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为先帝守灵的时刻,一向贤德的袁贤妃竟然晕倒了。
也许是因为缅怀先帝太过悲恸了吧!
但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先帝梓宫前晕倒都是大不敬。
皇城易主,纵使是四妃之首的贤妃娘娘,也无从前尊贵。一切还需听新主子的话。
因此,没有太子殿下的首肯,没有谁敢起身去太医院请太医来。
雪知回眸向后头望去,只见袁贤妃那处已经乱做了一团,宫人们不惜上手拍她的脸颊,以期许袁贤妃能够醒来,而她周围的妃嫔们纷纷掩唇惊呼,神情恐慌,但还是强装镇定,不敢失仪。
她撑着手臂站起身,走到袁贤妃面前蹲下。
她那双墨玉一般明亮而澄澈的瞳眸中倒映着袁贤妃的脸庞:约莫二十来岁的妇人眼皮紧闭,面色苍白如纸而印堂处却微微发黄,嘴唇青白。
就这么一瞧,决计不是中暑或者悲痛过度之症。
她又将袁贤妃的手腕搭在自己的膝盖上看脉象,柔嫩细白的指腹下袁贤妃的脉率不齐,跳了四五次便暂时停止,循环往复。
正是中毒之后的雀啄脉。
雪知连忙吩咐巴海:“贤妃娘娘中毒了,快去请太医!”
巴海道是,便脚步匆匆去请太医。
而扶着袁贤妃的宫女胆子倒是很大,哭诉着反驳道:“娘娘她怎么会中毒呢!”
雪知蹙起眉头,问她:“你难道是在怀疑孤的医术么?”
那宫女怔愣了一瞬,而后被吓得眼泪哗哗直流,脑袋不要命般磕得咣咣直响,声音颤抖哀求道:“请太子殿下恕罪。”
这位是皇城未来的新主子,拿捏她的性命易如反掌。
她刚才一定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在新主子面前胡言乱语。
雪知抿了抿嘴唇道:“你不要再磕头了。”
以权压人,并非她的本意。
只等着太医来为袁贤妃诊过脉,得出与她一样的结论,便能证明她的医术。
小宫女闻言,这才停止了磕头的动作,只是脑袋低低耷拉着,隐约能看到她额头上的红肿。
袁贤妃晕倒本就引起一种妃嫔们惶恐,现在她们又听雪知说袁贤妃是中毒之症,个个儿面色难看。
贤妃娘娘赶在为先帝守灵时中毒晕倒,很难不令人胡思乱想……
而另一侧跪着的一众臣子们看似淡定自若,然心中皆各自算起了小九九。
袁贤妃是三司使袁清随的独女,这唯一的女儿若是在宫中被人毒死,谁知那爱女如命的袁大人会不会与新君翻脸呢。
静默片刻,就见巴海带着太医院的太医迈进观德殿。
请来的这位太医姓班,瞧起来不过三四十岁,留着略显老气的山羊胡子。
班太医放下药箱便来为袁贤妃诊脉,而巴海则弓着腰到雪知身边复命:“殿下,这位班太医是前两个月才提拔上来的。今日值班的吴太医病倒了,不曾上值。”
雪知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晓。
班太医皱着眉头细细为袁贤妃诊过脉,却得出一个与雪知相反的结论,“娘娘苦夏已久,心有郁结,这才晕倒。臣现在为娘娘施针,即可有所缓解。”
怎么会呢?
贤妃娘娘的脉象呈现出来的明明就是中毒过后的雀啄脉。
但雪知怎么会了悟到其中的奥妙,知晓在这深宫之中生存下去的规则呢?
她眼神饱含怀疑地看着班太医,“班太医果真习过医术么,贤妃娘娘脉象呈雀啄脉,如何能够是中暑郁结之症呢。”
她此话一出,殿中就出现了议论纷纷的人语声。
“太子殿下何时习得医术……”
“不知晓,但贤妃娘娘怎么会……”
“难道是……”
雪知立在原地,听着殿中窃窃私语声,觉得有些无措与无助。
她做错了么。
她只想救人,做不到眼睁睁看着袁贤妃被误诊耽误治疗……
她茫茫然地看着跪了一地的人,却不小心与一双乌黑凤眸对视。
那是怎样一个人呢。
肤色冷白,入鬓长眉下那双狭长眸子微微上挑,瞧着清贵而不可一世,偏又生得挺鼻薄唇,唇色殷红,就没有一处是不可人心意的,若说是天神下凡,恐怕也无人不信。
此时他正端方跪在地上,腰背挺直如松如柏,素白袍衫一尘不染,凤眸深邃望向她而后又垂下眼睫,与大殿中的一众小声议论的臣子格格不入。
雪知仓促移开目光,却听一老臣道:“太子殿下为贤妃娘娘诊脉,仁心贤能,尔等却在此议论纷纷,不知若叫薨逝的先帝知晓,要不要治你们死罪!”
老臣依旧保持跪在地上的姿态,瞧起来已年过半百,两鬓霜白,身形清瘦可十分健朗。
殿中霎时间就变得鸦雀无声,雪知的一颗慌乱跳动的心也跟着平静了下来。
雪知一瞬间便明白了。
这位老臣定然就是太傅大人。
然那位班太医却是个硬骨头,不卑不亢地弓着腰道:“臣不敢妄言。”
雪知抿了抿唇,知道现在不是争辩的好时候,便又吩咐巴海道:“将袁贤妃娘娘移至偏殿休息。”
班太医这回不曾推拒,起身让了两步。
巴海见状便安排太监与宫女将袁贤妃抬到了偏殿,班太医也随着到偏殿为其医治。
雪知看着班太医的背影又慢慢收回视线,回到软垫上跪好,默默为袁贤妃祈祷。
可才跪下不多时,就听见偏殿里传来悲痛哭声,一声比一声高。
雪知暗道不妙,带着小桃奔向偏殿。
偏殿内已经乱作一团,宫女太监泣不成声,班太医倒是云淡风轻地跪在榻旁。
雪知拨开眼前的宫女太监,却见在榻上躺着的袁贤妃七窍流血,骇人得紧。
血。
暗红色。
洇湿了床榻上的枕头被褥,汩汩而又生机地流淌在袁贤妃的脸上身上。
雪知只觉得眼前被一片猩红蒙住,鼻息之间皆是血液的腥甜味,她往后一个踉跄没站稳,随即晕了过去。
-
雪知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不知名的寝殿中。
由于国丧,整个殿中陈置素朴,入目皆是白色。
角落的梨花木三脚架上摆着只博山炉,正熏着浅淡的安神香。
她有些头晕,但还是勉强替自己诊脉,以防那位班太医对自己做了手脚。
还好,她的脉象除却有些血虚外并无其他症状。
但是,他为什么要伤害袁贤妃呢……
雪知蹙起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巴海恰在此时请敲门问:“殿下可要奴婢服侍?”
雪知本想拒绝,但一想到巴海本在崇政殿当差,应当知道有关于袁贤妃的许多内情,便将人叫了进来。
巴海虾着腰垂首进入寝殿,行了一礼道:“奴婢给殿下请安。班太医为您诊脉,道您是舟车劳顿体虚,一日服一贴药,三日便能大安了。”
雪知嗯了一声,又听巴海道:“有句话奴婢不知当讲不当讲。”
雪知答道:“你说便是。”
巴海战战兢兢跪下说:“如今先帝仙逝,殿下需保重身体为首要,以免引起异心之徒觊觎。且您今日为袁贤妃诊脉并私闯袁贤妃所在偏殿,实在有些冲动……殿下,奴婢僭越了,请殿下责罚。”
雪知动了动唇,垂下眼眸,浓密而纤长的羽睫微颤,遮掩住眸子中的情绪。
巴海说的没有一丝错处。
她的确有一颗想为袁贤妃治疗的善心,然她现在不是尼姑庵中的小娘子,而是一朝储君,几日后的天子。
未来的天子为先帝妃嫔诊脉,无论如何说出去都叫人浮想联翩……
雪知自个儿其实并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一直认为着身正不怕影子歪,只需要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儿便是。但是如今,她顶替着太子阿兄的身份,又哪能让阿兄的名声沾上一丁点的污秽呢。
她情绪有些低落,嗯了一声,嗓音有些沙哑,“孤知晓了。巴海你说的没错,今日幸得你提醒,孤不会罚你,你起来说话就是。”
巴海感激涕零,拿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
原先崇政殿的大太监宝全公公已随着先帝死了,他身为宝全公公的干儿子,便被推出来服侍新君。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巴海年纪还小,并不想担此重任,但如今一看这位新君虽少了几分君主威严,可却实打实的是位明主。
想来他日后若是好好办差,这脑瓜子大概就会结结实实地长在他脖子上了。
雪知看他又是流泪又是笑,别开了眼问他:“孤带来的那名丫鬟呢。”
巴海回答道:“回殿下的话,小桃现在正在为您煎药。”
雪知嗯了一声,又问他:“袁贤妃娘娘……现在怎么样了?”
巴海没什么情绪,声音平静道:“娘娘已经薨了。”
雪知回想袁贤妃逝世前七窍流血的惨状,心中凄凄。
她是被人害死的……
寝殿中一时间静了下来,天色变得更加阴沉,一会儿大约又要落雨点子。
巴海为她端来一盏热茶,静立一旁。
雪知捧着暖融融的茶盏,冰冷潮湿的手心总算有了依托。她斟酌了一番,抬起眼皮看向巴海问道:“孤先前并不关心先帝后宫之事,不知这位袁贤妃……”
雪知欲言又止,巴海立刻会意,这便垂首答道:“袁贤妃娘娘乃三司使大人袁大人独女,十七岁入宫,如今已有七年。娘娘绣活极好,常自个儿绣制鞋子衣裳,因此落了个贤名,镇日里还愿意侍弄花草制作香粉等等,十分有雅致。”
雪知哦了一声,“那贤妃娘娘在宫中可与谁有过矛盾呢?”
巴海仔细想了想道:“若是仔细说来,两年之前,贺贵仪曾因为一株红梅与贤妃娘娘闹过不快。那株红梅按品级本就是该给贤妃娘娘的,谁知贺贵仪横插一脚,夺了下来。贤妃娘娘好脾气,也不曾同贺贵仪红脸儿。”
所以就是这样一个不争不抢、性情温柔、心灵手巧而又位居四妃之首的女子忽然在观德殿发病身亡。
恐怕就算雪知不去追究死因,那位袁大人,总要查明自己唯一一个女儿如何惨死在宫中吧!
雪知陷入沉思之中,思绪却被寝殿外传来的吵嚷声响打断,可声音离得有些远,只能依稀能听到有人哭喊着要求见太子殿下。
也许是因为缅怀先帝太过悲恸了吧!
但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先帝梓宫前晕倒都是大不敬。
皇城易主,纵使是四妃之首的贤妃娘娘,也无从前尊贵。一切还需听新主子的话。
因此,没有太子殿下的首肯,没有谁敢起身去太医院请太医来。
雪知回眸向后头望去,只见袁贤妃那处已经乱做了一团,宫人们不惜上手拍她的脸颊,以期许袁贤妃能够醒来,而她周围的妃嫔们纷纷掩唇惊呼,神情恐慌,但还是强装镇定,不敢失仪。
她撑着手臂站起身,走到袁贤妃面前蹲下。
她那双墨玉一般明亮而澄澈的瞳眸中倒映着袁贤妃的脸庞:约莫二十来岁的妇人眼皮紧闭,面色苍白如纸而印堂处却微微发黄,嘴唇青白。
就这么一瞧,决计不是中暑或者悲痛过度之症。
她又将袁贤妃的手腕搭在自己的膝盖上看脉象,柔嫩细白的指腹下袁贤妃的脉率不齐,跳了四五次便暂时停止,循环往复。
正是中毒之后的雀啄脉。
雪知连忙吩咐巴海:“贤妃娘娘中毒了,快去请太医!”
巴海道是,便脚步匆匆去请太医。
而扶着袁贤妃的宫女胆子倒是很大,哭诉着反驳道:“娘娘她怎么会中毒呢!”
雪知蹙起眉头,问她:“你难道是在怀疑孤的医术么?”
那宫女怔愣了一瞬,而后被吓得眼泪哗哗直流,脑袋不要命般磕得咣咣直响,声音颤抖哀求道:“请太子殿下恕罪。”
这位是皇城未来的新主子,拿捏她的性命易如反掌。
她刚才一定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在新主子面前胡言乱语。
雪知抿了抿嘴唇道:“你不要再磕头了。”
以权压人,并非她的本意。
只等着太医来为袁贤妃诊过脉,得出与她一样的结论,便能证明她的医术。
小宫女闻言,这才停止了磕头的动作,只是脑袋低低耷拉着,隐约能看到她额头上的红肿。
袁贤妃晕倒本就引起一种妃嫔们惶恐,现在她们又听雪知说袁贤妃是中毒之症,个个儿面色难看。
贤妃娘娘赶在为先帝守灵时中毒晕倒,很难不令人胡思乱想……
而另一侧跪着的一众臣子们看似淡定自若,然心中皆各自算起了小九九。
袁贤妃是三司使袁清随的独女,这唯一的女儿若是在宫中被人毒死,谁知那爱女如命的袁大人会不会与新君翻脸呢。
静默片刻,就见巴海带着太医院的太医迈进观德殿。
请来的这位太医姓班,瞧起来不过三四十岁,留着略显老气的山羊胡子。
班太医放下药箱便来为袁贤妃诊脉,而巴海则弓着腰到雪知身边复命:“殿下,这位班太医是前两个月才提拔上来的。今日值班的吴太医病倒了,不曾上值。”
雪知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晓。
班太医皱着眉头细细为袁贤妃诊过脉,却得出一个与雪知相反的结论,“娘娘苦夏已久,心有郁结,这才晕倒。臣现在为娘娘施针,即可有所缓解。”
怎么会呢?
贤妃娘娘的脉象呈现出来的明明就是中毒过后的雀啄脉。
但雪知怎么会了悟到其中的奥妙,知晓在这深宫之中生存下去的规则呢?
她眼神饱含怀疑地看着班太医,“班太医果真习过医术么,贤妃娘娘脉象呈雀啄脉,如何能够是中暑郁结之症呢。”
她此话一出,殿中就出现了议论纷纷的人语声。
“太子殿下何时习得医术……”
“不知晓,但贤妃娘娘怎么会……”
“难道是……”
雪知立在原地,听着殿中窃窃私语声,觉得有些无措与无助。
她做错了么。
她只想救人,做不到眼睁睁看着袁贤妃被误诊耽误治疗……
她茫茫然地看着跪了一地的人,却不小心与一双乌黑凤眸对视。
那是怎样一个人呢。
肤色冷白,入鬓长眉下那双狭长眸子微微上挑,瞧着清贵而不可一世,偏又生得挺鼻薄唇,唇色殷红,就没有一处是不可人心意的,若说是天神下凡,恐怕也无人不信。
此时他正端方跪在地上,腰背挺直如松如柏,素白袍衫一尘不染,凤眸深邃望向她而后又垂下眼睫,与大殿中的一众小声议论的臣子格格不入。
雪知仓促移开目光,却听一老臣道:“太子殿下为贤妃娘娘诊脉,仁心贤能,尔等却在此议论纷纷,不知若叫薨逝的先帝知晓,要不要治你们死罪!”
老臣依旧保持跪在地上的姿态,瞧起来已年过半百,两鬓霜白,身形清瘦可十分健朗。
殿中霎时间就变得鸦雀无声,雪知的一颗慌乱跳动的心也跟着平静了下来。
雪知一瞬间便明白了。
这位老臣定然就是太傅大人。
然那位班太医却是个硬骨头,不卑不亢地弓着腰道:“臣不敢妄言。”
雪知抿了抿唇,知道现在不是争辩的好时候,便又吩咐巴海道:“将袁贤妃娘娘移至偏殿休息。”
班太医这回不曾推拒,起身让了两步。
巴海见状便安排太监与宫女将袁贤妃抬到了偏殿,班太医也随着到偏殿为其医治。
雪知看着班太医的背影又慢慢收回视线,回到软垫上跪好,默默为袁贤妃祈祷。
可才跪下不多时,就听见偏殿里传来悲痛哭声,一声比一声高。
雪知暗道不妙,带着小桃奔向偏殿。
偏殿内已经乱作一团,宫女太监泣不成声,班太医倒是云淡风轻地跪在榻旁。
雪知拨开眼前的宫女太监,却见在榻上躺着的袁贤妃七窍流血,骇人得紧。
血。
暗红色。
洇湿了床榻上的枕头被褥,汩汩而又生机地流淌在袁贤妃的脸上身上。
雪知只觉得眼前被一片猩红蒙住,鼻息之间皆是血液的腥甜味,她往后一个踉跄没站稳,随即晕了过去。
-
雪知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不知名的寝殿中。
由于国丧,整个殿中陈置素朴,入目皆是白色。
角落的梨花木三脚架上摆着只博山炉,正熏着浅淡的安神香。
她有些头晕,但还是勉强替自己诊脉,以防那位班太医对自己做了手脚。
还好,她的脉象除却有些血虚外并无其他症状。
但是,他为什么要伤害袁贤妃呢……
雪知蹙起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巴海恰在此时请敲门问:“殿下可要奴婢服侍?”
雪知本想拒绝,但一想到巴海本在崇政殿当差,应当知道有关于袁贤妃的许多内情,便将人叫了进来。
巴海虾着腰垂首进入寝殿,行了一礼道:“奴婢给殿下请安。班太医为您诊脉,道您是舟车劳顿体虚,一日服一贴药,三日便能大安了。”
雪知嗯了一声,又听巴海道:“有句话奴婢不知当讲不当讲。”
雪知答道:“你说便是。”
巴海战战兢兢跪下说:“如今先帝仙逝,殿下需保重身体为首要,以免引起异心之徒觊觎。且您今日为袁贤妃诊脉并私闯袁贤妃所在偏殿,实在有些冲动……殿下,奴婢僭越了,请殿下责罚。”
雪知动了动唇,垂下眼眸,浓密而纤长的羽睫微颤,遮掩住眸子中的情绪。
巴海说的没有一丝错处。
她的确有一颗想为袁贤妃治疗的善心,然她现在不是尼姑庵中的小娘子,而是一朝储君,几日后的天子。
未来的天子为先帝妃嫔诊脉,无论如何说出去都叫人浮想联翩……
雪知自个儿其实并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一直认为着身正不怕影子歪,只需要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儿便是。但是如今,她顶替着太子阿兄的身份,又哪能让阿兄的名声沾上一丁点的污秽呢。
她情绪有些低落,嗯了一声,嗓音有些沙哑,“孤知晓了。巴海你说的没错,今日幸得你提醒,孤不会罚你,你起来说话就是。”
巴海感激涕零,拿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
原先崇政殿的大太监宝全公公已随着先帝死了,他身为宝全公公的干儿子,便被推出来服侍新君。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巴海年纪还小,并不想担此重任,但如今一看这位新君虽少了几分君主威严,可却实打实的是位明主。
想来他日后若是好好办差,这脑瓜子大概就会结结实实地长在他脖子上了。
雪知看他又是流泪又是笑,别开了眼问他:“孤带来的那名丫鬟呢。”
巴海回答道:“回殿下的话,小桃现在正在为您煎药。”
雪知嗯了一声,又问他:“袁贤妃娘娘……现在怎么样了?”
巴海没什么情绪,声音平静道:“娘娘已经薨了。”
雪知回想袁贤妃逝世前七窍流血的惨状,心中凄凄。
她是被人害死的……
寝殿中一时间静了下来,天色变得更加阴沉,一会儿大约又要落雨点子。
巴海为她端来一盏热茶,静立一旁。
雪知捧着暖融融的茶盏,冰冷潮湿的手心总算有了依托。她斟酌了一番,抬起眼皮看向巴海问道:“孤先前并不关心先帝后宫之事,不知这位袁贤妃……”
雪知欲言又止,巴海立刻会意,这便垂首答道:“袁贤妃娘娘乃三司使大人袁大人独女,十七岁入宫,如今已有七年。娘娘绣活极好,常自个儿绣制鞋子衣裳,因此落了个贤名,镇日里还愿意侍弄花草制作香粉等等,十分有雅致。”
雪知哦了一声,“那贤妃娘娘在宫中可与谁有过矛盾呢?”
巴海仔细想了想道:“若是仔细说来,两年之前,贺贵仪曾因为一株红梅与贤妃娘娘闹过不快。那株红梅按品级本就是该给贤妃娘娘的,谁知贺贵仪横插一脚,夺了下来。贤妃娘娘好脾气,也不曾同贺贵仪红脸儿。”
所以就是这样一个不争不抢、性情温柔、心灵手巧而又位居四妃之首的女子忽然在观德殿发病身亡。
恐怕就算雪知不去追究死因,那位袁大人,总要查明自己唯一一个女儿如何惨死在宫中吧!
雪知陷入沉思之中,思绪却被寝殿外传来的吵嚷声响打断,可声音离得有些远,只能依稀能听到有人哭喊着要求见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