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砚这两天准备回京任职,每天被繁忙的公务隔在一方书房里,阿苍在门口等着陈周向薛砚辞别,有时候她也会想,这薛砚,与其守着一方空宅,倒不如找两个侍从,或者娶个媳妇什么的。
远远地见陈周和薛砚互相作揖,她便也学了学,这姿势,和玄冥那个老古董一样。
陈周转眼见便出来了,见阿苍如此模样,笑眼弯弯,
“阿苍,你干什么呢?”
阿苍猛地收回手,“没干什么呀……”
然后朝她笑笑。
“那走吧。”
“去,去哪?”
“找一处清净之地,重新修炼啊。”
“这还能重新修炼?”
“绳子断了就接,房子塌了重建,法力没,自然重修啊,只要我肯静下心来从头开始,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阿苍听着,眼里多了几分崇拜,转而,又心疼起来,
“可你,那时候伤的那么重,法力什么时候完全能回来。”
“无论多久,我都要从头开始,走一步就算一步,回来一点是一点,总之,得先帮别人做点事换两个鸡蛋什么的,你那玉葫芦,撑不了多久。”
“好!我陪你!”
说着,阿苍挽着陈周一步一步踏向深山。
两人找了一处清净之地,
“哎,陈周,这里可以吗?修炼的话,还是要天地灵气多一点才好吧。”
“无妨,师父说过,心法重在静心,心静则意凝,意凝则气生,气生,功法成。”
阿苍点点头,原来,修炼是这样一件难事,想起当初在天庭,玄冥天天把她关屋子里静心,应该也有他的道理吧。
想着,陈周已经盘腿而坐,一动不动,像座木雕。
陈周坐了三天,三天里,阿苍天天对着她瞪眼,无聊的时候吃两片树叶,也不敢走太远,只好挑近的吃,再为她赶赶蚊子,日头正晒时给她一片芭蕉叶罩在头上。
阿苍还地给陈周扇风,正午过后,阿苍渐渐困倦,突然,一道气波直冲陈周而来,靠近之时,却被陈周周围一层屏障阻断,阿苍这时候惊醒,
“陈周,你没事吧。”
“ 没事。”
陈周运了运气,睁开眼,却看见阿苍头上顶着一片超大的芭蕉叶,手里还拿着一片,再向周围看去,来时树叶郁郁葱葱,现在已是不毛枯树。
“阿苍,你……这是什么打扮?”
“你说呢?!”阿苍绝望地仰着头,吹了吹头顶的芭蕉叶,“你选的这个破地方,中午太阳那么晒,晚上蚊子那么多,周围全是树叶就算了,还酸溜溜的不好吃。”
“对不起,阿苍,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陈周眼里尽是安慰和柔情。
“那,走吧,我们去找点事情做,换点好吃的。”
二人随后下了山,身后的树叶簌簌作响,星点光芒随行二人下了山。
陈周和阿苍来到山下,这里,仍然是岐山的地界,岐山脚下的百姓,对一些神明的祭祀格外重视,如今已年近廿四,陈周走在大街上,走到头,才发现一名老农。
那布衣老农手里拿了一副灶神的画像,左看右看,不明所以。
陈周走上前去,
“爷爷,您需要帮助吗?”
那老农见陈周,笑眯眯地说道,
“哎哎,姑娘,你快来帮我看看,这灶王爷的像怎么弄啊。”
陈周笑道,“您是初来岐山的吧。”
“啊对对,姑娘,我是为躲后周战乱逃到岐山的,这不前一阵子不太平,最近才好些,开始和邻里打打交道,才发现,这里这么重视这些东西。”
“没事,爷爷,我可以帮您。”
老农笑纹更深,“真的?姑娘,那你顺便和我再说说,当地的风土民情,好不好?”
“好的爷爷。”陈周给身后的阿苍使了个眼色,阿苍笑着跟了上来。
几人来到老农家里,发现这间屋子甚是偏僻,屋后便是耕地,左右没有邻居,最近的一户人家也要相隔百米。
“爷爷,您这住的也太偏僻了。”
阿苍说道。
“这里啊,可是我特地挑选的,你看哈,前面便是我的田,往左走是一条河,里面的鱼还很肥美,这里四季如春,风景也好的很,要我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陈周笑着,“是啊,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到了老农家里,陈周发现家里的陈设尤其简陋,一口大锅灶台放在门口,中间一块空地放着一张桌子就当餐桌,里面有两个屋,想是两个卧室。
“爷爷,您的家人呢?”
“奥……我没有家人了。就一个儿子,在和外族的战争中,死了,尸体沉在护城河,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陈周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像是被人掐着脖子,几乎窒息。
“对不起,爷爷。”
“这有什么,我儿子,在杨家人手底下当兵,战死沙场,我高兴,再怎么说,我一个人也得活,不能因为没了家人,穷的叮当,就寻死觅活不是吗。”
陈周嘴角扯出一抹弧度,心里酸涩,阿苍抚摸着陈周的后背,帮她平复。
“好了,姑娘,这像,贴哪里好啊?”
老农举起一张灶神像,陈周见他灶台上放着一个碗,
“爷爷,您只是用来供奉灶神的吗?”
“是啊,老头子听别人说的。”
“啊,爷爷,您啊,得先把灶神送走,灶王爷要回天庭复命啊。”
“那,那怎么送?”
“放些糖块,汤圆都可以,如果实在没有,酒也可以。”
“啊啊啊,我这就去找。”
老农回屋摸索着,回来时,看见陈周坐在地上拿着一些竹篾不知在做什么,周围还堆了一堆干草和黄豆。
“姑娘,你看我这糖行吗?还有这酒。”
“行,他不挑食。”
老农愣住了,陈周随即解释道,“啊啊啊,我是说,灶王爷,他普济百姓,不会挑剔的。”
“啊啊,原来是这样,那你这又是在做什么。”
“准备祭祀,爷爷,您一会看我怎么做就行了。”
不一会,阿苍回来了,手里带着几根线香。
陈周弯腰接过,“小的谢谢您嘞。”
这一幕看得老农直瞪眼。
“啊,不不不,爷爷,这一段不是。”
陈周尴尬地咳了两声。
随后,将香点燃,她跪在地上,倒一杯酒,双手合十,开始祷告。
祷告结束,第二杯酒,叩头,第三杯酒结束,陈周起身,将先前用竹篾纸糊的小马和干草,连同阿苍带回来的财帛全部烧掉。
老农问道,“这是做什么?”
“给灶神送马匹,粮草,还有盘缠。”
老农点点头。
烧完之后,陈周再次点香,从灶坑里抓一把灶灰,撒在台面上,嘴里说道,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
仪式结束,老农看得新奇,
“谢谢姑娘了,以后我会照着做。”
“这就可以了,爷爷,时候不早了,您先回去歇息吧。”
老农回去了,陈周把三杯酒全部推给阿苍,还把糖也给了她。
“陈周,你这样,不好吧,拿人家的贡品诶。”
阿苍抱着糖说。
“你就等着瞧好吧。”
说着,陈周隐隐催动灵力,灶神便出现在她面前,阿苍也看见了,而且那灶王爷身边还跟了两个小跟班,一人捧了一个罐子。
“小兔崽子,抢我吃的!”
估计阿苍也没想到,灶神是一个胖老头,而且,这么可爱。
“哎哎哎,灶神大人,要吃的,可以,不过嘛,把你手下的那两个罐子打开。”
“这可不行。”灶神胡子微微翘起,
陈周给阿苍使了个眼色,阿苍便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灶神眼见阿苍没有想给他留的意思,“停停停,打开就打开。”
说罢,那两个人把罐子打开,陈周看见善罐里,
“儿子战死沙场,报效祖国,功德加一”
“老农帮助邻居躲避战乱,功德加一”
“儿子在军中之时舍命救同胞,功德加一”
“老农下护城河寻找儿子尸体,救出淹水杨家士兵,功德加一。”
“老农种地,所得粮食分给战中乞丐,功德加一。”
“老农捕鱼,所得鱼分给岐山脚下一名小儿,功德加一。”
总之种种,陈周深感欣慰。
再看恶罐里,就一条,
“儿子终生未娶,功德负一。”
陈周的脸一下子了冷了下来,指着这条说道,
“这什么啊?!!!”
灶神嘻嘻地笑着,“你看,总不能总让我说好话吧,他都这么多功德了,我给他补一条恶罐,彰显我的公平。”
说罢,陈周又看看阿苍,阿苍马上要把最后一块糖吃掉了,
灶神欲哭无泪,
“好好好,删了删了,好吧。”
说着,恶罐里空了。
灶神努努嘴,“现在,给我。”
阿苍冲他挑眉一笑,把最后一块糖也吃掉了。
灶神落了个空,心情自然不好。
“好了,灶王爷,您啊,只管把这些事迹,一五一十地告诉天君就行,然后啊,来年保证老农能够平安,衣食无忧即可,我会记住您的恩德,出了这扇门,我一定有什么好吃的都供奉给你。”
灶神哼了一声,烟消云散。
老农这时突然惊醒,“谁,谁在外面?”
“是我,爷爷。”陈周说道。
老农披着衣裳,“对不起,姑娘,那阵子,岐山实在是太可怕,就那日我晚上在门口看见,好几个人影,吓得我赶紧回了屋,一直没敢出门。”
“爷爷,那是什么人?”
“骑马的人,对,马蹄子声特别响,从我门前过,吓死我了。”
“那您有没有看清为首的是谁?”
“好像穿着白色衣裳,当时我记得,就他最亮。”
陈周了然,“好了,爷爷,您先回去睡觉吧,来年会平安的。”
陈周出了老农家,阿苍说道,“陈周,我们这样戏弄灶神,不好吧。”
“没事,灶神他很善良,很宽宏大度,不会和我们一般计较的。”
“那,好吧。”
灶神回到天庭,阔步向披香殿走去。
却被一声“大人”打断。
灶神回头,来人正是海神玄冥。
“海神有何贵干哪?”
“灶神大人,听说阿苍惹您不高兴了?”
“哼!”
“今日特地来赔罪的。”
“她已经不是你海神座下的小仙了,你陪哪门子的罪。”
“虽然她犯了错,但毕竟在天庭的时候,是我没有教好她如何尊重民神,是我的错。”
“行了行了,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一样您不要介怀,还有,在天君面前,恶罐里的东西就不要再说了。”
说着,拿出一匣子糖块。
“瞧你,本来这老农,就是良善之辈,应当保佑他明年平安。”
玄冥作揖,“多谢了,小神谢大人了。”
远远地见陈周和薛砚互相作揖,她便也学了学,这姿势,和玄冥那个老古董一样。
陈周转眼见便出来了,见阿苍如此模样,笑眼弯弯,
“阿苍,你干什么呢?”
阿苍猛地收回手,“没干什么呀……”
然后朝她笑笑。
“那走吧。”
“去,去哪?”
“找一处清净之地,重新修炼啊。”
“这还能重新修炼?”
“绳子断了就接,房子塌了重建,法力没,自然重修啊,只要我肯静下心来从头开始,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阿苍听着,眼里多了几分崇拜,转而,又心疼起来,
“可你,那时候伤的那么重,法力什么时候完全能回来。”
“无论多久,我都要从头开始,走一步就算一步,回来一点是一点,总之,得先帮别人做点事换两个鸡蛋什么的,你那玉葫芦,撑不了多久。”
“好!我陪你!”
说着,阿苍挽着陈周一步一步踏向深山。
两人找了一处清净之地,
“哎,陈周,这里可以吗?修炼的话,还是要天地灵气多一点才好吧。”
“无妨,师父说过,心法重在静心,心静则意凝,意凝则气生,气生,功法成。”
阿苍点点头,原来,修炼是这样一件难事,想起当初在天庭,玄冥天天把她关屋子里静心,应该也有他的道理吧。
想着,陈周已经盘腿而坐,一动不动,像座木雕。
陈周坐了三天,三天里,阿苍天天对着她瞪眼,无聊的时候吃两片树叶,也不敢走太远,只好挑近的吃,再为她赶赶蚊子,日头正晒时给她一片芭蕉叶罩在头上。
阿苍还地给陈周扇风,正午过后,阿苍渐渐困倦,突然,一道气波直冲陈周而来,靠近之时,却被陈周周围一层屏障阻断,阿苍这时候惊醒,
“陈周,你没事吧。”
“ 没事。”
陈周运了运气,睁开眼,却看见阿苍头上顶着一片超大的芭蕉叶,手里还拿着一片,再向周围看去,来时树叶郁郁葱葱,现在已是不毛枯树。
“阿苍,你……这是什么打扮?”
“你说呢?!”阿苍绝望地仰着头,吹了吹头顶的芭蕉叶,“你选的这个破地方,中午太阳那么晒,晚上蚊子那么多,周围全是树叶就算了,还酸溜溜的不好吃。”
“对不起,阿苍,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陈周眼里尽是安慰和柔情。
“那,走吧,我们去找点事情做,换点好吃的。”
二人随后下了山,身后的树叶簌簌作响,星点光芒随行二人下了山。
陈周和阿苍来到山下,这里,仍然是岐山的地界,岐山脚下的百姓,对一些神明的祭祀格外重视,如今已年近廿四,陈周走在大街上,走到头,才发现一名老农。
那布衣老农手里拿了一副灶神的画像,左看右看,不明所以。
陈周走上前去,
“爷爷,您需要帮助吗?”
那老农见陈周,笑眯眯地说道,
“哎哎,姑娘,你快来帮我看看,这灶王爷的像怎么弄啊。”
陈周笑道,“您是初来岐山的吧。”
“啊对对,姑娘,我是为躲后周战乱逃到岐山的,这不前一阵子不太平,最近才好些,开始和邻里打打交道,才发现,这里这么重视这些东西。”
“没事,爷爷,我可以帮您。”
老农笑纹更深,“真的?姑娘,那你顺便和我再说说,当地的风土民情,好不好?”
“好的爷爷。”陈周给身后的阿苍使了个眼色,阿苍笑着跟了上来。
几人来到老农家里,发现这间屋子甚是偏僻,屋后便是耕地,左右没有邻居,最近的一户人家也要相隔百米。
“爷爷,您这住的也太偏僻了。”
阿苍说道。
“这里啊,可是我特地挑选的,你看哈,前面便是我的田,往左走是一条河,里面的鱼还很肥美,这里四季如春,风景也好的很,要我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陈周笑着,“是啊,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到了老农家里,陈周发现家里的陈设尤其简陋,一口大锅灶台放在门口,中间一块空地放着一张桌子就当餐桌,里面有两个屋,想是两个卧室。
“爷爷,您的家人呢?”
“奥……我没有家人了。就一个儿子,在和外族的战争中,死了,尸体沉在护城河,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陈周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像是被人掐着脖子,几乎窒息。
“对不起,爷爷。”
“这有什么,我儿子,在杨家人手底下当兵,战死沙场,我高兴,再怎么说,我一个人也得活,不能因为没了家人,穷的叮当,就寻死觅活不是吗。”
陈周嘴角扯出一抹弧度,心里酸涩,阿苍抚摸着陈周的后背,帮她平复。
“好了,姑娘,这像,贴哪里好啊?”
老农举起一张灶神像,陈周见他灶台上放着一个碗,
“爷爷,您只是用来供奉灶神的吗?”
“是啊,老头子听别人说的。”
“啊,爷爷,您啊,得先把灶神送走,灶王爷要回天庭复命啊。”
“那,那怎么送?”
“放些糖块,汤圆都可以,如果实在没有,酒也可以。”
“啊啊啊,我这就去找。”
老农回屋摸索着,回来时,看见陈周坐在地上拿着一些竹篾不知在做什么,周围还堆了一堆干草和黄豆。
“姑娘,你看我这糖行吗?还有这酒。”
“行,他不挑食。”
老农愣住了,陈周随即解释道,“啊啊啊,我是说,灶王爷,他普济百姓,不会挑剔的。”
“啊啊,原来是这样,那你这又是在做什么。”
“准备祭祀,爷爷,您一会看我怎么做就行了。”
不一会,阿苍回来了,手里带着几根线香。
陈周弯腰接过,“小的谢谢您嘞。”
这一幕看得老农直瞪眼。
“啊,不不不,爷爷,这一段不是。”
陈周尴尬地咳了两声。
随后,将香点燃,她跪在地上,倒一杯酒,双手合十,开始祷告。
祷告结束,第二杯酒,叩头,第三杯酒结束,陈周起身,将先前用竹篾纸糊的小马和干草,连同阿苍带回来的财帛全部烧掉。
老农问道,“这是做什么?”
“给灶神送马匹,粮草,还有盘缠。”
老农点点头。
烧完之后,陈周再次点香,从灶坑里抓一把灶灰,撒在台面上,嘴里说道,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
仪式结束,老农看得新奇,
“谢谢姑娘了,以后我会照着做。”
“这就可以了,爷爷,时候不早了,您先回去歇息吧。”
老农回去了,陈周把三杯酒全部推给阿苍,还把糖也给了她。
“陈周,你这样,不好吧,拿人家的贡品诶。”
阿苍抱着糖说。
“你就等着瞧好吧。”
说着,陈周隐隐催动灵力,灶神便出现在她面前,阿苍也看见了,而且那灶王爷身边还跟了两个小跟班,一人捧了一个罐子。
“小兔崽子,抢我吃的!”
估计阿苍也没想到,灶神是一个胖老头,而且,这么可爱。
“哎哎哎,灶神大人,要吃的,可以,不过嘛,把你手下的那两个罐子打开。”
“这可不行。”灶神胡子微微翘起,
陈周给阿苍使了个眼色,阿苍便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灶神眼见阿苍没有想给他留的意思,“停停停,打开就打开。”
说罢,那两个人把罐子打开,陈周看见善罐里,
“儿子战死沙场,报效祖国,功德加一”
“老农帮助邻居躲避战乱,功德加一”
“儿子在军中之时舍命救同胞,功德加一”
“老农下护城河寻找儿子尸体,救出淹水杨家士兵,功德加一。”
“老农种地,所得粮食分给战中乞丐,功德加一。”
“老农捕鱼,所得鱼分给岐山脚下一名小儿,功德加一。”
总之种种,陈周深感欣慰。
再看恶罐里,就一条,
“儿子终生未娶,功德负一。”
陈周的脸一下子了冷了下来,指着这条说道,
“这什么啊?!!!”
灶神嘻嘻地笑着,“你看,总不能总让我说好话吧,他都这么多功德了,我给他补一条恶罐,彰显我的公平。”
说罢,陈周又看看阿苍,阿苍马上要把最后一块糖吃掉了,
灶神欲哭无泪,
“好好好,删了删了,好吧。”
说着,恶罐里空了。
灶神努努嘴,“现在,给我。”
阿苍冲他挑眉一笑,把最后一块糖也吃掉了。
灶神落了个空,心情自然不好。
“好了,灶王爷,您啊,只管把这些事迹,一五一十地告诉天君就行,然后啊,来年保证老农能够平安,衣食无忧即可,我会记住您的恩德,出了这扇门,我一定有什么好吃的都供奉给你。”
灶神哼了一声,烟消云散。
老农这时突然惊醒,“谁,谁在外面?”
“是我,爷爷。”陈周说道。
老农披着衣裳,“对不起,姑娘,那阵子,岐山实在是太可怕,就那日我晚上在门口看见,好几个人影,吓得我赶紧回了屋,一直没敢出门。”
“爷爷,那是什么人?”
“骑马的人,对,马蹄子声特别响,从我门前过,吓死我了。”
“那您有没有看清为首的是谁?”
“好像穿着白色衣裳,当时我记得,就他最亮。”
陈周了然,“好了,爷爷,您先回去睡觉吧,来年会平安的。”
陈周出了老农家,阿苍说道,“陈周,我们这样戏弄灶神,不好吧。”
“没事,灶神他很善良,很宽宏大度,不会和我们一般计较的。”
“那,好吧。”
灶神回到天庭,阔步向披香殿走去。
却被一声“大人”打断。
灶神回头,来人正是海神玄冥。
“海神有何贵干哪?”
“灶神大人,听说阿苍惹您不高兴了?”
“哼!”
“今日特地来赔罪的。”
“她已经不是你海神座下的小仙了,你陪哪门子的罪。”
“虽然她犯了错,但毕竟在天庭的时候,是我没有教好她如何尊重民神,是我的错。”
“行了行了,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一样您不要介怀,还有,在天君面前,恶罐里的东西就不要再说了。”
说着,拿出一匣子糖块。
“瞧你,本来这老农,就是良善之辈,应当保佑他明年平安。”
玄冥作揖,“多谢了,小神谢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