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师姐。”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林忘忧转过身,只见一个干瘦小弟子向她作揖。
“何事。”林忘忧道。
“已至卯时,无念师兄请你一起主持晨课。”小道士一脸恭敬的低着头,不敢与她相望。
“知道了,我速速前去。”
小道士见林忘忧答应了,连走带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不多会儿,远方传来谈话声,“方才无为师姐,在原地自言自语,把我吓一跳。”
“哎哟喂,你胆子也忒小了点儿,无为师姐的疯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本就知道,这无为师姐嘴里尽量念叨些煎啊煮啊,似乎在谋划一些残忍的事情,我不敢向前。”
“哎哟喂,别找理由了,你就是胆子小。”
声音逐渐远去,林忘忧听到此番言论并没有生气。
事实上,林忘忧本人确实是这问道观有名的疯子。
七年前冲虚子子将其带回,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来自哪里,故冲虚子将她赐名为忘忧,以告别前尘。
自从林忘忧来到这问道观,不少的道士见她总是自言自语,似乎在和谁交流,再加上她总独来独往,不和他们接触,道观里的道士们渐渐知道她是个疯子。
冲虚子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便对道观的弟子们说,“无为先天灵力惊人,天纵之资,以凡人之躯,窥得天机与仙人交流。”
这之后明面上流言散了,暗地里大家还是将她视作一个疯子。
林忘忧不太在意这些言论,毕竟她的身旁真有一个人-姜渎。
从林忘忧开始有记忆姜渎就在她的身旁,只是旁人都看不见他。
他自称是什么魔君,然后动不动讽刺天庭与仙人,久而久之林忘忧与姜渎熟悉了起来。
“这两个小弟子也不知道跑远点议论他人。”林忘忧无所谓道。
“凡人终究目光短浅。”姜渎冷笑一声。
“仙人会不一样吗?”林忘忧问道。
“嗤,仙人终归到底和凡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些更加奸诈、自私的人而已,本君最是讨厌。”姜渎不屑道,他突然一笑,“不过可以逗逗这两个小家伙。”
潜龙峰的小径上两个小道士打打闹闹,许是面子上有些过不去,那个被吓到的小道士若有其事地说道:
“我说无为师姐一来就成为冲虚子的亲传,是不是因为她是冲虚子的私生女。”
方才嘲笑他的另一个道士左顾右盼,见四周无人伏在他耳边道:“哎哟喂,此话怎讲。”
“你瞧,无为师姐来历不明,又无甚记忆,这一点就十分可疑,我们来时必须报上所居地,不清者与撒谎者一律不许进。”
那人附和道:“对呀。”
“再说了,若不是私生女怎会如此保护,甚至为她发声。”
“哎哟喂,我知道了!”附和者拍腿一叫。
小道士急问,“什么!”
“我早前住的村子里一对夫妻,他们本是表兄妹,奉父母之命有了姻缘,后面生了一个小孩,那小孩天生就是一个痴傻。”
小道士拍手道:“莫非是亲兄妹。”
“对了,你们知道她为什么总是自言自语吗?”
小道士自信回答:“那当然是她是一个疯子。”
“不。”
那人语音一顿,“因为她吃了一个人。”
两个道士只觉凉风灌体,他们感觉不对,僵硬回头,林忘忧的脸出现在蓝色幽光下。
“啊!”两个道士连滚带爬,狼狈地离开了。
林忘忧似笑非笑地看着落荒而逃的两个道士,转头吹灭了引魂烛。
“小蜘蛛果真是个老实人。引魂烛的光可不是阳光能盖住的,不过仅仅一点鬼火吓得这两小家伙如此逃窜,胆子着实够小。”姜渎把弄着从林忘忧手中拿过来的引魂烛,不禁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林忘忧突然开口:“你看,你笑的多开心,我就说引魂烛能让人开心吧。”林忘忧骄傲地说道。
“看来方才你说的不错,多亏了本君对你的教诲,不过你却不知本君没有在笑他们。”姜渎微微仰首,幽深如潭底的眼眸注视着林忘忧。
“什么。”
“无事。”
林忘忧看着那引魂烛思索道:“为何我刚进洞里看见的烛火是明黄色的,可是这引魂烛烛火明明是蓝色才对。”
“小小障眼法而已,有人不想人认出来这是引魂烛,所以你就看不出来,不过你既然看见了,那就对你无效了。”姜渎解释道。
当林忘忧推开启灵殿殿门时,门里已经挤满了站着诵经的道士,林听晚扫视了四周,目不斜视地向大殿的最前方走去。
启灵殿内侍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天尊的塑像。
塑像下一个青年背对着众人仰望着三位天尊,他听见身后的响动转身面向林忘忧。
青年剑眉星目,面色如玉,身姿挺拔如松,十分俊朗好看,同样的白色道袍在他身上有着莫名的高贵,他眸色深深如霭霭夜色,此刻却含着笑意。
这是林忘忧的二师兄无念子,有传言他是某个国家的皇子,因诚心求仙问道,所以来到问道观修行,在冲虚子闭关之后,他管理着问道观的一切。
“师妹,你来了。”
林忘忧解释道:“今日向师父请安,多留了半刻,便来迟了。”
无念淡淡一笑,“无妨,顺其自然,今日温习《道德经》,经以烂熟于心,心有经则无时无刻温习,并不拘泥于何地。”
林忘忧看向他表示赞同,然后开始今日的诵经。
还没诵两句,无念子便来到林忘忧身边,带她向三清像上香祈福。
林忘忧持着香插入了香炉中,无念子看似也上香,实则私语道:“师妹,师父可还好?”
林忘忧反问道:“师兄每日给师父送饭,想必比我更知道师父的现状。”
“并未。”无念子脸色不变,他举着香虔诚地仰头注视着三清,“我每日只将饭送到就走,未曾见过师父。”
“原来如此,师父一切都好,看来师兄伙食送的很好,师父很是满意。”
林忘忧奉承了无念子两句,又状似无意地说道:“师父很想念我们,说出关之后要与你、我以及无尘师兄一起吃个团圆饭。”
“好呀,我想很快就能够实现了。”无念子将香插入香炉,案上火烛的光打在他的脸上,将他的脸色照的晦暗,他转头微笑道:“我很期待哟。”
经过这一小小的风波,林忘忧开始照本宣科地诵着《道德经》,这经诵着诵着,她便走了神,无聊地观察起正在诵经的道士们。
大道上们大多面露虔诚,一丝不苟地看着手中的经书诵经,看的林忘忧一阵心虚。
她挪开双眼,终于看见了和她一样的人,正是早前的那两小道士。
一个面露惊恐,正心神不宁地看着经书,一看便知其好不用心,他是不是探头打量林忘忧,看来刚刚被吓的不清,林忘忧故意与其对上眼神,他立马打了个哆嗦,紧闭双眼不知口里念叨些什么。
另一人看起来也面露不安,正不安地小憇中,他一会儿又睁眼,一会又阖上,生怕周围的道士看出什么端倪,却不知他摇摇欲坠的身子已经暴露了他。
林忘忧百般无聊地打量着四周,转过头来却看见姜渎不知何时找了个褥子在旁小憇,怪不得今日他如此安静,林忘忧实在是羡慕他的生活。
她想像姜渎休息,却又不能太过于明目张胆,只好又看着底下的道士们发呆。
“小蜘蛛,你还记得谁是第一个消失的道士吗?”姜渎突然发声道。
“答案很明显,一定不是不是无尘子。”姜渎眉眼含笑自问自答道,手里捏着不知从什么地方变出来的一个果子,绕有兴趣地看着下面的道士。
“我记得也是这么一个清晨,师兄在殿前领诵,突然间停了下来,问道某某师弟怎么没来上早课,殿里的道士们却不知师兄说的这人是谁,于是师兄就没有深究。”林忘忧想着方才的问题回道道。
“本君倒是有些印象,那日你的师兄一遍又一遍数着殿内的人,但是人数怎么也不对,在一番思考后他终于想起来了没上早课的是一位刚来不久的小师弟。”姜渎缓缓道。
“对。”林忘忧轻点了一下手指,“师兄那几日行踪诡秘,我好不容易截到他,他却问我知不知道一位师弟是谁,我本不在意他人,却对此人有些印象,于是回答知道。”
“你的师兄当时可是非常高兴。”姜渎接着重构当日情形。
“师兄当时似乎松了口气,我感觉奇怪,在我一番追问下,师兄才告诉原委。”
林忘忧停了几息,仔细回想那日情形,开口道:“师兄告诉我那日早课他本以为这位师弟尚在梦中,各位同门都为他打掩护,于是他并没有过多深究,在早课后他亲自前往弟子居却是无功而返,那位弟子他。”
“消失了。”姜渎接过话茬。“那日本君罕见地看见你的师兄如此紧张,于是本君捏了一个分身跟着他一同去了弟子居,不出所料的是,那个小弟子果然消失了。”
“我怎从未听你说起。”林忘忧问道。
“一件小事,无足挂齿,不如你再想想那时发生了什么。”
“那日之后我与师兄开始一起寻找着那位消失的师弟,但是结果却是一无所获,不过我记得过了几日风波便停止了。”
“你还记得如何停止的吗。”姜渎低低笑道。
“过了几日师兄告诉我那位师弟回来了,原来是众道士开了个个玩笑,那位小师弟贪玩不肯练习,于是乎买通了各个道士帮助他撒了慌,那个弟子。”
“怎样。”姜渎问道。
“我想起来了,为何我对那日失踪的师弟有印象,因为他说话总带个哎哟喂,那日师兄就站在我身旁,笑盈盈地对身旁说道。”
“说你让师姐担心了,快给师姐道个歉。但是明明他身旁空无一人,就如同。”林忘忧神情微变,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
“就如同今日一般。”姜渎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
“师妹。”无念不知何时走近林忘忧的身旁,“怎么一直在自言自语。”
林忘忧刚想说什么耳边却传来众人的诵经声。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林忘忧转过身,只见一个干瘦小弟子向她作揖。
“何事。”林忘忧道。
“已至卯时,无念师兄请你一起主持晨课。”小道士一脸恭敬的低着头,不敢与她相望。
“知道了,我速速前去。”
小道士见林忘忧答应了,连走带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不多会儿,远方传来谈话声,“方才无为师姐,在原地自言自语,把我吓一跳。”
“哎哟喂,你胆子也忒小了点儿,无为师姐的疯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本就知道,这无为师姐嘴里尽量念叨些煎啊煮啊,似乎在谋划一些残忍的事情,我不敢向前。”
“哎哟喂,别找理由了,你就是胆子小。”
声音逐渐远去,林忘忧听到此番言论并没有生气。
事实上,林忘忧本人确实是这问道观有名的疯子。
七年前冲虚子子将其带回,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来自哪里,故冲虚子将她赐名为忘忧,以告别前尘。
自从林忘忧来到这问道观,不少的道士见她总是自言自语,似乎在和谁交流,再加上她总独来独往,不和他们接触,道观里的道士们渐渐知道她是个疯子。
冲虚子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便对道观的弟子们说,“无为先天灵力惊人,天纵之资,以凡人之躯,窥得天机与仙人交流。”
这之后明面上流言散了,暗地里大家还是将她视作一个疯子。
林忘忧不太在意这些言论,毕竟她的身旁真有一个人-姜渎。
从林忘忧开始有记忆姜渎就在她的身旁,只是旁人都看不见他。
他自称是什么魔君,然后动不动讽刺天庭与仙人,久而久之林忘忧与姜渎熟悉了起来。
“这两个小弟子也不知道跑远点议论他人。”林忘忧无所谓道。
“凡人终究目光短浅。”姜渎冷笑一声。
“仙人会不一样吗?”林忘忧问道。
“嗤,仙人终归到底和凡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些更加奸诈、自私的人而已,本君最是讨厌。”姜渎不屑道,他突然一笑,“不过可以逗逗这两个小家伙。”
潜龙峰的小径上两个小道士打打闹闹,许是面子上有些过不去,那个被吓到的小道士若有其事地说道:
“我说无为师姐一来就成为冲虚子的亲传,是不是因为她是冲虚子的私生女。”
方才嘲笑他的另一个道士左顾右盼,见四周无人伏在他耳边道:“哎哟喂,此话怎讲。”
“你瞧,无为师姐来历不明,又无甚记忆,这一点就十分可疑,我们来时必须报上所居地,不清者与撒谎者一律不许进。”
那人附和道:“对呀。”
“再说了,若不是私生女怎会如此保护,甚至为她发声。”
“哎哟喂,我知道了!”附和者拍腿一叫。
小道士急问,“什么!”
“我早前住的村子里一对夫妻,他们本是表兄妹,奉父母之命有了姻缘,后面生了一个小孩,那小孩天生就是一个痴傻。”
小道士拍手道:“莫非是亲兄妹。”
“对了,你们知道她为什么总是自言自语吗?”
小道士自信回答:“那当然是她是一个疯子。”
“不。”
那人语音一顿,“因为她吃了一个人。”
两个道士只觉凉风灌体,他们感觉不对,僵硬回头,林忘忧的脸出现在蓝色幽光下。
“啊!”两个道士连滚带爬,狼狈地离开了。
林忘忧似笑非笑地看着落荒而逃的两个道士,转头吹灭了引魂烛。
“小蜘蛛果真是个老实人。引魂烛的光可不是阳光能盖住的,不过仅仅一点鬼火吓得这两小家伙如此逃窜,胆子着实够小。”姜渎把弄着从林忘忧手中拿过来的引魂烛,不禁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林忘忧突然开口:“你看,你笑的多开心,我就说引魂烛能让人开心吧。”林忘忧骄傲地说道。
“看来方才你说的不错,多亏了本君对你的教诲,不过你却不知本君没有在笑他们。”姜渎微微仰首,幽深如潭底的眼眸注视着林忘忧。
“什么。”
“无事。”
林忘忧看着那引魂烛思索道:“为何我刚进洞里看见的烛火是明黄色的,可是这引魂烛烛火明明是蓝色才对。”
“小小障眼法而已,有人不想人认出来这是引魂烛,所以你就看不出来,不过你既然看见了,那就对你无效了。”姜渎解释道。
当林忘忧推开启灵殿殿门时,门里已经挤满了站着诵经的道士,林听晚扫视了四周,目不斜视地向大殿的最前方走去。
启灵殿内侍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天尊的塑像。
塑像下一个青年背对着众人仰望着三位天尊,他听见身后的响动转身面向林忘忧。
青年剑眉星目,面色如玉,身姿挺拔如松,十分俊朗好看,同样的白色道袍在他身上有着莫名的高贵,他眸色深深如霭霭夜色,此刻却含着笑意。
这是林忘忧的二师兄无念子,有传言他是某个国家的皇子,因诚心求仙问道,所以来到问道观修行,在冲虚子闭关之后,他管理着问道观的一切。
“师妹,你来了。”
林忘忧解释道:“今日向师父请安,多留了半刻,便来迟了。”
无念淡淡一笑,“无妨,顺其自然,今日温习《道德经》,经以烂熟于心,心有经则无时无刻温习,并不拘泥于何地。”
林忘忧看向他表示赞同,然后开始今日的诵经。
还没诵两句,无念子便来到林忘忧身边,带她向三清像上香祈福。
林忘忧持着香插入了香炉中,无念子看似也上香,实则私语道:“师妹,师父可还好?”
林忘忧反问道:“师兄每日给师父送饭,想必比我更知道师父的现状。”
“并未。”无念子脸色不变,他举着香虔诚地仰头注视着三清,“我每日只将饭送到就走,未曾见过师父。”
“原来如此,师父一切都好,看来师兄伙食送的很好,师父很是满意。”
林忘忧奉承了无念子两句,又状似无意地说道:“师父很想念我们,说出关之后要与你、我以及无尘师兄一起吃个团圆饭。”
“好呀,我想很快就能够实现了。”无念子将香插入香炉,案上火烛的光打在他的脸上,将他的脸色照的晦暗,他转头微笑道:“我很期待哟。”
经过这一小小的风波,林忘忧开始照本宣科地诵着《道德经》,这经诵着诵着,她便走了神,无聊地观察起正在诵经的道士们。
大道上们大多面露虔诚,一丝不苟地看着手中的经书诵经,看的林忘忧一阵心虚。
她挪开双眼,终于看见了和她一样的人,正是早前的那两小道士。
一个面露惊恐,正心神不宁地看着经书,一看便知其好不用心,他是不是探头打量林忘忧,看来刚刚被吓的不清,林忘忧故意与其对上眼神,他立马打了个哆嗦,紧闭双眼不知口里念叨些什么。
另一人看起来也面露不安,正不安地小憇中,他一会儿又睁眼,一会又阖上,生怕周围的道士看出什么端倪,却不知他摇摇欲坠的身子已经暴露了他。
林忘忧百般无聊地打量着四周,转过头来却看见姜渎不知何时找了个褥子在旁小憇,怪不得今日他如此安静,林忘忧实在是羡慕他的生活。
她想像姜渎休息,却又不能太过于明目张胆,只好又看着底下的道士们发呆。
“小蜘蛛,你还记得谁是第一个消失的道士吗?”姜渎突然发声道。
“答案很明显,一定不是不是无尘子。”姜渎眉眼含笑自问自答道,手里捏着不知从什么地方变出来的一个果子,绕有兴趣地看着下面的道士。
“我记得也是这么一个清晨,师兄在殿前领诵,突然间停了下来,问道某某师弟怎么没来上早课,殿里的道士们却不知师兄说的这人是谁,于是师兄就没有深究。”林忘忧想着方才的问题回道道。
“本君倒是有些印象,那日你的师兄一遍又一遍数着殿内的人,但是人数怎么也不对,在一番思考后他终于想起来了没上早课的是一位刚来不久的小师弟。”姜渎缓缓道。
“对。”林忘忧轻点了一下手指,“师兄那几日行踪诡秘,我好不容易截到他,他却问我知不知道一位师弟是谁,我本不在意他人,却对此人有些印象,于是回答知道。”
“你的师兄当时可是非常高兴。”姜渎接着重构当日情形。
“师兄当时似乎松了口气,我感觉奇怪,在我一番追问下,师兄才告诉原委。”
林忘忧停了几息,仔细回想那日情形,开口道:“师兄告诉我那日早课他本以为这位师弟尚在梦中,各位同门都为他打掩护,于是他并没有过多深究,在早课后他亲自前往弟子居却是无功而返,那位弟子他。”
“消失了。”姜渎接过话茬。“那日本君罕见地看见你的师兄如此紧张,于是本君捏了一个分身跟着他一同去了弟子居,不出所料的是,那个小弟子果然消失了。”
“我怎从未听你说起。”林忘忧问道。
“一件小事,无足挂齿,不如你再想想那时发生了什么。”
“那日之后我与师兄开始一起寻找着那位消失的师弟,但是结果却是一无所获,不过我记得过了几日风波便停止了。”
“你还记得如何停止的吗。”姜渎低低笑道。
“过了几日师兄告诉我那位师弟回来了,原来是众道士开了个个玩笑,那位小师弟贪玩不肯练习,于是乎买通了各个道士帮助他撒了慌,那个弟子。”
“怎样。”姜渎问道。
“我想起来了,为何我对那日失踪的师弟有印象,因为他说话总带个哎哟喂,那日师兄就站在我身旁,笑盈盈地对身旁说道。”
“说你让师姐担心了,快给师姐道个歉。但是明明他身旁空无一人,就如同。”林忘忧神情微变,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
“就如同今日一般。”姜渎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
“师妹。”无念不知何时走近林忘忧的身旁,“怎么一直在自言自语。”
林忘忧刚想说什么耳边却传来众人的诵经声。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