各异,抱上湘王大腿的官员面上都带着酒足饭饱的笑,而那些许卓的党羽则脸色灰败,瞧着便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巴了。

    青璇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心事重重,也不知许渊和方澜是否谈妥了,又或者找到什么线索。

    谢元义病入膏肓,信阳王不知所踪,无极阁主虎视眈眈,魏国公府人仰马翻,京中的墙头草更是随风倒了一片,内忧外患之下,晋阳城上空似乎都盘旋了一片不去乌云。

    马车在厚厚的积雪上艰难行过,城中百姓门宅紧闭,耳畔滚过的唯有猎猎冷风,鼻尖嗅到的不安愈发强烈。

    青璇想,这样冷的冬,应当要起流寇了。

    可危如累卵、千疮百孔的明昭,怕是再经不起这样的一场雪灾了。

    像是印证她猜想一般,不过几日时间,金銮殿的庭议便换了口风,只因晋阳城外多如牛毛的流民,正举着刀、拿着木棍,在城外烧杀抢掠。

    这些流民大多是在晋阳周边城池过活的,雪灾之下,洞无御寒蔽体之衣,食无果腹,只需有心之人一朝动念,揭竿而起,便有一大批同样吃不饱穿不暖的苦命人争相跟随。

    这些人往往十分命苦,做事并非争权夺利,只为了争一口粮慰腹中饥饿,求一匹布御彻骨严寒,对景帝恨之入骨。

    体质不如操练过的军队,也无严明军纪约束,有的只是那一腔热血和求生的意志。

    自古民生多艰,这样的流民,向来是十分令人头疼的。

    景帝能将流民逼得攻入晋阳,恐怕在明昭的青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亡国之君,青璇心中陡然浮起这四个字。

    明昭的国库是否充盈她不知,可就如今情况看来,应当是亏空得不能再亏空了。

    景帝命户部尚书携钱粮官开仓放粮,又命羽林卫派兵镇压流民叛乱,如此双管齐下,流民之祸看似短暂平息,可源源不断的上书却暴露了明昭的虚弱。

    晋阳流民不过是这个腐朽王朝的冰山一角,流民之祸也不独有于晋阳。

    一月之间,扬州、瓜州、黔州等十几个州府尽数爆发流民之乱,景帝常年昏庸不理朝政,将朝政尽数交给崔阁老把持,自半月前崔阁老致仕之后,景帝竟然慌乱无措。

    一国之君尚且如此,底下臣民便愈发恐慌,一时之间,晋阳风声鹤唳。

    顶替首辅之位的阁臣杨远更是一个头两个大,挂着苦笑结果这桩烂摊子。

    此事若是放在先帝在世时,绝不会发生,如今民生凋敝、贪官污吏之风盛行十数载,再想纠正也绝非一日之功。

    如今只能是先安抚各地民众,开仓放粮,平息流民,安定人心。

    杨远连上几道奏疏,针砭时弊指出问题,而后户部层层执行,从空虚国库中释放官银。

    可不够,远远不够。

    表面繁荣的明昭王朝内里却早已腐烂,景帝和众妃嫔、皇子挥霍无度,放下去的官银经过层层盘剥,送到百姓手中时已不剩多少。

    至于钱都落入了谁的袋子,大家都心知肚明。

    杨远一月之间,愁得掉了一把头发,他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长长叹了一口气。

    掀开其中一卷,便气得吹胡子瞪眼,忍不住骂了句粗话:“这说得都什么狗屁不通的废话!”

    这文书上说了一通本朝官员贪污受贿,克扣民银,世家大族仗势欺人,最后轻飘飘落了一句:宜号召世家,募集钱款,安抚流民。

    说得不错,字也写得漂亮,听上去像那么回事,可却毫无可行性。

    那些世家大族又不是吃素的,进了钱袋子的东西还想他们吐出来?

    门都没有。

    杨远在心中腹诽,当即执起朱笔将那位官员的文书好一通臭骂。

    出完这口气,这位年过半百的首辅像是忽然老了十岁,不由怀念起从前。

    从前他和崔阁老同为进士,同作天子门生,甚至一同拜入高阁老门下。

    当时的官场远不如现在乌烟瘴气,甚至可以称得上清明,恩师高勉更是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两袖清风,不存一丝私款。

    他实在想问。

    如今的明昭,可还容得下一个高勉?

    没有人能给他答案,沉默良久,胸中沉闷终是化为一阵叹息。

    这厢杨远焦头烂额,那厢景帝也不好过。

    这大抵是他即位以来,过得最差的一个年了,宫中食宿月例减半,哪怕他是天子,也不能同往日一般挥霍无度。

    殿中仅燃了两个火盆,看看避寒,与从前的温暖如春相比,冷得不能再冷。

    景帝坐在柴草做成的蒲团上,念着生涩的咒文,感到十分不快。

    一旁跪坐的刘公公忽然抬眸,见他的小徒弟迈着一双短腿跪在身前,听完他禀报后,眼睛一亮。

    “禀陛下,湘王殿下求见。”

    景帝睁开嫣,对眼前的三清真人拜了两拜,语气不耐:“他来做什么?”

    又想到这是他最宠爱的儿子,道:“让他进来吧。”

章节目录

璇落重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青林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林皎月并收藏璇落重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