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在课堂上被“鬼附身”的事件就像瘟疫一样,大半日之后经由我们满脸惊惶地回到家并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后,便传遍了整个马鞍村,家长们纷纷神色紧张地跑去马校长家里打听情况。
回来时一脸唏嘘和轻松,然后不容置疑地安抚我们说:“你们周老师是得了羊癫疯。不过不用怕,羊癫疯不打人,安心上课去。”
家长们用朴素的思想洗脑我们——只要不打人,那就不是事儿。
羊癫疯比疯子好。疯子要打人,我们最怕的是六队那个要追着人打的疯子和春天菜花开的时候总是会出现的会咬人的疯土狗。
于是我们就放心地继续去上课。
周老师第二天也若无其事地继续来上他的课。
他仍同之前一样,爱笑,施教严格,打我们的手板心不徇私,公平公允,一个都不少。他穿的那身藏青色中山装上仍就没一个褶子,他的牙齿还是那么白。他爱看书,他堆书的那张破旧课桌上,书堆得越来越多。
周老师后来又在课堂上发了几次病。我们从一开始的惊恐,慢慢胆子变大,敢勇敢面对这种场面了,再然后我们开始习惯,处之泰然。
那天周老师又发病了,我们几个女生立刻经验丰富地跑去隔壁班叫马校长来处理。但不巧,他上厕所去了。
我们便有些无措地站在高年级班教室门口等着马校长回来。就这时,我们班最调皮的那个男生忽然跑过来,不客气的把我们使力推攘开,然后冲教室里头喊了几个他认识的人的名字,脸上布满了亢奋的潮红,“快来看羊癫疯发癫呐,晚了就看不到了!”
他的话音落,呼啦一下跑出来五六个大男生往我们班教室冲去,很快我们听见那边传来高亢刺耳的阵阵笑声。
教室里其他学生不少都站了起来,脸上都带着莫名的兴奋,似乎也想跟过去看。
我们站稳身体,手拉着手对视一眼,忙跑回教室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进了教室一看,周老师身旁或蹲或站着围了一圈的大孩子,他们冲着毫无反应的他肆意谑笑着。
这几个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放学路上经常无缘无故欺负我们女生,以此为乐。
就说之前推攘我们的那个男同学,比我们大了近两岁,长得又黑又壮,有回他揪着我的衣襟把我提起来,我双脚都离地了。我吓得哇哇大哭,他笑得乐不可支……
此刻他们就像是一群出笼的小魔鬼,嘴里不断吐出对周老师毫无尊重的脏话,发出尖利刺耳的笑声……他们还把坐在旁边的同学都赶到教室后面去,跳到课桌上居高临下嘲弄地俯视着地上的周老师,我们怯懦地不敢上前去阻止。
“你们说他有没有感觉?”
“谁知道。我们又不是羊癫疯。”
有人开始怂恿,“戳他一下,看他会不会痛得张开眼来。”
有人就把讲台上周老师那把戒尺拿过来,长长地伸出去,有些害怕有些紧张地用戒尺戳了下周老师的脸。
周老师毫无反应,仍紧闭双眼抽搐不止。
我们班那同学嗤笑道:“你给猫挠痒痒呐?看我的!”
他抬起穿着一只穿着破旧的橡胶底解放鞋的脚,就想要朝周老师的脸上踹去,突然身体往后急速退去,嘴里发出“啊”的一声惨叫!
我们回头看。
马校长愤怒地像拎小鸡仔一样,一手一个,将那两个带头的男生拖着拽着,一路拎出了教室,然后几步奔到外面那个升国旗的平台上,将他们一把狠狠掼在地上!
“站好!给我在这里站上一天不许动!”他大声咆哮着,额头和脖子上的青筋鼓胀,像一头愤怒的母狮。
我们第一次看到马校长当众发怒的样子。他长期以来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今天的他,这样子就像变了个人,变得我们很害怕他。
我们噤若寒蝉,像第一次看见周老师发病那样害怕得瑟瑟发抖。
马校长那个班的学生早就像兔子一样蹿回了自己班上,生怕晚一步,也会被马校长拖过去掼在主席台上,罚站,还当众出丑。
马校长也已经习惯了周老师发病,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他脸色铁青地大步转回教室来。
此时周老师的病已经发过了,身体很平静。
马校长单膝跪在地上去扶他。
发过病后的周老师就像是被抽走了一身的筋骨,浑身酸痛无力,没人帮忙,他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犹如任人宰割的砧板上的鱼肉一样躺在糟污的泥地上,躺到直到力气重新回到他身上。
这时候,我们都默契地屏住呼吸,默默做这教室里的一件静物,桌、凳、背篓、文具盒……只要假装没看见他发病的那一幕就好了。
马校长跪在地上,欠身去扶他。但他的体型没周老师高大,他也老了,力气不够。我们默默看着他为能把周老师扶起来而涨红了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
终究是扶了起来。
他吃力地把那个发过病后、犹如煮过的面条一般绵软的大个子青年半扶半抱着,脚步蹒跚地扶去了隔壁办公室休息。
我们注意到走到教室门口时,周老师费力地抬起他的右手腕,伸到后颈处,缓慢地揉了揉。
那地方,正是他倒下去的时候砸在装了半背篓书本的背篓边沿的地方。
砸了后,脑袋又从背篓细细的边沿上二度再砸到了地面上,可能这时候痛感才开始逐渐穿透他麻木不仁的神经,正席卷他所有的感官……
事后我们听说马校长那个班,挨了一整节课的批评。
马校长花了一整节课的时间,给他那个班上尊师重道课,非常严厉地批评了看戏的讥笑的学生。
周老师病发后整整休息了两节课。等到恢复了些许力气,他就把那两个男生叫进了教室了。他未责备那两个男生一字半句,就是他们被罚站的原因他也没有过问过。以后打手板心,他一样公平,没给那两个人下手重一点,或者寻借口多打几个。
而我们,自那天之后,默契地将自己的小背篓全部都堆到了教室最后排那点空地上。没地儿堆的话,就背篓重在背篓上,尽可能地把前面过道清空……
日子好像照常进行着。
回来时一脸唏嘘和轻松,然后不容置疑地安抚我们说:“你们周老师是得了羊癫疯。不过不用怕,羊癫疯不打人,安心上课去。”
家长们用朴素的思想洗脑我们——只要不打人,那就不是事儿。
羊癫疯比疯子好。疯子要打人,我们最怕的是六队那个要追着人打的疯子和春天菜花开的时候总是会出现的会咬人的疯土狗。
于是我们就放心地继续去上课。
周老师第二天也若无其事地继续来上他的课。
他仍同之前一样,爱笑,施教严格,打我们的手板心不徇私,公平公允,一个都不少。他穿的那身藏青色中山装上仍就没一个褶子,他的牙齿还是那么白。他爱看书,他堆书的那张破旧课桌上,书堆得越来越多。
周老师后来又在课堂上发了几次病。我们从一开始的惊恐,慢慢胆子变大,敢勇敢面对这种场面了,再然后我们开始习惯,处之泰然。
那天周老师又发病了,我们几个女生立刻经验丰富地跑去隔壁班叫马校长来处理。但不巧,他上厕所去了。
我们便有些无措地站在高年级班教室门口等着马校长回来。就这时,我们班最调皮的那个男生忽然跑过来,不客气的把我们使力推攘开,然后冲教室里头喊了几个他认识的人的名字,脸上布满了亢奋的潮红,“快来看羊癫疯发癫呐,晚了就看不到了!”
他的话音落,呼啦一下跑出来五六个大男生往我们班教室冲去,很快我们听见那边传来高亢刺耳的阵阵笑声。
教室里其他学生不少都站了起来,脸上都带着莫名的兴奋,似乎也想跟过去看。
我们站稳身体,手拉着手对视一眼,忙跑回教室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进了教室一看,周老师身旁或蹲或站着围了一圈的大孩子,他们冲着毫无反应的他肆意谑笑着。
这几个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放学路上经常无缘无故欺负我们女生,以此为乐。
就说之前推攘我们的那个男同学,比我们大了近两岁,长得又黑又壮,有回他揪着我的衣襟把我提起来,我双脚都离地了。我吓得哇哇大哭,他笑得乐不可支……
此刻他们就像是一群出笼的小魔鬼,嘴里不断吐出对周老师毫无尊重的脏话,发出尖利刺耳的笑声……他们还把坐在旁边的同学都赶到教室后面去,跳到课桌上居高临下嘲弄地俯视着地上的周老师,我们怯懦地不敢上前去阻止。
“你们说他有没有感觉?”
“谁知道。我们又不是羊癫疯。”
有人开始怂恿,“戳他一下,看他会不会痛得张开眼来。”
有人就把讲台上周老师那把戒尺拿过来,长长地伸出去,有些害怕有些紧张地用戒尺戳了下周老师的脸。
周老师毫无反应,仍紧闭双眼抽搐不止。
我们班那同学嗤笑道:“你给猫挠痒痒呐?看我的!”
他抬起穿着一只穿着破旧的橡胶底解放鞋的脚,就想要朝周老师的脸上踹去,突然身体往后急速退去,嘴里发出“啊”的一声惨叫!
我们回头看。
马校长愤怒地像拎小鸡仔一样,一手一个,将那两个带头的男生拖着拽着,一路拎出了教室,然后几步奔到外面那个升国旗的平台上,将他们一把狠狠掼在地上!
“站好!给我在这里站上一天不许动!”他大声咆哮着,额头和脖子上的青筋鼓胀,像一头愤怒的母狮。
我们第一次看到马校长当众发怒的样子。他长期以来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今天的他,这样子就像变了个人,变得我们很害怕他。
我们噤若寒蝉,像第一次看见周老师发病那样害怕得瑟瑟发抖。
马校长那个班的学生早就像兔子一样蹿回了自己班上,生怕晚一步,也会被马校长拖过去掼在主席台上,罚站,还当众出丑。
马校长也已经习惯了周老师发病,知道该怎么处理了。他脸色铁青地大步转回教室来。
此时周老师的病已经发过了,身体很平静。
马校长单膝跪在地上去扶他。
发过病后的周老师就像是被抽走了一身的筋骨,浑身酸痛无力,没人帮忙,他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犹如任人宰割的砧板上的鱼肉一样躺在糟污的泥地上,躺到直到力气重新回到他身上。
这时候,我们都默契地屏住呼吸,默默做这教室里的一件静物,桌、凳、背篓、文具盒……只要假装没看见他发病的那一幕就好了。
马校长跪在地上,欠身去扶他。但他的体型没周老师高大,他也老了,力气不够。我们默默看着他为能把周老师扶起来而涨红了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
终究是扶了起来。
他吃力地把那个发过病后、犹如煮过的面条一般绵软的大个子青年半扶半抱着,脚步蹒跚地扶去了隔壁办公室休息。
我们注意到走到教室门口时,周老师费力地抬起他的右手腕,伸到后颈处,缓慢地揉了揉。
那地方,正是他倒下去的时候砸在装了半背篓书本的背篓边沿的地方。
砸了后,脑袋又从背篓细细的边沿上二度再砸到了地面上,可能这时候痛感才开始逐渐穿透他麻木不仁的神经,正席卷他所有的感官……
事后我们听说马校长那个班,挨了一整节课的批评。
马校长花了一整节课的时间,给他那个班上尊师重道课,非常严厉地批评了看戏的讥笑的学生。
周老师病发后整整休息了两节课。等到恢复了些许力气,他就把那两个男生叫进了教室了。他未责备那两个男生一字半句,就是他们被罚站的原因他也没有过问过。以后打手板心,他一样公平,没给那两个人下手重一点,或者寻借口多打几个。
而我们,自那天之后,默契地将自己的小背篓全部都堆到了教室最后排那点空地上。没地儿堆的话,就背篓重在背篓上,尽可能地把前面过道清空……
日子好像照常进行着。