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洁白的精灵从高处铅灰色的云层中向大地翩翩飞来,雪又一次无悲无喜地遮盖了红尘。
只有七八岁大的小席萌正蹲在急救车的空位上,一脸茫然地看着成年的自己满身血迹地躺在担架上,几名经验丰富的医护正做着紧急抢救,焦急地从她的身体里穿来穿去。
他们看不见她。
“小满,小满你醒醒,别睡过去……”
“石南!石南怎么样了!”
“颂颂别哭,快别挤在这……”
“黑河市医院通知到位了吗?抢救准备好没有?”
她在一片嘈杂中继续百无聊赖地用手臂支着下巴往窗外望,似乎这鼎沸的人声与自己毫不相干,她也不清楚自己现在倒底在等什么。
终于,她要等的人回来了。
青年满手是血地被两名特警战战兢兢地驾了回来,他的脸颊上还沾着几滴尚未干涸的血液,仿佛眼角流下的猩红之泪。
但她一点儿也不怕,一点也不。
他也似乎若有所感,目光朝她这儿看来,在那两名特警堪称惊恐的眼神中,冲她很轻很轻的笑了笑:“小满,回去吧。”
别忘了是你说要带我一起回家的。
她就这么一步三回头的重新踏入了那片压抑的黑暗,安静地等待着躯壳的再次运转,堪称乖巧。
………
铁轮在急救走道上飞速滑动,前方领路的护士飞奔撞开抢救室大门,几台急救担架接连而入。
“这是我们的领导和同事,在抓捕中不幸遭遇重创……”
“姐!阿姐!!”
“通知血室备血,血氧饱和度还在往下掉!”
“同意书呢?我是她丈夫,东西拿过来我签字。”
抢救室的灯终于由红转绿,椅子上强撑着的花琹在松了口气后,也两眼一黑,从刚捂热没多久的铁椅上滑下,登时又是一片兵荒马乱。
等一切都平静下来后,劫后余生的人们才得以有空好好照顾一下自己饥肠辘辘的身体。
医院附近不远处,某家主卖面食和炸串的店门口,晚市即将收摊时,又迎来了最后一波客人,来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挂了点彩,杀气腾腾。
可老板的警惕心,在看见为首的人的证件后,肉眼可见的降到了最低点。
“我说真的,他很危险,我后来看了清场的照片,朝石南开枪的那个人,”江亦轩抬起没有缠绷带的手,在脖子上比划两下,“头和身子只剩颈椎连着,什么喉管,动脉全割开了。”
眼尾残红未消的席彰,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江亦轩掏出光脑:“你不信的话,就过来看……”
他还没说完就被楼海濯拿洒着厚厚辣椒面的烤翅堵了个正着。
“不是,我说你有没有记错自己的籍贯,青岛那一带有这么重的口味吗?”
江亦轩边咳嗽边往嘴里猛灌啤酒。
还没等席彰回过神,刚用辣椒偷袭完同事的那位,又把一张无打码的现场照片,就这么血淋淋的凑到距离他鼻尖还有几公分的地方晃了晃,还好他提前预判到别人的动作,即时闭眼。
“别!我还想挽救一下我姐夫冷静貌美的人设。”
………
“你们啥时候请了那么牛逼的外挂?”
“听说原来是军方在联合行动中的失踪战士,反侦察能力和用枪都很强。”
“那他这样回来的话,应该不会太受刁难吧……”
“那可说不准,‘死而复生’,又是个中立线人。”
“不过,我觉得吧,他做得确实挺对的。有些消息肯定是不能透露出来的啊,你看看小日本那边这回拉下多少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姜宿年齿牙咧嘴地咬了一口烤翅,下颌右侧的磕痕已由红转紫,左侧额头太阳穴附近还挂着几抹早已干涸的棕褐色血痕。
——当时,他们仨正在林区边缘的平房区附近,一人左手里拿着支狼眼手电右手拿着杖铁锹,乔装成半夜起来查看庄稼地的农民。
正走得好好的,冷不丁听到上坡隐约传来微弱的引擎声,听这动静,像是一辆摩托。
这边只剩他们老病伤号和青壮年对半开,加在一块也只有四十六位警方人员负责行动外围的警戒和搜查。
老于说的没错,珲城在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乡转成县没多久的大村子,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出头且大多数是儿童和老人。
当时又是凌晨一点多,即使没有派出所民警和辅警的再三警告和巡逻,也鲜有人作死跑到这儿来。
而他们也没有收到有自己人往这边来的消息啊。
姜宿年拉着冯彦又给老于打了个手势,三人闪身各躲到树后面,以一个倒三角的队形隐蔽好自身,以防止到时候被人撞下去。
老于在频道里确认有无人过来。
当他听到警方的先头部队也正在搜寻,还有五位嫌疑人下落不明时,脸都快吓得和雪地一个色儿了。
就在附近的另外三位赶过来的前一刻,摩托上的人也骑车直冲了下来。
老于当即将手电筒的光量扭到最大,照向来人的眼睛。
姜宿年则趁对方因为看不清道路而撞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的刹那,飞身将来者死死摁在地上。
不管对方再怎么结结巴巴地解释自己只是个迷路的登山者,恰巧现在听从警方的警告从山里出来,就是不放手。
他边客客气气地冲人连说带划地解释:“非常时期,请您谅解一下……”
边用膝盖顶着对方的背部,又用眼神示意冯彦将精钢手铐扣在对方手上。
那个人本来在挣扎了会后也放松了下来,只可惜金属合拢的咔嚓声又让他在惊惧间无形暴露了自身。
如果从他口中脏出的那句不是日语的话,那他没准在站起来后,还能为自己挣到一线生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那人由于母语,当场自爆。
尚未死心的嫌疑人,趁姜宿年思考他那句话是什么时,用自己带着头盔的脑袋朝背上的人发起了攻击。
要不是冯彦反应及时,在他正准备连撞第三下的时候,骑在对方的脖子上,限制住这位嫌犯的行动,姜宿年这回少说也要落几颗牙在这儿了。
老于在慌乱片刻后,也非常老练的捞着手铐,给人的腿上也来了第二道保险。
离他们最近的另外三位也赶在那名嫌疑人被紧张的冯彦活活掐死前,过来救场。
额角的血迹不是在那时候磕的,那是他帮着另一名特警往直升机上抬担架的时候,不知道从哪蹭的。
除了石南、温礼还有那个和温礼同乘一辆摩托不幸摔折了锁骨导致穿刺性大出血的特警外,有两名特警在此次行动中不幸当场牺牲,另有五人重伤,这八人在紧急止血后通过直升机被医护和特警火速送往黑河市医院。
同样的,另外十几位意外骨折、骨裂、软组织擦伤的警方人员,也乘车被一块儿打包进了当地的各大诊所。
除那十几名行径恶劣的主犯,被连夜塞进市局的单人间里外,剩下的小喽啰们被成双的警员一股脑押进了通铺,挨个儿铐在床腿上。
做完这些事,时间也离天亮不远了,从附近调来行动的近千名警察,就能心满意足地各回各家了,在近江吹了一晚上寒风的日本警部成员,也该捂着隐隐作痛的脑袋回去了。
凌晨六点整,浅仓司在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暴力拒捕,重伤落网。
清晨七点半,麻药过后的石南,在重症监护室里恢复了意识,她弟弟跟花琹两人正守在监护室门外头度日如年。
猛地听到这个消息,席彰嗷地一下就哭开了,一把抓住花琹衣袖就往自己脸上糊。
他擦到一半才想起对方有洁癖,战战兢兢地一转头,却发现对方在这嘈杂的几十秒中,就已陷入沉睡。
窗外,第一缕天光正从地平线上亮起,一寸寸映亮东北平原,驱散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那天深夜的情况之紧急、处理之复杂,令整个特情组所有人,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焦头烂额。
苏不渔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的头发都要在那天晚上掉光了——
姓孔的在行动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丢下这烂担子没了踪影,要不是保密协议和实时定位系统,以及那帮老专家们的集体作证,他还真要怀疑对方到底是干什么去了。
六个小时后,那五名生命垂危的特警也在严密监护下陆续醒来,生命体征平稳,得以拔除气管导管,由ICU转入独立病房继续观察。
为了避免世界毒品链仓促动荡,公安部下令暂时将浅仓组头目落网的消息列为机密,只通报了国际相关部门,一夜之间把各地的警方高层和世界禁毒组织炸了个遍。
很快,公安部将开始对毒枭进行全方位审讯,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后续工作。
“所以,咱们的前副队长就这么跑啦?!”
都谈再次从警方的天罗地网中巧妙脱身。
所有人都对他到底如何从抓捕现场顺利脱身,并且从深山老林逃之夭夭这件事充满了好奇,特情组甚至一度怀疑他已经死了。
直到他们在嫌犯的口供下清点赃物的时候,发现少了辆摩托车,这个谜团才就此解开。
不过这也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
两位从别处调来警衔为两杠三花的警官又是板着脸进去的,说话是一点都不客气,孔建军和伤势还未痊愈偷偷从医院里溜出来的石南,蹲在审讯室外。
当他们从耳麦里听到那两位语气越来越不对劲时,两位也皱起了眉头,与其说这俩人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倒不如说是对花琹本人有意见。
就不知道这意见是冲着他的经历去的呢,还是其他。
这种情况都已经持续一个礼拜之久,该问的和不该问的都被刨根问底。
双面玻璃窗后,花琹端着水杯坐在审讯室的白炽灯下。
光线赤果果从上方投到他脸上,呈现出一种惊人的苍白,而光明后的阴影则像被雨淋湿的毛毯如影随形地披覆在他肩上,似沉重的负担。
可如果让他戴上口罩,那便和当年在日本谈交易的时候一样游刃有余。
石南眼睁睁地看着一位姓刘的警官居然开始反复盘问阿木养父母死亡的细节,不由的将手中的矿泉水瓶捏着咔咔作响,可他们也无权干涉审查。
苏不渔在办公室里边应付个别组织对于案情的打探,边翻光脑看着口供。
刚好那边兔子进去有一会儿了,做笔录的警官也将笔录实时传了过来。
姜宿年过来要资料推门进来的时候禁不住好奇的驱使,偷瞄了眼苏支队的显示屏。
好家伙,光是地名就两三页,各种暗网网址又是大半页,而且看起来还没报完。
可还没等他细看,就被苏不渔拿资料塞个满怀,紧接着又被对方推出办公室,还差点被骤然合上的门板拍到鼻子。
他也自知理亏,抱着资料一溜烟从三楼下来,把宗卷递给陶队,然后从对方手中接过统计好的名单,下楼提外卖去了。
当他走到一楼大厅的时候,又发现开会回来的缉毒大队的周支队和站在他身前的、瓷国公安系统内,某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他俩身旁还围着国际警方内部的几位高层。
虽然他们不是一个部门的,平时也不怎么见面,但姜宿年本能的腿软,刚想从侧边绕道,直觉却又让他将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被那群头头脑脑夹在中间的陌生青年。
——来人文弱雅秀,高挺的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一双和善的瑞凤眼,看起来像是大学里的教书育人的学者,却穿着棕色的冲锋衣和束腿工装裤,脚踩一双军靴,鞋上甚至还留着飞溅在上面已经氧化变成棕褐色的血迹,粗旷的服饰和周身儒雅的气质毫不违和。
当他摘掉口罩彻底把脸露出的时候,姜宿年也认出他是谁了。
——他就是那位二十五年如一日,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的瓷国央视长期的驻外地者,沐含。
对于这位传奇人物,也有传闻说他是某个自卫国战争前期就已发展壮大的黑客组织的十二首席之一。
那个组织虽然神龙见首不见尾,也踩着法律的底线干过几件大事,但人家好歹和警方也算得上亲近和客气,对外也算得上是个中立的公益性组织……
但这不是重点,关键是这位常年驻扎在外,三年也不见得回国一次,除了屏幕,也鲜少在群众面前露脸。
所以他是来干嘛的?
那些捕风捉影式的传言是真的吗?
姜宿年边想边与众人擦肩而过,匆匆跑下台阶,一手挡在额前,投身于岭南三月颇具威力的暖阳中,朝门卫室前的外卖架跑去。
只有七八岁大的小席萌正蹲在急救车的空位上,一脸茫然地看着成年的自己满身血迹地躺在担架上,几名经验丰富的医护正做着紧急抢救,焦急地从她的身体里穿来穿去。
他们看不见她。
“小满,小满你醒醒,别睡过去……”
“石南!石南怎么样了!”
“颂颂别哭,快别挤在这……”
“黑河市医院通知到位了吗?抢救准备好没有?”
她在一片嘈杂中继续百无聊赖地用手臂支着下巴往窗外望,似乎这鼎沸的人声与自己毫不相干,她也不清楚自己现在倒底在等什么。
终于,她要等的人回来了。
青年满手是血地被两名特警战战兢兢地驾了回来,他的脸颊上还沾着几滴尚未干涸的血液,仿佛眼角流下的猩红之泪。
但她一点儿也不怕,一点也不。
他也似乎若有所感,目光朝她这儿看来,在那两名特警堪称惊恐的眼神中,冲她很轻很轻的笑了笑:“小满,回去吧。”
别忘了是你说要带我一起回家的。
她就这么一步三回头的重新踏入了那片压抑的黑暗,安静地等待着躯壳的再次运转,堪称乖巧。
………
铁轮在急救走道上飞速滑动,前方领路的护士飞奔撞开抢救室大门,几台急救担架接连而入。
“这是我们的领导和同事,在抓捕中不幸遭遇重创……”
“姐!阿姐!!”
“通知血室备血,血氧饱和度还在往下掉!”
“同意书呢?我是她丈夫,东西拿过来我签字。”
抢救室的灯终于由红转绿,椅子上强撑着的花琹在松了口气后,也两眼一黑,从刚捂热没多久的铁椅上滑下,登时又是一片兵荒马乱。
等一切都平静下来后,劫后余生的人们才得以有空好好照顾一下自己饥肠辘辘的身体。
医院附近不远处,某家主卖面食和炸串的店门口,晚市即将收摊时,又迎来了最后一波客人,来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挂了点彩,杀气腾腾。
可老板的警惕心,在看见为首的人的证件后,肉眼可见的降到了最低点。
“我说真的,他很危险,我后来看了清场的照片,朝石南开枪的那个人,”江亦轩抬起没有缠绷带的手,在脖子上比划两下,“头和身子只剩颈椎连着,什么喉管,动脉全割开了。”
眼尾残红未消的席彰,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江亦轩掏出光脑:“你不信的话,就过来看……”
他还没说完就被楼海濯拿洒着厚厚辣椒面的烤翅堵了个正着。
“不是,我说你有没有记错自己的籍贯,青岛那一带有这么重的口味吗?”
江亦轩边咳嗽边往嘴里猛灌啤酒。
还没等席彰回过神,刚用辣椒偷袭完同事的那位,又把一张无打码的现场照片,就这么血淋淋的凑到距离他鼻尖还有几公分的地方晃了晃,还好他提前预判到别人的动作,即时闭眼。
“别!我还想挽救一下我姐夫冷静貌美的人设。”
………
“你们啥时候请了那么牛逼的外挂?”
“听说原来是军方在联合行动中的失踪战士,反侦察能力和用枪都很强。”
“那他这样回来的话,应该不会太受刁难吧……”
“那可说不准,‘死而复生’,又是个中立线人。”
“不过,我觉得吧,他做得确实挺对的。有些消息肯定是不能透露出来的啊,你看看小日本那边这回拉下多少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姜宿年齿牙咧嘴地咬了一口烤翅,下颌右侧的磕痕已由红转紫,左侧额头太阳穴附近还挂着几抹早已干涸的棕褐色血痕。
——当时,他们仨正在林区边缘的平房区附近,一人左手里拿着支狼眼手电右手拿着杖铁锹,乔装成半夜起来查看庄稼地的农民。
正走得好好的,冷不丁听到上坡隐约传来微弱的引擎声,听这动静,像是一辆摩托。
这边只剩他们老病伤号和青壮年对半开,加在一块也只有四十六位警方人员负责行动外围的警戒和搜查。
老于说的没错,珲城在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乡转成县没多久的大村子,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出头且大多数是儿童和老人。
当时又是凌晨一点多,即使没有派出所民警和辅警的再三警告和巡逻,也鲜有人作死跑到这儿来。
而他们也没有收到有自己人往这边来的消息啊。
姜宿年拉着冯彦又给老于打了个手势,三人闪身各躲到树后面,以一个倒三角的队形隐蔽好自身,以防止到时候被人撞下去。
老于在频道里确认有无人过来。
当他听到警方的先头部队也正在搜寻,还有五位嫌疑人下落不明时,脸都快吓得和雪地一个色儿了。
就在附近的另外三位赶过来的前一刻,摩托上的人也骑车直冲了下来。
老于当即将手电筒的光量扭到最大,照向来人的眼睛。
姜宿年则趁对方因为看不清道路而撞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的刹那,飞身将来者死死摁在地上。
不管对方再怎么结结巴巴地解释自己只是个迷路的登山者,恰巧现在听从警方的警告从山里出来,就是不放手。
他边客客气气地冲人连说带划地解释:“非常时期,请您谅解一下……”
边用膝盖顶着对方的背部,又用眼神示意冯彦将精钢手铐扣在对方手上。
那个人本来在挣扎了会后也放松了下来,只可惜金属合拢的咔嚓声又让他在惊惧间无形暴露了自身。
如果从他口中脏出的那句不是日语的话,那他没准在站起来后,还能为自己挣到一线生机。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那人由于母语,当场自爆。
尚未死心的嫌疑人,趁姜宿年思考他那句话是什么时,用自己带着头盔的脑袋朝背上的人发起了攻击。
要不是冯彦反应及时,在他正准备连撞第三下的时候,骑在对方的脖子上,限制住这位嫌犯的行动,姜宿年这回少说也要落几颗牙在这儿了。
老于在慌乱片刻后,也非常老练的捞着手铐,给人的腿上也来了第二道保险。
离他们最近的另外三位也赶在那名嫌疑人被紧张的冯彦活活掐死前,过来救场。
额角的血迹不是在那时候磕的,那是他帮着另一名特警往直升机上抬担架的时候,不知道从哪蹭的。
除了石南、温礼还有那个和温礼同乘一辆摩托不幸摔折了锁骨导致穿刺性大出血的特警外,有两名特警在此次行动中不幸当场牺牲,另有五人重伤,这八人在紧急止血后通过直升机被医护和特警火速送往黑河市医院。
同样的,另外十几位意外骨折、骨裂、软组织擦伤的警方人员,也乘车被一块儿打包进了当地的各大诊所。
除那十几名行径恶劣的主犯,被连夜塞进市局的单人间里外,剩下的小喽啰们被成双的警员一股脑押进了通铺,挨个儿铐在床腿上。
做完这些事,时间也离天亮不远了,从附近调来行动的近千名警察,就能心满意足地各回各家了,在近江吹了一晚上寒风的日本警部成员,也该捂着隐隐作痛的脑袋回去了。
凌晨六点整,浅仓司在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暴力拒捕,重伤落网。
清晨七点半,麻药过后的石南,在重症监护室里恢复了意识,她弟弟跟花琹两人正守在监护室门外头度日如年。
猛地听到这个消息,席彰嗷地一下就哭开了,一把抓住花琹衣袖就往自己脸上糊。
他擦到一半才想起对方有洁癖,战战兢兢地一转头,却发现对方在这嘈杂的几十秒中,就已陷入沉睡。
窗外,第一缕天光正从地平线上亮起,一寸寸映亮东北平原,驱散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那天深夜的情况之紧急、处理之复杂,令整个特情组所有人,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焦头烂额。
苏不渔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的头发都要在那天晚上掉光了——
姓孔的在行动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丢下这烂担子没了踪影,要不是保密协议和实时定位系统,以及那帮老专家们的集体作证,他还真要怀疑对方到底是干什么去了。
六个小时后,那五名生命垂危的特警也在严密监护下陆续醒来,生命体征平稳,得以拔除气管导管,由ICU转入独立病房继续观察。
为了避免世界毒品链仓促动荡,公安部下令暂时将浅仓组头目落网的消息列为机密,只通报了国际相关部门,一夜之间把各地的警方高层和世界禁毒组织炸了个遍。
很快,公安部将开始对毒枭进行全方位审讯,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后续工作。
“所以,咱们的前副队长就这么跑啦?!”
都谈再次从警方的天罗地网中巧妙脱身。
所有人都对他到底如何从抓捕现场顺利脱身,并且从深山老林逃之夭夭这件事充满了好奇,特情组甚至一度怀疑他已经死了。
直到他们在嫌犯的口供下清点赃物的时候,发现少了辆摩托车,这个谜团才就此解开。
不过这也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
两位从别处调来警衔为两杠三花的警官又是板着脸进去的,说话是一点都不客气,孔建军和伤势还未痊愈偷偷从医院里溜出来的石南,蹲在审讯室外。
当他们从耳麦里听到那两位语气越来越不对劲时,两位也皱起了眉头,与其说这俩人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倒不如说是对花琹本人有意见。
就不知道这意见是冲着他的经历去的呢,还是其他。
这种情况都已经持续一个礼拜之久,该问的和不该问的都被刨根问底。
双面玻璃窗后,花琹端着水杯坐在审讯室的白炽灯下。
光线赤果果从上方投到他脸上,呈现出一种惊人的苍白,而光明后的阴影则像被雨淋湿的毛毯如影随形地披覆在他肩上,似沉重的负担。
可如果让他戴上口罩,那便和当年在日本谈交易的时候一样游刃有余。
石南眼睁睁地看着一位姓刘的警官居然开始反复盘问阿木养父母死亡的细节,不由的将手中的矿泉水瓶捏着咔咔作响,可他们也无权干涉审查。
苏不渔在办公室里边应付个别组织对于案情的打探,边翻光脑看着口供。
刚好那边兔子进去有一会儿了,做笔录的警官也将笔录实时传了过来。
姜宿年过来要资料推门进来的时候禁不住好奇的驱使,偷瞄了眼苏支队的显示屏。
好家伙,光是地名就两三页,各种暗网网址又是大半页,而且看起来还没报完。
可还没等他细看,就被苏不渔拿资料塞个满怀,紧接着又被对方推出办公室,还差点被骤然合上的门板拍到鼻子。
他也自知理亏,抱着资料一溜烟从三楼下来,把宗卷递给陶队,然后从对方手中接过统计好的名单,下楼提外卖去了。
当他走到一楼大厅的时候,又发现开会回来的缉毒大队的周支队和站在他身前的、瓷国公安系统内,某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他俩身旁还围着国际警方内部的几位高层。
虽然他们不是一个部门的,平时也不怎么见面,但姜宿年本能的腿软,刚想从侧边绕道,直觉却又让他将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被那群头头脑脑夹在中间的陌生青年。
——来人文弱雅秀,高挺的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一双和善的瑞凤眼,看起来像是大学里的教书育人的学者,却穿着棕色的冲锋衣和束腿工装裤,脚踩一双军靴,鞋上甚至还留着飞溅在上面已经氧化变成棕褐色的血迹,粗旷的服饰和周身儒雅的气质毫不违和。
当他摘掉口罩彻底把脸露出的时候,姜宿年也认出他是谁了。
——他就是那位二十五年如一日,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甚至被写进教科书的瓷国央视长期的驻外地者,沐含。
对于这位传奇人物,也有传闻说他是某个自卫国战争前期就已发展壮大的黑客组织的十二首席之一。
那个组织虽然神龙见首不见尾,也踩着法律的底线干过几件大事,但人家好歹和警方也算得上亲近和客气,对外也算得上是个中立的公益性组织……
但这不是重点,关键是这位常年驻扎在外,三年也不见得回国一次,除了屏幕,也鲜少在群众面前露脸。
所以他是来干嘛的?
那些捕风捉影式的传言是真的吗?
姜宿年边想边与众人擦肩而过,匆匆跑下台阶,一手挡在额前,投身于岭南三月颇具威力的暖阳中,朝门卫室前的外卖架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