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记录贤妃身体状况的手册,会叫她寻出端倪呢。
雪知说好,伸手接过巴海藏在怀里的册子。
那册子并不算厚,可封面与内页皆卷起了边,一瞧便是主人经常翻阅所致。
雪知先粗略地将册子通读了一遍,得知袁贤妃的身体一向康健,镇日里也极注重保养……
那那有心之人又是从何处下手,给袁贤妃下毒的呢。
雪知蹙起了眉头,莹白如玉的脸颊上俱是不解之色,却忽然想起巴海方才说袁贤妃的贴身宫女宜桐,似与班太医有些瓜葛……
若是身边人的话,下毒似乎也并不算难。
雪知思索了片刻,便将册子收到枕下,让巴海去安排重新布置灵堂。
巴海领命,正要离开时却又被雪知叫住。
“巴海,今日之事多谢你。余外,孤还想让你为孤挑选两名得力太监在身边服侍。”
雪知看着巴海弓着腰恭恭敬敬的模样,声音平静地吩咐道。
巴海却道:“殿下何必与奴婢言谢呢,这皆是奴婢分内之事。只是挑选小太监之事,还请殿下予奴婢多些时候,方才能够挑两个好的。”
雪知点头,本清澈的杏眸此时被倦意蒙住,就好比明珠蒙尘一般。
巴海机灵宽慰她道:“殿下先歇息着,这些事交给奴婢即可。若无旁的事,奴婢便先行告退了。”
雪知起身,小桃忙为她披上件外衫,她张望着窗外微露的天光,又看了眼被她暂时安放在桌案上的两张牌位,抿了抿唇。
牌位上面有着几道无论怎样都擦洗不掉的烟痕。
雪知不肯将父皇与母后的牌位再交给旁人,于是忍着倦意也要与巴海一同到宁德殿为父皇母后重新布置灵堂。
巴海见拗不过雪知,便在前头引路,将雪知带往宁德殿。
宁德殿就在昨夜走水的观德殿旁,离雪知暂住的寝殿并不算远。
途中,小桃却注意到一名宫人正鬼鬼祟祟地抱着一只包袱躲躲藏藏。
小桃轻轻扯了扯雪知的衣袖,示意雪知往身侧的一条小径去看。
此时,宫人躲藏到小径一侧的树丛后,正蹲着身子不知在埋些什么。巴海自然也注意到那可疑宫人,垂首问雪知:“殿下,是否要奴婢将那宫人提来。”
雪知说好。左右那宫人眼下也是无处可藏,只等着瞧瞧那人究竟藏了些什么玩意儿,便知她有何图谋了。
得了令,巴海便三步做一步走到那宫女面前,将人提了起来,吓得宫女跪在地上磕头求饶、泪流不止,“巴公公饶命啊,饶命啊,此事与我无关啊!”
巴海并不理会她的求饶,兀自将她带到雪知面前复命,并将那小包袱以双手交给雪知,低声道:“殿下,人与物皆带来了。”
雪知看向那不停磕头的小宫女,开口道:“你起来说话便是,孤不会冤枉无辜之人。你且与孤说,这包袱里的是什么?你又为何鬼鬼祟祟地掩埋此物?”
小宫女起身啜泣答道:“奴婢参见太子殿下。奴婢是袁贤妃娘娘宫中的小宫女,在娘娘宫中做些粗使活计。三更天时,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宜桐姑姑吩咐奴婢将此包袱秘密掩藏,不让奴婢打开来看。”
“宜桐姑姑脾气火辣,奴婢等一众小宫女不敢得罪她……现在娘娘仙逝,便更无人与奴婢们做主了。求太子殿下明察啊!”
宜桐。
看来,她与贤妃之死定有逃不脱的干系。
这小宫女既然在袁贤妃宫中做做杂活,那定然知晓些许内情。
雪知并不想放她走,便道:“孤身边恰缺个得力宫人,你与其守着宜桐这个假主子,倒不如到孤这儿来做活。”
听闻此言,小宫女神色一怔,结结巴巴道:“您果真要用奴婢吗。”
雪知看她胆小怯懦的模样,心中忽觉有些心酸,答道:“孤既出此言,便不会变。只要你踏实做事,便无人再敢欺辱你了。”
小宫女见雪知并非戏言,当即激动地跪在地上磕头道:“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收留之恩!奴婢当牛做马,也要偿还殿下恩情!”
雪知将人扶了起来,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小宫女眸含泪光,声音有几分颤抖,“奴婢唤作月春,是贤妃娘娘赏的名字。还请太子殿下为奴婢赐名。”
雪知摇摇头,写满疲累的杏眸总算透出些许精神,声音也跟着变得柔和,“你原本叫做什么呢。”
小宫女垂首,目光却游离,小声道:“奴婢并无名字,未被卖进宫时,他们只叫奴婢小刘娘。”
雪知哦了一声,琢磨了片刻便道:“那你就叫嘉措吧。”
小宫女哪里知道嘉措究竟是何意思,新主子既赐名,心中便是极其欢喜的了,当即便领名谢恩。
嘉措,于佛经中乃大海之意。
雪知见她如此胆小,便想取了此名,好让她往后有如同大海般宽阔胸襟。
巴海叫她先回去收拾行囊,搬至雪知暂居的寝殿,后头再为她安排差事。
嘉措道了声好后便退下了。
待嘉措离开后,巴海喜道:“嘉措既出身贤妃宫中,便总能知晓贤妃宫中内情。待殿下闲暇时好生盘问一番,大约不费何力气,一切便要水落石出了。”
雪知说是啊,却没再言语,只是加快了去宁德殿的脚步。
宁德殿中的布局与观德殿的一般无二,此时宫人们已将灵堂布置完毕,只待将先帝与先皇后的牌位供奉上去。
雪知仔细检查一番,没发现一丝错漏,她看向巴海,疑道:“你何时吩咐下去的,竟做得如此妥帖。”
巴海如实答道:“奴婢回宫时便知晓观德殿起火的消息,当即吩咐了下去。想着若是您同意将灵堂搬至宁德殿,那奴婢便猜对了;若是您不同意,那便拆了再重新布置也不妨事。”
雪知多看了他一眼,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低估了巴海。
是了。
曾在自己父皇身边当过差的太监,哪能是个蠢笨的呢。
她照例跪下,净过手后为父皇与母后上了一炷香。
没过多久,后宫家眷与臣子们皆纷纷赶来。
昨夜观德殿走水一事,京都上下传了个遍,自然有人上前来问雪知是否安好。
雪知一一回应,告知众人她身体并无不适。
最后一个来问候她的,却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美妇人,妇人绾云髻,保养得宜,皮肤细腻而红润,只眼下乌青徒增了憔悴。
“太子殿下无恙吧?姑母昨夜听闻观德殿走水,急欲入宫,却被幼女哭闹拦住脚步”,妇人慢声道,言语中尽显关切之意。
雪知分不清她究竟是燕国长公主还是吴国长公主,便只是唤了一声姑母,又道:“孤身体无恙,劳您关心了。小妹夜啼,可是哪里不痛快?”
妇人垂眸揩了揩眼角挂着的泪珠,“殿下无恙,臣妇便安心了。劳殿下忧心,小女一切无虞。”
雪知嗯了一声,便静默下来,妇人见状则回到自己位置上,为先帝守灵。
雪知目送妇人跪下,收回视线时冷不丁看到了裴隐。
他换了身干净的素白衣裳,昨夜脸上的乌黑痕迹被擦洗干净,现在又是一副端方清贵郎君模样。
就好像昨夜和她一起经历大殿走水的并不是他一般。
裴隐似是觉察到她的目光,向她看了过来,那双乌黑如墨玉般的眼眸不夹杂一丝情绪,平静如一方安静潭水。
雪知忙垂下眼睫,继续默念着地藏经。
今日总算安稳一回,殿中除却偶有的啜泣声,便是安王、礼王、瑞王从各封地赶回,三人与雪知见礼后,便照规矩跪下守灵。
而就在临近晌午快用午膳时,巴海脚步匆匆到雪知身边禀告道:“殿下,景王来了。”
“那便请四皇叔进殿”,雪知淡声道。
即使景王曾与父皇之间有过嫌隙,使得她并不想见到景王,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她也要佯装大方。
巴海翕动着嘴唇,犹犹豫豫道:“景王他……他不是独自前来的。”
“还带着身边的五百精兵。”
殿上寂静,巴海此话一出,殿中哗然。
能在殿上为先帝守灵的,有一多半是先帝在太子时期便跟随在先帝身边的了,他们自然对景王这等逆臣贼子恨之入骨。
“景王他有何颜面带兵入宫,难道他是想旧事重演么!”
“真是我大魏之耻辱啊!”
“还请殿下拒不打开宫门,不能让这等有心之人入宫啊。”
然太傅却走到雪知身边,行礼后道:“殿下万不可将景王拒之门外。一来景王与先帝一母同胞,入宫为先帝守灵,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二来,景王带五百精兵入宫,即使他欲谋夺大权,区区五百人,又怎能敌得过皇城司的禁军呢。”
景王带着五百精兵入宫,便是来刻意挑衅雪知的。
太傅此言一出,文官们极不悦,痛骂太傅就是想让太子殿下以身犯险,而妃嫔们皆瑟瑟发抖,恨不能现在就回宫去收拾行囊。
雪知看着供奉着父皇与母后牌位的宁德殿乱作一团,闭了闭眼睛,狠心道:“再有妄论者,统统仗五十。巴海,你随孤到宫门口亲自迎接景王入宫。”
不就是一个景王么。
他既然会成为父皇的手下败将,她便也不会输给他。
雪知说好,伸手接过巴海藏在怀里的册子。
那册子并不算厚,可封面与内页皆卷起了边,一瞧便是主人经常翻阅所致。
雪知先粗略地将册子通读了一遍,得知袁贤妃的身体一向康健,镇日里也极注重保养……
那那有心之人又是从何处下手,给袁贤妃下毒的呢。
雪知蹙起了眉头,莹白如玉的脸颊上俱是不解之色,却忽然想起巴海方才说袁贤妃的贴身宫女宜桐,似与班太医有些瓜葛……
若是身边人的话,下毒似乎也并不算难。
雪知思索了片刻,便将册子收到枕下,让巴海去安排重新布置灵堂。
巴海领命,正要离开时却又被雪知叫住。
“巴海,今日之事多谢你。余外,孤还想让你为孤挑选两名得力太监在身边服侍。”
雪知看着巴海弓着腰恭恭敬敬的模样,声音平静地吩咐道。
巴海却道:“殿下何必与奴婢言谢呢,这皆是奴婢分内之事。只是挑选小太监之事,还请殿下予奴婢多些时候,方才能够挑两个好的。”
雪知点头,本清澈的杏眸此时被倦意蒙住,就好比明珠蒙尘一般。
巴海机灵宽慰她道:“殿下先歇息着,这些事交给奴婢即可。若无旁的事,奴婢便先行告退了。”
雪知起身,小桃忙为她披上件外衫,她张望着窗外微露的天光,又看了眼被她暂时安放在桌案上的两张牌位,抿了抿唇。
牌位上面有着几道无论怎样都擦洗不掉的烟痕。
雪知不肯将父皇与母后的牌位再交给旁人,于是忍着倦意也要与巴海一同到宁德殿为父皇母后重新布置灵堂。
巴海见拗不过雪知,便在前头引路,将雪知带往宁德殿。
宁德殿就在昨夜走水的观德殿旁,离雪知暂住的寝殿并不算远。
途中,小桃却注意到一名宫人正鬼鬼祟祟地抱着一只包袱躲躲藏藏。
小桃轻轻扯了扯雪知的衣袖,示意雪知往身侧的一条小径去看。
此时,宫人躲藏到小径一侧的树丛后,正蹲着身子不知在埋些什么。巴海自然也注意到那可疑宫人,垂首问雪知:“殿下,是否要奴婢将那宫人提来。”
雪知说好。左右那宫人眼下也是无处可藏,只等着瞧瞧那人究竟藏了些什么玩意儿,便知她有何图谋了。
得了令,巴海便三步做一步走到那宫女面前,将人提了起来,吓得宫女跪在地上磕头求饶、泪流不止,“巴公公饶命啊,饶命啊,此事与我无关啊!”
巴海并不理会她的求饶,兀自将她带到雪知面前复命,并将那小包袱以双手交给雪知,低声道:“殿下,人与物皆带来了。”
雪知看向那不停磕头的小宫女,开口道:“你起来说话便是,孤不会冤枉无辜之人。你且与孤说,这包袱里的是什么?你又为何鬼鬼祟祟地掩埋此物?”
小宫女起身啜泣答道:“奴婢参见太子殿下。奴婢是袁贤妃娘娘宫中的小宫女,在娘娘宫中做些粗使活计。三更天时,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宜桐姑姑吩咐奴婢将此包袱秘密掩藏,不让奴婢打开来看。”
“宜桐姑姑脾气火辣,奴婢等一众小宫女不敢得罪她……现在娘娘仙逝,便更无人与奴婢们做主了。求太子殿下明察啊!”
宜桐。
看来,她与贤妃之死定有逃不脱的干系。
这小宫女既然在袁贤妃宫中做做杂活,那定然知晓些许内情。
雪知并不想放她走,便道:“孤身边恰缺个得力宫人,你与其守着宜桐这个假主子,倒不如到孤这儿来做活。”
听闻此言,小宫女神色一怔,结结巴巴道:“您果真要用奴婢吗。”
雪知看她胆小怯懦的模样,心中忽觉有些心酸,答道:“孤既出此言,便不会变。只要你踏实做事,便无人再敢欺辱你了。”
小宫女见雪知并非戏言,当即激动地跪在地上磕头道:“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收留之恩!奴婢当牛做马,也要偿还殿下恩情!”
雪知将人扶了起来,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小宫女眸含泪光,声音有几分颤抖,“奴婢唤作月春,是贤妃娘娘赏的名字。还请太子殿下为奴婢赐名。”
雪知摇摇头,写满疲累的杏眸总算透出些许精神,声音也跟着变得柔和,“你原本叫做什么呢。”
小宫女垂首,目光却游离,小声道:“奴婢并无名字,未被卖进宫时,他们只叫奴婢小刘娘。”
雪知哦了一声,琢磨了片刻便道:“那你就叫嘉措吧。”
小宫女哪里知道嘉措究竟是何意思,新主子既赐名,心中便是极其欢喜的了,当即便领名谢恩。
嘉措,于佛经中乃大海之意。
雪知见她如此胆小,便想取了此名,好让她往后有如同大海般宽阔胸襟。
巴海叫她先回去收拾行囊,搬至雪知暂居的寝殿,后头再为她安排差事。
嘉措道了声好后便退下了。
待嘉措离开后,巴海喜道:“嘉措既出身贤妃宫中,便总能知晓贤妃宫中内情。待殿下闲暇时好生盘问一番,大约不费何力气,一切便要水落石出了。”
雪知说是啊,却没再言语,只是加快了去宁德殿的脚步。
宁德殿中的布局与观德殿的一般无二,此时宫人们已将灵堂布置完毕,只待将先帝与先皇后的牌位供奉上去。
雪知仔细检查一番,没发现一丝错漏,她看向巴海,疑道:“你何时吩咐下去的,竟做得如此妥帖。”
巴海如实答道:“奴婢回宫时便知晓观德殿起火的消息,当即吩咐了下去。想着若是您同意将灵堂搬至宁德殿,那奴婢便猜对了;若是您不同意,那便拆了再重新布置也不妨事。”
雪知多看了他一眼,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低估了巴海。
是了。
曾在自己父皇身边当过差的太监,哪能是个蠢笨的呢。
她照例跪下,净过手后为父皇与母后上了一炷香。
没过多久,后宫家眷与臣子们皆纷纷赶来。
昨夜观德殿走水一事,京都上下传了个遍,自然有人上前来问雪知是否安好。
雪知一一回应,告知众人她身体并无不适。
最后一个来问候她的,却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美妇人,妇人绾云髻,保养得宜,皮肤细腻而红润,只眼下乌青徒增了憔悴。
“太子殿下无恙吧?姑母昨夜听闻观德殿走水,急欲入宫,却被幼女哭闹拦住脚步”,妇人慢声道,言语中尽显关切之意。
雪知分不清她究竟是燕国长公主还是吴国长公主,便只是唤了一声姑母,又道:“孤身体无恙,劳您关心了。小妹夜啼,可是哪里不痛快?”
妇人垂眸揩了揩眼角挂着的泪珠,“殿下无恙,臣妇便安心了。劳殿下忧心,小女一切无虞。”
雪知嗯了一声,便静默下来,妇人见状则回到自己位置上,为先帝守灵。
雪知目送妇人跪下,收回视线时冷不丁看到了裴隐。
他换了身干净的素白衣裳,昨夜脸上的乌黑痕迹被擦洗干净,现在又是一副端方清贵郎君模样。
就好像昨夜和她一起经历大殿走水的并不是他一般。
裴隐似是觉察到她的目光,向她看了过来,那双乌黑如墨玉般的眼眸不夹杂一丝情绪,平静如一方安静潭水。
雪知忙垂下眼睫,继续默念着地藏经。
今日总算安稳一回,殿中除却偶有的啜泣声,便是安王、礼王、瑞王从各封地赶回,三人与雪知见礼后,便照规矩跪下守灵。
而就在临近晌午快用午膳时,巴海脚步匆匆到雪知身边禀告道:“殿下,景王来了。”
“那便请四皇叔进殿”,雪知淡声道。
即使景王曾与父皇之间有过嫌隙,使得她并不想见到景王,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她也要佯装大方。
巴海翕动着嘴唇,犹犹豫豫道:“景王他……他不是独自前来的。”
“还带着身边的五百精兵。”
殿上寂静,巴海此话一出,殿中哗然。
能在殿上为先帝守灵的,有一多半是先帝在太子时期便跟随在先帝身边的了,他们自然对景王这等逆臣贼子恨之入骨。
“景王他有何颜面带兵入宫,难道他是想旧事重演么!”
“真是我大魏之耻辱啊!”
“还请殿下拒不打开宫门,不能让这等有心之人入宫啊。”
然太傅却走到雪知身边,行礼后道:“殿下万不可将景王拒之门外。一来景王与先帝一母同胞,入宫为先帝守灵,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二来,景王带五百精兵入宫,即使他欲谋夺大权,区区五百人,又怎能敌得过皇城司的禁军呢。”
景王带着五百精兵入宫,便是来刻意挑衅雪知的。
太傅此言一出,文官们极不悦,痛骂太傅就是想让太子殿下以身犯险,而妃嫔们皆瑟瑟发抖,恨不能现在就回宫去收拾行囊。
雪知看着供奉着父皇与母后牌位的宁德殿乱作一团,闭了闭眼睛,狠心道:“再有妄论者,统统仗五十。巴海,你随孤到宫门口亲自迎接景王入宫。”
不就是一个景王么。
他既然会成为父皇的手下败将,她便也不会输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