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
不到两刻钟,行至皇宫大门,两边到处红墙黄瓦,还有随处巡逻的侍卫。
守卫看见马车,上前跪拜行礼报身份,苏绽默默记住见过的人和走的路。
再进了一个宫门后,她下马车换了软轿,方嬷嬷跟在身边,李成瑾则由楚随推着,路上不断有宫女太监给他们行礼。
又走了两刻钟路,到一个正门下轿。
已经有一群人在那等着。为首的老太监过来行礼,李成瑾说着郝公公请起。
看来这就是御前的首领太监,郝公公,面容白皙,个子不高,看着也五十岁左右了,看着很是精明老谋深算的样子。
一行人拥着李成瑾和苏绽步行到了太极殿门口。
太极殿是皇帝下朝办公的地方,高耸的台阶和两排的侍卫代表了皇家的威严,她按着方嬷嬷教的,深吸一口气,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跟着李成瑾一步步走上台阶迈进大殿。
她缓缓走上前,等李成瑾行礼后,双膝跪地,行了大礼,声音不卑不亢,不高不低“臣女苏绽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穿着明黄色的龙袍,没有表情的盯着她,没有说话。
苏绽跪的不敢抬头,也不敢看李成瑾,也不敢动,她只能这么挺着。
时间好像静止了,她像一座雕塑,在浑身都要僵的时候,听到皇帝开金口:“起来吧。”
她终于抬起头,见没有人扶她,还不能失了“礼仪”,只能缓缓的起来。
皇帝看着李成瑾,“前几日秦王上奏,说要带佳人进宫看望太后,不知这位“佳人”是哪家贵女啊?朕倒从未见过。”
皇帝不悦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上格外刺耳。
“佳人”是讽刺李成瑾的一意孤行,“贵女”则是刻意讽刺苏绽的身份。
看到皇帝没打算问她,苏绽低头不语。李成瑾则上前拱手道:“父皇,此乃靖远侯嫡女,因幼时身体不好,就送去灵峡山学医,不久前才接回洛都。”
皇帝看他当着他的面胡说八道,哼了一声,“这么说,还是你表妹了”。
李成瑾一本正经道:“正是。”
皇帝刚要说什么,郝公公见机:“陛下,靖远侯幼女,打小熟知药理,这是给陛下准备的贡品,奴才看了很是妙啊!”
说着呈给皇帝一个木制不倒翁,又看了一眼苏绽。
苏绽知道公公在帮她,上前重新跪道:“臣女听王爷说,陛下夜里睡不好,所以专门制作了草药香囊,可安神助眠。
此前给王爷也做了一件,王爷说效果甚好。”
苏绽特意将香囊造型制造成“不倒翁”模样,造型独特有趣,还别具一格。
皇帝看了上好檀木做的不倒翁,又闻到了一阵草药清香,表情淡定,语气缓和了不少:“你有心了。”
苏绽行了礼却没有回答。
李成瑾仿佛有感而发,深情道:“父皇,儿臣自小就希望寻得一位心意相知的良配,无惧于身份,若我一切安好,在洛都秦王府安稳度日,或许我只能把想法埋在心底。
可是儿臣不幸,又出了意外,在西疆无人问津过了七年,如今儿臣快到而立之年,更明白觅得好妻子的举案齐眉重要,所以若有幸能找到一位琴瑟和鸣鹣鲽情深的王妃了却心愿,此生无憾了。”
他说了许多话,面部涨红,苏绽顾不得一切,过去给他拍拍背。
又从袖子中拿出汗巾给他擦汗。
皇帝看了,想起年轻时,贤妃骑马舞剑样样出色,皇帝也是这样给她擦汗。
那时他不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而是就是一个为心爱的女子擦汗的普通男子,那种为心爱的人做一些亲密的举动而甜蜜很久。
从而想到贤妃已永远离开他,黯然伤神。
苏绽跪到:“陛下明鉴,王爷前几年病痛难忍,偶然得知臣女在灵峡山学医,时常写信让我配一些药,王爷每封信都不假以他人之手,更无高位者蛮横,细节之处皆为我着想,长此以往臣女日久生情爱慕王爷。
刚才听王爷一说,知道王爷心里也有臣女,臣女只愿在王爷身边,伺候汤药,求皇上成全。”
苏绽说完皇帝的气焰果然下去不少。
郝公公暗暗点头,这女子不但貌美聪慧,还很有眼力。
剑拔弩张的气氛下她不卑不亢,还能三言两语缓和了皇帝的火气,若有个尊贵的出身,也未必配不上病入膏肓的秦王。
皇帝起身走下来,缓缓从他们面前走过,看着苏绽:“会下棋吗?”
苏绽道:“略懂一二。”
皇帝不可置信的看了一眼苏绽,又看了一眼李成瑾,李成瑾眼观鼻鼻观心,面无表情。
苏绽恭敬道:“回陛下,家父喜欢下棋,偶尔叫我下两局。”
靖远侯只会舞刀弄枪,哪是什么下棋高手。
皇帝和郝公公往偏殿方向走,她和李成瑾跟着,走到偏殿,皇帝让她对坐在炕桌另一边,她也不扭捏,行了个礼,跪坐起来。
李成瑾的轮椅在她下首。她看到炕桌上,宣纸上写了一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皇帝拿起纸,问她这几个字写的怎么样?
苏绽轻念了句原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好书法。”
皇帝显然很受用,接着道:“那你对这句话有何见解啊?”
苏绽直腰起来,看了眼李成瑾,看到他温和的表情,说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朝堂大事臣女不敢妄言,就说自己,就像今日王爷能带臣女见陛下,已占天时地利,再看陛下对待臣女,想来人和也已经做到了。”
皇帝哈哈大笑,郝公公也是面带笑容。
皇帝还让小太监把这个字画裱起来挂上。又摆上棋盘,皇帝让她开始下,她没拒绝,持白子先下一步,皇帝持黑子。
她知道皇帝是出了名的下棋高手,最好的记录就是偶尔输给郑相,和应国公还能一对一打平。
苏绽就是想反其道而行,扭扭捏捏皇帝更不会喜欢她,她自认为自己是围棋高手,连李成瑾都赢不过她,所以心无旁骛的开始对垒。
第一局的时候苏绽输了,第二局打了个平手,最后一局棋逢对手正痛快厮杀,太后派宫人来说要见见秦王。
皇帝把棋子放回去,从桌子上下地:“走吧,朕也许久没有见太后了。”
郝公公笑得一脸谄媚:“奴才这就去准备。”
李成瑾倒是笑着没说话。
倒是太后派来的嬷嬷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看皇帝走出来,赶忙低头。
太后坐在寿康宫宝座上,正欣赏着一盆新进宫的珊瑚。
七十多岁的人了,两鬓已是华发,只是一丝不苟的梳着朝天髻,带着凤冠,身上穿着胭脂红团纹大袖衫,雍容华贵身旁除了一个近侍老嬷嬷,屋子内不见其他人。
见皇帝进去也是出乎意料,然后就看到了后面秦王和苏绽。
皇帝先行行礼,秦王和苏绽跟着行礼。
苏绽以为还得跪一炷香,没想到太后旁边的嬷嬷亲自过来扶苏绽起来,又说多年没见到秦王,眼泪都流下来了。
太后只问了些李成瑾西疆的生活,就不再说他,转而夸苏绽长的水灵。
问了些她的芳龄,可否会绣工,读书识字之类的话,很是和蔼。
苏绽故技重施,给太后贡献了亲手做的玉露,还说知道太后什么都不缺,可是就是她的一点心意,可日常服用。
太后赏了她一盒子珠宝首饰,弄得苏绽都不敢接,还是李成瑾点头,她才跪谢太后赏赐。
没一会,太后就说乏了,让她们退下了。
皇帝倒是坐着没有要走的意思。
李成瑾和苏绽就从寿康宫直接回王府了。
太后看着皇帝:“是个标致聪慧的好孩子,哀家也很喜欢。”
皇帝都亲自来撑场了,她再为难那个女子,岂不是明着跟他过不去。
她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跟个孙辈计较,岂不有失身份,至于皇权,李成瑾身体变成这样,皇帝肯定有考量的,既然没有资格再权力中心徘徊,何不成全了孩子的婚姻呢。
“多谢母后成全。”转头道:“天气转凉了,去把西域进攻的那个银狐皮大衣给太后送来。”
郝公公:“是。恭喜太后,皇上孝顺,银狐皮难得,足见陛下的孝心。”
“皇帝有心了。”太后笑道。
寿康宫出来,皇帝:“太医来了吗?”
“已经在太极殿外候着了。”刚才奴才送秦王,靖远侯幼女还嘱咐奴才,听皇上呼吸短促,可能平日爱吃油腻或偏甜的食物,可在草药内加入三钱薄荷,效果会更佳。”
皇帝听到靖远侯幼女的时候瞪了一眼郝公公。
郝公公笑得一脸坦荡,他在御前二十几年,还不是从小伺候皇帝的,却能混到这份上,胆量和眼力是一般人能比的了的吗?
“哼,你觉得那野丫头怎么样?”
郝公公弯腰笑道:“陛下亲自看过了,奴才可不敢胡说。”
皇帝黑着脸,可是表情并没有显得生气。
崔太医是太医院资历最老的太医,只给皇帝一人看病,且为人刚正,说话直接。
因为顺祐帝年纪大了,体重超重,于是不让皇帝过分接近女色,不让皇帝吃这个那个,义正严明,医术虽了得,却让皇帝厌烦。
此刻他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看了那个不倒翁后,围着转啊转,又把里面的草药拿出来闻了闻。
最后得出结论,这个配方草药上等,比例适中,对陛下的睡眠有好处,而且这位医者是个高手,即使是微臣,给陛下配药也不见得高出此人。
这可是极高的评价了,郝公公也是一脸笑意:“那崔太医,那加个薄荷效果如何?”
“对陛下来说效果更佳。”
皇帝难得看顺眼太医这个又迂腐又爱说实话的样子,一高兴赏了太医一堆东西。
可怜老太医,在皇帝身边半辈子,这还是头一次得这么多赏赐,高兴的连连谢恩。
皇帝又破例让崔太医去给太后请安,顺便给看看玉露,耿直的崔太医也是对着玉露连连夸赞,说经常服用能连年益寿。
守卫看见马车,上前跪拜行礼报身份,苏绽默默记住见过的人和走的路。
再进了一个宫门后,她下马车换了软轿,方嬷嬷跟在身边,李成瑾则由楚随推着,路上不断有宫女太监给他们行礼。
又走了两刻钟路,到一个正门下轿。
已经有一群人在那等着。为首的老太监过来行礼,李成瑾说着郝公公请起。
看来这就是御前的首领太监,郝公公,面容白皙,个子不高,看着也五十岁左右了,看着很是精明老谋深算的样子。
一行人拥着李成瑾和苏绽步行到了太极殿门口。
太极殿是皇帝下朝办公的地方,高耸的台阶和两排的侍卫代表了皇家的威严,她按着方嬷嬷教的,深吸一口气,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跟着李成瑾一步步走上台阶迈进大殿。
她缓缓走上前,等李成瑾行礼后,双膝跪地,行了大礼,声音不卑不亢,不高不低“臣女苏绽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穿着明黄色的龙袍,没有表情的盯着她,没有说话。
苏绽跪的不敢抬头,也不敢看李成瑾,也不敢动,她只能这么挺着。
时间好像静止了,她像一座雕塑,在浑身都要僵的时候,听到皇帝开金口:“起来吧。”
她终于抬起头,见没有人扶她,还不能失了“礼仪”,只能缓缓的起来。
皇帝看着李成瑾,“前几日秦王上奏,说要带佳人进宫看望太后,不知这位“佳人”是哪家贵女啊?朕倒从未见过。”
皇帝不悦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上格外刺耳。
“佳人”是讽刺李成瑾的一意孤行,“贵女”则是刻意讽刺苏绽的身份。
看到皇帝没打算问她,苏绽低头不语。李成瑾则上前拱手道:“父皇,此乃靖远侯嫡女,因幼时身体不好,就送去灵峡山学医,不久前才接回洛都。”
皇帝看他当着他的面胡说八道,哼了一声,“这么说,还是你表妹了”。
李成瑾一本正经道:“正是。”
皇帝刚要说什么,郝公公见机:“陛下,靖远侯幼女,打小熟知药理,这是给陛下准备的贡品,奴才看了很是妙啊!”
说着呈给皇帝一个木制不倒翁,又看了一眼苏绽。
苏绽知道公公在帮她,上前重新跪道:“臣女听王爷说,陛下夜里睡不好,所以专门制作了草药香囊,可安神助眠。
此前给王爷也做了一件,王爷说效果甚好。”
苏绽特意将香囊造型制造成“不倒翁”模样,造型独特有趣,还别具一格。
皇帝看了上好檀木做的不倒翁,又闻到了一阵草药清香,表情淡定,语气缓和了不少:“你有心了。”
苏绽行了礼却没有回答。
李成瑾仿佛有感而发,深情道:“父皇,儿臣自小就希望寻得一位心意相知的良配,无惧于身份,若我一切安好,在洛都秦王府安稳度日,或许我只能把想法埋在心底。
可是儿臣不幸,又出了意外,在西疆无人问津过了七年,如今儿臣快到而立之年,更明白觅得好妻子的举案齐眉重要,所以若有幸能找到一位琴瑟和鸣鹣鲽情深的王妃了却心愿,此生无憾了。”
他说了许多话,面部涨红,苏绽顾不得一切,过去给他拍拍背。
又从袖子中拿出汗巾给他擦汗。
皇帝看了,想起年轻时,贤妃骑马舞剑样样出色,皇帝也是这样给她擦汗。
那时他不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而是就是一个为心爱的女子擦汗的普通男子,那种为心爱的人做一些亲密的举动而甜蜜很久。
从而想到贤妃已永远离开他,黯然伤神。
苏绽跪到:“陛下明鉴,王爷前几年病痛难忍,偶然得知臣女在灵峡山学医,时常写信让我配一些药,王爷每封信都不假以他人之手,更无高位者蛮横,细节之处皆为我着想,长此以往臣女日久生情爱慕王爷。
刚才听王爷一说,知道王爷心里也有臣女,臣女只愿在王爷身边,伺候汤药,求皇上成全。”
苏绽说完皇帝的气焰果然下去不少。
郝公公暗暗点头,这女子不但貌美聪慧,还很有眼力。
剑拔弩张的气氛下她不卑不亢,还能三言两语缓和了皇帝的火气,若有个尊贵的出身,也未必配不上病入膏肓的秦王。
皇帝起身走下来,缓缓从他们面前走过,看着苏绽:“会下棋吗?”
苏绽道:“略懂一二。”
皇帝不可置信的看了一眼苏绽,又看了一眼李成瑾,李成瑾眼观鼻鼻观心,面无表情。
苏绽恭敬道:“回陛下,家父喜欢下棋,偶尔叫我下两局。”
靖远侯只会舞刀弄枪,哪是什么下棋高手。
皇帝和郝公公往偏殿方向走,她和李成瑾跟着,走到偏殿,皇帝让她对坐在炕桌另一边,她也不扭捏,行了个礼,跪坐起来。
李成瑾的轮椅在她下首。她看到炕桌上,宣纸上写了一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皇帝拿起纸,问她这几个字写的怎么样?
苏绽轻念了句原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好书法。”
皇帝显然很受用,接着道:“那你对这句话有何见解啊?”
苏绽直腰起来,看了眼李成瑾,看到他温和的表情,说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朝堂大事臣女不敢妄言,就说自己,就像今日王爷能带臣女见陛下,已占天时地利,再看陛下对待臣女,想来人和也已经做到了。”
皇帝哈哈大笑,郝公公也是面带笑容。
皇帝还让小太监把这个字画裱起来挂上。又摆上棋盘,皇帝让她开始下,她没拒绝,持白子先下一步,皇帝持黑子。
她知道皇帝是出了名的下棋高手,最好的记录就是偶尔输给郑相,和应国公还能一对一打平。
苏绽就是想反其道而行,扭扭捏捏皇帝更不会喜欢她,她自认为自己是围棋高手,连李成瑾都赢不过她,所以心无旁骛的开始对垒。
第一局的时候苏绽输了,第二局打了个平手,最后一局棋逢对手正痛快厮杀,太后派宫人来说要见见秦王。
皇帝把棋子放回去,从桌子上下地:“走吧,朕也许久没有见太后了。”
郝公公笑得一脸谄媚:“奴才这就去准备。”
李成瑾倒是笑着没说话。
倒是太后派来的嬷嬷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看皇帝走出来,赶忙低头。
太后坐在寿康宫宝座上,正欣赏着一盆新进宫的珊瑚。
七十多岁的人了,两鬓已是华发,只是一丝不苟的梳着朝天髻,带着凤冠,身上穿着胭脂红团纹大袖衫,雍容华贵身旁除了一个近侍老嬷嬷,屋子内不见其他人。
见皇帝进去也是出乎意料,然后就看到了后面秦王和苏绽。
皇帝先行行礼,秦王和苏绽跟着行礼。
苏绽以为还得跪一炷香,没想到太后旁边的嬷嬷亲自过来扶苏绽起来,又说多年没见到秦王,眼泪都流下来了。
太后只问了些李成瑾西疆的生活,就不再说他,转而夸苏绽长的水灵。
问了些她的芳龄,可否会绣工,读书识字之类的话,很是和蔼。
苏绽故技重施,给太后贡献了亲手做的玉露,还说知道太后什么都不缺,可是就是她的一点心意,可日常服用。
太后赏了她一盒子珠宝首饰,弄得苏绽都不敢接,还是李成瑾点头,她才跪谢太后赏赐。
没一会,太后就说乏了,让她们退下了。
皇帝倒是坐着没有要走的意思。
李成瑾和苏绽就从寿康宫直接回王府了。
太后看着皇帝:“是个标致聪慧的好孩子,哀家也很喜欢。”
皇帝都亲自来撑场了,她再为难那个女子,岂不是明着跟他过不去。
她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跟个孙辈计较,岂不有失身份,至于皇权,李成瑾身体变成这样,皇帝肯定有考量的,既然没有资格再权力中心徘徊,何不成全了孩子的婚姻呢。
“多谢母后成全。”转头道:“天气转凉了,去把西域进攻的那个银狐皮大衣给太后送来。”
郝公公:“是。恭喜太后,皇上孝顺,银狐皮难得,足见陛下的孝心。”
“皇帝有心了。”太后笑道。
寿康宫出来,皇帝:“太医来了吗?”
“已经在太极殿外候着了。”刚才奴才送秦王,靖远侯幼女还嘱咐奴才,听皇上呼吸短促,可能平日爱吃油腻或偏甜的食物,可在草药内加入三钱薄荷,效果会更佳。”
皇帝听到靖远侯幼女的时候瞪了一眼郝公公。
郝公公笑得一脸坦荡,他在御前二十几年,还不是从小伺候皇帝的,却能混到这份上,胆量和眼力是一般人能比的了的吗?
“哼,你觉得那野丫头怎么样?”
郝公公弯腰笑道:“陛下亲自看过了,奴才可不敢胡说。”
皇帝黑着脸,可是表情并没有显得生气。
崔太医是太医院资历最老的太医,只给皇帝一人看病,且为人刚正,说话直接。
因为顺祐帝年纪大了,体重超重,于是不让皇帝过分接近女色,不让皇帝吃这个那个,义正严明,医术虽了得,却让皇帝厌烦。
此刻他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看了那个不倒翁后,围着转啊转,又把里面的草药拿出来闻了闻。
最后得出结论,这个配方草药上等,比例适中,对陛下的睡眠有好处,而且这位医者是个高手,即使是微臣,给陛下配药也不见得高出此人。
这可是极高的评价了,郝公公也是一脸笑意:“那崔太医,那加个薄荷效果如何?”
“对陛下来说效果更佳。”
皇帝难得看顺眼太医这个又迂腐又爱说实话的样子,一高兴赏了太医一堆东西。
可怜老太医,在皇帝身边半辈子,这还是头一次得这么多赏赐,高兴的连连谢恩。
皇帝又破例让崔太医去给太后请安,顺便给看看玉露,耿直的崔太医也是对着玉露连连夸赞,说经常服用能连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